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 梦荧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品味课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

2、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3、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游戏:

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童话故事,那么我们来做个跟童话有关的小游戏,好不好?看图片猜童话。请你认真看图片,然后猜一猜,这是来自哪篇童话?(课件出示:图片)

你们知道得真多!是呀,童话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快乐着!

老师发现今天的你们格外精神,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张开想象的翅膀再一次飞进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趣中探疑

1、一提到花园,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用你积累的词句描述一下。啊!太美了,那么巨人的花园又是什么样呢?

2、指名读文,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花园怎么样?

3、交流个体感悟。(可能:漂亮、神奇、变化多端)

谁能带我们走进巨人漂亮的花园?(交流后课件出示: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4、集体朗读:好美的花园呀,让我们一起去美美地享受这花园的美丽。(齐读)

5、范读想象:这一次有了新的要求,同样读这几句话,脑海里要浮现出画面。请把眼睛闭上,静静地聆听。(教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什么了?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感受欢乐:当学生说听到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时,出示:“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过渡:看,花园四季交替多正常啊!可巨人的加入就使这个花园发生了变化。花园是怎么变的,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句子。

7、读文思考:(课件出示)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当巨人拆除围墙时,花园又。

三、交流感悟

1、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忽而春意盎然,忽而寒冬腊月。原本一年四季正常交替、景色美丽的花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学生汇报)是的,与其说是花园在变化,还不如说是人在变化。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他的态度怎样呢?

(1)再次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点拨:

态度:生气

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①理解“四处逃散”,想象理解巨人吓坏孩子们的情景画面。

②读好这句话的语气,正确把握巨人的生气程度。

相关语句:“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①理解“纷纷逃窜”,想象巨人伤害了可爱的孩子的情景场面。

②正确把握此时巨人的生气程度。

相关语句:“喂!你赶快滚出去!”

理解“叱责”,想象此时此刻的巨人发怒的情景。

(3)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充分体现巨人性格的语句。

(4)这三句话什么地方相同?巨人如此强烈地让孩子们滚出去,是为了什么?(独自享受花园的美景,不让孩子们享受快乐。)听,滚出去!滚出去!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

(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2、师:是啊,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赶走了孩子,也一次次赶走了美丽的春天。老师想和同学们合作读一读精彩的句子。男同学读巨人一次次发火的句子,女同学读孩子带来春天不同变化的句子;请大家听清楚老师的提示,又快又准地接读下去。

(师生合作读)

3、看来有着自私、冷酷的心墙的巨人只能拥有冬天,可是最后春天为什么又来到花园里呢?

请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猜想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会说什么?巨人从小男孩的动作中知道了什么?

师指导朗读:是的,小男孩用无声的语言和满树的桃花让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是多么感激小男孩啊,我们一定能读好第9自然段!

4、情境渲染:真是春风融化冰雪,暖语滋润心田,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呢?我们男女生赛读最后两段。

师: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孩子带来春天里一切的美好。

5、揭示寓意:巨人最后明白了什么?

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1)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2)从童话中领悟道理。

(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别人、宽容的人才会有快乐、快乐要大家分享。

6、美读末段:巨人用宽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坚冰。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出示画面)

7、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此时的巨人变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了?(宽容、豁达)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有什么感受呢?

我要采访一下巨人。(现在你和孩子们在一起有什么感受?)

8、总结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四、拓展创新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五、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六、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

2、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相关知识,了解“挑战者”号及相关宇航员的知识。

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掌握朗读技巧,通过诵读,体会演讲者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2、理解文中重点句段,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德育目标

理解美国精神的内涵,学习航天英雄们在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体会演讲者的情感变化。

2、对航天英雄的形象分析和对美国精神内涵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茫茫宇宙,浩瀚太空,深邃而美丽,总是吸引着人们向往的目光。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对地外空间的探索,在人类为了自己的成就而欣喜万分时,痛苦和不幸往往也会不期而至。1986年1月28日上午成千上万名观众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战者”号第十次腾飞的壮观景象,11时38分,耸立在发射架上的“挑战者”号点火升空,直飞苍穹,突然,在升空72秒后,伴随一声巨响,航天飞机瞬间变成了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火焰和黄白色的浓烟坠入大西洋,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国全国上下顿时陷入沉痛的悲哀之中,纷纷以各种形式表示哀悼,世界其他国家元首也纷纷发表讲话,对死难者家属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当晚即发表电视讲话,对遇难的英雄表示哀悼,三天后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的演讲词。首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文中提到了哪些遇难英雄,找到具体段落并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概括一下他(她)给你留下的印象。

二、走进英雄,认识英雄

学生自由谈,教师总结。

迪克:为探索太空不惧危险;迈克:为祖国屡建战功;朱蒂丝:笑对工作、享受人生;埃里森: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罗纳德:有梦想、性格坚毅;格里高利:懂得感恩;科里斯塔:富有勇气和探索精神。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这七名宇航员中有一名身份有些特殊,请问是谁?)

补充关于科里斯塔的资料。

美国在进50多次载人飞行后,决定选择一名平民进入太空。里根总统提议,这个平民宇航员应当是一名教师,这无疑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巨大荣幸。消息传出共有11000名教师报名,经过反复挑选,从中选出10名,最后确定的就是科里斯塔麦考利芙,按照事先的安排,她准备在航天飞机上给美国和加拿大的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我们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知道她当时在美国的影响,里根总统在得知这一灾难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是女教师乘坐的那架航天飞机吗?”

我想,根据我刚才提供的材料,大家就能理解文中引出“凝聚了整个国家想象力”的理解:科里斯塔这种几乎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吸引了美国全国人民的注意力。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并认识了这些宇航员,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故事,但作者赋予了他们一个共同的荣誉性称号:英雄。而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段落就是对英雄事迹的追忆。(板书)

总结:真切的感情往往源于令人感动的细节,文中里根总统对英雄们的事迹一一展开了深情地追忆,他们的故事使我们感到这些英雄原来也是平凡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三、把握结构、体会情感

当把这些英雄的故事以这次灾难为背景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悲痛→文中里根总统是否表达了相同的情感呢?

明确:本文是一篇追悼会上的演讲词,所以必然会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板书)

那么,里根总统是否就要让美国人民一直沉浸在这种悲痛之中不能自拔、一蹶不振呢?

(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还要化悲痛为力量,发扬英雄精神,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

要继承英雄就必须化悲痛为力量。(板书)

这样的话,我们这篇文章的结构和情感脉络就出来了。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三个关键词,来把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这件事情比较简单,因为我们只需要把追忆部分找出来,其他两个部分也就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追忆是从哪里开始的。那么这一部分的结尾段又该划分到哪一段呢?(明确D13:我们可以看到从第6段开始,作者用了7个段落对每一个英雄的事迹进行了回忆,而这一段就是对追忆部分的总结。

请同学们从哀悼英雄或者是继承英雄的部分选取1段你认为能够较好体现悲痛或力量这样情感的段落。然后通过读来体会一下那种情感。

学生示范读,点评。

嗯,读得非常好,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这种文章有个特点,就是它对道理的阐述未必很严密,但是一定是以某种精神鼓舞人,真切的情感打动人。刚才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品读,多数同学都较好地把握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两段,共同缅怀逝去的英雄。

评:读得很好,读出了我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四、问题探究

本文的题目是《真正的英雄》,那么请问大家,作者认为怎样的人才能够被称为英雄呢?具体而明确的标准是在哪一段提出来的。第四段第一句。请同学们一起来把这个标准读出来。

提出了一个标准,然后用事实去套这个标准,就可以作出评判,得出结论,所以在这一段以后,作者就对七名宇航员的故事进行了追忆。那么他的结论是什么呢?这些宇航员算不算英雄?(算)

1、既然七位宇航员最后都牺牲了,为什么还说他们的故事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

英雄们虽然死去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将永驻人间,而课文的第三部分就是要继承英雄们的精神。请同学们看看在这一部分最早提到这里这七名宇航员和他们的精神是在哪一段。(明确:第7段。)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一段是怎样过渡到对英雄品质的继承上来的。

这一段开头还是沿袭了前面悲痛的主题,说英雄们的牺牲带给了人们震撼和痛苦,但是还带来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只有两句话,也就包含了两层意思,由于语言比较浅显,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概括出来了,第一层谈的是人类历史,历史并不平坦,需要和艰难险阻作斗争,那么美国的历史是否是平坦的呢?(不是)美国人是靠什么精神去和艰难险阻作斗争的呢?(英雄主义和崇高的献身精神)这两种精神我们的'宇航员是否具备呢?(具备)这样的话,作者一下就把七名宇航员的精神上升到美国民族精神的高度了。这种精神,我们不妨把它称为“美国精神”。(板书:美国精神)请同学们找出里根在文中其他地方直接使用的,能够体现美国精神内涵的词语。

2、里根总统所说的美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锲而不舍的责任感、英雄主义、献身精神、社会责任感、开拓精神、想象力、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3、文中提到一个世纪前美国西部的开拓者们有何作用?

首先,先辈们开拓了荒漠的实践正是美国精神的体现;同时,也为下文发出战胜现在的“荒漠”做好铺垫:祖先们都能凭借美国精神开拓西部,战胜荒漠,今天我们也同样面临荒漠,我们应不应该战胜它呢?应该。我们能不能战胜它呢?能。我们靠什么战胜它呢?美国精神。通过这样的铺垫,后面再向美国人民发出号召,自然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教师总结过渡暨主题思想概括:

这篇演讲词哀悼了遇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文章饱含深情,读起来令人感动。我相信这篇文章不仅能够感动美国人民,感动读者,还能感动全世界。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笔来,写下你们的感动。

五、迁移拓展

活动:

假设七名宇航员当选为20世纪感动世界的英雄集体,请你为他们写一段墓志铭,要求简洁深刻有文采,能概括人物的事迹和存在的价值。

提供示例,学生读自己的作品,点评总结。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担负着进军太空的神圣使命,他们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人类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不幸以身殉职、为国捐躯,是人类航天事业的重大损失,他们不愧是真正英雄,人类的优秀儿女,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垂史册。

六、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这些真正的英雄身上的精神,这种美国精神已经漂洋过海根植于我们的心中,“挑战者”号虽然已经化为碎片,但是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不会停止。继续向未知领域进军,这是逝去的英雄的期盼,也是我们的责任,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5】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②“能力目标”:领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着的艺术和美,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

③“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

2、欣赏讨论法: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直观的感受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3、联想法:由儿童游戏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中国画,让学生在品读中领悟到游戏中蕴含的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展示丰子恺的两幅漫画,并配以作者的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学生感兴趣的漫画入手,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由漫画引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可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作者介绍,力求创新: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由生活中的发现,进行艺术美的创作的故事。

(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检验了课前学生资料搜集的能力.)

〈三〉正音正字:

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准备。

〈四〉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五〉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最能表现童真、童趣的语句,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

〈六〉拓展欣赏,艺术熏陶:

展示几幅中国山水画和西洋人物画,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赏析,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的解释,会使语文课陷入美术课的泥坑,可以让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强语文课的容量,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对自己的终身发展也有益.)

〈七〉口语交流,人文培养: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由自己童年的游戏引发体验,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在共同的交流切磋中,互相沟通、互相合作。

〈八〉课堂小结,归纳总结:

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学要有所得,通过大家的合作交流,让学生用一句话归纳本节课的心得、收获。触动了学生的灵魂,就能说出自.己最深的体会.教师的寄语,让课堂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进行语文学习,使语文课堂的宽度得到延伸。)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2、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预习

1、解决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

觑鬣剽悍疆场驯良勇毅窥伺迎合疮痍枉然阔绰观瞻妍丽庇荫遒劲犷野畸形颚骨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

2、朗读全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漠的草原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

2、作家作品简介: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代表作为博物志《自然史》。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课文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看课文哪些地方各写了那一种马?

明确: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

2、讨论: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明确:(1)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2)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

3、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明确:

(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

(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四、问题探究

4、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通过比较突出的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5、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明确:(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言之成理即可)

五、体验与反思

6、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

明确: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

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明确:首先,“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料,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觅食;“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

(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小结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七、作业

1、为课文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2、反复朗读,体味欧化语言。

3、学习写法,课外仔细观察动物的活动,写一以动物为主角的散文。

八、课后小结:

通过拓展训练,请学生说出含“马”的成语、俗语、典故等激发了学生积累知识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教师充分起到“导”的作用,学习效果显著。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和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以及乐观豪迈的革命情怀。

2、体会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的表现力量。

教学重点

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

教学难点

借代与借喻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背景

陈毅。名世俊,字仲弘,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在敌人围追堵截的危难时刻,深陷困境的陈毅写下了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

这组诗诠释了为理想而牺牲生命的革命精神,这组诗赞扬了为自由而奉献头颅的豪迈情怀,

诗歌学习,朗读为本。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队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

二、反复朗读,把握情感

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诗,要求借助注释理解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结合朗读指导品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一致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的朗读体味是不一样的。

生自由读。齐读。

2、比赛读。

下面我们来一段朗诵比赛。咱们班朗读最好的女生和男生各出一名。我们女士优先吧!

女生读。男生读。

三、了解内容,体会革命精神

1、这几首诗的前面有一段小序,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前小序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写作缘由,从“旋围解”可以看出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记的,这三首诗是在“虑不得脱”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而留下来的`,“留衣底”是为了勉励战友,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2、每首诗各写了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

(1)解读第一章:

——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也必定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2)解读第二章:

——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8】

[设计说明]:

本文的教学设计本着以下几个原则:

1、废止串讲,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

2、不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而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感受。

3、突出对课文中的“三美”(精粹活泼的语言美、超凡脱俗的形象美、含蓄深刻的意蕴美)进行教学。

鉴于以上几点原则,本设计以“三美”带动全篇,整体感知、领悟全文。整个课堂教学呈总分总结构:整体感知——分步品味——总结收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熏陶。整个过程读中品析,品读结合,特别是让学生在音乐美、图画美的氛围中来读,力求做到“美文美读”。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背读课文。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等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

45分钟

[课前准备]:

1、课前下发积累卡,指导预习,解决积累卡A面的内容。

2、学生自读积累卡B面的内容。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及投影片

[课型]:

赏析、背读课

[主导教法]:

诵读、品析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10分钟)

一、导语设计:(投影:出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

同学们,谁能说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是由哪种花构成的?(生答:莲花)澳门人民之所以选择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是因为澳门不但莲多、莲美,还因为莲花能象征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的纯洁、高尚的心。无独有偶,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写下了千古传颂的颂莲言志的名篇《爱莲说》(板书课题)。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借描写莲花来抒发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放录音),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莲花的美。

2、指名对译本文大意,教师订正。

3、学生伴随音乐(古筝独奏曲《高山流水》)朗读课文。

4、教师简单介绍:这是一篇美文,言简意丰,历来传诵不衰。

5、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6、教师归纳小结(板书): 精粹活泼的语言

三美超凡脱俗的形象

含蓄深刻的意蕴

教学板块之二:分步品味(30分钟)

一、品析文章的语言美:

1、小组讨论:课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里?举例说明。

2、小组代表发言。

3、教师点拔小结:

文章的语言美:

一表现在语音美。或叠音(亭亭净植),或重韵(蕃、丹、染),音调和谐,节奏明快。

二表现在句式美。凡当略者,寥寥数字;当详者,精心勾画,散句、骈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变化多姿,叹古人,用陈述句,平实、稳妥,有“俱往矣”的韵味;叹自身,用反问句,有知音难觅的感伤;叹世人,则用感叹句,把鄙夷不屑之情,通过“宜”字宣泄无遗。

三表现在表达方式美。百字短文,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有爱莲史的概述,有莲花形象的描绘,有对诸花品质的品评,有自身感慨的抒发,而这一切无不为了突出“爱莲”这一主旨。虽惜墨如金,却已充分表达了丰富情感。

4、伴随音乐或读、或背课文,感受语言美。(播放古筝独奏曲《流水行云》)

二、欣赏文中的形象美

1、请学生读出作者描绘莲花形象的语句。

2、结合莲花图,学生将描写莲花的七个短语填入,并悟出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

3、小组讨论,代表总结发言。(投影:出示正确答案)

4、教师点拨小结:

七个短语的描绘,可见作者从七个角度写出了莲花的高洁美、质朴美、正直美、清高美等高尚品质,将莲花的外部特征与内在气质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言志,作者借莲花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花喻人,花美人更美,自然贴切。

5、学生看着莲花图,听着音乐,带着情感试背课文第一段,感受莲花形象美。

(投影:出示完整的莲花图;放录音:古筝曲《流水行云》)

三、理解文章的意蕴美

1、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不单纯写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2、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3、教师点拨小结:

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菊花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衬托,使得“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卓然超群。二是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以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弦外有音,这就是“意蕴美”。

4、带着对莲的赞美之情或读、或背课文第二段。(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教学板块之三:总结收束(5分钟)

一、学生背诵课文,要求动情、动容,在音乐声中吟诵。(放二胡曲《高天上流云》)

二、教师总结收束

周敦颐的《爱莲说》,堪称古代散文精品,精在精粹活泼的语言风格、精在形神统一的“借花喻人”、精在“力排众好”的高雅主题,莲是作者生活理想的象征,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不愿隐逸、不慕富贵,保持高洁的情操,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超凡脱俗的,我希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同学们都能够志存高远,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莲花式的人。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精粹活泼的语言

三美超凡脱俗的形象

含蓄深刻的意蕴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9】

教学目标:

一、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二、成功的景物描写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指导学生了解小说景物描写的特点。

三、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教学设想:

一、以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为教学重点。

二、采取阅读、讨论、讲解、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写作能力。

三、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进一步熟悉课文,对易读错的字正音,梳理结构。

二、体会、揣摩小说在安排材料上详略得当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用投影幻灯出示词语,给加点的字注意: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ūi 蕴藻:yùnzǎo (家)眷:jun 皎(洁):jiǒo 漂渺:piāomiǎo 纠葛:jiūgé

二、补充注释:(可先让学生查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大抵:大都,大概。

怠慢:有冷淡之意。

朦胧:模糊看不清,一般形容月色或烟雾。

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疏疏朗朗:形容稀疏开阔。

纠葛:指纠缠不清。

三、结合预习分段,归纳段意。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进行讨论,指名回答。教师明确:

这是鲁迅先生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为依据,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来到平桥村后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其中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却全都嘲笑起来了”)“我”随母亲归省来到平桥村,简明地交代出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缘由,同时介绍了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第二部分:(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到“各自回去了”)“我”和小伙伴们到赵庄看社戏。这是课文主体部分,可分四层:

第一层:(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看社戏前的波折。小伙伴们帮助“我”实现了看社戏的愿望。

第二层:(从“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到“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小伙伴们愉快地架橹摇船送“我”去赵庄看戏和途中的见闻。

第三层:(从“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到“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在赵庄看社戏的情况。

第四层:(从“月还没有落”到“各自回去了”)看社戏后深夜返回平桥村的情景。

第三部分:(从“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到全文结束)六一公公的好客和“我”对昨夜看戏、吃豆的怀恋。

四、作品在组织材料上做到了有详有略,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地体会、揣摩。

(一)教师提问:小说的第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是详写还是略写?不写这些内容行不行?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摘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举手回答问题。教师明确:

这部分写了三个内容:

1、“我”跟随着母亲归省来到平桥村。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因为这里不仅能免读《诗经》之类的书,还能看到社戏。

2、这里有与“我”年纪相仿,不拘行辈,嬉戏玩闹的小伙伴们(正是这些小伙伴实现了“我”看社戏的愿望)。

3、平桥村这块乐土上可以钓虾、放牛、无拘无束、趣味无穷。

然而以上这些内容都是略写,虽是略写,却又不能不写,因为这些内容跟看社戏有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为看社戏做了有力的铺垫。

(二)教师提问:看社戏出发前遇到了一些波折,这里是详写的,为什么?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摘出遇到了哪些波折,然后回答详写的原因。教师明确:

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小伙伴们和“我”一起去,双喜写了“包票”。叙事非常详实,这样写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岩。

(三)教师提问:在看社戏的途中,作者详写了什么?各采用了怎样的笔法?

要求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写了小伙伴们开船,侧重于写动作:

点、磕、后退、上前、出,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突出了孩子们的精明能干;还写了春末夏初的夜景,作者侧重人的感觉写;写山,以动衬静地写;写渔火,由远及近地写。这些描写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江南水乡夜景图,读后仿佛使人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

(四)教师提问:“在赵庄看社戏”这一节中,作者详写中又有略写,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要求学生在书上摘出内容,作比较后回答。教师明确:

详写的内容是:双喜述说铁头老生翻筋斗的本领,“我”喜欢看“蛇精”和“套了黄布衣跳老虎”的表演,“一个红衫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挨打的一折,让孩子们厌烦的老旦的踱来踱去不停的唱。总之,作者抓住了孩子们看戏的兴趣和对台上表演的反映进行详写。

在详写中也有略写,如小旦、小生的演唱等等。

详略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根据中心主题的需要,做到详中有略,略中有详,才能使文章多姿多彩。

(五)教师提问:看社戏夜归途中,作者可写的东西很多,却只详写了“偷吃罗汉豆”的情节,应如何理解?

要求同学们能够复述这一段(因为这段很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然后回答问题。教师明确:

作者浓墨重彩叙写了小伙伴们偷吃罗汉豆,着意刻画了小伙伴这个群体,他们天真、淳朴、热情、聪明、能干。另外,究其实,那夜的戏让小伙伴们看得失望,仅让“我”看社戏的心愿得到了满足;偷吃的罗汉豆,不是珍馐美味,不过是普通的豆,却构成了“我”的极大快乐,这样写又与小说的结尾紧紧呼应起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五、布置作业:

(一)背诵“一出门……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二)在第二部分中,找出描写山、戏台、航船的比喻句,并加以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认真学习小说对人物的刻画。

二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

三检查作业,复习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集体背诵、个人背诵相结合,课上背诵、课下背诵相结合。

二、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投影幻灯片,要求学生做在笔记本上。)请按照叙述的`先后,重新编排给出的情节的顺序,并指出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A、赵庄看社戏

B、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C、看社戏前的波折D 看社戏归航偷豆

E、六一公公送豆F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G、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1、情节顺序是:

2、详写的是:

3、略写的是:

[参考答案]

1、G、F、C、B、A、D、E

2、A、B、C、D

3、E、F、G

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

(一)教师提问: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主要描写了双喜,描写的其他人物有: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二)教师提问:双喜是小伙伴中的代表人物,试分析双喜这个形象,从中了解他的性格特征。

要求同学们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明确:

双喜这个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地表示同情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表示“写包票”,同时提出了几条有力的根据,至使“我”能去看社戏。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这都表现了他的聪明、热情、机灵、能干。看戏时,双喜告诉“我”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说明他已经来看过戏了,这一次是专意陪“我”的。这表现了双喜对“我”的友爱、热情。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双喜马上来安慰“我”,“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这表现双喜善解人意,对“我”非常体贴。当大家都不想继续看戏时,双喜说“还是我们走的好罢”,他了解大家的情绪,俨然像一个兄长一样。看戏后,双喜认为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阿发的娘若知道了会哭骂的;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老头子会骂的。这又表明了双喜考虑得周全。

对这个人物,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运用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很成功。

(三)对于小说中的其他几个次要人物,教师可以略加提示。

桂生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这补偿对“我”的歉意,他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

阿发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他多么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这是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的本色;他又亲自给“我”送罗汉豆,又表明他的淳朴,好客。

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勾画得颇为准确、生动。

四、教师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色。

(一)教师提问:作者几次描写景物的立足点在哪里?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借助小说中的“我”,在船上描写了月夜行船、船头观戏、深夜归航几个画面,景随舟移,情随景迁,仿佛使读者身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教师提问:“春夜出航”是最具魅力的写景段落,它有什么特色?

要求学生齐读课文,认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借助“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段描写,从感觉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读者。

(三)教师提问:至于“深夜归航”的描写又怎样呢?

要求同学与上面的写景比较,回答问题。教师明确:

从赵庄回平桥村途中的描写以仙境再拟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另外,写得带有童话色彩,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烘托出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

五、教师提问:小说的结尾应如何理解?(作为一般性的理解,不作重点问题处理。)

要求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怎么好看,那夜吃的豆也是普通的罗汉豆,作者借助“我”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是怀念平桥村朴实、勤劳、聪慧的小伙伴们和有趣的生活。“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六、课堂写话。

学习了“偷吃罗汉豆”一节后,请同学们写一段“童年的趣事”。(若课上时间不够,课下继续完成。)

七、布置作业:

完成书后练习二中的1、3两题和练习四的1、2两题。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注意积累重要字词;在课堂学习中学习能结合文意品味语言,解释词义。

2、通读课文,能把握文章情节,概括文章内容大意。

3、在深入的品味中领悟作者写作意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形成个性化的解读。(难点)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

师:猫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小动物。今天课前,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关于猫的视频材料,请大家欣赏。

生看视频“世界上最搞笑的猫”。

师:看了这段视频,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你觉得猫是怎样的小动物?--生谈看法。

师: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先后养过三只小猫。从这三次养猫的经历中,他又感受、领悟到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猫》。

二、读

1、请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读完文章后,你最想弄明白的又是什么?

2、生谈自己最想搞明白的问题。

3、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请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物?又写了什么事?--师生互动明了

三、议

1、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几只各不相同而又活灵活现的小猫跃然纸上。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让你选择,你会领养哪一只小猫?

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在师生互动中追问如下问题:这只猫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然后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关键语句。

以下为备用材料:

(1)关于第一只猫

特点:活泼可爱

关键语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阳光里滚来滚去。/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品味其中的比喻句、词语滚来滚去等)

(2)关于第二只猫

特点:更活泼更有趣

关键语句: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品味其中的动词)

(3)关于第三只猫

特点:忧郁懒惰

关键句: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品味若有若无)

2、师:然后,这三只猫的.结局各不相同:他们或者病死、或者被抱走,唯有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为什么?也许就是因为这只猫的忧郁懒惰,也许就是因为它的外表丑陋,让人既可怜又可厌,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四、析

假如,一切可以从头再来,你认为文中的“我”会更愿意再养哪一只猫?

1、对第一只猫

“我”的态度:感觉到它的可爱,讨人喜欢,对它的病亡感到一缕酸辛、可怜,表示要再要一只。

2、对第二只猫

对它的被捉感到怅然、愤恨并咒骂,对它的丢失很不高兴,心里牵挂;好久不养猫。

3、对第三只猫

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决定自此,永不养猫。

五、辩

然而,虽然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猫终究是猫,它是不能说话的,生活也无法从头再来。因此,作者只有用质朴的语言、动情的叙述告诉我们他的教训和反思。那么,我们能不能从中读懂他的思考呢呢?

1、有人读了文章后得到了这样的启发:从第二只猫的讨人喜欢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让自己活泼些开朗些,这样才能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注重团队精神的今天,更应善于与人交往,把自己融人到集体中去。

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师生互动中完成对文章主题的多元解读。以下为备用说法:

(1)从第三只猫的死,我们应该吸取一点教训,那就是:凡事不能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否则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从家里人对待第三只猫的态度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改变自己的性格,要活泼开朗,有真才实学;应该适当地注意自己的外表,这样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不好印象。

(3)从家里人对三只猫的态度来看,我们在对人时不能以外貌和性情来喜欢一个人或讨厌一个人。

(4)三只猫都是社会中的弱小者,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作为社会中的弱者,应该自立自强,这样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主人。

六、结

1、师:正如刚才同学们多样化的理解和感悟所告诉我们的那样,面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不一样的收获。但《猫》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有善于反思、勇于自责的精神,要学会从生活和经历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这一点是相同的。

我跟大家一样,读了文章后也有不少想法。我想借这么一首小诗表达我的感受:活泼可爱小猫咪, 病死亡失人惋惜。

忧郁懒惰丑陋猫,受辱冤死引深思。

2、生完成小诗填写并交流。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

3.学习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4.体验人间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深层品位诗歌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以“情”牵引,以“读”强化,以“问”贯穿,以“悟”延伸。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并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母亲》,渲染气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聆听母爱

1976年7月28日深夜,唐山,在一间温馨的小屋里,年青的母亲正在缝补衣服,九个月大的孩子已经熟睡。忽然,一阵地动山摇,一声巨响过后,房屋垮塌了,母子俩被埋入废墟中。所幸的是,房顶的预制板是斜压下来,他们都没有受伤。但是房屋垮塌严重,只能等待救援。三天过去了,由于严重脱水,母亲的奶水没了。孩子的哭声渐渐微弱。年青的母亲心碎了,这时候,她摸索着将身边的缝衣针,毅然的刺进自己的手指。然后将刺破的手指放进孩子嗷嗷待哺的小嘴。第八天清晨,救援人员终于掀开了压在他们头顶的预制板,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孩子脸色红润,宁静而安详,在早已死去的母亲怀里,睡得正香。在他的嘴里,还含着母亲已经僵硬的、发白的手指……

母爱是伟大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对母爱做过热情的讴歌。有首歌词写得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一同感受作者所要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母爱

1、走近作者,了解冰心。

师:冰心,大家熟悉吗?

生(介绍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小学时学过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

师补充: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课外已经对作者做了全面了解。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美。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学生批注)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在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情思,余韵悠长。

2、范读课文。

师:《荷叶 母亲》就是这样的一篇美文,她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又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文就应当美美地朗读,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做好三件事:①勾画出本课生疏的字词。②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速、节奏、感情的变化。③标示出自然段的序号。

3、积累生字难词。

师:在听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对照注解,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学习理解):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瑞:吉祥的。菡萏(hàndàn):荷花,本文应该指含苞待放的荷花。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欹(qī):倾斜。荫蔽:遮蔽。花瑞:花开的好预兆。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适意:舒适。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遮拦:zhē遮挡,阻挡。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师:听老师美美地朗读了一遍,大家想不想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

(生读课文。)

师:读完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究竟是重在写荷叶,还是母亲?(母亲)表达了什么感情?(对母爱的赞美。)

三、研读赏析,品味母爱

1、品味重点语段,品味情感。

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作者是怎样由“荷叶”想到“母亲”的,找到作者心灵受到很大触动的句子,或者说,找到“过渡句”。(“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作者为什么而感动?(因为荷叶保护红莲。)

师:荷叶是在什么情况下护红莲的?(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师:荷叶是怎样护红莲的?(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师:作者怎样描写荷叶的?抓住了哪几个关键词?

(“慢慢”“倾侧”“覆盖”……。)

师:我们品读语段,就要学会抓住那些具有感染力的词语,饱含感情的语句,或从修辞等角度去赏析。谁来读一下这句话,读出轻重。

(学生朗读此句,读出轻重的处理。)

师:作者看到这一幕,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继而“深深的受了感动”。

师:作者被谁感动?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它?

(荷叶 “勇敢慈怜”。)

师:“勇敢慈怜”的意思是勇敢、慈祥、怜爱、怜惜,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还是物?(人)形容哪一类人?(母亲)

师:梳理一下,在看红莲被荷叶保护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

师小结过渡: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感到烦闷;白莲凋谢,红莲亭亭,害怕红莲也遭受白莲的命运,不适意;红莲被雨打的左右敧斜,无法可想;红莲被荷叶保护,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地受了感动。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此时,作者刚好依偎在母亲身边,于是作者由“荷叶保护红莲”联想到什么?(母亲爱子女)

文章写到这里,你觉得作者应该情不自禁的高声赞美谁了?(母亲)

师:课文在哪一段赞颂母亲的?(最后一段。)

师:一起来朗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要用温婉的语调,要读出对母亲的依恋。读快了是读不出味道来的'。 (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谁能对这段话进行赏析?(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最后一句是反问,语调也非常好。)

师:嗯,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赏析文章,就应该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旁批)。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师:“心中的雨点”指什么?(生活中的困难,磨难。)

师:对了,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能不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心中的雨点”?(运动场上的泪水,成绩考砸后的忧伤,同学之间的摩擦……)

师:“荫蔽”是什么意思?(母亲对我们的呵护,帮助,鼓励,支持……)

师:当心中“雨点”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母亲就给我们呵护,帮助,鼓励,支持。你能谈谈母亲都给过你怎样的“荫蔽”吗?

(生讲述:雨中的守候;一杯温温的牛奶;发烧时额头温柔的手……)

2、品味文章写作的妙处。

①文章最后一段话其实是全文的文眼,全文的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你能不能用“语文术语”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文章的主旨段、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②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作者通过写荷叶护红莲,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抒发对母爱的赞美。老师再介绍一个术语:这种借托某种事物抒发自己感情的写作方法,就叫做“托物抒情”。 如果借托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志向,则叫做“托物言志”,如小学学过的课文《落花生》。

另外,作者把荷叶比作母亲,把红莲比作我,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思考一下: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在文章的前面,有没有铺垫?(祖父的话:“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对了,前面的“借花喻三姊妹”为后文的“荷叶喻母亲,红莲喻我”做下了铺垫,形成完美的“前后照应”。

四、感情朗读,颂扬母爱。

师:这篇文章文辞兼美,情意浓浓。让我们感受到:母爱就是那口渴时候的一杯清茶,是夏日的一丝凉风,是冬日的一束暖阳。如此的美文,大家想不想和着音乐,怀着对母亲的敬意,再来激情朗读一下。在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最感人得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母爱的味道。并试着背诵课文6--9自然段。

(播放背景音乐《母亲》,学生诵读课文,抽生朗读并点评)

五、拓展延伸,抒写母爱

师:大自然中的荷叶在风雨中呵护红莲的情形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也许母爱并不惊天动地,歌唱家阎维文在《母亲》中唱到:“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无论是一次回眸,还是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情郁于中,发之于外。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妙笔,模仿本文借助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如: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四人为一组,比比看谁想像最丰富,写的最好最美。

学生讨论,抒写,展示。

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地方?

母亲啊,你是雨露,我是禾苗,除了你,谁能滋润我干枯的心灵?

母亲啊,你是大地,我是种子,除了你,谁能让我茁壮成长?)

师:大家写得都很好,再认真修改一下,就成了一首小诗,把它送给你的母亲,她肯定会乐开花的。因为老师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正在付出母爱,同时,我也是一个女儿,我还在享受着浓浓的母爱。

六、课堂小结,珍藏母爱

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冰心的《荷叶 母亲》,晶莹璀璨,耐人寻味。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什么?(谢谢!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

其实,一声“谢谢”远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让我们将“母爱”珍藏心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帮母亲洗洗脚,刷刷碗,拖拖地,再陪母亲散散步,说说话,聊聊天,以我们的寸草心,略报三春晖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表达我们的祝愿:祝我们的母亲,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平安,幸福!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积累优美的语句。

2、认真修改课堂练笔,写成一首小诗送给母亲。

3、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板书:

荷叶 母亲

冰心

荷叶 护 红莲

对母爱的赞颂

母亲 爱 子女

( 托物抒情 借物喻人)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2】

教学内容

望江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词作者的生平创作。积累相关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词曲的朗读及对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对现实的思考。

教学重点

积累相关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 感悟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

二、简介温庭筠

三、读顺全词

1、读出节奏 。

2、读出重音。

3、 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 ”“肠断”。

读懂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

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 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 的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 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 ,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 没有粉饰、刻板之语 ,多 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 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 景,第三句抒情 ,[叙一笔,描二笔,抒一笔],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 、景二笔、情一笔)

五、读出情味

“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小结:

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

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改变语序“千 帆过尽皆不是”)

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夕阳有意,江水有情,思念无穷。

4、“肠断”写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极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呈收拢回来,集中在“百频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 (聚焦定格情头)

六、读背全词

屏幕显示关于词的来源及特点。

根据学生积累介绍作者

指导朗读

再读全诗

深入理解

建议你再读课文,就课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谈 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教学回顾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3】

教学目标

1、领会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从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意义。

2、分析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表情、行动和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国不一定是做轰轰烈烈的大事。爱祖国,就意味着爱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一样的爱国感情,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但其富有的内涵一样能够拨动每一个爱国者的心弦。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与小说中的人们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

二、自主感悟

默读课文。要求:快速阅读,最少两遍。

查出不会读的任何生字、生词的读音和含义。

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有什么深刻含义?

将你不懂的任何问题记录在笔记上,并尝试做简要解答。

记下你在阅读本文过程中的点滴感想。

三、互动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谈阅读的体会、感受和困惑。教师不予干预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体会。对于学生的意见和自主体会,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或质疑。教师要做的只是注意控制时间。

四、阅读导引

结合阅读后的交流发言,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具体内容讨论归纳出故事情节,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

1、“最后一课”上的是一堂什么课?这堂课的特殊含义是什么?有何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法语课,爱国课。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感情更强烈)

2、知识先导:

同学们都知道记叙文有六要素,小说也有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因此,阅读小说的时候,可以先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

⑴这篇文章,可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情节。

(教师板书)

⑵然后抓住情节的各个阶段,从小弗郎士的具体表现来分析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了解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开端)贪玩幼稚怕老师

(发展)感到诧异理解学习的重要懂得怎样爱国

(高潮和结局)理解、敬爱老师

⑶归纳小弗郎士的形象及意义: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他的爱国情感由潜在到成熟的升华过程。

小弗郎士在文章中的作用:本文以小弗郎士,即“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他又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学法梳理

阅读小说,可以像阅读本文一样,先从情节入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课文内容,明白结构层次,然后再做细致的(人物形象及语言等)的揣摩。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通过研读心理描写来理解人物。

第二课时

一、交流反思

预期结果:小弗郎士本质不坏;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感;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的种种爱国情感的表达对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1、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特征,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做好记录,在书上做好批注。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问题)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上最后一课时穿上漂亮的礼服?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讲了哪些话?内容可以概括为哪几点?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

怎样描写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举止和表情?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⑵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后明确,并在书上做好批注进行点评。

(解决第1、第2个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通过外貌、语言描写来理解人物。同时抓住韩麦尔先生的语言作为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揣摩语言的方法:借助比较、联想、体验,对语言隐含的意义作更有深度的把握。解决第3个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通过举止、表情描写来理解人物)

(只要学生找到,能说出理由即可)

⑶小结:韩麦尔先生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的。

三、质疑释疑

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答。

学生质疑,讨论交流释疑。如果学生没有问题,那么老师就要提出问题了。如:

1、小说写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可是文中并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几个字。小说是怎样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

(提示:细节描写。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等叫细节。本文如小黑丝帽、郝叟的书和大眼镜、操练军号声、金龟子、鸽子咕咕地叫声和字帖的两个联想,都是抓住了细节描写,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

2、上学路上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最后一课上课之前与往日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的语言不是更激动人心吗?

(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比慷慨激昂的语言更为真实,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四、体验反思

“最后一课”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因此,它能充分地体现被占领区人们的爱国精神。可是有人说,在和平生活的环境里,我们谈爱国主义,我们要表达爱国感情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果真如此吗?那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表达爱国的情怀呢?

五、学法梳理

小说,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细节等来刻画人物形象。

六、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4】

活动目的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或国内外大事等共同关注热点问题,搜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2、学会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进行读写和交流。

活动准备

学生:

①从网络上阅读一些新闻。

②带着最近学习中的问题,访问一个教育网站。

③到电子阅览室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刊杂志,做好笔记。

④到网上搜索自己喜欢的一部名著或一个作家的资料,写一篇研究文章。

教师:

①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网站网址。

②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搜索方法指导。

③了解学生网上搜集的'情况。

活动过程

①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②在小组内交流从网络上阅读一些有意义的新闻。

③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交流。

④班内交流就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访问的一个教育网站的学习情况。

⑤小组内交流到电子阅览室所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刊杂志的相关笔记。

⑥班内交流到网上搜索到的自己喜欢的一部名著或一个作家的资料。

总结评价

同学们根据小组和班级交流的情况,总结这次活动的收获和疑问,交流有价值的网站网址。

课外辅助活动:

各小组制作一期宣传健康上网的手抄报。

写一篇消息报道这次“网上读写与交流”活动。

把对这次活动的感受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活动小结

教师小结:在网络上,不仅可以读到各种文章,而且还可以进行写作和文字交流。但网上阅读,要善于选择。有些东西是我们青少年不适宜看的,一定要注意辨别。我们上网阅读,要有正确的阅读目的和明确的阅读主题。同时,要提高阅读的效率,必须学会搜索。网上搜集材料可以很好地为写作服务,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写作效率。希望同学们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5】

教学重点:

小屋的帮助解决饥饿疲劳,悬念的步步深化,两个误会的穿插和最后彻底解开悬念,抒情结尾的作用。

教学过程:

1.由分析过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板书:小屋助解饥饿疲劳)。

(1)“我们”接着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们”看到:“门是从外面扣着的”,屋内“火塘里的灰是冷的”,小屋“好多天没人住过了”;门板上写着“请进”,屋内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并且用几行“粗大的字”告诉来人“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表现出小屋主人专诚热情地帮助行路的人,准备得非常周到(板书:屋主专诚热情准备周到)。

(2)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表现出并不在屋的屋主帮助素不相识的“我们”解除了旅途当中的疲劳和饥饿,帮助了深山行路的人(板书:助解旅途饥疲帮助路人)。

(3)饱暖以后,“我们”都非常感激屋主,“我”和老余的对话有什么表现力量?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两人猜测起了屋主是干什么的,既表现出对这家主人的感激之深,又在行文上照应前文设出的悬念;“可能”,语气并不肯定,实又深化了前设的悬念(板书:猜测屋主职业深化悬念)。

2.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板书: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

(1)瑶族老人进屋后,“我”和老余的反应具有什么表现力量?老人的反应表明了什么?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和老余在老人进屋后的`反应:“‘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一心以为老人就是主人,“同时抓住”、“抢着说”,表现出急切要向主人道谢的感激心情。老人说“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表明了把他当作主人是个误会。写出这个误会,既构成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我不是主人”,谁是主人呢?再次深化了悬念(板书:误认小屋主人再深悬念)。

(2)老人述说了自己曾经打扰小屋,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是对面山头上“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这段语言在叙述故事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表现力量?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段语言具有插叙故事的作用,表现出小屋帮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义重大;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名叫梨花,既表现了老人非常感激小屋主人的心情,又有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似乎已经解开了这个悬念(板书:说出屋主的名字似解悬念)

(3)小说写出“我”在这天夜里什么样的梦境?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写出“我”在梨树林中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环境是多么美好;“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美好的环境烘托出梨花姑娘,自然界的梨花衬托着梨花姑娘,表现出梨花姑娘的无限美丽。情深才会成梦,这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现了“我”对她的衷心赞美(板书:梦见梨花姑娘衷心赞美)。

3.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板书:梨花之妹说明小屋来历)。

(1)小说怎样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和什么样的出现情景?写这些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结合着“我”和瑶族老人的误认,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的。“我们正在劳动,突然从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听这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的“我”,马上想到“她一定是梨花”;老人更“立即走到她们面前”,弯腰行礼致谢,感谢她们盖了这间小屋;“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再次发生了一个误会(板书:哈尼姑娘出现再生误会)。写出这个误会的发生和解开,又在行文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小姑娘讲出盖房人是解放军,但解放军为什么在这里盖房子?为什么传说梨花姑娘是小屋主人?为头的小姑娘是否就是梨花?这就在讲出了盖房的是什么人的同时,又生出了新的悬念(板书:讲出盖房之人又生悬念)。

(2)小说怎样彻底解开了悬念?这样安排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由小姑娘说明原委的语言,彻底解开悬念的。这段具有插叙作用的人物语言表明:原来是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林中过夜淋了雨,“为了方便过路人”,次晨砍树割草盖起了小屋;梨花看到很受感动,就经常照料小屋,梨花出嫁以后,她的妹妹继续照料小屋。这就彻底解开了悬念,盖造小屋的解放军,照料小屋的梨花和哈尼小姑娘,都是小屋的主人(板书:姑娘说明原委解开悬念)。

这样几经曲折,最后解开悬念,并由梨花之问引出解放军“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之答,既表现出解放军在学习雷锋,又表现出哈尼小姑娘在解放军的影响下也在学习雷锋;更在文中写出“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梨花之妹在讲述小屋的来历时,又先说明那是“十多年前”发生的事;这就表明了学习雷锋的人甚多,而且经久不衰。

4.引导学生分析第五部分(板书: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小说怎样结束全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从姑娘和梨花并提、引用诗句结束全篇的。“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洁白的梨花”并提,互相辉映,以梨花衬托小姑娘,赞美学习雷锋、照料小屋、帮助路人的小姑娘,宛如洁白的梨花,心灵纯真美好(板书:梨花衬托姑娘心灵纯美)。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是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板书:引句开拓境界深化主题)。

5.引导学生分析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的特点和表现作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体会到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不是按事件发生顺序从解放军盖起、梨花照料小屋写起,顺叙出十多年的时间跨度,而是集中在现在的一个夜晚和早晨,在顺叙“我们”宿在小屋的得解饥疲和所见所闻当中,运用两段插叙文字表明过去的盖起和照料小屋。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这个故事核心,先设悬念,穿插两个误会,三次深化悬念,最后才彻底解开悬念。从而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突出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板书: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形式回环递进突出主题)。

6.引导学生分析本篇间接描写人物的效果。

本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运用了什么写人方法?本篇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7.引导学生体会本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联系作品来体会,本篇标题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标题为“驿路梨花”;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路人。

8.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缓急轻重得当,读出感情色彩。

布置作业:

进一步体会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

驿路梨花

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山峦层叠日暮作好铺垫

山陡人稀天晚担心露宿

意外看到梨花产生希望

小屋无灯无人设出悬念

小屋助解饥饿疲劳

屋主专诚热情准备周到

助解旅途饥疲帮助路人

猜测屋主职业深化悬念

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

误认小屋主人再深悬念

说出屋主名字似解悬念

梦见梨花姑娘衷心赞美

梨花之妹说明小屋来历

哈尼姑娘出现再生误会

讲出盖房之人又生悬念

姑娘说明原委解开悬念

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梨花衬托姑娘心灵纯美

引句开拓境界深化主题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结构形式回环递进

突出主题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6】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202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7】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理解歌词大意。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

2、难点:理解歌词大意。《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一二两班学生少部分爱回答问题,勤思考,爱动脑;但三分之二的学生思想懒惰。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到过黄河吗?(生回答)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黄河。(出示黄河资料)这就是黄河,1938年9月,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了壶口瀑布,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

三、感性认识并了解作者:

1、师生共同欣赏黄河照片和录象,并请一两个学生谈观后感。

2、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享年89岁。

四、朗读诗歌,扫除生字词:

1、划分朗读节奏。

2、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3、可能认错的字:

气魄pò山巅diān狂澜lán哺bǔ育九曲qū澎湃péng pài

澎湃:波浪相互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山巅:山顶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大,引申为广阔或壮大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狂澜:巨大的波浪,文中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澎湃: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

4、朗读要求: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五、小结:

A学生能够积极把握字词;B学生阅读兴趣浓,善于发表见解;

C学生乐于有感情地朗读。

六、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2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衣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三、内容研讨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提示: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3、诗人在歌词前还加了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边思考:朗诵词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铺垫、概括、总起、提示】

4、歌词中,哪些诗句集中写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哪些诗句集中赞颂了黄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1)找出文中集中写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的地方。用声音来表现它的英雄气魄(指名读)

问:在哪些词句上我们需要特别的注意,把它读好?

“望”、“奔”、“掀”、“劈”、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小结:我们要读好诗歌,一定要读好关键词句。(生齐读)

(2)你发现最能体现诗人对黄河赞颂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三个“啊,黄河”。】

①提示“三个‘啊,黄河’”读法是不是一样处理的呢?为什么?

第一个“啊,黄河!”应读的舒缓深沉(重点词:摇篮)。第二个“啊,黄河!”应读的坚强有力(重点词:屏障)。第三个“啊,黄河!”应读的高亢激昂(重点词:臂膀)。最后两句“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号召我们向黄河学习,充满战斗决心,要读的铿锵有力。

②指三名学生读,评点。

③齐读,提示:语气逐渐加强,感情逐渐加深,深情、坚定、激昂,读出变化!

5、总结读好诗歌的方法: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抓住关键词句。

6、分角色朗读。

7、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8、再次朗读: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

四、总结: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

板书设计: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唱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教学反思: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是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9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