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2.使学生学习多步骤,多方法的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掌握多步骤、多方法分解因式方法
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多项式特点,恰当安排步骤,恰当地选用不同方法分解因式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讲授新课
1.推导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公式以及公式的特点.
将完全平方公式倒写:
a2+2ab+b2=(a+b)2;
a2-2ab+b2=(a-b)2.
凡具备这些特点的三项式,就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将它写成平方形式,便实现了因式分解
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由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可以看出,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感受其作用.
2.难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
3.关键:通过分解因数引入到分解因式,并进行类比,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导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2个问题:
问题1:720能被哪些数整除?谈谈你的想法.
问题2:当a=102,b=98时,求a2-b2的值.
二、丰富联想,展示思维
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
1.ma+mb+mc=()();
2.x2-4=()();
3.x2-2xy+y2=()2.
【师生共识】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
三、小组活动,共同探究
【问题牵引】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①(x+1)(x-1)=x2-1;
②a2-1+b2=(a+1)(a-1)+b2;
③7x-7=7(x-1).
(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
①9x2(______)+y2=(3x+y)(_______);
②x2-4xy+(_______)=(x-_______)2.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练习.
【探研时空】计算:993-99能被100整除吗?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提出如下纲目:
1.什么叫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有何区别?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选用补充作业.
板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一、学习目标: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难 点: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合作学习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
(1)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Ⅱ.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2)(m+2)2=_______;
(3)(p-1)2=(p-1)(p-1)=________;(4)(m-2)2=________;
(5)(a+b)2=________;(6)(a-b)2=________.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的积的二倍的2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四、精讲精练
例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 (2)(y- )2 (3)(-a-b)2 (4)(b-a)2
例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022 (2)992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_×1999(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
(a+b)(a—b)=a2—b2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
第三十四学时:14.2.1平方差公式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_×1999(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
(a+b)(a—b)=a2—b2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探索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
3.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单应用。
4.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 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活动过程:通过问题串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以及证明的思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交流。
问题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如何证明上述定理的?
问题3.我们把性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还成立么?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第二环节:逆向思考,定理证明
教师:上面,我们改变问题条件,得出了很多类似的结论,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思考问题,这也是获得数学结论的一条途径.例如“等边对等角”,反过来成立吗?在△ABC中,∠B=∠C,要想证明AB=AC,只要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使AB与AC成为对应边就可以了.你是怎样构造的?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例2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BC且∠1=∠2.
求证:AB=AC.
证明:
第四环节:适时提问 导出反证法
我们类比归纳获得一个数学结论,“反过来”思考问题也获得了一个数学结论.如果否定命题的条件,是否也可获得一个数学结论吗?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
我们来看一位同学的想法:
如图,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C=∠B,但已知条件是∠B≠∠C.“∠C=∠B”与已知条件“∠B≠∠C”相矛盾,因此AB≠AC
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
再例如,我们要证明△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也可以采用这位同学的证法,假设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90°,∠B=90°,可得∠A+∠B=180°,但△AB∠A+∠B+∠C=180°, “∠A+∠B=180°”与“∠A+∠B+∠C=180°”相矛盾,因此△ABC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
引导学生思考:上一道面的证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引出反证法。
都是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推导出了与已知或公理或已证明过的定理相矛盾,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也是证明命题的一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反证法.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现有等腰三角形纸片,如果能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将原纸片一次剪开成两块等腰三角形纸片,问此时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课堂引入:
下表显示的是上海20_年2月下旬和20_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如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呢?
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比较两段时间气温的高低,求平均气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20_年和20_年上海地区的平均气温相等,都是12度。
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什么差异呢?
根据两段时间的气温情况可绘成的折线图。
观察一下,它们有区别吗?说说你观察得到的结果。
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到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range)。
四、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唯一,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