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三语文讲评教案大全

时间: 梓茵 语文教案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三语文讲评教案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初三语文讲评教案大全1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 世。

二、问题思考

1、为什么要从滕子京写起?

因为是应滕子京之请而作记,所以有必要先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事,也是对滕子京的赞颂,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当政者的不满。

2、第2段如何写景?"衔"、"吞"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特点概括地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象。首先指出岳阳楼的胜景集中在洞庭湖,接着从空间写了浩瀚的湖面,又从时间写湖上变化万千的壮丽景象。六个短句,既精炼,又有气势。"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有二: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

3、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作者发了什么议论?为什么在文章末段发这样的议论?

作者借虚拟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与上文的迁客骚人对照,表明了对两种悲喜观的不同态度。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际上是否定、批评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作者对迁客骚人的批评,也是对好友滕子京的善意而含蓄的规劝。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义从正面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见解,表明自己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怀抱。作者在文章末尾用这样的精神自勉,其中当然包含对好友的期望。

5、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6、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振起全篇,回答下列问题,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警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也可看出他的阔大胸襟,跟一般的“迁客”不同。

②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8、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况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尚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三、写作手法:

1、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2、大量使用骈句,兼以散句,语言凝练优美,句式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声调铿锵,富于音乐美。

初三语文讲评教案大全2

教学目标:

1.读懂文章,梳理思路脉络。

2.品味语言,把握中心观点。

3.理清层次,分析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用现实主义笔法表达了一个朴素的愿望——居者有其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了现实中有一个栖身之所,我们的精神还要有一个栖身之所。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诗意地栖居。”刘禹锡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身居陋室,却道:何陋之有?可见,物质世界家徒四壁,精神世界却能富丽堂皇。小屋里有爱,有着温暖的色彩;小屋里有信念,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小屋里有回忆,是生命中的美好。在精神小屋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精神小屋里,“一水一心法,一石一禅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看看作者的精神世界都有哪些东西?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提问】第1-5自然段讲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1和2段说,我们很难达到两句名言所讲的有雄浑宽阔的胸怀,但这两句名言恰恰又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接下来,顺势提出“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的问题。作者再由现实中人们的两居室三居室,引出第6段所讲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所以其作用是:前5段分析名言中关于人的心灵空间的阐述,引出关于人的心灵活动空间(精神小屋)的思考。换句话说,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应有哪里东西?

【提问】在作者的眼中,我们应该有哪三间精神小屋?

【明确】第一间(7-9段):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10-14段):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15-18段):安放我们自身。

三、重点赏析,理解特色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提问】作者认为这间小屋有哪些爱和恨?

【明确】首先讲人的心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爱与恨。

【提问】作者如何评价这些爱与限?

【明确】运用比喻、拟人,形象地评价这些爱与恨如同“古老乐器”会在某个金戈铁马之夜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言外之意是,人的爱与恨总会在我们的心灵自然而然地留下印记,让人喜悦或让人痛苦,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无法避免的?

【提问】既然无法避免?该怎么办呢?

【明确】要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也就是说要让爱比恨多。因为如果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如果恨多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对比论证)

【提问】作者按什么写作思路论述第一间小屋?

【明确】按“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即爱与恨分别是哪些——这些爱与恨怎么样(无法避免)——应该让爱比恨多。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喜欢我们所从事的工作?

【明确】1.人的一生工作时间很长,有七万个小时。2.喜欢就充满快乐与创意,不喜欢则如针芒在背(难受)。(对比论证,比喻论证)3.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腐蚀作用很大。

【提问】如何得到自己喜欢的事业?

【明确】主要靠自我寻找。(为什么靠自我寻找?理由:1.相宜的事业不多,2.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当找到时,已经是沧桑时分。为什么?因为我们太年轻的时候,无法真正独立,容易受金钱、地位、荣誉迷惑;而当我们真正认识自己时,已经耗费半生)尽管费时多,但只要去寻找,终将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否则精神会很痛苦。

【提问】如果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之后,又该怎么办?

【明确】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使人生与事业相得益彰。高尔基说过“当你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时,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反之,则是一种苦役。”其实选择所爱好的事业,或者选择在事业中培养兴趣,只要对事业充满爱,都能让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提问】作者按什么写作思路论述第二间小屋?

【明确】为什么要喜欢事业——如何才能得到喜欢的事业——得到后应怎么办。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提问】如何理解“安放我们自身”这句话的内涵?结合第17段思考概括。

【明确】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要有独立自主的思想。在浮躁的社会乱象面前,我们有没有守住初心与自信,有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底线。

【提问】作者为什么强调我们的精神小屋还必须住着我们自己?和前两种论证思路相比,这里有什么不同?

【明确】先列举我们的重大失误——精神小屋里住着别人。表现为我们的脑袋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别人信息的集装箱,别人语言的传声筒,别人意见的复制者: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没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从而迷失的自我。然后分析这样做的危害:精神小屋会坍塌。(精神会孤独地飘零,没有寄托)作者采用反面论证,强调精神小屋安放我们自身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懂得为自己而活!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去伤害别人,也不必为了忍让而毫无底线;我们要照顾到别人的情绪,却不能因为照顾别人的情绪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不要过分的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别人活得再好,我不羡慕;别人过得再差,我也不会嘲笑。懂你的人,不言而喻;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提问】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全文的行文结构是什么?

【明确】第19段总结建造精神小屋是每个人的义务和权利。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为后一段提出希望、畅想美好未来作铺垫。

全文行文结构:总——分——总。

【总结】毛泽东曾说过,人活着是需要一种精神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心灵家园;精神生活丰富了,境界自然高了;境界高了,方能不为现实中的困难、挫折所羁绊、所击倒。多看书多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坦然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懂得知足常乐,懂得感恩;多接触正能量,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培养兴趣爱好等等,都是建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的方法。

初三语文讲评教案大全3

一、相关资料

1928年,利哈乔夫因在一次学生组织的研讨会上质疑了苏联政府简化俄语字母表的改革,被关人集中营。四年的集中营生活,利哈乔夫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他在那里搜集民俗材料,调查囚犯的黑话,他的第一部著作就写于狱中,题为《罪犯的纸牌游戏》。他研究古罗斯文化,是苏联古罗斯文化研究的泰山北斗。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二、问题解疑

1.从文题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本题运用议论文标题作用分析法。“论”,“论说,议论”,表明了文章的体裁是议论文;“教养”是“论”的内容,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文题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和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①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段(句)作用分析法。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指出良好的教养的三个来源——家庭、学校和自身。

3.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说“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又说“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不矛盾。“不敢贸然”是作者谦虚、谨慎的表现;“愿意交换意见”是作者的诚恳态度。作者这样说,既表现了他谦虚谨慎的文风,又在情感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同意作者的观点。假如一个人在家里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的所作所为都缺乏教养的话,很难相信他能在其他地方做出有教养的举动。所以,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5.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无教养”的行为,是人人痛恨和鄙视的,“有教养”的行为是大家敬佩和赞扬的。作者在文中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重视和思考,起强调和突出的作用。这样的写作顺序,使作者的观点更突出、更鲜明。

6.由“教养”转向“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有教养的人,一定有风度;有风度的人不一定有教养。“风度”是“教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7.14段第一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本题运用议论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分析法。不能去掉。“可能”表推测,体现了作者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去掉后就成了“优雅风度是外在的”,过于武断,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8.由此可以看出,“优雅”与“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优雅”是“有教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判断一个人“教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教养水平越高,行为举止越优雅,反之亦然。

9.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紧扣文题,结尾画龙点睛,指出做到优雅风度的具体方法。

初三语文讲评教案大全4

一、作品梗概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联军头目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威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雨果站在人类正义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的一年后,写下了这封谴责英法联军暴行的信,作为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文题不仅明确指出了本文的体裁——书信,而且全面交代了这封信的主要内容——评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更指出了信件的收件人——巴特勒上尉,一举三得,清晰明了。

二、作者简介

雨果(1802一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三、故事背景

1856年~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人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火。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而作为强盗之一的巴特勒上尉,却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于1861年11月25日写了这封回信,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同时对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寄予了深切同情。

四、课文分段

第一段:(1)交代 写作缘由。

第二段:(2-9)作者以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第三段:(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愤恨之情。

初三语文讲评教案大全5

一、作品结构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敬业乐业。

第二部分(2~8):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二、课文解析

1.思考:演讲稿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和演讲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演讲的中心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作者引用孔子言论和百丈禅师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引用孔子的言论证明“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引用百丈禅师的例子有效地说明了人要不断地劳作,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作者是怎样阐述什么叫“敬”的?

第⑥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4.作者是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

第⑦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做阐述,再举“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论证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5.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性,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前面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⑧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6.结合全文,说说结尾处“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指什么?

第一,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第二,对于所做的事情应该生出敬意,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积极投入地把它做好;第三,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能一味叫苦,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分析感知

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1.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第六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第七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3、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八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接着,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论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4、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是什么?

这篇演讲在论证上的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丈禅师,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5、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6、文章的观点如: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先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与人生最为重要,又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3)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4)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9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