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预测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优秀的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带来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供大家参考。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
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1.提问:
(1)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2)是光的反射定律?
2.引入:
【演示一】:
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录像重放)
【演示二】: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
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2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
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
(2)学生用图11-4-1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①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
②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放磁铁吸引,速度变快。③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3)学生看课文图11.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①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由静止变为运动。
②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4)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在磁铁吸引下小钢珠运动状态改变情况和手球、足球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6)学生看课本图11.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7)让学生再举些例子,如:踢足球时,足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等。
(8)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另一类效果。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三、力的单位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3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分为: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中,机械运动的概念较为简单学生理解也相对容易,所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后两部分,在参照物的教学中通过一个小实验,钢笔放在书本上推动书本运动。利用机械运动的概念讨论钢笔是运动还是静止?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选择不同的标准获得不同的运动形式,自然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整体的设计思路利用身边的现象赖引导学生理解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概念,期间可通过穿插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理解更加具体、生动和深刻。
二、教材分析
初二时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本章是人教版的起始章的第二节内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学生先从身边最简单的运动着手,对于学生物理学科的入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本节不熟悉的参照物,教材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最终理解运用。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物理思维还未建立,理解和分析能力较弱。该年龄段的学生有好奇心,但是对问题缺乏深刻的思考,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缺乏训练。比如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形式不同。学生容易将参照物和研究对象混淆,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先通过明确谁是参照物谁是研究对象,再讨论后续的相对运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
(2)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式的体验学习,使学生能灵活选取参照物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通过“STS”教学,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技术,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重点难点
1.参照物概念的形成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身边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习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不断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运动的相对性,通过视频资料了解我过前沿的航空科技,尤其是飞船对接技术中的相对运动,让学生明白物理源于生活,但又改变生活。
七、课前准备
简单的实验器材准备,图片资料、视频和音频资料,学生的课前预习
八、教学过程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图片引入:1.春天,风筝在空中迎风摆动;2,夏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3.秋天,落叶纷纷飘落;4.冬天,雪花漫天飘洒;
6.今天,你上学的路上,路旁的树木不断被甩在身后
7.此时,钟表的秒针在不停地“走动”;学生思考并回答: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回答)
师: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运动(如心脏在跳动,血液在流动),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着。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4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掌握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光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的偏折规律。
3.会用折射原理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1.2过程与方法
4.通过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经历小魔术和小游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6.通过对光折射的分析,解释生活中光学现象。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在探究“光折射规律探究”的实验中,让学生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2.2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工具
多媒体、刻度尺、水、激光笔
教学过程
6.1引入新课
【师问】空碗出财宝(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硬币,加上水后又会看得见。)
【活动】叉鱼比赛。
【师说】同学们对以上的现象一定很好奇,那么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光的折射”的学习,就可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了。
【目的】实验现象很奇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新知介绍
1、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
【活动一】在不透明的杯子里放一枚硬币,把杯子端到可以看到硬币的高度后慢慢上抬,直到刚好看不到杯内硬币时,向杯内倒水,你能再次看到硬币吗?
【生答】能。
【活动二】将铅笔插入水中,你会发现铅笔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答】铅笔断了。
2、实验设计
1)指导---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实验
【师问】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传播路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师补充】
(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学生可以看到光的偏折现象,告诉学生,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若换成其他介质光也会发生偏折吗?
【实验过程】
将量角板平放在桌子上,玻璃砖的一条边和量角器的底边重合,让光线从量角器的顶点入射,然后分别读出入射角大小和折射角大小。改变入射角,重复操作试验多次,记录数据以便总结规律。
【实验记录】
【师问】采用类比法,结合光的反射规律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需研究哪些方面?
【生答】可以类比光的反射规律,从而注意光的折射需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目的】引出光的折射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光的折射
1)【师讲解】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注意】折射现象的产生是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的物质时,在交界面处发生的。(同时也会发生反射)。
2)
图1
【动手做一做】能在图1中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3)【师讲解】光折射现象
光的介质:能够传播光的物质,如空气、水、玻璃、真空等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师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5)
【师问】除此之外你还探究到哪些发生折射时光的特点?
【生答】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当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6)【师归纳】光的折射与反射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当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当生反射和折射。
②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③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法两侧,即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
④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它的减小而减小。
⑤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不同点:反射光线与对庆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
4、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师讲解】
弯曲的筷子:筷子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后进入眼睛
怎么样才能叉到鱼: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要深.
大气层的折射现象:太阳光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光线发生了弯折。
2)【师问】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生答】
岸上的人看清澈的池水,觉得池底变浅了。
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树会觉得树是变高了。
【师归纳】池底变浅,树变高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照相机的构造,知道它的成像原理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分析怎样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
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有关现象,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要点
1.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三、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四、教具:
普通照相机;视力表;实物投影仪,小气球,眼球模型;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挂图、投影片;远视眼及其矫正的挂图;度数不同的近视眼镜、远视眼镜;
五、学具:
度数不同的近视眼、远视眼镜(可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代替);蜡烛;光具座;凸透镜;火柴(四人/组)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都有一双眼睛,你们能否想象出,人是如何通过眼睛去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那么照相机(出示)是怎样给你留下成长的足迹、精彩的瞬间的呢?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与照相机、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三、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板书)
(二)展开:
1、实物投影书本照相机,请同学回答出物体可通过镜头(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学生)根据这回忆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且根据同学日常经验得出照相规律:物远,像则近,像越小;物近,像则远,像越大。(板书)
2、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这个问题。
投影片显示眼睛结构图,并结合生物挂图眼睛成像原理图,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分析,再与照相机比较,最后得出眼球的成像原理: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成像在视网膜上(相当于智能的光屏),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从而产生视觉。(放映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光盘中眼睛成像动画)
阅读:电影与视觉暂留(课后请同学做一做)
3、活动1:在黑板上出示视力表,请一位视力好的同学分别站在第一排、第三排、最后一排都能看清同一个E字。
(老师设疑:)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而用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在视网膜上都成清晰的像,而眼球大小没有变化,即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矛盾吗?
(学生看书:)眼睛的调节(课本P.100)
(学生讨论:)是晶状体在改变形状和焦距。(老师用气球模拟)
(老师:)很好,其实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在睫状体的作用下,改变厚薄,从而改变了眼睛晶状体的焦距(即调焦)。请大家用桌面上的几个凸透镜和带来的水透镜(盛有水的透明塑料袋),实际感受一下晶状体的厚薄与焦距关系,以及如何调焦。
(学生活动:)讨论出凸透镜厚焦距短,凸透镜薄焦距长
(师:)远眺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近观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动画模拟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都成清晰的像。)
4、学生活动2:请班里所有视力不好的同学分两次看视力表中较小的E字(一次摘掉眼镜,一次戴上眼镜)谈谈有什么感觉(生:一次模糊,一次清晰)
(师:)那么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中学生)和远视(老年人),是怎样形成的呢?(生讨论出:)主要是由于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不好引起的。
(师:)很好,我们是怎样去矫正的呢?这个问题我请你们结合书本自学并实验,大家先个人自学两分钟,然后用度数不同的眼镜(应作好标记,并告诉学生度数越大焦距越短,光线折射时偏折越多,度数不同的眼镜也可以用光具座上的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代替。)小组按照实验活动4.4视力的矫正边实验边讨论。
活动3(分组):学生先独立自学,后小组实验、讨论、填表;教师巡堂指导。)
戴近视镜1(度数小的)不戴近视镜1戴近视镜2(度数大的)不戴近视镜2戴远视镜1(度数小的)不戴远视镜1戴远视镜2(度数小的)不戴远视镜2
清晰像与透镜的距离(cm)
相差(cm)
结论
(作用)
在学生自学和实验差不多的时候,请学生交流反馈一下活动后的结果,及时讲解并给与提出问题的机会。再用多媒体动画播放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统一学生的认识: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发散,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从而将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会聚,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从而将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板书)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当给凸透镜(眼睛)戴上和拿下度数大小不同的镜片时,两次成清晰像时光屏移过的距离是一样的吗?
(生:)不同,镜片度数越大,两次成清晰像时光屏移过的距离越大,说明光线折射时偏折越多,也说明晶状体自身的调节功能越差,视力越差。
(师:)非常好,我再简单介绍眼镜的度数计算方法(度数=100/f)f是焦距,单位用米(m)。请同学算一算200度的眼镜的焦距:f=?(生齐答:0.5m)
(师:)这节课我们结合实验,研究了眼睛和眼镜的问题,大家学得很投入。我出几个思考题检查一下大家,大家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5活动4:教师出示课堂思考题;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附后)
6、师生一起作课堂小结
7、学生活动5:放眼保健操乐曲,请同学边做操边回顾和思考本节知识。
8、课后作业:
1、做书上的视觉暂留小制作:笼中鸟,比比谁做得好。
2、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明澈的眼睛?爱护眼睛,远离近视,是我们健康用眼
主题。请你写一篇200字的小文章谈谈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近视?
3、保护学生的视力,有些地方要求学生用的书籍、资料、练习本不再用白色纸张
而是用特定的淡黄色纸张,请你谈谈你的感觉,并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弄清其中的道理。
4、人类有许多东西是仿照动植物的一些特性而制造出来的(即仿生学)。就是利用
眼睛的调焦特性,人们制造出调焦照相机和摄像机,请你查阅有关资料谈谈它们的优点。
附课堂练习: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
(2)有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他们眼睛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他们要矫正视力,佩戴的近视眼镜有什么不同?眼睛度数谁高?度数高说明什么?医学上可以采取激光的方法医治近视眼,你猜猜这种从物理的角度是做什么?
(3)f=1m的近视眼镜,它的度数是多少?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6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二力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④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②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工具
2把弹簧秤,一块轻质塑料片(片上有几个洞),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
列举: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平衡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在黑板上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比如放在桌子上不动的墨水瓶,挂在天花板上不动的电灯匀速运动的小车等)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其所举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一、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几个力平衡中,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我们来研究二力平衡的情况。.com
2.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仍从同学所举的例子中找出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并不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
[实验]:用两把弹簧秤拉扯桌上的塑料片,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片保持静止不动?
归纳小结塑料片静止必须满足的条件。
这两个力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二力大小不相等、二力方向不相反、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并动态显示最终的结果(均不能保持静止状态):
对第四种情形(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进行点拨:将塑料片从中剪断,变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能静止吗?
结论: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演示实验]:手在绳端用力F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静止,观察弹簧秤的示数。然后用力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匀速上升,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并比较两次弹簧秤示数的大小。
分析物块受的两个力的大小、两个力的方向、两个力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上述演示实验,归纳: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得出二力平衡条件。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将条件归纳成口决:“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归纳: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物体所受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或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其中一个力。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
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3.反馈练习
1.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或状态,这几个力就相互平衡。
2.汽车在斜坡上所受到的重力和斜坡的支持力(填“是”或“不是”)平衡的力。
3.每方十人拔河时,某时刻绳子静止不动,这时这二十个人拉绳子的合力是。
4.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0牛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是牛顿,方向是,重力和支持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和。
5.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重为5000牛,受到的牵引力是200牛。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是牛,方向是。
6.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静止悬挂在绳子上,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牛?若提拉物体使它匀速向上运动时,拉力又是多少?(g=9.8牛/千克)
7.如下图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示数为4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3.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工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
(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课后小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7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
2.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具: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现在我们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先请同学们看两个实验.
演示课本图11—2、11—3实验.演示前说明做法.
让学生讨论:什么原因使两个皮碗紧贴在一起拉不开呢?
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掉下来呢?
二、大气压强
分析上面实验中现象的原因.皮碗周围只有空气,没有别的物体,把皮碗紧压在一起的力,只能是空气产生的.
向上托住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力,也只能是空气产生的.
上面的实验证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人们很早就对大气压强进行研究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讨论原因.
讲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板书:一、大气的压强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三、大气压强有多大
1.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很大.
2.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边做边讲.
让学生注意观察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里后,水银柱的变化:先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下降,这时水银柱高约760mm.
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
(1)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
(2)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水银柱不落下来?
教师解释水银柱不落下来的原因.这个实验表明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3.大气压强的值
引导学生回忆前章学过的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讨论如何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ρgh=13.6kg/m3×9.8N/kg×0.76m=1.01×105Pa.
用比喻使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大小:人的手掌面积约为50cm2,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气压力约等于500N,相当于一个质量50kg的同学站在手上.可见压力是很大的.
板书:2.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Pa.
讨论: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如果把玻璃管内的水银换成水,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水银密度是水的13.6倍,所以水柱的高度应为水银柱高的13.6倍,13.6×760mm≈10m.
即大气压强约等于10m高(三层楼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抽水机为什么只能把水抽到10m.
讨论:大气压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瘪?
四、讨论“想想议议”.先猜后演示.再讨论原因,教师归纳、解释.
五、布置作业
1.课本中本节练习题1、2.
2.课本中本章后的习题3.
3.阅读章后的“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进一步体会
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法思想,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木块、铁块、铝块、铜块、一杯水、一杯糖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桌上的木块、铁块、铝块、铜块,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区分它们?
学生回答出颜色。(还有其他答案)
继续引导两杯透明液体,哪杯是水?哪杯是糖水?
学生回答出味道。
继续提问:除了这些方法,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分辨物质的方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
总结: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等都是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
情景导入:昨天我买了一枚金戒指,想知道它是不是真的,同学们帮我鉴别一下。
启发:显然以上的方法都不好区分,今天同学们会学到一种有效的鉴别物质的方法,也就是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科学探究
引言:那么什么是密度呢?下面我们就从已学的质量和体积入手,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1)出示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铁块,谁的质量大?谁的质量小?
学生回答:铁块质量大,铝块质量小
接着问:你知道为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总结:因为组成它们的物质不同,所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2)以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出示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哪个质量大?
学生回答:体积大的木块质量大
总结: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不同,质量也不同。
2、猜想与假设: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记录表:
物理量
物质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g/cm3)
铝块15
铝块210
铝块310
铝块420
采集实验数据,并由学生分析数据
4、分析论证
通过探究,分别计算每个铝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在图象上表示出来。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入密度的概念。
有质量/体积若体积是1m3,1dm3,1cm3等单位体积的话,就有质量/体积=质量,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二)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根据速度定义,引导学生讨论说出密度的定义式。
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
注意:(1)ρ的读法和写法。(与p的区别)
(2)密度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
展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相同物质的密度相同,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单位: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是复合单位。
有:千克/米3kg/m3(板书)
讨论说出“kg/m3”这个复合单位的读法及物理意义。
若质量的单位为g,体积的单位为cm3,则密度的单位是:g/cm3(板书)
展示:单位换算1g/cm3=1000kg/m3
学生练习做题。
学生查看小资料,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
找出最大密度的物质?最小密度的物质?同种物质,状态变了,其密度变了吗?说明它们表示的物理意义。(记住水的密度)
学生讨论交流:如何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三)密度的应用
1、密度公式的变形:求质量m=ρV;求体积V=m/ρ
2、看例题,然后出示变式习题:
展示:例题
学生做题,讲解,点评学生做得情况。
【想想议议】一卷细铜丝,如何方便快速地知道它的长度?需要什么器材?如何测量?如何计算?(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启发,提示一下学生)
判断金属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展示:例题(时间问题,可以课后做)
三、小结
以板书内容为纲,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它是这章最重要的一个物理量,我们经过实验知道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等的,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则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正好反映了某种物质的一种属性,什么属性呢?就是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是多少的属性,这对于区分不同的物质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我们把这个比值定义为密度。其公式、单位和单位的换算都是由此概念延伸出来的。
四、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2、5、6
板书设计:
密度
1、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表示符号:ρ
2、公式:ρ=m/V
3、单位:kg/m3、g/cm3等。1kg/m3=10-3g/cm3。
4、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求质量m=ρV;求体积V=m/ρ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9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高二年级物理课教学,根据学生的成绩分析得出,学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必修1、2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多。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回顾,重点是与会考知识点的结合。恰当的处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难度。以会考要求为准。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
选修3—2分为三章内容,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二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三章《交变电流》,第四章《远距离输电》,第五章《传感器及其应用》。在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比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及其技术应用,了解它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文化的互动作用。通过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三章《交变电流》第五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的学习加深对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认识。本模块中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核心内容的一部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为在会考的要求上完成选修3—2的教学。在后半个学期的时间内对高一必修内容进行相应的复习。旨在期未的会考考试中让学生以充足的知识与信心去通过它。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2、仔细研究教学指导意见与会考要求,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的知识点与难度,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4、认真积极批发作业、试卷等,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
5、尽量多做实验,多让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6、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0
1.(济宁中考)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D)
2.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C)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3.(中考o上海)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A)
A.0°B.30°C.45°D.60°
4.(中考o河池)如图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面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B)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2)会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2)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抽象出一种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积极探索并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这一环节采用游戏导入,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的尺有刻度的一面标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
师:一般情况下,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
生:测量物体长度的!
师:大家看到我手里的这把尺子了没有?我这把尺子跟普通尺子是不一样,有特殊的功能,它可以测量出你的反应时间。不信?我请几位同学上来试试。
找几名同学上来做这个实验。可通过比比谁的反应时间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相信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这把尺为什么能测出人的反应时间呢?是根据什么原理呢?我可以告诉大家,尺子测时间的原理就是利用尺子下落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制成的。而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
师:像尺子下落这样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挂在线上的重物,如果把线剪断,它就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下落。从手中释放的石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也沿着竖直方向下落。
师: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否一样呢?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哪些量决定?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生:不同物体下落快慢应该是不一样的,下落快慢应该是由质量决定,质量大的下落快,质量小的下落快慢。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呢?大家看我来做几个实验。
演示实验
(1)将一张纸和一张金属片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结果金属片先着地。教师不发表意见,继续做实验。分别将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2)将刚才的纸片紧紧捏成一团,再次与硬币同时释放,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地。
(3)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纸片,一个捏成团,一个平展,则纸团下落快。
师:物体下落快慢是由质量决定吗?
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第2个实验和第三实验都说明了这个问题,特别是第3个问题,质量一样却下落有快慢之分。
师:那你现在觉得物体下落快慢由什么因素决定呢?
生:我想应该是空气阻力。
猜想
师:如果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那么在没有空气阻力,物体的下落快慢应该是一样的,这种猜想是不是正确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验证—牛顿管实验
师:刚才的实验现象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在没有空气阻力即物体只受重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由静止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
师:1971年美国阿波罗15号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将锤子和羽毛同时释放,它们同时落在月球表面,这是通过电视转播过的。
2、新授环节
(1)自由落体运动
师:物体若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由静止下落,它的受力情况有什么特点?
生:没有空气阻力,则物体只受重力。
师:很好!物理学中把这种只受重力作用,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在只受重力的情况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落体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吗?比如开始测反应时间的尺子的下落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吗?
生:肯定不是,因为在地球表面大气层内,没有空气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师:说得很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下,自由落体运动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种理想运动模型。但利用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物理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空气阻力影响不大的落体运动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什么样才叫做阻力影响不大,就是阻力跟重力相比可以忽略。
近似条件:一般情况下,密度较大实心物体的下落都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
师: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呢?速度随时间是如何变化的?位移随时间又是如何变化的,我们该如何来研究它的运动规律呢?
生:利用打点计时器。先选择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必须密度大,实心,体积不要太大,这样的话就可以把这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接着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师: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将纸带的处理结果告诉我。
学生设计、操作并处理实验结果
总结分析运动规律
师:实验结论是什么?
生: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师:如何得出这个结论?
生:根据实验得到的纸带,我猜想它是匀加速运动。于是我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来验证纸带,结果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个结论我们要牢记。
师:那再计算一下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生:我所算得的结果在9.4左右,方向是竖直向下,因为物体是竖直向下匀加速的,所以加速度方向应该与速度方向相同,竖直向下。
师:其他同学的结果呢?
生:我的也差不多。
关键点提问
师:大家用的是质量不同的重锤做的实验,为什么求出来的加速度结果差不多呢?
生:虽然重锤质量不同,但由于空气阻力影响较小,均可以近似成自由落体运动,而我们已经知道:所有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情况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测出来的结果差不多是符合事实的。
总结归纳重力加速度
师:同学们刚才测量计算出来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精确的实验发现,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1、纬度越高,g越来越大;2、同一纬度,高度越大,g越小。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9.8m/s2或10m/s2,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按9.8m/s2计算。
3、巩固练习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钢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钢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因为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所以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g是标量,有大小无方向。
B.地面不同地方g不同,但相差不大。
C.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一样。
D.在地面同一地方,高度越高,g越小。
例3、AB两物体质量之比是1:2,体积之比是4:1,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求下落的时间之比,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
解:因为都是自由落体运动,高度一样,所以下落时间一样,1:1;下落过程加速度也一样都是g,1:1
例4、质量为2kg的小球从离地面80m空中自由落下,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地?
2、第一秒和最后一秒的位移。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2
一、教材分析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方向。
(3)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4)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浮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浮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
作为自然科学的规律课,教材的编写思路一般是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对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这节课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并辅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已列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物理教学目的之一,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初步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过程与方法
1.动手参与“想想做做”,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了解颜料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难点:色光的混合。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资料(美丽的彩虹光碟)、电视机、放大镜。
学生:玻璃水槽(装水)、平面镜、白屏、红玻璃片、蓝玻璃片、黄玻璃片、红纸、绿纸、黄纸、棱镜。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4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有压强;
2、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
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演示:
(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说明: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并尽可能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怎样测量大气压?
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
提问:(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
P0=ρ汞gh=1atm=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
动手做实验,估测大气压。
学生讨论可用哪些方法?(可以参考课本)
4.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1)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高压锅与宇航服。
(2)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
(3)实验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五)小结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做哪些实验来证明?你还可以列举哪些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你会估测大气压吗?有哪些方法?说一说。
(3)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4)大气压有什么应用?
(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说明: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并尽可能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怎样测量大气压?
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
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演示:
(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
(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说明: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并尽可能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怎样测量大气压?
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
提问:(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
P0=ρ汞gh=1atm=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
动手做实验,估测大气压。
学生讨论可用哪些方法?(可以参考课本)
4.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1)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高压锅与宇航服。
(2)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
(3)实验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五)小结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做哪些实验来证明?你还可以列举哪些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你会估测大气压吗?有哪些方法?说一说。
(3)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4)大气压有什么应用?
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5
[教学目标]⑴知道弹力是怎样产生的;⑵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弹力三要素;⑶知道胡克定律及实际运用所适用的条件,物理教案-弹力。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
[教学用具]钢尺、弹簧、重物(钩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其方向如何?
2、复习初中内容:形变;弹性形变。
二、新课教学
由复习过渡到新课,并演示说明(板书)
(一)形变
(1)形变
(2)弹性形变
演示图示1中的实验,请同学们注意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重物受哪些力?(重力、支持力。这二力平衡。)
②支持力是谁加给重物的?(钢尺)
③钢尺为什麽能对重物产生支持力?(钢尺发生了弹性形变)
由此引出:
(二)弹力
(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弹力。
就上述实验继续提问:④由此可见,支持力是一种什麽样的力?
⑤重物放在钢尺上,钢尺就弯曲,为什麽?(重物在重力作用下与钢尺直接接触,从而发生微小形变,对钢尺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压力,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弹力》。)
可见,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并进一步分析得出:
(2)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
提问:课本放在桌子上。书给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属什麽样性质的力?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什麽?方向如何?
与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①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压物体)。
②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支持物体)。
提问:电灯对电线产生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产生的拉力属什麽样性质的力?
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什麽?方向如何?
分析讨论,总结。
③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三)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为: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式中k叫弹簧的倔强系数,单位:N/m。它由弹簧本身所决定。不同弹簧的倔强系数一般不相同。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伸长或压缩形变。
三、小结
四、学生练习:阅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1)(3)(5)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业本上写(2)(4)。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6
第二课时
(二)、实像与虚像
通过刚才做实验,我们知道凸透镜成像有的可以呈现在光屏上,有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这些成像有什么区别呢?什么叫实像?什么叫虚像?
我们把光屏上得到的像叫做实像,得不到的像叫做虚像。光屏上能承接的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凸透镜什么时候成实像,什么时候成虚像?回忆实验,观察的记录表格,可以得出: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即,凸透镜成正立的虚像,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光屏接到;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即,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板书:二、虚像和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叫做实像。
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成的像叫虚像。
(三)、想想议议
我们知道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之后,请你们进一步猜测并根据上面探究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什么情况下凸透镜成实像、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1.物体在1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的实像。
2.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成正立的虚像。
照相机和投影仪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放大镜成的像在光屏上得不到,但眼睛能看到成虚像。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成虚像,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成实像。我们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像的,能说出它们的原理吗?
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我们知道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想进一步了解它们吗?我们从上节课知道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我们今天又知道,被拍照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远远大于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照相机中的调焦环、光圈、快门,它们有什么用处?
照相机中调焦环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调焦环上刻着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光圈可以开大或缩小,光圈环上刻有光圈数。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7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0.1秒<17米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1、2、3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
(2)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杠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浮力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两项:浮力问题与杠杆平衡问题。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置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这可能吗?
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也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杠杆
1、认识杠杆
要求学生观察书上图12-2-3:生活中的常见的杠杆。
要求学生举出其他生活中的杠杆。
进行讨论,找出图中杠杆的共同特征——都绕一固定点转动。
教师出示羊角锤,分析使用时有一固定点。
要求学生分析其余杠杆的固定点。
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
“硬杆”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的受力的杆状物体,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可是方的、圆的等。
要求学生再举其他例子。
例如:用来拧螺母的扳手可以使我们轻易地将螺母拧紧或拧松。
订书机可以很方便地把纸装订在一起。
2、与杠杆有关的概念
首先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力臂的步骤:(1)找准支点;(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4)标出力臂。
教师举杠杆撬球的例子分析五个概念。
画出杠杆撬球中的各种物理量。
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在分析支点时,我们可以假想杠杆发生转动,杠杆围绕哪一点转动,哪一点就是支点。如图所示,我们假设杠杆在动力作用下做逆时针转动,其中O点是不动的,所以O点就是支点。
力的作用线就是从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如图所示,动力的作用线是从A点起沿F1方向的直线。
从支点O向动力F1的作用线所画的垂线就是动力臂L1,从支点O向阻力F2的作用线所画的垂线就是阻力臂L2了。画力臂实际上就是作一个点到一条线的垂线,只要把平面几何中作“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迁移过来,就不难解决力臂作法这一难点。
必须明确: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如图所示中,不能把OA和OB作为动力臂和阻力臂。
例题:在黑板上画出各杠杆的示意图,画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如:铡刀、瓶盖起子、独轮车、铁锹等。
由4名学生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讲评。
可选择分析一些实际杠杆,如:抽水机、汽车刹车踏板、胳膊、缝纫机踏板等。
三、课堂小结
认识杠杆,并介绍了杠杆的几个重要概念,学会分析生活中的杠杆。
四、实践活动
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杠杆,试着分析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五、板书:
第一节杠杆(一)
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
2、杠杆的几个概念: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19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初步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他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2、难点:色光的混合。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学生光源,三棱镜,红玻璃片,蓝玻璃片
五、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教材通过光的散射实验,介绍白光的组成,进而由实验说明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呈现不同颜色的道理,说明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情况.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是科学常识,也是很有趣味的知识.
六、教法思考
本节介绍的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的,是科学常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可用实验法将各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出来,在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可采用启发式教学.为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可采用实验教学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温故知新:光的折射的两道习题。
导入:
方案一:教师可向学生讲述牛顿分解色光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学生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色光.
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知道,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稍加指导.在学生兴趣被激起后转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实验:太阳光分解成的色光经棱镜混合成白光.这个实验学生是生疏的,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两个棱镜要靠得很近
(2)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离第二个棱镜太远,避免能量损失太大,亮度过弱,看不清楚.
2.物体的颜色教学应分为两部分.
(1)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再用蓝玻璃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玻璃是蓝色的原因.
总结学生的发言,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屏上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换用一张绿纸,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总结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3.色光的混合
首先说明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让三种色光各自所占比例不同,就合成形形色色的各种色光.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各种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给学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几个即可,其余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4.颜料的混合
方案一:向学生展示课本彩图颜料的三原色,使学生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方案二:由学生用各种颜色的颜料画画,对比展示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并指出混合原理不同.
(三)、课堂总结
建议由学生发挥主动性,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板书演示,配合学生的总结发言.
由于本节是选学内容,可适当创造机会,发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作业:P52第2、3题
(五)板书第五节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原因:白光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二、色光和颜料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三、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教案怎么写初二物理篇20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验演示,师生互动理解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成效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功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投影教材插图
师:两组实验中,分别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
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生:
2、有距离S,但力F=0(如惯性运动)
生:
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投影):
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功的公式:W=FS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
功的单位是:“牛·米”专业名称为:“焦耳”1J=1N·m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
投影反馈练习题:
1、推铅球时,是否做了功?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是哪个距离?
2、你爬楼梯时,你是否做了功?力移动的距离应是多少?
3、用重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使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三)功的原理
师:我们已经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省力、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那么能省功呢?启发引导学生猜想。
投影:用杠杆、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的图示。
师:要得到不用机械提升物体和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分别要知道什么?怎么得到?通过图示加以说明。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数据?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生:思考讨论,在图上指出要测的量。讨论用怎样的方法最简便。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收集证据。生:进行计算、说操作步骤,协助教师完成实验。教师总结强调。
投影练习题: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
三、课堂小结:
在学生自我归纳小结后,教师投影小结内容
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W=F×s注意:F≠0,S=0时不做“功”;F=0,S≠0时不做“功”;F⊥s时不做功。
3、功单位:1焦=1牛×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布置作业
P107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板书设计
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W=F×s
3、功单位:1焦=1牛×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教学反思
1、“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功”新概念引入,学生比较难理解。
2、在力学中功的概念是怎么定义的?怎样才叫做功?又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区分日常功的认识和物理学中功的概念。
3、功的计算,和日常功的计算的差别认识,是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