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案
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
1.导入新课
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她就是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聆听《我的祖国》
师: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 首唱者——郭兰英
师: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2) 歌曲创作的背景
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援朝的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__的全面胜利。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多的一天达30万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
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学习《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师: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2.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__》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4.学一学
(1) 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__的样子,跟读歌词。)
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 学生领读歌词
(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
(4) 介绍田汉
三、学习《国歌》旋律
1.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
学生观看电影。
2.认识三连音
(1)聆听全曲
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
(2) 拍一拍
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 听一听
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
(4) 唱一唱
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1)唱一唱
学生视唱乐句: 5 1. 1 3. 3 5 -
(2)说一说
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
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
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四、演唱《国歌》
1.齐唱《国歌》
师:《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齐声演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
师:2008年的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的是世界、迎战的是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
(课件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
3.演唱《国歌》
师: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
(学生起立演唱《国歌》)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懂得独唱与合唱的区别。
重点:在于欣赏好《我的祖国》熟记旋律,回简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A B 两段的对比。
难点:学唱歌曲的A 部分,(注意:情绪,力度,速度)课前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
三、欣赏歌曲
3、听老师范唱,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讨论:歌曲可以分几部分?
5、两部分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6、第一部分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
7、试着让学生唱一唱,以加以体会。
8、讨论:这首歌曲你听了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处理成独唱加合唱,独唱表达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9、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
10、第一部分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四、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根据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分领唱和合唱。)
五、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板 书 设 计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第一部分: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部分:赞美祖国的强大 自豪
课 后 小 结
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
(1)、视唱全曲,
(2)、分组演唱
三、新课教学
(1)、默念歌词一遍
(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
(3)、随琴在心里唱一遍。
(4)、视谱(
(5)、学唱歌曲
(6)、注意歌曲力度
整体演唱
(1)、请学生担任领唱
(2)、演唱全曲
(3)、升华情感:说说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
(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
(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对藏族民歌及其音调感到兴趣。
3、初听《红旗颂》,感受其宏伟的气势,听出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调。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但是热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音乐课上,我们主要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能激发起人们的某种情感。例如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管弦乐曲《红旗颂》,听了就会使人感到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一种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2、欣赏乐曲《红旗颂》。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这是一首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优秀作品。同学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奏吗(学生回答)?教师在钢琴上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再用卡片出示《红旗颂》引子部分:教师在琴上奏几遍,使学生加深印象。
同学们可以听出这一音调基本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一样,但只用了原前奏的前半部分素材,并突出了三连音的进行,显得更有气势和紧迫感。
这首乐曲的主题就是“红旗主题”,同学们可以看教科书41页。
师在琴上弹奏。
播放《红旗颂》录音。
生听完后,互谈感受。
3、学唱歌曲。
(1)听一遍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范唱录音。
(2)请学生朗读一遍歌词,并与学生装共同讨论这首歌词的含义与风格。
(3)简介藏族。
(4)再听一遍范唱录音后随录音学唱歌词。
(5)克服难点。
(6)请学生回答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7)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唱两到三遍。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歌曲效率高,听赏音乐时非常专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的家在中国》、继续深入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我的家在中国》。
2、能熟练地演唱“红旗主题”。
3、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红旗主题”。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表现藏汉一家亲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合唱歌曲《我家在中国》。请同学们朗读一遍歌词。教科书中有一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从前我总在心里默默地说”“今天我总是这样自豪地说”这两句歌词的?
生答。师补充。
2、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听范唱录音。
(2)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
(3)学习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3、继续欣赏《红旗颂》。
(1)上节课我们初听了《红旗颂》,还记得乐曲中的“红旗主题”吗?
(2)现在我们来学唱“红旗主题”。
(3)再次欣赏《红旗颂》。
(4)再次放声歌唱“红旗主题”,鼓励学生为第一乐句填词。
4、小结。
教学随笔:学唱新歌效率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欣赏合唱《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完成《我家在中国》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记住《我的祖国》的主要旋律,并能分析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3、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红旗颂》,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既优美亲切又宏伟壮丽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听来使人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同《红旗颂》一样,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简介歌曲。
2、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初听一遍。
(2)请学生说说听赏的感受。
(3)复听。随录音哼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学生完成课本上填空。
(5)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记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3、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复习第二乐段。(只唱第一声部)
(2)共同学习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3)分两声部合唱。
(4)学习反复记号,这个记号常用在结尾部分。
(5)学习结尾句。
(6)学习第一乐段的歌谱。
(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4、小结。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唱:
《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重点难点
1.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演唱歌曲。
2.分辨音的强弱,并用唱、拍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等。
教学流程
一、师生问好!
要求:轻巧、有弹性。
二、新课教学。
一)新课谜语导入:
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肚皮都是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
二)玩乐器:
1.认识乐器:大鼓和小鼓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鼓朋友,一个叫大鼓。
(嗨你好!)
一个叫小鼓,也叫小军鼓。
(你好小朋友)
2.通过敲击、观察正确分辨大小鼓在声响、形状、敲击方式上的区别。
师:大鼓小鼓真有礼貌,小朋友要不要也和他们问好呢?运用生动的语言邀请学生进行乐器的敲击。
3.找出合适衬词,为歌曲学唱做好准备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为大小鼓在声响和击奏方式上分别找出合适的衬词。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选择一个__合适的词语,运用于歌曲的学唱而并非完全一致的按照书本上的来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有效的提升了他们对于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积极性。
三)歌曲教学。
1.通过使用教师设计的课件,让学生用互相合作的方式,运用听唱法、模唱法进行歌曲旋律的学习。
2.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
3.学生将自己在前一环节选择好的衬词便成歌曲的歌词,并进行演唱,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学唱的过程,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的给予其个人发挥的空间,并适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练唱时的困难。
4.完整的演唱所学习的歌曲,分组合作来进行演唱。可由一个组演唱歌词,一个组演唱衬词。轮流来。
5.教师对所有同学的表现进行肯定。
6.音的强弱—游戏、演唱、演奏环节
(1)节奏律动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通过律动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来引入:
││
↘↗↘↗﹨↗﹨↗
我的小鼓咚咚咚,
││
我的大鼓咚咚咚,
││
大鼓响来我跺脚
││
小鼓响来我拍肩
(2)音乐律动游戏“大鼓、小鼓””
在学生对强弱对比有一个初步认识的时候,引入音乐的律动。请学生围成圆圈,听音乐律动。当听到大鼓和你问好的时候,用脚有节奏的敲击“1.2.3”;当听到小鼓和你们说话的时候,用你的双手拍肩。让学生体会强弱规律在音乐中的体现。
7.律动、创编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歌词的创编。如发现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有困难,可启发他们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模仿动物的叫声来改编歌词。(例:公鸡在唱歌喔喔,小鸡在唱歌叽叽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歌词后,教师拿出动物的头套,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律动,边唱,边表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用乐器为他们伴奏。在唱唱、奏奏、跳跳中完成本课。
三、小结。
师:本节课通过和大鼓小鼓一起学唱歌曲,使同学们认识了大鼓、小鼓,并能边演唱,边运用大鼓和小鼓来进行伴奏。同学们的表演能力、音高节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音乐中力度变化的处理也做得十分恰当。请大家不要忘记了大鼓和小鼓,回家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一听!(播放歌曲《大鼓和小鼓》)
四、师生音乐再见!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案篇5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学唱《动物说话》。
1、教师提问:找找书上面有些什么动物?它们各自是怎样说话的?(叽、嘎、吱吱喳、咕咕儿呱)由此引出课题《动物说话》。
2、完整地聆听《动物说话》,学生感受,拍手听、默唱。
3、唱完后问学生想不想学?教学生读歌词后(把动作加上),请学生齐读。
4、教唱歌曲,注意音量适中,音与音之间要唱得连贯。
5、演唱时,教师可以提示:“怎样演唱能表现出你很爱小动物的心情,用你的声音告诉我”。启发学生演唱时投入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演唱,叫声要唱得轻快而有弹性。
6、全班齐唱。(确定一段学会后才教第二段)
7、请学生为第20页这幅图编个小故事。
五、朗读歌谣。
1、请学生看第21页下面的格子,听老师朗读歌谣。(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2、跟着老师读。
3、学生自己拍手读。
六、复习学过的歌曲。
信息反馈
第四课可爱的动物(2课时)
课题三只小猪
教学目的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像中的动物神态。
重难点欣赏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聆听《三只小猪》。
1、完整聆听《三只小猪》,说一说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小猪。三只小猪好像在做什么?(小猪欢快的叫声,好似小猪们在游戏、捉迷藏,一切都是那样惬意。)
2、复听时让学生自编动作表演三只可爱的小猪。看谁能记住小猪叫的地方,随着乐曲学小猪的叫声。
3、三幅动作提示图分别是:
①扭着身体学小猪走路;
②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猪翘鼻子。
③两只手在耳朵上方伸开五指做“扇风”的动作,模仿小猪的大耳朵。
五、复习歌曲《动物说话》。
六、聆听《快乐的小熊猫》。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猫愉快劳动的情景。
2、老师讲故事,引发学生的想象。《快乐的小熊猫》是美术影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音乐片断。音乐开始,渲染了大森林早晨美丽幽静的景色,描写了大自然从朦胧中渐渐醒来,天越来越亮了。接着音乐出现了轻快跳跃的旋律:这好像在写小鸟醒来啦,它眨着惺忪的眼睛,转动着小脑袋,唱起了黎明的歌。时间不早啦,该出门了,小鸟拍了拍翅膀飞出了窝:小鸟飞呀!飞呀!飞到了熊猫百货商店门前的大树上。仿佛使人们看见了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熊猫来到水塘边打水,一声大镲响,这是小熊猫把水桶丢进了水塘。然后,由竖琴奏出了一串琶音,表现了水桶在池塘中激起的浪花和水塘里泛起了一圈圈的水波。接着它俩把水桶提出水面抬起来,此刻单簧管吹出了4小节呆板、滑稽、憨厚的节奏音型,好像两只小熊猫摇晃着胖乎乎的身体在抬水。他们走过树林,走过小桥,小鸟向熊猫问早,小熊猫也回答了小鸟的问候,并说“欢迎大家到商店来买东西。”接着乐队奏出快速的下行跳进的旋律,仿佛是小熊猫急促走进商店的步态,加上最后竖琴的刮奏,形象地表现了小熊猫一溜烟似地走进了商店柜台,开始接待来买东西的顾客。
3、复听时可将音乐分成两部分。“大森林的早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小熊猫打水的时候,你好像又听到了什么声音”。利用音乐中的特殊音响,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跟着音乐表演,乐曲结束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创编结尾。编创结尾可分组进行,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利用乐器、人声、拍打动作为乐曲做结尾。聆听音乐,要以学生的自觉感受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做,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
4、可边听边念歌谣。
1、树林静悄悄,阳光一道道,早晨空气多新鲜,小鸟醒来了。
2、小猴荡秋千,松鼠蹦蹦跳,两只快乐的小熊猫,又点头来又问好。
3、拍拍翅膀飞出窝,小鸟飞呀飞得高,飞到熊猫百货店,又唱歌儿又欢笑。
4、木桶打满水,跨上独木桥,摇摇晃晃朝前走,清清溪水叮咚跳。
5、.瞧,那边是谁过来了?哦,两只可爱的小熊猫,扛起木桶朝
前走,胖乎乎的身体摇呀摇。
6、百货商店柜台里,站着快乐的小熊猫,“欢迎大家快快来,买啥东西任你挑。”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
信息反馈
第四课可爱的动物(3课时)
课题《我有一只小羊羔》
教学目的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认识木鱼、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重难点乐器伴奏
教学环节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二、师生互相问好。
三、点名。
四、学唱《我有一只小羊羔》。
1、教师要以完整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愿望。
2、读歌词,使学生想象出小羊羔蹦蹦跳跳、活泼可爱的形象,并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小羊羔真挚、亲切的感情。
3、提示学生在同音反复处唱得轻松、亲切。唱会歌曲后,跟着老师用唱名唱歌。
4、在演唱中变换演唱形式并编创动作,表达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5、编创歌词,可分小组进行。
五、认识乐器。
1、认识碰钟,学习敲击碰钟的正确姿势。
①观察示意图,知道怎样敲击。
②想一想碰钟的声音是长的,还是短的?怎样能敲出短音。启发学生动脑思考。
2、认识木鱼。学习敲击木鱼的正确姿势,要通过学生探索、学习来完成。
①知道怎样敲,观察示意图。
②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敲,能有几种敲击方法,让学生探索、发现。
六、乐器伴奏。
1、按节奏和节拍的强弱读歌谣。指导学生读歌谣时,有意识地读出节拍的强弱,做到有感情地读。(用乐器伴奏)
2、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音色,表演老鸭和小鸭的叫声。
3、全班唱歌,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己编创歌词,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4、用木鱼为歌曲伴奏,注意看课本上木鱼图后面的圆点,它们有大有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有重有轻,要接着歌曲的强弱规律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牧童》
2、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3、表演《牧童》
4、表演《放牛歌》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第一首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学习起来比较的轻松,第二首歌曲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在演唱时容易把第一遍的最后一句的低音唱成高音,这个地方老师要多加提醒。其次两首歌的情绪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表现两首不同情绪的歌曲。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学唱少儿歌曲《牧童》
3、律动少儿歌曲《牧童》
4、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三角铁认识。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
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结束句的位置。)
4)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用三角铁随乐曲进行伴奏)
3、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初听前,与学生交流“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
2)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3)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课后反思: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歌曲《牧童》
2、学唱歌曲《放牛歌》
3、歌表演《放牛歌》
4、认识双响筒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牧童》,并学习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放牛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双响筒,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双响筒认识。教师介绍双响筒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欣赏童声合唱《牧童》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所听内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可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作伴奏。
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牧童生活入歌曲《放牛歌》)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图形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可加上锣鼓的伴奏学习与运用)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课后反思: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聆听了歌曲,并学习了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