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音乐教案 >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时间: 秀媛 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会唱歌。

2.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3.体验通过自己探索学会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每人一张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是啊?(春天)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叫《歌唱春天》。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回忆一下,听了这首曲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仔细听。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

(1)幼儿听乐曲。

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感觉怎么样?你觉得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

(2)观看教师随音乐舞蹈一遍。

师:刚刚老师把小朋友说的东西都编成了一些动作,请你们一边看,一边来猜一猜,这些动作可能是什么意思。

2.学唱歌曲《歌唱春天》

师:刚刚我们听了春天的曲子,也看了老师做的春天的动作,那下面老师来唱一首春天的歌,名字叫《歌唱春天》。

(1)老师范唱歌曲。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师:看来这首歌曲有一定的难度,有什么好办法能尽快学会?大家想想以前用过什么方法学唱歌的。

今天老师教你们一个新的方法,看看是什么方法?

(2)学习使用图谱记忆。

师:看这张纸的最上面,写这什么字。(题目)这张纸从哪开始看呢?(从图一开始看,一在哪?在下面。)A.听老师唱,尝试用手指图,记忆歌词。

师:下面听老师唱,请小朋友用手指,我唱第一句,你们就指第一个格子,唱最后一句,就要全部指完。好,我们来试一试。

要边听,边看,边想,看看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一会可以提问。

师:听完了,来,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幼:有空白的.地方)把空白格子的数字,报上来!(6.7.8.11.12)师:怎么多空白的地方,那空白的地方,我有没有唱?

看看这张图片,空白的地方在哪里?(下面)师:还有什么问题吧?好,没问题了,我来问,第一个格子子什么意思?(嘿,啦啦啦)你怎么知道的?

B.尝试将有关图片配到相应的空格中,边唱边讨论相应的摆放位置。

师:小朋友都说了,6.7.8.11.12都在下面,那到底,哪张是6.那张是7呢?

我们来听听看,到底哪张是6.那张7?

师:仔细听,到底空格6中到底是什么,拿出小手。

"我们大家一起来" 应该是哪一张?想想刚刚老师的动作。

(小人人的,撕下来贴上去,贴在几的空格里,6)。

师:那7应该贴什么?有的小朋友说的不一样,我们来听听,7到底是什么?

(小手,好撕下来,贴在7格子中)又完成一张,还有几张(3张)师:8应该贴什么?我们再来听一听?(春天)又完成了一个。

师:还有2张,11、12、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再来试一试,加把劲啊!

是什么啊?(小人人,撕下来)哦,小人人贴好了,那接下是什么拉,春天。

(注意;在要求幼儿仔细听辩思考的句子处,教师应放慢演唱速度,且吐字要清楚。)

C、看图,练习演唱。

师:好,我们现在,把你贴的歌谱拿好,检查一下你贴的对不对?

自己拿着看,这首歌的名字叫《歌唱春天》。

师:你们有没有看过,电视合唱团的表演啊,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什么啊?(歌谱)今天我们小朋友,自己也做了歌谱,我们就来学学,合唱团唱歌的样子。

3.教师总结:

师:好,今天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首歌的(乐谱)这张乐谱,给了我们什么帮助?帮我们记住了歌词!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后的快感。

2、产生喜欢洗澡的情绪。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我爱洗澡》音乐,幻灯片。

2、布娃娃一个,脸盆(替代浴缸)一个,香皂一块,毛巾一块。

【活动过程】

一、娃娃洗澡,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布娃娃。布娃娃伤心地说:小朋友们每天都和我玩,把我弄得很脏。现在我是个脏娃娃了,没有人和我玩了!布娃娃你别哭,我们来帮助你吧!

2、教师扮演妈妈,给娃娃洗澡。哗啦啦,哗啦啦,水龙头快活地唱起歌。妈妈说:宝宝,宝宝,该洗澡了!妈妈把宝宝放进浴缸里,先洗干净头发,然后洗身体。搓上香皂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满身跑。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宝宝乐得哈哈笑。

二、大家来洗澡。

1、娃娃是怎样洗澡的?请幼儿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

2、娃娃洗澡都用到了什么东西?我们洗澡的.时候都用到了哪些东西,用来干什么?(看图片洗澡用品)

3、在前奏部分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幼儿抹香皂,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4、请幼儿跟着音乐来洗澡,教师观察幼儿的舞动情况,及时表扬表现得逼真、有趣的幼儿。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

三、香宝宝来了。

1、在家里洗完澡会抹一点什么?

2、表演结束,给幼儿抹香粉,教师闻一闻幼儿,欣喜地告诉幼儿香极了。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歌曲《我爱洗澡》,节奏明快,内容简单,很容易被小班幼儿所接受。

在活动中我以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活动,通过语言、动作等不同的方式来调动幼儿表演的兴趣,给幼儿适当的帮助与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来创编动作。我也努力引导幼儿使整个活动的氛围轻松、愉悦,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都能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创编简单的搓洗动作,并能结合音乐将自己洗澡的动作有节奏的表现出来。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篇3】

教学提示:

学唱歌曲,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根据歌词,懂得勤劳最光荣。学习这首歌时,小朋友可以用手摇铃、节奏棒和沙铃等乐器来为这首歌曲伴奏。

课堂游戏:

两只小蜜蜂

活动目的:

锻炼小朋友的反应速度。

活动准备:

宽敞的'教室

活动过程:

1.人面对面,两手作兰花指状展开,双臂上下飞舞。

2.“两只小蜜蜂呀,飞在花丛中呀,飞呀”边唱一边两手在胸前飞舞。

3.出手锤子剪刀布。

4.赢了的小朋友伸手作摔巴掌状,口念“啪啪”;朋友和声“啊啊”不输不赢则同时努嘴作亲嘴状。

音乐小知识:

音乐名言

难道音乐家不应该象诗人和画家一样地研究大自然吗?事实上,他能够研究人——大自然最杰出的创造物。——约?弗?雷沙特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自由创编表演的愉悦及帮忙他人的欢乐。

2、能用不一样的动作、表情恰当表现歌曲资料,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鼓励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完整表演。

活动准备

1、下载歌曲-泥娃娃MP3

2、教具-泥娃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踵趾小跑步进教室

二、展开

1、引导幼儿理解并学说歌词

(1)出示泥娃娃

提问:这是谁?它长什么样貌?

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朗诵歌词。

(2)教师:泥娃娃为什么不高兴呀?他没有爸爸妈妈,怎样办呢?”

教师带领幼儿朗诵歌词

(3)幼儿拍手完整朗诵歌词

2、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2)幼儿跟随教师清唱

(3)幼儿跟音乐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师幼互动,学习并创编部分动作。

4、在师幼共同创编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完整表演,幼儿欣赏

5、幼儿完整表演

(1)幼儿完整表演一遍,要求幼儿动作合拍,歌曲演唱清楚完整。

(2)幼儿分组表演

三、结束

引导幼儿体验帮忙别人的欢乐

提问:帮忙了泥娃娃后,你此刻的心境是怎样的?为什么?

小试节奏活动后的些许思考

连着在新中班上了两个音乐节奏活动,新中班的孩子还从没接触过乐曲,以往都是以单一的拍手表现形式,第一次看我拿出那么多“新奇”的乐器时,孩子们兴奋极了,所以在第一次尝试使用乐器敲敲打打时,许多孩子都是兴奋地盲目乱敲打,可是我没有生气,而是还给他们必须的时间自由敲打一会,等新鲜劲一过,再启发他们发现如何让乐器发出的响声让人听着舒服和谐,一起总结出一些简单的合奏打击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再经过示范,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演奏方法,的确,效果很明显。

第二次为孩子们上节奏活动时,我开始配上了节奏卡,期望经过图谱的帮忙,联系各种节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图谱以它的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有特殊的意义,它能够使看不出,摸不着的抽象音乐形象化,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互结合,帮忙幼儿掌握音乐节奏,旋律。而活动实践下来,孩子们兴趣高极了,在图谱的引领下,发出来的声音和谐多了。

活动后我的些许思考: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一大要素,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也是旋律的骨架,支柱,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料。

中班幼儿已有必须的节奏感知能力,但水平还不够,感知不够精细。所以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引导,培养,打击乐演奏教学不仅仅能帮忙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发展节奏感,并且能发展孩子们对音色,曲式结构,变声部的表现力的敏感性。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采取多种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能够更精彩些。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篇5】

目标:

1、练习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模仿节奏型的能力。

2、练习快速地反应及准确地表达。

准备:

卡片、不同声音特点的.乐器、如三角铁、响板、串铃、铃鼓,每人一件。

过程:

1、请小朋友自由敲击手中的乐器,并看看听听别人的乐器,熟悉一下它们的名称及声响。

2、每个小朋友依次从教师手里抽取一张卡片,在全班面前,用手势及声音模仿等方法,表演出卡片的乐器,让其他小朋友猜自己表演的是什么乐器。

3、全体幼儿手持乐器在场地间自由走动,同时敲击教师所指示的节奏型。

4、听教师口令,全体幼儿迅速躲进四周的屏障,可指定躲得最慢的幼儿留在中间。

5、教师暗里选定一件乐器,敲出一个简单的节奏型,如(__)或(__),这时拿相同乐器的小朋友就要迅速做出反应,模仿这个节奏敲奏,留在中间的小朋友要凭听觉指出这些声音在哪里。

6、互换乐器,游戏可反复进行。

建议: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不要使劲敲击乐器,以免发出很强烈的声音。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训练幼儿协作能力和 身体的平衡能力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快速的抓到鱼,在游戏中 不能碰到扮演鱼儿的小朋友,只能碰到夹子。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布置活动的场所,小猫的头饰,小鱼卡片。

2、几十个夹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猫头饰,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小猫)

2、“有谁知道小猫最喜欢吃什么?”(鱼)

3、“那么我们就来玩一个小猫捉鱼的游戏吧,好不好?”

二、基本环节

(一)小猫捉鱼

1、教师请小朋友们带上小猫的头饰,并扮演猫妈妈的角色。

2、猫妈妈找宝宝了:喵喵喵,孩子们,你们在哪里啊?小猫听到了就回答:喵喵喵,妈妈我们在这里。“今天妈妈发现一个地方有很多的鱼,我们赶紧去捉吧,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到放有小鱼卡片的活动区域,让小猫去把鱼儿捉回来,放到老师提前准备好的.盆子里,看是 捕鱼能手,捉的鱼最多。

3、幼儿开始自由的捉鱼。

4、“宝贝们,真棒这么快就把小鱼捉完了,可刚刚我们捉的鱼都不会游,下面我们就去会游的鱼好吗?”

(二)捉“活”鱼

1、教师首先介绍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在地上圈定一个区域,选几个孩子当鱼,在衣服上夹上十几个夹子代表鱼鳞;其他幼儿当渔夫。游戏开始,鱼儿可以跑出圈外,这时大家可以去追鱼并设法取下衣服上的夹子,当鱼儿回到圆圈里就不能去夹子了,直到“鱼儿“身上的夹子取完游戏结束,取下夹子最多的就是胜利者。

2、教师选定区域让幼儿扮演小鱼,其他幼儿开始捉鱼活动。

3、幼儿活动是教师提醒幼儿只能取夹子,不能碰到扮演小鱼的幼儿。

4、评出胜利者给予表扬。

5、活动课变换角色反复进行。

三、活动总结

1、教师要捉鱼最多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经验,并和其他幼儿交流。

2、教师小结活动内容、表扬、鼓励幼儿。

四、延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幼儿提一些身体动作的要求,以培养他们身体运动的各种能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训练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 身体的平衡能力。但在捉活鱼的环节当中,好多小朋友都不能准确的捉住夹子,更别说不碰到扮演小鱼的幼儿,有的小朋友更是一条鱼都没抓上。我想可能是平时对孩子们身体的协调性训练的太少了,一直与他们在玩捉鱼游戏的时候没那么顺利。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要对孩子们多做这方面的练习,以提高他们身体运动的各种能力。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篇7】

设计思路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园里,和孩子们一起跳集体舞,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感受舞蹈的乐趣以及人际交往的快乐。三月,春暖花开的时节,小蜜蜂是孩子们常见也很喜欢的小动物,这一内容很贴近孩子的生活。于是,我针对小班孩子肢体动作发展的程度,设计了小班集体舞教学活动“小蜜蜂”,创设了花园的情境,让孩子们自己扮演成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勤劳采蜜、快乐玩耍的情境中,感知音乐节拍,学习小碎步,也从中获得一种对小蜜蜂勤劳、不懒惰表示认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学习跟随音乐较合拍地小碎步行进,并做蜜蜂飞舞的动作。

2.初步学跳单圈舞,尝试在圆圈上逆时针换位置。

3.体验集体舞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蜜蜂头饰,与人数相同的椅子围成圈(椅子上面插上花),左手戴上皮筋,音乐“小蜜蜂”、剪切好的音乐A、B两段。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学习蜜蜂飞舞的动作

(老师和幼儿戴上头饰)

“春天到了,小蜜蜂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真美啊!妈妈一会儿带你们去花园玩儿,好吗?”

“现在先跟妈妈学学本领:踮起脚尖走一走,打开翅膀飞一飞。”

“排好队跟着妈妈飞到花园去吧。”放整段音乐。

(评:活动开始,我就创设了游戏情境“小蜜蜂去花园采蜜”,将一朵朵盛开的花儿粘贴在椅背上,再将贴花的椅子围成圆圈,变成了美丽的大花园。老师和孩子头戴小蜜蜂的头饰,就变成了蜜蜂妈妈带着一群可爱的小蜜蜂去花园采蜜了。

在去花园时,我带着小蜜蜂们在音乐的背景下飞舞,将动作重点提前练习,并让孩子们在飞飞玩玩的过程中感知了音乐的旋律。)

二、分段学习动作

1.学习A段动作

“飞呀飞,找到一朵花站站好,站到点上。”

“我们一起来动动翅膀吧:先打开戴皮筋的这只翅膀,再打开另外一只翅膀,两只翅膀一起打开,飞呀飞,飞呀飞,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跟着妈妈的口令一起来做动作:有一个小蜜蜂,飞到西又飞到东,嗡嗡嗡嗡,嗡嗡嗡嗡,不怕雨也不怕风。”

放A段音乐,做一遍动作。

(评:为了减轻孩子们的记忆负担和动作负担,我尽量压低动作难度,在动作的设计上主要是让孩子学习小碎步行进,学做蜜蜂飞舞的动作,并且飞舞的动作由单臂轮流打开到双臂同时打开。在学做动作时,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又采用了与音乐节奏匹配的儿歌来帮助孩子把握节奏学习动作。孩子们在语言节奏的引导下,很轻松地就学会动作了。)

2.重点学习B段逆时针交换位置

“小蜜蜂们,先在花园里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

“我们已经学会了飞的本领,现在要去采蜜了。先看看妈妈是怎么采蜜的。”

放B段音乐,老师示范采蜜。

“刚才妈妈是怎么采蜜的?”(飞到前面的一朵花站好,采蜜的时候翅膀往后伸直,摇摇小脑袋。)

(评:为了增强趣味性,我引导孩子们换一朵花采采蜜。空间位置的更换是活动的难点,所以采蜜的动作设计也相对比较简单,就引导他们两只“翅膀”往后伸直,小脑袋靠近花儿摇一摇。可爱、有趣的动作,孩子们做起来特别有兴致!)

“跟妈妈一起来采蜜吧!找一朵花站站好,有皮筋的翅膀靠着花。”

“跟着妈妈一起往前飞,飞到前面的一朵花就站好了,一起采采蜜。再往前飞,采采蜜。”

“现在跟着妈妈的口令一起去采蜜:飞呀飞呀飞呀飞,采采采采采采蜜,飞呀飞呀飞呀飞,采采采采采采蜜。”

放B段音乐,带幼儿一起逆时针交换位置采蜜。

(评:小班孩子年龄小,空间意识弱,方位感差。因此,活动中我用了舞蹈器具“手腕花”来帮助孩子区分左右,学会逆时针交换位置。这一器具的运用,很容易就解决了难点,只要通过语言提示“有皮筋的翅膀靠着花”,孩子马上就能区分左右,跟着老师一起逆时针飞了。)

三、随音乐,完整地表演

“今天小蜜蜂真能干,学会了飞的动作,还学会了采蜜,现在我们要把刚才的本领一起来表演表演,好吗?”

带幼儿完整表演两遍,最后结束时让幼儿做花的造型。

(评:在固定动作的基础上,我还设计了让孩子采蜜后自由创编花的造型。这样,整个活动既有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固定的动作,又给了孩子们即兴发挥、创造的空间,尽量使孩子们能在集体舞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感受到乐趣。)

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我根据需要将音乐进行了剪切,把音乐变成A、B、A三段,满足了活动中情节发展的需要,也更适合小班幼儿听辨。

整个活动,我创设了游戏情境“小蜜蜂去花园采蜜”,让孩子们快乐地玩、轻松地学。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又考虑到孩子第一次学圆圈舞,我就用椅子作为圆上的标记,再将花朵固定在椅子上,整个活动室就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活动中,我在A段和B段的动作安排上注意到了动静交替,A段音乐基本上是让孩子原地挥动翅膀,B段再让孩子飞舞采蜜换位置,孩子学得比较轻松,效果比较好。在重点学习B段逆时针交换位置时,我先示范,再让孩子说,接着再通过语言节奏帮助孩子学习动作,动作掌握得就比较快。在教孩子们学习逆时针换位置这个难点时,我用了舞蹈器具来帮忙,让孩子戴花环的翅膀靠一靠花,他们自然而然就逆时针转圈了。孩子基本掌握逆时针换位置后,就带着他们跟随音乐做动作,几遍后他们就已经能随音乐完整地动作了。最后,孩子们都很兴奋地摆好各种花的造型,而且每次造型还不一样,使得整个活动充满了愉悦的氛围。

幼儿园音乐教学设计教案【篇8】

【活动准备】

1、手腕花幼儿每人在右手上佩戴一个手腕花,分为两种不同的颜色,且两种颜色的人数相同,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分组并辨识行走的方向。

2、音效和辅助音乐在主音乐"瑞典狂想曲"之后,添加适当的"敲门声"、"开门…脚步声"等音效以及。水族馆,音乐,将故事的游戏性推向高潮,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完整。

【活动目标】

1、了解白故事梗概,在熟悉舞蹈与游戏的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学会随乐而舞,并学习根据音乐的结构、情绪、和形象创造性的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

2、知道手腕花在舞蹈动作转换和交换舞伴时对方向、方位的提示作用。

3、体验集体舞中交换舞伴的快乐及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师:很久以前在一个王国里有一位漂亮而又善良的公主,但是有一个巫婆总是想要害死她,一位英俊的王子救了她,后来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今天,公主要举行盛大的皇宫舞会,邀请在座的每一位小公主和小王子都去参加,你们想去吗?

2、欣赏A段乐曲,学习圆圈舞

(1)学习基本动作,用动作感知音乐。

①幼儿坐着,模仿老师做上肢动作,用动作感知音乐。(拍手、左右看、点头、走一走)

②启发幼儿创编王子和公主相互邀请时的行礼动作。(遇到你喜欢的公主或王子,你要怎样邀请他和你跳舞呢?)

③全体幼儿模仿行礼的`动作,提示幼儿动作要到位。

④幼儿站在凳子前,随音乐节拍做行礼的动作,再次用动作感知音乐。

(2)学习圆圈舞

①教师邀请一位"王子"进行示范表演。

②启发幼儿发现、分析两人配合表演时的动作特征,如两人的站位、动作的顺序和方向以及公主移位的方向。

③请-xt"王子和公主"尝试示范表演。(教师可用语言提示)④王子和公主们站成单圈双圆的队形,王子在内,公主在外,两人面对面尝试表演。(不加音乐,教师用语言提示,适当放慢节奏)⑤一遍动作后,公主移位,发现换了新舞伴,引导幼儿继续表演。

⑥听音乐,按音乐的节奏完成圆圈舞,茌每段音乐的最后一句交换舞伴。(2遍)

3、欣赏B段乐曲,学习音乐游戏。

(1)大家正在舞蹈时,音乐突然中断,播放敲门、开门及脚步声的声效,启发幼儿么了?谁来了?"引出巫婆这一角色。

(2)第一遍游戏,交代要求:听到敲门声时,两人抱在一起变成木头人,可避免被抓。(教师扮巫婆)

(3)第二遍游戏,交代要求:听到敲门声时,三人抱在一起变成木头人,可避免被抓。(教师扮巫婆)提前引导幼儿:如果落单了,要如何躲避巫婆。(如:在"木头人之间躲避等)(4)第三遍游戏,选定一位幼儿来扮巫婆,听到敲门声时,三人抱在一起变成木头人,可避免被抓。落单的公主或王子则被巫婆带出教室。

4、解救公主(王子),结束活动师:公主(王子)被可恶的巫婆抓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激发幼儿的责任心、凝聚力,启发幼儿进行营救公主的行动,播放进行曲,幼儿听音乐,"武装"自己,去解救公主,离开教室。

9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