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高中政治简单教案

时间: 新华 教案模板

高中政治简单教案篇1

1.教学目标:

能依照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情制定多维度教学目标,目标内容表述清晰,用语精炼准确。

2.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学情分析:

简明分析本班学情,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学生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4.教与学(方法)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并作简要说明,也可阐明教与学的设想和规划,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关键设计和学法指导。教法、学法设计可选一项或两项。

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容量适中、结构合理,教学活动设计能突出学生主体,体现师生互动、讲练结合、具有一定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符合课改理念,体现高效课堂精神。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拓展和落实,有教具、学具、多媒体等应用设计,有简要板书设计,有精炼的作业设计,有教学反思。

6.书写规范:

格式整体、美观、布局合理、内容完整。

高中板书设计评分标准

1.板书设计目的明确、条理清楚,能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

2.板书设计布局合理、内容恰当、有层次感(20)。

3.板书设计无知识性失误、书写规范、美观,无错别字,标点正确,间距适中。

4.板书设计新颖、独特、巧妙、美观,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很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领会教材内容,掌握所学知识。板书设计能结合教材特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形象性和艺术性(20)。

高中政治简单教案篇2

一、收人分配公平(板书)

1.是什么:相对平等(板书)

收入分配公平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差距悬殊。而是收入的相对平等。它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结论、PPT)

【设计意图】通过极具吸引力球员奖金分配问题,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理解公平的真正含义。

以微观事例引入,推导出在国家宏观层面“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由浅人深,得出结论,水到渠

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和总结的过程中,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正是因为有差距,但是差距又不能过于悬殊,其底线是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这正是我们共同富裕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也是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2.为什么(板书):

(引导)从与效率的关系、人民生活和劳动者角度是否能得出其他意义

得出结论: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促进共同富

裕;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PPT)

(过渡、提问)既然收入分配公平如此重要,现实中又是怎样的呢?有没有因为收人差距过于悬殊而不公平的现象呢?漫画是我们对现实生活最直观生动的表现之一,下面我们来看这几幅漫画,它们反映了哪些过大收入差距?

(PPT展示)群体之间、城乡之前、地区之间、行业之间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家都说的非常好。请大家思考,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

(PPT展示)20__年到20__年我国基尼系数表注图(注明:基尼系数及数值含义)。这反映了什么情况?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收入差距长期在警戒线上,更说明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紧迫性和长期性。既然收人分配公平如此重要和紧迫,那么应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呢?请大家结合课本61—62页相关知识,思考:怎么做?有不懂的地方吗?

3.怎么办?(板书)

学生提出不明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什么意思?

教师解释书本语言中的“初次分配”。初次分配也称一次分配,是由市场主导的。(PPT展示

具体含义)通过这样的一种分配,劳动者获得了个人的劳动报酬,但是,如果完全交由市场来主导,则可能造成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

(PPT展示)20__年各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和《如此工资》漫画。

提问:这体现了在我们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该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两比重、两提高。(板书)必须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教师解释“再分配”:再分配也称第二次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和实物转移的一种再次分配过程(PPT)。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ppt展示)国家利用税收和社会保障的措施实施再分配,展示相关漫画说明实现社会公平再分配的措施?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再分配更要注重公平。(板书)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完善社保体系。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漫画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重点和难点。

总结:看下图

(提问):1.这幅图反映了什么现状?这幅图的结构要怎样变化才更合理呢?

引导学生懂得上述措施实际上是扩大了中等收入者的收入,因此收入分配结构要实现“金字塔——橄榄形的转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得出,教师总结:

根本上发展经济

①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分配政策——初次分配,提高“两个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③分配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设计意图】一是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加学生对再分配这一难点的理解;三是老师做好适时的引导,并以画龙点睛的语言做好归纳,结构清晰。

(过渡)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公平的基本问题。不过,与公平在一起的,往往还有一个孪生词——效率。

高中政治简单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同时又是对前两课商品货币价格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为后面消费心理面面观、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2、贷款消费

难点:

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2、贷款消费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临清第一中学的学生水平有一些差距。有些学生上课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讲解时需要从学生身边案例入手,举例要生动具体贴切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好学生指导好他们如何分析事例,培养他们勤思考、深分析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法:影响消费的因素。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消费及其类型,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八人一组,教室内教学。课前要求各组课前在黑板上展示给各组安排的学案题目答案。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临清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多媒体视频)

导入(包括火爆的临清市场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引出话题:消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首先提问:

(1)我们每个家庭消费这些商品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呢?

(2)我们消费又可以有哪些分类呢?

(3)我们消费种类的不同又说明了哪些问题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消费及其类型。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我们每个家庭消费这些商品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呢?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我们每个家庭消费这些商品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居民收入对消费是怎样影响的?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点评: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人们的收入并不都是人们直接可以支配的,而是要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

例:城镇职工在取得合法收入之后,除缴纳个人所得税外,还要扣除“三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余下的收入才可用于生活消费,即可支配收入。)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将。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材料,激发大家的兴趣并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总之,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消费品价格

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展示20__年8月份有关物价调查情况分析:

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今年1—8月,广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去年同期上升1.5%,涨幅较今年前7个月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食品类价格比7月上升1%,主要是鲜菜、蛋、肉禽及其制品等价格上涨所致。而今年上半年,广州市食品类价格同比上升4.3%。其中大米升17.4%,花生油升11.6%,猪肉升22.2%,牛肉升13.4%,畜肉副产品升19.6%,鲜蛋升20.5%,淡水鱼和鲜菜均升10.0%,上升面之广、升幅之大均创近年来新高。

学生活动:学生就材料与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还要受物价水平影响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

首先,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人们在一定时期的总收入是有限的,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引起购买力下降,因而消费需求就降低。反之,则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就增加。因此,物价的稳定对保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安定生活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因为此,使得稳定物价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其次,不同消费品的价格变化,对人们消费的影响不同,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人们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导致对基本生活消费品消费的减少,那么,会使消费支出增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严重的会影响社会稳定。这也就是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蔬菜等价格变化的原因。

教师活动:是不是只有价格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你在消费时还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回答: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服务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

学生活动: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消费受消费习惯的影响,受过去收入水平的影响。

教师总结: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特别是未来收入,即预期收入,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相反,预期收入低,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合作讨论探究,学生能深入领会理解把握教材原理,有利于我们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提出探究思考题,注重了原理的探索性和实践性;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从中找到了成就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大有提高。这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消费又可以有哪些分类呢?

探究二:我们消费又可以有哪些分类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P18—19,提出问题:我们的生活消费有那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点拨、总结:消费类型有不同的划分

(1)按产品类型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转移,商品如何使用一般由买主自己支配,不再受卖者的限制。但,有些比较复杂、品质不易辨别的商品在完成交易后,还有部分责任没有和商品同时转移到卖者手里,这样就需要通过合同和保证书等加以界定,例: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教材P18——探究活动,思考:是不是任何商品的使用都必须通过购买?你还会选择什么方式?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实际,积极讨论,得出答案:可以通过租赁来消费

教师点拨:有些商品,为暂时的使用而购买不划算,例:婚纱、书籍等,我们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P18漫画,提出问题:你赞成哪种消费方式?为什么?

学生活动:看漫画,再次激发思考与讨论的兴趣,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该发挥贷款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贷款消费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医疗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形成了借贷关系,按照约定按时还本付息;

主要用于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及服务。因为这些消费品超出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因而预支自己未来的收入,来满足当前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

贷款消费的交易方式,其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没有完全转移。在消费者按照约定按时还贷的前提下,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逐渐发生转移,直至还完贷款为止,其所有权与使用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贷款消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贷款消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起来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通过贷款消费满足来满足当前的需要,通过生活质量。当然,在贷款消费是也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还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将逐渐增加。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图片和视频的展示给了学生一个感性认识,通过看图,提高了学生对图片视频的分析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践进行拓展,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提高了学习经济生活的兴趣。

探究三:我们消费种类的不同又说明了哪些问题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书,指出

(1)消费结构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个人及家庭消费状况的变化,说明对消费结构的理解,并总结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近几年社会的消费现状,例:假日旅游消费、电子产品消费、汽车消费等。引导学生通过微观的和宏观的消费结构变化,理解:

(2)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教师点拨:刚才在大家的分析中,都提到了食品支出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的大小,这也就是我们要学的

(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一般恩格尔系数越大,越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因此生活水平就越低,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小,生活水平就提高,消费结构会逐步改善。我国这几年因为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所以,经济结构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进行分析来掌握。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消费结构与类型,那么,消费是在我们什么样的心理作用下进行的呢?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消费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

2.物价水平

3.商品本身

(二)消费的类型

1、按产品类型不同

2、按交易方式不同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

(三)消费结构

1、含义

2、消费结构的变化

3、恩格尔系数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及贷款消费等有关知识。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7分钟,精讲点拨8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究10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5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高中政治简单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2.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自觉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能力。

3.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

4.学会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铸就人生辉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难点】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情境导入

一位中学教师问一个尖子学生,有什么人生目标。中学生这样回答:我读好书、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儿子读好书——考上好大学……

有多少人超越这种生命的简单循环呢?

其实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人应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师趁机导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探究: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材料: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辞世前,他并没有将林场留给家人,而是无偿上缴给国家。

问题探究:杨善洲的事迹启发我们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派代表陈述探究结论。

教师总结: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没有劳动和奉献就无所谓实现人的价值。无论是物的价值还是人的价值,都是在人的劳动中创造的。可以说,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之一。人不能只为自己劳动,更要为他人和社会做奉献,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探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朱光亚呼吁大家回国,“我们都是在中国长大的,我们受了20多年教育,自己不曾种过一粒米,不曾挖过一块煤。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他庆幸自己当年选择回国,使他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

材料二:朱光亚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40多年来,他为中国特色核武器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问题探究

(1)朱光亚是成功者,但仅靠他个人的奋斗能成功吗?为什么?

(2)朱光亚对社会作出了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说明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最后讲解:

朱光亚的成功不能仅靠他个人的奋斗,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朱光亚对社会作出了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说明了要在个人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探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材料: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用脚弹琴是艰难的,他不断摸索练习,每天锻炼不少于7小时,脚指头经常磨破、红肿、抽筋,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了世界。他说,“我深信,你们做到的事情我也做得到,你们做不到的,我也一定可以做到。我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现在演奏方面算是一般般吧,创作上正在学习,制作也学了一点儿。”

问题探究:刘伟的成功,主观上具备了哪些条件?

高中政治简单教案篇5

教学目标和要求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高中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教育;努力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气氛中受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高一新生水平不一,刚进入高中一年,接触《经济生活》,会感到陌生,不好理解。因此教学中将面向全体,搞好衔接;立足课本,注重规范;强化积累,拓展视野;注重基础,因材施教。另外,参照县教育局提供的教学进度安排,今年高一的政治教学内容包括了以往在高二要讲的必修三文化生活部分的部分内容,因此相对来说今年的教学时间显得会比较紧促。因此,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我特做了以下的具体工作安排:

1.加强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结构,了解考试评价方法,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2.提高备课效率,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备课组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3.结合学校实际,立足课本,注重夯实基础。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各个环节,向课堂要效率,认真做好四备、三点、两法(四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三点即每堂课都要钻透重点、难点、教育点;两法即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

4.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政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帮助自己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挖掘学生的潜能。

5.做好培优工作,加强个别辅导。积极开展辅差工作,努力提高差生转优率。

6.与组内教师之间多交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加强组内教学交流风气。积极参加县、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借鉴其他兄弟学校老师的宝贵经验

向你推荐的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简单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2、教学难点:外汇、汇率;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3、本节地位:“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现代社会“巧妇难过无”币”之生活”。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这一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解剖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技术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简要概括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39;必然性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使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3)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4)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四、学习内容分析

这一课以货币的产生和演变为主线,正文部分分析了货币的本质,归纳了货币的职能,并简介了信用工具和外汇。辅助文部分点击了商品的价值、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要概念,链接了相关事例和资料。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亲历现象中,揭示货币的神秘面纱;在演示信用卡、支票、汇票、外汇中,认识信用工具的用途。

五、学习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那么历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高中政治简单教案篇7

活动主题:感恩祖国,励志勤学

活动目的:

1、了解祖国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成就,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

2、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小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活动过程:

一、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二、主持人致辞,揭示活动主题。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走在世纪之初的我们,想到祖国,满怀激情。祖国啊——在这里我要为您放歌,我要为您祝福。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您说一声:祖国,您好!《感恩祖国,励志勤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三、击鼓传花———你对祖国了解有多少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一个你对祖国了解多少的“击鼓传花”的游戏)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的祖国了解多少呢?

1、我国的领土面积是多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2、在辽阔富饶的中国大地上居住着多少个民族?(五十六个)

3、中国的四大国粹是什么?(国画、瓷器、烹饪、京剧。

4、由满族服装演化而来,深受东方女性所喜爱的服饰是什么?(旗袍)

5、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一位民族英雄?(屈原)

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火药、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7、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谁?(孙中山)

8、1662年,是谁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

9、“天下第一关”是指哪里?(山海关)

10、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是哪个国家?(中国)

11、我国国旗的名称是什么?(五星红旗)

12、我国国歌的名称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13、我国国徽的内容是什么?(国旗、天安门、齿轮、麦穗)

14、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15、你知道“东方明珠”指的是哪个地方?(香港)

16、“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7、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18、我们国家的生日是()——(10月1日)

19、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20、北京奥运会是第()届奥运会——(29)

四、观影视资料,知祖国巨变

1、播放新中国成立至今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影视资料,

2、学生畅谈观后感想;

3、放飞希望:你心目中未来的祖国是什么样的?

五、励志勤学

除了祝福,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吗?同学们各抒己见。

班级内每一名学生展示自己为祖国妈妈60华诞和自己的理想而准备的一句话,并说说将来准备怎样去做。

六、活动结束

在歌曲《国家》的歌声中结束活动。

高中政治简单教案篇8

一、教学反思

1、扎实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能力的立意要以知识点为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双基。

2、加强训练。

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学生在主观题中失分较多,原因就在与平时训练不认真,怕难怕苦,导致审题不清,角度不明,技巧不熟,表达不畅。

3、关注差生。

学习中的差生,对于班级的平均分影响极大。我们在关注班级整体的同时,对这部分学生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

4、转变观念。

以往很多人都认为政治课只需要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记记背背就行了。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任何学科知识都需要平时的积累、理解和巩固。要转变其他任课教师的观念,取得他们的支持;转变学生的观念,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5、重视作业。

作业有显性作业和隐性作业,有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有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学生主动去做的作业等等。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认真分析;对于其他的作业类型,也要耐心讲解。

二、改进措施

1、多找学生谈话,从情感上获得学生的支持。

2、有空多下班级,使学生的存留疑难及时得到解决。

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做题准确度。

4、生生互教活动,优生和差生进行结对帮教,提高班级整体成绩。

三、学法指导:

1、指导笔记。

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记课堂笔记。要让他们转变教师讲、学生划的方法,主动提取教师上课的有效信息,重点记录,课外整理。

2、指导记忆。

政治课需要一定的知识点记忆为基础。可以让学生默读、朗读、互背等各种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解性的记忆,温习式地记忆。

3、指导作业。

选择题主要是教学生如何理解题意抓住中心,找准关键词,学会灵活运用排除法、逆向法、因果法等解题方法。

主观题则要教学生:

①审材料、抓中心;②审题目,抓关键;③审设问,抓角度;

①找课本,采点子;②找背景,寻述语;③找联系,列题纲

最后组织语言,准确答题。

多次训练,积时反馈,落实技法,举一反三,相信学生在后半期的教学中会有所长进。

5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