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生物教案 >

北师版九年级生物的课件教案设计

时间: 晓晴2 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课程是初中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生物思维的重要途径,对我国以后生物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北师版九年级生物的课件教案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北师版九年级生物的课件教案设计

北师版九年级生物的课件教案设计1

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使学生通过学习知道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鱼类资源的保护,使学生初步形成生态学观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鱼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意在使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所以鱼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激学导思,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引议释疑,联系生活

实际研讨

鱼类资源的利用和

保护

2.教学过程 说明:

本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此,教师在上此课时应注意渗透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鱼类资源的利用

让学生把自己调查的鱼类资源利用的情况在课堂上谈一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然后师生共同总结鱼类的用途:食用、药用、饲料、工业原料等。教师提出问题印发学生思考,如:鱼类的用途很广,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我们该如何保护渔业资源。

(2)放录像片,我国沙尘暴由20世纪60年代的8次,70年代的13次,80年代的14次,急剧上升到90年代的23次,北方沙尘暴正以每年2490km2的速度南侵,直达河北丰宁,距北京仅70km,1998年珠江口发生的赤潮造成香港渔民损失达一亿港元,大陆渔民的损失超过4000万元,1998年9月爆发的渤海赤潮造成经济损失5.6亿元,并且由于毒素的富集作用,还发生了摄食被藻毒污染的贝类,而致人死亡的事件。通过以上录像让学生分析发生赤潮的原因。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广开思路,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和鱼类资源的紧迫性、重要性。

(3)还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市场上为什么出现鱼类的品种在减少。有些鱼的价格在上涨的情况。

谈一谈该如何保护鱼类资源,必须采取哪些有利措施,通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意志。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合理利用并保护好鱼类资源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已从1986年7月1日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在学生理解以上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一下在本地区如何保护好鱼类资源,努力学习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鱼类资源的利用; 食用、药用、饲料、工业原料等

二、鱼类资源的保护

1.保护鱼类资源的紧迫性

2.保护鱼类资源的措施

北师版九年级生物的课件教案设计2

人体能量的供给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内能量的供给的过程

2、说出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说出人体内能量的供给的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人体内能量的供给的过程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问题情境引入

(二)探究:人体能量的供给

学生4人一组,讨论和交流课本表10—5和10—6的相关资料,计算自己

每日能量供给情况,并重新设计“一日食谱”

(三)实践:测量体温

学生4人一组,有温度计测量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

讨论:1、当你为亲人或邻居量体温时,如何确认他们是否发烧?

2、为什么SARS流行期间,机场、车站等场所要使用体温计探测仪检查旅客的体温?

(四)师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想?

(六)自我评价 1、2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一、人体能量的供给:

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二、体温:(用温度计测量)

1、体温测量的部位:腋窝、口腔、直肠

2、发热:人体被某些病菌、病毒感染时,体温升高,即为发热。

北师版九年级生物的课件教案设计3

扁形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征;了解猪肉绦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和猪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有关猪肉绦虫的标本或图解,继续培养观察能力;通过了解猪肉绦虫的感染途径及预防办法,培养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猪肉绦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通过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进行“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寄生生活的动物”。猪肉绦虫与自由生活的动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只有认清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才能更好地预防、控制、消灭它。

(2)猪肉绦虫营寄生生活,而且它一生中要更换两次宿主,从宿主体内摄取营养,并能大量地繁殖自己的新个体,对人、畜危害极大。只有很好地了解它的各方面的特点,才能达到预防人、畜患猪肉绦虫病的目的。

(3)通过学习重点内容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适应寄生生活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了解:不同的动物都有其特殊的适应环境的本领,是符合“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规律的。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2.猪肉绦虫的生活史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

(1)从猪肉绦虫的发育看:由受精卵→成体,它需要更换两个宿主。猪是中间宿主,人是终宿主。猪是如何感染上猪肉绦虫的?人又是怎样传染上此寄生虫病的呢?这中间的过程对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和生活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些学生对“米猪肉”的理解也缺乏感性认识。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要尽量加强学生们的感性知识,准备一些清楚的实物(囊尾蚴、米猪肉)或标本,便于学生观察、理解。

(2)学校现有的挂图和参考书中:都提到“六钩蚴”和“囊尾蚴”的概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调节教学内容,以便把猪肉绦虫的生活史说清楚。

教学用具

标本(猪肉绦虫)、挂图、录像、投影片。

参考课时

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

1.引言的设计:

本章内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地方的人都认识“米猪肉”或“豆肉”。教师可以用标本或者实物以问答的方式导入 新课。

教师可以这样问:同学们听说过“米猪肉”或者“豆肉”吗?这种肉能不能吃呢?为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提示学生:这种肉是不能吃的。误食此肉,会使人得猪肉绦虫病。猪肉绦虫也可叫猪带绦虫,它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动物,下面我们就以猪肉绦虫为例学习扁形动物门的知识。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用猪肉绦虫成虫的标本引入课题。例如,教师可以提问:①大家见过这种动物吗?②在哪儿见过,它生活在哪里?③它与我们见过的其它动物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题:这种动物叫猪肉绦虫,它是一种寄生虫。从它的形态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身体为白色带状

,它可以寄生在猪体内又可寄生在人体内,故得名为猪肉绦虫。“绦”——白色带子。绦虫属扁形动物门。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一下:猪肉绦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2.关于猪肉绦虫形态结构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

首先,让学生观察猪肉绦虫的成虫标本或挂图,同时思考:猪肉绦虫的身体分成几部分?各部分有哪些特点?哪些是与寄生相适应的?

第二,在学生观察、思考和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猪肉绦虫适应寄生生活的主要特点:

(1)头节上有小钩和吸盘。

(2)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a.颈部能不断分裂产生许多节片(每条成虫约有 700~ 1000个节片)。b.每个脱落节片内有大量的受精卵(约有5万多个受精卵)。

(3)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和感觉器官退化。

在归纳的同时,教师要指出:①小钩和吸盘是为了更好地在宿主体内固着——钩吸在宿主体内。②生殖器官特别发达——产生大量的受精卵,是与虫体更换宿主有关,加大虫体返回宿主体内的机会。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由于与外界环境缺少接触,所以逐渐地运动和感觉器官退化了。

3.关于感染途径和危害的教学,可以用剪贴图加说明的方式进行,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的感染途径。它的幼虫生活在猪体内,幼虫发育成成虫是在人体内。

讲完生活史,可以请学生自己总结一下:①什么叫生活史?②什么叫寄生?③什么叫宿主?关于生活史的概念,不要讲得太多太杂了,可以根据猪肉绦虫的生活周期进行总结——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部过程。

教师可以补充说明猪肉绦虫对人和猪所造成的危害:成虫寄生于人的肠道,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如果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其危害性比成虫大得多。比如侵入眼部,可引起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大量寄生于肌肉,可引起痉挛;到达脑部,则出现癫痫,严重者导致死亡。感染囊尾蚴的猪,轻度者,猪肉要经无害处理后才能出售,大大降低了肉的质量;严重者,猪肉必须销毁。

讲完上述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好预防工作呢?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帮助学生认识到预防猪肉绦虫病的两个重要环节是:①不吃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米猪肉”。②不让猪吃到含有猪肉绦虫卵的粪便。

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我们市场上供应的猪肉都应是经过卫生检验的,购买时要注意看卫生许可证和猪肉的质量;猪肉应煮熟后才能食用;不能害怕得猪肉绦虫病而不敢吃猪肉了。

4.关于其他扁形动物的教学,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

(1)血吸虫:可出示挂图和标本让学生认识血吸虫,并且重点讲解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放映录像片进行说明。血吸虫是寄生在人体内的血管中,吸取血液、肠腔内的营养物质,甚至可以经过血管到人体的各个器官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最终会夺去人的生命。

我国50~60年代放映的影片《枯木逢春》讲的就是解放前,我国南方某个小村庄,由于村民患有血吸虫病,无钱医治,造成村民大量死亡。“千村薛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就是描述的当时的凄惨景象。解放后,在党和政府领导的关怀下,医务人员积极开展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已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影片中的主人公解放后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终于成为了一个健康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枯木逢春”。

教师可以用近几年某些地区血吸虫病又有死灰复燃的现象,借此进行环境保护、卫生清洁等方面的教育。

(2)涡虫:教师可以用挂图或录像片配合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涡虫。涡虫是扁形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一种。在北京的樱桃沟泉水中的石下就能找到涡虫。涡虫的身体长约1~1.5厘米,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

从进化的角度看:扁形动物的体内出现了三个胚层;涡虫的神经系统较水螅发达;涡虫有口、咽、肠等器官的分

化。教师可以把水螅与涡虫的形态结构对照表,出示给大家看。

但是,扁形动物仍有其低等的特点,如:有口无肛门,器官、系统还不健全等。

5.关于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进行总结。告诉学生:门的特征应该是属于此门动物的共有特征。最后可请学生把门的特征记住。

北师版九年级生物的课件教案设计4

酵母菌与霉菌

1.知识方面

(l)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出芽生殖,认识霉菌的形态结构和孢子)。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酵母菌、霉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命现象的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观察酵母菌、霉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

重点难点

1.酵母菌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初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2.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是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因为通过本实验过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思想情感,还可以给学生创造互相学习、协作共进的机会。

3.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具准备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镊子,稀释的碘液,吸水纸,放大镜,纱布。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利用实物激发兴趣导出主题

学生实验、观察实物、培养能力,强化知识

利用实验,使学生识记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理解总结

2.教学过程 说明:

(1)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真菌”一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上自带面包,然后开门见山:面包、馒头为什么暄软多孔?直接引出主题。这样,更贴近生活,对本节内容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关于酵母菌部分的教学,最好结合实验同步进行,因为酵母菌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教师可以拟定观察提纲,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仔细观察,避免盲目性,边观察边纪录,提高学习效率。观察提纲要依据教材内容,可适当调整,要科学、具体,形式不限,起到指导观察的作用。如:

①你找到酵母菌了吗? 确认吗? 它与气泡有何不同? 。

②酵母菌的形状 。

③酵母菌的颜色(染色前) 。

④你看到酵母菌的哪些结构?

⑤你能绘出一个酵母菌的结构图吗?请绘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⑥酵母菌含叶绿素吗?

⑦你观察到这种形状(带有芽体的酵母菌)的酵母菌了吗? 。

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芽不是一个概念,教师应明确地指出,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比母细胞小得多,好像母细胞上的一个芽体,所以叫做芽。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两个小实验来解决这一难点,如:

<实验1>:教师在培养酵母菌培养液时,分别放在敞口的广口瓶和盖严的广口瓶中,课上让学生比较、区别(后者可嗅到酒香味)。

<实验2>:取盛有质量分数为5%蔗糖溶液的三角烧瓶两只,其中一只投入一小块新鲜酵母或发面、葡萄糖等,另一支摇晃后塞好瓶塞,都置于温暖处,一日后取出。或者取三角烧瓶两只,一只放入加有酵母的玉米粉湿面团,另一只仅放入玉米粉湿面团,都塞好瓶塞,皆置于20 ℃处,一日后取出。演示时先将有酵母的瓶塞换上带导管的瓶塞(注意速度要快),导管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顿时冒出气泡,石灰水不久变混浊,而对照的一瓶也按上述方法重复实验,则石灰水无变化。

通过这两个演示实验说明酵母菌有氧无氧都能生活。无氧时产生部分酒精。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启发学生分析总结面包、馒头暄软多孔的原因。

关于孢子生殖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分析,不难理解。

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由于酵母菌是无色的、较透明的,所以要将显微镜的光线调得暗一些,视野太亮不易观察。待用稀释的碘液染色后,再将显微镜调得亮一些,这样,就便于观察了。

(3)关于霉菌部分的教学,可以这样引入:青霉素治疗某些病的效果很好,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它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在20世纪40年代初被称为灵丹妙药,价格比黄金还贵,它就是从霉菌中提取出来的。

霉菌的教学最好与实验课结合起来(把实验拆开分别加在理论内容中),采用边观察、边讲解、边讨论的方式。要说明,青霉和曲霉所呈现出的不同颜色,都是孢子的颜色造成的,它们的菌丝不含叶绿体,都是无色的,在指导实验时最好强调让学生分清青霉和曲霉成熟孢子的颜色。

关于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实验,教师可组织部分学生,如课外活动小组成员或实验小组组长都可以,在课外提前培养出霉菌,以备课上使用。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培养霉菌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取潮湿橘皮或半腐烂的一小块苹果或一小块新鲜馒头,置于培养皿或小碟里,上面扣上一个玻璃杯,放在阴暗、潮湿、温暖(约20 ℃左右)的地方。几天以后,橘皮、苹果或馒头上便长出各种霉菌来。为了保证学生真正看清楚青霉的无色分枝的菌丝以及生长在菌丝上面成串的分生孢子,教师要指导学生,取材时必须挑取少量的、颜色很浅的绿色部分做装片(如果挑取颜色较深的部分,在视野里看到的只是大量绿色的青霉孢子;如果是挑取白色部分,在视野里看到的只是大量无色的菌丝)。这样,在视野里既能看到无色的分枝的青霉菌丝,又能看到生长在菌丝顶端的成串的绿色孢子。为了实验效果更好一些,可以在上述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人工接种培养(挑取第一次培养的青霉或曲霉,接种在橘皮上进行再次培养)。进行第二次人工接种培养的青霉或曲霉,不仅比较纯净,而且生长得很快,两日后可以供观察使用。

当材料准备好以后,教师起草拟定观察提纲,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学习酵母菌的基础上自拟观察提纲,提纲要有利于霉菌和酵母菌的比较,主要提出二者的区别来。如: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青霉和曲霉呢?为什么?

在用针挑取青霉或曲霉时,除了注意挑选颜色外,不要挑得过多,以免聚集成堆不利于观察,在剥离展开时要顺着菌丝生长的方向,否则破坏了菌丝影响观察的整体效果。

在观察结束时,教师把内容引到

霉菌与人类的关系上来,指导学生从有益、有害两方面认识霉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第二章 真菌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一、酵母菌

观察酵母菌

目的要求: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出芽生殖。

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镊子,稀释的碘液,放大镜,吸水纸等。

方法步骤:a.制片,观察形态和颜色;

b.染色,观察结构;

c.绘图。

1.形态:无色、卵形单细胞个体。

2.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3.营养方式:腐生生活。

有氧分解

酵母菌————→葡萄糖—→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

无氧分解

酵母菌————→葡萄糖—→二氧化碳十酒精十能量

4.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

二、霉菌

观察霉菌

目的要求:认识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和孢子。

材料用具:培养好的青霉和曲霉等。

方法步骤:a.用放大镜观察形态和颜色; b.制片,观察。

1.形态:由菌丝组成,多细胞。

2.营养方式:靠营养菌丝进行腐生生活。

3.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青霉: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孢子绿色。

曲霉:直立菌丝顶端呈现球状,孢子黄色、橙红色或黑色

4.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提取青霉素、制酒等。

有害方面:某些种类黄曲霉能使人、畜致癌。

三、匍枝根霉 与酿造江米酒等甜酒有关。

北师版九年级生物的课件教案设计5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

2、知道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3、知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4、了解人体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利用

能力目标

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节 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与《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六章 呼吸》及《第八章 新陈代谢》都有一定的联系。关于“吸收”建议明确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吸收;第二、吸收的部位,特别是吸收的主器官——肠;第三、不同营养成分的吸收途径。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建议让学生自己阅读后讨论得出营养物质的三个主要作用: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教学重点: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难点:

1、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细胞需要营养,而人体的营养是由消化系统摄取的,这些营养如何从消化系统到达肌体各部分的细胞呢?”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要注意强调概念中循环系统的含义,包含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录像让学生对小肠表面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其中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途径是容易弄错的,因此要特别强调一下,它们是进入淋巴的。

关于营养物质的利用,由于学生不具备化学知识,所以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建议此部分内容降低难度,只让学生大概了解其主要的用途即可。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吸收的概念

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3、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食物经过消化最终形成哪些物质?

2、真正需要这些营养的是什么?

这些在消化道中的营养成分怎样才能到达需要它们的每个细胞呢?细胞又如何利用它们呢?这就是我们要在第三节学习的内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循环系统,才能被运送到机体各部分需要它们的细胞处,这一过程就是"吸收"。注意我们前一章学过的循环系统,包括了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

哪些物质能进入循环系统被吸收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管内消化成小分子后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在消化道的哪些部分营养成分可以进入循环系统呢?那些部位得具备什么特点呢?先由学会讨论,再总结。(学生应该能想到:面积大,结构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人体的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无吸收养分的能力,胃粘膜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这也就是喝酒伤胃的原因。大肠则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小肠来吸收的。

小肠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主要功能呢?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其内表面有皱襞,因此具有相对大的表面积,其实小肠的表面积决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么大。环行皱壁的存在使小肠面积增大了三倍,而皱壁里还有些更微小的结构呢!

实验:观察小肠绒毛或用录像取代。

观察到小肠绒毛后,讨论小肠绒毛的存在对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何意义?

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增大了三十借。在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的向肠腔一侧,还有一些指状突起,叫微绒毛。由于微绒毛的存在,使面积比5~6米长的圆柱体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小肠的表面积为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这一特点决定着小肠吸收的快,吸收量也多。

此外,(利用挂图或书上的图)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可渗入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经循环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细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

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是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其余营养成分进入毛细血管。

这些营养成分被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细胞后,主要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先看书,在来讨论归纳。第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第二、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第三、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思考:营养物质是不是摄入的越多越好呢?为什么有些人过分肥胖?有些人过分瘦小?怎样衡量自己的营养是不是合理呢?

板书: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一、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二)可吸收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无机盐、维生素

(三)吸收的部位: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表面积大;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

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四)吸收的途径:

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血液

脂肪酸、甘油→淋巴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

3、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探究活动

制作小肠结构模型

尝试制作小肠结构模型,分组评比。

目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

要求:

材料、制作方法不限,只要能表现出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即可。(能突出表面积大就行)

2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