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预习历史教案
中考预习历史教案怎么写?“历史”是一个统称,指的是过去的事件,记忆,发现,收集,组织,介绍,以及关于这些事件的信息解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考预习历史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考预习历史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两汉时农业发展的表现:水利的兴修,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种植。
2.掌握两汉时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丝织技术的提高和冶炼技术的进步。
3.掌握两汉时商业繁荣的表现;城市的兴盛,交通的发展,商业场所的出现(专门),商品种类的增多以及了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2.能力目标
1.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两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两汉的经济发展的学习,探索出终极的经济原因,总结一定的经济规律。
2.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促使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密切交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4.以两汉时兴修水利和城市中的一些规定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5.两汉时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骄傲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
●教学重点
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重点突破
利用书中的地图、文字资料、图片及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通过讲故事、再现历史场景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两汉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进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兴胜。
●教学难点
1.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2.重农抑商政策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难点突破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两汉时期的经济成就,找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从而归纳出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有它显著的特点。本课我们将学习两汉农业、手工业的新成就,商业和都市的新气象。
二,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新成就
1.兴修水利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两汉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汉武帝和汉明帝时,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出示《关中水利图》) 汉初,黄河屡次决堤,造成严重的水灾。汉武帝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并亲自巡视黄河工地,命随从文官武将都去背柴,堵塞决口。此后黄河在80年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东汉时,黄河河道南移,黄河下游泛滥成灾,淹没了几十个县,“百姓怨叹”,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黄河流域的几十万劳动人民用了多种方法,经过一年时间,消除了水患,稳定了河道,使泛区广大土地重新得到耕种,并引黄灌溉大片土地,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此后800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减少了。
2.改进农耕技术和农具
汉朝的农具有很大改进。
(1)犁壁 (展示犁壁图)西汉以前的耕犁没有犁壁,安装了犁壁之后,便于翻土、碎土、起垅亩,提高了耕作效率,因此犁壁的发明是犁耕的改革中一个重大发展,这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
(2)耧车 (指导学生看书中《耧车》图) 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请同学们想一想种子是怎样通过耧车播到地里去的?它为什么有三个脚?人们是如何操纵它的?这种三脚耧车能同时播种三行。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次可把开沟、下种、覆盖任务全部完成。这种耧车一天能播种一顷地。
(3)牛耕技术
(指导学生看《东汉牛耕图》)西汉中期,牛耕得到大规模推广。那时普遍使用二人三牛的耕作方法,还出现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中考预习历史教案精选篇2
导入:首先我们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来回顾一下,经过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风雨夹击,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西汉之初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怎样的景象?统治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又是如何做的呢?(P67)
生:经济萧条、国家贫困、一片荒凉的景象。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徭役、兵役负担,注重农业发展。
汉武帝时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的大一统。
[师]经过统治者的治理,西汉经济有了发展。东汉时期统治者也励精图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汉经济的发展这一节。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师]:在两汉时期,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使黄河之水变的水旱从人,统治者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学生复述)
[师]:由此看来,两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有两次,一次是汉武帝时,一次是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
[板书]汉武帝时治理黄河 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
补充:黄河原称“河水”,西汉初年开始有了黄河的称呼。到了秦始皇时期,黄河开始泛滥。因此,治理黄河成了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汉武帝与东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正是认识到了“农业是天下之本,水利是农业之本”。当黄河决堤影响到财政收入了,汉武帝才派人去治理,而且亲自力行。
[师]:这次治理有何效果?
生:黄河有八十多年没有泛滥。到景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次黄河有八百多年没有改道。
[教师过渡]:两汉农业的发展,除了水利兴修之外,它的另一个表现为农具的改进。
[师]:如果你生活在两汉时期,你是一位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你可以怎么做?
生:①在耕犁上安装犁壁。便于翻土碎土。(这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②发明了耧车,用于播种,大大提高了播种速度。
③使用二牛抬杠的方法,节省了人力,提高了速度,增加了产量。(扶犁者用牛鼻串环来控制牛的方向,用犁箭来控制犁的深度。)
[板书]农业工具:犁壁出现、二牛抬杠法、耧车
[补充]课本第73页 耧车
耧车播种均匀,深浅一致且能节省种子,一次可播两行,提高了劳动效率。
[师]:由此可以看出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汉代我国农业生产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原因是什么?
生:(1)劳动人民善于创造和发明,制造了一批先进的生产工具。
(2)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
[师]:下面我们再看下农作物的种植(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当时种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生:南北分别以水稻、小麦为主;桑麻广泛种植。
[师]:请同学们想一下,当时大规模的种桑、种麻为了什么?
生:种桑为了养蚕,种麻为了织布。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目,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二、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师]:你是位手工业者,你以何为生?
生:我进行纺织,我用提花机织出的丝绸质地精良、薄如蝉翼,我还会染色,能织出精美的花纹,这些东西深受外国人的喜爱。
[补充]:丝绸是中国驰名世界的传统产品,古代西方称中国为“丝国”,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商路叫丝绸之路。种桑养蚕最早的是中国,而且长期是世界上唯一种桑养蚕的国家。到了汉代就已经有了很高的纺织技术。
[师]:除了纺织,还有其他的吗?
生:我还会冶铁。
[补充]:当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冶铁,这节约了我们作坊的人力,而且用这种工具冶的铁质量非常好。我们还在劳动中提炼了的钢材制作方法,这是我国发明的。
[师]:这种水排工具的发明,比 欧洲 早了一千多年,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由于冶铁效率和铸造技术的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铁器的普遍使用。铁质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从汉代长安武库遗址出土的兵器看,都是用钢材制成的。
商业的兴盛
[师]:当时你们生活在长安和洛阳,生活环境怎么样?
中考预习历史教案精选篇3
《三国鼎立》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
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6、作业
中考预习历史教案精选篇4
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知识与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讲授新课:
(1)张骞出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中考预习历史教案精选篇5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2.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玄宗幸蜀图》图)讲述杨贵妃的死:唐玄宗一众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杨国忠的意图。这时吐蕃使者正率领20多人围堵杨国忠,抱怨没食物。有官兵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挑着竖在驿站门口。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这就是《玄宗幸蜀图》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以从中汲取教训。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一)背景(原因):
(多媒体展示唐玄宗的画像)学生探讨: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
答案提示: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4.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二)过程
(多媒体展示以下列材料)史料解读
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1.(多媒体展示黄巢起义图)学生读教材和图,抢答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
答案提示: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2.(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目标导学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多媒体出示问题: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根据课本知识,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答案提示:唐朝藩镇割据。
2.(多媒体出示五代十国的地图,提出问题: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答案提示: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三、课堂总结
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几百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❸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重点是记诵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教训和人生观。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启发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在就是认识到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而意识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宿愿。
中考预习历史教案精选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对南北气候的影响;
2.了解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区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资料;
2.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能熟练识读各类地图,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并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归纳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
5.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力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感悟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树立各地区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区文化的价值观;
3.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
2.难点: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反映南北方差异的图片、生活场景。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利用书本和互联网等途径调查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生产特点和生活方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课本P23页两封电子邮件的图片,并提问:⑴找一找:阅读了这两封信,你感受到小红和小明的家乡有何差异?⑵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进行回答。
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看一看:南北分界在哪里?
1.出示《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22的活动题:⑴对照图5—13和图5—18,说说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点。⑵你的家乡位于哪一个地理区域内?
2.出示《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和《秦岭—淮河地区图》,让学生明确南方和北方的地理范围及界限。
1.学生观察地图,并完成课本P22页的活动题。
2.小组合作学习,⑴在图上找出秦岭和淮河,并说出它们和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⑵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南北方怎样划分的?⑶填出表格一。
主要地形单元主要气候类型主要省级单位南方 北方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说一说:南北差异在哪里?
呈现反映南北方在“吃、住、行”方面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说说南方、北方的不同。
1.欣赏图片资料。
2.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说说南方、北方的不同。并完成表格二。
南方北方吃 住 行3.完成课本P23页的最后一个活动题。
引导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有关信息,知道日常生活对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议一议:南北差异缘由是何?
1.根据说一说环节中的表格二,引导学生猜测引起南北方差异的缘由。
2.呈现图5—32《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1月份平均气温自南向北呈怎样的变化?⑵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在哪,南北最大温差为多少?⑶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呈现图5—33《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7月份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是多少?南北最大温差为多少?⑵7月份平均气温自南向北呈怎样的变化?
4.呈现图5—34《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下列问题:⑴读图,说一说南北方的降水量有何差异?⑵找一找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5.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和图5—35,并提出下列问题:⑴我国的南方水田区和北方旱作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什么地方?耕作制度有什么不同?水田区和旱作区各主要有什么农作物?⑵联系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说说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农业生产及航运有什么影响?(用表格综合)。
6.同时呈现表格二和表格三的内容,再次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南北差异的缘由。
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知识,猜测引起南北方差异的缘由。(气候)
2.观察、分析图5—32,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3.观察、分析图5—33,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4.归纳南北方在气温上的特点。
5.观察、分析图5—34,并回答问题。(答案略)
6.阅读课文P25和图5—35并完成教师的提问,填写表格三。
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耕作制度航运北方 南方
7.仔细观察已填写的表格二和表格三,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归纳引起南北差异的缘由。
8.小组讨论,归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选择合适的地图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想一想:南北差异如何用?
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分析南北差异的利用问题。
结合实例归纳南北差异的利用问题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小结
1.根据板书进行小结。
2.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本课是一节探究研讨课,教学活动中对探究研讨课的特点有了较好的体现,即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分析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本课以南北差异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在一个又一个的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并通过课堂小结和延伸课外,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3)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培养学生爱乡之情,进一步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因为会看地图,会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为以后更好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在“南北差异的缘由”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等温线图和年降水量线图,让学生从这些地图中寻找信息,得出结论。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显得事半功倍。
2.不足之处
(1)在学情上,学生对南北方的差异没有直观的感受,很多同学没去过北方,很多体验是不具备的。而对此,我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更详细的北方生产生活场景,所以导致学生对南北差异的表现的回答更多的是“以书为本”──照搬书本内容,缺少自我的体验和思考。同时,学生回答也不够全面。另外实际授课中,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关系的解读不够全面。有些问题是泛泛而谈。还有,实际授课中对学生问题的回应和延伸不够,这反映了基本功有待提高。
(2)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对于教材中的气温图和年降水量图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使得很多学生还是很难对此类地图进行分析,更不用说从中获取信息。
中考预习历史教案精选篇7
一、教材分析
《一方牧区养一方人》是整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里《与山为邻》的“垂直的牧场”和《草原人家》的“草原风情”。本课的“垂直的牧场”和“草原风情”分别选取了我国不同牧区的典型实例,目的是通过观察不同牧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发现各自的特色,明白每个牧区都有自己的特点,认识到牧区人民运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因地制宜,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地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基础,易于展开复习课教学。但是,作为学生新接触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学生复习方法方面相对比较欠缺。
心理基础: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思维基础:记忆方式“机械记忆”突出,思维特点“感性”突出,“比较分析”等理性分析较为薄弱。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的自然环境及牧民们如何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生活。
2、分析牧区自然环境对牧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两大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进行比较方法的指导,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明白人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自然环境对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比较法、归纳法
六、教学构思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社会性,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落实已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法上的指导,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七上的《历史与社会》涉及大量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学起来较为枯燥、晦涩难懂。复习起来,也往往是一知半解。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社会课的乐趣,易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七年级学生思维而言,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视频、图片等感性材料呈现,引导学生从感性信息中分析出理性信息,从而更好地达到温故知新的目标。
本课介绍的是我国不同牧区人们利用自然条件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教学内容选用我
国新疆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这一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倾向于“地理课”。若能够以生活化的形式展开复习,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体会特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通过学法指导,在学习中体会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可能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轻松愉快地达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流程架构
八、教学过程
新年快到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道美食。你知道这两道美食的原产地在哪里呢?(出示西北风味美食图片)
生:新疆
生:内蒙古
师:关于美食,同学们真可谓是见多识广,相当给力啊。这西北的风味小吃,看上去真美,若是细细品尝一番,肯定会更有味道了。
师:如此美味的佳肴自然离不开优质的原料。美食的诱惑力实在强大,实在是挡不住。要不,我们去“原料”产地看看如何。
(播放牧区视频,注意视频中的画面及文字叙述)(抢答题,一道一道抢答)
师:1、视频中描述的是哪个牧区?
2、牧草分布有什么特点?
3、自然景观分布方式有什么特点?
4、自然景观具体分布是怎样的?
5、放牧有什么特点?
(PPT呈现)
生:天山牧场
生:天山牧场牧草呈现垂直分布
生: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分布
生:天山牧场自然景观垂直分布:荒漠—草地—针叶林—草地—积雪
生:四季放牧
师: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呈现出垂直分布呢?
生:天山地处山地地形,海拔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
生:处于高山气候。水热条件的变化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师:该地成为重要牧场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呢?
生:牧草丰盛
师:该地为什么四季都可以进行放牧呢?
生:牧草分布呈现出垂直分布。
师:哪位同学来讲一讲这个四季放牧是怎么放牧的?
生:略
师:可见,牧草与当地的生产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试着用简短的词语连接。
生:牧草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牧草决定了生产。
师:那么,自然环境与生产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自然环境影响生产。
生:自然环境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自然环境决定生产。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活动。该地的生活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转场,住毡房,冬季安排节庆活动等。
师:牧业生产与牧区生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生产活动影响生活
生:生产决定生活。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生活。天山牧场是这样的表现,下一个视频的牧场会不会一样呢?请看视频短片,抢答以下问题。
1、视频中描述的是哪个牧区?
2、牧草分布有什么特点?
3、自然景观分布方式有什么特点?
4、自然景观具体分布是怎样的?
5、放牧有什么特点?
(PPT呈现)
师:抢答开始。
生:内蒙古牧区
生:内蒙古牧区牧草呈现水平分布
生:自然景观呈现水平分布
生:内蒙古牧区水平分布: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生:逐水草而居
师:既然讲的是生产,用逐水草而牧,可能贴切一些。
师: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呈现出水平分布呢?
生: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内蒙古跨度非常大,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递减。正因为降水量条件的变化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
师:该地成为重要牧场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呢?
生:牧场丰盛
师:该地为什么会逐水草而牧呢?
生:牧草分布呈现出水平分布。
师:可见,牧草与当地的生产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牧草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牧草决定了生产。
师:那么,自然环境与生产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自然环境影响生产。
生:自然环境与生产息息相关。
生:自然环境决定生产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活动。那么,该地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生:内蒙古牧区: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住蒙古包、穿蒙古袍、主食肉奶等。
生:为什么会逐水草而居呢?
生:逐水草而牧。
师:生产活动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生产活动影响生活
生:生产决定生活。
师: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决定着生产生活。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考察了“原料”产地,领略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可以说,这是“大餐”。请同学用完“大餐”之后,也喝点奶茶。这道奶茶便是“比较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
师:假若,由你来设计这个比较表格,你会设计哪些比较点呢?
生:自然环境、生产生活
生:略
生:略
师:那么,仅设计自然环境可能较为宽泛。可能,细化一些的话,效果会较好一些。自然环境,主要可以细化为哪些内容?
生:地形、气候
师:请同学们迅速填完表格。
师:通过表格,可以直观地进行两大牧区的比较。
师:抢答题:牧区的不同点,看谁找得越多越准确。
生:略
生:略
师:同学们表现很不错,很给力。抢答题:牧区的相同点呢,我最棒,我抢答。越多越准确。
师:请同学们尝试讲解表格三大模块内容的相互关系。
生:牧区的自然环境决定牧区的畜牧业生产,而牧区的畜牧业生产又决定牧区的生活
生:略。
师:事实上,反过来而言,又是怎样描述的呢?
生:牧区的生活适应牧区的生产,牧区的生产又适应牧区的自然环境。
师:由此可见,人们在发展牧业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呢?
生:因地制宜。
生:可持续发展
师:那么,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呢?
生:和谐相处。
师:请同学们,给本课“画龙点睛”,拟个标题。
生:略
生:略
生:一方牧区养一方人
(课堂小结)
师:不仅牧区的自然环境牧业生产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其他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
师:自然环境决定生产活动,生产活动决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也决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适应生产活动,生产活动适应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也适应了生产活动。
师: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完成课堂检测,活学活用。
师:课堂反馈。
板书:
启示:因此发展生产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后感:
磨砺与提炼
依据课标2—5,我选择了《一方牧区养一方人》的课堂教学。本课以“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为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整堂课下来,收获很多,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又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找到提升的新空间。
优势:
1、在教材处理上,选取内容突出典型性、差异性、可比性,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师傅们给予了多次的指导,再一次感受到集体智慧力量的强大,也体现到了虚心好学的好处。
2、在教学素材中,运用图片、视频及文字等信息,通过反复强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素材选材的重要性及运用教学素材方法的重要性。
3、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处理较为严密,能够较好地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立足于学情,以探究式教学为主,通过创设情境等形式,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比较法的意识与能力,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归纳,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
5、在板书设计上,板书呈现突出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较好地紧扣本课的教学中心。板书呈现突出“从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类似的推理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语调较为单一,不够抑扬顿挫。
2、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方面有待提高,不够自然巧妙。
3、学生关注面有待提高,应当进一步扩大学生关注面。
4、激发学生“发问”的能力有待提升,自身的问题设计需要进一步“精细化”,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典型性。
总体而言,非常感谢一直帮助我的老师们,尤其是王老师对我的“指导”及师傅们对我的细心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亦有助于改进自身的做人处事方法。
今后,一定会再接再厉,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