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关于体育的教案反思
大班关于体育的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小“蜈蚣”的蹲行动作,发展肢体的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
2、通过听口令学习协调一致的合作行走。
3、体验与同伴合作蹲行的乐趣,努力与同伴共同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蜈蚣并初步学会个人蹲行动作。
2、物质准备:沙包(和幼儿人数相等),小蜈蚣图贴人手一个。音乐《加加油》
3、场地准备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游戏能探索出合作游戏大“蜈蚣”行的经验。
活动难点:组成一条大蜈蚣后能协调快速的前行。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幼儿成六路纵队听音乐整齐进场。热身操《加加油》(自编)
2、游戏:高人走,矮人走。(复习蹲行)
二、基本部分
1、指着幼儿身上的蜈蚣贴图: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身上都贴了一只可爱的蜈蚣,那我们现在就变身成为一只蜈蚣了。小蜈蚣们,我们来练习小蜈蚣走路。(幼儿自由练习个人蹲行)。请个别幼儿示范,幼儿观察,说一说小蜈蚣蹲行的动作要领。请幼儿根据节奏由慢变快再次练习。
2、小蜈蚣慢慢长大了,变成了四条腿的蜈蚣了,谁来说说看,小蜈蚣怎样长大?小朋友们试试看,能不能让长大的蜈蚣走起来。
幼儿自由找朋友,探索两人合作蹲行。
请幼儿示范。请全体幼儿观察并讨论示范动作的成功与不成功,总结两人蹲行的动作要领。
幼儿再次练习。
3、小蜈蚣继续长大,探索三人合作蹲行。
幼儿自由找朋友,合作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调整,寻找三人蜈蚣前进时遇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使游戏顺利进行。
请一组幼儿示范。大家讨论他们成功的经验。老师小结:事先商量好先出哪一只脚,再通过喊口令的方法统一步伐。如果有人没跟上,“蜈蚣头”要停下来等一等,接上后再走。示意孩子们可以用贴在身上的蜈蚣贴贴在先走的脚上。幼儿根据老师口令,轮流做排头,由慢到快按节奏进行练习。
4、游戏:快乐的小蜈蚣介绍游戏规则:现在每组变成一条大蜈蚣,大蜈蚣们出去秋游了。讲解秋游路线,最先完成路线的小组获胜。
第一次比赛。奖励优胜者讲评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再次比赛,增加游戏难度,请小蜈蚣们到转折点每人拿一个礼物回家。奖励优胜者。
三、活动结束
1、听音乐做鸟飞、鱼游的动作,浑身肌肉放松。
2、坐在地垫上,互相捏一捏,捶一捶。对腿部肌肉放松。
大班关于体育的教案反思篇2
活动思路: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发现,乐于探索。大班幼儿更有较强的探索意识,喜欢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有的孩子对镜子的反射现象发生了兴趣,他们由观察镜子反射的光斑,发展到用多面镜子进行探索试验。抓住这一兴趣点,引导幼儿共同搜集支持这些探索活动的相关材料,幼儿在感知操作活动中自己发现其中的奥秘。
适合年龄:5—6岁发展目标:在探索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活动,体验探索、发现的快乐。通过连续观察、比较、探究镜中反射影像的变化与镜子摆放角度的关系,有意识的体验科学小实验的猜想、记录、验证的过程`,培养幼儿细心、专心、不怕困难的品质。
材料提供:
购买材料:不同形状的镜子;铅笔或玩偶等;胶带、剪刀、彩纸、纸板、牙膏盒。
自制材料:记录纸等。
互动游戏:
游戏一《有趣的镜子》
互动过程:
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你在照镜子时有什么感觉?今天我们让叮当猫来照镜子,看看有什么发现?
1、叮当猫站在一面镜子前,你发现什么了?
2、叮当猫站在两面相对放着的镜子中间,你们猜会怎样?
3、如果变化镜子的合拢角度呢?叮当猫有什么变化?
4、让叮当猫站在两面连在一起的镜子中间,你又发现什么了?
5、如果想照出更多的叮当猫,两面镜子该怎样摆?你来试试看!
游戏评价重点:观察幼儿能否通过变换镜子的角度,改变叮当猫数量的多少。孩子们发现:镜子的夹角越小,镜子反射出的叮当猫越多。幼儿进一步观察以铅笔或小棍代替叮当猫,结果出现了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
游戏二《神奇的万花筒》
互动过程:
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三面镜子也可以玩出好玩的游戏!快试试吧!你也可以做个万花筒!
1、用三面镜子可以玩什么游戏?
2、把珠子放在三面镜子前会怎样?
3、三角形镜子中的珠子有什么变化?
4、用三面镜子组成三角形?
5、套上纸卷就成了万花筒。
游戏三《潜望镜》
互动过程:
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个潜望镜吧!用两块镜子和一个牙膏盒来尝试一下。把小镜子粘在牙膏盒中,调整镜子的角度,试试能不能从盒的上方看到盒子前面桌子上的叮当猫。
1、通过潜望镜观察:为什么镜子中的叮当猫是反的呢?
2、纸盒下面的镜子怎样放才能从上面看见叮当猫呢?
3、上面的镜子怎样放才能看见下面的东西?
4、你发现镜子中的叮当猫有什么变化?
5、上面的镜子怎样放才能看清下面的叮当猫?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不同镜子的反射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
背景知识介绍:
1.镜子本身并不能发光,只是能改变光传播的方向。
2.镜子使光返回、改变方向的现象叫光的反射,镜子的这种作用叫做反光。
大班关于体育的教案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创新桌椅的玩法。
2.提高协调性和灵敏性。
3.正确爬的方法,学会匍匐前进。
4.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2张桌子、57个凳子、热身运动的音乐、放松运动的音乐、录音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发展平衡、钻爬、攀登能力。
教学难点:
匍匐爬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和凳子跳舞
幼儿跟着音乐和自己的凳子跳舞。
二、玩桌椅
1.自由探索桌椅的玩法。
提供桌子和椅子,让幼儿自由探索桌子椅子的玩法。
2.钻山洞。
(1)将桌子拼成一个山洞,巩固爬的方法。
①自由爬。
②请爬得好的幼儿示范爬行的正确方法。
③再次练习。
(2)将桌子摆成不同形状钻山洞。
①桌子还可以摆成什么样子?请部分幼儿试试他的摆法。
②尝试钻过不同形状的山洞。
(3)将凳子也用来拼成山洞,练习匍匐前进。
①凳子可以变成山洞吗?怎么变?
②将凳子搭成山洞,尝试钻山洞。
③请钻爬成功幼儿示范,说说是怎么爬的,教师讲匍匐前进的爬行方法。
④自行练习两次。
3.钻山洞、过小桥
将桌子拼成各种线路的山洞。将部分凳子搭成小桥,将另外一部分凳子搭成山洞,请幼儿完成任务。
三、放松运动
坐在凳子上,听音乐,做舒缓放松身体的动作。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大班关于体育的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及情节发展,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
2、教育幼儿遇事动脑筋、想办法
3、认识汉字“马”“牛”“松鼠”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让幼儿懂得遇事要想办法,动脑筋。
活动准备
头饰、图片、字卡、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见过马吗?
幼:见过
师:那么马是怎样跑的呢?
2、幼儿集体学一学马儿跑。
3、引出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马的故事,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二、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课件《小马过河》。
2、认识汉字“牛”“马”“松鼠”。
(1)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幼:马、牛、松鼠
(2)教师出示图片吗、牛、松鼠,并依次出示相应的汉字。
(3)集体认读“马”“牛”“松鼠”,并用马、牛组词。
3、提问:故事中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4、欣赏课件前半部分(开头—牛伯伯说可以过去)
(1)师:故事中小马去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
幼:去帮妈妈送麦子,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
(2)师:当小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碰到了谁?
幼:牛伯伯
(3)师:小马对牛伯伯说了什么?
幼:牛伯伯河水深吗?
(4)师:牛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幼:水很浅,刚过小腿
(5)师: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后是怎么做的?
幼儿自由说,过河/没过河
(6)师:到底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过河了没有,我们接着往下看。
5、欣赏课件后半部分
(1)师:当小马准备要过河的时候谁来了?
幼:小松鼠
(2)师:小松鼠对小马说了什么?
幼: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掉进河里淹死了。
(3) 师:小马听了小松鼠的话后又是怎么做的?
幼:回去找妈妈
(4) 师:妈妈对小马说了什么?
幼:那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你自己去试了吗?
(5) 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幼:过河了
6、理解高、矮,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1)师:小马通过自己的尝试最终趟过了小河,为什么同样一条河,牛伯伯说水浅,小松鼠说水深呢?
幼:牛伯伯高,小松鼠矮
(2)师:同样一条河,牛伯伯高所以说水浅,小松鼠矮所以说水深。
(3)师小结:高、矮,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变化的。
三、看图讲述故事
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观察的非常认真,请小朋友看着图片和老师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好吗?
2、看图片讲述故事一遍,注意动物之间的对话。
四、故事表演
大班关于体育的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自主探索多种钻爬方法,增强身体力量,发展身体协调性。
2、乐于挑战,能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3、感受运动游戏的乐趣,喜欢参与体育活动。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多种钻爬活动,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发展,增强体质。
2、活动难点:通过游戏情境创设,激发幼儿自主探索多种钻爬方法,能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一些简单的钻爬方法。
2、物质准备:纸箱、长度不同的纸棍、垫子、海洋球、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准备
教师:太阳出来了,小熊起床了(做伸懒腰的动作),让我们和小熊一起活动活动身体吧!
播放音乐《我还有点小糊涂》,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热身活动,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包括头部运动、伸展运动和四肢运动,重点活动四肢。
二、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小熊邀请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玩,可是一个山洞挡住了我们的路。我们要一起想办法,钻过山洞。每组三组竿,间隔一定的距离。
2、第一次挑战:60厘米高,60厘米宽的山洞。
(1)幼儿分为四组,想办法钻过山洞,看看哪组最快。
(2)集体分享又快又安全的好方法。(四肢着地爬、蹲走钻等)
重点指导:如何才能又快又不将竿碰倒。
3、第二次挑战:60厘米高,30厘米宽的山洞。
幼儿分为四组,自主探索最快钻过山洞的方法。(侧身钻等)
4、第三次挑战:30厘米高,60厘米宽的山洞。
(1)幼儿分四组比赛。分享好方法(匍匐爬)、
(2)增加难度:要把果子运过去,不能把果子弄脏了(手不能着地)。幼儿分四组,探索过山洞的方法,并进行比赛。
5、第四次挑战:30厘米高,2米宽的山洞。
幼儿分为四组进行比赛,在规定时间内运的果子数量最多,且不遇到危险(不将竿碰倒)的一组获胜。
引导幼儿合作,自主探索小组成员同时钻过山洞的方法。
可以继续加大山洞的宽度,鼓励幼儿与更多的同伴同时钻过山洞。
三、放松结束
教师:终于钻过山洞,我们一起来到了彩虹森林。小伙伴们一起跳起了舞。
播放音乐《彩虹的约定》,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放松运动,想象在大自然中,一起放松身体。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回收器材,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
继续增加活动难度,如在一次比赛中,同时设置不同高度和宽窄的障碍等,还可以将竿换成皮筋,设置交叉障碍,引导幼儿自主探索通过的方法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小熊钻山洞”的游戏情境创设,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趣。活动目标基于大班幼儿发展特点,难度适宜。活动过程层层推进,不断增加的难度极大的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究和挑战的愿望。活动过程中,幼儿主动性较强,能够与同伴协商,探索最佳的方法,每一名幼儿都在不断的向同伴学习,挑战自我。在最后一关挑战中,由于难度的增大,问题也更多,每一组小朋友都会多次将竿碰倒。这也导致幼儿间的分歧增多,同伴之间出现相互责怪或推卸责任的现象。但也正是这些问题,促使幼儿进一步想办法,共同配合,相互支持,最终完成挑战。
通过趣味游戏,幼儿在多次挑战中不仅增强了身体力量,获得耐力、协调性等的发展,同时也学会了同伴合作,养成了勇于挑战、坚持不懈、自主解决问题等良好品质。
大班关于体育的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对玩竹竿活动的兴趣,斑竹幼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乐趣;鼓励幼儿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并能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通过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及根据音乐的节奏大胆地尝试跳竹竿,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创造性。
活动准备
短竹竿每人一根、长竹竿四根;用竹竿做的大花轿一个,红绸若干;音乐《骑大马》、《七月火把节》、《阿瓦人民唱新歌》、《百鸟朝凤》等。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骑大马》做律动进活动室。(竹竿当马骑)
二、幼儿自由探索竹竿的多种玩法:
1、鼓励大家去尝试用各种方法玩竹竿
2、幼儿分散活动,探索竹竿的各种玩法(提醒幼儿活动中注意安全)。
3、交流玩法。请玩得好的幼儿进行示范。
4、集中小结,并与幼儿一起练习。舞金箍棒、立竹竿、比一比、跳房、跳小河等。
三、学习“跳竹竿”:
1、介绍引入:其实,在我们祖国的一些地方,比如云南、海南,许多少数民族都还喜欢玩一种叫“跳竹竿”的传统民间游戏。猜猜看,他们会怎么玩?
2、教师示范:用两根竹竿放成如图位置“//”,邀请两位教师帮忙以“分分、合合”的节奏打竹竿,教师示范跳竹竿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动作技巧,以及打竹竿和跳竹竿之间的关系。
3、三人一组分步练习,先听音乐节奏练习打竹竿,再练习跳竹竿。
四、跳长竹竿
1、先请个别幼儿尝试,然后分组,请幼儿排队,并请一个幼儿和老师一起打竹竿,其余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跳。
2、休息时探讨其它不同跳法。(除了我们刚才学的这种跳法,想想看还可以怎么跳?还有什么新的跳法?)
3、把四根竹竿放成如图位置“////”“”,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进行表演。并鼓励幼儿大胆邀请客人一起参加表演。
活动结束
做放松运动。
“刚才小朋友表现的都非常好,今天是小猪娶亲的日子,我就用竹竿做了一顶花轿,我们一起送小猪和他的新娘子回家吧!”(一幼儿扮演新娘子,一组幼儿拿红绸跳舞,一组幼儿骑马、一组幼儿用竹竿伴奏),带出活动室。
大班关于体育的教案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2、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磨坊、为难、难为情。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字卡。
活动分析:
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难点是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为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故事。进行提问: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做的?请幼儿互相讨论:为什么老牛说水才没膝盖呀?而小松鼠却说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他们有什么不同呀?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欣赏课件,讲述故事,总结故事中讲述的道理。进行生活认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种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动脑筋想问题,勇于尝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
二、展开
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3)小马是怎么做的?2、展示课件、听录音。
提问:
(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大班关于体育的教案反思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助跑跨跳,掌握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要领。
2、能大胆探索跨跳的跳法,并助跑跨跳过高度约40厘米的障碍物。
3、感受小鲤鱼跳过龙门的喜悦,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故事《小鲤鱼跳龙门》
2、物质准备:背景音乐、头饰、龙鳞、平衡木、高度30、35、40厘米的障碍物。
活动过程:
一、以“小鲤鱼游呀游”为情境,引导幼儿做准备活动。
1、师幼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2、结合恐饰音效,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小结:我们要练好本领跳过龙门,变成龙才能保护自己。
二、以“小鲤鱼练本领”为情境,引导幼儿练习助跑跨跳,掌握跨跳的基本动作要领。
1、提供高度约30厘米的障碍物,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跳过障碍物的方法。
提问:小鲤鱼,前面有三道龙门,你去试试怎样才能跳过去?小结:刚才你们探索出了双脚跳、单脚跳、蛙跳还有跨跳这么多跳过去的方法,请你们再去试一试。
2、幼儿再次尝试跳龙门,探索出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要领。
个别幼儿师范,教师提升方法。
提问:你是怎样跳过去的?
小结:像这种需要先助跑,然后前脚抬高,后脚蹬直跳跃的方法叫助跑跨跳。
3、教师示范,幼儿练习并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
(1)教师示范,明确动作要领。
(2)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跨跳时的动作幅度。
小结:原来我们起跳时前腿抬高,后腿蹬直,找准起跳点就能顺利跳过龙门。
(3)幼儿再次练习,提高助跑跨跳的技能。
重点指导幼儿找准起跳点。
过渡语:小鲤鱼,你们的本领练得很棒了,想不想去挑战黄河之门,长城之门和泰山之门?
三、玩游戏“小鲤鱼跳龙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1、幼儿鱼贯式游戏,跨跳过30、35厘米高的龙门,获取能量。
过渡语:变龙很艰辛,我们要积累龙鳞来增加能量。
一个跟一个跳龙门,前面的小鲤鱼跳过第二个龙门,下一个才能出发。
小结:你们是守规则的宝宝。
2、幼儿再次鱼贯式游戏,跳过30、35、40厘米高的龙门,提升跨跳技能。
音乐起游戏开始,音乐停游戏结束,以音乐为指令,引导幼儿把握时间。
小结:你很会把握时间,因为你们助跑跨跳的本领增强了,所以你们获得了更多的能量。
3、幼儿以传递能量的形式,跳过35、40厘米高的龙门,体验变成龙的喜悦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过渡语:接下来是我们变成龙的最后一关,我们要跨过长城之门和泰山之门,走过小桥,取回法宝变成龙。
提问:怎样才能把能量传递给小伙伴?
小结:因为你们把能量传递给了小伙伴,所以每一条小鱼都顺利取得法宝变成龙,你们是一群团结勇敢的龙宝宝。
四、以“胜利的龙宝宝”为情境,体验变成龙的喜悦。
1、战胜海妖。
2、庆祝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