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
教案中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导入、授课、互动、练习、总结等环节,确保教学过程有序。好的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应该怎么写?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的写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参考!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1
[设计理念]
让课堂成为一种享受,教师享受教学,学生享受学习,师生共同享受语文课堂的乐趣,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教学境界!“趣”从何来?一是来自要学习认识的事物本身。语文学习的内容是枯燥的、静止的、平面的,如一潭死水,还是鲜活的、灵动的、立体的,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这在于教师的再创造,在于老师的眼,在于老师的心。虽然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本身就妙趣无穷,然而,一年级的学生初学识字、初识课文,未免显得枯燥,如何创造性地“打扮”内容,使每个字立起来,使每篇文章活起来,这就是教师的本事。二是来自学习的过程。一本书,如果每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写法等都相似,一眼就能看到底,恐怕再耐心的读者都会厌烦。而我们的课堂是否一成不变?是否已被即成的“模式”一统天下?学生能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也在于教师的“创造”。选择最贴近学生的学习方式,满怀激情地走上课堂,让学生无法预知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什么的情况下,却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识字、朗读、体会、表演……一句话,教师享受的是“创造”,学生享受的是“学习”,本节课力图做个尝试。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2.识字目标。
要认识的字:灰、迎、阿、姨、追、顶、披、鼓。
要会写的字:河、借、姐、呢、呀、哪。
3.读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中的不同人物、不同语气,尽可能体会、表演课文某一个片段。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生字制作卡、表演童话剧所需头饰(几只蝌蚪、大鲤鱼、小鲤鱼、乌龟、青蛙)。
(2)有关蝌蚪的科普片段或把“实物”带进课堂。
2.学生准备:
(1)有条件的到河边观察一下蝌蚪。
(2)了解蝌蚪或其他小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图片或文字形式展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汇报课前预习
师: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通过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小蝌蚪(或查阅有关小蝌蚪的知识),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生交流。(略)
[设计理念]
此处提前布置的预习体现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读书,另一个是读“自然”这本大书。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课外知识,进而爱小动物,爱大自然。
二、初读课文,简述梗概
1.师:同学们,大自然中生活着我们人类的许多好朋友,它们和我们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所以大自然中每天都会发生数不清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请大家快来看一看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几遍(要读充分)。
2.出示6幅图画于黑板,引导帮助学生简述课文。
[设计理念]
一年级复述难不难?“简述”显然降低了要求。借助图画,再加上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课文大概(真正的课堂上学生还时有发挥呢!),此时的复述,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整体的印象,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看、说、记的能力!
这个环节出现早不早?实际教学证明效果很好。前提是课前的预习及复述前的读书要“充分”。“充分”不是毫无问题,而是有足够的遍数,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留下印象,这时的复述,就是建立在这个“印象”的基础上完成的。
三、“玩”中学字词
1.师: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你们就讲得这么好,真不简单啊!有几个“小淘气”想和大家捉迷藏,你们敢不敢?好,请看黑板上这些字——(出示14个生字)——已经藏进课文中了,我喊“预备——开始”,你们拿起笔,开始找,找到一个,叫三声它的名字,马上用笔把它圈起来,别让它跑了!
学生圈、读生字词。(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个别稍慢的学生要适当帮助指导)教师出示卡片,进行“读词大赛”!
2.“谜语大比拼”。
(1)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2)学生给每个生字编个谜语(可从音、形、义各方面充分发挥想象),形式应多样活泼,用说出来、画出来动作表演出来等形式都可以。
(3)个别竞猜:编谜语的同学“单挑”同学猜谜语。
(4)分组打擂竞猜。
3.“词语接龙”。
规则:用生字组词,分组在一定时间内说得多而对的为胜。
(1)各组成员分头准备,在集中到组里,确定发言同学,其他同学可准备补充。
(2)各组比赛,教师相机调控。
4.“句子选美”
教师出词语,分组派代表说句子,最后全体参与评出“最美”的句子。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特点:一是体现了识字、学词、说句的层次性,步步为营,比较扎实。学生如何认识字?其实正如认识人,见面多了自然就熟了。在这个环节中,字单独出现过,在词中出现过,又在句中出现,反复出现,使学生和它渐渐“熟悉”;二是灵活多样的形式。自始至终,学生们既在“玩”,又在学,而且是在愉悦地、自主地学。在“玩”中发展思维,在“玩”中发展学生听说的能力,开发他们“创造记忆”字词的综合学习能力,在“玩”中又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生字书写
1.出示偏旁:氵、女、亻、口。
师生交流:它们“美”在哪里?
附参考:“女”:一个美丽的女孩,跳完舞后做优雅的谢幕动作。
“亻”:一个身子挺拔的同学,昂首挺胸,站得笔直。
“口”:一张漂亮的小嘴巴!
“氵”:像浪花一样漂亮、奔涌,但每一朵都在自己特定的泳道上,不犯规!
2.师生观察交流偏旁书写的规律。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小组内评比出优胜者,进行鼓励表扬!
5.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1)先观察交流:怎样写,它们看起来才最美?
提示:“河”——“小河”不能太宽,它(氵)太宽了“可”就过不去了。
“姐”——“姐”是个美丽的女孩,所以要把“女”字旁写美丽。
“呢”、“呀”、“哪”——注意那张美丽的小嘴(口)。
此处宜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这样使许学生对难点、重点更易接受,更直观。
如“河”、“借”——左右两部分,好比两个朋友照相,谁胖些,谁瘦些?(“氵”、“亻”瘦;“可”、“昔”胖)那么田字格好比像框,怎么照?(瘦的略让,胖的略出。)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3)“小小书法家”评选。
①小组内评选出优秀者。
②优秀者的字贴于教室《书法家》展框。
③请获胜者上台介绍经验。
[设计理念]
灵活、新鲜的语言设计,力求把“死”的变成“活”的,“枯”的变“荣”!每个字都是一个生命,或活泼,或俏丽,能静会动!汉字有魅力,更应该有魔力!让每个孩子从心里爱它,看它时怦然心动,写它时心旷神怡!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趣促读
师:同学们,《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假如被拍成动画片,你们愿意看吗?好!下面我宣布:《小蝌蚪找妈妈》演员选拔赛现在开始了!请各位参加预选的选手先做好以下准备:
熟悉一下故事的情节和“台词”,现在开始!
1.学生自己先进一步熟悉课文,故事情节和对话部分要反复读、揣摩、记忆。
2.学生自由结合对台词。
[设计意图]
此环节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片抓住学生的心,以“选拔演员”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如饥似渴”地主动记忆、消化课文内容。时间要充分,教师可相机巡视。这一环节下来,学生可把情节熟记于心,“台词”出口可诵!
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1.学生按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分开来坐。
“蝌蚪”坐在一处;“鲤鱼”坐在一处;“乌龟”坐在一处;“青蛙”坐在一处。座位的摆放可方可圆。
2.师:各位选手已经准备好了!下面将对大家进行一些测试,只有最终通过测试的演员才能出演你想演的角色。
请听题。第一道:请你评价一下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3.汇报交流对角色的理解。
[设计意图]
对角色的理解也就是对课文的理解,关键是启发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理解。比如有的孩子说喜欢鲤鱼妈妈,因为她漂亮,爱自己的孩子(教小鲤鱼捕食),还有的孩子会认为鲤鱼妈妈有缺点,因为她没有像小蝌蚪说清楚青蛙妈妈的样子,害得小青蛙误认了乌龟叫“妈妈”!还有的孩子会说不喜欢青蛙妈妈,因为她扔下自己的孩子,让宝宝好难找!还有的孩子会说小蝌蚪认识鲤鱼怎么不认识乌龟啊!……在这一环节汇报交流中,既有孩子们的想象,又有许多疑惑,关键是既要充分发挥想象,组织语言,又要帮孩子们了解一些科普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和滋润孩子多彩的童心。比如在了解“青蛙妈妈”产卵后丢下“孩子”这一自然现象后,是不是要补充一点,问问孩子: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定是她要让宝宝从小就坚强,一定是她让宝宝自己学游泳,多运动,这样前腿和后腿才能长的快!身体才棒!……总之,要发展语言,发展想象,更要“发展心灵”!
三、读
1.师:好!下面进行第二题测试——语言测试,主要测试旁白朗读和对话。先从“小蝌蚪”开始。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三次,你能找到吗?(小蝌蚪游哇游……)哪个“小蝌蚪”来说一说这三处“游”得一样吗?
2.汇报总结。
3.(第一次:高兴,快活。第二次:比第一次用力,着急。第三次:更艰难,游的时间更长。)
4.出示第二幅图(试读第二段)
(1)一位同学读旁白,一位同学读“小蝌蚪”的话,一位同学读“鲤鱼阿姨”的话。
(2)分角色读后,学生评价优缺点,师生总结后提示下一组注意:读出小蝌蚪的礼貌和鲤鱼阿姨的热情。
(3)分组反复读。
(4)多种形式读,齐读,多人读,最后脱离课本带表情诵读。
(5)表扬和评选演、读最形象的两组
5.出示第三幅图(读课文第三段)。
(1)自由结合,分角色练读。
(2)轮流汇报读,师生共同评读,试读。
(3)评选组合:谁读出了小蝌蚪奋力游的样子和它的着急?谁读出了乌龟的“摆动”、“悠闲”、“有趣”和被小蝌蚪误叫“妈妈”后的笑?
6.出示第四、五幅图。
(1)师:小蝌蚪人错妈妈,它很不好意思,所以这一次它要看清楚呦!请各组练习一下。学生练读第四、五段。
(2)汇报演读,重点指导:
第四段中读出小蝌蚪看到青蛙的样子时心里的判断(把这种又高兴有肯定的感觉读出来)。
第五段中“妈妈!妈妈!”的叫喊的兴奋应比前一次更强烈。
7.出示第六幅图(读最后一段)。
指导读出小蝌蚪的开心、幸福、自豪。
[设计意图]
用多样的形式朗读、体会。读出“语气”,读出角色的内心情感,读出孩子自己的理解,读出表情、动作,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语言的美妙。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小蝌蚪与金鱼、白鹅、乌龟间发生的故事内容,大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学习观察画面内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小蝌蚪寻找妈妈时的急切心情。
3、喜欢阅读活动,体验动物妈妈们帮助小蝌蚪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课件、小蝌蚪、小青蛙图片、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小蝌蚪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2)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
2、欣赏故事,理解小蝌蚪与金鱼、白鹅、乌龟间发生的故事内容,大胆模仿故事对话。
(1)播放课件,理解小蝌蚪与动物妈妈们之间的角色对话。
提问:小蝌蚪都遇到了谁?它们说了什么?
小蝌蚪是怎样问鸭妈妈的?用了哪几个好听的词?
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又说了什么话呢?
(2)总结提升:小青蛙的特征、动物妈妈们的出场顺序。
3、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大胆模仿小蝌蚪遇到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时的对话,感受找到妈妈后的愉悦之情。
(1)师幼互动讲述,理解、熟悉小蝌蚪遇到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时的角色对话。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声音表现与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话的情节,感受找不到妈妈时的急切,以及找到妈妈后的喜悦之情。
提问:小蝌蚪找不到妈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说话的语气应该怎样?动物妈妈们看到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又会用怎样的语气和小蝌蚪讲话?它们找到最后妈妈了吗?心情是怎样的?
(3)小结:因为小蝌蚪尊敬动物妈妈、讲话有礼貌,所以最后开心的找到了青蛙妈妈。
4、鼓励幼儿尝试选择角色进行对话、交流,体验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快乐。
提问:小蝌蚪长成小青蛙后,每天做什么?
如果你是小蝌蚪,还会和小伙伴一起做什么呢?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3
《小蝌蚪找妈妈》
浙江省海盐县城西小学冯丹
小学低段语文中相当数量的课文是以小动物的生活、成长为线索展开的,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如果讲课时重视让学生扮演课文中小动物的角色,表演成课本剧,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教学效果会更好。
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介绍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在课文总结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形象的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我就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请了两组同学进行表演,第1组表现:小蝌蚪迎上鲤鱼妈妈向鲤鱼妈妈询问,小蝌蚪追乌龟妈妈,错认妈妈,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基本的动作和对话都表演出来了。第2组表现: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动,伸伸双脚、长出后腿,迎上鲤鱼妈妈向鲤鱼妈妈询问,伸伸双手就是长出前腿,去追乌龟妈妈,错认妈妈,后甩的手臂渐渐变短就是尾巴变短了,小蝌蚪也找到了妈妈,最后小蝌蚪就变成小青蛙,一蹬,一跳,去捉害虫了。
课本剧表演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我在学生理解了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知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这两组小朋友表演的都不错,通过他们的表演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对课文大意有了了解,特别是第2组的小朋友表演的更好,把蝌蚪的生长过程巧妙的用伸腿代表长出后腿,伸手代表长出前腿,后甩的手臂渐渐变短代表尾巴变短了,将小蝌蚪转变成青蛙的过程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
另外,两组同学都注重课文中动词的把握,如: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就迎上去的“迎”和小蝌蚪看见乌龟以为是妈妈就追上去的“追”,这两个动词两组小朋友都表演的很准确、到位。可见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两个字的意思。
在请第2组表演时我心里有点担心,因为这组里的两个女同学平时胆子比较小,我怕没有第一组表演得好,但事实出乎意料,这组表现得非常棒,其中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那个大胆而且敢于表现的“小蝌蚪”,她巧妙的用伸腿代表长出后腿,伸手代表长出前腿,后甩的手臂渐渐变短代表尾巴变短了,或许在她的带领下,扮演鲤鱼妈妈和青蛙妈妈的那两个开始让我担心的女孩,不但完整的将要说的话有感情地说完,还加上了合理的动作,四个人分工合作,协调配合,表演的很成功。胆小的孩子能够到位的表演自己的角色,大胆的孩子能够将角色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样培养了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的意识,训练了胆小的同学,提高了胆大的同学,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在表演后我还让学生进行点评。学生各抒己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当组织学生表演完课本剧后,我让学生再齐读课文,我觉得学生读得更加投入了,“小蝌蚪找妈妈时的着急,找到妈妈时的高兴。”当读到长出后腿时:有几个学生不自觉的伸了伸腿。读到长出前腿时:又有学生不觉地动了动手。这就是课本剧表演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真切体验。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当然课本剧也要从课文内容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乱演,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中心小学王娟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⑴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
①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②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⑵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
①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
②比较句子。(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
③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
④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⑴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⑵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尤需如此。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昵?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上海市海江小学全嫣婷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的童话故事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
一、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
视频出示这一课的动画,全文配音,布置思考问题:“听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大意?”这样设计,给学生在朗读上定调,课文中有不少对话,在语气上给学生以示范,也认识了生字词。利用课件,将本课中的图与文对照起来展示给学生,学生读起来兴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借助图来理解,如“迎”和“追”字,图上鲤鱼和蝌蚪面对面,这就是迎上去,乌龟和蝌蚪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追过去。对文中这两个生字学生一目了然了。
有了图文对照,再加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很快掌握了。如教学小蝌蚪迎问鲤鱼、追问乌龟的段落时,老师结合课件展示,让学生主动来发现小蝌蚪前后的变化,采取表演的形式,在情境中对话,一个同学做解说员,两个女同学分别扮鲤鱼妈妈和小鲤鱼,一个男同学扮乌龟,几个小个子同学扮一群小蝌蚪,带上相关头饰来表演,学生们很快进入各自的角色,把小蝌蚪着急而有礼貌、鲤鱼亲切热情,乌龟好笑认真的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
二、重点指导,举一反三,突出学法
像《小蝌蚪找妈妈》这类童话故事,课文内容较长,段落中大致内容相似,如这段讲和鲤鱼对话,下段讲和乌龟对话,结构上基本是一致的,图也是连环画形式出示,我们就可以借这类课文,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把小蝌蚪问鲤鱼这一部分做为指导学法的突破口,第一步,指导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它们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先设想。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观察青蛙的特点,并引导教育:只要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探究,终会有成功的一天。第二步,读文理解,小蝌蚪说了什么?为什么会误认鲤鱼是它的妈妈?鲤鱼是怎么回答的?第三步,朗读体会,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它们的对话?指导读出小蝌蚪有礼貌,鲤鱼阿姨亲切的语气。第四步,复述课文,用课本剧或讲故事的形式来巩固课文内容。教学时思路要明晰,之后,用课件出示以上几个步骤,后几个段就让学生依照这几个步骤来小组协作学习。也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出示自学提示:
1、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2、它们看到了谁?
3、它们是怎样对话的?请分角色读出来?这样来教学突出了重点,发挥了协作学习的作用,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主动参与的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三、启发谈话,引导实践
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学到课文最后,老师启发谈话:“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心里多么幸福呀!假如你是小蝌蚪,你想对亲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总结后,引导学生实践:“如果蝌蚪不是遇见鲤鱼和乌龟,还可能遇到谁呢?”进行改编故事。“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该怎样对待青蛙呢?”最后拓展提问:“你知道一只青蛙一天能捉多少害虫吗?”通过这几个环节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习富有童趣的课文到对科学知识的探求,这种渗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4
【教学理念】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紧紧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寓知识的传授于同学自身的体验学习中,在此之上,培养同学思维,训练其语感,提高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故事教学的基本战略必需坚持“趣中学,学中用,用中悟”。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为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角度落实好本文的教学,我在设计中还充沛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儿童自身的特点,抓住“六”个字──“变”、“趣”、“演”、“引”、“板”、“读”,进行全文的设计。
【教学特色】
以“趣”为经,以“学”为纬。
【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文章语言优美、画面形象、情节生动,很适合低年级同学的口味。全文贯穿两条线:一是“找”,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协助下找到了自身的妈妈,二是“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变化。根据教学要求,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落实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⑴重点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动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⑵通过图文结合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能力目标: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借助学文,培养同学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教育同学从小维护有益动物。
【教学主要环节和意图说明】
一、变──变序教学,突出对比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鲜明的特点:构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依照“小蝌蚪看到了谁,说了什么”的层次来布置段落内容。因为这点,以往大多教师均从指导同学学法入手,依照故事发展布置教学。为了突出全文的重点,我采用了变序的教学方法来处置,目的是直奔主题,理清线索,掌握重点,让同学对全文知识有更清的理解。变序法流程体现在:
1、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怎样?
(学习第一自然段)
2、青蛙妈妈的外形特点怎样?
(学习第四然段)
3、小蝌蚪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
(找出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4、小蝌蚪是在谁的协助下找到了妈妈?
(指导对话朗读)
变序处置,我认为有三点好处:
1、对比鲜明:让同学通过对比的方法感知二者外形的不同特征,找出不同点,从而自觉生疑: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2、重点突出:鲤鱼妈妈和乌龟协助小蝌蚪这一内容仅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但在全文中不是重点内容,放置在最后教学,使全文重点得到突出。
3、线索鲜明:一篇文章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教师处置教材的工作就是去枝删叶的过程,突出主干,以便让同学更清楚地看到全文的线索。
二、趣──以趣促智,调动情感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对于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缺乏主动意识,只有充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变知识的传授为娱乐体验,寓教于乐,才干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蝌蚪找妈妈》自身就是一篇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课文,如何突出趣味性又不失知识性,科学有效地处置好两者的关系,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1、儿歌朗读扮演。
小蝌蚪长成青蛙时,身体发生了三次明显变化,为了让同学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在课文的学习中,我布置了儿歌朗读扮演。(自编内容)
生:我是一只小蝌蚪,我要去找妈妈啦!
师:不好!
生:(接)怪事发生了。
师:(惊奇地)怎么了?
生:啥时长出后腿啦,接着长出前腿啦!
身子天天在变化,我已长成青蛙啦!(呱呱呱)
2、谜语引入课题。
利用儿童喜欢猜谜语的特点,我引用了两则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通过谜语的引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起到了导入课题的作用: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难怪小蝌蚪连自身的妈妈都不认识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一同去找妈妈。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3、自述介绍。
在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为了让同学对青蛙的特征有更为鲜明的印象,我设计了角色扮演自述的环节: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青蛙妈妈,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吗?目的是引导同学练习用“鼓着”“披着”“露着”三个词语说话,活用词语。同时活跃课堂气氛。由于问题的设计让同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主体性,参与性一定会大大增强。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论述自身的特征)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身手可大啦!我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我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保护关心我。(论述自身的身手)
生:我是一只大青蛙,我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员三千多种。我是绿衣青蛙,生活在水中,我的兄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
三、演──以演悟理,形象生动
“游过去”“追上去”“迎上去”三个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摒弃了教师仅仅从字义上区别理解的方法,利用小朋友们善于观察,善于模仿的天性,设计了以下环节的教学:
1、找一找:找出课文中三个动词所在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2、看一看:通过播放软件,让同学从观察中初步体会三个动词表示的不同方向。
3、贴一贴:教师制作几个箭头,让同学根据看到的画面,通过箭头的不同摆贴来释义。
如:“迎上去”表示为:
“追上去”表示为:
“游过去”表示为:
4、演一演:理解词语的目的是应用词语,为了让同学深刻体会“迎上去”一词的意义,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当老师来到王明家,王明会怎样?(师生扮演)演完之后,请同学们根据所看到的情景说一句话,要求用上“迎上去”一词。
如:江老师来到王明家,王明主动迎上去,说:“江老师,您好,欢迎您!”
通过演一演,说一说,同学们体会到“迎”指的是两者方向相对,而且带有主动热情的意思。课文中小蝌蚪迎上去的目的是找听妈妈的下落,所以读起来也要特别有礼貌。
四、引──巧妙过渡,浑然一体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同学顺利地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转向另一知识点,我巧妙地设计了如下过渡语:
同学们,这篇课文不但语言优美,画面更加生动,下面请大家欣赏第一幅图──池塘里的小蝌蚪。(播放软件)
小蝌蚪虽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他们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什么。这不,他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他们找呀找,终于找到了自身的妈妈,原来就是一保可爱的大青蛙。(贴出青蛙图)
课文中青蛙妈妈说:小朋友,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蝌蚪是什么时候长成青蛙的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他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小蝌蚪,你们找到妈妈,多亏了谁的协助啊?(引出二、三自然段内容)
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维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平安些,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应该用心去保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环保教育)
五、板──画龙点睛,提纲挈领
这篇课文的板书,我试图把“文字”与“图片”结合起来,突出趣味性,体现板书的“美”。
小蝌蚪找妈妈
六、读──读中悟情,积淀语感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既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于永正说过:掌握自行车、汽车等代步的工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首先拥有。车子可以买,语文呢?语文得靠读、背。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读训练范文。文中有三段对话,教学时指导同学体会对话的语气,从中学习交际,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
指导小蝌蚪与鲤鱼妈妈的对话朗读,应强调读出礼貌的语气;指导小蝌蚪与乌龟的对话时,应读出急切的语气;指导小蝌蚪与妈妈的对话时,应读出高兴,愉悦的语气,体会母子相逢激动的局面。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5
教学目标 :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表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你们愿意帮忙找一找吗?
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2、质疑,提出本段中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迎上去”指名表演。
4、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笔标出能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的有关句子。
2、指名说说青蛙的外部特征。
3、请学生为青蛙画一张像。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4、分角色表演。
四、再读全文,思考:学完本篇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知识?
1、课件演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指名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幅图片按顺序贴到黑板上。
3、指名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课外延伸,培养探索精神。
1、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资料:其它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2、结束语: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6
一、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池塘里游涞游去的小蝌蚪成了幼儿的最爱,他们关注着小蝌蚪的变化,伴随着小蝌蚪的变化我给孩子们讲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正如《纲要》中所说的,“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故事中小蝌蚪们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的动态变化使我想到,在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有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的教学目标,原来的活动方法是先念一段儿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学中幼儿常出现机械应付的现象,易失去活动的耐心和兴趣,我想如果我能用这个故事情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把故事作为一种隐蔽性的环境,掩盖教学目标,那么将会增加活动的乐趣,调动幼儿的活动的兴趣,使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满足了一定的活动量。
二、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个目标:
(1)观察小蝌蚪生长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看图说话为幼儿的说话,增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安静的听老师讲故事。并在活动中,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教育于生活情境、语言游戏中。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教学准备:
小蝌蚪、故事书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老师把图片准备好)
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涞游去,十分快活。出示图一
中间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五、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在本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用生动的语言,神秘的动作来感染幼儿以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探索法: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儿根据教师准备的小蝌蚪进行探索。
2、交流讨论法:进行了探索操作,我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通过介绍小蝌蚪变成青蛙,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深化了幼儿各自的认识。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性。在音乐游戏的环节中,我引导幼儿和教师进行一问一答的表演游戏,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故事中的语言。
4、提问法:设计提问,引导幼儿想问题,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语言教育的任务之一。
六、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情感,在本活动中,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方位的参与: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明确的指出,“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方式的参与,对小蝌蚪变成青蛙产生了兴趣。
2、师幼合作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会明显的提高。为了让幼儿对小蝌蚪有进一步的认识,我采用了教师和幼儿合作对答法,给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积极对答教师的活动中,理解并学习了故事的语言。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的变化。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今天,这些小蝌蚪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只有拿到礼物的小朋友才能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呢。点击课件,生读一个,师点一下课件。(逐个点击PPT1-5)
大家都收到礼物了,(点击PPT6)我们就是小蝌蚪的好朋友了。所以,小蝌蚪也愿意把他自己的伤心事说给你听了。我们去听听吧。(点击PPT7)
(寻人启事)大家好!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很羡慕!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也不知道她在哪里?我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了,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2、朋友有困难,我们要帮助,你们愿意帮小蝌蚪的忙吗?我们一起帮助小蝌蚪找到他的.妈妈吧!(点击PPT8)
3、你们帮小蝌蚪找到他的妈妈了吗?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啊?(青蛙)过渡句:小朋友们,小蝌蚪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妈妈,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得到了谁的帮助?(鲤鱼阿姨和乌龟)
二、品读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二段。
小蝌蚪是怎么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小蝌蚪游啊游,看到了鲤鱼阿姨。(点击PPT9)
1、小蝌蚪看见鲤鱼阿姨,会想些什么呢?(点击PPT10)
2、小蝌蚪又是怎么问的呢?(点击PPT10)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谁来当一回小蝌蚪,来问一问鲤鱼阿姨吧!生读
3、此时小蝌蚪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理解“迎”字(点击PPT11)拿生字卡片拼读注音后鼻音,说部首,组词读迎。
读一读,读出小蝌蚪有礼貌、急切的心情。
4、鲤鱼妈妈会怎么回答呢?(点击PPT12)鲤鱼妈妈()地说。有感情地朗读鲤鱼妈妈的话。
5、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老师当鲤鱼妈妈,谁愿意来做小蝌蚪,向我打听妈妈的消息。师生合作读,同桌读,男女读。(点击PPT12)
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可高兴了。知道了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的,这时候的小蝌蚪发现自己和原来不一样了,你们发现了吗?生说。(点击PPT13)小蝌蚪告别了鲤鱼阿姨,他们继续游哇游……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这时他们看到了一只乌龟,他们是怎么做的?
2、请小组自学第三自然段,要求:A、用直线划出小蝌蚪的话。B、用波浪线划出乌龟的话。C、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3、交流。
(1)小蝌蚪看到了一只乌龟,他们是怎么做的?(点击PPT15)识字教学“追”,注意翘舌音,部首,组词,开火车读。
(2)读小蝌蚪的话。小蝌蚪,你为什么要这样叫啊?(点击PPT16)
(3)读出乌龟的话。(点击PPT17)
(4)小蝌蚪从乌龟的话中又知道了妈妈有哪些特征?(板书:大眼睛、绿衣裳)
(5)他们为什么会把乌龟当作妈妈?(因为鲤鱼阿姨说过他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所以小蝌蚪才会把乌龟误认为是他们的妈妈。)
(6)练习对话,请小组上台演一演。(旁白、小蝌蚪、乌龟)
(7)这时候的小蝌蚪样子又有了什么变化呢?(点击PPT18)
(8)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难过又开心,难过的是乌龟不是他们的妈妈,开心的是从乌龟的口中又知道了妈妈的一些特征。于是,小蝌蚪告别了乌龟,他们继续游哇游,游到荷花旁边时,他们看到了什么?(点击PPT19)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青蛙身上有他们妈妈的特征吗?
1、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2、当看到荷叶上的青蛙时,小蝌蚪是怎么样做的?
3、对,这次小蝌蚪终于找对妈妈了,你听,青蛙妈妈说:“好孩子______________。”(点击PPT19)
4、青蛙妈妈为什么说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了?
我们来做做练习: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已经______。
(点击课件)
三、总结
1、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呢?你能说一说吗?(逐个点击PPT22)你能填一填吗?(点击PPT23)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小蝌蚪的尾巴(),变成了()。(点击PPT23)
2、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它们真是人类的好朋友,庄稼的保护神!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保护青蛙,不去捉青蛙)
四、写字指导
1、组词读:“什”“么”“变”。(点击PPT24)
2、说写什么两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生写,点评,再写一个。
4、同样的方法指导写“变”字。(点击PPT25)
五、课外拓展
(点击PPT26)
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了解一种小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
2、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或向家长了解有关青蛙的其他知识。
教学反思: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本课的开始,老师利用小蝌蚪送礼物的方法,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学习过的生字,新颖,有趣,学生喜欢。
二、读出感情。课文有许多对话,如:当小蝌蚪错把鲤鱼当成了妈妈时,鲤鱼说了这样一番话,孩子们在读时出现了不同的争议。有的孩子认为应读得慢一点,因为他认为会很温柔,说话时亲切一些,语气要和蔼一些,。有的孩子认为鲤鱼是笑着说的,他觉得小蝌蚪居然会把自己当成了他们的妈妈,有点好笑。这些体验都反映了孩子们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学生就认为自己就是鲤鱼。
三、教学松弛有度。课文描写小蝌蚪遇到鲤鱼和乌龟的段落从写法和内容上,都有相似之处,老师将重点放在前面一个段落的指导上,通过总结学习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自学下一段,尝试让学生自己学懂。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8
备课构想: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这是一篇童话,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六幅图分别与第1—6幅图对应(六幅图用投影)。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素质。在学完每幅图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粘贴纸粘贴出与这幅图有关的小动物粘贴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素质。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2.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具准备:粘贴纸、幻灯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
二、用谜语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启发法)
2.引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青蛙是什么样的?
(2)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这篇课文共六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师: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三、结合学习课文。
1.找一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图的投影)
(1)师:这群小蝌蚪在班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提问法)
(2)师:小蝌蚪的脑袋什么样?身子什么样?尾巴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提问法)
(3)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
(4)师:指导学生用粘贴纸粘贴出游动的小蝌蚪的粘贴画,并让仔细观察。(指导观察法)
2.操作投影出现第二幅图。
(1)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读小蝌蚪,女生读鲤鱼妈妈,教师读旁白。
(2)师: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有什么变化?他们遇到了谁?(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遇到了鲤鱼妈妈)(启发法)
(3)师:小蝌蚪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读)
(4)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引出板书:变→长出两条后脚。
找→鲤鱼
(5)师:看投影,小蝌蚪见到鲤鱼的时候心情怎样?(学生发挥回答)
(6)指导学生用粘贴纸长出后退的小蝌蚪和鲤鱼的粘贴画。
(7)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激趣法)
3.投影打出第三副图。
(1)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名男生读乌龟,找一名女生读小蝌蚪,教师读旁白。
(2)师:过了几年,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他们又看见了谁?(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了一只乌龟)(启发法)
(3)师:小蝌蚪叫了什么?乌龟说了什么?(学生自读)
(4)通过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引出板书:(长出两条前腿,乌龟)
(5)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内容,粘贴出长着四条腿,小尾巴的小蝌蚪和乌龟粘贴画。
(6)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他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激趣法)
4.操作投影,出现第四副图。
(1)教师范读第四、五自然段。
(2)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了什么样?他们又遇到了谁?(根据投影回答)(小蝌蚪尾巴变短了,他们遇到了一只青蛙)(提问法)
(3)师: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读)
(4)通过读第四、五自然段,从而引出板书:(尾巴变短了,青蛙)
(5)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学生粘贴出青蛙的粘贴画。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思考。
(1)师: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2)通过读最后一自然段引出板书:(尾巴不见了)
四、巩固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的过程。
(1)找同学,根据自己的粘贴画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比一比看谁讲的有趣(激趣法)
(2)带上头饰,将这个童话演出来(表演法)
五、总结全文
学生总结(自由发挥)
师: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合理布局画面,独立制作图书。
2、使幼儿体验分享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观看过图书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
2、幼儿自己画好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背景、各种动物妈妈的半成品图书,人手一本,与故事内容相应的文字幼儿人手一套,教师示一本。
3、水彩笔、剪刀、胶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提问式导入主题
师:这是小朋友们平时画的画,这里面都画了哪些动物?哪个故事里的有这些动物?老师把它订成一本想做成图书,可是这些画上还缺少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做成一本完整的图书呢?
二、教师示范讲解图书的制作的要点及具体要求
1、把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文字沿虚线剪下粘贴在每页的合适位置。
2、在每一页图书的画面适当的位置添画上小蝌蚪,使小蝌蚪与各种动物妈妈能相呼应。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指导,根据不同能力幼儿的作画情况及时给予指点和鼓励。
四、分享作品
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欣赏图书、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图书。
五、活动延伸
继续饲养小蝌蚪并记录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10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4.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五,教具准备
课件头饰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故事,导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哪个小朋友能猜出来.(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然后出示正确答案).
2,听故事激发兴趣.
老师不光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还带来了一个故事,大家好好听一听,想想故事讲了谁做什么,结果怎么样.(交流后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___"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领读课生字.
3.轻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
(三)看图,了解图意:
1.课件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四)练习巩固.(课件出示练习题)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拓展练习:
1,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戴着头饰小内组练习表演,然后到讲台前表演.
(六)作业超市:(二选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2,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它们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多少害虫呢课后请你的爸爸,妈妈帮忙查找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身披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二课时
(一)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思考:
小蝌蚪是什么样的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段并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汇报.
3,朗读指导.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读出对小蝌蚪的喜欢和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4,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象.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二)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三)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四)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思维扩展:
[资料]青蛙: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斑.趾间有薄膜相连,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幼体叫蝌蚪,主要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又称田鸡.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11
设计背景
孩子们很喜欢小动物,我打算这节课结束后,在教室里养小蝌蚪,让孩子们每天观察小蝌蚪的变化。孩子们平日只知道用彩笔和油画棒画画来绘画,很少有机会体会其它绘画材料带来的乐趣,希望能启发孩子在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创画的乐趣,培养艺术创造灵感。
活动目标
(1)掌握用棉签画小蝌蚪的方法。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让幼儿关爱小动物。
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正确使用棉签画画
难点:掌握用棉签画小蝌蚪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一幅大的池塘背景画、幼儿每人一幅A4纸的池塘背景画、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小蝌蚪的头饰、青蛙妈妈的头饰一个、棉签若干、黑色水粉颜料、调色盘若干、篮子和手纸若干、钢琴、鱼缸和几只小蝌蚪。
(2)经验准备:幼儿经验准备:课前我问孩子们,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和故事吗?没想到有的.幼儿从来没有看过、也没听过这个故事,虽然是少数的孩子,但是在课前需要孩子们都能了解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动画片,还是我小时候看的上海制片厂的水墨画的动画片,没想到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非常认真地观看,并且要求再看一遍,连我都和他们一起重温了我的童年了。现在的孩子只看《喜洋洋和灰太狼》之类新的动画片。我问孩子们见过小蝌蚪吗?大部分的孩子只是从动画片、图画书上见到过,所以我决定在上课时要给孩子们拿几只活的小蝌蚪,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很开心。感觉孩子接触活的动物太少了,接触大自然的也太少了。我让家长回家带孩子了解小蝌蚪进化青蛙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家里养几只小蝌蚪,让孩子亲身观察,没有的话可以看图书和上网了解,虽然这个知识点不是活动目标的内容,但是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加强家园联系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如何教育孩子,都教育什么。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小蝌蚪
(1)师:孩子们,今天李老师跟小朋友一起猜个谜语“大脑袋,长尾巴,从头到尾黑黝黝,游来游去找妈妈。(打一小动物)。(谜底:小蝌蚪)
幼:孩子们一起说的:“小蝌蚪”。
(孩子们很喜欢猜谜语,他们喜欢这种文字游戏,感觉很神秘,平时在休息的时候,我就让孩子们经常猜谜语,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综合反应能力,开发智力,他们很开心这个时间段。在谜语导入过程中,我故意把语气放慢,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动作可以夸张可爱些,小班孩子们看的、听的很认真,加上以往的谜语游戏训练,孩子们应该都能猜到是什么动物——小蝌蚪。用谜语导入,为了增加课上的趣味性,挺高孩子们的兴趣。)
摘要:们平日只知道用彩笔和油画棒画画来绘画,很少有机会体会其它绘画材料带来的乐趣,希望能启发孩子在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创画的乐趣,培养艺术创造灵感。活动目标1掌握用棉签画小蝌蚪的方法。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12
活动目标:1、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活动准备: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重难点:重点:体验表演的乐趣。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学说各角色的话。
活动过程:一、欣赏音乐,学蝌蚪游。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弹奏唱)
2、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
3、教师示范游。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乐伴奏下学蝌蚪游,吃食。
(1)小节:在音乐伴奏下重复三遍。师:蝌蚪姐姐请蝌蚪弟弟妹妹一块儿来水里游。
(2)小节:老师带领在x处咂嘴表示吃东西。师: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饿了,我们来吃点东西吧。
(3)重复小节两遍:师:吃饱了,小蝌蚪一起游来游去做游戏吧。
(4)小节:师:吃饱了,姐姐带你们去找妈妈吧。(音乐上)
三、蝌蚪姐姐带小蝌蚪找妈妈。
(1)音乐结束,鸭妈妈出现,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配班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答,同上。
(4)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青蛙妈妈出现,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起拍手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四、学说角色的话。
1、学说蝌蚪的话及其他角色的话。提问:刚才去找妈妈时第一个遇到谁?小蝌蚪是怎么问的?(学说小蝌蚪的话)它是怎么回答的?(学说鸭妈妈的话)
2、学说鲤鱼、乌龟的话同上。
五、游戏重新开始。
请四位幼儿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幼儿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六、结束。
师:小蝌蚪们,我们在小河里快乐地游泳、找东西吃、做游戏,还找到了妈妈,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下次再来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13
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图面并了解图面之间的联系,从而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 读懂课文,了解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丰富学生的自然常识。4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教学难点 :注意观察青蛙的形体变化。教学设想:这是一篇看图学文,通过小蝌蚪在鲤鱼、乌龟地帮助下找到妈妈的童话故事,向学生生动地讲述了青蛙的生长过程。全文配有一幅连续彩图,图文并茂。整个教学过程 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本文为看图学文,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技术将连续插图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画面,让学生学会局部观察,再引导学生观察整幅连续图。巧妙地把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用对比连续图片展现出来,充分利用插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 ·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设计有趣的句式练习,在插图地辅助下,教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把观察到的同一画面中的相同内容表达清楚。 ·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运用动画效果将课文中难理解的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先做以动画演示,再让学生亲自表演体验,从而在实践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从扶到放,培养自学能力。发挥文章中有相似段落的优势,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一部分,教给学习方法,再设计合理的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其他相似段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理设计练习,突破难点教学。课文的重点、难点集中在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和了解青蛙的形体变化。因此从连续图中截取青蛙在不同时期生理变化的图片,设计相应的填空题,在教学结束时,用此练习,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弄懂了青蛙的生长过程。 ·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课文中人物较多,每个角色都各有特色,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学习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来读不同人物所说的话,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也是一种文学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制作电子课件,学生制作卡片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荷叶上 蹲 大青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略) 1.看课文插图,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三、再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字词。用查字典或联系课文内容的方法理解字词意思。四、三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并思考讨论: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一段讲什么? 3.你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 五、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卡片,组词。 2.辨析字形,说说你是怎样识记字形的。 3.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1.直接引课,板书课题。(放映课件第一页:课文插图) 同学们看看大屏幕就知道我们这节课学习哪一课。[板书课题] 2.指导看图,理清思路。1看图说说课文里讲了几个小动物?哪两个小动物是故事的主角呢?[板书:小蝌蚪、青蛙] 2 用一句话说说小蝌蚪和青蛙是什么关系。如:(1)小蝌蚪是青蛙的妈妈,青蛙是小蝌蚪的孩子。(2)青蛙和小蝌蚪是母子关系。过渡: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放映课件第二页:课文录象) 3.学习课文第一段。1(放映课件第三页:小蝌蚪图画)指导看图。 看图说说小蝌蚪长什么样?你从图上还能观察到什么?(显示词语卡片: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池塘里 一群小蝌蚪 快活地游来游去)2 练习组句。(1)学习书上第一段的范句。读第一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四张卡片上的内容组织成一句话的。(2)如果打乱卡片的顺序,不改变句子意思,这句话该怎样说呢?(显示不同序列的词语卡片)(3)读句子,了解不同语序的句子是怎样表达同一内容的。小结:其实还有很多种说法,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在课后多多练习。3第一段的这句话很长,我们如何读好这句话呢?老师范读,注意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重读,什么地方声调高。学生听后自由读,个别读。 4.学习课文第二段。 过渡:小蝌蚪们生活的这么快乐,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呢?我们一起在第二段的学习中 找答案。1个别读第二段,思考问题。读后,用“因为┄所以┄”回答。2读第二句,想想“迎上去”是什么意思?(放映课件第四页:演示动画)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有礼貌的语气来。3 鲤鱼妈妈怎样回答?读句子。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知道它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呢?4这时的小蝌蚪身体有什么变化呢?找出句子读一读。[板书:长出后腿]“游啊游”、“过了几天”说明什么?读句子,要读得慢一些。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5.学习第三段。 1 总结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词语练习朗读2 用这种方法,进行小组学习。(放映课件第五页:出示自学提纲)3 检查自学。 1.讨论提示的问题。[板书:长出前腿] 2.看动画理解“追上去”的意思。(放映课件第六页:演示动画) 3.分组朗读,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六、学习第五、第六段。过渡:前面的学习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来思考、解答,那么下面的学习同学们能试着学着老师的样子提问吗?1个别读文,提出问题,请同学帮你解决。2集中讨论: 1.小蝌蚪有什么变化?[板书:尾巴变短(消失)] 2.“游过去”和“迎上去”“追上去”有什么不同? 3.(放映课件第七页:出示青蛙图画)找出课文中写青蛙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显示词语卡片: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荷叶上 蹲 大青蛙 )读读四张卡片。不改变句子意思,变换卡片的顺序,这句话该怎么说。排列自己做的卡片,试着说一说。 4.齐读课文四、五段。 七、总结全文。1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呢?(放映课件第八页:填空练习)看图填空。齐读填空。2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3你还知道有关青蛙的哪些知识,告诉大家。八、课堂练习。课后第二题填空。板书:1 小 蝌 蚪小 ↓蝌 长出后腿蚪 ↓找 长出前腿妈 ↓妈 尾巴变短(消失)↓青 蛙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懂得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基本条件,人人有责. 情感: 1.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表示愤慨; 2.愿意为环境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 行为:1.护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2.劝阻他人不要污染环境,破坏环境; 3. 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教学要点、难点: 1.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自觉地保护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具准备:收集有关破坏环境的材料;一张白纸。学习方法:自学法,生生之间合作学习,师生之间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 1.引题激趣 1.激趣:看图片(一个小村庄原来的面貌) (话外音:在一条河边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问:谁能把这个画描述一下?生: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师:这里一定空气清新(简笔画出一朵云)生:在白云下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师:多美的小河呀!清澈见底,河里还有许多小鱼在游来游去(简笔画出一条河和几条鱼)。生:小河边上有个小山坡,善上涨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在这个山坡上有个小村庄。师: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简笔画小村庄)。2 小结,讲解什么是环境。(指着黑板上简笔画)同学们这一切和深埋在地下的矿藏,地球周围的大气,就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板书:环境)。3 提问,同学们根据你已有的知识谈一谈环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生: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着;生: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生:环境中的水可以供我们引用,空气可以供我们呼吸,矿藏可以发展我们的工业。师:小结:所以说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的基本条件。(板书: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4 过渡:(指着第一幅图片)问:你们觉得这个小村庄的环境怎么样?(生齐说:美),可是,几 之后,由于人为的破坏,小村庄变成了这样!5 出示第二张图片。(小村庄被洪水冲毁后的照片)(画外音:在一次洪水中,小村庄被冲毁了。)6.问:这说明什么?生齐声说:要保护环境。7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板书课题:八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8 齐读课题一遍。二 学文明理:(一)看有关课文的内容的录像,明理。1 过渡:小村庄的人们由于破坏了环境,家园被大水冲毁了,同样,人类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看地球妈妈已经向我们发出呼救信号!(出示地球妈妈头像,上面写着“sos”)2.让我们来听一听地球妈妈的自述吧!(放环境污染的录像)(画外音:如今有人大量排放废气、废水、粉尘,有人盲目砍伐森林,毁坏草场,我的绿衣服被撕得粉碎,我的肌肤遭到严重侵害,我的血液受到严重污染,我以无力保护水分、土壤,洪水、冰雹、沙尘暴,兴风作浪,不断袭击着我,我怎能供给孩子们生活和生产所需的一切,孩子们,妈妈在受难,在呼吁,在挣扎,你们怎么办?)问:地球妈妈告诉我们哪些环境污染的现象呢?生:大气污染、水源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这四个环境污染现象,是地球妈妈告诉我们的。3 (投影机上打出:大气污染、水源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提问:这些现象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呢?请同学们结合 你了解到的,把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用连线涂表示出来。请拿出课前准备的纸和笔。(学生用笔自己画出环境污染连线图)4 那位同学愿意把你画的连线图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环境污染连线图如下)大气 植物污染 使人生病水源 动物生2:(环境污染连线图如下)水土流失 失去耕地 无吃破坏植被 使人 威胁生存土地沙化 吞蚀城市 无住处5 (用实物投影打出学生1的环境污染连线图)问:你能把你的具体想法告诉大家吗?生1:由于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使地上水和地下水受到了严重污染,这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世界上80%~90%的疾病和1/3以上的死亡者的死因都与受细菌感染和受化学污染的水有关;还有用农药催出的瓜,国,蔬菜,不仅不好吃,还会使人拉肚子,甚至得上怪病.师:好,请你先坐下来,你说得很好,把发言机会留给大家.谁能象他那样把连线图的下面这部分来说一说.生:大气水源污染,使动物中毒死亡,得上怪病,人们吃了这些动物的肉,也会染上疾病.生:我还知道大气污染会使人得癌症以及一些怪病,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个村很多村民得了食道癌,有关专家去考察才发现当地水污染极为严重,当地居民得的食道癌,也是由于水污染严重引起的.许多大城市的大气污染直接危害到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小结:可见环境污染危害着人类健康.(板书:危害人类健康)6.(用实物投影机打出学生2的环境污染连线图)请你把你的具体想法告诉大家.生2:由于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使我国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这样下去,不但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甚至连人们吃饭都会成问题,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师:谁能来说一说连线图线面这部分,看看谁比他说得更好!生:破坏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的面积越来越大,我国现在已达到262万平方千米。我还从电视上了解到:沙子淹没了我国陕北、内蒙古一带的村庄,使村民无法生存,只好背井离乡。由此可见土地沙漠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我还知道在前苏联1969年1月发生了一次“黑风暴”。由于人们盲目滥砍滥伐,植被被严重破坏,使大风一刮就是几天,80多万顷的麦苗被拔了起来,吹的满天飞扬,棕黑色的土壤被狂风卷起,形成黑色的雾浪,长达数百千米,这就是有名的“黑风暴”。生:四月分几次沙尘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我觉得嗓子发干,鼻子发痒,有许多细小的砂子打在我的脸上很痛,后来,从报纸上看到沙尘暴会导致鼻炎、喉炎、肺炎、角膜炎、结膜炎等。小结:听了他们讲的沙尘暴,不由得使我想起几天嗯前我看到的中央电视台播放的4月份甘肃的一次沙尘暴纪实片,只见当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有一个腰粗般的树干被拦腰折断,横卧公路之上,顿时交通堵塞,事故频频发生。同学们,可见环境污染现象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活。(板书:威胁人类生活) 7.除了地球妈妈给我们讲述的环境污染现象,你还了解哪些环境污染现象呢? 生:我还知道破坏臭氧层对人类危害也很大,每年春天地球两极上空就会形成臭氧层空间,北极臭氧层损失20%至30%之间,南极就会损失50%以上,臭氧层每减少1%,皮肤癌就增加7%,白内障就增加0.6%,现在每年死于皮肤癌有十几万人,患白内障的病人就更多了。生:我还知道生态平衡被破坏,也会危害着人类。前几天放学路上,我看见很多虫子在飞,到了自由市场,发现莲花白上也有许多飞虫,后来从广播上知道,这是由于吃这些蚜虫的小动物减少了,使蚜虫大量繁殖,对农作物有很大影响,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生:我还知道噪音也会给人们造成危害,据科学报道:长期生活在噪音中的人,寿命会减少很多。8.总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破坏了它,我们就无法深存,保护环境吧,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保护环境还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二)学习课文、明理(根据自学要求、学习课文第三节至完)1.过渡: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要求,自学课文第三节至完。 出示自学课文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提问,自己解答;互相交流。2.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3.老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哪一个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自学的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1.请一个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方法小组中每人一题来说,也可以选代表来说,方法自定) 生(甲):我们组在自学课文这几段中提出三个问题:(1)国际、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中小学生是怎样做的?(3)我们应该怎样做?针对第一问题,我组采用了抢答方法进行解决。师:能把你们抢答题说给全班同学听吗?你来考考他们,好吗?生(甲):好,第一题。世界环境保护组织规定,每年的几月几日为“世界环境保护日”?生:6月5日。生(甲)第二题:我国政府颁布了什么法?生:《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生(甲)第三题:我国政府规定哪一天为植树节?生:3月22日。生(甲)第四题: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也倡导实施了什么迈向21世纪的绿色希望工程?生:保护母亲河。生(甲):我们组第一题的抢答全部说完了。生(乙):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是这样回答的:龙羊峡库区的小学生已经开始保护母亲河;黄河,他们挖沟蓄水,平整土地,多年来与库区人民营造绿林998亩;兰州市铁货街的小学生们在河边发现死鱼,利用假日分析水质,发现黄河水质污染十分严重,于是他们向各污染水源的工厂发出呼吁,并树立起了保护母亲河的宣传牌,受到一致好评。生(丙):多的三个问题,我们回答是这样的:我们用该做到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美化环境的活动。2.师问:对他们组的回答,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补充吗? 生:我觉得他们第三题的回答不够具体,我认为应该分三点来说:(1)保护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2)保护生态环境,不捕杀野生动物;(3)爱护山林绿地,积极参加阿植树造林等活动,建立小苗圃、小花园、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不乱砍乱伐树木,自觉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师小结:你说得很好,我把你说得再概括一下第一点是,保持环境卫生,第二点是保护生态环境。第三点我想问问大家,植树造林、建立小苗圃小花园这些活动是什么活动?(生:环保活动)所以第三点是积极参加环保活动。(板书:保持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加环保活动)3.辨析导行: 1.辨析巩固 1.过渡;同学们自学效率很高,大我还是想考考你们是否真的学懂了?请看大屏幕。 2.出示辨析题一: 有人认为,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小孩没有关系。他的观点对吗?为什么?生:我觉得这种想法不对,因为破坏树木时是一瞬间的事情,而种植树木的时间却很长,如果小孩子都来破坏,不保护,而只想大人来保护,来种植。那么树木就会越来越少,危害也会越来越大。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没有了地球,人们就无法生存,还有人人都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这样环境要让每个人建造,所以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能只靠大人。小结:地球上每一个人,不仅要哦又保护环境的意识,更要有保护环境的行为。3.出示辨析题2: “我随便扔一个塑料袋,随地焚烧麦秆、树叶,没什么?”他的观点对吗?为什么?生:他们做得不对,随地焚烧麦秸,树叶。会排除黑烟,其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清新的空气,当时就受到了污染,如果小朋友都象他这样,大气污染就会更加严重。生:塑料袋是一种很不容易分解的物质,如果被埋在土里,就会影响土质,导致植物死亡,所以不要看随手扔一个塑料袋好像没有什么,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白色污染。生:有一年,人们在各个地方不约而同地发现大量海龟死亡,经科学家解剖鉴定,海龟是因食大量塑料袋而死的,可见人们多不注意环保,游玩时随手把塑料袋扔进海中而造成的。小结:保护环境就应该从身边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3.口述辨析3:可是,我么们学校就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交大三村家属区由几块草坪,时常有同学们在上面踢足球,做游戏,不仅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而且破坏了草坪,学校为此教育多次,但这个现象至今仍未杜绝,这是为什么? 1.今天,我们就来个实话实说,请曾经在草坪上踢足球做游戏的同学,谈一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在上面踢球摔着不疼;生:我感觉在草坪上踢足球很带劲,不怎么热,凉快。生:我觉得在草坪上踢足球安全、没有汽车;生:我觉得在草坪上踢足球空气清新,使人兴奋。……2.他们的想法对吗?请大家先看一份资料:(阅读1) 据统计,假若建一亩地的绿色草坪,它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每天能吸收67千克的二氧化碳,突出49千克的氧气;能吸收22至60立方米空气中的各种灰尘;能降低噪音;还能吸收毒气,有的树种和草类还有杀死各种病菌的作用。此外,大量植树造林,还可以阻挡风沙,保护庄稼,保持水土,避免洪水灾害。3.看了这份资料,你觉得他们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生:他们的想法不对,因为那些草被踩死了,就再也长不上来了,就不能为人们防尘、防噪音了,也破坏了环境;生:他们的想法不对,他们的观点都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的,他们只想着草坪能对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却没有想到草坪能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好处;生:我觉得他们的想法不对,我们刚才学习阅读已经知道了草给人们带来那么多贡献,我们应该保护它,无论什么理由,也不能踩;4.听了同学们的讨论,我想问问曾经在草坪上玩耍的同学们,你以后会怎样做? 生:自己不再在草坪上踢足球了,还劝阻队员不在草坪上踢足球了;生:我以后见有人踩草坪,我就劝阻他,给他讲草坪给人们带来的作用。生:我在草坪边树立“保护环境,保护草坪”的小标语。…… ……小结: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通过我们全班每位同学的努力,让在草坪上做游戏,踢足球的现象彻底杜绝! 结合实际: 1.同学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他们在保护环境方面都做到了那些事呢? (小组讨论,每组推荐一人)(手拿)生:这是我办的手抄报,在这个手抄报的主要内容部分写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小诗和小口号,目的是想告诉人们,环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爱护环境又像爱护我们身体一样重要。另外,我还写了一些有关废电池污染的内容,其实,这种体积小,污染大的污染源还不止一个,我写这些是想让全体少先队员知道,光靠喊口号,做环保小标牌是不够的,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为了祖国幸福的明天,我们要从小做起,动动手,将这些有回收意义的污染物顺手捡起,交有关部门处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保护环境。生:(手拿环保宣传画)这是我办的环保宣传画,我想通过动物、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憎恨来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生:3月12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给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了水,并给每棵树的树干刷了石灰,防止树被虫蛀。生:5月1日,妈妈带我到产河去玩。记得在我小时候,那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游得可欢了,可这次去,我们看到是浑浊的水,臭味刺鼻,我还带来了一瓶(拿出采集的产河水)。这一切都是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这两张照片(拿出两张自拍的照片)是我从产河调查时所拍摄的。大家看,用红笔画出的地方就是一个排放污水的管道口,这张是产河河床上堆积的垃圾。生:(拿出调查报告)这是我对西安护城河水质的调查报告,我对护城河从朝阳门到东门段进行调查,发现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此我提出了几条治理措施,其中一条“沿护城河修建一排垃圾箱”的建议得到了省长潘连生的好评。生:这是我办的(拿出警示语)上面写着“让世纪之花开在春天”我要提醒全校同学爱护花草树木,现在已被学校选用。……小结:同学们为环境保护一定作出了很多很多事情,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先说到这里,可后由中队长主持一次环保中队会,在那我们同学们再畅所欲言吧!1.你以后还想干什么? 生:回家给我爸爸、妈妈说,以后买菜不要用一次性塑料袋,而用编织袋、布袋等;生:我们在春有、秋游,随父母出去旅游时,应该把一些食品包装袋和饮料瓶带走,或放入垃圾箱,不能随地乱扔;生:看到有人捕杀或买卖野生动物要阻止,还要给它们讲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如果阻止不了,向有关部门反应。生:我家有自己的私车,我以后让爸爸少开,这样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生:我以后在学校,家中不再大声喊叫,在家不把音响、电视声音开得太大,以免制造噪音。生:我会在社会的公共场所了贴一些环保警示语,增加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的环保意识。生:以后少用一次性物品,如筷子、餐具、口杯等。生:一水多用,比如说洗完手的水拖地,洗完碗的水冲厕所等。生:外出时劝阻父母不吃野生动物。…… 4.巩固扩展,引发创新: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我们还应该为改造环境、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献计献策。(出示几幅环境污染的画面:大气污染、土地沙化、垃圾成堆,珍异动物濒临灭绝)同学们面对此情此景,请同学们认真想,多思考,献计献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生:我们可以多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还给动物一个新。家。生:在沙漠边缘种一些易成活的树木;如红柳、白杨等,保持土壤,不让它随风飘扬。生:我觉得应该发明一种垃圾分拣器,垃圾进入其中,就会自动进行分类,据有关数据表明:每一吨废纸可以在造出800千克的好之,每一吨塑料还可以造出600千克的无铅汽油和柴油,而可能造成有毒污染的电池,还可以从中提炼除稀有金属。生:现在许多工厂燃烧煤炭,排放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应尽快改用天然气,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得病了。生:我准备在烟囱口上安装一个空气过滤器,把那些有害物质全部吸收、过滤,再定期清除,剩下的无害气体在排出烟囱,就不会大气污染了。生:我发明一种粘合剂,把沙漠上的沙子都粘住,不会移动,再采用无土栽培法种树使沙漠变成绿洲。生:如今,我国已掌握了纳米技术,我们可以利用它,把垃圾分解,然后再制成有用的东西。……小结:同学们为保护环境,献出这么多计策,我祝大家的愿望设想早日实现,使我们的家园更美好!5.总结全文 1.过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那场洪水后,小村庄的人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他们植树造林,做了很多环保工作,现在这个小村庄是什么样子呢?你们想去看看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新建的小村庄图)2.总结:同学们让我们也像小村庄的人们一样,为营造一个有清新空气,又洁净水源,温馨而美丽的环境而努力吧!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14
“小蝌蚪傻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这种时候最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于是,笔者因势利导,把学生分成了两组,组织了一场辩论。
生:小蝌蚪真傻,他看见乌龟四条腿,就把他当作了妈妈。
生:我也认为小蝌蚪傻,因为乌龟虽然有四条腿,但它的嘴巴又不宽。
生:我也觉得小蝌蚪很傻,在没弄清楚事实之前就乱叫妈妈。
(接着发言的是认为小蝌蚪不傻的小朋友)
生:我觉得小蝌蚪一点也不傻。他能按照鲤鱼妈妈的话去找,乌龟不就是四条腿,宽嘴巴的吗?
生:我觉得小蝌蚪不傻,因为小蝌蚪和他们的妈妈长得太不像了。
生:我也认为小蝌蚪不傻,小蝌蚪生下来后,他妈妈就离开了他,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什么模样。
生:是呀,我觉得小蝌蚪找错妈妈不是他的错,而是鲤鱼妈妈说的不够详细,没有把青蛙的样子说完整。
师:你说的有道理,鲤鱼妈妈介绍得不完整,才使小蝌蚪找错了妈妈。那是谁帮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呢?
生:是乌龟帮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师:乌龟怎么说的?你能读一读吗?(生读)
师:大家认为乌龟说得对吗?
生:我觉得不对,乌龟还是没有介绍完整。他还应该加上“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是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他们的帮助下才找到妈妈的。
生:我觉得小蝌蚪不但不傻,还很聪明。他能把鲤鱼妈妈说的和乌龟说的特点合起来去分析。
师:如果老师现在重新问你们小蝌蚪傻不傻,你们会怎么回答?
生:(响亮而又齐声地回答)不傻。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小蝌蚪并不傻。他找错妈妈的原因是鲤鱼和乌龟没有完整地介绍他妈妈的样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该单方面去分析一样事物。而应该综合地分析才不至于出差错。
小蝌蚪找妈妈怎么写教案篇15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来自于中班下册"青蛙"这一主题里的一个活动。动物主题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以幼儿感兴趣的动物为载体,通过听听、说说、游戏等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语言是幼儿交往、认识事物、保存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学习对话贯穿始终。
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故事,知道故事名称、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的能力。
2、根据故事内容,分角色表演。
准备
1、小蝌蚪的头巾若干,把幼儿打扮成小蝌蚪
2、活动教具一套
3、录音机、磁带
过程
1、分段欣赏故事,学讲角色对话
(1)幼儿听音乐跟着老师学小蝌蚪游的动作(双臂交叉抱住身体、晃着头),游进池塘(活动室)
老师:嘘---(幼儿安静下来)暖和的春天到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妈妈醒来了(老师做动作、幼儿学动作)……产下许多圆圆的卵(老师、幼儿全体蹲下扮成卵)……青蛙妈妈产下卵慢慢地活动起来了(做动作)……非常地快乐。
(2)逐一出示活动教具,幼儿在提问中学讲对话
a.有一天,鸭子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边讲边操作活动教具)
老师:小蝌蚪看到了什么?怎么问?鸭妈妈怎么回答?
b.一条大鲤鱼……小蝌蚪再向前游去(边讲边操作活动教具)
老师:把谁当成了妈妈?大鲤鱼怎么说?
c.一只大乌龟在前面游……小蝌蚪又向前游去
老师:又把谁当成了妈妈?乌龟妈妈怎么说?
d.小蝌蚪游呀游……结束
老师: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开始时它怎么问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怎么说?(了解青蛙生长过程)
e.告诉幼儿故事的题目
老师:刚才我们讲的故事题目是《小蝌蚪找妈妈》(跟念)
2、安静地听录音,整体欣赏故事。
下面我们完整地听录音机阿姨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老师:听完后问:小青蛙找到了妈妈心情怎么样?
那么你们遇到高兴的事情会怎么样?
(深入词汇,要求幼儿把自己高兴的情形表现出来)
3、学习分角色表演,学讲对话。
(1)故事里谁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
(2)请喜欢鸭妈妈的小蝌蚪到鸭妈妈身边来(将活动教具中的鸭妈妈贴在椅子上)
同样请喜欢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青蛙妈妈分别站好
喜欢做小蝌蚪的和老师一起
(3)教师讲叙述内容,幼儿分角色表演并说出对话内容。
(4)听录音,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5)结束:小蝌蚪咱们和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青蛙妈妈一起到外面游玩去。(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先分段欣赏故事,利用活动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有礼貌地问答以及开心时你会怎样表现,挖掘了活动中有价值的、隐在的教育机制,使幼儿得以全面发展。
2、活动第二部分以角色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孩子自由选择故事中的角色,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体现了孩子的主体性。最后孩子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使活动进入-。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从头到结束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3、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听听说说玩玩动静结合,做到"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幼儿学起来有劲,教师上起来省心,教学效果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