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语文老师要会使用游戏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在教学之前,每个初三语文老师都要提前准备初三语文教案,它能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重点

1.解决字音、句读。

2.训练诵读能力。

3.了解曹刿关于什么是战争胜利的保证这个问题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左传》中的一段文章《曹刿论战》。这段文章,毛主席在他的重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全文引介,并作了精辟的评析。这段文章很值得我们一学。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解。

现在,请一位同学把“阅读指导”和注解①念一遍。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刿(guì)间(jiàn)弗(fú)徧(biàn)帛(bó)孚(fú)辙(zhé)轼(shì)竭(jié)靡(mǐ)

四、学生朗读课文。

先提出朗读要求:1.字音准确。2.句读正确。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再让全班同学齐读第二、三段,读毕酌情讲评。

五、讲解课文。

第一段

1.全班同学齐读。

齐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写什么?”齐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2.词语、句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十年”: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师”:军队。“伐”:兴兵攻打。“我”:指鲁国。相传《左传》的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所以其书用鲁君的年号记事,称鲁国为“我”。“公”:鲁庄公。“将”:打算,准备。“战”:

作战,迎战。“请见”:请求拜见庄公。“其”:他的。“乡人”:同一个乡的人;“乡”:古代的地方行政单位,相传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肉食者”:吃肉的人,指有权位的贵族。“谋”:筹划,考虑。“之”:代抵御齐师之事。“间”(jiàn):参与。“焉”:兼词,于此。“鄙”:鄙陋,指目光短浅。“未”:不。“远谋”:深远谋 划。“乃入见”:于是入朝拜见庄公;“乃”:于是。

“问:‘何①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②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①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③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④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⑤以一战。战则请②从。’”“何以战”:依靠什么去打仗;①“以”:拿,依靠。“衣食所安”:衣食这类用来安生的东西;“所”,这里指用来安定生活的东西;‘安’:安定。“弗”:不。“专”:专有独占。“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必”:一定;②“以”:把。

“对”:应答,对答,一般用于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或晚辈对长辈。“小惠未徧”: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及一般人(国君的这些赏赐只有国君左右的人才能得到);

“未”:没有;“徧”:同“遍”。①“从”:听从。“牺牲玉帛”:祭祀用物;“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玉器,珪璧之类;“帛”,丝织品。“加”:超越,这里指谎报,虚报。“必以信”:一定用诚实不欺的态度对待神灵;③“以”:用; “信”:诚实,不欺。“孚”:诚信感人。“福”:降福,保佑。“狱”:诉讼案件。

“虽”:虽然。“察”:考核,明察。“必以情”:一定依照实情处理;④“以”:按,依 照;“情”情况,实情。“忠之属也”: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忠诚;“属”种类。“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点打一仗;⑤“以”:凭借;“以”后省略 “之”。“战则请从”:如果迎战,那就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则”,就;②

“从”,跟随。

3.内容

提问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讲解:第一段主要是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写曹刿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战争胜利这个问题的看法。

提问二:曹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他否定了鲁庄公的什么看法?

讲解: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鲁庄公作出第一个回答后,曹刿就提到了“民”的支持,“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当鲁庄公说到办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能够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

证,因此他明确断言:“可以一战。”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定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定神的保佑。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第一段中重点实词的意义,虚词“以”的不同用法。

3.思考:①第二、三段各写什么?②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智。

2.总结实词、虚词。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作业。

二、讲解课文。

第二段

1.全班同学齐读第二段。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二段写什么?”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

2.词语、句子。

“公与①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②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③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④之,曰:‘可矣。’遂 逐齐师。”“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①“之”,代曹刿。“于”:在。“将”:欲,打算。“鼓”:击鼓,古代作战击鼓以发起进攻。②“之”:助词。“可”:能,可以。“三鼓”:三次击鼓,即三次进攻未能奏效。“矣”:语气词,表示肯定。“败绩”:军队溃败。“驰”:驱车进击。③④“之”:代齐师。“其”:代齐师。“辙”:车轮的行迹。“轼”:车箱前扶手横木,这里意为扶轼。“遂”:于是。“逐”:追击。

3.内容

提问:第二段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概括作答)

讲解: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战斗经过,写曹刿是如何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

第三段

1.叫一名同学朗读。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这段主要写什么?”

2.词语、句子。

“既克,公问其①故。对曰: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② 故克之。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③故逐之。”“既克”:在战胜齐军之后;“既”,已经;“克”,战胜。“其”:代战胜齐军。①“故”:原因,缘故。“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①②“夫”(fǘ),语气词,置于句首,表 示要发议论。“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使士气振作起来;“作”,兴起,这里是使动用 法。“再而衰”: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下来;“再”,第二次。“竭”:尽,没有了。

“彼竭我盈”:齐军的士气没有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彼”,代齐军;“盈”,充满。

②③“故”:因此。“测”:猜测。“伏”:伏兵。“靡”:倒下。

3.内容。

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这段主要写曹刿谈这次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

全文内容提问: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提问两三名同学)

讲解: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 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 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已,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 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实词总结(从略)

虚词总结

以 ①拿:依靠。“何以战?”②把:“必以分人。”③用:“必以信。”④按照。“必以情。”⑤凭借。“可以一战。”

之 ①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② 的。“小大之狱。”③助词,无义。“公将鼓之。”

省略句式:“(曹刿)乃入(朝)见(庄公)”(省略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季,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和他同乡的人对他说道:“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回答道:“有权位的识见鄙陋,不能深谋远虑。”曹刿于是入朝拜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去和齐打 仗呢?”庄公说:“衣食这类使人安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这些东西分给臣下。”曹刿应答道:“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于众,庶民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 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我不敢虚报,一定如实告神。”曹刿应答道:“这些小信用不能 让神深受感动,神不会降福于您。”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细察,但是我一定合情合理处理。”曹刿应答道:“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的表现,凭借这点可以和齐军打一仗。如果迎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交战。一开始,鲁庄公想要击鼓发起攻击。曹刿 说:“不行。”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未能奏效。这时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齐军大败溃退。鲁庄公想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行。”他走下战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辙,登上 战车,凭轼遥望溃败的齐军,然后说道:“可以追击了。”于是挥师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以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 击鼓进攻,士气振作旺盛;第二次击鼓进攻,士气便衰减低落;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全都没有了。齐军已经完全没有了士气,我军的士气正旺盛高涨,因此我军打败了齐军。大国的 情况难于揣测,怕他们设有伏兵。我看到齐军的车辙纷乱,又望见齐军的战旗倒下。(确认齐军是溃败)因此才去追击齐军。”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2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塑造形象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2、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认识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原因,认识取信于民的道理,了解掌握战机的重要性,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2、理解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3、学习本文对比、衬托的写法,把握巧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前听说训练:生讲历史故事。

二、解读文题,探究设疑:

读课文标题,你读出了哪些信息?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三、曹刿论战:

1、生自由朗读课文,点拨:读准字音要关注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

2、师配乐朗读课文,生整体感知文意,概括主要内容。

3、本文运用对话的形式,扣住一个“论”字,以时间为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故事。

思考:曹刿从哪些方面对战争进行了论述?

(1)战前准备。

①文中有两处对话描写,请找出来。

②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朗读,可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适当加入神态、动作或其它词语

③在朗读中提示文言文学习的正确方法。

④学生分析后明确:什么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什么?

(2)作战时机。

①曹刿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战”?

②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言语简短却暗藏玄机。表情朗读课文,补充曹刿此时心中所想而未讲明的话。(可以自己概括,也可在下文中寻找原句)

(3)取胜原因。

①论取胜原因部分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②大声齐读论战部分。

4、在个性朗读中解读文本。

四、我论曹刿:

1、俗话说“言为心声”,我们从曹刿的“论战”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五、我论《曹刿论战》:

史学家记录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记事,他们更希望后人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教训。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和启示?

六、课堂小结: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3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归纳重点实词的词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句式。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法设想:设计一条明确的朗读思路,以读代讲,以读代解,以读代译。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导语1: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摘自网络)

导语2:我国有句名言叫做:“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药,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没有不逆耳却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难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古人是如何做的。(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摘自网络)

二、《战国策》是记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占有重要地位。

二、原译: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网络版

邹忌身高八尺多,仪容很漂亮。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坐着同他闲聊时,又问他:“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比徐公差远了。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近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摘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三、读文:

1、正音:昳(yì)丽朝(zho)服衣冠(gun)窥(ku)镜期(j)年

熟(shú)美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

2、解义:

词类活用:A、名作状:朝服衣冠暮寝而思之

B、名作动: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词意动用法: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

D、动词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古今异义词:

窥:古:照今:偷偷地看

寝:古:躺而不睡;今:睡觉

私:古:偏爱;今:自私

地方:古:土地方圆;今:地点、处所

明日:古:第二天;今: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左右:古:身边的人;今:表方位

一词多义:

熟:我熟与城北徐公美哪,谁,疑问代词

熟视之端详,动词

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形容词使动用法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形容词

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形容词

不宜偏私徇私动词

朝:朝服衣冠早晨时间名词

皆朝于齐朝见,朝拜,动词

3、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兼介词结构后置)。

否定句宾语前置:忌不自信。即“忌不信自”

被动句:王之蔽甚矣(被蒙蔽)

省略句:与坐谈。即与之坐谈

四、内容:

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自悟道理。

是设喻说理的前提

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1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

2层:后拿齐王地位和自己做比,指出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也各有因。

把家事与国事类比(相似性),这种比喻的说理方法好处是:非常贴切,尽情尽理,受到良好的效果。是设喻说理本身。

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先齐王表态度决心——再国内外纳谏后取得的成效。

是必然发展和结果。

全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全文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

邹忌形象: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实事求是

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五、解文小题赏析:

1、一段中“比美”离题否?有何作用?

答:不离题。为下文的设喻说理打基础,(是设喻说理的前提)。

2、一段中的“三问三答”写法上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人物什么关系)?

答:内容都是说邹忌的美,语言只有一两个字变化,

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

妻→私:偏爱赞扬;妾→畏:卑微喂怯;客→有求:逢迎敷衍。

3、二段中私事、国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讽谏?

答:事理相通。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

4、二三段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确实受了蒙蔽?

答:徐公一句“王之蔽甚矣”,齐王一句“善”说明徐公说出弊端,齐王得以承认。

5、“王之蔽甚矣”一句,为何点到了却不深说?

答:善揣摩国君的心理。对于聪明有为的国君,不要说多余的话。

6、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内容?

答:哪些意见,如何来朝。

7、这个故事于今有何积极意义?

答:自知之明、直言劝谏、发扬民主、倾听民声等等。

8、邹忌为什么会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答:邹忌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其优势在于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9、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有什么特点。

答: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三问:妻、妾、友;

三答:同中有异;

妻—偏爱,真心流露;

妾—讨好,有些勉强;

客--礼貌、尊重,有点客气,有点应逢迎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总之,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10、听了邹忌的分析,齐威王说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答:王曰:“善。”;

下令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其效果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六、知识补拾: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七、阅读训练: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一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私:(2)蔽:

2.翻译句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忌不自信”“暮寝而思之”两句说明了什么(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二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昳丽:(2)左右:

2.翻译句子: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齐威王下令进谏后,政局迥异,初时进谏的人“”。最后“”。(各用文中四个字填写)

4.从文中看,妻、妾、客回答邹忌问题的内容、语气有何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三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间:(2)谤:

2.翻译句子: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此文第三段就有一个成语,它是“”

4.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文中的邹忌和齐王,你更喜欢哪个,说明理由?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四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闻:(2)市朝:

2.翻译句子: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文中邹忌先以设喻,再将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的成效。

4.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五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美:(2)孰:

2.翻译句子: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4.请你联系历史知识,再列举两位历广于纳谏的君主?(自编)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六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畏:(2)修:

2.翻译句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请你概括第二段文字的内容:

4.初三学习生活十分紧张,同学们想到附近公园等地去散散心,可班主任老师不同意,如果请你劝说老师,你会怎么说?50字左右。(自编)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七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服:(2)甚:

2.翻译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第八组题

1.解释加点词语:(1)刺:(2)朝:

2.翻译句子: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本人意在通过自悟从身边的小事中受蒙蔽来规劝君王要善于纳谏。

4.邹忌善于言辞,但他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更令人佩服。邹忌是怎样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联系起来的?

5.请分别以“言”和“行”为首字写一组劝勉性的对偶句。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一组题

1.(1)私:偏爱(2)蔽:受蒙蔽

2.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3.答案一:不盲目轻信别人,能正视自己。

答案二:有自知之明,没有因为别人的颂扬而得意忘形。

4.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生活方式,语言含蓄委婉,小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二组题

1.(1)昳丽:光艳美丽(2)左右:近臣(身边的亲信)

2.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3.门庭若市;无可进者。(各用文中四个字填写)

4.在内容上都是说邹忌比徐公漂亮。在语气上有轻重之别。妻子语气,他由衷的喜爱和热情的赞美丈夫的美;妾的语气较强,他拘泥害怕,模仿敷衍;客人采用否定句式,语气较弱,是应酬奉承之举。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三组题

1.(1)间:间或,偶尔(2)谤:公开指责别人过失

2.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比徐公差远了。

照着镜子自己看自己,又觉得远远不如徐公。

3.门庭若市

4.邹忌:能对家事中细小问题进行深思,并把家事同国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向君王进谏,体现了他忠君爱国思想和善于说理的方法和技巧。齐王:不摆王的架子,谦虚而纳谏,使国家昌盛强大。从他身上让人学到了为官一方,应广开言路,造福百姓与国家。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四组题

1.(1)闻:使……听到(2)市朝:公共场合

2.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能够在众人聚集的地方指责议论我的过失,而且他的话又传到我的耳朵里的,授予下等奖赏。

3.切身经历;家事与国事;王之蔽甚矣;战胜于朝廷。

4.邹忌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他劝说的特点是委婉。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事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五组题

1.(1)美:美丽,漂亮认为……美(2)孰:谁,哪个仔细

2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3.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李世民纳谏而出现贞观之治;康熙乾隆纳谏而出现康乾盛事。汉武帝纳谏而汉。朱元璋纳谏兴大明。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六组题

1.(1)畏:惧怕(2)修:长,指身高

2.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3.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4.老师,我感觉你这几天挺疲倦的,其实我们也好累,想和你一起到附近的公园散散心,你看行吗?更何况学会休息才能更好的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功嘛?求您了。……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七组题

1.(1)服:穿戴(2)甚:很,(厉害,严重)

2.邹忌身高八尺多,仪容很漂亮。

3.因为: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

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

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

4.原因是:有邹忌这样善于思考、敢于直谏且善谏的忠臣,齐王善于采纳群言。

它告诉我们,将来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忠其职尽其事。做领导要关爱职工生活,

重视企业发展;做职工要为兴盛事业献力献策。

阅读训练参考答案:第八组题

1.(1)刺:指责;(2)朝:早晨朝拜朝廷

2.翻译句子: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3.《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本人意在通过自悟从身边的小事中受蒙蔽来规劝君王要善于纳谏。

4.从自己在家庭中受蒙蔽的切身体会里,用类比、暗示的手法,把家事引到国事上来,从而规劝齐威王纳谏。

5.言君子,话出九鼎;行正道,脚踏八方。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4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教学过程】

月夜——沈尹默

一.新课导入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这首诗在文学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二.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三.背景资料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四.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3.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注: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4.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要点:“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一.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诗篇。

相关介绍:【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二.整体感知

1.读出节奏;体会情感。

2.初读本诗你有怎样的感受?

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

【背景链接】

萧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受尽了折磨。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细读感悟】

1.结合诗歌背景,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可见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2.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断章——卞之琳

一.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3.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4.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5.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风雨吟——芦荻

一.作者简介

【芦荻】1912年生,现代诗人。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曾与人合编刊物。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任暨南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二.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体会内涵。

2.开头两句“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突出风雨气势之猛烈、磅礴,描绘出了此时“大地”的动荡、不安和被裹挟的状态,自然的将大地与大海联系起来。

3.诗中的“风雨”有哪些含义?

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风雨”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4.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

“我”面对苦难中的祖国,就像年轻而缺乏阅历、经验的舵手一样,忧思满怀,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感到忧虑的同时也激发了“我”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统一————聂鲁达

一.作者简介

【聂鲁达】智利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

二.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体会哲理。

2.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片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和“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作者在此用“是”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

3.如何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明确: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有是生命的传递。因此繁多是生物存在的表象,他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4.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就能对所有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认同,将零散的事物化整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更清楚的认识,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不认同,从事物的独特性方面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艺术特色】

从这五首短诗中举例说说新诗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中的“来”“海”“怀”等。

②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霜风呼呼的吹着”等,语言散文化。

③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5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一、导入

2006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李春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2006年7月21日在家乡勇救两名落水少年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迹在当地传诵开来后,感动了很多人,团中央全国学联号召:向李春华学习做青年先锋。可是有人却在网上发表文章说,这样做不值。到底值不值呢?今天通过学习二千多年前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可能就会找到答案的。

二、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设计意图: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掌握字音、字义,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资料助读,整体感知“义”

学生介绍孟子的生平、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既联系了旧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旨。)

四、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学法指导: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以上三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它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初步理解文意,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

五、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探究论点: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学法指导:(无论学生同意哪个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证方法逐层展开?(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学法指导:1、前二个问题,小组讨论,派一名代表发言。2、最后一个问题,用自由发言的方式补充论据。

探究重难点字词句: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六.品读“义”的精美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注意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学法指导:学生自由发言。也可用读的方式来体现或先品后读。

(设计意图:在诵读中欣赏和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这也是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完成知识和能力目标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七、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学法指导: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二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①你如何评价舍身救人的李春华?

②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③我们中学生的“义”和“不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只要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④你也可以把老师当作孟子,就你在探究的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我发问。

在节目的最后: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义是-----

八、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平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教案

1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