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简单音乐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预先设计师生活动和教学资源,制定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小编给大家分享教案简单音乐参考,方便大家参考教案简单音乐怎么写。
教案简单音乐篇1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材分析:
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
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
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
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起春天。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3.歌曲《嘀哩嘀哩》
这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它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采用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
4.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师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习《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的长短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
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课堂小结
教案简单音乐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技能表现各种乐器。
2、启发幼儿利用黑色塑料袋制作出不同造型的摇滚小人。
3、体验多人参与美术绘画活动的乐趣,并在活动中懂得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黑色塑料袋、报纸、衣服、铃铛、毛线
2、各色颜料,双面胶
3、教师范例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摇滚小人图
1、导入:多媒体《摇滚小人》
师:(1)你在图片上看见了什么?(小人、乐器、音符)
(2)摇滚小人的身上有人么呀?
小结:每个小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样的(颜色、款式等等)
2、播放各种《摇滚小人》的图片
师:(1)图片上的小人在做什么呀?(在弹乐器、唱歌)
(2)摇滚小人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二、整体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
师:(1)你在这幅作品上看见什么了?
(2)画里的摇滚人在做什么?
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
师:这幅作品上有大大小小的摇滚人在玩音乐,有很多的音符。
三、引导幼儿再次完整的欣赏作品,介绍制作材料
1、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摇滚人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还有摇滚人身上的衣服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幼儿观察后回答
小结:摇滚人的头是用报纸制作出来的哦,身体是用废旧的衣服粘贴出来的,他们手里的乐器是用硬纸板做出来的。
2、教师讲解师范
(1)先做出小人头,在做衣服
(2)制作摇滚小人
(3)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教案简单音乐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京剧中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感受丰富多彩的脸谱文化。
2.练习独立识字,认字2个,写字11个。
3.结合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激发学生对京剧这一国粹以及对戏曲音乐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识脸谱。
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剧种,被人们称为“国粹”,京剧脸谱更是被称为“国粹中之国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京剧脸谱,来细细品味《唱脸谱》这篇课文的韵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课前谈话,让学生交流有关京剧的资料,借助京剧名段,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用京剧是我国最著名的剧种,被称为“国粹”,而京剧脸谱又被称为“国粹中之国粹”这样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带着这种民族自豪感走进课文,去品读文本】
二、检查预习,感知脸谱。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扫清障碍。
“四击头”和“鸳鸯瓦”是京剧里的专业术语,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它们。(理解词语)
4.朗读词语,感受节奏。
出示词语:顶呱呱叫喳喳笑哈哈美佳佳(指名读,齐读)
(1)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
(2)仅仅是读词语就让我们感到了明朗欢快的节奏,那把它们放回到课文里再读一读,看课文能给我们什么感觉?(指名回答5.了解人物,留下疑问。
出示词语:典韦窦尔敦猴王
(1)指名读,这些都是课文里的人物,谁能介绍一下他们。(指名介绍)
(2)我们普通老百姓对一个人的评价可以简单到说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那么在京剧脸谱上是如何塑造这些人物的形象的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除了常规的检查预习任务之外,我主要结合读ABB式的词语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节奏美,感受课文的韵味。并让学生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人物资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三、品读课文,感悟脸谱。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你读书的水平真是顶呱呱,我们就从顶呱呱说起。(板书顶呱呱,指导书写“呱”)这是外国人对京剧脸谱的赞叹,外国人看到了什么,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小节,寻找答案。
3.指名回答。
4.当外国人看到将那五色的油彩往脸上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指名回答,指导朗读)
5.正是带着这种惊讶,“四击头”一亮相,他们不禁赞叹道(读最后一行)。老师听到同学们将“简直”读得特别响亮,你们实在是太会读书了,这样一读就将外国人的赞叹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其实啊,你们知道吗?这个“愣”和“简直”都是北京的方言,这样以来啊,就让课文充满了浓郁的京味。
6.我们的京剧脸谱让外国人这么惊讶,这么赞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指名回答,指导朗读)
7.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在京剧表演中,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就在脸谱上用了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人物的性格,下面就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三小节,再联系你手中的资料,说说在京剧脸谱中用什么颜色代表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2.同桌交流。
3.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4.大家真会学习发现了脸谱的奥秘,那老师来说几个人物,你们说说他该用什么颜色的脸谱。(指名回答)
5.我们既然知道了脸谱的颜色代表着性格,。那这第二、三小节该怎么读呀?黑脸怎么读,白脸怎么读,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二、三、小节,找找感觉。(自由练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四小节
1.课文只是向我们列举了一些代表性人物的脸谱,实际上在那些前辈大师们的勾画下,还有许许多多色彩鲜艳丰富多彩的京剧脸谱,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播放图片)
2.齐读第四小节。
3.这一小节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4.再读读第四小节,看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脸谱的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板书“美佳佳”,指导书写“佳”字)
5.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第四小节。
6.这篇课文的作者真了不起,反复使用ABB式的词语,“一”的形式,让文章特别地有音韵美,又用了北京方言,京剧特有的念白,让文章充满了京腔、京韵,实在是太厉害了。让我们将课文连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这充满韵味的语言。(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从外国人对京剧脸谱的赞叹“顶呱呱“说起,经过指导读外国人的惊讶和赞叹激发起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学生对京剧这一国粹的热爱。并让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了解脸谱的颜色代表着人物的性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感受到了脸谱的奥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经过看图片知道了京剧脸谱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京剧这一国粹的热爱。】
四、。
1.因为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使脸谱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慢慢地形成了很多品种,如风筝、面具……(播放图片)京剧脸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因此京剧脸谱被大家公认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所以我们怎能不歌唱它,传承它。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京剧脸谱的喜爱听一听,唱一唱这充满了京腔京韵的歌曲。(播放视频)
2.其实我们中国的戏曲不止京剧一种,还有许多的地方戏,比如四川的川剧,安徽的黄梅戏,还有我们河南的豫剧……老师请同学们课下能听听我们的家乡戏,感受其中的韵味,
教案简单音乐篇4
一、活动目的:
圣诞节是徒纪念耶稣的诞生的节曰,是一个西方的节曰,但是近年来,他却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且渐渐被赋予了许多中国式的特色和内容。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了解和体验到圣诞节的气氛,结交新朋友,促进沟通,增进彼此感情,并且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圣诞节,我们营销策划研究会策划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主题:
圣诞之夜PARTY
三、主办单位:
营销策划研究会
1、时间:20__年12月25曰19:00~20:30
2、地点:师生活动中心
3、对象:
①营销策划研究会全体会员,以及,愿意参加的全体成大师生
②营销策划研究会全体会员,以及嘉宾(如其他社团骨干)
4、活动步骤:
A、19:00前的等待时间,播放圣诞歌曲,营造圣诞气氛,如《叮叮当,叮叮当》《平安夜》《听,天使报佳音》,活动要求每位参与者携带一张圣诞贺卡,在入场时交给工作人员。
B、19:00活动准时开始。
C、19:00~19:05首先由主持人致词,内容为圣诞祝福,圣诞由来,以及世界各地的圣诞风俗等。
D、19:05~19:30,进行第一个活动“拍七令”,目的是为了炒活现场的气氛,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其中来。
活动规则如下:多人参加,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后脑勺,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在所有到场者中循环3~5次。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给予一定的处罚。
处罚方式:每循环一次的所有出错者一起出一个表演,可一起合作,也可选派代表。
兴奋点:没有人会不出错,虽然是很简单的算术。
E、19:30~19:50,第二个活动:“椅上功夫”。先不宣布活动内容,邀请多名到场者参与,并把参与者按人数分为多组,然后进行比赛,若比赛中人数不够,可再邀人加入。
概要:在一张椅子上站最多人的游戏
方法:
1、各组互相商量要如何才能站上最多的人。
2、依照号令比赛,哪一张椅子上站最多的人。
3、可以规定一个时限,如3分钟。
奖惩方式:对于人数最多并且站到椅子上的每个人给于一份小礼品;对于人数最少的一组且站到椅子上的人,则给于相应惩罚(即,头顶2~3本书学模特走台步一圈,若掉了,则表演一个节目。)。
F、19:50~20:10,第三个活动:祝福传递,将开始前收到的所有圣诞卡片放到一个大的布袋里,让每人抽取一张,把美丽的圣诞祝福带给每一个人,在抽取卡片时,播放圣诞歌曲,适当缓解一下刚才激动的心情,最后邀请嘉宾把自己抽到的贺卡上的内容念出来。
G、20:10~20:20第四个活动:圣诞老人,即派送5份礼物,采取抽签的形式,抽中者站出来,但是有次小小的考验,有三种形式可以选择:
a、先大笑5秒之后,忽然又大哭5秒钟,反复2-3次。
b、面对墙壁或其他物体,大声地喊三声:“我爱你!”
c、把礼物抱在胸前,闭眼睛,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再睁开眼睛,走回自己的座位
H、20:20~20:30,由主持人主持,所有人一起做一次互动,临近的人相互说:“MerryChirsmas!”并且致结束词。然后播放圣诞歌曲,参加者可以相互交流。
四、宣传:
1、12月20曰在各宿舍楼张贴栏上张贴POP海报,23曰再次于主要教学楼一楼张贴处张贴海报,需要海报约15张,由宣传部负责海报的制作。
2、12月20曰前后,在寻知、寻梦桥头悬挂横幅,如“(赞助者)预祝营协圣诞之夜圆满成功”云云。
五、奖品设置:
略
六、会场布置:
1、入口:放圣诞树
2、玻璃:白色的喷雪,写为MerryChristmas,其他颜色的喷雪,画成各种图案
3、墙壁:张贴一张雪白大纸,上面绘上松树等装饰,请到场者写上在圣诞节最想说的一句话,活动结束后,可作为协会活动的纪念物,可悬挂气球、彩带等具有节曰喜庆色彩的物品
4、空中:放20个氢气球,在线上挂上有一定重量且赏心悦目的小物件,让其悬空在距地面1、6米处
5、椅子:
七、资金预算:
宣传:海报:3元/张×15张=45元
横幅:
会场布置:圣诞歌曲的CD:20元/张×1张=20元
氢气球:1、5元/个×20个=30元
纸张(最想表达的一句话):2元/张×2张=4元
油性笔:3元/支×3支=12元
奖品:
总计:
教案简单音乐篇5
教学目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__”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__)。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__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打虎上山》
1.初听《打虎上山》。
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教案简单音乐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能创造性用较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喷泉的各种造型。
2、体验音乐强弱,并能用相应的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
3、感受合作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喷泉录像
2、幼儿现场观察过音乐喷泉,有肢体活动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简短的谈话,引起回忆
1、你们见过喷泉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2、你们看得真仔细,喷泉还像什么呢?
二、感受音乐,引起联想
1、喷泉真有趣,今天我们就来表演有趣的喷泉吧。
2、如果音乐强的时候喷泉会怎么样呢?
3、如果原因弱的时候喷泉会怎么样呢?
4、音乐轻柔舒缓的时候喷泉又是什么样?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示?
5、音乐强烈的时候喷泉会是什么样?你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三、倾听音乐,自由表现
1、自由表现
师: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是音乐喷泉,请你们根据音乐强弱,用动作表示喷泉喷水的样子。
2、讨论创编:
师:水喷的高时,可以怎么做?
师:除了手和腰动起来很像喷泉外,还可以用那些身体动作部位来表现喷泉?
四、观看录像,合作表现
师:大家做得都不错,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片
1、观察喷泉是如何随音乐强弱而变化的?
2、尝试合作表现
师:请你找几个好朋友商量一下做什么样的喷泉?
1、幼儿听不同的音乐(渐高渐低,渐强渐弱)合作表现喷泉是如何喷水的。
2、所有的孩子参与创作一个大喷泉。
活动反思:
选材取自于孩子们常见的喷泉,幼儿都熟悉,但却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有生活经验的基础,又有探索的空间,孩子们很感兴趣。
小百科:喷泉,指由地下喷射出地面的泉水;特指人工喷水设备。
教案简单音乐篇7
活动目标:
1、想象乐曲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感受a段的悠闲和b段的欢快情绪,尝试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牧童教具,记号笔一支。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背景图一幅)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什么呀?
看了这幅图心里有什么感觉?
这么美丽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玩玩?
看,已经有人去了。(出示牧童教具)他们是谁呀?
美丽的春天来了,桃红柳绿,阳光明媚。两个小牧童倒骑在牛背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身边的美景,他们高兴地吹起了短笛,你们听。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牧童短笛》。
师:听了有什么感觉?
这首曲子从头到尾给你的感觉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2、分段欣赏音乐。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这一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想一想这时小牧童们在干什么?
他们是怎样吹笛的呢?这里面还藏着一个秘密,请小朋友们再仔细地听一听。
(2)再次欣赏第一段音乐。(师操作牧童教具)
师:谁发现秘密了,他们是怎样吹笛的?(用线条记录在小路上)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幼儿分成两组,听第一段音乐自由表演。
师:这段音乐讲的是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现在我们来听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想想看,这时候小牧童又在干什么呢?
(4)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听了感觉怎样?
想想看,小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
他们会玩些什么呢?谁来学一学?
(5)再次欣赏第二段音乐,个别幼儿学做小牧童表演。
师: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讲的是牧童们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做游戏的.情景。下面请你们再来听一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
(6)集体听第二段音乐表演。
(7)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
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
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3、理解乐曲结构。
师:这首曲子一共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
(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
4、给乐曲取名字。
师:这么好听的曲子,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叫什么呢?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小乡村,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我们就叫它《牧童短笛》吧。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江南的美景吗?你们觉得在我们的家乡,哪里最美?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着小牧童,到美丽的乡间去走一走、玩一玩。
(师生集体听音乐表演动作,出教室。)
教案简单音乐篇8
第五课《凤阳花鼓》
一、教学内容
1、唱《凤阳花鼓》
2、做用打击乐器伴奏唱一唱创编旋律
3、听《黄杨扁担》、《斑鸠调》
4、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二、教学目的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背唱这首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唱一唱练习,熟悉另一首叙事性的《凤阳花鼓》,运用对比手段感受两首《凤阳花鼓》的不同情绪及风格。
3、通过旋律创编练习,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继续培养创造的欲望。
4、通过欣赏,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点及其音调。在逐步积累民歌音调的同时,增长民族的感情。
5、孔竖笛:学会吹奏《波兰圆舞曲》,初步做到节拍分明,起伏明显,连音与断音对比鲜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增强热爱民歌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培养创编节奏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卡片、八孔竖笛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凤阳花鼓》 教学目标: 通过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其产生背景,能背唱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背唱歌曲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凤阳花鼓》(唱一唱的练习),快来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吧。从我的演唱中你感受到什么? 大家都来学一学吧,和我一起表演。 那你们快说说“凤阳”这个地方?凤阳是---------省的一个普通的县。凤阳人有一绝活就是“凤阳花鼓”。花鼓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演方式呢?(花鼓片段) 二、感受不同的《凤阳花鼓》 1、 听乐器演奏版本 师:历史上的凤阳……(资料),就如老师刚演唱的《凤阳歌》一样凄凉,那你来听听这段旋律与《凤阳歌》有什么不同? 2、 交流 师: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凤阳花鼓》,想不想唱? 三、学唱《凤阳花鼓》 教材分析:
《凤阳花鼓》是安徽凤阳地区的著名民歌。旧社会,凤阳是一个有名的贫困县,农闲时当地农民大多外出乞讨谋生,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打花鼓卖唱,通常由父亲击鼓,女儿歌唱,这种形式逐步演变成为民间歌舞的一种常见形式,已不用于卖唱了。歌曲为单乐段结构(4+4+2+5),最后5小节的“得儿另当飘一飘”,是歌曲的尾声,生动地模拟了打击乐器的声响和演唱者身段的变化。如今的凤阳县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向小康进军,但这首《凤阳花鼓》却长久地流传在民间,成为喜庆节日时经常表演的节目之一。 1、 发声练习 师:不急不急,来,先唱唱这句旋律。(出示:歌曲最后五小节)这句旋律中,感觉如什么? 2、 儿童版本 师:听听其他同学怎么演唱的,要挑战吗? 3、 跟磁带学唱 4、 解决难点 (1)向学生介绍这首民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2)衬词中“得儿”应连在一起发音,不要唱成两个字。
(3)注意切分音节奏。
(4)我们学唱这首歌曲可将它作为民间喜庆节日演唱的小调来处理,因此可以唱的欢快、活泼些。
(5)用多种形式演唱。如:领唱齐唱、男女声演唱等。
师:你想怎么来更好的表现歌曲呢?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四、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历史上的凤阳也不是每年都闹饥荒,可总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这又是何缘故? 那现在你就是当初的凤阳人,要到江南唱一翻花鼓了。你会选择什么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打动人家呢? 可现在没有打击乐器,你能用身边的东西代替吗?来为歌曲伴奏。 五、总结下课 师: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cctv-8正播放的《名杨花鼓》中的片头区,它就是以《凤阳花鼓》为素材的。感受是如何展现的? 六、作业:背唱《凤阳花鼓》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做用打击乐器伴奏
唱一唱另外一首《凤阳花鼓》
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通过旋律的创编练习,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培养创造的欲望,感受旋律的节奏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拍号,创编节奏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二、用打击乐器为《凤阳花鼓》伴奏。
1、演唱歌曲,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情绪演唱歌曲。(欢快、活泼)
3、出示节奏旋律,用打击乐器伴奏。
4、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练习。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根据歌曲情绪及表演需要设计不同的节奏型和伴奏乐器,全班共同表演,倾听产生的效果,选出最佳方案。
5、在表演时,要提示学生注意演唱演奏音量的协和和互相配合,不可喧宾夺主。
三、唱一唱下面这首《凤阳花鼓》,说说它表达的情绪与本课学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1、分析:
作为练习唱一唱《凤阳花鼓》,叙事性较强,它的原词是“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从歌词内容来看,这首民歌的演唱形式虽是边歌边舞,但情绪却是十分悲凉的。曲调采用商调式,旋律较平稳,略带忧伤,和本课所学歌曲《凤阳花鼓》情绪上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受。作为视唱来唱时,仍应唱出卖艺人悲伤的心情,速度不要过快。
2、出示旋律:
1=c4/4
先视唱旋律,再配上歌词唱一唱。
3、引导学生体会这首《凤阳花鼓》的情绪与速度。
四、创编旋律
要求:本课的创编旋律,既是对3/4拍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良好训练。需要创编的旋律为两个乐句,有拍号要求和旋律音,创编只需加入节奏即可。
(一)鸡毛信
师:大家知道“鸡毛信”的故事吧。今天,我们得送份鸡毛信,当然也有暗号了。(师拍打3/4的节奏)只有对方的暗号正确,我们才能将鸡毛信交给他。
(师生互动,熟悉3/4)
(二)创编旋律
师:大家一定都很好奇这鸡毛信里是什么内容吧。那现在请这四位小勇士给大家来看看。
1、 出示
1)5 5 6 1 1 6
2)5 6 5 3 5 - -
3)3 3 5 6 6 1
4)5 6 5 3 2 1 - -
2、 任务
师:其实我这也有一封鸡毛信,上级要求当看到这四封鸡毛信后,才能打开。
信的内容:请大家按照1)、2)、3)、4)各音的顺序创编一个3/4的旋律。
也就是这些音就是这样排列的,但是可以把这个四分音符的5改成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等等。大家能完成任务吗?
3、 小组合作完成
(1)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3/4拍含义和学过的3/4拍节奏型。
(2)根据节奏型把练习中的节奏音进行组合,产生旋律。
(3)在视唱的基础上加入节奏型的旋律创编。
师:还有其他的方案吗?
4、 选取其中板书演唱
(多唱并按照3/4强若规律拍手演唱)
五、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黄杨扁担》 《斑鸠调》 教学目标: 通过听《黄杨扁担》和《斑鸠调》,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点及其音调,逐步积累民歌,培养民族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杨柳青》 师:(唱《杨柳青》),这是什么歌的?是哪里的民歌? 二、欣赏《黄杨扁担》《斑鸠调》 1、《黄杨扁担》 教材分析:
《黄杨扁担》是四川东南部秀山花灯的典型传统曲目,常在元宵节进行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歌曲用“盘龙卷”、“插花钮”、“狮子滚绣球”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当地姑娘各种美丽的发饰,表现了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1) 初听,感受 师:那么,大家一听到四川首先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听四川民歌《黄杨扁担》。《黄杨扁担》常在元宵节进行的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听) 《黄杨扁担》唱的是什么?(板书) 2) 再听 师:那么,我们想:这些美丽的姑娘们梳者各式各样的漂亮的头饰,心情怎样?我们要是看到了,你会想些什么? 3) 哼唱
师:这首《黄杨扁担》,旋律朗朗上口,充满着愉悦之感。我们也来跟着唱一唱。 4) 拓展 师:关于《黄杨扁担》,对于出处有些争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搜索《黄杨扁担》。 2、《斑鸠调》 教材分析: 《斑鸠调》是流行于江西地区的小调,形式活泼。歌曲赞美了斑鸠鸣叫、桃花盛开、杜鹃吐艳、秧田翠绿的大好春光。曲调为两句体乐段,五声徽调式,节奏富有跳跃感。“56216”乐汇贯穿其中,具有赣南茶歌的音调特征。歌词衬腔中对鸟叫的模仿,更使歌曲荡漾着春天的生机,令人欢欣喜悦。
1) 听 师:这一活泼的《斑鸠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这样的一幅荡漾着无限生机的春天,使我们心中充满欢欣喜悦。 2) 再听,并哼一哼其中几句。 1、 衬词 师:在这两首民歌中有哪些衬词?这些衬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2、思考:两首民歌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3、选择其中的主题段落或乐句让学生击拍视唱一下,以体验迂曲的韵律。学生两个地方的方言,试着念出几句唱词,体会方言的特点,体会歌曲的情绪。
三、总结下课 师:那么,书上的表格就能完成了吧。来填一填(交流) 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有许多许多,就音乐中的民歌这一方面就足以大家不断的去挖掘。希望大家在不断的积累中发扬。
四、作业:
完成课后的表格。
五、教后记
第四课时
一、教学安排
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二、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三、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1、教材分析:
《波兰圆舞曲》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该曲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
2、出示旋律:
视唱旋律,体会乐曲的节奏特征和气氛。
3、演奏要求:
(1)这是一首三拍子圆舞曲,演奏时应注意其鲜明的节拍与节奏特征。
(2)第一乐段采用非连音奏法,要求学生演奏的得连贯、流畅。由于第一乐段中的乐句较长,所以演奏时速度不能太慢。
(3)第二乐段则以断音奏法为主,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情绪更欢快、热烈。
(4)记号起是乐曲的第二个乐段。
4、练习吹奏。
四、作业:
练习吹奏《波兰圆舞曲》。
五、教后记
教案简单音乐篇9
设计意图:
假日过后,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议论,他们都对音乐喷泉的神奇、好玩赞不绝口,有些孩子还连说带比划。我想这不正是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能创造性地用较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喷泉的各种造型。
2.体验音乐强弱,并能用相应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感受合作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喷泉录像。
2.幼儿现场观察过音乐喷泉,有肢体活动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简短谈话,引起回忆
师:你们见过音乐喷泉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有些像水母的脚,有些像火箭。
幼:在音乐伴奏下喷泉就像在跳舞。
幼:音乐响它就喷得高,音乐轻它就喷得低。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喷泉还像什么呢?
幼:像皇冠。
幼:有的像楼梯,有的像金字塔。
幼:还有的像桥。
二、感受音乐,引发联想
师:音乐喷泉真有趣,今天我们就来表演有趣的音乐喷泉吧。
(师幼共同欣赏音乐《出水芙蓉》,有的幼儿边听边做动作,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回应。)
师:喷泉高低与什么有关?
幼:与音乐的轻重有关。
师:音乐轻柔舒缓的时候喷泉是怎样的?
幼:低低的。
幼:慢慢的。
师: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示?
(幼儿自由表现,如用手在胸前交叉舞动等。)
师:音乐强烈的时候喷泉会怎么样?
幼:喷得很高。
师: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幼儿自由表现,如做双手迅速向上举的动作等。)
三、倾听音乐,自由表现
1.自由表现。
师: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是音乐喷泉,请你们根据音乐强弱,用动作表现喷泉喷水的样子。(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有的跪在地上用手做起伏动作,有的坐在地上做蹬腿动作,有的不停地扭动身体,有的做下腰动作。)
2.讨论创编。
师:我们来看看你的喷泉是怎么喷的?
(一幼儿演示双手由低到高交替摆动的动作。)
师:为什么一开始你的手离地面很低,后来慢慢高起来了?
幼:因为一开始音乐很轻,后来音乐响起来了。
师:水喷得高还可以怎么表现呢?
(幼儿集体讨论、创编,大多数人用手和腰来表现。)
师:除了手和腰动起来很像喷泉外,还可以用哪些身体部位来表现喷泉?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
(幼儿有的双脚并拢向上提,有的全身扭动、转圈、跳跃,男孩做的动作比较有力。)
四、观看录像,合作表现
师:大家做得都不错,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片。
1.观察喷泉是如何随音乐强弱而变化的。
师:喷泉是怎么变化的?
幼:音乐响起来时,喷泉像火箭一样喷得很高。
幼:音乐轻下来时,喷泉像荷花一样。
2.定格观察音乐喷泉的变化。
师:刚才的喷泉是怎样变化的?
幼:像水母一样,一会儿合拢,一会儿打开。
师:你们会做水母一样的喷泉吗?
3.尝试合作表现。
师:请你找几个好朋友商量一下做怎样的喷泉,用什么动作来做。
(幼儿找到合作同伴,并商量做什么造型,如何分工。)
师:音乐喷泉开始表演。
(幼儿随音乐开始表现。有的组围成圆圈上下起伏,有的组像花一样开合,音乐强的时候他们还会用起伏、扭动、转动等动作来表现。)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变化动作的?
幼:听见音乐强起来了,我们就喊“一、二、三”一起跳。
幼:开始我们都跪在地上做动作,后来音乐变响,我们就慢慢站起来了。
师:刚才,每个组做的动作都不一样,说明大家很动脑筋。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喷泉还有哪些变化,怎么来表现。
4.再次合作表现。
师:请听清楚音乐的强弱,喷泉要开始表演了。
(表演时,有的组围成圈,一个幼儿站在中间随着音乐的变化做由低到高的动作,外圈幼儿随音乐一起下腰,像一朵荷花;有的组随音乐做上下起伏的动作,音乐强烈时就一起跳跃,等等。)
活动延伸:
可引导全体幼儿合作表现此起彼伏、更为复杂的喷泉造型。
活动反思:
选材取自于孩子们常见的喷泉,幼儿都熟悉,但却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有生活经验的基础,又有探索的空间,孩子们很感兴趣。
教案简单音乐篇10
设计意图
中班《跳舞的树叶》这一主题对幼儿来说,蕴藏着树木自然生长、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是幼儿乐于亲近、探索、思索、尝试的一个主题。主题活动拓展了树叶的功用,在自然界,落叶归根,最终滋养了树木。树叶里有无数的遐想和快乐。该活动内容符合季节特征,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让孩子在与树叶亲密接触后,通过身体的语言以及优美动听的歌声来体验和表现秋天的落叶飘飘,随风飘动的景象。从而更深刻得让幼儿体会到秋天的意境美和秋风拂面树叶落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来自于西方音乐大师巴赫的《小步舞曲》,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在学唱歌曲的同时也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良好的唱歌习惯以及音乐表演能力。
学情分析
本次参与教学活动孩子地处农村乡镇,树叶是孩子常见的自然物,在闲暇散步时,在外出游戏时,随风而落的树叶都会常常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探究落叶的形状、颜色等等,都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另外,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手、口等动作、表情来进行表达表现与创作,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采用多通道感知、图谱理解、欢快学唱等方式,带领幼儿进入自由、快乐的氛围,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同时,引导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不同的树叶宝宝,大胆地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落叶飞舞的情景。在自主、协作探索的过程中,在与同伴的共舞中,幼儿不仅能表达自己对音乐和身体动作的感受,更能互相传递快乐的情绪,分享其中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感受巴赫《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学唱歌曲《跳舞的树叶》。
2、乐于用肢体动作表现树叶随风飞舞的姿态,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喜悦。
活动准备:
动画视频、歌曲CD、树叶手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倾听乐曲,熟悉旋律。
1、谈论对音乐的感觉。
师:小朋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舞动身体。
师:
(1)你觉得小树叶在做什么呢?
(2)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学小树叶随风摆动的样子吧。
二、聆听歌词。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跳舞的树叶》,幼儿安静的倾听。
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歌曲内容及谈论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3、播放动画一遍,幼儿欣赏。
4、请幼儿说一说在动画里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小树叶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
5、再次完整欣赏动画一遍,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
三、肢体探索,表现歌曲。
1、探索树叶随风舞动的姿态。
师:
(1)如果你是一片树叶,你会怎么在空中舞蹈?
(2)除了刚才已经做过的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树叶的随风飞舞?
2、在歌曲伴奏下完整表现树叶飞舞的姿态。
四、我是跳舞的树叶:
1、师:小树叶跳舞跳的那么好看,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片会跳舞的树叶宝宝呀!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两片树叶手偶套在手上,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小树叶随风飞舞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请个别能干的幼儿上来表演自己的动作,其他幼儿共同练习。
4、听歌曲,教师将幼儿练习的动作连贯在一起完整表演一遍。
5、教师继续鼓励幼儿想像各种树叶跳舞的动作,幼儿共同练习。教师将幼儿练习的动作再次连贯起来和幼儿共同表演一遍。
6、教师鼓励幼儿俩俩结伴大胆舞动自己的身体表演歌曲一遍,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喜悦。
五、展示
鼓励幼儿像小树叶一样尽情起舞。
六、离开活动室:
1、师:树叶宝宝们,外面还有许多的小树叶想和我们一起跳舞,我们一起到外面随着秋风跳舞去吧!
2、幼儿随歌曲边跳边离开活动室。
活动简评
1、这是一节欣赏活动,步骤清晰,难点突出,比较具体形象。
2、这节课的效果不错,只是觉得树叶与音乐的关系可以在密切一些,或者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乐理常识以及作曲家的生活背景。
活动反思
树叶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孩子对于飘落的树叶也比较的感兴趣,有时会捡上几片玩弄一番。《跳舞的树叶》从内容的选择、导入的手段、展示的方式等方面来看,还是比较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孩子至始至终都能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
《跳舞的树叶》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节奏起伏,而且歌词也很生动,适合幼儿演唱。
让孩子欣赏了歌曲《跳舞的树叶》,并要求他们说出歌中唱了什么,每当他们说出一句歌词,我便将这一句唱出来,对于没有说对和说全的,便再次播放录音让他们听一遍,最后,幼儿终于将一首歌补充完整。这时,再次播放CD,幼儿轻声跟唱两遍。在孩子们基本学会的基础上,再要求他们有表情地演唱。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要让孩子们多听,多感受,这样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才会增强。在我们的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都可以用不同的音乐作背景,既可以营造气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这一活动的学习,幼儿可以认识很多树叶,可以认识他们的外形及颜色,丰富了幼儿对树叶的认识和了解。
教案简单音乐篇1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引导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2、引导幼儿会看歌词图谱学认歌词,能理解歌词。
3、复习认读词组: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活动准备
1、热闹的大街的照片、歌词图谱
2、字卡: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3、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郊游》音乐进活动室。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街上去看一看。
二、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1、出示大街上的照片,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
上面都有什么?
人们看起来怎样?
街上的人很多,车也很多,看起来怎样?
2、学习歌曲《热热闹闹的大街上》
(1)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样?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再次欣赏,幼儿跟音乐拍节奏。
提问:为什么说你们是小太阳?
(3)出示歌词图谱。
复习认读学过的字、词。重点复习: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按节奏朗诵歌词。
(4)整体跟唱。
提醒幼儿用较小的声音跟唱。
要求幼儿会边看图谱边唱,提醒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3、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大胆地边唱边表演。
教案简单音乐篇12
目标:
1、欣赏和感受散文所表现的美妙意境,体验散文中妈妈与娃娃相依偎的情感。
2、通过让幼儿尝试仿编散文,激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虽无只接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意,但朴实的字里行充满着“大人与小孩”之间那种相互依偎,相互关心、形影不离的添犊之情。她能唤起幼儿潜意识中与妈妈之间的那份亲密的情感。
本次活动着眼于体验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依偎的情感并鼓励幼儿模仿散文中的对话,有表情地表述。
在活动中,通过课件欣赏,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强化语言诉感染力,通过理解欣赏、讨论,培养幼儿大胆、响亮地说话创设自然、有趣的教育情景。
活动流程:
欣赏——熟悉对话——创编诗歌——幼儿讨论。
幼儿准备:课件(大树妈妈)。
过程:
一、引题
妈妈喜欢你吗?那么,大树妈妈喜欢它的娃娃吗?猜一猜,大树妈妈的娃娃是谁呢?
二、欣赏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观看课件。
欣赏后提问:大树妈妈喜欢娃娃,谁做了它的娃娃?大树妈妈有许多许多娃娃,有小鸟娃娃、星星娃娃、小熊娃娃、小星星娃娃,还有许多树叶娃娃,大树妈妈是怎样喜欢娃娃的,娃娃们又是怎样爱大树妈妈的,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听。
再次欣赏后提问:你觉得娃娃们喜欢大树妈妈吗?从哪些话里可以听出它们很爱大树妈妈?
三、创编诗歌
1、小动物知道了,都想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你们想想她们会怎样对大树妈妈说呢?
2、幼儿创编,相互交流。
四、幼儿讨论
大树妈妈爱娃娃,娃娃爱大树妈妈,小朋友你们爱谁呢?是怎样爱的呢?
教案简单音乐篇13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描写月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托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教师补充: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夜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二、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显名长安,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三、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四、赏析诗歌
(一)初读全诗,品诗意。
1、齐读全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
2、根据诗中语句描写,写出月亮运行轨迹
提示:月亮,升起——高照——西斜——沉落
3、再读全诗,根据老师提示,概括个部分内容。
(前八句,中间八句,剩余语句)
提示:月下之景——月下之理——月下之情
4、分读各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
提示:月下之景——月光无垠,月色纯净——画意
月下之理——人生无尽,宇宙永恒——哲理
月下之情——思妇怀远,游子思归——诗情
(二)细读全诗,品诗韵
第一部分:景物美
1、试背前八句
2、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请标出。
提示:春,江,花,月,夜
3、给这一部分命名。
提示:春江花月夜图
4、体会写景特点。
参考:A、紧扣题目,开篇对景物春江花月夜进行描写
B、以月光统摄景物,按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描写,层次分明。
C、创设出幽美恬静的意境
5、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这个画面。
参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第二部分:哲理美
1、背诵中间八句。
2、由月色作者联想到什么?
提示:由月及人到宇宙
3、你最欣赏哪个句子?请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4、请画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提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情感:哀而不伤
读下面几句,品味情感。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阮籍: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苏轼:哀吾生之有余,羡长江之无穷
第三部分:情感美
1、齐读这一部分,然后给这一部分划分层次
提示:“白云一片去悠悠”以下四句——总写思妇游子的思念
“可怜楼上月徘徊”以下八句——思妇怀远
“昨夜闲潭梦落花”至结束——游子思归
2、一学生背诵总写部分。哪一词语用得好。
举例:“徘徊”。
赏析参考:
A、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亮游移不定的动态之美。
B、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C、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呼应,写出月亮不忍离去,思妇的思念之苦。
3、“鸿雁”“鱼龙”的理解。
参考:“鸿雁’“鱼龙”本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了月光的清澈,同时,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两者是古代用于传递音信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却不能传递音信,可见二人音信断绝,相思无着。
4。齐读“昨夜闲潭梦落花”至结束。
诗句中哪些语句表达了思归感情的?
A、“昨夜闲潭梦落花”在梦中也想家,运用心理描写。
B、“江水流春去欲尽”在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中表达归家心情。
C、“碣石潇湘无限路“以“无限路”表达有家难归的无奈
教师小结抒情层次:先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美景,为下面抒情打下基础——景物美。本诗由写景转向关照人生,思索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感叹——哲理美。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离愁别绪,讴歌爱情,憧憬幸福——情感美。
(三)比较阅读,开阔视野
阅读张九龄《望月怀远》思考问题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补充注释:
遥夜:漫漫长夜。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露滋:露水打湿。还寝:回卧室再睡
1、用自己的语言把全诗描述一遍。
2、本诗描写了一个什么画面?
3、两者比较比较:
A、题裁上不同:《望》为五言律诗,《春》为乐府体新辞。
B、体材上异同点
相同点:都写出了自古至今,无论天涯还是海角的人们,只要望见朗朗圆月,就会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怀念远方之人,都以月夜为背景,写相思之苦。
不同点:在于《春江花月夜》中,作者是通过“思妇”和“游子”两个具体形象分别描画出异地相思的别样情怀;而《望月怀远》中作者通过单一对象描画因月而起的浓浓相思之情。满目哀怨缠绵,挠是相思凄苦,相思无奈,相思有深怨!
C、风格不同《春》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望》境界优美,语言浅近,意脉流转,读来使人感到清新淡雅、委婉曲折而又情深有致。若形容起来,前者是雍容华贵的大家闺秀,而后者即使含羞带怯的小家碧玉
五、齐背全诗,结束。
教案简单音乐篇14
一、活动时间:第一周 __年2月20日——__年2月24日
二、活动名称:音乐游戏《全家乐》
三、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尊重老人。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和节奏做动作。
四、活动准备:《全家乐》的音乐磁带,玩具照相机。
五、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全家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很有趣的歌曲,小朋友仔细听歌曲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说唱歌词。
(3)以全体幼儿学唱、分组学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3、请幼儿根据歌词中的内容做模仿动作。
4、组织幼儿游戏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以5个家庭成员为一组,根据歌曲的第一段内容作相应的动作,唱第二段时,孩子边唱歌边拍手找到大家。当念“快把照片拍起来”时,全家要迅速摆出拍照的姿势,不能动,摄影师来拍照,评比哪个家庭最快、最稳、最美(规则:全家摆出牌照姿势时,不能动,动者为输。)
(3)示范游戏玩法:请几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先做一次游戏,引导幼儿记住游戏玩法和规则。
(4)播放音乐分小组做游戏。
5、活动延伸
请 幼儿在家中邀请自己的家人一起做游戏,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教案简单音乐篇15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和节奏选用恰当的乐器为乐曲伴奏。
2、能够按指挥的手势正确的进行乐器演奏,感受大家合作表演的愉快。
【活动准备】
图谱、伴奏带、乐器图片三张、乐器若干样(碰铃、圆鼓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
1、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请你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待会告诉老师,你听完了有什么感受?
2、教师提问。
师:歌曲放完了,请说说你的感受?(欢快、活泼、高兴)
二、出示图谱。
1、教师哼唱歌曲一遍。
2、教师提问:请你们想一想,可以用哪一些身体动作来为这张图谱打节奏?(拍手、拍肩、抖手、跺脚)
3、教师边哼唱音乐边演示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图谱。
5、分组听音乐做身体动作来表示图谱。
三、分配、出示乐器。
1、教师提问:请小朋友看看这几个图案,你觉得用哪些乐器来配合适?
2、徒手练习(教师哼唱,幼儿跟教师一起做动作)
3、分组徒手练习。
四、打击乐演奏。
1、教师带领幼儿用乐器演奏2遍。
2、请小朋友交换乐器演奏(先徒手练习一遍)。
3、用乐器演奏。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说一说参与打击乐演奏的感觉,请幼儿回到班级继续演奏。
大班歌曲活动:春雨沙沙
大班音乐活动:风爷爷
教案简单音乐篇1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表现出学生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在歌曲演唱活动中感受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运用打击乐伴奏并表演唱《童心是小鸟》,让学生体验四季的欢乐情绪,进行创作表演。
教学重点:
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展示:《小白船》。
二、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正处在最快乐的童年时光,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快乐的故事。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说说心中的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活太丰富了!老师真羡慕你们!想一想今天我们该学习哪一首歌曲了?
生:《童心是小鸟》
三、看书并聆听歌曲《童心是小鸟》,放教学课件。
师:请同学们听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感受。
生:听了这首歌曲感觉很高兴,也很快乐。
四、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
1、师:这首歌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
生:三拍子
师:介绍三拍子歌曲特点,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子,声音的特点是强弱弱的规律。
2、播放《童心是小鸟》音乐
学生带着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一起再欣赏音乐。
3、朗诵歌词。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4、教师按节奏读歌词,学生对比跟同学们读的有哪些不同?
生:老师是按节奏读的。
师:老师有节奏的读出了歌词,注意了节奏中的休止符停顿。
5、划三拍子指挥图示,注意休止符停顿
6、学生边划拍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可用吸气代替(看书)
师:同学们知道知了是怎么叫得吗?模仿一下
师:为什么知了的歌声会这么动听呢?因为在它的歌声里,有一位好朋友叫附点四分音符,它让知了的歌声更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7、学唱附点四分音符
8、教师范唱前四句,学生学唱前四句,强调休止符和附点节奏。
9、师: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一说它们相同或相似之处并试唱。
10、学生找出相同或相似的乐句,教师范唱,学生模唱,解决八分休止符的唱法。
11、学生随琴用“la”哼唱旋律,在有错的地方教师引导提示。
12、让学生自己说出反复记号意义和作用,老师分乐句教唱反复记号以内的曲调。
13、加上歌词演唱歌曲《童心是小鸟》。
14、播放录音示范演唱,学生可轻声跟着录音哼唱,体会歌曲欢快、喜悦的情绪。
五、伴奏与表演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手铃、三角铁)。
师:大家还记得这些打击乐的名字吗?
生:略(学生尝试为歌曲伴奏)。
师:请这些同学来为大家的演唱伴奏吧!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
师生讨论后创编简单表演动作,展示表演唱。
六、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共同努力,我发现同学们的歌声越来越美了!心中不禁感到十分欣慰!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自由飞翔吧!
教案简单音乐篇17
教学目的任务
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
重难点是歌曲中的附点掌握,打击乐合奏。
教学过程
1、课前放录音《鄂伦春小唱》给学生听。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1)用“u”音唱(问学生学过力度记号f、p运用发声中)
6---6---
u
(2)
4、提问课前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
(回答: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小唱》)
5、归纳引入新课:我国的同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书)(书23页)。
(1)老师范唱。
(2)节奏训练:8小节板书。
(3)视唱(难点附点)(2遍)。
(4)用节奏读歌词。
(5)歌曲的分析:(先让学生讲,老师再补充,后听录音)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史书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街头卖艺者的情景。
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听录音)
(6)填词演唱(2遍)
(7)提示:今天我们过着辛福生活,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不能让这种沿街卖唱的现象在我们国家重演。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在第一段的歌词的基础上,再创作出第二段词,中心是反映新社会的美好。(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这是老师的创作。尽量鼓励学生创作。)
说风阳,唱风阳,风阳就是好地方。
自从来了共产党,一年更比一年强。
大户人家种田地,小户人家来经商。
俺家喜欢卖杂货,身背货担走四方。
(随着录音演唱第二段)
6、下面我们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简单介绍各种乐器的打法。
(2)练习(看小黑板)少数人打打击乐器,多数人用手拍打。
(3)我们二段合起来演唱、演奏(看效果如何,可轮换)。
(4)完美的演唱:
要求:二段应有对比。
小结
我们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唱了《风阳花鼓》又进行了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一定要代代流传下去。
教案简单音乐篇18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和协调能力。
2、学习6的形成,区别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3、幼儿乐于参与活动,感受游戏在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黑板夹子若干自制教具(蝴蝶、蜜蜂、花、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领幼儿做小律动
二、比赛夹夹子游戏
1、出示教具花夹子数字卡片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花)老师还准备了(小夹子数字卡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玩个夹夹子的游戏。
2、出示小鼓,教师讲明游戏规则,当鼓声响起开始,鼓声一停小朋友也马上停下,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家的夹子最多。
1)第一轮游戏请小朋友夹夹子,夹完数一数自己一共夹了几个。
2)第二轮教师讲明第二轮游戏要求这次用数字卡片来告诉老师夹了几个。
3)第三轮这次的要求比上次的还要难,请小朋友夹比4个多1个的夹子。
4)第四轮夹比5少1个的夹子。(教师小结)
三、听力比赛
1、这次要考一考小朋友的小耳朵,请小朋友挺好了(教师拍手6下);请小朋友也用拍手的方式来告诉老师你听到了几声?(6声)
2、继续听,老师跺脚6下;请小朋友用数字卡片来告诉老师你听到了几声?(6声)
教师出示数字6小结:凡是像刚才老师拍手跺脚的数量我们都用数字6来表示;
请小朋友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一下数字6,请幼儿表演
四、出示黑板、花请幼儿点数
1、今天我也用小花来玩游戏,请小朋友数一数我这里有几朵小花?(5朵)那我想让它变成6朵怎么办?(加上1朵)
刚刚是5朵,又加上了1朵变成6朵了,那我们一起来说5添上1是6。
2、拿下来1朵剩几朵了?(5朵)
我们一起来说6去掉1是5
五、利用教具蜜蜂、蝴蝶来做游戏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今天香香的小花还引来了许多的小蝴蝶和小蜜蜂,它们都要和小朋友做游戏,请小朋友把操作纸平放到桌子上。
听老师指挥:
(1)请在第一行格子里飞进4只小蜜蜂,再想办法让小蜜蜂变成5只,再想办法变成6只。
(2)请在第二行格子里飞进5只小蝴蝶,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谁多谁少?再想办法让蜜蜂和蝴蝶变的一样多。
六、结束部分
今天你们玩的开不开心,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跟客人老师再见吧!
教案简单音乐篇19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让我们以火热的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自豪地唱出对家乡的热爱;
2、创编律动,用身体律动表现对家乡的热爱。
3、欣赏“空山鸟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听音做手号练习;
二、欣赏“空中鸟语”
1、请大家听赏一首“空中鸟语”乐曲,听完后请你们告诉大家是用什么乐曲演奏的?怎样演奏?
2、唱一唱主旋律;
3、请大家模仿二胡演奏形式,再来感受一遍。
三、学习歌曲
1、导入:有一群山里的小朋友听到这首乐曲后,不由自主得唱起了一首歌《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教师范唱
3、听录音,熟悉旋律;
4、学唱歌曲
5、提出跟不上的地方,老师用琴和同学们一起学唱;
6、听琴伴奏,小声试唱歌曲;
7、两段连起来试唱;
8、听伴奏,加快节奏;
9、完整地唱好整首歌曲。
四、小组表演歌曲
1、听音乐,表演;
2、评出最佳的律动;
3、集体表演,师生同乐
五、小结:
教案简单音乐篇20
一、问好:
活动目标:
1.看一看、听初步熟悉同伴的名字,感受友好的集体氛围。
2.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增强宝宝的听觉刺激。
活动过程:请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圈,教师盘腿坐在家长和宝宝对面。?教师开始“各位家长、宝宝大家好!我是__老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想宝宝挥挥手说:“各位宝宝好,宝宝也向老师挥挥手,好吗?请家长握住宝宝的小手挥一挥,和老师打个招呼吧!。”
?家长握住宝宝的小手,用最饱满的情绪带着宝宝想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小朋
友,今年X岁了,我是漂亮的小公主或帅气的小王子,希望大家欢迎我,谢谢大家!
二、触摸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
2.通过对手臂、手指的触摸,能够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大脑发育,加快血液循环,增强宝
宝的抵抗力。
活动准备:仿真娃娃一个音乐CD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内容:
?我们准备做操了。在做操前,请您先抱抱、亲亲宝宝,告诉宝宝我们要做操了;做
操时,动作要有节奏感,力度适中。如果宝宝不愿意,不要强迫
?今天我们来做手臂、手指的触摸,这节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加快血液循环,从而
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2.教师用仿真娃娃分节拍演示动作。
第一拍:用一只手握着宝宝的一只手,另一只手从肩部开始,向下抚摸宝宝的胳膊一直到手;
第二拍:用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手腕,另一只手轻轻地滑出宝宝的一只手指,从拇指开始到小指结束;
第三拍:手通过2个手指的.快速移动房,从宝宝的肚子上“跑”到脖子下抓痒。第四拍:还原。重复共两个八拍。
3.播放音乐,请家长跟着教师带宝宝做两遍操。
?让宝宝仰卧在地垫上;
?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宝宝,与宝宝亲切交流
4.播放休息音乐,请家长抱起宝宝亲一亲,再让宝宝坐在家长腿上,听着音乐左右慢慢摇摆,帮助宝宝平稳情绪,稍做休息。
三、
活动名称:《哗啦啦,下雨了——扔纸游戏》
活动目标:
1.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宝宝手部运动能力。
2.锻炼宝宝识别颜色的能力
3.增进亲子感情
活动准备:剪好的红、黄、蓝、绿的彩纸,装剪好的彩纸盒子。
活动过程:
1.让宝宝坐在地垫上,靠在爸爸的身体上,将装有碎纸的盒子放在他面前。
2.妈妈抓起一些碎彩纸我在手里,把手臂举高,手心向下,然后慢慢松开手掌,让彩色的
碎纸飘落下来,同时配上歌谣。
歌谣:哗啦啦,下雨啦!大雨哗啦啦,小雨沙沙沙,大雨小雨一起下,宝宝见了笑哈哈。
3.鼓励宝宝想妈妈那样抓一把彩纸碎片,伸出手臂,手心向下,然后松开小手,让彩色碎
纸片飘落。
注意事项:
1.家长要照看好自己的宝宝,以免宝宝把纸屑放进嘴里。
2.材质选择的质地要柔软,不要用硬的、脆的,以免划伤宝宝。
四、再见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节奏
2.给宝宝一个音乐的刺激,给予《再见歌》的条件反射
?教师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简单的评价下今天宝宝课堂上的表现。
?以一首《再见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
过程:
1.宝宝坐在家长怀里,家长帮助宝宝做动作。
2.听着音乐,按照音乐里的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3.最后结束时和老师拥抱一下代表今天的课已经结束。
歌词如下:
2/4|X|||
小宝宝拍拍手拍拍拍拍你的手|X||X-|
老师拍拍手拍拍手|X|||
小宝宝挥挥手挥挥挥挥你的手|X||X-|
老师挥挥手挥挥手|X-||X-|
这边挥一挥那边挥一挥
|__||__|
老师再见老师再见|X-||X-|
这边挥一挥那边挥一挥
|__||__|
宝宝再见宝宝再见|X|||
小宝宝笑嘻嘻笑啊笑啊笑嘻嘻|X||X-|
小宝宝笑嘻嘻一起说再见|X-||X-|
一起说再见一起说再见|X-|
一起说再见
注意事项:
1.《再见歌》不要经常换,宝宝需要长时间的适应才能跟的上。
2.家长回到家里,要经常和宝宝练习,已达到熟练的程度。
温习小提示:
7个月龄宝宝特征
适应性:
?能够主动的要拨浪鼓
?较长时间能够握住两块小积木,当第三块出现时能够握住两块不放?手里握住小积木,还能够抓住杯子
?能够熟练的传递
大动作:
?能够仰卧,自己的举起头来
?能够做直一分钟
?拉着双手站片刻
?爬或匍匐爬行
精细动作:
?能够挠掌抓握,能够抓住小丸
?第几件事抓握
语言:
?同时发出几个单音节da,da,da
?模仿咳嗽声,舌头咔嗒声咂舌声
个人——社交:
?仰卧时完自己的脚,放到嘴里
?坚持去够的玩具
?把玩具放到嘴里,咬和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