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

时间: 新华 教案模板

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60~61页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学习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学会步测和目测,体验步测和目测的价值。

教学准备:卷尺、测绳、标杆

一、认识测量工具

教师播放农民在平整土地;工人在兴修水利、建造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

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些场景?你知道测量的工具有哪些?

教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

二、测量方法研究学习

1、利用工具实际测量

师:如果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可以怎样来测量?

教师小结: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

师: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应该如何来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实际测量”)

(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

(2)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

(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

(根据测量距离的长短来确定分段测量的段数.)

(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

测定直线以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所要测量的距离了

2、步测和目测

(1)步测

师:你知道1步的长度如何测量吗?

组织学生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明确测量方法。

提醒学生在实际进行步测时,要注意迈步均匀,防止步子忽大忽小,向前走时尽量保持直线进行。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对准确些。

教师演示1步的长度:从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

教师演示步测的过程:先量出几十米的一段距离,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3、4次,记好每次走的步数,然后再算出平均每次走的步数,再算出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2)目测

师:你现在能不能坐在座位上估算一下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师:这种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方法叫做目测.

教师出示图片“参照图”,帮助学生练习目测.

教师说明:目测时容易受地形的影响,如在开阔地,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短,而在狭长的地方又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长。

三、实践活动

1、测定直线.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分组按照课前分别指定的两点之间测定直线,在地面上画出直线,并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2、步测

(1)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平均步长

A:先在操场上量出一段距离(如50米):让学生反复走3次,并要求记下自己每次所走的步数,填在表格里。

B:指导学生依次算出走50米的平均步数,以及自己的平均步长。

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可以让学生交流每个人步测的平均步长,总结身高高的学生通常平均步长一些,身高矮的学生平均步长相对短一些。

(2)步测学校操场的宽

可以让学生先走一走,并记下所走的步数,然后根据自己的平均步长算出操场的宽。

结合天天练P38页的实际测量,可以组织学生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

(3)比较步测和工具测量的结果。

用工具测量操场的宽,并将用工具测量的结果和步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3、目测

教师先测定50米的距离,每隔10米插上标杆,估计10米、20米、30米……各有多长,然后拔掉标杆,根据指定的目标练习目测.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知道步测和目测与利用工具测量有什么区别?

总结:在缺乏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无需很精确时,可采用步测或目测.

课堂作业:完成天天练38页内容

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首先带动课堂气氛

2、教会学生什么是面积。

3、学习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4、能够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三、教学难点:

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图、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出示:牛奶盒,纸箱,可比克。

提问(1)这些东西我们很熟悉吧!谁来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指名说)

(2)制作这些包装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指名说)

师:谁能说说上一节课你学过圆柱体的哪些知识?

生:........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动手摸一摸

生:动手摸圆柱体

师:谁能说一说你摸到的是哪些部分?

生:.......

师:你所摸到的圆柱体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积,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大小。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圆柱的侧面积是一个曲面,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呢?(找学生回答问题)提问: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我们将圆柱体的侧面(也就是这个包装纸)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研究圆柱侧面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先猜想,然后说说,再操作验证。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学生要说清楚展开的方法不同能得到什么不同的图形)(展开的形状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操作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观察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独立操作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

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四)、练习

求圆柱的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

3。底面半径是3.2厘米,高是5分米

(五)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指名说)

2、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3、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4.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高是10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反馈)

(六),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比较有盖,无盖,一个盖的圆柱物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异同?多媒体出示:水管,水桶,糖盒提问:这些圆柱形物体在计算表面积时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2、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4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重点感受:没有盖,至少这两个词语。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3.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是20米,深2米,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水泥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制作出一个笔筒,下节课带来送给自己的朋友。

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常量到变量,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号这一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比、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虽然学生在过去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真正用函数的观念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从本课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方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本节课的设计,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注重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注重学生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认识、调整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受用数学模型表示特定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获得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铺垫衔接。

1.谈话:看到“正比例的意义”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结合现实情境回忆常见的数量关系。

【设计说明: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正比例的意义建立在对常见的数量关系间变化规律探索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回顾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有效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并联系这辆汽车的行驶过程,体会表中行驶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比较表中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组织反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汽车的行驶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谈话:请大家进一步观察表中数据,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喝路程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预设:

(1)一种量扩大到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种量缩小到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路程除以对应时间的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80。

根据学生的交流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发现规律的,及时引导学生写出机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括号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这个式子说一说上面的例子中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吗?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关系。

【设计说明:正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建立正比例的概念,首先要对变量有比较充分的感知。为此,在呈现表格后,先引导学生联系汽车行驶的过程体会到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在不断变化的,再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体会到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这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变量的特点,又渗透了变量和自变量的含义,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讨论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规律,并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预设,既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具体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充分感知。在揭示文字表达式后,让学生交流这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并结合文字表达式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促使学生对已经积累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为进一步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做好准备。】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读题,根据表中已经给出的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先想一想购买铅笔的数量和总价是怎样变化的,再写出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看这两种量是按什么样的规律变化的。

提问:这里总价好数量的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关系式,判断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让学生继续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积累对成正比例的量的感性经验,为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提供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3.抽象概括

请大家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两种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揭示课题。

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回顾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说一说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得到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把已经积累的的感性经验上升的理性认识,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准确把握,又有利于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抽象的过程和方法,体验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三、分层练习,丰富体验

1.“练一练”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讨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的呢?请大家先写几组相对应的的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再想一想这个比值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题中几种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组织反馈。

提问:张师傅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

出示题目后,请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在独立进行判断,并交流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第1题。

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发现订阅数量与总价的变化规律的,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为什么说订阅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4.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把正方形放大,并演示放大后的正方形,并说说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的,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厘米。

出示题中的表格,让学生独立填表并比较填出的数据,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追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看什么?

【设计说明: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地设计练习,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悟函数的思想,发展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反思回顾,提升认识

谈话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认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32页复习题。

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先思考可以怎样想。[可以用求已知比比值的方法来确定里的数;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一个比的前项、后项同时扩大。]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号里填上数。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括号里的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x:4=1: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

3、引入新课。

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种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2、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

3、教学“试一试”。

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

4、小结方法。

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2、做练习六第8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

3、做练习六第l0题。

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奉上。要求写出检验过程。指名口答x的值和检验过程,老师板书检验过程。并说明检验时把x代入原来的比例,看两边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4、做练习六第11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看能写出多少个比例。

四、讲解思考题

提问:根据题意,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你想到什么?(积是1)两个外项的积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个内项吗?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六第6题第(1)~(4)题,第7题。

家庭作业:练习六第6题第(5)、(6)题,第9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5

设计说明

“反比例”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和“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1、借助定义、实例,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伊始,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和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思想,充分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比值不变的特点,为学生探究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2、借助具体情境,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规律。

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中,水面的高度不同”及“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这一规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归纳、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及特点。

3、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反比例关系式。

因为正、反比例体现的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且正比例关系表达式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总结反比例关系表达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总结出反比例关系表达式,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玻璃杯直尺水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立方米?

(1)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公式进行计算的?

预设

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师追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其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预设

生1:底面积=圆柱的.体积÷高,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生2:如果底面积一定,圆柱的体积与高就成正比例;如果高一定,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就成正比例。

2、引入课题。

如果圆柱的体积一定,那么底面积与高又成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圆柱的体积问题以及列举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思维完整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1)课件出示教材47页例2,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观察。

师: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后,观察下表,先一行一行地观察,再一列一列地观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积/cm2

10

15

20

30

60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2)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

生2: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升高。

生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都是300,是一定的,也就是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一定)。

(4)明确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反而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反而升高。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乘积总是一定的,所以我们就把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学具:

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氏度)。

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氏度。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2、我们观察课本上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x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

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七、布置作业

《家庭作业》第1页的练习。

5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