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音乐教案 >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

时间: 启权 音乐教案

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模唱的方法,唱好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顿音,使演唱更加生动。

2.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和音准基本准确。

3.从神舟六号、七号的成功发射,引出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学习的方法同第一声部,但要特别注意“#4”和“#5”的音准。歌曲两个声部声音要统一,注意二声部每个乐句的第一小节两个声部节奏错开对应,要求学生要掌握好。

教材分析

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为大调式,二段体。第一乐段音区较低,曲调具有叙述性,两个乐句并不对称,但具有平衡感。第二乐段为合唱,在每个乐句的第一小节两个声部节奏错开对应,其他各处节奏均相同,甚至连旋律也有多处相同,为支声性的二部合唱。歌曲的.难点在合唱的第二声部,即“#4”和“#5”的音准,教学时应特别注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宇宙飞船飞天视频。

教学要求:介绍神舟六号航天飞船和航天英雄杨利伟,激发学生向往蓝天的激情。

二、歌曲学习

1.初听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要求:感受歌曲的情绪。划分乐曲的段落。

师: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情绪,歌曲划分为几个段落?

生:歌曲活泼欢快,演唱时节奏感很强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

生:乐曲分为两个乐段。前四句是第一乐段,分声部的部分是第二乐段。

师:感觉很到位。分析得很准确。

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教学要求:了解第一乐段特点。弱起小节,旋律中出现了四分附点、八分附点和切分音等节奏,指导学生演唱。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乐段的节奏有哪些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师:其中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顿音的运用使旋律更加生动,但也增加了学唱的难度,我们来随录音模唱。

学生进行练习。

老师指导学生跟随琴声划拍子学唱。

3.学习歌曲第二乐段及二声部。

师:学唱合唱部分的二声部。(从2音开始,高声部向上级进到3,低声部向下级进到1,如此,高低声部形成三度和声音程。两个声部保持三度音程不变,同时下行。两个声部音程距离较大的地方需要重点练习。)

师:合唱部分注意二声部每个乐句的第一小节两个声部的节奏是错开对应,我们来练习。

师:还要特别注意“#4”和“#5”的音准。(引导学生练习。)

4.两个声部合唱练习。

教学要求:启发学生用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两个声部的和谐演唱,更加完美地表现歌曲内涵,表现出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立下远大志向为国争光的精神面貌。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活泼有一种紧张积极向上的感觉,让我们注意附点音符的唱法,使我们的歌声有一种向前推动的感觉,请同学们体会一下。

学生进行演唱。

师:演唱“飞吧飞吧”时,两个声部怎样利用力度的变化把歌曲的层次表现出来?

生:轮唱时第一声部强一些,第二声部弱一些;合唱时两个声部按照旋律线的起伏变化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的音乐特点。

5.跟随《蓝天向我们召唤》伴奏完整地演唱。

三、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演唱歌曲和两个声部的合作,我们感受了音乐的内涵。让我们为探索蓝天、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努力学习吧!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2)

第一课时唱歌《我爱银河》欣赏《木星-欢乐使者》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爱银河》,能自主设计演唱形式并进行歌曲处理。

2.唱准两个声部,使两个声部的音色完美和谐。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悠长气息的呼吸点,运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节奏,把握乐句之间的起始,做到准确地起唱。

教材分析

歌曲《我爱银河》为二段体(单二部曲式),歌曲的乐句悠长,需要演唱时气息要连贯。另一个特点是每个乐句都是弱起,尤其是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从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较难准确把握,需多加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观看银河知识介绍视频,激发学生对探索星空奥妙的热情。

2.欣赏歌曲《我爱银河》,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要求:学生认真聆听,了解歌曲内容。

师: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学生谈感受)。

二、《我爱银河》歌曲学习

1.聆听歌曲《我爱银河》。

教学要求:教师提出聆听要求。

师:请同学边听歌曲边注意观察初始小节的特点,乐曲第一乐段分几个乐句,都在哪划分?

生:歌曲的起始小节都不够节拍。

生:第一乐段一共有四个乐句,乐句都在每个小节第三拍的位置上划分。

2.学习弱起小节。

教学要求:老师带领学生练习在弱拍时进入歌曲演唱。

3.练习歌曲前四个乐句的演唱。

教学要求:学生划拍演唱歌谱。

师:请跟琴进行演唱,注意弱起乐句的起始,尤其要注意第二乐句的准确起唱,还要注意第一、三乐句的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注意唱准旋律。(学生练习,老师针对问题进行纠正。)

4.演唱歌词。

教学要求:鼓励学生用统一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演唱歌词。

师:歌曲演唱注意要有足够的气息控制声音。八度的大跳,音区的频繁变换,容易造成声音不统一的现象,跟琴练习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气息自如呼吸的演唱技巧。指导学生不要低音区压着唱,中、高音区喊着唱,努力使不同音区的声音基本统一起来。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在唱河、我、起、烁字时要轻而亲切,注意连音线的时值。

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

5.第二乐段及二声部学习。

教学要求: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合唱部分)。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乐段歌谱。

(1)在学习歌谱时,先让学生学习高声部的谱子,熟悉第二乐段的节奏。

(2)视唱歌曲二声部旋律。

(3)引导学生注意唱准几个音程,唱满延音线的时值(五拍)。

(4)完整视唱歌谱。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第一遍,要求低声部唱出声,高声部张嘴默唱;第二遍,要求低声部唱出声,高声部弱唱;第三遍,要求低声部唱出声,高声部一句强、一句弱地变化力度演唱。直到能听到他人演唱的声部,又能自如地演唱自己的声部旋律。然后,两组学生互相交换声部练习。

(5)跟唱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唱好连音,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师:合唱结尾最后两个音“银河”,第一声部相当难唱,因处在较高的声区、时值长,用急吸慢呼的气息控制方法来演唱。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演唱二声部的窍门,就是能够在唱自己的声部时关注其他声部演唱。我们来试一试。(指导学生练习)

三、歌曲处理

1.提问:歌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对银河的赞美。你觉得应该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

教学要求:学生讨论选择演唱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演唱方法。

2.学生活动:设计领唱、合唱的形式,跟随《我爱银河》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3.师生互动: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演唱,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连贯、气息悠长,音高、节奏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歌曲节奏舒展,同学们一定要控制气息的分配。请同学们课下练习急吸慢呼的方法帮助我们提高歌曲的演唱技巧。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四、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ppt

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2、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

二、欣赏歌曲

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

2、节奏练习

3、唱旋律

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

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

一边唱歌边作手语。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第2课时

五、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第二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点:

1、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

3、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让学生感受拥有一双明眸,可以看尽世间美好景物的幸福)

2、情境体验,闭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

(体验盲人生活的黑暗、无助,与自己形成对比,让学生萌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与责任心,从而引出歌曲《爱的人间》)

三、新歌教学

(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

(二)反复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朗读歌词

3、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三)学唱歌曲

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

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第2课时

四、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五、小结。

第二单元八音盒

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单元教学重难点

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特点以此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单元教具安排:琴、录音机、ppt等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学重难点

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学一学

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

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

a、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第七课听赏《槟榔树下摇网床》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

2.学会聆听其他同学的声音,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

教学重点:

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

教学难点:

能用轻柔、深情地声音表达歌曲情绪;高低声部能整齐、和谐的演绎歌曲。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槟榔树下摇网床》,引入课题。

1.介绍歌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表现的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渔民的生活场景,歌曲格调宁静,舒缓,旋律优美,展示了迷人的南国风情。

2.引导学生放松心情,营造宁静的课堂氛围,开始欣赏音乐。

3.听完歌曲,同学们,这首歌曲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表现一种宁静、温馨的画面。)

二、进行声音训练。(老师讲解要求,并进行示范。)

要求:

1.身体放松,深呼吸,逐步体会歌唱要有气息的支持。

2.关于发声方法及声音的位置:尝试半打哈欠,体会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头腔有什么样的感觉?尝试在这样的状态下发声。

3.钢琴弹奏练声曲,引导学生发“呜”音,要求口型圆,发声之前要有气息的准备,口腔找到半打哈欠的感觉轻声跟唱。

4.分两声部进行发声训练,要求加强合作,营造谐调,柔美的共鸣效果。

三、学唱歌曲。

1.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旋律,要求划拍,唱准节奏。注意节奏的强弱对比,老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体会。

2.朗诵歌词,引导学生体会歌词描述的场景,营造宁静的氛围,为下一步有感情的演唱做好铺垫。

3.跟琴声分声部学唱歌词。要求耳朵要灵音要准,节奏要准。

4.老师检查学习情况,并请唱的好的同学做示范。

四、再次欣赏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对歌曲情绪的深刻体会。

五、尝试进行两声部的合唱训练。节奏音准仍是重中之重。可以选音准节奏较好的同学做示范,要充分发挥示范的作用。

六、小结: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5)

一、复习引入新课

同学们,夜晚的星空是美丽而神秘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就像是一双双眨动的眼睛。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星空畅想的第一首歌曲《我爱银河》,同学回忆一下;这首歌曲要我们以怎样的情绪去演唱(富有幻想地),那富有幻想地演唱要求我们用怎么样的速度、力度去表现?(速度:缓慢;力度:稍弱的),你还能用怎样的音乐方式表现这种富有幻想的音乐?(乐器的选择上会采用弦乐,如:小提琴的独奏,在演唱方式上会采用童声独唱和童声合唱等),好,现在我们就用这种富有幻想的情绪来演唱《我爱银河》。

同学们,同是表现星空的歌曲,我们来听听这首跟我们学习过的《我爱银河》有什么不同?(师播放:《蓝天向我们召唤》,在播放时师板课题:蓝天向我们召唤

二、新课教学

(一)初次聆听,掌握歌曲演唱情绪。

1.谁来说说《蓝天向我们召唤》这首歌曲与《我爱银河》在情绪和节奏等方面上有什么不同?

歌曲情绪:《蓝天向我们召唤》乐观、自豪的,《我爱银河》抒情优美,富有幻想地。节奏:《蓝天向我们召唤》紧凑、跳跃,《我爱银河》比较舒缓。在速度上《蓝天向我们召唤》稍快而《我爱银河》则稍慢。力度上《蓝天向我们召唤》较强而《我爱银河》较弱。

(二)再次聆听,了解歌曲含义。

2.请同学们看着课本再次聆听歌曲,并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注意结合课本中的第一个问题,说说“向航天英雄们学习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9月27日我国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人都为之瞩目的事情吗?

9月27日下午,(出世图片)当翟志刚跨出神七的舱门,向浩瀚的太空迈出中国人的第一步时,相信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感到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这是我们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是划时代的太空行走,近距离的接触,几千年怀抱的相思与梦想,在此刻成为现实。同学们,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行走于太空之间,只是中国太空战略计划的一站而已,还有更为艰巨的科技研发与创新等待着我们去完成。《蓝天向我们召唤》是在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胜利返航后,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潮。这首歌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学唱歌曲

1.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听老师范唱一遍。

2.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蓝天向我们召唤》为大调式,两段体a+b。第一乐段音区较低,曲调具有叙述性。第二乐段是二声部合唱,旋律激昂,豪迈,充满自豪感。

3.轻声跟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这部分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四分音符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顿音的运用使旋律更加生动。

请同学们把感觉难唱的部分找出来。

(弱起小节、顿音记号、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附点音符的运用使旋律更加生动。)(师板书)

4.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初步学唱会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旋律,使学唱更加理性,也可使学生养成分析乐谱的好习惯。

5.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6.演唱第二声部:a、听范唱中的旋律。b、教师范唱,让学生多次聆听旋律。c、指导重点升记号的运用。d、随着音箱独自演唱。e、师生合作,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注意声部间的和谐。

教学过程预设:

1.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有点不爱开口唱歌,本课是歌曲教学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唱歌,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的声带疲劳。

2.这首歌曲的二声部部分很难掌握,特别是第二声部中有升半音,更是不容易唱准,教师不让学生做理性掌握,感性认识就可,否则学生会感觉学习枯燥无味。

3.六年级学生对音乐元素应该有理性的认识,但是教师应避免说教式教学乐理知识,而应该结合中歌曲和生活元素进行讲解,明白而易懂。

4.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去演绎自己的课堂教学,去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再现北方民歌的特色与豪情

2、通过学唱《对花》和《唱得幸福落满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快情绪,并试着通过南、北方小调的对比,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

3、在欣赏《跑旱船》《山村来了售货员》、《革命将士出征歌》《兰花花》、《掏洋芋》的过程中,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同时,学会用秧歌步和着歌曲的节奏,参与“跑旱船”的表演,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展示庆典的场面能熟练地用竖笛演奏几个变化音,通过三声部的简单合奏强化同学间相互配合的意思,达到声部间的和谐统一,气息、力度的一致。

一、欣赏《兰花花》独唱版(一)女声独唱版《兰花花》

1、介绍歌曲背景:陕北民歌《兰花花》以甜美流畅、开阔悠扬的信天游曲调咏厂唱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蓝花花。塑造了蓝花花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形象2、初听《蓝花花》感受情绪是怎样的?说说你对蓝花花这个形象的印象3、说明:“蓝格英英采”形容蓝得发亮耀眼4、再次听全曲,更深切地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二、欣赏《蓝花花》钢琴独奏版

1、初听对比:女生独唱和钢琴独奏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在表现同一题材时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再听:主题旋律共变奏了几次?歌词没有了,但你听出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结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欣赏《掏洋芋》

1初听歌曲:歌曲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情景?速度是什么样的?

2、再听:风格是什么样的?念白的声音要注意什么?

3、跟着音乐进行念唱合练,并模拟掏洋芋动作边唱边表演,体验念唱合作的乐趣,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四、小结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7)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标题

《亚洲弦歌》

总课时数

2课时

课标

要求1.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2. 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音乐

作品

分析《亚洲弦歌》这单元编排了日本歌曲《邮递马车》、印度歌曲《摇篮曲》、科威特歌曲《运动会开幕曲》等亚洲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和民间器乐曲片段,师生在积极参与中能充分感受亚洲音乐的独特魅力,在实践活动中丰富情感体验,引发对亚洲民间音乐的理解、尊重。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演唱和欣赏活动中,感受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亚洲民族、民间音乐,知道并能听辨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的音色。  

学情

分析无论是小学六年的音乐课上,还是生活中都较多地接触了亚洲音乐,但从没有系统的学习与整理,究竟亚洲音乐有什么特点,亚洲各国音乐又着有什么样的风格,有什么代表性的民间乐器,都将通过这一单元来学习。基于学生的现状,应注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关注音乐。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邮递马车》

课型

以演唱为主的综合课

第几课时

第1课时

标1.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邮递马车》,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感受并喜爱日本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2.在参与模仿、体验、探究、想象、创编实践等活动中,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愉悦心情。3. 唱准歌曲中的变化音级。

重点难点重点:体验歌曲情感,用期待的心情和明亮、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1.带有“#”记号的变化音的演唱。2.乐句“05  35  36  56   51  51   54  24   2  ”的演唱。

邮递马车1=g                                (日)丘灯志夫词轻快地                                   (日)古关裕而曲pp                                     0 5 | 3 5   3  6  |  5 6   5 1|  5  1   5 4 | 2 4  2 0| 听  啊听   啊 听    啊听  啊听  啊听   啊听  啊听 啊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5 ·5 | 1  2 | 3 — |  3 — ||          越  来  越 近 了,

音乐知识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课时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依托

形式

组织过程

补充

一、

感受歌曲

节奏

双响筒感受

1.节奏练习。a.按节奏齐读: ×       × ×   驾   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  驾  驾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 ×-  ×   ×  驾驾  驾     驾   驾  嗒嗒  驾  嗒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b.男女生交替读。c.随着双响筒的强弱变化引导,读出远近变化效果。2.启发思考:刚刚这些声音是从哪儿来的?为何如此急促?想必大家心里都在猜测,让我们从音乐里寻找答案。

3.欣赏:日语版《邮递马车》。

中文版的《邮递马车》。

4.简介《邮递马车》。

5.复听歌曲,整体感知歌曲情绪、内容。读准节奏,感受男女交替演唱的形式及效果。

双响筒,力度变化引导体现由远及近。             

了解歌曲背景,关注日本民歌的风格。

二、

学唱歌曲

聆听

伴奏

1.完整聆听歌曲,选择节奏型随乐配入伴奏。

①         

②       ×    ×    ×   ×

③       ×    -    ×  -

④       ×     ×  

手脚并用,如:手①脚②  

2.加入歌词,轻轻视唱。尝试为歌曲选择节奏型伴奏,进一步感受其节奏特点。

三、

唱好歌曲

范唱

旋律线1.教师范唱。老师的歌声中哪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2.跟老师模唱这一句。跟琴模唱要求用歌声表现出马车奔腾向前的情景。思考:旋律在表现邮递马车欢快奔驰、人们盼望期待的情感时,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3.随旋律线的引导男女声交替跟琴演唱。4.感知、唱准变化音。唱准旋律的自由模进。理解并体会演唱形式、强弱变化、以及模进的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对比

a.完整复听,听辨歌曲中的变化音。b.听琴对比有无#记号的效果。c.讨论加入“#”后对表现乐曲情绪所起作用。d.在板书上指明g调的#2、#5、#6的位置。5.结合歌曲的情绪,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年轻人远离家乡盼望看到亲人来信的心情。

四、

表现

歌曲

合作

创编

1.结合自己等待的经验,体会乐曲最后一乐句“想望的马车”,依据学生表述,带着各种情感演唱歌曲。

2.根据各人特长及爱好,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演唱形式,表现歌曲。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尝试随情境的变化唱出不同的情感。

课时达标检测

况1. 80%的同学能够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体会歌曲的情绪,选择合适的音色、强弱、速度唱好歌曲。2. 40%的同学能够唱准变化音级。3.人人都乐于参与创编表演,并从中体验快乐。

思本课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方法科学,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状态,感受、表现、创造和享受了音乐。课的开始引入环节用节奏训练,就如何解决歌曲的难点也就是“听啊听啊听啊听啊”的男女声的衔接,做了铺垫,在多次聆听的基础上,层层递进,从强弱、音准、男女声衔接等方面逐步学习,为结课时学生创造性的演唱提供了质的保障。遗憾的是能够唱准变化音的同学不太多,这方面不可排除先天因素,但只要多给学生机会练练耳朵,还是可以进步的。

计邮递马车1=g                                  (日)丘灯志夫词轻快地                                          (日)古关裕而曲                                                      尹钟云译配  

升记号

执教教师:古交市第一小学    杨淑艳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8)

教学内容:

1、歌曲和合唱曲《红河谷》。

2、手风琴曲《列?布朗底》。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欣赏合唱曲《红河谷》,通过与齐唱曲的比较,启发学生初步理解合唱的特点。

3、欣赏手风琴曲《列?布朗底》,结合歌曲、合唱曲《红河谷》,让学生初步了解北美洲的欧洲移民后裔音乐与欧洲音乐的血缘关系及其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背唱《红河谷》。理解欧洲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难点:(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和切分音。

(2)启发学生理解该旋律与欧洲音乐风格特点的联系。

(3)应启发学生从调式、音阶、旋法、节奏等方面来分析音乐艺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红河谷》音乐片段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课堂,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是哪个国家的景色?(播放课件)

生:加拿大

师:为什么?

生:枫叶国旗、多伦多电视塔等。

(设计意图:从多媒体播放的音乐风光片中可以看到,辽阔的草原汹涌的江河、枫叶国旗以及多伦多电视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正确答案——加拿大,此时背景配乐为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为下面的欣赏及学唱作铺垫。采用情景教学法导入)

师:同学们对加拿大还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生: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新闻纸等。

师总结: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设计意图:一系列问答,使各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学习、感受与探索

1.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练习的第一行节奏和第二行节奏有什么特点?(相同)

2.让学生读节奏,找出难点(切分节奏),并讲授。

3.根据拍号和第一小节,讲授弱起小节。

4.师范读。集体练习(读一读,拍一拍)

(设计意图:此条练习与歌曲<红河谷)的节奏是相同的,为学好《红河谷》打下基础,以合作教学法为主。)

师:如果把这条节奏变成活泼可爱的小音符,同学们想不想听一下?(播放课件)

提示:在欣赏时,同学们用手轻轻地拍着节奏。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它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

生:平稳

师: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还是优美抒情?

生:优美抒情

师:我们用“啦”来模唱这首曲子。

师: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一起来认识一下。老师范唱或听录音机范唱。

师:老师弹琴,请大家随琴声一起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法教学,使学生在这部分的练习中基本掌握整首歌曲的旋律。)

师: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前面的练习。大家试着填词演唱歌曲。

师: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稍快或稍慢

师:两种速度我们都来体验一下。首先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

生:淡感受

师总结:怀念、深情,讲述了劳动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那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一个乐节一吸气的方法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

师: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

生:活泼欢快

师总结: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次对比,总结出: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是有差异的。)

师:播放录音欣赏合唱版《红河谷》,并与歌曲《红河谷》进行比较。

生总结:利用声部的穿插、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通过调性转换,丰富音乐色彩。

师:通过《红河谷》这首歌,我们知道,加拿大是一个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期待着世界各国朋友的光临。用什么方式表达我们的愉快心情呢?

生:唱歌

(设计意图: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大家了解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加拿大民歌,那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我们自己国家的民歌,好吗?

生:江苏民歌《茉莉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等。

师:同学们的收获很大,说明在刚才的学习中都积极地开动了脑筋。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谈感受

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家园,报效祖国!今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把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

音乐是最具有情感的,而《红河谷》更是从情感出发的一课。怎样才能把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受的形象来触动学生“爱乡”的心弦呢?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歌曲所描写的情景,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作品中流露出的爱乡之情。

2、突出学生主体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升华情感。并通过学生自编自演,提高创作实践能力,在创作体验中,也升华了自己的爱乡、爱国的情感。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9)

同一首歌

一、教 学 目 标

(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演唱时能够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三)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四) 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二、教 材 分 析

(一)《同一首歌》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歌曲为E大调,4/4拍。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B段也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的变化重复,并有“ ”音的出现,形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

第三乐句(第25~28小节)是A段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中 的 九度大跳,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彩烈的喜悦心情。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一个典型的由下属功能转到主功能的补充终止形式,使歌曲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B段音乐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我们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唱着“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辉煌。

曲作者孟卫东 (1955~ ) 北京人,部队文艺工作者。1970年参军,1987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长期在中国铁路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工作。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

(二)《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是故事片《上甘岭》的插曲。乔羽作词,刘炽作曲,作于1955年。影片《上甘岭》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的上甘岭战斗中,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勇战胜敌人的故事。这首歌是影片中战士们忍受饥渴、克服困难,坚守在坑道里,怀念祖国、思念家乡时演唱的歌曲。电影插曲由歌唱家郭兰英演唱。这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它深刻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和保家卫国、保卫和平的坚强信念。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深受全国人民的欢迎,至今仍久唱不衰。歌曲为F宫调式,4/4、2/4拍。演唱形式为女声领唱和混声合唱。两段体结构 ,由两个对比鲜明的音乐主题(A段领唱部分和B段合唱副歌部分)构成。A段音乐速度稍慢,婉转流畅,亲切优美,音乐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句在第二、三拍之间八度跳进之后,出现这部分的音“ ”,这种大幅度跳进的旋律进行,充分抒发了热切思念家乡的深情,接着的第二、三乐句旋律呈波浪型进行,洋溢着热情、亲切的感情,第四句中 的“4”音具有明显的移宫效果,向下属音离调后,自然地回到宫调式结束,在色彩上给人以柔和的印象,使亲切的感情得以深化,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家乡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

B段(混声合唱部分)音乐速度稍快,宽广壮丽,气势磅礴,音乐也是由4个乐句构成,旋律从富有动力感的四度音程 和宽广的节奏开始,第一、二乐句旋律大幅度跌宕起伏,第三乐句旋律向上进行并作渐强、渐慢处理,丰富的和声更显气势宏伟、磅礴,第四乐句中 其中的“7”音也具有移宫效果,这一不稳定的结束,为歌曲回到A段下一段歌词作好了准备。这段音乐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援朝,保家卫国和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念。歌曲运用我国五声音阶调式,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优美动人的旋律,每段结尾处两个偏音的巧妙处理独具匠心,可谓在民族调式中自然离调的典范之作。

作者介绍:刘炽 (1921~1998) 作曲家。陕西西安人。1936年参加红军到延安,曾在人民剧社任舞蹈演员兼小指挥。1939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及指挥。1940年在鲁艺音乐研究室任研究生,曾参与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艺术指导、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195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在苏联专家阿拉波夫的专家班学习作曲。1961年任辽宁歌剧院副院长艺委会主任。

1977年始,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兼艺委会主任。从事音乐创作50余年,作有大型作品70余件,中小型作品800余件,影响广泛。主要作品有:歌曲《翻身道情》、《x疆好》、《让我们荡起双桨》、《我 的祖国》、《英雄赞歌》等,歌剧音乐《塞北黄昏》、《火》、《阿诗玛》,舞蹈音乐《胜利腰鼓》、《荷花舞》,合唱曲《工人大合唱》、《祖国三部曲》(含《祖国颂》、《大地颂》、《微笑的太阳》)等。出版专集《祖国之歌——刘炽歌曲选》。他的作品民族风格浓郁,旋律隽永秀美,富于歌唱性,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乔羽 (1927~ ) 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山东济宁人。前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 。1946年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毕业后任职于华北大学三部戏剧创作室,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职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文化部剧本创作室 、中国歌剧舞剧院。曾长期在河北邢台地区深入生活。主要作品有:歌剧剧本、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合作)、《刘三姐》等,曾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的歌词创作。历年来创作歌词逾千首,主要歌词作品有:《我的祖国》、《祖国颂》、 《人说山西风光好》、《让我们荡起双桨》、《牡丹之歌》、《爱我中华》、《难忘今宵》 、《夕阳红》等。

(三)《大中国》

歌曲《大中国》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由通俗歌曲改编而成的合唱曲。曲调吸收了我国 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高枫作词作曲,朱良镇编合唱。《大中国》的音乐由引子+A+B+A′构成复三部曲式。引子为4/4、2/4拍,开始在F调上,由主和弦 、下属和弦构成的和声来呈述:

这一曲调,造成一个明亮、柔和 的意境。然后转为降E调,由男声用八度和声音程,以豪迈的气势,唱出A段音乐主题的音调,女声则用和声式二部和声,以亲切的语调相呼应,在属音上造成离调结束。紧接着速度加快,两小节间奏之后进入第一部分A段。A段,第一部分。这段为单二部曲式,由一个主题乐段与一个变奏构成,结构为A(a+a′)。a 段主题乐段是一个四句体乐段,其音乐采用东北大秧歌的音调为主题发展而成,以齐唱形式呈示出来,表现出祖国大家庭中热烈、欢快、意气风发的扬景。a′段的第二乐段是a段的第一变奏,以混声合唱形式演唱,使音乐更加热烈、丰满。

其中有两个小节和声是用男声哼鸣演唱的,造成一种云雾般背景,似描写在云雾中的长城。B段,第二部分。这部分也是单二部曲式,结构为B(b+c)。第一乐段b中的音乐主题音调来自河北民歌,曲调流畅活跃,抒情开朗。在合唱处理上采用了不同手法,先由男高音声部唱出音乐主题,与A段的音乐主题形成对比,男低音声部与女声则以“嗨”的喊声在句尾相呼应,第二句变为四声部演唱,显得丰满,第三句先由男声唱,女声则以轮唱形式模仿演唱,最后以四声部合唱结束这个乐段,使情绪更加活跃。第二乐段c是合唱曲的高潮段落,唱出中 华儿女对祖国的共同心声,在开始的强拍上就用了一个离调和弦(用3 5 7 3构成),使全曲 的情绪达到高潮,第二句开始的强拍上用了主和弦,使语气更加肯定,B段在激情中结束。在4个小节的间奏之后是第三部分。

A′段,第三部分。这段音乐是A段主题的变化再现,与B段中的第二乐段c 的再现结合,其 结构为A′(a2+c)。第三部分中A的主题再现是a段主题的第二变奏,它将a段主题的时值放宽,由男声唱出,女声则作为陪衬声部,以对比活跃的曲调,用衬词“啦”来演唱,这是一个活跃的声部,既是喜悦轻快的歌声,又似轻快的鼓点声。之后女声唱出第三、四句,男声变为陪衬声部,以二部形式用“啦”演唱,在热烈活跃的情绪中结束此段。紧接着,是第二 部分B段中的第二乐段c的再现。这时歌声变为男高音领唱与混声合唱的结合形式,造成互相呼应的效果,最后的结束处理是,混声合唱结束在调式主和弦的主音上,而领唱则上行到主 和弦的三音“ ”上结束,这样的结束,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又造成一个言而未尽的浪漫色彩,令人回味无穷。

演唱《同一首歌》

1.充分利用歌曲范唱录音。一般学生平时曾经听过这首歌曲,对这首歌曲比较熟悉。在学习歌曲前,先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以便确定教学方法。如果多数学生比较熟悉,可以采用听范唱录音、让学生直接轻声随着歌唱的方法。也可以用“先哼唱、后唱词 ”的方法。发现学生在随唱中有错误或困难的地方,提出来专门订正、练习,然后再听录音或随伴奏唱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也要在适当时候让学生唱歌谱(即:不要从始至终用听唱法唱歌词,而完全不唱歌谱)。对于那些识谱能力比较低的学生,这种练习可以逐步提高识谱能力。在歌曲艺术处理时,也可引导学生倾听录音,采用轻声、抒情、连贯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感情。

2.尽量学好歌曲的二部合唱。这首歌曲二部合唱比较浅易,第一段的第二、三句和第四句的前半句为二部合唱,第二段只有第四句结尾部分为二部合唱。只要条件允许,要把二部合唱部分学会、唱好。如果确实有困难,也要把第二段的第四句结尾部的合唱学会、唱好。

3.在辨认歌曲结构的基础上,处理歌曲和变换演唱形式。这首歌曲的乐段和乐句十分规整,容易辨认。可让学生自己进行乐段和乐句的区分,用彩色笔或铅笔标画出来。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来分析歌曲情感的处理,或者启发学生自己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在设计歌曲处理时,要注意力度变化,注意突出高潮。可以向学生设问:歌曲使你最激动的乐句在哪里?用什么样的力度来演唱、表达歌曲的感情?可用独唱、齐唱、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

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1.熟悉并背唱歌曲主题。要让学生学会并背唱《我的祖国》和《大中国》的音乐主题。教师可让学生随录音唱歌词,或辅以听唱法教唱。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并注意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三段歌词的速度和力度变化。

2.在聆听《我的祖国》和《大中国》时,可以要求学生随着音乐模仿指挥,或者随着音乐划拍,以帮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3.可利用卡拉OK形式,请个别同学演唱歌曲。或随卡拉OK,请个别同学担任领唱,全体学生伴唱或合唱。

(三)创造性活动

给《大中国》编配秧歌舞动作,尝试表演“歌伴舞”。还可以同时使用录音带或卡拉OK伴奏。在“歌伴舞”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在引导积极参与,表达歌唱祖国的热情。并不要求达到某种表演技巧,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10)

单元教学内容

1.唱歌:《红河谷》。

2.欣赏:《歌唱伙伴》《列?布朗底》《仪式歌》《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

单元教学目标

1.学唱、背唱《红河谷》,学习正确的演唱方法,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正确的评价。

2.通过欣赏四个风格不同的作品,感受北美洲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歌曲的不同风格,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文化。理解多种音乐要素(音阶、旋律、节奏等)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3.能够为《列?布朗底》《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两首作品创编出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律动。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培养正确的歌唱习惯,背唱《红河谷》。

2.了解欧洲移民后裔、印纽特人、印第安人、北美洲非洲黑人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弱起小节和切分音,注意休止符。

2.启发学生从音阶、旋律、节奏等方面了解北美音乐艺术的特点。

3.根据歌曲创编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旋律。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分析歌曲《红河谷》的速度、力度、节拍特点,从而体会歌曲的深情,感受歌曲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且背唱歌曲《红河谷》。

3.对比聆听《红河谷》合唱版,启发学生初步感受多种演唱形式的音乐魅力。

教学重、难点

选用恰当方法,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红河谷》是一首有百余年流传历史的歌曲。由于歌中红河谷地理位置存在争议,加拿大人和美国人都视之为自己国家的民歌。该歌曲以朴实的曲调和歌词所表现出来的朴实的情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本歌曲为f大调,四四拍,歌曲的节奏稳健,富有动感,旋律朴实、舒展。音域适中,易学易记。结构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起、承、转、合的单乐段结构,歌曲一、三句开始的三个音为连续的跳进,表现了留恋的深情,二、四句与前面的衔接处也是跳进式的起伏,在句法上采用一问一答、前呼后应的.手法,第二乐句为半终止收束,第四乐句为完全终止收束。这四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显示出歌曲旋律既统一又有变化的特点。这些形成了这首歌曲的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这首歌曲还被改编成了合唱等多种音乐表演形式。《红河谷》歌词表现了移居于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它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并展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前景。歌词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11)

一、导入

1.播放音乐风光片视频,教室里挂上北美地图,营造教室气氛,学生听着歌曲《红河谷》的音乐进教室,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

2.师:根据课前播放的音乐及现在你们看到的图片,同学们猜猜看,今天咱们要去哪个洲或者国家了解它的音乐呢?

生:北美洲。

师:有谁知道刚才你们听到的音乐叫什么名字?

生:《红河谷》。

师:听到《红河谷》还能联想到什么信息?有谁能帮我们介绍一下?

生: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有一个美国电影也叫《红河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红河谷》。

二、《红河谷》歌曲学习

1.发声练习。

用“呜”进行练习。

2.学生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红河谷》并在谱例上标记出呼吸记号、画出旋律线,并说一说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回答问题。

师:大家标出了几处呼吸记号?

生:7处!

师:这段乐曲共有多少句?

生:8句!

师:有重复的地方吗?

生:有!前4句和后4句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由于前4句和后4句的旋律是完全重复,所以这首作品属于由四个乐句构成的起、承、转、合的单乐段结构。

师:歌曲的旋律进行是怎样的?

生:歌曲的音域不宽,第一、三句开始的三个音为连续的跳进,表现了留恋的深情,第二、四句与前面的衔接处也是跳进式的起伏,整首歌曲结合歌词来看,歌曲表现出了优美抒情略带感伤的情绪。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

(2)手打出乐曲节奏并读出唱名。

师:这首乐曲是几几拍的?

生:四四拍。

师:看谱例,第一小节是什么小节?

生:这是一个弱起小节。

师:现在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先自己识谱。

下面请大家边打节奏边读出唱名。

(3)手打节奏,视唱。

师:弹旋律第一个音,当学生唱到第四句时,教师加入,帮助学生找音准。(教师范唱时应注意适当突出节奏重音,遇到切分音、休止符的地方可以采用比较学习法,让学生聆听两个版本,让学生选择出正确的演唱,并跟着学唱。)

生:手打节奏,视唱。

(4)连贯学唱,注意换气的位置。

①跟着教师一起连贯演唱歌谱,换气位置准确(只弹旋律)。

②请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歌词。

③教师边弹伴奏边演唱歌词,学生演唱歌谱。

④教师弹伴奏,学生演唱歌谱,教师演唱歌词。

⑤教师弹伴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谱。

⑥给半分钟时间熟悉歌词。

⑦跟伴奏背唱歌曲。

3.深入分析歌曲。

学生再次聆听范唱《红河谷》。

师:同学们想一想,咱们要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出这种优美抒情略带伤感的情绪呢?咱们来做个小试验吧!试想两种情境,用两种速度来演唱《红河谷》,一种是中速,另一种是稍快。看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及语气来演绎这两种情境。

生:按要求演唱。

师: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更能体现《红河谷》的情绪?

生:要深情、真挚地用较弱的力度及慢中速来演唱。

4.聆听《红河谷》合唱版。

师:速度、力度可以影响甚至改变音乐的情绪,请问你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音乐的情绪?

生:通过配乐、改变节奏等。

师:聆听另一个版本的《红河谷》,体会一下和之前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可给出齐唱、重唱、合唱三个选项)?

生:这是用合唱形式演唱的。

师:合唱版的《红河谷》和独唱版的《红河谷》有什么不同?

生:合唱版的作品声部多了,音响效果更丰富了,听起来歌曲更厚重了些。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合唱利用声部的穿插以及衬托给音乐作品增添了变化,增加了音乐作品的厚度,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这首作品还通过转换调性,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色彩。

三、课堂小结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1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2、欣赏合唱《欢乐颂》

3、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生混淆。

(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

(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2、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后教师补充、总结。

教科书中的四幅照片简略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让学生仔细换看图片好阅读说明文字。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5)复听。

3、器乐演奏

(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

(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欢乐颂》

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

(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

(3)二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

(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

(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1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

1、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

(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教学过程】

1、欣赏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学唱了具有京韵大鼓韵味的歌曲《说演弹唱》,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再欣赏其他的曲艺音乐品种.我国的曲艺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其中一小部分欣赏。

(1)我们先来欣赏苏州弹词《蝶恋花》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听完后说一说这四个段落在音乐上的不同表现。

放录音两遍。

学生述说四个段落音乐的不同表现,第一段第一句表现了作者巨大的巨大的悲痛,第二句表现了"杨""柳"升天的景象。第二段是叙事性的,第三段是舞蹈性的,第四段是戏剧性的,也是全去的高潮所在。

我们再来欣赏四川清音《小放风筝》。

a老师简单介绍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说。

(2)下面我们来欣赏太平歌词《说大话》。

a教师简单介绍其内容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论,谈感受。

c随录音学唱前四句,并做课本上的练习。

2、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这一唱段情绪跌宕起伏,音域也较宽,学生是难以演唱的之所让学生演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感受京韵大鼓讲究咬字吐字的特点并感受其特有的韵味,因此只要求跟着录音轻轻哼唱,不必离开录音放声歌唱。

3、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和南北方曲艺音乐风格的不同。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说演弹唱曲艺

【教学目标】

1、对前两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组织、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1、由两位学生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说、演、弹、唱曲艺,同学们可以边说边演或边谈边唱,或只说只唱只弹只演,甚至也可以只唱一两句,但都应是曲艺,可以是一个人表演或两三个人共同表演,也可以是小组共同表演。老师准备一付竹板、一只小鼓,同学们可以在表演中运用。

2、学生分别表演节目,其间教室也可唱一曲片断。

3、在齐唱《说演弹唱》的歌声中结束。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1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2、学唱歌曲《杜鹃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

2、欣赏剧中玉梅的唱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3、学唱后一幕的唱段《杜鹃花》。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介绍。

师:你们在课前查找的歌剧《党的女儿》的资料,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老师补充。

2、欣赏歌曲

(1)初次听赏歌曲。

(2)听完后老师提出问题。

师:歌剧中唱到的"闪亮的星""小花""青松"分别指的是什么?

(3)复听歌曲

3、欣赏第五场和第六场的同名歌曲

4、分析总结歌曲在不同的场次出现时,为什么演唱形式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有什么帮助?

5、学唱《杜鹃花》

(1)欣赏歌曲《杜鹃花》

(2)学生看谱在心里默唱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是5/4拍。

(4)随录音小声哼唱。

(5)全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杜鹃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1)教师出示主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主部主题。

(2)教师出示第一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并随录音演唱第一插部的主题。

(3)教师出示第二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4)完整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5)为乐曲划分段落。]

3、欣赏歌剧中的其他选曲《斗牛士之歌》

(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这首歌曲的视频资料。

4、再次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街头少年》

【教学目标】

1、欣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

2、了解作曲家比才。

【教学过程】

1、导入

可由学生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歌曲《街头少年》

(1)出自完整听赏。

(2)欣赏并学唱主题A。

(3)欣赏并学唱主题B。

(4)完整欣赏歌曲。

3、简介作曲家比才

4、复习比才创作的其他乐曲

(1)复习、欣赏《间奏曲》

(2)复习欣赏《小步舞曲》

5、再次完整欣赏《街头少年》

8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