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电子版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电子版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进而了解中国古代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从而认识到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
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了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个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找到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像、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共分为六个目。第一目,通过“神农”的传说,说明自远古时期起,农业就在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第二目,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教材中提供的大量历史图片,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生产工具革新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第三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赋税。说明古代国家是通过赋税剥夺人民的经济收入,为政权的支出提供物质保证的。并且说明中国古代有征收“泰半之赋”的时代。
第四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徭役,并且说明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第五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最基本的两个阶级。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进而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几种土地制度。
第六目,叙述了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说明几千年来,中国农民长期在恶劣自然条件即“旱”与“涝”的双重威胁下艰难劳作。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问题解答
[想一想]
1.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答案提示:因为(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3)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2.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答案提示:发生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
[议一议]
有人认为,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的极端贫苦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也有人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不是史学研究的惟一方法,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探寻。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首先,历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除此以外历史调查的方法、历史比较的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国自然经济延续的时间达两千多年;(2)中国古代战乱频繁;(3)每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4)统治者实行了一套“重农抑商”的政策;(5)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的控制极其严厉等。
[自我测评]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提示:(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材料阅读与思考]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这些诗句后,你会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
答案提示:(1)诗句理解:春天种下种子,到秋天的时候能收很多粮食。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了,但是依然发生农民因饥饿而死的情形。中午顶着烈日锄禾苗,一滴滴汗水落下来掉在地里。有谁会知道盘子中的每一顿食物,粒粒都是辛苦得来的。
(2)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两个基本阶级,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残酷的土地兼并会使大量的小农破产。②由于农民是劳动者,进行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并且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知识链接]《汉书•艺文志》进行了图书分类,其中列有“农学”。农学,是农耕经验的理论总结。中国早期农学成就,在世界农业理论发展,有重要的地位。
[评价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在经济史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了解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徭役和赋税制度等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弥补教学中出现的漏洞。
通过历史图片的观察和比较,了解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评价方法]讨论法、测试法、观察法、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
[评价过程]
在本课结束后及时进行测验,以此来检查学生对经济史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中国社会长期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要求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史料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成绩、表现归入档案,待这部分内容全部学完后,学生可以通过档案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针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探究,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和阶段性的评价。
[评价总结]通过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了解和学习,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古代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能力,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概括、归纳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测验和学生所积累的档案记载考查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五)历史问题注释
[神农氏]
《易•系辞》说:伏羲之后,神农氏兴起,“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卷二也写道:“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是理想的社会,《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神农画面有榜题文字,写道:“神农氏因宜造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神农氏就是炎帝。
传说炎帝诞生于厉山(或烈山),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后到达中原地区。厉山坐落在湖北省随州厉山镇九龙山南麓;姜水是黄河流域的一条河名,在今陕西岐山东,现为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古称陈仓。故炎帝以“姜”为姓,号厉山氏(或烈山氏)。
传说炎帝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淮南子•修务》:“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部族和黄帝部族曾经结成联盟,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一战击败蚩尤部族。炎帝与黄帝因此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当今世界,天下华人均以“炎黄子孙”而自豪。炎黄,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代称。
[新石器时代]
远古人类历采用磨制方法制造石器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中国广大地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7000多处,正式发掘的有100多处。磨制石器的大量涌现、陶器的制造以及农牧业的产生,是这个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识。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约延续了五六千年,到距今4千年左右的时间结束。
新石器时代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早期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晚期有龙山文化。其中,范围最广、影响的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北方各地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高梁,南方则以栽培水稻为主。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各种陶器的遗存最为丰富,也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红陶居多,常绘有几何形花纹、人面纹和动物花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制造普遍采用快轮制坯,使胎壁厚薄均匀。当时的陶窑温度达1000多度,可以烧制出胎质坚硬的灰陶和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一种黑陶,坚硬细腻,胎壁薄如蛋壳,漆黑光亮,被称为蛋壳陶,是当时陶器中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经不再构木为巢或穴居野处了,各种类型的房屋被建造出来。这个时期的原始艺术,如绘画、雕塑、乐舞等,都普遍发展起来,有些还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以牛田]
春秋时期,牛耕得到推广。《国语•晋语》说“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当时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说秦国已经推行牛耕,发展漕运,作战勇猛者都得到的封赏,国家法令严厉,行政效率很高,这样的国家是难以战胜的。请王慎重考虑!按照赵豹的说法,秦国首先由于“以牛田”,而具有了“不可与战”的国力。
[铁制农具的普及]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河北易县、河南辉县及陕西等地均发现有V形战国铁犁铧。根据各地出土的大量汉代犁铧以及山西、山东、江苏、陕西、内蒙古等地发现的汉代牛耕图,可以知道在汉代全国范围已普遍推广牛耕,而且耕犁基本定型。犁由犁梢(犁柄)、犁床、犁辕、犁箭、犁铧和横杠(犁衡)六部分组成,不过还比较笨重,特别是直长辕,影响耕田时转向等动作,再者,虽可用犁箭上下移动,调节耕地的深浅,但还不够简便和规范。这些缺陷待唐代出现曲辕犁后便得到解决。当时盛行二牛抬扛式的犁耕,即两头牛抬着犁衡,挽拉一张长辕犁,一人扶犁并驱赶耕牛耕地。
除了犁以外,历主要的铁农具还有整地用的插,农田中用它开排水沟,也可用于深耕。镢,有的地方称镐,战国、秦汉使用普遍,适用于刨地翻土。铁搭(铁耙),唐、宋以后出现,长江下游最为普遍,用它翻地比牛耕更适于黏重的水稻田。中耕除草时的农具主要有铲,用来除草、松土,操作时两手向前推。锄,同铲一样,但操作时向后削,用锄松土、间苗、培土更适宜。古书上“耨”等农具都属于锄一类,形制上和锄大同小异。
高中历史必修一电子版教案篇2
【单元地位】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封建化改革。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引言分析】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提:5世纪,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改革的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与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活动1】了解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
1、阅读课本P32,说说北魏政权是我国北方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什么时候崛起?
2、哪一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根据课本P32最后一段,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概括黄河流域统一的意义。
3、根据P32—33,指出拓跋珪改革在经济、政治上带来的影响。
【活动2】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阅读P33“社会改革迫在眉睫”一目,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
2、阅读P34“冯太后与孝文帝”一目,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1)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对孝文帝进行系统严格的汉文化教育;(3)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动其改革政策。
【活动3】结合活动1、2的问题,概括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改革的必要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3、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积极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材结构】
1、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2、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活动1】阅读P36“卓有成效的新制”,了解冯太后的改革。
1、冯太后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措施有哪些?
2、冯太后改革的意义: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活动2】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继续改革。阅读P37—39,了解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一电子版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难点: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分析。
【教学方法】导学练
【教学过程】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1.“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
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2.农耕格局
思考1: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思考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技术、水利、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素质)等。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1、表现:
(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说明:①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②“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工具材质:石器→青铜→铁器
工艺:打制→磨制→炼铸造
(3)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
2、评价: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三、水利事业
1.大禹治水
2.水利工程和技术:都江堰(战国)郑国渠(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赋税沉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
四、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
(2)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自给自足、很少有商品交换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
(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6)天生脆弱。抵抗风险的能力差。
3、小农经济的影响
农业文明的基础;农民生活的保障;具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技术进步缓慢,暴政之下社会易动乱)。
[学习延伸]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答案提示: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加太快,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课堂练习]见《高中历史必修二课时详解》及学案
[课后作业]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教案4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议会制由来;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发展的基本脉络。
2、了解君主立宪制度和内阁制度形成过程,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努力做到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通过学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任何新制度的出现都要经过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
《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代议制度的确发展;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背景
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
②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侵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过程
①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并建立共和国;
②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
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分析。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
1640年11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革命中,查理一世于1649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当政时期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于1653年成为“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而后英国经历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1)内容:以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
(2)作用: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代议制:教师分析: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教师分析: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3.1832年议会改革
教师分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掀起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使富有的农民和城镇工商业者获得选举权;同时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为选区。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重难突破:全面认识和理解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学生分析讨论,小组展示,教师总结点评。要点如下:
1.特点
(1)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
(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3)首相是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4)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5)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6)实行分权原则。
2.作用:
(1)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
(3)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
(4)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3.内容:
(1)国王:
①产生:世袭、终身;
②地位: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纷争之外。
(2)议会:
①产生: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②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国家立法机关。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3)首相:
①产生:国王任命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②职能: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4)内阁:
①产生:由首相提名,经国王任命而组成;
②地位: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课后反思
在构思本节课的教学时,我觉得需要拓展的内容很多,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的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世界近代划时代的事件,对此史实的透彻理解有助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未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目的是聚焦知识核心,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课后练习及谈话收集的反馈信息看,基本上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提醒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至关重要,滥用不如不用,有效、高效才是运用它的目的。
高中历史必修一电子版教案篇4
一、诗歌——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时代背景: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功后,欧洲各国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对社会失望,对现实不满;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代表
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反对封建专制和资本主义的丑恶。代表作《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具有乐观主义精神,代表作《西风颂》;
雨果:法国人,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3、影响:
①其行动有力支持了当时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②其文学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把文学思潮与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密切结合,是近代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二、小说——现实主义文学
1、时代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在文学上,人们已不满足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和呐喊,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2、主要代表:
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员”,《人间喜剧》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托尔斯泰:俄国人,是人们公认的世界文豪,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法国: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萧伯纳《苹果车》;
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以上后3点一般了解)
3、评价:
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其经典作品不仅是人们认识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且为人类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瑰宝。
由于历史局限,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他们“批判”现实,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四、荒诞派
1、时代背景:
19世纪末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失望、苦闷、迷茫等精神危机,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成为荒诞派作家不断重复的主题。
2、代表:
贝克特,法国人,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开山之作和经典之作,是世界戏剧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3、特点: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反传统的:没有鲜明的人物刻画、台词对话、情节结构、完整的主题等。
高中历史必修一电子版教案篇5
一、经典力学
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其理论武器。
2、伽利略的成就:
(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牛顿的成就:
(1)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2)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二、相对论的创立
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0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
(1)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应。
3、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4、意义:
(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高中历史必修一电子版教案篇6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中国史部分
问题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利弊?
目的: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让同姓子弟封邦建国,做为周王室的屏障;②扩大周朝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②诸侯的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还有军权、财权、人事权和再分封权等);③诸侯的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还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等)。
评价:①利: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②弊:诸侯国有很大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问题2:西周实行宗法制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利弊?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周王朝的政治稳定。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天子以嫡长子继承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并依同样方式逐层分封。②宗法等级制。通过大宗对小宗的层层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评价:①利: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弊: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贵贱尊卑,导致人生而不平等和重男轻女思想。
问题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神权与王权结合。表现:用鼎和人牲祭祀祖先和神灵;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表现:宗法制。
3.执政集体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分封制。
问题4: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为建立和加强君主专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1.秦始皇:(1)建立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丞相的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汉武帝:(1)频繁更换丞相,多名丞相被免职或处死。(2)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亲信组成“内朝”(也称“中朝”),参与国家主要决策,排挤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机构。
3.唐太宗:完善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政令的草拟;门下省掌政令的审批;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政令的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4.宋太祖: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
问题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1.夏商周——世官制(重出身)
2.汉代——察举制(重德行)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重门第)
4.隋唐至清末——科举制(重才学)
问题6:元代和元代以前中国地方行政区划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1)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秦朝: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县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监管公文传递的“亭”。
(3)西汉: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西汉末年,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
(4)元朝: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这十大行政区划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藏、川、青部分地区。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
问题7:明太祖、明成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内阁与宰相有何区别?
1.措施:(1)明太祖:废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2)明成祖: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建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区别:(1)宰相是百官之首,统率六部百司;内阁不是正式行政机构,不能统率六部百司。(2)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无决策权,地位高低取决于皇帝是否信任。(3)宰相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内阁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问题8:军机处从何而来?其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1.由来:清朝雍正时,为督办西北军务,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权限由单纯处理军务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2.特点:简(机构简单、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外界干扰少、决策封闭性)。
3.影响:
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问题9:1840~19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每次战争的背景和结果是什么?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1.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工业革命后,英国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口诀记忆:割占香港岛,赔款也不少。广厦福宁上,关税需商量。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背景: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列强在1856年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58)和《北京条约》(1860)。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2)结果:1895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口诀记忆:辽台澎湖2亿两,沙重苏杭设工厂。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发起反帝爱国运动。
(2)结果:19,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的炮台,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口诀记忆:赔款使馆禁反帝,拆除炮台驻要地。
(3)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10:十九世纪列强侵华犯下哪些罪行?
1.罪行:(1)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2)经济上,掠夺中国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同时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等手段控制中国经济命脉。(3)军事上,发动战争,剥夺中国人民基本生存权。(4)文化上,洗劫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问题11:中日甲午战争包括哪些重大战役?其最终结局如何?给台湾带来哪些影响?
1.重大战役:(1)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殉国,日舰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但主力尚存。(2)1895年威海卫战役。李鸿章命令北洋水师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遭日军两路围攻而全军覆没。
2.结局: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1)清政府割让台湾,引发1895年徐骧、刘永福领导的反割台斗争。(2)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一直持续到1945年重回祖国怀抱。
问题12:义和团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列举其失败原因。
1.兴起: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阶级局限性。(2)主观原因: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迷信色彩浓厚。(3)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问题13:日本为何发动侵华战争?其主要罪行有哪些?
1.原因:(1)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立“征服满蒙“的方针。(2)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困境,为转嫁危机,积极对外侵略。(3)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可乘之机。
2.罪行:(1)军事上:制造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杀害中国人民30万众;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实行细菌战、化学战。(2)政治上:日军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3)经济上:掠夺和破坏矿山、企业等。(4)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
问题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和作用是什么?
1.过程:(1)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和平,从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3)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4)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作用: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问题15: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制造了哪些事变?国民党和共产党是如何抵抗的?
1.局部侵华(抗战)阶段(1931~1937)
(1)日本: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
(2)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但仍有部分爱国官兵坚决抗日。如十九路军保卫上海;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冯玉祥联合共产党人吉鸿昌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等。
(3)共产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积极争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全面侵华(抗战)阶段(1937~1945)
(1)日本: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同年制造“八一三”事变。
(2)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先后发动了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_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其中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徐州会战(其中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胜利)、武汉会战(1938年10月结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3)共产党:1937年9月,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敌后军民抗战,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_大海。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百团大战,歼敌4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气焰。
问题16:太平天国经历了哪些斗争?
爆发:金田起义(1851.1)
初建政权:永安建制(1851.9)
正式建权:定都天京(1853.3)
全盛:北伐、东征、西征
转折:天京变乱(1856.8)
失败:天京陷落(1864.6)
问题17: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结论。
1.原因:(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太平天国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结论: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问题18:《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何异同?
1.不同点:
(1)背景不同:前者颁布于1853年初,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后者颁布于1859年,此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天国;后者是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3)经济主张不同:前者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主张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主张发展私有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4)群众基础不同:前者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缺乏群众基础。
(5)作用不同:前者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太平天国斗争的蓬勃发展;后者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反应不积极。
2.相同点:
(1)都是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未能真正实施。
(3)都是为了巩固农民阶级政权。
问题19:简述辛亥革命的经过与历史意义。
1.经过:
准备: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兴中会等骨干在日本东京召开同盟会成立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是核心),平均地权。”口号,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爆发:1910月10日,湖北新军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之后各省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高潮:19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失败:19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革命果实。
3.意义:p53
问题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与局限?
1.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2.意义: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局限:没有明确规定反帝原则;没有解决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
问题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依据和影响是什么?
1.国民革命时期(1924.1~1927.7.15)
(1)政策:同国民党合作。
(2)依据: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影响: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使中国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工农运动迅速开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土地革命时期(1927.8.1~1936.12.12)
(1)政策: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国民党反动统治。
(2)依据: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反革命恐怖政策。
(3)影响:中国共产党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使党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权和军队。
3.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9.2)
(1)政策: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2)依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3)影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1946.6~1950.6.30)
(1)政策: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依据:美、蒋勾结于1946年6月向中原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挑起全面内战。
(3)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建立了新中国。
问题22.中共如何由幼稚走向成熟的?
(1)19,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但只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没有提出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2)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但工人阶级还是单枪匹马地进行斗争。
(3)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但放弃了党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1927年,中共通过南昌起义开始掌握了一部分军队,通过八七会议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受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决定秋收起义的进攻目标是大城市。
(5)1927年,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后,以_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但党的方针路线和重大决策的确定都受共产国际和王明的“左”倾错误思想的直接指导和影响。
(6)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取消了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这是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7)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在1936年竭力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问题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共同纲领》有何联系与区别?
1.联系:
(1)都为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以及宪法保障。
(2)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性质和各项制度。
(3)都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区别:
(1)制定背景不同。前者制定背景是成立新中国初期;后者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2)制定机构不同。前者是由临时的国家权力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后者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3)性质不同:前者是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代宪法,后者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4)历史作用不同。前者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后者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问题:24: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怎样确立和发展的?
1.初步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但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新发展:1956年,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问题25:中共召开十一届_有何必要性?做出了哪些伟大决策?
1.必要性:“”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决策: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_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问题26:什么是“一国两制”?这一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在实践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1.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1)初步酝酿: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
(2)正式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_正式提出并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定为国策: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从此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3成就:
(1)香港回归: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2)澳门回归: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两岸民间交流加强:1987年台湾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被打破;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两岸实现“三通”(通航、通邮、通商)。
问题27:“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台湾回归有哪些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
1.目的:为解决台湾问题。
2.有利因素:(1)中国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3)近年来两岸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4)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运用,为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范例和理论依据。(5)一个中国原则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
3.不利因素:岛内分子的破坏;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问题28:建国初期我国提出了哪些外交方针?各自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1.“另起炉灶”。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意义: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2.“一边倒”。含义: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奠定了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含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问题29:建国初期,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哪些重大外交活动?有何积极作用?
1.访问苏联。1949年,_访问苏联。1950年,周恩来抵达莫斯科。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积极作用: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和封锁,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日内瓦会议。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积极作用:当会议陷于僵局时,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最终达成了日内瓦协议。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3.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积极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问题30: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和标志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1.原因: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大亚非拉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美国二十多年的孤立中国的政策也逐渐破产。
2.标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758号决议,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问题31:中美关系为什么走向正常化?简述其过程和影响。
1.原因:(1)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共同需求。(2)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侵越的泥潭。(3)中国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过程: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正式访问中国,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是中国对外关系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问题32:中日建交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简述其过程和影响。
1.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的推动。
2.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3.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33: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作了哪些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1.调整:不结盟。
2.依据:_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问题34: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有哪些重要的外交活动?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活动:
(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1991年,中国加入APEC(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在上海举办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活动: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合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一电子版教案篇7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秦汉的中枢权力机构(秦——三公九卿,西汉——中朝)
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了解从秦朝开始,皇帝位于全国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时的中枢决策机构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避免了大权旁落局面的出现。从秦朝开始,中国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这一体系中,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这矛盾处理得好,就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乐,处理不好政局就容易出现动荡。在秦朝以后,中枢权力体系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变化。
汉承秦制,西汉时一开始继续沿用三公九卿制度,但到了汉武帝时,为了提高皇帝的,于是起用一些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作为他身边的办事人员,这些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宫内的决策班子,号称“中朝”,这样就使得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机构“外朝”,沦为了执行一般政务的行政机构。(展示图片)
东汉的尚书台取代了三公,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另外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还没有规定各自具体的权力和职务,因此它还不是正式的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是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阶段。(展示图片)
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师:到了隋朝时,三省六部制得以正式确立。
隋朝和秦朝都是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王朝,结果也同样相似,都是二世而亡。但这两个朝代在历所起做的贡献都同样不可磨灭,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都是明证。隋朝的创制是围绕着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的重建而展开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唐承隋制,到了唐时,三省六部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展示图片)
内容: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尚书省的左右仆侍都是宰相,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政事堂,在政事堂工作的人,除了这些宰相外,还有其他官员也会参加政事堂会议,如参知政事、参知机务等,他们也是宰相。
三省六部的职权及运行程序: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拟旨(这就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甚至将其封还,因此一道诏书的颁发或执行,需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在政事堂上达成协议才成;尚书省就是接受决议的执行机关,其下六部的职能大致与我国现今政治制度中的国务院类似。
(举例)假设唐朝时,黄河出现了水患,皇帝认为有必要兴修水利以绝后患,于是令中书省的官员在政事堂会议上对此进行讨论,决定出来后,通过中书令的审核裁定,送给皇帝画敕,皇帝都同意了,那就可以开始动工了吗?当然不是,还要送到门下省去复审,同意了,这时才能交由尚书省去贯彻实行;假如不同意,那就得退回重拟了。
作用:
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更重要的是,此时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
3、宋的“二府三司”和元的一省制
师:经过唐末五代的激烈社会变动,贵族政治彻底崩溃,到了宋朝时,新的的官僚政治体制取而代之。
在唐朝时,相权虽然受到了牵制,但仍然“事无不统”,拥有行政、军事和经济权,这样一来,容易动摇或威胁皇帝的地位,因此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分割相权。(展示图片)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增设了同书门下这个部门,其长官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这样一来,相权就被分得很散;
在军事权力上,宋太祖一手策划了“杯酒释兵权”的喜剧,用高官厚禄作为交换条件,让石守信等将领交出兵权;另外,设置了枢密院,剥夺了宰相的军事权。宰相的政事堂和枢密使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财权由“三司”(度支、盐度、户部)掌握,三司号称计相,意思是主管财政的宰相。
这样我们就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宋朝时进一步削弱相权,形成了君主独裁体制。政事堂管政治,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三权分离,互不相知,一切都要通过皇帝,这就意味着皇权这次在与相权的博弈中,又取得了胜利。
师:从课本的材料可以看到元世祖采纳了高鸣的建议,在中央实行一省制。(展示结构图)根据材料总结出:
原因:这跟元朝的统治疆域十分辽阔有关,统治地区一广,自然政务也就繁杂,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国土的管辖,因此缩减三省为一省,保留了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了中书省。
设问:元朝的一省制加强了皇权吗?
生:没有。通过一省制,相权得到加强,皇权和相权的这次博弈中,相权取得了胜利。
设问:在中央集权体系中,哪一体制下的宰相权力?
生:元朝
师:影响:到了中后期,相权过重,不时卷入统治内部的斗争,甚至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设问:不同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的争夺过程中,皇权逐渐取得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师总结:四个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其实质是:皇权与相权的争夺;
总的趋势是:皇权逐步加强。
二、选官制度
•西周:世卿世禄
•战国:军功爵
•秦、汉初:沿袭军功授爵的制度
•汉武帝:举荐模式——察举、征辟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度
1.西周——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
过度:同学们听过“公务员”这个词吗?他们是国家正式的政府官员,现在想在政府担任个一官半职,都要通过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才有可能成为政府里的一员。说不定哪天我们在座的同学也有这样的经历成为我们的公仆。那么古时候的政府官员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师:现在我们就从西周开始,回顾官员是如何产生的?(演示图片)
生:就是与宗法制、分封制相应产生的“世卿世禄”制度,到了礼崩乐坏的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世卿世禄制度也逐渐被破坏了。
师:在战国的变法和混战之中,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秦国的商鞅变法中就有一个奖励军功的措施(演示图片)。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帝国以后,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军功选任制。但是,“马上夺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很明显,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军人未必是治国的良才,在《亮剑》里边的李云龙显然就是这么一个人物。秦朝就是吃了这个亏,从军人中选官,甚至发展到强烈排斥知识分子的地步,发生了历骇人听闻的“焚书坑儒”事件。
师:西汉初也还是沿用军功授爵的方式,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更是出现了我国古代的第一个盛世,在选官制度上汉武帝采用了适应和平年代的选官制度——察举、征辟。这是一种举荐模式的选官制度。课本上有解释。大家可以画起来。
师:但是察举容易造成用人权的下移,随着时间的推移,举荐人和被举人容易结成小集团,出现“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严重冲击中央集权统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这样就更容易形成私人势力集团。(演示图片)
2.隋唐的科举制
过渡:隋朝统一以后,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士族控制地方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废除了按照门第高低选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改创科举制,开创了通过文化水平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后为唐朝所继承和进一步完善。
(1)科举制的产生、完善和发展
师:1)隋文帝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拨官员;到了隋炀帝时,设立了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贞观年间,以明经和进士为主;开元年间,开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3)宋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为三级(乡试、省试、殿试),大大增加了录取名额,为更多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道路,既进一步扩大了宋朝的政权基础,又使得选官过冗过滥。
4)明清的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2)科举制的影响:
1.拓宽了政府选拨人才的基础,为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文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拨制度,成功笼络了读书人,有利于巩固统治,对维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2.科举制具有发掘、培养人才的作用,为官僚队伍提高了素质较高的人才;
因此,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
(一)监察:针对官僚而言。包括监督和弹劾。
师:为了维护国家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中央政府必须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控制,监察制度就是控制各级官吏的基本制度,
1.监察制度的必要性(这是由于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君主一方面大权独揽,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百官进行控制):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防范官员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的劣行。
2.监察制度的形成过程:源于西周,初步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基本定型。
西周—在诸侯国设“监国”,代表周天子监视各诸侯国,三监之乱
战国—国君的秘书御史逐渐兼有监察的职能
秦汉—三公中的御史大夫
东汉—设置御史台,成为相对独立的监察机关;在地方的13分设12名刺史和一名司隶校尉(管理王畿地方)。
(二)谏议:针对皇帝而言。监督皇权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师:谏议制度的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建立和发展——汉至宋,元朝搁置到明清败坏变质了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对皇帝的做法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明清时,随着皇权高度加强,对官员的监察达到顶峰,可是对皇帝的谏议机构就已经消失了。
明朝的监察机构名目众多,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充当皇帝的耳目;都察院下设立监察御史,负责各方面官员的监察;另外还有六科给事中六科与六部相对应,对应吏部就叫吏部给事中,兵部就叫兵部给事中,等等。在地方上还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