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优秀教案 >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

时间: 新华 优秀教案

教案的内容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优秀的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是怎么写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

这节课是实验探究课,我以学生“动”起来为主线设计教学,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主动探究的能力。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适时引导,自主构建获得知识,这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环境,以支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与问题解决活动,从根本上达到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探究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这个探究在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起示范作用,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现代心理学表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任何具备新颖性、冲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的现象都能够有效引发学习者的好奇心,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持久而强大的力量,促使其自觉的探索和研究。

师:出示图片,这个景色熟悉吗?

生:这不是刘玲广场的廊桥吗?

师:对,映楼台倒影增添了景色之美,别有风味。看到这个场景,同学们一定猜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了吧!出示标题:平面镜成像!

2、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师:上一周路过咱们学校的小竹林,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并思考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一起来看大屏幕。视频中的我在找镜子、照镜子,咱们也行动起来。

生:学生活动。(学生上台表演)

师:同学们选两位同学上台一个人当物体,一个人当像。同学们会选谁?学生选了两个个子、体型、脸型有点像的两个同学上台,我发口令这两位同学做,举起你的左手,眨一下你的右眼,往前走两步。这两位同学的动作有失误,其他同学逗乐了!(学生情绪高涨)

师:结合这两个场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1: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生2:老师为什么照镜子?

生3: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提出的问题真不少!如果让你们选一个大家都想知道,和这节课题目有关,很具有概括性的、最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你会选哪个?

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师:这也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老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录制生活中常见的视频的呈现和学生经常照镜子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认知冲突,使学生带着疑问、充满好奇地开始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不包办代替提问。当学生所提的问题意义不大,针对性不强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帮助,尽可能指出其合理之处,同时引导学生提出更合理的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3、初识器材,提出问题

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需要的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根据刚才大家所提出的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个问题,我们能否将问题叙述的更具体一些?比如: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吗?等等。思考一分钟,尝试着提出来。

生:思考提出问题,同时做出猜想。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老师都简写在黑板上了,刚才这些同学猜想的和其他同学猜想的完全一样吗?那结果到底是什么呢?就请同学们自己去探究。探究之前,我们还需要准备什么器材呢?

生:说出自己需要的器材。

〖设计意图〗

经历真实情境激发兴趣,学生肯定能生成疑问,老师不代替提问,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动”起来,对大框架的问题具体描述,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描述生活现象的意识和用物理视野发现研究问题的习惯。

师:我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几样器材两个有红色标记的支架、两个没有红色标记的支架、一个平面镜、一张方格纸、一把直尺,又特意给你们准备了玻璃板,每组一共7个实验器材,每四个同学一组,做好分工,有记录员、操作员、汇报员,围绕黑板上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现在开始行动吧!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的具体化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同学们有思路,有想法进行探究,顺口就能说出自己想要的器材,让他们“动”起来,然后统一器材。

4、阅读课本,明晰步骤

生:这时同学们第一次做实验。大概3分钟时间

师:巡视,发现问题。暂停做实验。

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用平面镜做实验,有的组用玻璃板做实验;有的用带走红色标记的当物体,有的用不带红色标记的做物体;有的同学不知道怎样放镜子?等等,什么情况都有,比较乱。现在暂停实验阅读课本77页到78页的第一块知识,然后再进行实验,并思考这些器材如何使用才能更容易探究黑板上的问题。3分钟的时间规范一下实验步骤再操作。

生:阅读课本,规范步骤重新做实验。这时学生第二次做实验。大概12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引发预想的实验器材再到统一的器材,学生的思路可能被干扰了,实验器材可能不是他所需要的,但是看到实验器材好奇心促使他们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这是让他们做,允许他们犯错,不怕他们犯错。提出质疑时再来引导,此时我引导学生能听进去,看书也能看进去,这样实验操作就规范了!两次操作实验使学生体验了从盲目到明白,从急切到用心,从无绪到规范,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5、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师:大部分组已经探究完成,得出结论,下面就分享一下你的成果吧!每组的汇报员采用这种形式(板书在黑板上)组名、探究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实验的步骤。其他组认真倾听,有不完整的其他组补充。

生:学生用模板展示,这一组不完整下一组,直到学生提出的5个问题全部探究完成!

师:同学们都很用心,汇报的很精彩!掌声送给你们。把大家的实验结果合在一起就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能否用关键词简明扼要的概括。

生:等大、正立、等距、虚像,学生展示。

师:完善结论,送给大家20个字:正立等大、线面垂直、两距相等、左右相反、像为虚像!自由读两遍记下来!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

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能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培养同学们物理语言的概括能力。

6、释疑拓展,再次探究

师:同学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是否思考其他问题,比如说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为什么用方格纸,用白纸行不行?……让学生思考,讨论。

生:提出了6个问题。

分别是:

(1)为什么要选用大小相同的物体?

(2)为什么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3)玻璃板不垂直桌面会怎样?

(4)物体靠近玻璃擦,像会变大吗?

(5)用白纸做实验记录什么呢?

(6)玻璃板变大变小像会变化吗?

师:同学们很认真的做实验,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探究。你们都很棒!现在利用这些器材去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吧!仍然采用刚才的汇报形式。

生:学生积极投入实验,动作很迅速。大概十分钟,学生展示。

师:老师总结。这么多问题大家都解决了,真的是办法总比问题多。生活中也是这样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老师为你们的探究能力点赞。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会再次遇到问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形,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能预测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引导敢于质疑并提出质疑。探究式教学的设计,要循序渐进,既要整体考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的逐步达成,又要分别考虑每次探究活动的侧重点。由于课时所限,不可能在每次探究活动中各个要素都面面俱到。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侧重某些探究要素,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所有要素对应的探究能力都得到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科学探究任务,而且能使所侧重的探究过程更加深入、具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7、归纳总结,针对练习

师:讲解,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1)等效替代法,

(2)实验归纳法。

这些探究方法也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学生抢着回答,用玻璃板去替代平面镜,用方格纸替代白纸,用大小一样的物体替代物体所成的像!

师:你们真的是学会了!鼓掌。(重难点结束)

师:想想议议,为什么一开始六玲广场上廊桥的图片看起来是倒立的像?

生:思考并回答,水面相当于镜面,根据像距等于物距,符合成像特点。

〖设计意图〗

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结合学生身边的景物充实在课堂中。把这些现实中的物理问题用于课堂交流,大大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同学们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学以致用,做几道练习题试试吧!学生练习并展示。最后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制作步骤2113:

1、在纸上竖一块玻5261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4102平面镜的位置;

2、把点燃1653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在纸上记录下物像的位置;

4、用直线将物像位置连起来;

5、改变位置再测几组;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平面镜成像实验的特点: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5、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6、像的上下不变,左右互换。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2

活动目标

1、认知:初步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光的反射;了解镜子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2、技能:能熟练进行镜子的游戏,按照要求将镜子摆放成不同的角度;

3、情感:保护同学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激发同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难点

能熟练进行镜子的游戏,按照要求将镜子摆放成不同的角度;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亚克力镜片两块

2、知识储备:

光的反射:光在传播时由一种物质碰到另一种物质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物质中,这叫光的反射。光能穿过玻璃,但碰到玻璃后面的水银后就会发生反射,原来的光线又会“弹”回来,这样人自己的光就进入了人自己的眼睛里,所以人就看到了自己。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喜羊羊和美羊羊旅行来到了糊涂王国。这个糊涂国王不仅特别糊涂而且长得也十分丑陋,但他却自认为很帅。有一天,一个工匠想讨好国王,造了一面镜子送给他。不料国王看到镜子中的自己那么丑,认为是工匠捉弄他,故意造了一面把他照得很丑的镜子,于是生气地摔碎了镜子,还命令工匠们必须造出一面能把他照得很帅的镜子,否则就要惩罚所有的工匠。工匠们十分委屈。

教师引导:镜子中的那个人是糊涂国王自己吗?是镜子里成像是虚像,所以摸不到,镜子里的像与实物大小相等,左右相反。传统镜子背后有一层含有水银的混合物,所以照射到我们身上又被我们反射到镜子里的光穿过玻璃后会被水银混合物挡住,就像乒乓球弹到墙上会反弹一样,反射回来,进入我们的眼睛里。这样我们就从镜子里看到了我们自己。这就是光的反射。同学们照过镜子吗?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二、实验操作:

实验一:光的反射——一面镜子玩游戏

安全提示:传统的镜子掉到地上会摔碎,这个镜片是安全镜片,摔不碎也不划手,但还是不要把镜面弄花,弄花就看不清楚了。

操作材料:亚克力镜片一块

操作方法:

1、看看镜子能照出自己吗?(能照到自己)

2、把镜子放到左前方,能不能看到后面的同学呢?(能看到)

3、镜子里的那个人能用手摸得到吗?(摸不到)

4、用镜子照一照汉字。(字左右反过来了)

5、用手指头去对一对镜子中的手指头。(大小一样)

原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人们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是因为:光的反射(请学生大声清楚的说出这四个字);

教师引导:一面镜子反射光,两面镜子就能互相反射,我们来试一试吧。

实验二:两面镜子玩游戏

安全提示:提醒学生不要把镜面弄花。

操作材料:亚克力镜片两块

操作方法:

1、试着将两面镜子一前一后放置,看看能看到后脑勺吗?(能看到)

2、将两面镜子垂直放置,能看到几面镜子(四面镜子);在镜子中间放一个东西试试。(能看到四个)

3、减小镜子间的夹角,观察镜子数目的变化。(夹角越小,镜子数目越多)

4、试着将两面镜子竖直平行放置,从一面镜子背后往另一面镜子里看去。(能看到无数面镜子)

三、实验原理总结:

当两面镜子一前一后放置时,后脑勺的光被后面的镜子反射到前面的镜子中,再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中,我们就看到了自己后面的情况,光发生了两次反射。而当镜子夹角越来越小时,光在两面镜子间则来回不停反射,发生了多次反射。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镜中的像越多。

活动延伸

探索游戏:

1、照镜子——和同伴玩照镜子游戏,根据同伴的动作做出相反的镜面动作,感受相互模仿的乐趣。

2、传递光线——几个同学一起,每个人拿一面镜子,面对面站在3米以外的地方。一个人利用太阳光反射光线,另一个人对准他的反射光线,仔细调整位置。你会看到光会再次反射,光被传递出了。多几面镜子,光同样还是会反射,会传递到很远。

人们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是因为: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原理。(请同学大声清楚的说出这四个字。)请同学回家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看谁找的最多。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3

教材分析:重力的知识对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节由“重力的由来,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从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两条线来认识重力,学生必须经历感知描绘和测量等过程,最终形成对重力的整体认识,同时,这又对第一节认识力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

教具准备PPT课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小石块

教学方法实验法图像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观察实验导入新课(展示ppt课件)

思考图片现象产生的原因:

1.学生实验一:

用手拉住用绳子系住的铁块,使铁块在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手有什么感受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交流

小石头在绳子的拉力的作用下不远离开,手感觉到绳子的拉力的作用

2.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吗?

学生举例

3.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重力(展示ppt课件)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重力产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三、重力的大小

1.依照生活经验思考重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展示ppt4)

思考: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实验探究重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展示ppt5——展示ppt7)

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用什么工具测量重力?

弹簧测力计

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

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

3、学生分组实验二

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

质量m/kg0.050.10.150.20.250.3

重力G/N0.511.522.53

4、学生作图象讨论分析总结:

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物重跟质量的比约等于_______。

四.重力的计算(展示ppt课件)

1.计算公式及意义的理解: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

3.例题选讲(展示ppt9)

4.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

例题1.一块质量为0.5千克的冰,它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若它遇热熔化成水,水受到的重力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例题2.一辆汽车的质量是3t,则这辆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10N/kg)

分析:已知:m=3t=3000kgg=10N/kg求:G

解:汽车的重力

G=mg=3×103kg×10N/kg=3×104N

答:质量为3t的汽车重力是3×104N。

五、重力的方向(展示ppt课件)

观察图片并思考:重力的方向是如何描述的?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方竖直向下向的应用:(展示ppt11)

铅垂线水平仪等

3、思考想想议议问题:(展示ppt12)

我们平时说的“下”,到底指的是什么方向?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指向地心

六、重心(展示ppt课件)

1、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图片略)

2、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注意: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就在物体上。

练习:画出下面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展示ppt课件)

七、重力的由来(展示ppt课件)

1.牛顿研究后提出: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

注意:重力和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不是一回事。即重力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八、课堂小结(展示ppt课件)

重力的定义,大小,方向,作用点,由来。

九、巩固练习

教材后练习题

十、板书设计:

㈠、重力定义及物理符号: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

㈡、重力产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

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

2、地球表面及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㈢、重力的大小

1、计算公式及意义的理解:

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3、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

㈣、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方竖直向下向的应用:

铅垂线水平仪等

㈤、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㈥、重力的由来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

十一、:

在学习了力和力的测量基本概念后,来学习重力这种常见的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学生对重力的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接受重力的概念不难。重力也是力的一种,要从力的三要素来理解这个力,教材上面的这部分内容不多,我就另外举例,尤其还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丰富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重力了解更深刻。

或G=mg

展开更多

收起↑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4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5

物理教案-温度计(精选2篇)

-温度计篇1

温度计(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

测量范围以及常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常识性地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摄氏温度.

教学难点 

体温计的构造及用法.

教学器材

常用水银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各26支,热水、温水、冷水各

一杯,挂图、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教材指导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举例说明热现象在日

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举例说明温度跟人类的关系;

3.演示课本第36页图4-1的实验;

结论:温度的高低可以凭感觉来判断,但往往不可靠.

4.过渡引入新课温度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

温度的判断和测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仅凭感觉来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所以,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专用测量工具--温度计.

新课教学

第一节温度计

一、实验用温度计

1.构造

(让学生认真观察常用温度计,再请一名学生回答其构造、最后

由教师概括)温度计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几

部分组成.

2.原理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用投影片说明

其原理)

二、摄氏温度

要测量温度,就要先确定其单位.温度的单位跟长度单位一样,

是人为规定的.

长度的单位温度的单位

常用:尺、丈、寸、里摄氏度

英尺、英寸、英里华氏度

国际:米                       开尔文

提问:

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后再回答)

规定:

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100℃)度:沸水的温度:

1度(1℃)=(100℃-0℃)/100=1摄氏度

说明:

(1)摄氏温度用t表示.如:t=25℃;

(2)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3)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

零下4.7℃摄氏度.

三、热力学温度

1.绝对零度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为-273℃.

2.热力学温度:T

(1)定义: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

(2)单位:开尔文,符号:K.

(3)跟摄氏温度的关系:

T=t+273K.

如:体温为t=37℃时,T=(37+273)K=310k.

四、体温计

(先要求学生观察体温计,然后回答)

1.构造特点

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做得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水银柱上升通过

缩口,但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确地显示人体温度.

2.刻度范围

35℃-42℃

3.最小刻度

0..1℃

五、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比较

(要求学生通过看书、观察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然

后,师生共同分析,正确地填写右边表格)

思考题

为什么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刻度范围是不相同的?

作业 课本上第37页-38页的第1-4题.

(用投影片将下表格投影到屏幕上)

比较

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不同点

构造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测量范围

-20℃~105℃

35℃~42℃

-20℃~50℃

最小刻度

1℃

0.1℃

1℃

用途

实验用

测体温

测气温

相同点

构造

都是由玻璃外壳,内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原理

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单位

都是摄氏度

物理教案-温度计篇2

第一节温度计(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具

三个烧杯、冷水和热水、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温度计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和声音现象后,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进行新课

1.温度

教师: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凭感觉。现在请大家看这个实验。这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在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请他说说两个手指有什么感觉。

(请一位同学操作,并说明感觉)

教师:对于同一杯温水,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从热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凉,从冷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热。可见,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向学生出示以上温度计)

我们现在重点学习实验用温度计。

教师利用挂图讲解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1)实验用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

教师: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读作37摄氏度。

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看课本图4-3,回答教师的提问。

(练习正确读温度,同时也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兴趣)

水的凝固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和内焰温度各是多少?

鸽子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多少?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教师: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273℃=0K,0℃=273K,100℃=373K。所以,摄低温度的数值加上273就等于热力学温度。

练习:

(1)水的沸点=____℃=____K

(2)沸水的温度=____℃=____K

(3)绝对零度是____℃=____K

(4)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____K

4.体温计

学生阅读课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

(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围是从35℃到42℃。)刻度范围为什么是这样?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4)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10分钟?(因为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使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跟人体温度相等。)

(5)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

三、归纳总结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100℃。

四、练习

学生完成本节的练习。

五、作业 

1.复习课文。知道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掌握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知道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

2.章后习题1.

(四)说明

1.本节内容知识面宽,但是难度不大,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学方法宜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本节的重点应放在温度的物理意义,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写法和读法。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2)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定性关系

(3)会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先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析二: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

教法建议

建议一:为形象起见,可以用两个小球间的弹簧来比喻分子力.

建议二:要充分利用图象说明好分子间的作用力关系,重点强调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而已.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知道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教学难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及其变化规律

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由实验现象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1、分析图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

2、填表

vAlign=topwidth=145>

分子间距离

作用力vAlign=topwidth=84>

小于

平衡距离

vAlign=topwidth=91>

等于

平衡距离

vAlign=topwidth=83>

大于

平衡距离

vAlign=topwidth=118>

大于10倍

平衡距离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7

教学目标

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象,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

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实验操作、探究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教学器材

棉球、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

五、课时计划

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

1、你知道水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指导学生活动:把水擦在手背上,用嘴吹(用书扇)。

教师演示:将棉球蘸少许酒精在黑板上写好“大家好”三个字,请同学们观察酒精的变化.

3、提问:有什么现象?有什么感觉?(水不见了,干了,比较凉。)

水和酒精到哪里去了?(变成气体跑掉了。)

二、新课教学:

(一)、汽化:像水或酒精这样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提问:你们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说明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像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在物理上称做蒸发;一种像水烧开后会变少的现象叫沸腾.

下面我们一起先来探讨有关蒸发的知识。谁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蒸发的例子吗?

(天热了在教室里洒水;晾晒衣服…)

2、由晒衣服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板书学生的猜想)

(三)、蒸发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问:同学们思考:在晒衣服时,要使衣服干的快些,怎么办?为什么在阳光下,通风处摊开晒,衣服干的快呢?

小结:通过以上研究谁能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A:表面积

蒸发:影响因素

B:温度

C:空气流动速度

2、蒸发的特点:同学们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那么冬天温度低,水能蒸发吗?这说明了什么?

3、蒸发吸热

小实验:在学生手背上涂酒精,有何感觉?

用蘸些酒精的棉花包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四)、沸腾

二、观察水的沸腾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汽化中的沸腾现象.水的沸腾是我们常见到的现象,谁能描述一下水沸腾有什么现象?

1、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有什么现象?继续加热水温如何变化?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实验装置?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教师请设计好的学生讲解设计方案.

3、将记录的数据若放入表格中,则很直观明了,那怎样设计表格呢?

4、在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讲述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温度计,用酒精灯时注意安全;

切勿碰翻烧杯,小心烫伤!

读数要迅速准确.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束后,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

5、分析:

(1)、定义:通过观察哪位同学起来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水沸腾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提问:在实验中测到水沸腾时的温度多少?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数值吗?为什么不完全相同呢?

(3)、介绍:图像法可形象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由于初二的学生对函数图像没有接触,教师先用两个作标点举例,后让学生画图.

(4)、特点

观察水的沸腾图象,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条件

水沸腾的过程中,你们是否对水加热?停止加热,水还沸腾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条件:水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且继续吸热.

(6)、沸点:水在一定的温度下沸腾,我们把液体沸腾时温度称做沸点.

请同学们阅读几种液体的沸点表,你们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思考液体沸腾需要哪些条件?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__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__功率的大小。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光的电磁说及建立过程;

2、了解各种电磁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的行为服从共同的规律。由于频率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特性。并熟悉它们的不同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光具有波动性,它是以什么实验事实为依据的?

导入新课

1、光的电磁说

19世纪初,光的波动说获得很大成功,逐渐得到人们公认。

但是当时人们把光波看成象机械波,需要有传播的媒介,曾假设在宇宙空间充满一种特殊物质“以太”,“以太”应具有的性质,一是很大的弹性(甚至象钢一样)二是极小的密度(比空气要稀薄得多),然而各种证明“以太”存在的实验结果都是否定的,这就使光的波动说在传播媒介问题上陷入了困境。

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的理论,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提出电磁波是横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根据它跟光波的这些相似性,指出“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光的电磁说。

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它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与麦克斯韦的预言符合得相当好,证实了光的电磁说是正确的。

2、电磁波谱

我们已知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以几十千米到几毫米,又已知光波也是电磁波,其波长不到1微米,可见电磁波是一个很大的家族,作用于我们眼睛并引起视觉的部分,只是一个很窄的波段,称可见光,在可见光波范围外还存在大量的不可见光,如红外线、紫外线等等。

(一)、红外线

发现过程: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用灵敏温度计研究光谱各色光的热作用时,把温度计移至红光区域外侧,发现温度更高,说明这里存在一种不可见的射线,后来就叫做红外线。(用棱镜显示可见谱)

特点:最显著的是热作用

应用:

(1)红外线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优点是能使物体内部发热,加热效率高,效果好。

(2)红外摄影,(远距离摄影、高空摄影、卫星地面摄影)这种摄影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

(3)红外线成像(夜视仪)可以在漆黑的夜间能看见目标。

(4)红外遥感,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戡测地热,寻找水源、监测森林火情,估计家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台风、寒潮。

(二)、紫外线

发现过程:

1801年德国的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紫外区放置的照相底板感光,荧光物质发光。

特性: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还有很强的荧光效应,杀菌消毒作用。

应用:

紫外照相,可辨别出很细微差别,如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留在纸上的指纹。

照明和诱杀害虫的日光灯,黑光灯。

医院里病房和手术室的消毒。

治疗皮肤病,硬骨病。

(三)、伦琴射线

发现过程: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时,发现阴极射线(高速电子流)射到玻璃壁上,管壁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伦琴把它叫做X射线。

产生条件:高速电子流射到任体固体上,都会产生X射线。

特性:穿透本领很强。

应用:

工业上金属探伤

医疗上透视人体。

此外还有比伦琴射线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如放射性元素放出的r射线

(四)、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r射线合起来构成了范围广阔的电磁波谱。

从无线电波到r射线,都是本质相同的电磁波,它们的行为服从共同的规律,另一方面由频率或波长的不同而又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如波长越长的无线电波,很容易表现出干涉、衍射等现象,随波长越来越短的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r射线要观察到它们的干涉、衍射现象、就越来越困难了。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0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

1、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1)物体做曲线运动。

(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运动。

(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2)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一定具有。

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

再看两个演示

第一,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看图片: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

问题: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学生思考

结论: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点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实验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结论: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放一条形

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结论:小球讲做加速直线运动或者减速直线运动。

实验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一侧放一条形磁铁,小球将如何运动?学生实验

结论:小球将改变轨迹而做曲线运动。

总结论:曲线运动的条件是,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四、曲线运动的性质

问题: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引导:

速度是(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也就具有,因此曲线运动是。结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课堂小结

1.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速度的有可能变化,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2.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所

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也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1

知识目标

1、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涡流对我们的不利和有利的两个方面,以及如何防止和利用;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本节是选学的内容,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等.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者知道学生阅读.什么是涡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涡流和自感一样,也有利和弊两个方面.教学中应该充分应用这些实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可用事物或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的铁芯都不是整块金属,而是由许多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

引导学生看书回答,从而引出涡流的概念:什么是涡流?

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或者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块内自成闭合回路,很象水的旋涡,因此叫做涡流.

整块金属的电阻很小,所以涡流常常很大.

(使学生明确:涡流是整块导体发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同样遵守电磁感应定律.)

二、涡流在实际中的意义是什么?

⑴为什么电机和变压器通常用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就可以减少涡流在造成的损失?

⑵利用涡流原理制成的冶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炉有什么优点?

电学测量仪表如何利用涡流原理,方便观察?

提出上述问题后,让学生看书、讨论回答

三、作业:让学生业余时间到物理实验室观察电度表如何利用涡流,写出小文章进行阐述.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2

二力平衡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学好这一部分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以同学们每天都要见到的讲桌、课桌、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列车为例,首先让学生判断其所处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其分析受力情况,从力的三要素分析受力特点,让学生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含义,进而引出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这样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曾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3

高三物理教案原子核结构

原子核结构

新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核的组成,知道核子和同位素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初步学会探究的方法;

(2)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学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2)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原子核的组成。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磁场区分质子与中子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1、原子核的组成

问提:质子:由谁发现的?怎样发现的?中子:发现的原因是什么?由谁发现的?(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发现原因:如果原子核中只有质子,那么原子核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应等于质子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但实际却是,绝大多数情况是前者的比值大些,卢瑟福猜想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

小结:

①质子(proton)带正电荷,电荷量与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相等,

中子(nucleon)不带电,

②数据显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十分接近,统称为核子,组成原子核。

提问:③原子核的电荷数是不是电荷量?④原子荷的质量数是不是质量?

提示:③不是,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量总是质子电荷的整数倍,那这个倍数就叫做原子核的电荷数。

④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那这个倍数叫做原子核的质量数。

小结:③原子核的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④原子核的质量数=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

⑤符号表示原子核,X:元素符号;A:核的质量数;Z:核电荷数

一种铀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5,问:它的核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多少?(核子数是235,质子数是92,中子数是143)

2、同位素(isotope)

(1)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因而互称同位素。

(2)性质:原子核的质子数决定了核外电子数目,也决定了电子在核外的分布情况,进而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因而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提问:列举一些元素的同位素?

提示:氢有三种同位素:氕(通常所说的氢),氘(也叫重氢),氚(也叫超重氢),符号分别是:。

碳有两种同位素,符号分别是。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4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课程“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总结,在知识上要求知道决定加速度的因素、理解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学和运动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通过上一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把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培养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策略】

回顾与思考→创设物理情景→分组讨论→老师讲解→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

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向学生提问:回忆上节实验探究课内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我们研究了哪几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公式反应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回忆上节课知识,集体回答。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1、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为何要打开降落伞?

问题2、赛车在开出起跑线的瞬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2个问题。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赛车比起一般的家用汽车质量上有什么不一样?这一设计是为什么?同学间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容易联想到质量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所以加速度和物体质量、合外力有关。【新课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ma?

设问:力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它是如何规定的呢?构建物理模型,提出关注的细节。

讲解:K是比例常数,那k应该是多少呢?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的国际单位是1N=1kg.m/s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学生自己总结后作答,不完整的地方由其他同学补充。通过上节探究的a与F、m关系,运用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尊重物理事实的精神3、对该定律的特性进行说明,这样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才会有进一步认识。

六大特性①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GB3②矢量性(a、F都是矢量,a的方向由F决定,力的分解和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3GB3③瞬时性(合外力消失,即a消失),=4GB3④相对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5GB3⑤独立性(物体的各个力都能产生独立的,=6GB3⑥同一性(a与F与同一物体某一状态相对立)。提问:牛顿第二定律有哪些特性?

在相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对表达式F=ma的六大性质结合形象例子进行探讨。

根据学生的提出的相关特性的疑问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尝试并且回答老师提出的特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相关特性的疑问。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进行探究,能够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本质上的理解,使前面所学知识连贯起来,这对牛顿定律的解题或是实际运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4、做题需要方法,按照一般的做题思路,授予学生解题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或是运动情况进行分析;③根据公式并结合题给条件(注意发现挖掘隐含条件)解出所求的物理量。

例题: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两个力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课堂训练P104习题1、2、3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解题步骤,并做适当的补充说明。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5

物理学科每一章节,都离不开概念、规律、实验这些基础知识。在一轮复习时,应该先将这些基础知识理解、记忆,再结合习题巩固。

概念:研究内涵

现在高考不再是考查知识的再现,而是考查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因此,同学们不仅要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学习物理概念,除了知道它的定义、单位、标矢性,还要知道它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内涵和外延。

有同学认为学习物理不用记概念,只要会做题就行了,对很多概念的定义都不能正确表达出来。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我们不用去死记硬背概念,但是如果要完全掌握一个概念就一定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所以不能描述出一个概念的定义就一定没有掌握好这个概念。

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是经过数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今天的表述。在建立概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使人们不断的对概念进行改进和完善。而前人所发现的问题也常常是我们今天学习时经常出现的错误。了解了概念的来龙去脉,自然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概念,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它和物理规律有什么联系等。

因此,对物理概念我们应当反复的思考才能准确把握,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加速度、功、电场这三个概念在高中物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

例如,学习“功”这个概念时,我们需要掌握恒力做功的表达式、公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对参考系的要求;还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理解功的含义,通过分析各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安培力、内力、外力)做的功来理解功的作用。通过大量的分析才能理解功的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而对“功”这个概念的深刻理解对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非常有帮助。

另外,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同学们在高三能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旧有的知识。如学习了极限便能更好地理解瞬时速度;导数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速度、加速度、磁通量的变化率这些概念;三角函数对掌握简谐运动的规律是非常有帮助的。

规律:知其所以然

关于规律的学习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规律是如何得出的;规律的适用范围(或条件)是什么。

学习物理规律除了掌握结论,还要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如同学们都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却有很多人不清楚是怎样得出的;知道自由下落的电梯内的物体和卫星上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种不同的运动都会完全失重;知道静电屏蔽时内部的场强为零却不知道怎样证明……这些都是重结论、轻过程的结果。这些同学在上课时尽管做了很多笔记,但对规律的得出过程并不清楚,造成不会做题。

学习物理规律时还要注意规律的适用范围,如动量定理必须在惯性系中才能使用,用动能定理解题时要选大地为参考系来计算动能和功。

实验:亲自操作

实验题对学生在高考中是否能拿高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每一个实验,有条件情况下要亲自做一做。要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特别注重基本的实验方法,能对实验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

特别要重视课本上的实验,也包括每一个学生实验,重视实验涉及的原理、方法。在近年的物理高考实验中,我们已经感受到高考实验不再是简单地照抄课本上的实验,而是利用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原理、方法去处理新的问题。

教材:精细阅读

无论是概念、规律,还是实验方法,都在教材中有详细的论述,这是任何教学参考书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在每一章学习之前都要认真阅读本章的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认真阅读教材的另一个作用是有些细节问题在复习时老师不去细讲,这时要结合教材复习,特别是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部分的试题常常源于课本。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6

教学重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难点

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各种弹簧、橡皮筋(泥)、钢尺、细钢丝、微小形变演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多媒体播放拉弓射箭、蹦极、跳水等情景:

射箭蹦极水

图3-2-1

让学生试着回答以上动作的完成有什么共同特点.

结论:都离不开物体的弹性作用.

弹性物体对作用对象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弹力,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的判定等系列问题.

感知导入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发一根细铁丝.让大家自己动手制作成一个小弹簧,然后轻轻地拉一拉或者压一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总结:当手拉或压弹簧时,都要给弹簧一个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手都要受到弹簧的力的作用.

那么,这又是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呢?

推进新课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实验演示1:

压缩弹簧、海绵,用手弯曲竹片,我们能明显地观察到什么现象?

结论:看到形状或体积改变,我们就把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

情景设置:给学生提供不同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使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设计意图: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明确两类形变)

讨论交流:物体的形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如弹簧的形变、竹片的形变等;另一种是物体在形变后,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这种形变叫做非弹性形变.

阅读(课件展示):

凡物体受到外力而发生形状变化谓之“形变”.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在缺陷,物质微粒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也可引起形态的变化.形变的种类有:

1.纵向形变:杆的两端受到压力或拉力时,长度发生改变;

2.体积形变:物体体积大小的改变;

3.切变:物体两相对的表面受到在表面内的(切向)力偶作用时,两表面发生相对位移,称为切变;

4.扭转:一圆柱状物体,两端各受方向相反的力矩作用而扭转,称扭转形变;

5.弯曲:两端固定的钢筋,因负荷而弯曲,称弯曲形变.

【实验探究】怎么才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呢?(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讨论,不难得出结论)

结论:物体间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

学生实验:鼓励大家自己使劲拉课下制作好的小弹簧,拉到再不能伸长为止.

现象:弹簧被拉直后不能恢复原长.

结论: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作用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弹性限度微观解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提高的过程)

教师精讲:铁丝在被拉伸过程中,其形变与铜原子的引力范围有关.当铁丝被拉伸时,由于铁原子的引力,铁丝可以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这属于弹性形变的范围;但是若继续拉铁丝,当铁原子间的距离拉得太大时,铁原子的引力不能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时铁丝就无法恢复到原长甚至会断裂.

问题设置: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什么用途呢?

引导学生举出弯弓射箭、撑杆起跳、拍打篮球、击打网球等例子.

师生交流讨论以上例子的本质.

结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问题设置: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吗?

此时教师可以在桌子上放一本书,借此提问桌子会发生形变吗?

(学生可能回答不发生形变)

演示实验2:

教师向学生作显示微小形变装置的简单介绍.

实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光线经M、N两平面镜两次反射,射到一个刻度尺上,形成一光亮点.如图3-2-2,让一学生用力压桌面,同学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会看到光点在刻度尺上移动.

图3-2-2

学生分析:桌面有了形变,使M、N平面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变化.

总结:我们通常用眼看到一些物体发生形变,还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所以,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

演示实验3:

(课件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55页图3.2-2有机玻璃的形变.

归纳:一块三角形有机玻璃压在另一块有机玻璃上,发生的形变很小,肉眼不能看出来.但是形变使有机玻璃内部不同部位的光学性质产生了差异,让特殊的光通过时,就完全可以看到这种差异.

二、几种弹力

事实上,只要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就一定能产生弹力的作用.可见,弹力的产生需两个条件: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

常见的弹力除了以上讲到的外,还有支持力和拉力等.

弹力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弹力,所以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教师精讲: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压迫桌面,使书和桌面同时发生微小形变,书要恢复原状,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F1,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桌面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书产生垂直于书面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如图3-2-3.

图3-2-3图3-2-4

学生活动:静止地放在倾斜木板上的书,书对木板有压力,木板对书有支持力.指导学生并画出力的示意图.如图3-2-4.

结论: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图3-2-5

引导学生分析静止时悬绳对重物的拉力及方向.如图3-2-5.

引导得出:悬挂物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拉紧悬绳,使重物、悬绳同时发生微小的形变.重物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悬绳产生竖直向下的弹力F1,这是物对绳的拉力;悬绳由于发生微小形变,对物产生竖直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绳对物体的拉力.

结论:拉力是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课堂训练(课件展示)

画出下列各静止物体的弹力(接触面光滑).

图3-2-6

分析:弹力的方向总跟接触的面垂直,面与面接触,点与面接触,都是垂直于面;点与点的接触要找两接触点的公切面,弹力垂直于这个公切面指向被支持物.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7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3)知道什么是热运动及决定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观察、多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力目标:

分析综合能力,理解推理能力,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唯物主义世界观,尊重事实

教学重点、难点

扩散现象布朗运动

教具:显微镜(大于500倍),火柴,电源接线,布朗运动演示仪(气体)

新课教学

一、新课引入

根据分子动理论,构成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个结论也是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到的,本节课我们就从实验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二、扩散现象

学生观察两个实验:

1.将盛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与另一集气瓶竖直方向对口接触,看到二氧化氮气体从下面的瓶子慢慢扩展到上面瓶内。

2.在一烧杯的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后,红墨水在水中逐渐扩展。

【问】:这两个实验属于什么物理现象?它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上述实验是气体,液体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

【问】举例说明在固体之间也会存在扩散现象。(堆在地面上的煤)

固体的扩散现象比较缓慢,不特别观察很难直接观察到。

【问】扩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同时将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学生观察扩散的快慢。

结论: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扩散现象加快,说明分子运动更加激烈。

【问】分子究竟做什么样的运动?能否直接用肉眼观察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回忆分子直经、体积,得出不可能的

看到的颜色变化是分子的群体迁移(类似云、水珠)

【问】借助于仪器(如显微镜)能否观察到?

三、布朗运动

可以更明显的观察证实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布朗运动。

1.介绍布朗运动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后来就把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阅读实验,思考:

“小碳粒”是不是分子?

“位置连线”是路程还是位移?(位移)

时间间隔延长,折线更复杂还是更简单?(复杂)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8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变反应的特点及其条件.

2.了解可控热核反应及其研究和发展.

3.知道轻核的聚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他们归纳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导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加热爱科学、勇于献身科学。

2.认识核能的和平利用能为人类造福,但若用于战争目的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为人类早日和平利用核聚变能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

聚变核反应的特点。

聚变反应的条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1:利用核能的两大途径分别是什么?

☆学生:轻核的聚变核重核的裂变。

复习提问2:利用重核裂变获取核能时,有哪些不利因素?

☆学生:燃料利用率低,废料处理存在隐患。

复习提问3:什么是核子平均质量?从核子平均质量曲线可以看出,最大效能利用核能的途径是什么?

☆学生: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总数;轻核聚变。

教师: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美国用了7年。氢弹爆炸释放核能是通过轻核的聚变来实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聚变的问题.

学生:学生认真仔细地听课

点评:通过介绍我国第一氢弹爆炸,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进行新课

1.聚变及其条件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段,回答什么叫轻核的聚变?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学生回答: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反应叫做聚变。

投影材料一:核聚变发展的历史进程

提问:请同学们再看看比结合能曲线(图19.5-3),想一想为什么轻核的聚变反应能够比重核的裂变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

让学生了解聚变的发展历史进程。

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因为较轻的原子核比较重的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更大,聚变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能产生更多的质量亏损,所以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就更大

点评: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归纳补充:

(1)氢的聚变反应:

21H+21H→31He+11H+4MeV、

21H+31H→42He+10n+17.6MeV

(2)释放能量:ΔE=Δmc2=17.6MeV,平均每个核子释放能量3MeV以上,约为裂变反应释放能量的3~4倍

提问:请同学们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说明核聚变发生的条件?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并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

微观上:参与反应的原子核必须接近到原子核大小的尺寸范围,即10-15m,要使原子核接近到这种程度,必须使它们具有很大的动能以克服原子核之间巨大的库仑斥力。

宏观上:要使原子核具有如此大的动能,就要把它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点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考虑核聚变的条件,有助于加深理解。

教师说强调:聚变反应一旦发生,就不再需要外界给它能量,靠自身产生的热就可以维持反应持续进行下去,在短时间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聚变引起的核爆炸。

教师补充说明:

(1)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和很多恒星的内部温度高达107K以上,因而在那里进行着激烈的热核反应,不断向外界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约为3.8×1026J,地球只接受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体重”不断减轻。它每秒有7亿吨原子核参与碰撞,转化为能量的物质是400万吨。科学家估计,太阳的这种“核燃烧”还能维持90亿~100亿年。当然,与人类历史相比,这个时间很长很长!

教师:希望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太阳能有关方面的知识及其应用。

(2)上世纪四十年代,人们利用核聚变反应制成了用于战争的氢弹,氢弹是利用热核反应制造的一种在规模杀伤武器,在其中进行的是不可控热核反应,它的威力是原子弹的十几倍。

提问:氢弹爆炸原理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课本图19.7-1是氢弹原理图,它需要用原子炸药来引爆,以获得热核反应所需要的高温,而这些原子炸药又要用普通炸药来点燃。

[教师点拨]

[录像]氢弹的构造简介及其爆炸情况。

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还能通过什么方法实现核聚变?

学生回答:日英开发出激光核聚变新方法、有人提出利用电解重水的方法实现低温核聚变。

点评:学生自学看书,自己归纳总结,

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可控热核反应

(1)聚变与裂变相比有很多优点

提问:目前,人们还不能控制核聚变的速度,但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和尝试可控热核反应,以使核聚变造福于人类。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验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请同学们自学教材,了解聚变与裂变相比有哪些优点?

投影材料二:可控热核反应发展进程

例: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发生聚变,其核反应方程是21H+31H→42He+10n,其中氘核的质量:mD=2.014102u、氚核的质量:mT=3.016050u、氦核的质量:mα=4.002603u、中子的质量:mn=1.008665u、1u=1.6606×10-27kg,e=1.6022×10-19C,请同学们求出该核反应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学生计算:

根据质能方程,释放出的能量为:

教师点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约为3.3MeV,而铀核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约为1MeV。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19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4、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对比讨论、探究式、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物理教案模板范文表格篇20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题引入

确定问题

探究活动

展示结论

教学环节

1.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施力物体:地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评价总结

在线检测

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作业 

2.“假如没有重力”

<p

79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