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
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好的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应该怎么写?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的写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参考!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左传》等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
体会《左传》的语言特点和叙述技巧;
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解题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并正音
汜(fán)南佚(yì)之狐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
秦军氾(fàn)南夫(fú)晋,何厌之有无能为(wéi)也矣
若不阙(quē)秦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夜缒(zhuì)而出
杞(qǐ)子逢(páng)孙失其所与,不知(zhì)
2、学生自由朗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研习课文,疏通字词句。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礼,礼遇,以礼相待。贰,从属二主,不忠诚。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虚词:以,因为。
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分析理解
思考:第一段共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但字字均很重要,它实际上交代了什么?
明确: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强国的进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气氛十分紧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伏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既然两国军队并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分别为晋、秦所占,一是说明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二是暗示着郑国有机可乘。
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争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辞,推辞。
虚词:若,假如。犹,尚且,还。已,同“矣”。而,却。
句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可不翻译出来。
一词多义:
若①如,像:“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②如果:“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③人称代词“你”:“若毒之手”。
2.分析理解
(1)思考:佚之狐的话表明了什么?
明确: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国危矣”承上而来,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师,师必退”,说明烛之武具备了担此重任的非凡才能。
(2)思考:烛之武的推脱之辞以及郑伯听后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是,即使是在“无能为也已”的情况下,仍被委以重任,其才识已可想而知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聪明的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光用“是寡人之过”自责,从谏如流,情意真切。他的一番诚意感动了烛之武。
3.教师总结,引发学生思考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敢,敬辞。执事,对对方的敬称。鄙:以……为邑。陪,增加。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封,以……为边界。肆,延伸。济,渡过。
虚词:以,来。
通假字:阙,同“缺”,损害。说,同“悦”,喜悦。
一词多义:
夫:①发语词:夫晋,何厌之有
②男人:遂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理解分析
(1)思考: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明确: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上来,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能成功说服秦君?
(仅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下节课具体讨论)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在教师指导下,串讲课文。
实词:敝,损害。与,结交,亲附。
虚词:以,用。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通假字:知同“智”,明智。
一词多义:
微①隐约地: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②假如没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细小:防微杜渐
之①到:辍耕之垄上
②助词“的”:是寡人之过也
③代词:子犯请击之
2.分析理解
思考:子犯请求攻击秦军,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明确: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三、布置作业:总结本课文言知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分组总结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三)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在东边。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在早上,在傍晚。
2.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鄙:作为边邑。
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作动词。
与郑人盟盟:订立盟约。
3.动词活用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4.动词的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退。
若亡郑而又益于君亡:使……亡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
②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同上)
三、问题探究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烛之武的语言,并思考:烛之武是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的?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板书总结:
当前:越国鄙远论——言地域政治
亡郑陪邻论——言利益分配
舍郑有益论——言两国邦交
过去:过河拆桥论——言历史纠葛
未来:晋国扩张论——言争霸现实(最关键)
2、晋军为何不愿向秦军进攻?
明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烛之武形象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深明大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有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
四、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锬稀保?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2
教学目标
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文中的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点拨法,巩固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二、教学过程: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越国:国名B.若不阙秦阙:亏损,削弱
C.唯君图之图:考虑,谋划D.不知知:同“智”
8.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9.烛之武的话中表现外交辞令中婉曲表达方式的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三、课堂小结
10.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防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11、见导学案
【翻译略】
【解析】
7.A解析:越过晋国。
8.C
9.B解析:其中的“敢”是个谦词,“执事”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0.A解析:文中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3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旖旎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过程与方法:领悟诗歌的意象美,掌握用意象分析法来理解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接触不多,语言积累,鉴赏审美能力有待提高,本课着重通过朗诵手段,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把诗歌情感,通过诗歌意象的研究学习加强合作探究能力,积累精美的语言;鼓励学生热爱自然美景,感悟人生,培养其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意象分析法来理解诗歌的意象美。
难点:体味诗情的领悟与意象的把握。
4、教学过程
【导入】
一、激情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有这样一座桥,他空灵动人,风景秀美;有这样一首诗,他意境独特,情感细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个人,看一看这座桥,品一品这首诗啊?那我们就一同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知人论世
徐志摩(1896~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新诗的灵魂,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名章垿,字志摩,笔名“南湖”、“云中鹤”,同闻一多为新月诗派诗人,提倡诗歌“三美”。1920年,25岁的徐志摩来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让他终身难忘的时光。但是,不幸的是在1931年,他所搭乘的飞机从南京到北京的途中遇到了大雾,飞机触山,不幸遇难,时年35岁。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熟知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不计名利、充满热情、富有风趣,然而我说他如流星般闪过的一生也离不开三个女性。张幼仪,他的第一任夫人,也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可想而知最终的婚姻识走向破灭的。然而同时他在英国留学期间,与既有花一般的年龄与娇艳,又有中国传统大家闺秀的容颜与西方女子的落落大方的林徽因相识了,他们同时被对方的才情所吸引并坠入爱河,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并没有结合。正当徐志摩的爱情枯萎之际,他结识了当时上海有名的交际花陆小曼,她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一起研究诗词、文学。可以说两人情投意合,最终成为徐志摩的第二任夫人。他一生的爱来自这三个方向,来自这性格完全不同的女性,也可以这样说女性是徐志摩灵感创作的源泉。
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具有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也是在这的苹果树下,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同时,在这里造就了三十二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我们似乎可以嗅到弥漫在空气中芳草与鲜花的气息,流淌着的康河是剑桥大学的眼睛,灵动的所在。面对如此的美景,怀念着逝去的美好时光,唤醒了久蜇在诗人心中的热情,在回国的途中创作了这首震惊世界的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三、感受诗歌
看视频听配乐诗朗诵,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播放视频)
节奏:轻柔、和谐
语调:舒缓、低沉。
感情:别而不愁、离而不伤。
学生自由读
学生个别配乐读(互相点评)
男女生分节朗诵
【活动】体会诗歌
通过诵读,我们从听觉与视觉上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康桥的什么样的感情?那你对诗人所描绘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可以说是风景如画。这正如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时所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那。如此之美的画面,诗人都描写了哪些什么景物那?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浮藻、星辉(板书)
四、意象分析
1、为什么说是金柳?那又为什么说是新娘那?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文中哪里还用了这样的修辞手法?(出示幻灯片)
明确:柳树被夕阳笼罩着一层妩媚的金色,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可见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在这里不仅是一草一木而仿佛看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子一般。谁愿意离开自己的新娘那?暗喻。是天上虹。“艳影”在哪里?说明什么?
2、“青荇”在招摇,“招摇”我们所了解的词语是什么?从感情色彩上看那它是什么词?
朱自清的《春》中也有一段这样的话:“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自己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哪个词语也是这种用法?更能表现什么情感?(出示幻灯片)
明确:“招摇过市”“招摇撞骗”贬义褒用更能体现对康桥的喜爱!“卖弄”表现了春天来了时鸟儿的欢声雀跃。
3、“潭水”是什么潭?他的梦是什么那把“潭”比作“虹’有着什么相似之处那?
明确:在康河的上游,参天古树之间,有一眼小潭,清澈见底,他是以英国追求自由主义的浪漫诗人拜伦命名的叫“拜伦潭”这里的梦就是他追求自由的梦,文学梦,诗人梦。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体验,夏天走在绿荫的大道上,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中倾泻而下,星星点点,丝丝缕缕,如同幻境。而当它照到水面上,因为有了反射和折射,就会五彩斑斓,恰似天上的彩虹。当然这里还有他那欲说还休的爱情。所以那不就是他“彩虹似的梦吗”。
4、我们来看本来这些景物是没有感情的?然而在这里作者赋予他们情感,我们把这些带有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叫做什么?
明确:意象
5、齐读五、六节,一起品味这两节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明确:高兴的想放歌,大声的歌唱,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以表达内心的喜悦,这里诗人也不例外,他还做了什么?似乎也已经忘了要即将离开,而是撑着长篙去寻找彩虹似的梦,甚至还要大声唱歌?但是他放歌了吗?而是沉默!因为梦要醒来,回到现实,他还是要离开的
五、小组探究
回顾我们学过的经典诗词,你记忆中最难忘的离别诗篇是什么?跟他们相比《再别康桥》有哪些不同?(出示幻灯片)
六、拓展思维
诗人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走了,带走的是那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与忧愁,假设你是徐志摩的好友,你会用什么样的话语来的安慰他。
七、作业布置(分层)
1、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2、概括诗歌的“三美”。
3、仿照李白的《送友人》,把诗歌改写成五言律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2、了解烛之武、秦公、晋文公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3、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预习要求: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2、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同学们知道这个武将是谁吗?”
教师分析: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主角烛之武。
二、解题:烛之武是一个人,而秦师,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就算没有十万百万也有成千上万吧。一人退一万人,这可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牛多了,后者只是把人挡在门外就可以了,而烛之武,本文的主角却是让这攻城的几万人老老实实的请回家了,这气魄,这能力,不平常吧!他是怎么退的,是像张飞一声大吼,用勇退,还是像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智退,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个答案的。
三、相关知识介绍: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大家请看注释①,《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作者左丘明。它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四、课文讲解:
(1)第一段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请全体学生一起朗读,并回答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字词分析:
1、实词:
1且贰于楚也。“贰”原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属于此类活用现象,译为从属二主。○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原为名词,意思是军队,在这个句子中活用为动词,译○
为驻扎,驻军。
2、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以”是表示原因的连词,译为因为。○
2“以其无礼于晋”。“与”是介词,译为对。○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教师提问:这一段只有短短的25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一段提供了哪些信息?(学生答,事件:秦晋围郑,以及事件的起因)
教师分析:
“晋侯、秦伯围郑”,两个超级大国加兵一个弱国,类似于20__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且秦国和晋国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比一般的亲密的还要亲密,就像夫妻一样,我们不是常说“秦晋之好”嘛,这关系可比于美英两国亲密多了;好了,找好帮手了,接下来要弄个师出有名。总不能一声不吭上来就打吧,理由呢,人家找的很充分,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你看,理由还不只一个,这理由够充分了吧;“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两处肯定是军事咽喉之地,从军事学角度言,秦晋联军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郑国“危矣”,郑国呢,它该怎么办,是举白旗投降,还是谋
算着把这两老大哥给请回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段,看郑国是如何解决这兵临城下的危机的?
(2)第二段
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教师朗读,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郑伯怎么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
字词分析:
1、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句式
1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②倒装句/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是”为指示代词,译为这。)
4、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教师明确译文)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教师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
在这一段出现了三个人物:佚之狐、烛之武、郑伯,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在这一段各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一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些语言各自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佚之狐: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A佚之狐对国家所面临的局势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个时候如果贸然应战,无异于是一以卵击石。所以派遣使者去进行游说才是最佳的选择。这说明佚之狐头脑清醒,能够准确的评估局势,审时度势。
B对于使者的选择,他认为被郑文公所冷落的烛之武有劝退秦师的才能。足见佚之狐眼光之独到,能够慧眼识英才,充当伯乐。
C“见秦君”而不是晋君,发动战争的是晋国,秦国与郑国并无太大的冲突。所以从秦方面入手就较为容易。可见,佚之狐考虑周全,深谋远虑。
②郑文公:
“公从之”,——佚之狐的意见很容易被采纳,郑文公决策及时果断,并且善于采纳建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面对烛之武的抱怨推辞,他将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态度诚恳。而后,又一针见血指出亡郑于烛之武也是不利的&39;,可说是软硬兼施,迫使烛之武答应退秦。这样,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认错,善于言辞的君主形象就跃然纸上。
③烛之武:
先是推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言语中含有抱怨发牢骚的成分。烛之武长期不被重用,知道国家面临危难是,郑文公才任用他。有些不满的情绪无可厚非。况且郑文公所指派给他的任务意义重大,这句话其实也蕴含了试探的意味,可见烛之武的谨慎。
“许之”,在郑文公的劝说下,烛之武接受任务答应前往说服秦君,足见其深明大义。既然有退秦师的人才,那么他有时怎么退的呢?接下来进入本文最精彩的环节——智退秦师。
(3)第三段
原文: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全体同学一起朗读,并思考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公的)
字词分析:
1、实词
1“越国以鄙远”,“鄙”原为边远地区,边疆,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把??○
作为边境”。
2“焉用亡郑陪以邻”,“陪”,读beì,增加的意思。○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请客的主○
人,而在本句中译为“东方道路上接待客人的主人。”
○4“行李之往来”,“行李”,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而在本句中译为出使的人。
○5“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乏困”,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疲劳的意思,而在本句中译为缺少的东西。
○6“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⑦“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8“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9“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10“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2、虚词
1“将焉取之”,“焉”译为“于何”,“在哪里”。○
2“唯君图之”,“唯”是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希望语气,译为“还是”。○
3、句式
1省略句○
A、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B、(烛之武)夜缒而出。
2、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译文: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5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1、点拨引导。
(说明: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难点。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生互动。
(说明: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筛选文中各种信息,掌握筛选信息的一些技能。)
媒体设计
拟采用图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思路
一、由题目导入课文
先简介导言(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本文文体有一个了解,直接醒目),再请学生介绍达尔文、进化论,教师补充,运用多媒体展示《物种起源》一书及作者的照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1、请学生速读课文,画出本文的思路图,分组交流。
(说明:通过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及主要观点;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意在培养学生提炼观点、准确表达的能力。)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请学生说出所画的关键句,而后集体加以确认。
明确: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着文章的旨趣,标示着文章的思路,显示着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为:①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提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标示主要事理的语句。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②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说明内容的推进。如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5段“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这个过渡句提示下文的主要内容。③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如第4段、第6段、第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2)如何筛选关键句?
明确:从内容人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人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说明:筛选关键句,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难。但如何筛选得正确、准确,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教师可以先试着让学生总结规律,然后一定要给学生讲明白。可用幻灯片显示出来。)
3、欣赏品味。
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
明确:第1段,从“远航”到“现在”,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时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2段,“华莱斯先生。。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结合注释,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3段,指出本书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印出来”避免使别人“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逊的精神。
第4段,“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5段“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很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7段,“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长期考察,实事求是,谦逊审慎,决不轻率,亲身实践,不避缺陷,毫不动摇。
(说明:从对文字表层意义的阐明深入到对文字深层含义的探究,从了解伟大科学家的基本观点、理论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这不仅是在完成教学目标,也是在教会学生如何解读文章,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与作者。)
三、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片段。
2、请同学们思考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的观点是否适合于人类社会,它与“关怀底层”是否矛盾?(王岱)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6
【学习目标】
1、欣赏烛之武精彩的论辩艺术。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学会适当运用论辩技巧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奇迹导入(设计理念:激发阅读兴趣,了解人物身份。)
两个大国围困一个弱小的国家,合理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效果城破国灭啦!可是一夜之间,奇迹发生了——一个人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国家,还差点让两个强敌反目成仇。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万之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复习检测(设计理念:只有解决字词的障碍,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纷纷站立起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一些重点的词句做了疏通,接下来检测大家对课文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件展示)
1—3解释加点词,4—6翻译句子。
1、行李之往来古今异义,外交使节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资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6、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三、整体感知(设计理念:掌握情节,理清思路。以活动增趣味,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1、《左传》叙事非常利落,本文四个段落就结束了故事。请大家也学一学这种简练的风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课件展示)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2、易中天品三国,今天我们也来个图说三国。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先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事实,然后我们研究一下三国的位置。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需要一图在手,高明的军事家都是如此。(课件展示)
这是晋秦围郑形势图,不过三国位置不明,你能根据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断三国的确切位置吗?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晋隔开秦郑两国,居于中。
(2)“若(秦)舍郑以为东道主,(秦)行李之往来,(郑)共其乏困。”——秦在西,郑在东。
(3)(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居中,东边是郑国,西边是秦国。(课件展示)
3、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晋师出有名,“以其无理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贰于楚”(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同时从这两句话就能发现秦国与郑国并无什么矛盾,所以折也是见的是“秦伯”而非晋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劝说分化伏笔。
4、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课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个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间计、三寸之舌、妙语、说......
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题目,重点“说”)
四、互动探究
1、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兵的呢?(诵读第三段,注意语气。)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开头一句“夜,缒而出。”为何“夜出”?何为“缒而出”?为何缒而出?(课件展示)
“夜出”躲开晋军耳目。“缒而出”指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郑国面临重病围困,岌岌可危。烛之武在这种形势下去劝说秦伯,真可谓敢说。(板书:敢说)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包含了五层意思,①郑既知亡。(语气沉着真挚。)欲扬先抑,以退为进;②亡郑利晋。(语气平稳、严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么意思?你懂的!秦晋之间,几代联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晋之好”的佳话,这两个邻国的友好关系,在烛之武眼里却成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离间,中伤秦晋之好,但也有先见之明,预见了秦晋之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③存郑利秦。(语气高亢、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都为“利”。烛之武抓住了秦伯谋利的心理,口吻比较诚恳。)④回顾过去,晋不讲信用。(语气慷慨激烈。)引史为例,挑拨秦晋;⑤展望未来,晋必将攻秦。劝秦谨慎。(语气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说词(8“君”,6“郑”),(表面看来)处处为秦着想,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实呢,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这体现了烛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体现他会说。(板书:会说)
但是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师,不仅是因为说清了灭郑、存郑对秦国的利弊得失,更因为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简单品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郑亡(言于秦)
亡郑(害于秦)处处言秦,处处为郑
舍郑(利于秦)晓以利害
赐晋(负于秦)明则为秦,暗则图晋
肆晋(阙于秦)
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板书:巧说)
古人对烛之武说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魏禧《左传经世钞》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
(3)如此精彩的论辩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心得、体会呢?(同桌之间讨论)
(1)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含蓄
(2)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对方的心理。
(4)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小结】
烛之武出色的“说”理艺术对于古人和今人的处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更要懂得说理的艺术。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邹忌将自身受蒙蔽的事情和国家大事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联系起来,规劝君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齐王接受了皱忌的进谏。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二)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平时与人沟通要做到敢说、会说、巧说,这样才能说好。
2、烛之武开始还闹点小情绪,后来才接受任务,这是否有损于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怀才不遇,闹点情绪更显真性情,人物形象更显真实。临危受命,更显示出他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是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不避艰险,为国家利义无反顾,是知难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悬河,最终劝说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辩的辩士。
五、当堂反馈
1、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针对这三句话,请你也写三句话来劝说这些家长以改变他们的看法。
让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独立的乐趣,让你的孩子在全面发展中提高综合素养,
让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励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知错能改。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有充分洞察力和预见性(侧面写烛之武)
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
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一个为纾国难挺身而出的忠臣,一个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一个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家,一个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
志士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
辩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思考: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郑伯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
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板书】
敢说会说
\/
烛之武(说)退秦师
/\
巧说说好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补充:
1、《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
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3、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裂痕。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7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感悟诗歌意象,把握思想情感。
2.朗读、背诵全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学习诗歌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导入】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跟随日本著名作家青冈卓行披文入里,从独特的视角欣赏到了维纳斯雕像的神韵之美,也学会了如何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欣赏艺术的美;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审美眼光,走进戴望舒先生朦胧优美的诗境,沐浴诗的光辉,接受诗歌艺术的陶冶吧!
【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戴望舒
1.请一位同学根据预习简要介绍戴望舒,另一位同学予以适当补充
2.教师精要简评(屏幕显示)
二、走进“雨巷”—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情调,理清思路,
1.教师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重点字音检测(课件展示)
2.个性化朗读
(1)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文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安排两位同学读全诗)
(2)阅读评议学生讨论交流朗读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3)学生在评议感悟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展示阅读。
3.播放视频:江南雨巷、《雨巷》诗朗诵
学生观看视频,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诗歌
4.交流视听感受,学生结合预习谈谈自己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1)从诗文中看到了什么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我”、姑娘)
(2)从诗文朗诵及视频画面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调?(朦胧、忧伤、凄婉动人)
(3)理清诗文思路[找出体现思路的语词](教师依次逐步屏显下列内容)
我希望逢着丁香姑娘走近我
(追求)飘过我身旁
到了篱墙
(照应)
走尽雨巷……
我希望飘过丁香姑娘
(继续追求)
思考讨论诗歌意象虚幻性。问题:诗中的情境意象是以怎样德方式出现的?
[学生答问]:
“希望”一词自始至终,表明诗中情境只是作者在迷茫状态下的虚幻追求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
“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小结:诗歌整体特色象征手法,朦胧、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4)走出影音,诗文留给了你怎样的情绪?(无尽的徜徉与回味)
这首诗何以有如此的魅力让我们回味无穷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文共同探讨吧!(学生齐喊学习口号:奇文共赏,领略风光!)
三、徜徉雨巷品味精读
1.学生朗读品味诗歌,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或意象加以赏析交流
教师明确重点: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一共采用了6个典型意象。
道具背景: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景物)人物形象:我、姑娘
油纸伞: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暮春时节,在悠长的雨巷,撑出一顶油纸伞,为小巷平添了一份寂寥,凄清氛围,也撑起了一个风雨中独立消魂的形象。
雨巷:小巷在长长的青石板路上延伸着,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濛濛的细雨,更是充满了朦胧意蕴之美。它悠长寂寥,牵动起行人的无限忧思,形成一种无尽的绵邈之美。
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一词。在诗人的眼
里,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譬如屈原“香草美人式”的
比喻一样,诗人为什么要用丁香来修饰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忧愁,
丁香一样的芬芳。)
明确:(分屏展示)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象结,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颜色朦胧却不轻佻,芳香宜人。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往往是美丽、高洁和愁怨彷徨的象征。这首《雨巷》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忧郁、空灵之感,与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十分符合。
篱墙:颓圮衰败,更给人一种哀怨、惆怅的凄凉氛围。
“我”和姑娘:彷徨寂寥、冷漠惆怅、悄然飘然、凄婉迷茫
总结:
诗人选取了一组和谐凄美的意象,贯以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勾画出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2.涵泳回味,背诵诗文,学生同桌互动3.诗文朗诵展示
四.走出雨巷,回味思考(探究活动)
1.把握诗歌情感
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明确:
(1)失恋的痛苦: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现实的黑暗,使作者充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参考背景)
2.富有音乐感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请同学们是从诗文的句式结构、修辞、节奏及音韵的方面揣摩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1)《雨巷》的音节特色
总体节奏舒缓悠扬,妙用复沓句式,节奏整齐和谐,叠词运用富有律动美。
(2)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
(3)修辞上用排比的手法,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濛的意境。
(5)《雨巷》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明确:诗歌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五、小结鉴赏诗歌方法
刚才在徜徉雨巷涵泳其中的过程中,我们已一道完成了对该诗的鉴赏,请同学们回味总结一下我们诗歌鉴赏的过程和方法,明确以后再学习鉴赏诗词歌,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探讨后明确: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诗。
2、理解诗歌,在诵读中感悟作品,体会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诗歌。
六、回味文本跟视屏诵读结束语:
同学们,读着优美的诗文,徜徉于文学的殿堂,你的心里是否在涌起几分感动。是呀,人生是坎坷的,但生活是多彩的,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激情吧,只要追求不断,生活的美好便会一直展现,无论坦途还是艰险。
七.课下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诗,并能够默写。
2.学用诗歌的象征手法,选取恰当的意象,试写一首诗歌
【教学设计】
(一)教学难点、重点
1、感悟诗歌意境
2、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预习要求:结合注释及学案初步理解,熟读课文。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8
第三单元
本单元有三篇文章,杂文一篇、随笔两篇。《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社会评论文章,有着丰富的文学性和形象性。其余两篇是随笔,与散文的特点相似,但更注重于说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主要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短文三篇》节选了蒙田、帕斯卡尔、福尔格姆等作家对人、社会等方面的理解。
本单元是杂文、随笔单元,从应用的角度说,都是议论文。所以,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议论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时常常用得到的。从审美的角度说,这些课文都具有文学性、形象性,都具有哲理美、语言美,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探究的角度说,这些课文阐述的社会、人生问题都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值得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去分析、评判这些问题。
这里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一篇是杂文,三篇是随笔。杂文是鲁迅的《拿来主义》。这是一篇传统课文,阐述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虽然这篇杂文写于上世纪30年代,但今天读来依然觉得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因为70年来,被这篇战斗檄文指责为“孱头”,怒骂为“昏蛋”,鄙夷为“废物”的人仍不断冒出来。这篇课文精巧的构思,精彩的比喻,严密的论证,辛辣的讽刺,也值得学生好好学习。
随笔《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一文,其实是说明文。按照现在的文体分类法,可以归入学术文化随笔。它的主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在不断发展,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人类的语言生活还在更快地前进,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这篇文章的写法很有特点。条理清楚,语言是精炼的口语。这篇文章不仅供看,而且供听,类似广播稿,人们一听就懂,它是“文体口语化”的范例。
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文章。过去教科书选用的议论文,大都是政论、思想评论和时事评论,关于母爱、父爱之类的议论文章,似乎从来没有进过课本。选用这篇文章就算开了一个先例。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学生从小学起已经读了不少关于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和一般记叙文,现在读这篇议论文章,就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是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西方思维方式,他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短文三篇》中《热爱生命》一文,是典型的随笔。它是一段哲人语录,朴素而又深刻。它告诉读者,生活是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同样,“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热烈丰盈的生命形式的终极状态,人们如果能够充分地享用生命所赋予的所有快乐,就不会留意死亡的降临。针对现在中学生中浪费生命、漠视生命、戕害生命的现象,学习这篇《热爱生命》,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只是几个片段,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这几个片段大致有序,并且它的含义深刻而丰富,足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它告诉人们,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人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能囊括吞没人的宇宙。道德的原则要求人“努力好好地思想”。学习这篇课文,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要维护人的尊严,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信条》看似浅显或绝对,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之所以能获奖,主要原因就是他牢记并实践了在幼儿园就学过的那些信条。这篇课文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高高兴兴去实践。希望在学生身上,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9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属于自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课时安排:
二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介绍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狞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1、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2、教师读课文。
三、集中学习1—4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第二课时
一、集中学习5—12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二、难句解析
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以”,“因为”的意思。全句译作:(我)赵胜自动地攀附贵国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够急人之难。
②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具”通“俱”,“告”后省略“之”,代侯生。“所以”表示“……的原因”。“秦军”前省略“于(跟,同)”。全句译作: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告诉了(侯生)。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所以……者”是“用来……的”意思。全句译作: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的了。
④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恨”字有“遗憾”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句中带了宾语“之(我)”可以解释为“不满意”。“恨之”就是“对我很不满意”。“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⑤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求”字的宾语应该是“人”如姬想找到一个能帮她报父仇的人,但一直没能找到。因此可以理解为“欲求极其父仇(之人)。”⑥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行日”,行程日期。“以”后省“公子”。全句译作: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达晋鄙军的日子,(我将)面朝北自刎,用(我的行动)报答公子。
三、分析课文内容: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第二部分(3~4),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第三部分(5~12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发生(5~6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故事发展(7~8段)信陵君四见侯生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②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赵故事结局(10~11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故事尾声(12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
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是后面“窃符救赵”故事的铺垫。正因为信陵君“仁而下士”才得到了侯生与朱亥的帮助,使他得以却秦救赵,建功立业。
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都很鲜明。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义勇精神。侯赢:穷而志坚,有超人的才智与忠心。朱亥:有骨气,有义勇精神。
关于侯赢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文中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第二,可以看作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第三,侯生为信陵君出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也保住了魏国,但毕竟是欺君之举。欺君是不忠的。为了保住声誉,只有一死。
四、分析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1、对材料的处理上,精心安排详略。所有的材料都是为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而设的。为突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表现,特别是自迎侯生一节,尤为详细。这里写得越详细,我们就越能理解后面侯生甘冒死罪为信陵君献上“窃符”“矫杀晋鄙”的计策。与朱亥的交往写得略,身为公子的信陵君“数清”一个屠夫,本身就是“能下士”的表现,和“自迎侯生”的表现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写处理,仅仅留下一个“公子怪之”的小悬念。在“窃符救赵”这一主要事件中,侯生献策是详写,因为这不仅是救赵成功的关键,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特点,又能反映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而领兵进击秦军的军事行动则一笔带过,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2、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性格。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时,除了直接写他的言行外,还通过其他的人物作侧面烘托。如“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市人对侯生的傲慢态度难以忍受,就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诚和难能可贵。
五、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
公子往,数请之(shuò多次地)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zǐ姐姐)
冠盖相属(zhǔ连续)
宾客辩士说王万端(shu劝说)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ó揣测,估计)约车骑百余乘(shèng量词)
今有难(nàn危难)
侯生乃屏人间语(bǐng使人退避。jiàn秘密地,悄悄地)椎杀晋鄙(chuí动词,用铁椎打)
矫杀晋鄙(jiǎo动词,假托……命令)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jiàng统帅。lē文中作“检阅”讲)嚄唶宿将(sùjiàng有经验,有威势的老将。)北乡自刭(jǐng用刀割脖子)
②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上坐(“坐”能“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动词
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留军壁邺(营垒──驻扎)
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衣袖──袖里藏着)
B、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D、名词作状语
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
④一词多义
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朱亥故不复谢(有意)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
引:
公子引车入市(带领)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
为公子先引(引路)
就:
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劝学》)
使归就戮于秦(接受《殽之战》)
下:
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每薄暮,下管键(使用《狱中杂记》)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赤壁之战》)
辞:
辞决而行(辞别)
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近日奉辞伐罪(命令《赤壁之战》)
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存:
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却秦存赵(保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出师表》)
⑤古今异义
以公子为长者(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长的人)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古:姻亲。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句式解析
A、省略句
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遍赞(于)宾客(省介词)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可使(之)击之(省宾语,“之”代朱亥)
B、倒装句
请救于魏(介宾短语后置)
何功之有(“之”字是动宾倒置的标志,等于说“有何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主谓倒置,等于说“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安在”是动宾倒置,等于说“在安(在哪儿)”)
C、判断句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D、被动句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分析本诗意象之美和所体现的新律诗的“三美”主张;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重点: 分析品味本诗所体现的“三美”艺术主张和意象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作家作品
1、阅读注释
①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解释]: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节(整齐)
④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⑤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设疑自探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2、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3、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五、解疑合探
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教师点拨:
1、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B、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
第七节: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3、(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
六、质疑再探
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明确: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七、运用拓展。
分析徐志摩诗《偶然》。其诗如下: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转瞬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八、课堂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九、布置作业 背诵本诗
板书设计:
1、挥手作别云彩图2、河畔金柳倒影图
3、青草水底招摇图4、榆阴浮藻清潭图
5、撑篙漫溯寻梦图6、黄昏夏虫沉默图
7、招手惜别云彩图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听音乐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课题)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léihēiwūyāzhīchuíhùyínɡpūchánbǎihuá
雷黑乌压枝垂户迎扑蝉摆哗
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枝、垂、蝉”;后鼻音“迎”也是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
雷雨黑沉沉乌云树桩垂下来窗户迎面扑来摆动阵雨毛毛雨暴雨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
说说课文主要按照什么顺序讲的?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雷黑乌压枝垂户迎扑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加“田”是“雷”;“木”加“支”是“枝”。
(2)换一换:“补”减“衤”换“扌”就是“扑”。
(3)减一减:“鸟”减“丶”是“乌”;“睡”减去“目”是“垂”。“护”减掉“扌”是“户”。
(4)猜谜语:“一只山羊,跌倒山上”是“黑”,“十一点进厂”就是“压”,“昂首前去逐龙舟”是“迎”。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黑、垂、迎”并讲述:(板书:扁战)
(课件出示):“黑、垂、迎”田字格课件。
“黑”:上下结构,注意“黑”字的书写顺序,第六笔是竖,七八两笔都是横。注意下面的横四点的写法,左边的一点向左,右边的三点都是向右。
“垂”:独体字结构,笔画顺序是: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迎”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二笔是竖提,上面不要多写一撇。最后三笔才是“辶”:点、横折折撇、捺。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描写雷雨的叙述顺序,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
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做《雷雨》。(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A。天“闷”
过渡: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乌云(板画)
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a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1、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样?
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黑沉沉:黑、多、厚、沉
满天:多
指导词语朗读后再放入句子。
2、这么多的云都“压”下来(板书)
知道压下来是什么感觉吗?(压一个学生)什么感觉?——重、沉、透不过气来。
现在压着你的不是老师,而是这——读句子
引读:云好黑啊、云好多啊、云好沉啊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这么沉的云压得你是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1、读句子
2、蝉:见过蝉吗?就是“知了”为什么称知了?(叫声像“知——了”)
爱唱歌的蝉为什么不叫了?——引出:闷(板书)
c、齐读
B、风“乱”
过渡:哗——(出示:打乱):打乱头发、打乱书本
这种沉闷被什么给打乱了?读第二小节找——风(板书)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你会在风前面加什么字?(乱)
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的——乱。
抓住这个字,把风的狂猛给读出来,注意朗读不单用嘴,还课加入表情和动作。
(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
2、引导感悟:风好狂哪,吹得树枝乱摆,(课件出示)这样的风吹到了蜘蛛身上呢?
3、句式训练:风仅仅只吹到了大树和蜘蛛吗?还吹到了谁?
大风吹得树枝
大风吹得蜘蛛
大风吹得花儿
C、电闪雷鸣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过渡:是呀,此时的乌云越积越厚,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又席卷着大地,更可怕的是闪电和雷声也来凑热闹了。闪电是一道比一道亮,雷声是一个比一个响。用一个成语说就是:(电闪雷鸣)
小结: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三)研读“雷雨中”
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如: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雨要停下来了。)
3、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四)研读“雷雨后”
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
2、展示自己的画。
3、美读这一段。
4、积累运用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了,()也()了。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6雷雨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乌云雨彩虹
大风由大到小
闪电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旁批方法,通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中写人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学习梁启超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旁批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刻画的方法
2、对《箜篌引》、《桃花扇》、杜诗作适当补充讲解
三、教学方法
赏析、合作研讨、探究、练笔
四、设计课时
一课时(40分钟)
五、课前准备
事先印发导学案,设计预习问题,以及课文相关资料链接,包括《箜篌引》备注,《桃花扇》简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清末时有一位十岁的少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蓓蕾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便匆匆走进客厅安然落座了。父亲总为儿子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露声色地训示儿子一番。筵席开始了,父亲灵机一动,便当众对少年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少年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的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下来。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这少年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彩不已。父亲早忘了那件不体面的趣事,他被儿子那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对仗工稳的下联陶醉了。这个少年后来成为了中国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那么,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少年是谁呢?他就是--梁启超,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主人公。
(设计意图:此导入能够引发学生兴趣,了解梁启超其人。)
二、自学检查
1、字音字词检查(见《导学案》,教师ppt展示)
2、解题,并提问:对于本篇文章主人公,你了解多少?
明确: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中国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于检查学生预习,做好基础落实,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
三、自主研习
文中对梁启超及其这次演讲做了哪些描述,画出描写的句子,仿照课后习题一,做旁批。然后分析梁启超的人物形象,品味作者的语言。
正面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听讲者的感受和表现
梁启超的个性特点:谦虚、自负、风趣、沉着有力、洪亮激亢、声情并茂、文采出众、技巧纯熟、博闻强记
四、合作探究
1、结合印发的资料,说说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三处材料有何用意?
明确:
引用《箜篌引》的用意:
梁启超是一个“过渡时代”的英雄,这个时代险象环生,他却用他的行动去实践爱国救国的理想,历尽沧桑仍近似疯狂滴执着于信念的梁启超,不正是那个明知死路,仍蹈死不悔的白首狂夫么?他投身于变法洪流,踏上救国道路,饱尝艰辛,却义不容辞,这十六字的《箜篌引》也许就是梁启超执着前行的真情写照吧!
引用《桃花扇》的用意:
这个悲剧中藏着梁启超的身影,含着他的悲苦,他就如同左良玉,几十年忧国如病,以天下为己任,却未能实现理想,同僚或死或逃,而推行变法的光绪皇帝死于非命,独殉了社稷苍生。这位一辈子都在探求中国富强之路的“行者”,演讲到这一段时,心中蓄积的巨痛如溃堤洪水,喷涌而出,终于“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引用杜甫诗用意:
救国于危难之中是中国读书人自以为的本分之责,当他高声诵读杜诗时,他的情感也遥接千年前的杜甫,为“官军”收复失地而喜泪满衣,所以他“张口大笑”了。
此三则材料都体现梁启超一生“爱国救国”的理想。
2、归纳:梁启超先生的形象
梁启超是一个才华横溢、博闻强识、风趣幽默、谦逊自负、稳健潇洒、有热心肠的爱国学者形象。
(设计意图:加强印象,学会人物形象分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分析人物做铺垫)
3、进一步感受梁启超的爱国情怀,诵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结合实际正确引导,让学生对梁启超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诵读部分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小结:
规律总结--本文在写人方面的独特写法:
抓住细节
突出个性
正侧结合
六、课堂反馈
请模仿本文写人手法描写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要求:
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3.不出现姓名;
4.完成后由各小组推荐,本人朗读,由听众辨别是谁,看谁写得最像。
(设计意图:让学生活学活用,既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能巩固写人手法的运用)
七、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梁实秋的《雅舍》。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3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标“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⑴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⑵学会“写人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⑴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
⑵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所以品文和品人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所谓品文就是品赏文章。所谓品人就是品评人物。
品文是从教书的角度观照这篇文章,重在赏析文章的写人技巧,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品人是从育人的角度观照这篇文章,重在关注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熏陶,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评价标准】
只要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如下方面有一点收获,就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并作出适时的恰当的评价。
如: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会分析、能概括;能交流、善表达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能问题及预案
一、导入新课(竞猜题:猜猜他是谁?)
1、他是广东新会人。
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诗经》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梁启超。
二、课文分析(品文与品人)
问题设计:
梁实秋是名人,他以创作散文小品著称。今天,我们要把他头上的光环拿下来,就当这篇文章是平常人──你,我,他写的,大家试着批改他的文章,给它写评语,作旁注。
教师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明事知理
启发学生明白一件事情: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懂得一个道理: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将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步骤:
1、学生与作品作者交流: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生生、师生交流:让学生带着独立思考后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展开讨论,最后拿出小组的意见;
3、生生、师生交流:成果展示,由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就某一个问题阐述本组观点,以求最终解决问题。
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积极思考,悟出其中所蕴含的事理。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崇敬之情及阅读兴趣。
学会分析与概括,学会表达与交流,并赏析文章写人的技巧
让学生明事知理。
学生对答案是否有统一标准,可能会有疑虑。此时教师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自己的新见,以实现阅读的个性化目标。但要强调一点:任何观点的背后,都得有论据作为支撑,你得自圆其说。
学生的感悟可能会有很多,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作业布置】
片段作文练习:
运用从本课中学到的写人技巧,结合写作第三单元:“写人要凸显个性”,任选一题作文。
1、从肖像、语言或神态等方面对班上同学进行刻画。
2、模仿写作:记老师的一次讲课。
(设计目的与思想:能力的迁移,将课内所学知识与技能作课外的延伸与拓展。)
【板书设计】
品文:即品赏文章。重在赏析文章的写人技巧。
品人:即品评人物。重在关注人物的性格、品质。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4
教材分析
1、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雨巷》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作为一首象征派朦脓诗的经典之作,特将它列为精讲课文。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2、从课文本身看,《雨巷》是一首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现代诗歌,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抓住这点可以让学生拓展深化,掌握诗歌最重要的鉴赏方法——通过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
学情分析
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的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诗歌艺术手法和鉴赏技巧还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分析鉴赏方法。
课标要求
1、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感悟诗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本诗教学以“丁香姑娘”为线索,从导入→走近雨巷,整体感知(雨巷里的丁香姑娘)→小组讨论:诗人到底有没有遇到丁香姑娘?→小组探究:诗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小组展示:诗人遇到或想象中的丁香姑娘是怎样的呢?→走出雨巷拓展延伸”:以《雨巷》为例,创作一首意象诗。的过程进行。
(2)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象征抒情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诵读此诗。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3、学以致用,掌握诗歌借意象抒情、用语言传情的写法。
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完成前置性作业,包括生字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再进行自主质疑。
教学过程:
一、导入: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雨——中国现代诗歌《雨巷》这几天广州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宠儿,古往今来,有很多美丽的诗歌都是歌颂雨的,请几个同学说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中国的现代诗歌中的故事,也总发生在雨天。雨,总是会给诗歌增添几分诗意、美感雨,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那美丽而又朦胧的《雨巷》。
设计意图:
《课标与教学要求》中提出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媒体导入,用天气导入,回顾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雨”,营造一种与诗歌相一致的气氛,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把握诗歌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走近雨巷、整体感知: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把握诗歌孤独而惆怅的感情基调。首先咱们一起将诗歌朗诵一遍,注意尽量做到舒缓、富有情感。
诗歌一共七个小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咱们齐读,从第二节到第六节,女生男生间隔读。读的同时思考:雨巷里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诗人在雨巷里,邂逅了一位美丽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但是很快这个姑娘又走了。
三、彷徨雨巷、品味意境
1、小组讨论:诗人到底有没有遇到丁香姑娘?依据是什么?
有个同学问我,老师,到底这个戴望舒有没有遇到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啊?我读了半天,我也不知道结果。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今天咱们先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委派发言人,说出你们小组的观点。
推测答案:
观点一:有。描述得非常真实,具体可感。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的像我一样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或许曾经有,曾经作者在雨巷中遇到过这样一个姑娘,现在作者在雨巷中期待着再次与她重逢。
观点二:没有。诗人只是希望遇到,在脑海中想象着这个姑娘,并没与真正遇到。第一节、最后一节,希望,仅仅只是希望。
2、小组研究:诗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而不说成兰花姑娘,梅花姑娘或是菊花姑娘?
像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浣溪沙》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代赠》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忧愁、凄婉、容易消失离去的。用丁香形容姑娘不仅写出了姑娘的淡雅、美丽,还刻画出了她那楚楚动人的忧郁。中国诗歌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用意象来传情达意,历代诗人在意象的使用过程中使其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本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意识,培养这种能力,使其在以后的诗歌阅读鉴赏中有据可依,有法可用。)
引导学生发分析诗歌意象:
油纸伞、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
——油纸伞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雨巷:悠长、寂寥。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我: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丁香姑娘: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冷漠、凄清、惆怅、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消散了……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衰败的感觉。我:冷漠、凄清、惆怅。给人迷茫伤感的感觉。
共同点:调子都是压抑、低沉的、凄迷的,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朦胧凄美的意境。这就是本诗的第二美——意境的朦胧美。
3、小组展示:诗人遇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姑娘?请加以描述。
4、朗读展示:再读诗歌,在把握诗歌意境美的基础上领略诗歌的音乐美,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生读——师读——齐读
四、能力拓展:请以《雨巷》的抒情方式为例,选取合适的“意象”,创作一首小诗。如白云、海洋、小鸟、各类花草,各位物品……
五、课后作业:请大家搜集整理古代诗歌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如竹、松、荷、月、流水,乌鸦、寒蝉、白云……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5
教学目标:
1、学习《雷雨》第二幕.着重分析主要的矛盾冲突及矛盾冲突所揭示的人物性格,挖掘全剧的主题;
2、了解话剧的特点,品味个性化语言。
教学思想:引进“以人为本”的民主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矛盾冲突和通过矛盾冲突把握全剧的主题是重点,把握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是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讨论法、表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剧情: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想意义之所在。
二、分析剧情和矛盾冲突:
(1)梳理人物关系:说说下列人物存在哪些冲突?主要矛盾是什么?(显示人物关系表)
(2)第一场戏的剧情如何发展?
三、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1)周朴园怀念鲁侍萍的感情是否真实?请试加分析。
(2)周朴园对鲁侍萍相认前和相认后的态度变化是否矛盾?为什么?
(3)你认为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可以用四个词概括:自私、虚伪、阴险、狡诈。他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当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的时候,他凶相毕露,残酷、自私的一面暴露无遗。正如繁漪所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四、分析主题:
《雷雨》在纠缠着血缘关系和命运巧合的剧情中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的社会内容,鲁侍萍、鲁大海和周朴园的冲突本质上是阶级冲突,冲突的残酷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鲁侍萍、四凤等人的悲剧有力地揭示了旧社会、旧家庭的罪恶。
五、欣赏人物语言:
(1)试分析下面一段对话: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2)有感情朗读下面几句话,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周朴园(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六、布置作业:
(1)全剧的标题“雷雨”有什么象征意义?
(2)鲁侍萍到底有没有出路?请发挥你的想象力,以“走出周公馆的侍萍”为题目写一篇短文,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雷雨
鲁侍萍——————————私生活角度
自私、虚伪
周朴园大资本家的罪行
阴险、狡诈
鲁大海——————————社会斗争角度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6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关于《左传》
教师补充:“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1、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
2、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次子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4、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长子)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5、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6、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五、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进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2)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2、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3、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4、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5、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诵读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39;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解难。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的义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④quē通“缺”
⑤jué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临危授命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说服秦伯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7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听三国演义主题曲
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豪。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
1、提问:《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有谁能谈一谈有关《资治通鉴》的知识吗?
(指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教师明确作家、作品
三、一读——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请一生明确读音,全班齐读。
2、请一生试着朗读课文。
3、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4、全班齐读。
四、二读——读懂课文
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己解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互助解决。
4、出示重点词句,指名翻译。
5、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五、三读——读出语气和感情
1、孙权的谈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语气肯定,语重心长,现身说教。(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2、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鲁肃:惊讶、赞叹。吕蒙:自豪、自得。(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3、教师顺势抛出问题: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吕蒙、鲁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点评、肯定。
4、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当场表演孙权与吕蒙、吕蒙与鲁肃的对话,再现当时情境。
5、全班齐读。
六、延伸拓展: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七、结束语: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挺立在时代的潮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板书设计:孙权劝学
孙权→劝→吕蒙←赞←鲁肃
(语重心长)(自豪、自得)(惊讶、赞叹)
关爱部下虚心接受意见爱才
好学勤学、刻苦敬才
善劝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8
课时:2
授课方式: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背景、解题
你们知道“秦晋之好”的意思吗?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题目点明了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二、读文知字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共(gōng)其乏困阙(jué)秦
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第一段:秦、晋围郑(形势/围郑原因/驻军位置/)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拉拢引诱,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19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篇小说。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根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在环境、情节、人物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根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研究《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林黛玉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关键人物,那么,对于这个关键人物作者是如何来刻画描写的呢?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此便要开始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充满期待,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回答。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多媒体打出)
黛玉这是到了自己的外祖母家啊,怎么会这么谨小慎微呢?
本文开篇的这段对林黛玉心理的直接描写,十分清晰地呈现出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一下子就明了了黛玉敏感、谨慎、自尊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好的心理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它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2、间接的心理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通过直陈的方式表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间接地表现。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的心理描写”。(媒体打出“人物的心理描写手法:直陈、间接(语言、行动)”)
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后的哪些语言、动作和行为具体表现了她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
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找到的相关描写。(点一二小组即可)
3、外貌特征
那么,这样一个“细致缜密、聪慧机敏、自尊特立”的林黛玉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请同学们把小说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请同学们齐读这些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和段落。
从这些外貌描写我们能看出林黛玉这个人物到底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
——貌若天仙、行止高雅、体弱多病;眉目含情、聪慧机敏、多愁善感。(多媒体打出)
同学们,这些有关林黛玉外貌的描写,是作者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吗?
——显然不是,这些描写都是通过他人的观察和评说来完成的。这种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人物的手法属于“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除了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之外,还可以借助人物来衬托、借助环境来烘托。(媒体打出“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他人的观察与评说、人物衬托、环境烘托”)
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有什么好处呢?
三、品赏祥林嫂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共同研究《祝福》中祥林嫂这一人物。
1、外貌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林黛玉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那么,《祝福》的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把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找出来。(学生齐读)
请问,祥林嫂的外貌特征也是主要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表现出来的吗?
2、心理变化
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讨论: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再讨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不被允许参加祭祀就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3、小结:由此看来,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逐渐地、一步一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她的外貌变化间接表现出来的。这些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多媒体打出)
四、总结(2分钟)
通过我们对林黛玉和祥林嫂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人物的正面的外貌描写还是和侧面的外貌描写,无论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间接的心理描写,都是小说描写人物、塑造人物极为有效的艺术手法。这也是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所要达成的目标。(多媒体打出)
五、赏析老人的形象(25分钟)
1、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到的赏析人物的方法,自读《老人与海》,分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中所有的学习任务。15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导学案·合作探究”第1题和第2题的结果。(15-20分钟)(多媒体打出)
2、(学生汇报后多媒体打出参考答案)
第1题:老人在与鲨鱼搏斗的每一个回合中都有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有些是有声的,有些是无声的,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小组讨论:这些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心理?你认为他的哪一句内心独白最能代表他的这种心理?
——老人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但每一次都是希望战胜了绝望,他要和鲨鱼斗到底、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2题:在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老人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形象?
——永不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却自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3、延展:你能根据你心里的老人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吗?(5分钟)(多媒体打出)
4、小结:通过合作探究,我们发现《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的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大量的描写,来突出老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的。(多媒体打出)
六、单元教学总结(7分钟)
其实,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正面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那正面描写的手法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有通过他人的观察与评说来描写的、有通过人物来衬托的、也有通过环境来烘托的。
我们这一单元所学习的三篇小说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希望同学们将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三篇小说中所学到的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去。
教案高中语文电子版篇20
教学目标:
1.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2.品读赏析,体会感情(重)
3.研读拓展,感悟形象(难)
一、导入新课、走进作者
1.看对联,猜人物。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
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2.看图片,猜作品。
(1)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3.知人论世
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4.预习检测
大家对课文已进行了预习,现在我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首先我们一起来正音。接着梳理文言知识。
精彩的展示源于大家认真的预习,值得赞赏!
5.揭示学习目标
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品读赏析,体会感情(重)
研读拓展,感悟形象(难)
二、解题理思路
1.解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研读标题。归去来兮辞:归去,回去;来兮,语气助词;辞,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2.理思路
再次回到题目,请问: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归去)
文章围绕“归去”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谁来回答(找一生答)
板书:(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
本节课我们就紧紧围绕“因、情、悟”三个字更深刻地解读陶渊明,感受他的隐逸情怀。
三、品读赏析、感受情怀
(一)归去之因
过渡语: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陶渊明在少年时就有“大济苍生”之志,踏入仕途大可实现他年轻时的理想,但此时的陶渊明为何要辞官归乡呢请大家听录音,从第一段中画出陶渊明归隐原因的句子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二)归去之悟
过渡语:因为心为形役,内心被外在形体所役使
因为迷途,视入仕为迷途
因为认识到昨天是错误的
所以,陶渊明弃官而去了。归去后的他又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呢我们来研读第四段。谁想将陶渊明的感悟读给大家(找一生读),请其余同学跟随朗读,画出陶渊明归去之悟的句子。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三)归去之情
过渡语:是啊,人生短暂,岂可受官场羁绊一生不如归隐田园,放飞心情、顺随心意,寻求自由之乐吧。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自由之乐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研读二三段。请大家默读二三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赏析。
要求:
1.有感情地诵读所选语句;
2.用优美的语言阐释所选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和画面;
3.以“之乐”的形式概括大意,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怀。
时间3分钟,前面同学说过的句子不再说,但可补充。
赏析第二段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初进家门之乐)
赏析:看到自己简陋的老屋,就高兴地奔跑。虽贫尤喜,41岁的诗人如同孩子一样天真。因为他奔向的不只是老屋,更是自由。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乃自己隐士生活的象征。故荒芜的不只是昔日常踏的小径,还有自由不受束缚的内心。
松菊乃高洁的象征。犹存的不只是傲然荒径的松树和菊花,更是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本性。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赏析:饮酒开怀,斜视庭柯大有“休将凡心愁俗世,且放闲眼看庭花”之感。
倚窗寄傲,陋室易安。精神上的富足与物质生活的清贫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这也正是他“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追求的真实体现。(室中之乐)
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赏析:园中日日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真是随意与轻松同在,闲适与自由共存啊。(园中之乐)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赏析:出则无心,归则有意。不就是陶渊明无心出仕,有意辞官的真实写照吗(园中之乐)
感谢大家精彩的发言,通过抵家之乐、居室之乐,庭院之乐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的居家之乐。我将大家的集体智慧付诸于课件,请看大屏幕:
归去后的陶渊明:有冲破“尘网”,挣脱“樊笼”的欢快
也有与家人久别重逢,安享天伦的喜悦
有闲庭信步,触目成趣的宁静安逸
也有饮酒寄傲,与世隔绝的孤高傲岸
但这还不足以满足诗人追求自由之乐的梦想,于是他走出家门,奔向田园。畅游于田园之中的陶渊明,又有哪些乐趣呢我们来品读第三段。
赏析第三段
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人情之乐)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农事之乐)
赏析:悦耳的知心话,真实的农家田园生活,衬出他消除官场忧愁,自然恬淡的心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情之乐。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出游之乐)
赏析:驾车乘舟,水道幽深,山路崎岖,都让人兴致盎然。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出游之乐)
赏析:欣欣向荣的树木,缓缓流淌的泉水,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都让人倍受鼓舞。
小结:田园中的陶渊明感受到了人情之乐,农事之乐,和出游之乐。
在这里:有与亲朋推心置腹,开怀畅谈的怡然自得
也有与农人谈桑话麻,把酒言欢的闲适自由
有摆脱官场,纵情山水的淡泊逍遥
也有融身自然,无我相安的旷达洒脱
四、研读拓展、感悟形象
通过刚才的赏析,我们看到了一个“闲适自由、自安自乐”的陶渊明。然而,现实中的诗人真的如此快乐吗
穿过东篱的栏栅,他认清斗米中的污浊;
背负荷月的草锄,他看透人世间的浮华
身世卑微,怀才不遇,受人羁绊是他现实生活的真实映照。
黑暗现实的无奈苦闷,凸显了他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高尚节操;
理想抱负的难以实施,坚定了他淡泊明志,纵情山水的无悔追求;
山水自然的明净安逸,给予了他忘怀得失,乐天安命的人生真悟。
故在文章最后他发出了“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人生感悟。此时的陶渊明获得了真正的精神之乐。
学习了本辞,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陶渊明,请用“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陶渊明。
明确:
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
你是一株隐逸的菊,绽放于东篱之下;
你是一朵自由的云,漂浮在天空之上
你是一只卷飞的鸟,飞回到山林之内。
五、布置作业
请以“归隐是对人生的逃避还是热爱”为话题谈谈自己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教学反思: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浅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_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二、课堂诵读少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太少,致使他们对内容理解不够,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够流畅。
三、学生距离远
党老师一语“《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走近学生,使老师没有了亲和力与学生产生了距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认为自己不算是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为何会在市优质课上与学生产生距离失去亲和力反思原因,距离是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紧张、不够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进学生,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讲好一节课的决定性因素。
虽有遗憾,但也收获颇丰。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认识到了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精炼简洁的课堂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亮点,将亲和力融入课堂能使一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非“被灌”。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谢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她们节节不落,认真仔细的听评,感谢她们对我教学语言的锤炼。感谢张军红老师,焦丹丹老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对导学案及课件的修改。感谢姬琰囡老师在我8号下午去见学生时给我的勇气和帮助,感谢所有语文组老师对我的鼓励!可以说,我的成绩是语文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质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