政治七年级下学期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带来政治七年级下学期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政治七年级下学期教案 篇1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三、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四、教学重点
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五、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
(二)新课新学: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
第一框 走进法律(板书)
活动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
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
学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规画得。
教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的漫画,并讨论:
①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
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
③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
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像右图一样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
教师:《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欧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师:请大家思考,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有什么作用?
学生: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束了舞迷夫妇的错误行为,最终保护了小郑的合法权益。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
活动六、集体智慧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愿以偿?
(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
(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学生1:因为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所以小叶和小静的合法权益才可以得以实现。
学生2: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他们二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学生3: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
七、板书设计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 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文章
八、教学反思
本堂课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由于从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准备不够充分,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谈一下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 学生展示的声音洪亮,姿态自然。可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2. 学生能及时给予小组评价,是每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
3. 教师能对重点内容及时进行考查、追问。在讲完第五题法律的三个特征后,能出示两个材料,判断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
4. 及时板书,使本节课的知识点清晰,一目了然。
但同时,更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1 . 教师讲课没有激情,语调平淡。
2. 板书由于着急,写得有点乱。
3. 学生在举例子时,有不恰当的(吃饺子),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指导。
4. 在讲第三个问题“身边的规则”时,说得少,应多启发学生多讲一些。
5. 另外,学生的评价,应制定一个详细的评分标准。
6. 没有形成书写副板书的习惯,其实在课堂中把学生的一些回答记载下来。然后用于后面的教学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是最最贴近学生实际的体现。如在给规则分类时,让学生从大家所感受到的规则中来提炼出道德、纪律、法律三类规则。
7.对于法律的强制性,应予以讲解,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正确把握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在重难点知识突破上应再下功夫。
政治七年级下学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与探究或者上网查找资料,感悟生命世界的多彩;知道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状况,通过讨论与分享,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引导的"社会环境综合分析"懂得生命是彼此联系的,需要彼此尊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加深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了解生命个体间的相互依赖性,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达到他人、社会、自然的良好互动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教学准备:
1,向学生提出要求,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做法,拟订组织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案。
2,分好4人小组,选定组长,每组选好自己的课题,调查记录表提前交给小组长,要求学生做好查找资料的记录。
3、教师课前根据以下方面查找周边环境状况的新闻报道。
教学方法
小调查,查找资料,小组研讨,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目的:
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与探究,感悟生命世界的多彩;知道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状况,通过讨论与分享,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引导的"社会环境综合分析"懂得生命是彼此联系的,需要彼此尊重。
师:请同学们拿出用你们辛勤劳动换来的"主题调查报告",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调查成果吧。
活动一:学生交流分享调查成果。
1、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查找以下资料。(每组一个题目):
查找我国动植物的物种及其生存状况。
(2)查找你所知道的已经消失的珍稀动植物,了解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消失的
(3)人类随心所欲支配大自然,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后果
(4)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
2、查找完资料后,分组进行讨论,填写调查记录。(时间如不够,可由学生课后完成此项内容)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社会环境综合分析)
1、社会新闻追踪
教师课前根据以下方面查找周边环境状况的新闻报道。(关于厦门或同安的环境状况或者可以让学生去做调查展示)
物种情况:
资源情况:
大气情况:
……
师:同学们,看了以上的几组新闻调查以后,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呢现在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2、生命的金字塔
活动目的:通过回答主题调查后的问题,让学生知道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
活动三:阅读与感悟
1、人类的好朋友——海豚
师:已经有很多的动植物在不断地从我们的身边消失了,其中有很多是同学们熟识的可爱的动物。现在让我们来阅读一篇短文《人类的好朋友——海豚》,请大家翻开教科书第7页,快速阅读,回答文后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师:有很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人类对他们并不友好,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人类如果把自己的好朋友都消灭了,最后也只能走向灭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2、是登顶,还是征服
活动目的:加深体会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重要性,懂得善待大自然。
多媒体展示资料:为纪念人类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韩联合登山队于2003年5月21日中午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中央电视台直播了此次攀登珠峰的全过程。
在直播的过程中,有一位昆明观众打电话说:"云南有一座山至今还没有被人类征服,希望登山队去征服这座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刘健宏马上说:"不是征服,我们不能用征服这个词。"站在6千多米高处的本次登山活动的队长峰也说:"不是征服,而是与山和平相处。"在与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新登上了全世界所有八千米以上的山峰后,峰对待高山的态度,平和得就像对待一个朋友。
师:同学们,这里的"登顶"是否意味着"征服"
学生回答:(略)。
师:人类到底能不能"征服"大自然
学生回答:(略)。
师:到底怎样才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后,课外写一篇小文章,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下一节课大家相互交流分享。
课堂小结
长期以来,人类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视了其他物种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在现代。物种大规模灭绝等生态灾难,主要是由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我们知道,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存,从大自然中索取物质和能量,从而实现自己的需要。因此,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才能得到大自然的回报,否则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同学们,我们都生存在地球上,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有责任要尊重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善待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与大自和谐共处。
政治七年级下学期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把握青春珍惜友谊;第二框——荡起友谊的双桨。
教学重点:
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男女同学之间应正常交往,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计划用两课时授完,一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入语:(详见教材P14页引言)
2、板书框题:
板书:第一框把握青春珍惜友谊
二、讲授新课
1、正确认识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和友谊
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14页材料)
议一议:
初一(3)班男女同学在“一览众山小”之余,还会有什么收获?
谈一谈:
自己对男女同学交往的看法。
教师讲述:
男女同学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2、正常交往个同进步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15页材料)
谈一谈:(指导学生讨论回答)
初一(1)班的男生和女生交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一说:
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对自己的学习有怎样的帮助?
三、课堂小结
男女同学的交往与友谊,是我们多彩生活的重要内容,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
四、作业
1、怎样认识异性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教材P15页)
2、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对自己的成长有何意义?(教材P16——17页)
政治七年级下学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以及情绪是组基本的表现形式;懂得喜怒哀惧是人知常情;对喜怒哀惧的感受和表现因人而异。情绪不仅有差异而且还有变化,了解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从而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下面有几个情境,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有何感受?
①秋高气爽,万里晴空,你与伙伴们一起去郊游(生答:高兴、开心、快乐)
②有人搞恶作剧弄坏了你的文具(生答:愤怒、伤心)
③妈妈把自己看得正着迷的电视节目关了(生答:伤心、失望)
④夜晚一个人独自走在荒郊野岭中(生答:恐惧、害怕)
⑤考试考了100分(生答:兴奋、开心)
师:刚刚同学们所说的高兴、兴奋、愤怒、伤心、恐惧等等,这些感受是我们没个人都会有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情绪”。
讲解新课:
师: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有时高兴,有时愤怒,有时忧愁,那么,大家来说说你们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情绪的体验啊?
(生答略)
师:从刚刚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绪都是由一定的人、事、物引起来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那么既然是心理活动,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生答: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看出来
师:是吗?我们不妨来试一试。
(活动名称)大家猜?
活动过程:课前老师在几张纸上分别写上描写一些情绪的词语(“喜”、“怒”、“哀”、“惧”都有)。只让上来表演的同学看并要求他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然后让下面的.同学猜这位同学所表达的是什么情绪。
师:通过这个活动大家都知道了明白了情绪他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果说心理是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情绪就是这个内心世界的奇妙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写一写)下面几句话分别表达了哪种情绪
哀民生之多艰
漫卷诗书喜欲狂
怒发冲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师:人的情绪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最基本的有四种:“喜”、“怒”、“哀”、“惧”
(说一说)自己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最愤怒的事是什么?最伤心的事是什么?最害怕的事是什么?
从刚刚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即使同样的情绪,人们表现会有不同,比如高兴时有人狂蹦乱跳,有人暗自独乐;愤怒时,有人怒发冲冠,有人暗自流泪。即使同样的事,情绪也会有才差别,让学生举例说明。
师:为什么人的情绪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和变化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吧。
师举例:我国唐代诗人李白,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面对同样美丽的长江沿岸的景色,写出的诗句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样。他在流放途中,情绪极度愁惨愤懑,写出的诗句是:“楚江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几年后,李白六放自白帝城时,突然得知遇到大赦,他又重新获得了自由,不禁欣喜若狂。在他兴高采烈地返回江陵时,写出的诗句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嘀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几乎同样的景物,此时已被染上了诗人明朗、轻快、喜悦的感情色彩。问:为什么同样的事物,情绪会有差别?
(生答略)
师:所以,当环境、遭遇发生变化时,人们的情绪会随之变化。
那么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还有哪些?(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
情绪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情绪随着个人志向的变化而变化。
(老师适时总结一下)
(议一议)同一个人对前后发生的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吗?为什么?
政治七年级下学期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第二框——消除心理烦恼 快乐成长。
教学重点:
怎样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弹奏好自己的青春协奏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计划用两课时授完,一框一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悄悄地长大了。成长中的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已步入青春的大门?是否发现自己从生理到心理都在发生迅速而明显的变化?我们在享受成长的喜悦和快乐的同时,是否也会产生一些困惑与烦恼?
教师检查课前填写的“小测试”答题情况(见教材p1页)。
看了同学们的测试情况,反映出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困惑或烦恼。
青春是人生的重要时期,我们只有悦纳这个时期的生理变化,消除青春期的烦恼,解决好自己的心理矛盾,才能凑出青春的华美乐章。
2.板书课题 第十一课 人们说我长大了
(一)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二、讲授新课
1.我们悄悄长大
情境活动一:(详见教材p3页——“我长大了”)(可结合教材p4页第一段内容)
议一议:从哪些方面看出“我”长大了?
想一想:进入青春期后,自己有哪些明显的生理变化?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性机能的发育成熟,②身体外形极具变化,③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说一说:面对这些变化自己有哪些心理反应?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
相关链接:学生自己阅读相关链接的内容,仔细体会自己生理心理的变化。)
2.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5页图文材料)
想一想:面对同样的生理现象,两个女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反应呢?
※ 议一议:怎样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呢?
情境活动三:“小记者与心理健康专家的对话”
政治七年级下学期教案相关文章:
★ 小学教案模板
★ 七年级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