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3.知道植树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知道植树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植树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在这一天里你想做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植树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
2.同桌互读。拼音、汉字对照读,检查是否读正确,读对了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她。有读错的地方,你来帮他改正。
3.说说课文共几小节?指名分节读。思考:每节都写了什么?
4.学生齐读。
5.选自己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识字游戏
1.出示文中要认和要写的字。
(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在文中圈出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互查:听听哪个字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桌吗?如果同桌都读对了,你就在他的书上画一朵小红花。
(2)指名读,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教师随机正音
翘舌音:植 春 厂
平舌音:色 走
(3)教师随意指生字,考考学生是否会认
3.巧识字形
师:你有什么 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
(1)四人小组讨论识记字法。 (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歌谣/谜语巧识巧记)
(2)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记住的字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3)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师: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可以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同学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出问题)
4.巩固生字:
(1)摘桃游戏 :黑板上画一棵大桃树,结满桃子,每个桃上有一个生字,学生摘一个领读,再齐读,再让大家组词/说话。
(2)找朋友(拼合体字:让/河/多/坡/植)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1.请大家快速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是在向我们介绍植树的好处。 生:读后汇报,第3、4小节
指名读第3小节
师:科学家怎么说的?(出示绿树制造空气的课件)
师:在这样舒适美丽的环境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甜蜜、幸福
师:试着读读,谁能读出这种感情 (生练读)
指名读,生评议,再指名读,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全班齐读。
师: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一棵树一点绿,千棵万棵一片绿课件)
师:这些树染绿了祖国的大地,多美啊,谁来读读。 请学生推荐班上读得好的2名同学读。
师:大家来和他们比一比(全班再读)
师:你还请哪位同学读?(请一位读得少的同学读)激励男女生比赛读,读后选一人评价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植树还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汇报:防风固沙……
3.哪些地方可以植树呢?
自由读第二小节组
师:通过读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根据回答板画:荒滩、河岸、山坡、路弯……
师:哪个词不懂?理解“安家落户”
4.师:春天到了,走,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植树。 (播放:小树快快长的歌曲) 齐读:第1、5小节
师:同学们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兴奋
师:读出愉快,坚定的语气,重读“走”字 小组比赛读
5.请同学们快到黑板前面,画出你们植的树。 (生到老师板画的荒滩、河岸……等处画出大大小小的树)
师:座位上的同学讨论我们的学校和家的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栽树种花。
汇报:
6.全文美读、背诵。(1)齐读全文,边读边想像祖国美丽的景象。 (2)试背诵课文
7.思维拓展、口语训练
出示课件 (1)观赏树林为我们遮风挡沙,挡住洪水的图片。 模仿课文3、4小节编儿歌。
如:妈妈说:
树林可以为我们挡住风沙……
师:(配乐读全文)今天我们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祖国大地上到处都会有挺拨的大树。
二、指导书写
1.学写:亲、老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生认读) 出示2个字的笔画顺序(学生书空)
指导观察两个字的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占格位置)
老师范写,讲解(一笔一笔跟着) “立”字旁要写得扁些
2.学写“走、河、户”
出示田字格生字“走、河、户”(学生认读)
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字占格位置,老师边听边写 (学生可以上台说一说,笔画及占格位置)
师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3.学生自主学习写“让、工、厂、多、今”
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小组讨论每个字占格位置,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比较“今――令
板书设计:
3、我们去植树
净化空气
染绿大地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2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最聪明。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雨)
2、 和老师一起写“雨”,你能帮“雨”找找好朋友吗?
3、 板书:雨点。今天我们就要和小雨点一起作一次有趣的旅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检查自学效果。
(1) 生字卡片(小小火车谁来开)
(2) 词卡(小小老师在哪里)
3、 学生再次读课文,思考:你和小雨点落到了哪些地方?(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三)精读课文,观察图画
1、你和小雨点最想去哪个地方,就去读那一句话。
2、 交流:
★ 池塘
(1) 贴图,看,这就是池塘。
(2) 雨点宝宝轻轻地落下来,它在池塘里干什么呢?(板书:睡觉)
(3) 小雨点为什么一到池塘就睡觉了?
(4) 是啊,平静的池水一动不动,小雨点就是在这样的池塘里睡觉的。不知道它现在的感觉怎么样呢?你有过这样舒服的感觉吗?
(5) 小雨点睡的好香啊,我们不要吵醒它,轻轻地读好吗?
★ 小溪
(1)贴图,小溪和池塘有什么不同吗?
(2)雨点宝宝落进小溪里还在舒服地睡觉吗?(板书:散步)
(3)你散过步吗?了、上来试试,感觉怎么样?
(4)为什么小雨点来到小溪里就散步了呢?
(5)是啊,溪水缓缓地流着,小雨点就跟着小溪水一块儿散步呢,你看它多悠闲自在啊!
(6)指导朗读。
★ 江河
(1)贴图,江河与小溪又有什么不同呢?
(2)雨点宝宝来到江河里,又有什么活动呢?(板书:奔跑)
(3)奔跑与散步有什么不同吗?
(4)你能读一读让大家感觉小雨点是在江河里奔跑吗?
★ 海洋
(1)贴图,这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无边无际,小雨点落进大海中,又在忙碌些什么呢?(板书:跳跃)
(2)你能做一下跳跃的动作吗?
(3)小雨点为什么会在大海中跳跃呢?
(4)你能读出这种跳跃的感觉来吗?
小结:今天我们也跟着小雨点作了一次愉快的旅行,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就读好它。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加动作读)
(四)课后拓展
1、 教师:小朋友们,小小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在那里干些什么呢?
(出示小黑板)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在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小雨点不仅活泼可爱,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呢,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的大自然才变得如此的万紫千红,请看(出示春景图)
(出示小黑板)
雨点落在果园里,点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在树梢上,染绿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在田野里,滋润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进池塘里,唤醒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喜欢小雨点吗?小雨点也很喜欢你们,还给你们送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呢?(播放音乐《小小雨点》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3
《雨点儿》: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恰当的停顿。
2、认识“更、绿”等4个生字;会写“半、你”2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对话,复习巩固
【设计意图】联系旧知,巩固对逗号、句号的认识。
二、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好恰当的停顿
1、创设问题:
《青蛙写诗》中的小蝌蚪和水泡泡跑到这一段中来了,请同学们把他们找出来,并用笔圈画,再和同桌交流你找到的小蝌蚪和水泡泡。
2、出示课件,学生口头填空。
小蝌蚪要当的是,水泡泡要当的是。
3、教师范读逗号、句号和句子内部的停顿,学生谈感受。
4、学生跟读。
5、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教师纠正。
6、出示学过的含有逗号和句号的语段,学生朗读。
三、创设问题,认读“更、绿、出、长”
1、创设问题: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来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后,出现了怎样的结果?
2、用含有“比、更”的句子,帮助理解“更”。
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比以前更红了,草比以前更绿了。
3、结合课文内容,用“更”说话。
有了小雨点儿的帮助,还有什么更怎么样了?
4、播放小草从泥土中长出来的视频,帮助理解“长、出”。
5、出示课件: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让学生体会两个“长”的读音不同。作“长度”讲时,读cháng;作“生长”讲时,读zhǎng。
【设计意图】联系学过的《比尾巴》中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根据字义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四、学写“半、你”
1、教师范写“半”,强调点、撇不要贴在竖和横上。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反馈评价,学生再次练写。
2、教师范写“你”,着重指导横钩的写法。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反馈评价,学生再次练写。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识字内容主要是看图识字。
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生活场景图。图上画着三个小朋友赏花的情景,对应的是5个表示人体部位名称的词“口、耳、目、手、足”;第二幅是京剧表演场景图,呈现的是两个京剧人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标准动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两句俗语的学习。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初步学会借助图画来认识汉字、理解字义,还能学会生活中规范的礼仪动作,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的识字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课文的学习遵循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学习规律,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身体部位名称词。再从生活中的俗语学习,引导他们学习规范的生活习惯。
简单明了的图画,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各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身体各部分的名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双音节词语来表达的,如“嘴巴、耳朵”,而教材中是用单个的字来表达的,如“口、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认读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目”容易与音近字“木”混淆,教师要重视“目”字义的理解,尝试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理解。“坐”是一个动词,在生活中学生容易与“座”混淆。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做动作、看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五、课时
2课时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本课7个生字的字卡。
2.有关“口耳目手足”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学过的生字:天 地 人 你 我 他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下
(指名读——开火车带读)
2.复习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
(男女生对背──全班齐背)
3.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试试看,把学过的字读准确。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上天了,入地了,我和你都笑了。
4.谈话:今天我们继续要来学习新的生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字,都藏在图画当中,我们要仔细看图。
(二)观察图画,集中识字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给插图中的三个小朋友,分别取名叫小美、小丽、小刚)小眼睛仔细看图,想一想小美、小丽、小刚在干什么?
2.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时,教师要注意聆听,及时纠正读音错误的字。)
3.根据图画,教师讲故事,随机出示要学习的生字。
花儿开了
校园里的花儿开了,有红的,有黄的,好多的小蝴蝶纷纷来花上跳舞。小美和小丽站在花前看花。(出示:足)小美伸出手指,(出示:手)嘴里开心地数着(出示:口):“一朵,两朵,三朵……”这时,小刚听到小美数花的声音(出示:耳),也跑来了。他的眼睛盯着每一朵花,(出示:目)说:“我们种的花终于开了,太好了!”
①上面的5个生字,你认识哪一个字?请你自由地读一读。
②指名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重点正音:“手”是翘舌音、“足”是平舌音。)
4.看图了解生字所指的身体部位。
①(出示:5个生字“口耳目手足”和5张相关的身体部位图片)
②“口、耳、目、手、足”,分别指图片上所指的哪个身体部位?说一说,给生字和图片配对。
(强调:“目”指的是眼睛,不是“木头”。“足”指的是脚。)
③给“口、耳、目、手、足”分别组词。
(重点词语朗读:人口耳目手上足下)
5.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例:口可以用来喝水、吃饭、唱歌……(板书:喝、吃、唱)其他的类推。
6.举字卡游戏。
老师做动作,学生举字卡。要求举得又快又对。
师:我眨眼睛。生:我举:“目”。
师:我摸耳朵。生:我举:“耳”。
师:我张嘴巴。生:我举:“口”。
师:我拍小手。生:我举:“手”。
师:我踏小脚。生:我举:“足”。
(游戏中加强反馈:字卡有举错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和改正。)
【设计说明: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以故事为切入口,与本课的生字学习相结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的“在情境中识字”的建议。并以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巩固,识字教学实现提效目标。】
(三)认识笔画,书写生字
1.学习正确书写“口”字。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口”字)认识关键笔画“横折”。“横折”只有1笔。
②观察“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口”字居中。
③教师示范写,学生跟着书空笔顺。
④学生先描红,再尝试独立写。教师巡视,及时表扬。
⑤讲评“口”字书写要诀:“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⑥学生再尝试写一个更端正、美观的“口”字。
2.学习正确书写“目”字。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目”字。
②观察“目”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目”字居中,字形瘦长,里面的两横,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③教师示范写,学生跟着书空笔顺。
④学生书写。
一看:笔顺、每一笔的位置。
二描:描一个红字。
三写:自己独立写一个字。
四比:和范字比一比。
⑤讲评“目”字书写。
【设计说明:写字是识字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为了使学生能写一手好字,在教学中要“细化指导”,学生要“精化练习”。逐步让学生养成观察、临写、改进的书写习惯。】
(四)作业设计
1.用“口、目”各说一句话,让爸爸妈妈帮忙记录下来。
2.猜一猜。
①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坐个胖二郎。( )
②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生字复习:口耳目手足
(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身体部位图,说出对应的生字。
3.词语复习:人口耳目手上足下
4.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语,大家读得很准确。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跟身体部位有关的一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认识新字
1.通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①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打开书认真聆听。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至少3遍。在不认识的字上画上圆圈。
③指名分句读。教师及时正音:“松”是平舌音;“钟”是翘舌音。“卧”字,学生不常见,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组词理解加深印象。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古语的韵味。
①老师示范朗读课文,尾字“松”、“钟”、“风”、“弓”读出押韵的味道。
②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的方法,自由朗读课文,读出韵味来。
③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设计说明:朗读体现低段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先读通、读顺课文,再读出韵味来,循序渐进,以读为主。】
3.理解课文的含义。
①理解“站如松,坐如钟”。
认读生字:站(翘舌音)、坐(平舌音)
生字扩词:站立、站直;坐下、请坐(注意“坐”与“座”的区别,“坐”是一个动词。做动作,让学生体会其表示的意思。)
(出示:课文中的京剧人物插图)分辨哪一个人物是“站”?哪一个人物是“坐”。将“站”和“坐”贴在对应的京剧人物旁。
“如”的意思是什么?
说一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配合出示:挺拔的松树图、古老的铜钟图)
动作体验:“站如松,坐如钟”的动作。
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站如松”的?哪些人“坐如钟”的?
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读出精气神来。
②理解“行如风,卧如弓”。
同桌互相说一说“行如风,卧如弓”的意思。
反馈交流句子的含义。
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人“行如风”的?什么人“卧如弓”的?(配合出示:竞走运动员的图片、卧佛的图片)
有感情朗读“行如风,卧如钟”,读出精气神来。
照样子,说一说。
明如( )。甜如( )。
白如( )。粉如( )。
③小结:“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说的是我们站着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一样端正,行走要像风一样飞快,睡觉时要像一张弓一样绷直身体。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要这样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习惯。
4.师生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引读:
站如——
坐如——
行如——
卧如——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渗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将理解外化为动作的展示,促进对俗语的体会与领悟。】
(三)认识笔画,书写生字
1.学习正确书写“耳”字。
①学生看书第10页,了解“耳”的笔顺。
②观察“耳”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③教师示范写“耳”,学生跟着书空。
注意四个横的长短变化各不相同。第一笔横为中横,要平且稳。最后一横是长横,要稍稍向上斜。
④学生练习正确书写。
一看:笔顺、每一笔的位置。
二描:描一个红字。
三写:自己独立写一个字。
四比:和范字比一比。
⑤讲评“耳”字。
2.学习正确书写“手”。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手”字)认识笔画“撇”和“弯钩”。
②观察“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③教师示范写“手”,学生跟着书空。
注意第一笔撇要横撇。两横有变化,中间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弯。
④学生按照“四步骤”练习正确书写“手”字。
⑤讲评“手”字,强调“弯钩”的正确书写。
3.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谁写的字又正确又漂亮。
(四)作业设计
用“手”、“耳”口头组词,爸爸妈妈帮忙记录。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在田字格中将生字端正、匀称、美观的书写。
教学重难点:
指导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说出下列偏旁
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
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3、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宝盖头()()()三点水()()()走之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人们 梅花
涌动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人流 一朵一朵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散发 清香
(多) (美)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6
一、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识字。在自主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语感,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设计流程: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同学们读读“梅花山”,你能想带些什么?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二)认读课文,把握内容
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点击课件,显示生字:
盛晶莹透涌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1、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4)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5)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回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2、指导读第二小节。
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3、赏读全文,积累内化。
(1)我们随作者到梅花山游览了一番,你想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吗?
(2)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听读欣赏。
(3)你认为文章哪儿写得最精彩?把你最欣赏的内容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