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案反思
高二物理教案反思篇1
一、教学目标
1、备课组集体备课达标目标
落实教研组集体研究、集体备课、评课、交流活动,规定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中心发言人,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和组的整体达标,大考成绩要超过吴县中学,缩小与实验中学的差距。
2、备课组课堂教学达标目标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学生,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资料。突出重点、难点、课堂设计、学法指导,及时交换在教学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和商量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时间不固定,要有活动记录。每次活动要定中心发言人,定活动主题,切实反思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努力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3、备课组研究目标
做好新课程背景下课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对学生素质提高的要求,对课型与教学模式作更加深入地研究,本学期高一重点研究新授课和讲评课。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到学期末组内任课教师每人应至少完成一篇教学论文。
4、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目标
高一注重学生兴趣和基础的培养,组织学生开展以学科为依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发现培养理科学有余力,学有潜力的学生,为后期理科教学做准备,为后期的物理竞赛做准备。
二、情况分析
1、备课组现状分析:
高一物理备课组共有任课教师4人,其中有三位高级教师,一位一级教师。
2、教材分析
新课程体系在目标、结构、功能、标准、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场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它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性跨越;而且是挑战——每一位教师将怎样面对这场变革,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新课程!
显然,这场改革对于教师来说,关键是如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教师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习,深刻反思,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
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交流的形式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要保证有可讨论的问题和可交流的内容。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明白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等。
3、学生现状分析:
高一年级有11个教学班,其中本地班8个,共301人,新疆班三个。今年的中考位637,较去年有所下降,生源整体水平与近几年相比差别不大。
三、具体措施
1、关于教材处理的措施
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全体老师要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相结合,力求掌握所用教材每个单元在每个模块及每个模块在整个高中课程中的作用、地位和目标要求。紧紧把握方向,力求提高备课效率。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2、关于课堂教学设计及组织措施
加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方略研究。各位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加强研究,通过自己知识面、人格等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实实在在抓学生学习习惯,认真听课习惯、认真记笔记习惯、认真练习习惯,天天有进步,把学生点滴进步化成分数。抓细备课,抓活课堂,抓严辅导,抓精练习,抓实分析。
3、关于作业及试卷处理措施
适量分层布置作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分层后,把握作业的数量和分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练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多写鼓励性评语,每周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学生进行面批(特别书面表达练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困难可以得到针对性的解决,也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可以及时修正教学策略和内容。要重视作业批改后的情况记载、及时分析原因,做课堂讲评、查缺补漏。
4、关于学生活动措施
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在面向全体,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下,也要针对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准确研究学情,制定可行的培优辅差计划,严格实施,注重过程,注重效率,注重效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尊重,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前补和课后补相结合,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与此同时,也要瞄准高考,更大面积培养优生,积蓄力量。
总之,在新的学期里,本备课组全体成员将严格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去做,力争成为优秀备课组。
高二物理教案反思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指南,以发展教育的观念为指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促使教学实效的提高。
二、具体工作
(一)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备课组为单位,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认清高一思想2(生活)本模块是学习有关生活的知识,涉及文明建设的领域,其核心概念是。学习内容鲜明的性,决定了它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坚持方向的重要课程内容。
(二)健全集体备课,落实合作教学、高效教学的措施,明瓤位老师的工作任务,提高备课效率,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备课组成员加强沟通,互相听课,共同研究,寻找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根据学校的要求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组织好教学公开课,通过对公开课的观摩、研讨,出谋划策,上好每一堂课,争当“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四)加强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本年级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经济生活)内容的学习,从而为学习本模块的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更好地体会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动手操作的学习能力慢慢得到提高,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关注现实生活。但是(生活)的内容相对比较深奥、抽象,学生参与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讲练结合,选取优质的题目,有效突破重、难点;强调让学生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从贴近生活的可操作的事情做起,作出参与生活的尝试。
(五)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给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参与的机会,上好自习课,把时间交给学生,自主预习;上好展示课,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并由其他学生作出点评,产生不同思想、观点的撞击,百花齐放,点燃智慧火花;强调教师一定要备好课,做好指导,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晚自习辅导必须有指导性练习。
(六)自觉更新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学素养,备课组内加强理论学习,围绕校级教研课题:高一“综合探究”活动开展的研究,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渗透现代教学方法,尽量多使用多媒体教学。
三、工作重点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在于:高效课堂、有效作业、夯实基础。
1、提高课堂效率,做到统一规划设计与个性化课堂相结合。
(1)课前预习,快速推进,加课堂的知识容量,将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放在首位,不在简单问题上浪费时间,适时放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采用自习课加展示课的模式,做到学练讲有机结合。
(3)继续完成复习提纲的整体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
(4)重点知识默写,使学生掌握了学科的专业语言,提升了文学素养。
(5)知识的系统总结,以及社会热点的关注,把握住了命题的方向,增强复习的针对性,避免走弯路,提高学习的效率。
2、作业布置:科学布置作业是学生达到良好作业质量的基础,要做到:
①目标明确,作业布置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精心筛选,针对性强。
②分量适中,题目要具有典型性、实效性,做到以质胜,提倡以课内作业为主,布置少量课外作业,活动类作业可结合综合探究活动,以适应高考命题的新动向。
3、作业批改
要注意面批和课后批改相结合,在作业评判结果上既有批改日期等,又要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所有错题要求学生订正。
4、作业讲评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要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订正错误。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错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5、每周一次闭卷考试,全批全改,及时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以便查缺补漏。
高二物理教案反思篇3
第——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的方法理解电流的概念,
(2)掌握电流方向的规定
(3)掌握电流单位及换算
(4)认识电流表,知道电流表的图形符号。
(5)会正确选择量程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和正确读数
【教材分析】
电流的概念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和接受电流,老师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水流”、“人流”、“车流”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流动的物质如水、人、车,二是朝某一方向。与“水流”、“人流”、“车流”类似,电流的形成也要有两个条件,就是电荷和向一定方向,把电流的概念引出。电流方向的问题是物理学的规定,要求学生记住通过P15图11-27的演示看到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电流有强弱和水流有急缓类似,公式I=Q/t可补充,同时电流的单位的内容也随机说明介绍。认识电流表借助实物和挂图讲解,用电流表测量电流通过实验器材操作演示给同学们看,有时间和条件的让学生动手练习,达到增强记忆加深印象和提高兴趣的的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电流的概念比较难理解,用类比的方法讲解让学生通俗易懂。电流表的读数一定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写法上不要忘了单位。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避免出现错误的操作动作。
【教学理念】
本节的教学重点:电流的方向的规定
正确选择量程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和正确读数
本节的教学难点:电流的概念
正确选择量程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闭合开关,电灯会亮,风扇会转,各用电器会工作,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了电灯、风扇和各用电器。通过用电器是否工作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那么电流是什么呢?物理学中常用电流与水流、人流、车流来类比,引入电流的概念。
一、认识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或者说向一定方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2、电流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由于正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也可以说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用电器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时,电源外部电流沿着电源正极→开关→用电器→电源的负极的方向流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电源的负极→电源的正极的方向流动。
如图11-3-1所示串联、并联电路电流方向。会标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定义:用每秒电荷通过导体任意横截面的电荷量表示电流的强弱叫电流。用字母I表示。表达式I=Q/t,其中Q表示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t表示时间单位秒符号、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1C/s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换算式:1A=1000mA1mA=1000μA1A=106μA台灯工作时的电流为的含义:表示每秒通过台灯的电荷量为
二、怎样测量电流
1、认识电流表
①作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②电路符号圆圈内的A表示所测的电流用安培作单位。
③有三个接线柱,标了“—”或“+”表示公共的接线柱,另二个标数字的表示量程的接线柱。二个量程:“0~”“0~3A”对应的分度值分别为,
2、电流表的使用
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将书P16电流表使用说明书详解后归纳为以下几个字。
①校零:使红色指针对准“0”刻度线。
②串联:只串不并,并则短路,因电流表电阻很小,相当于导线。
③正进负出:使电流从电流表“+”接线柱进,从“—”接线柱出。
④量程:估测或试触(从大量程先试,如偏角小则试小量程。)
⑤禁止:不允许把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
3、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①看量程
②看分度值
③看指针向右偏了多少小格,用分度值乘以小格数就是电流表的示数。但记住一定要把单位读出来。练习读出下图11-3-2电流表的读数,若改用“0~3A”的量程结果又怎样?
4、用电流表测电流
在活动3中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接入电流表,用不同的量程正确读出读数;比较读数的不同,知道用哪个量程测量会使结果更准确。注意:在电路电流不超过的情况下使用“0~”的量程,读数会更准确。因为“0~”的分度值,“0~3A”分度值,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测得的结果越准确。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自我评价与作业
高二物理教案反思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是如何产生的,能列举生活中的重力现象,感知重力;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了解并描述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力方向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了解重力的重心。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主动建构知识;
(2)通过体验和观察,感知重力方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能力;
(3)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设问释疑,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
(2)通过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设计思路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重力”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但比较琐碎。我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以知识为载体,创设对话平台,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主动交流、勇于表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主动建构与重力有关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物理课堂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节课,通过设置与学生认知不同或认知匹配的情境,培养学生发问意识和思维能力;通过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及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从而通过质疑、对比分析等环节,得出结论,提高探究能力;通过“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应用,使学生对“重力方向”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1
石河子第九中学史志芳电话:15299438825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经历自主建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过程,认识重力;
(2)通过观察、讨论及实验,让学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创设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引导和驾驭
(3)学生描述“重力方向”过程的教学
四、教学准备
学生:弹簧测力计、质量已知的钩码、重垂线、铁架台、细线、金属组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自制“重力方向”演示器、一端装有铁块的粗细均匀的管子、不规则形状的纸板、细线
五、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学生有着丰富的体验和感性认识。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创设对话平台,促使学生主动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从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方面,感知重力、认识重力、描述重力。“重力方向”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难点,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实践活动等环节的设置,使学生认识“竖直向下”的含义,为后续知识压强、功、机械效率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二物理教案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能够用所学的只是解释简单的静电现象。
2、通过了解一些静电现象和避雷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适应自然,建立人类必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认识。
3、了解人类应用静电和防止静电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放电现象
问:火花放电是最常见的放电现象.现实中放电现象呢?(①在干燥天气的黑夜里脱去化纤衣服时会看到火花、听到僻啪声②实验室中感应起电机的两个导电杆之间也能发生火花放电③很多房屋顶上装有避雷针是为了进行接地放电④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着,这样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放电时产生的火花引起爆炸⑤飞机轮胎用导电像胶制成,可以避免着陆时机身积累电荷)
二、雷电和避雷
说明: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强烈放电时,能产生耀眼的闪光和巨响,这就是闪电和雷鸣。闪电的电流可以高达几十万安培,会使建筑物严重损坏。
说明:雷电对人类生活也会产生益处,有哪些益处呢?(①闪电产生的高温促使空气中的氧和氮化合成氮氧化物,随雨水降至地面,成为天然的氮肥②闪电产生的臭氧留在大气层中,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验电器、安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电导体、带绝缘柄的验电球
实验过程:带绝缘柄的验电球接触带电导体的A点,然后跟验电器接触,观察验电器的指针偏角
带绝缘柄的验电球接触带电导体的B点,然后跟验电器接触,观察验电器的指针偏角
带绝缘柄的验电球接触带电导体的C点,然后跟验电器接触,观察验电器的指针偏角
实验现象:验电球跟带电体的A处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较小;跟B处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较大.跟尖端C处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
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突出的位黄.电荷比较密集.平坦的位置,电荷比较稀疏)
说明:导体尖锐部位的电荷特别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就特别强.会放出电荷,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尖端放电
演示实验:
实验仪器:金属板M金属板N、两个等高的金属柱A、B,A为尖头、B为圆头,直流电压电源
实验过程:逐渐升高电源电压,观察哪个金属柱先放电。
实验现象:金属柱A先放电
说明:1753年,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避雷针的原理就是尖端放电。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同号电荷受到排斥,流人大地,建筑物上留下了异号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强烈放电现象.可能产生雷击。如果建筑物安装了避示针,在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出.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保护建筑物.使其免遭雷击。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说明:静电在工业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用途,有时又会带来很多麻烦,需要防止。
问:在许多场合都可以发现人们应用静电的例子,有哪些例子呢?(①静电除尘②静电喷漆③复印)
问:在许多场合都可以发现人们防止静电的例子?(①实验室中感应起电机的两个导电杆之间也能发生火花放电②很多房屋顶上装有避雷针是为了进行接地放电③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着,这样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放电时产生的火花引起爆炸④飞机轮胎用导电像胶制成,可以避免着陆时机身积累电荷)
板书设计
一、放电现象
二、雷电和避雷
1、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突出的位黄.电荷比较密集.平坦的位置,电荷比较稀疏
2、尖端放电:导体尖锐部位的电荷特别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就特别强.会放出电荷
3、避雷针的原理就是尖端放电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高二物理教案反思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2、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通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认识理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滚,相互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瞬间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解几种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
(二)新课教学
复习初中知识:
师:根据初中自然的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请举例说明。
生:用摩擦的方法。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
演示实验1:先用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摩擦过的物体性质有了变化,带电了或者说带了电荷。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带电越多,吸引力就越大,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此时物体带了电。而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高二物理教案反思篇7
一、过程
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
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二、选择
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三、说明与建议
1.建议期中练习前教学进度控制到第二章结束。
2.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会考要求与高考要求的关系,高一学生的文理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过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拢;第二,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关系,特别注意九、十两个月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当,这套教科书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在教学中认真体会,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第三,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讲练习题的关系,切忌以讲练习题替代学生的&39;认识过程。
3.对于学生实验,教材中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实验的起始位置,请任课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内容与进度,注意从一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实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