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

时间: 新华 教学设计

教案是指教学活动的计划和组织安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设计。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规范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1

教学目标:

It’s in the box.

It’s on your desk.

It’s under the chair.

教学重点:

描述物品的位置

教学用具:

a recorder, word cards, pictures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老师带领全班学生唱一首大家最喜欢的歌曲,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课堂学习。

二、课文导入

老师变魔术。道具包括:两块相同的大手绢,一个乒乓球。课前老师将两块大手绢重叠缝合上,看上去像一块手绢,然后在下面的手绢中间剪出一个方型的洞。变魔术时,老师先让学生看看手绢,再看看乒乓球。老师将乒乓球放在桌子上,用手绢将球盖上,然后老师用手指弹弹乒乓球,以证明乒乓球还在下面。接着老师故作神秘地抓来一把风朝球上一甩,然后双手拿住手绢的下面两个角,将手绢向下拽,这时乒乓球已经进入到手绢的夹层当中,所以学生看到乒乓球从桌子上消失了。这时老师拿着手绢的一角,甩甩手绢,问学生:“Where is the ball?”学生进行猜测。老师指着手绢说:“It’s in it.”这时学生会感到很奇怪。老师将手绢的四个角握在一只手上,只有一定要使有洞的一侧在里面,球会滑到中间的洞口,老师用另一只手将球从手绢中取出。魔术很受学生的欢迎,但老师务必要在课前操作熟练,才能在课堂上熟练演示。

三、课文教学

1.变完魔术后,老师出示Daming的头饰,告诉学生:“Today is Daming’s birthday. He’s very happy. Let’s sing a birthday song to him.”

2.唱完生日歌之后,老师接着问学生:“On my birthday, I got a present. It’s a dog. What present did you get on your birthday?”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试着理解“present”的意思。如果有学生会说“present”,请他/她来当小老师,教授此单词。

3.老师把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通过播放录音或教学VCD呈现SB Unit1活动1的内容。通过看挂图和听录音使学生了解“on,in,under”的意思。

4.再放课文录音,请学生跟读。然后,老师和学生进行课文的表演示范。最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并请几组学生上前表演。请全班学生评选出“表演奖”,老师分发小贴纸进行奖励。表演请老师准备好写有相关内容的纸条和一个生日帽子,作为表演的道具。

四、课后作业

1.听课文录音,并背诵课文。

2.画一张家里某个房间的图片,并向家人、朋友和同学进行介绍。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2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

教学难点

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并合理运用音乐欣赏的激情作用。

课前准备

彩笔或油画棒,水彩纸,装饰用小物品,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实例。

教学方法

教法:激发引导、创设情境、鼓励发现

学法:合作学习、探究感知、增知实践

一、音乐切入

师:同学们,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感觉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色彩、体验色彩。

(音乐切入,播放歌曲《天堂》并和同学们齐唱,旨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白云,草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清清的湖水……

(小组交流各自感受)

效果:同学们的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兴趣得到激发,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二、热身练习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感受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最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放轻音乐)

生:(学生活动:有的小组以诗歌的形式;有的小组以绘画的形式;有的小组以歌唱的形式……)

效果:亲自动手感知,初步体会了色彩的独特魅力。

三、实例展示

师:同学们,能将你们课前收集的实例展示出来吗?(要求在展示的过程中,谈谈哪些色彩搭配的好,是成功的?哪些色彩搭配还不够好,是不足的?并说出成功与不足的理由。)

生:自己谈成功与失败,讲出自己的感受,将自己收集的各种实例(包括丝巾、帽子、花束等)一一展示。

效果:从生活中的素材挖掘色彩的魅力,体验色彩的不同感觉。

四、分析范例

师:播放课件中的优秀案例,并和同学们共同评价。

生:(广泛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效果:同学们在评价欣赏中产生了对色彩的想象力,增强了色彩的感染力。

五、色彩搭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装饰打扮二到三个同学,体现合作性。)(轻音乐)

效果:同学们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进一步对色彩搭配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六、表演展示

生:试做时装模特,进行走台练习。

(学生参与表演,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体现了综合性)

师:播放课件中的音乐及画面。

七、师生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入手,学习了色彩的知识,增强了对色彩的感染力。

生:这节课很开心、快乐,在“玩”中“学”,在“学”中“得”,体验了色彩带来的乐趣。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同学们,我们一起伴着绵绵的秋雨走进这快乐的课堂,今天我们就学习《秋天的雨》。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1)同位互相指读生字:同桌之间互相用手指着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2)集体反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重点强调“钥匙、菠萝、扇”的读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2.指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一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说一说,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

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准备过冬,是不是?你们除了这些还看到什么了?(银杏树、枫树、柳树、柿子、橘子。)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感悟“五彩缤纷”。

(1)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2)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

自己小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

2.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

(“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3)指导朗读。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

(4)看录像,感悟“五彩缤纷”。

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读出它的美丽吧。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学生根据画面读相关文字。)

(5)美读全段。

3.体会“气味的香甜”。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板书:藏着气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4.表演朗读。

(1)熟读课文。通过表演入情入境,以演促读。

咱们就来把小动物和植物们是怎样准备过冬的演一演,怎么样?

(2)师生互动演一演。

(3)指导朗读。

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结。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钥匙)

2.拓展。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

3.积累背诵。

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就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选择你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并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3.用你手中的画笔为你喜欢的课文内容设计一幅图画。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

(指课题并齐读):长方形和正方形。

2、观察:寻找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3、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点?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然后再互相讨论。

二、自学例1。(15分钟左右)

1、出示合作要求:

①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直尺、三角板,想一想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提示:用直尺量,看看出它的每条边长度怎样。

②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验证;

通过对折,并重点理解对折的方法:引导学生说“把长方形的上下边对折,他们重合在一起,说明上下边相等;同样证明左右边相等。

③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形成小组的意见。

2、集体交流

①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②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③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划出四个角都是直角。

归纳总结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互相合作,也可以小组间4人一起合作,拼成即可。

(二)对比练习。

1、想想做做第3、4题。

如何在一个长方形里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强调: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5、6题。

针对学生错例,提醒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图形的注意点。

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几个这样的长方形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借助画图解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的过程。

2、会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

3、在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引入本课。

二、新授:

1、填符号、写算式。师出示小黑板,呈现(1)组图,先分别用数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再提出在○中填上合适符号的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两个图形一样大,两个1/2合起来等于1。接着在○里填“=”。

2、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加法算式。接着鼓励学生: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在学生交流写出的减法算式时,重点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

3、(2)组图可仿照上面进行。

三、看图列式计算:

1、让学生独立观察图,说一说图表示的意思。

2、鼓励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并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路。

3、看图写减法算式,仿照上述过程进行。

教材只呈现了1-1/3=2/3的算式思路,教学时,还应启发学生写出1-2/3=1/3。

四、练一练:

第一、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三题,先鼓励每个学生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己想到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如,4/4=1,1-1/4=3/4,1-2/4=2/4等。

五、: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6

一、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三、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展示台)

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小组评一评,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语交流

1、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各组交流

3、小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组成果。

4、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下的来。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略)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精读课文第一段。

导学流程:

一、解读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到我们班来听课,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

2、板书课题:掌声

3、声能传情,读课题也要有讲究,怎么读,就能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热情?

4、你在什么时候得到过别人的掌声?

5、在别人送给你掌声时,你谢过人家吗?(大部分同学没有)带上你心中的那份谢意,让我们满怀深情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设计意图:重视提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感受掌声的作用。语文不用概念说话,它是感性的。

二、读准词句,整体感知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它。在这篇课文中有些词是很容易读错的,请留意一下。

2、出示本课词语,在字音方面,你认为哪几个词是最容易读错的,给大家提个醒。交流:

(1)落[lào]下:反复正音,直到读准。

(2)麻[má]痹[bì]症[zhèng]:字音读得准,但感觉不够准,(指着麻痹症的偏旁)这是什么?(病字框),是啊,这是一种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的急性的传染病,严重时导致残疾甚至瘫痪。有病了身体就不舒服了,那该怎么读啊?

3、同桌互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4、鼓励学生自告奋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

5、请大家再次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不容易,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

“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舍得花时间逐词、逐句、逐段地读,必要时教师还要作示范。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听互读是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话也包括“你读我读”,在互读互听中夯实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后面的`精读课文打基础。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1、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英子外貌及性格特点的词句。

2、交流自学成果,抓住重点词句加以体会,随机交流以下句子:

(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文静是什么意思?你从“默默地”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2)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①学习生字:‘姿、势’老师范写,学生也认认真真地写一遍。

②英子的走路姿势是什么样子的?联系下文的“一摇一晃”来理解“残疾”一词。

③体验说话:英子走路“一摇一晃”,她不能像我们一样。

④她是多么难受啊,带自己的感受读好这句话。

(3)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①用心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英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从“早早地、总是、最后一个”这三个词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②是啊,我们带着一种感动,感受到了英子的不幸,体会到了她的孤单和自卑。现在你会用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好第一段话呢?试一试!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读悟文字背后的声音,让学生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与英子对话,真切地感受、体验英子的内心世界。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想想哪些笔画特别需要提醒。

2、重点探讨“烈、著”这2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范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并及时进行指导、评价。

教学反思:

《掌声》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这样一篇感人致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为此,我设计了一堂情意交融,开放、扎实而有效的语文课,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教学这课时,我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1、让学生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划出描写英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2、读课文第一段,英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读第四自然段,这时的英子给你又留下什么印象?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掌声,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掌声有什么不同?

课堂中我围绕上面几个问题要学生反复读课文,理解英子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明白掌声对英子的影响。从而明白: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既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学前准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

2、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

(1)板书:39

请说出3和9各表示的意义。

(2)板书:0

请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

(3)在3和9的中间添上一个0,使39变成“309”,请同学说出0在这个位置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3页例5。

(1)提问:哪个数和5相乘得0。

(2)列式计算:0÷5=0

(3)理解0÷5为什么等于0。

(4)结合算理说一说,0÷20÷8各得多少。

(5)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学习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买了2套中国古典名著,花了208元,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08÷2

(2)板书:208÷2

(3)学生独立完成笔算。

(4)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5)观察思考: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观察学生的笔算,讲清算理。

(7)自主回顾笔算过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3、学习例6中的(2)题。

(1)板书:216÷2

(2)探究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用2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2,2除以2得,在百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够商1,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0乘1得0,1减去0还得1,最后被除数十位上的1与个位上的6合并成16,16除以2得8,在商的个位上写8。

(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计算。

(1)独立完成。

(2)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

(3)对学生计算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4)了解学生是怎样验算的。

2、病题门诊。

(1)出示题。

(2)理顺思维,观察发现。

(3)说一说,这道题错在什么地方。

(4)指明学生板书并口述怎样改正。

(5)说一说,做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四、思维训练

笔算:

(1)尝试计算。

(2)质疑。问:为什么商中间要写两个0?(商中间应该商几个0,就写几个0,不能只写一个0)

五、板书设计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9

【教学难点】句子Ittastesgood.的理解,Ittastes的连读,以及tastes的发音。

【教具准备】

1第一册Unit3B部分

2Let&slearn部分的课件。

3教师和学生都准备所学水果类单词图片,并且教师准备水果类单词卡片。

4学生准备数张白纸和水彩笔,准备画图。

5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学生日常口语练习。

(2)教师播放第一册Unit3B部分Let&39;schant“Icanseearainbow”的录音,学生边听边拍手有节奏地吟唱。

(3)让学生听第一册学生用书Unit3B部分Let&39;sdo部分的录音,根据录音做动作。然后让学生作Captain,举牌发指令。Captain说颜色,其他学生做动作。

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展示实物----水果,包括:pear,peach,grapes,oranges,watermelon,apple,banana。教师询问:Whatcanyousee?(你们都能看到些什么?)鼓励学生用完整句子来回答,“Icanseepears.”“Icanseepeaches.”“Icanseeoranges.”“…”(如果没有实物也可用图片代替)

(2)如果有学生会说新单词watermelon,就可以让他当个小老师教大家。在此根据各班情况,教师可适当扩张知识,告诉学生water单独是个单词“水”,melon是“瓜”,在一起watermelon就是“西瓜”。

(3)教师可将一种水果切开,让学生亲自品尝。教师可先让一名学生品尝,问:Isitgood?学生会回答:Good.此时,教师也给自己切一小块,品尝后说:Hmm…Ittastesgood..随后再让其他学生品尝,并让他们发表看法:Hmm…Ittastesgood.此时,教师可让大多数学生品尝水果,让学生说句子Ittastesgood.。如果没有实物,可用图片,教师可从动作上让学生感悟并理解单词taste(s),从而学习句子Ittastesgood.。

(4)教师播放教学课件,认读单词pear,peach,orange,watermelon。

(5)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指单词跟读。

(6)教师通过在黑板上画pear来示范draw的动作,让学生明白draw的意思,并让学生跟读draw。然后教师将pear涂色,并说:Colorityellowandpink.使学生充分明白Color的含义。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Doitquickly!(快速做一做)

首先,用单词卡和图片练习所学水果类单词。学生边读老师边把卡片和图片贴在黑板上或墙壁上。之后,将全班分为三、四队,每次按顺序每队出一名选手。教师给学生下指令Runtothepear.,各队的选手要快速跑到pear的图片或卡片处,用手取下图片或卡片并大声读出。哪组学生得到图片或卡片就为他们队赢得一分。以此类推,接着完成其它各水果和单词。

(2)小组活动:四人一组,轮流做groupleader。Groupleader给其他学生发指令,如:Drawapeach.Coloritpink.最后将画的的图交给老师,作为小组成绩。教师可以在教室的英语角展示学生的作品。

(3)扩展练习:各学校可根据学生情况使用本环节。

教师询问:关于水果和食品的单词你们都知道哪些?

学生表述所学水果和食品的单词。如:pear,peach,grapes,oranges,watermelon,apple,banana,chicken,hotdog,hamburger,bread,Frenchfries,ice-cream,juice,cola

另外,教师可了解学生还想知道哪些单词,根据学生情况还可以学习一些单词,如:

pizza,noodles,rice,chocolate,lemon,mango…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Let&39;slearn部分的练习,方法和步骤同以前。

5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Cardsgame

把所学水果类单词卡放在一边,图片放在另一边,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每次每人抽单词卡和图卡各一张,如单词卡和图卡为同一单词为胜利。最后比一比,谁手中的卡多,谁为胜利者。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10

教材分析:

1、本课的教学准备,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可以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春天和燕子的课件。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注意和形近字区别。“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4个,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字:“燕”的上部分是“”,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还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如,“尖”,上小下大,“稻”与禾有关,“漾”与水有关。让学生根据字形规律记忆生字。

3、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蝴蝶等,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特征和美丽。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教学中可以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第二、三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教学中还可以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学习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

5、通过朗读,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全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图,倾注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的热爱之情,教学中要通过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在朗读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朗读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并体现读的层次。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句大意。再读,让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当学生难以进入这种境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或是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想象;或是用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美感;或是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美景中去。最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教师给予指点和解说,比如,抓住课文的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读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比如,指导朗读春天一段,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6、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比如,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动势和情趣,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教学中还要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内容和体会表达的情感。例如,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燕子成了音符”让学生展开想象,仿佛自己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来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并体会“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意思。从中了解作者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特有偏爱,以及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感情。

7、学习词句,积累语言。本课描写生动形像,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比如“凑成”,有身形灵巧、搭配和谐的意思;“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聚拢”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意思,再体会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横掠”可以通过画面演示,了解这种姿势,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准确。“掠”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多么像五线谱啊”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五线谱,可以让学生看看五线谱,知道五线谱和音符是什么样子,再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8、课后思考练习题及泡泡。第1题是读背的要求。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背不下来的可以留作家庭作业。第2题是讨论题,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重点通过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以及自己对燕子的了解来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大家总结出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就可以了。第3题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让学生根据例子的提示,明确什么样的词语称作好词,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然后和同学讨论交流。选做题是积累语言的练习,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文中泡泡“我能想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这是培养想象力的练习。读文章想画面,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在学生读懂词语的意思后,再想象生动而热烈的春天景象。教师可提示学生想象春天都有哪些动物、植物能出现。文末泡泡,既是想象的练习,又是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作用的练习。要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五线谱,再想想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了解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这是通过引导想象来完成的。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与最后一句话形成了必然的联系,更好地体现了歌颂春天的主题内容,体会用“五线谱”打比方的妙处。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五遍,家长签字

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优美句子,并抄下来。

画出含有课后生字的词,借助学习工具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词语,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并能从中学习一定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学习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愉快的寒假结束了,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机的春天,(出示教学挂图)你能用你知道的有关春天的成语来描述这幅图吗?(指名说)哪位同学知道“莺歌燕舞”是什么意思?

2、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板书课题:燕子)

(指导书写“燕”)

“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生仿写)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提醒学生注意:

拢、掠是边音;

俊、晕是前鼻音;

横是后鼻音;

俏不要读成xiao,拂不能读成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1)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并在习字册上逐个进行描红。(容易出错的可以多写几遍,简单的可以少写几个)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个词语,积累语言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走进作者

1、今天,我们认识一位科学家,他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法布尔。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汇报法布尔的资料。

2、简单介绍《昆虫记》。

二、自学课文

1、我们以前学过一篇有关蜜蜂的课文是《蜜蜂引路》,课文告诉我们蜜蜂是一种怎样的昆虫?(会认路)

2、今天法布尔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完后举手告诉大家,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法布尔为了验证密封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3、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试验的过程?哪些地方写试验的结果,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结论。

三、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一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生字词。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4、上节课我们也知道了,课文写试验的过程是第二自然段?试验的结果是在3、4、5自然段?作者的结论在最后一自然段?

二、精讲课文

(一)试验过程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法布尔一定要加上“听说”这个词呢?

(生齐读后,回答。)(说明他做科学研究讲究事实,非常严谨)

2、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可以分哪几步。

3、学生画,回答,教师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路??放飞蜜蜂

4、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他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5、其实,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就已经说清了试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内容呢?自由读读,跟同桌讨论一下。(出示该段文字)

(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二)试验结果

1、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证明:蜜蜂飞回来了。继续默读第3、4、5自然段,试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而且,我也推测它们可能会不了家了)

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的回家。)

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五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出示句子)那个词语最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能力强?(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尽管……但……)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词,这是一组关联词,尽管他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的飞回来了。

指导读出重点词。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你找出来。

(“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所以,试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还有三只蜜蜂怎么没有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2、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但蜜蜂的这种本能是否无法解释呢?请看老师带来的资料。(幻灯出示)

3、在我们课本57页的资料袋也给我们介绍了蜜蜂的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四、总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它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法布尔的成功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12

教学内容:第70页“毫米的认识”,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实际长度的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能用毫米作单位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以及用毫米作单位画线段。

教学重、难点:用综合法思路分析应用题。

教学具准备:每人准备直尺一把或三角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让学生口答。

2、提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米=()厘米

下面请同学们用尺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

学生动手得出结论(不足1厘米)

3、引入新课

我们要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一个新的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1、指出直尺上的厘米刻度

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的刻度线,并且用拇指和食指示范出1厘米的长度。

2、认识毫米

(1)提问:在这1厘米中间还有没有刻度线?它们之间的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1毫米)

(2)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直尺上表示的1毫米有多长?

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的长度是多少。

用手指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3、认识1厘米=10毫米

(1)1厘米是这么长,1毫米是这么长,(教师比划),你们知道1厘米和1毫米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借助直尺来看一看。

1厘米是几毫米?我们只要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小格,那么它就等于几毫米。

请同学们拿着铅笔,用铅笔尖指着尺上的小格数一数,看看1厘米等于几毫米。

(学生数,然后回答)

(教师领读一遍)

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总结: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知道了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

4、教学例1

(1)教学例1

a、请同学们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平放在课桌上。

b、要求大家用尺量一量这根笔芯的'长是多少毫米,然后告诉老师。

(要求把0刻度线对准笔芯左端,看右端对准多少毫米的刻度。教师巡视辅导)

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第70页的例1,你的量法和书上的一样吗?

数一数课本上笔芯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并填在书上。

5、画线段

(指导画线段的方法:先画什么?用直尺上的0刻度对准这一点?要画多长就画到多少毫米为止,最后还要注意什么?)教师示范。

请同学在练习本上画一条42毫米的长的线段。

让同桌互相量一量,看看画的是不是42毫米长的线段。

小结:用毫米作单位量物体和画线段,都要把直尺的哪一刻度对准左边端点,然后看哪边的刻度确定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请同学们拿出一枚1分硬币,量一量看看它的厚度是多少?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花边和回形针各是多长,把结果填在括号内。

3、做“练习十五”第1题

请同学们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

4、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让学生先量然后提问回答。

5、做“练习十五”第3题

分2人小组讨论,得出结果然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一毫米有多长?请大家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用毫米作单位量长度或者画线段要怎样做?

五、作业

练习十五第4题。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及叙述的顺序。

3.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积累拟声词。

2.课文重点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然后通过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奏、击”等8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呢”。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2)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教案 导语: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家园,也是永恒的智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了解感悟大自然。

3.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感觉到夏天已经来临?

4.自由谈:茂密的树荫(视觉)、知了的鸣叫(听觉)、日渐升高的气温(触觉)、芬芳的花草(嗅觉)……

5.教师小结,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了解大自然更多奇妙的声音。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声音。(学生齐读课题)(板书:大自然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小组同学读书比赛。

4.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3)文中的会认字。

miàozòunínánwěijīhuìzhā

妙奏呢喃伟击汇喳

指名读,教师及时纠正错音:读准平舌音“奏”,翘舌音“喳”。

指名领读、学生齐读、跳读……

2.自由交流:怎样记住这8个生字伙伴的样子呢?自由地和同桌说一说,记一记。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生字的识记方法。(学生自愿举手发言)

熟字加偏旁:妙:女+少喳:查+口

组词扩展:美妙演奏雄伟击打汇合喳喳叫

4.(课件出示4)会写字。

miàoyǎnzòuqínróugǎnshòujījīqìdīqiāomínɡ

妙演奏琴柔感受激击器滴敲鸣

指名读,注意正音:翘舌音“柔、受”,前鼻音“演、琴”,后鼻音“鸣”。

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2.同桌相互交流。

3.指名发言,教师小结。

(风、水、动物)

五、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5)妙演奏琴柔感受激击器滴敲鸣

同学们在课前练写生字的时候,发现哪些字容易写错?或者不好写?

预设:琴击滴敲

师相机板书。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形近字比较:受—爱呜—鸣泰—奏

加一加:氵+寅=演矛+木=柔

组词扩展:激动激发滴滴答答敲打

①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对照例字认真观察读帖。

②交流: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

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

预设:

“琴”,注意下面是个“今”,不是“令”。撇捺要写舒展。

“击”,中间的一竖是一笔写成,不能分成两段去写。注意笔顺:先写“二”,再写一竖,竖折,竖。

“滴”左窄右宽,注意右边不是“商”,下面是“古”。

“敲”左右等宽,注意,右边不是“支”。

④学生再次练写。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评价。

六、再读课文,积累词句。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标出和“点点滴滴”相似的词语,认真体会。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音乐(lèyuè)歌曲(qūqǔ)

快乐(lèyuè)弯曲(qūqǔ)

他呢(není)散步(sǎnsàn)

呢喃(není)散装(sǎnsàn)

二、比一比,组词语。

秒()爱()江()喳()

妙()受()汇()查()

三、照样子写拟声词。(每小题写四个)

1.淙淙:

2.唧哩哩:

3.叽叽喳喳:

参考答案:

一、yuèqūlèqǔnesànnísǎn

二、秒表关爱长江叽喳奇妙感受汇合检查

三、1.呼呼哗哗隆隆呜呜

2.扑通通哗啦啦轰隆隆叮铃铃

3.滴滴答答乒乒乓乓哗哗啦啦嘻嘻哈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大自然里有许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这些音乐家和歌手将举行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声音。(学生齐读课题)

2.大家想去听吗?不过,要去参加音乐会,听美妙的声音,还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课件出示词语7)——认识他们吗?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分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美妙演奏翻动歌曲拂过温柔狂风合奏雄壮乐曲

威力打击热闹窗户雨滴汇聚小溪轻快散步

轻轻柔柔敲敲打打呢喃细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哗啦啦唧哩哩淙淙潺潺

(1)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2)说说自己对喜欢的词语的理解,也可以用词造句。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认识拟声词:描绘事物声音的词,叫拟声词。

(4)鼓励学生说一两个这样的词。

3.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大自然中这些声音怎么美妙呢?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用心去聆听吧。

二、探究交流,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2.全班交流:说说你都找

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怎么美妙呢?先来说说你喜欢哪种声音,再读读你画出的句子。

(一)关于风的声音。(大胆想象,美读悟妙)

1.那让我们先去听听风之曲吧!“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你们听……

(播放手风琴变奏曲,教师根据节奏的变换范读相关句子,让学生在音乐的变换中体会微风和狂风带给人不同感受的对比。)

2.(课件出示8)相关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指名美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抓住“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来体会微风的温柔;“激动”“力量”“威力”体会狂风的雄壮,从而感受到风声的美妙。边指导边有感情朗读。)

(2)指名2~3人有感情地朗读。

(3)女同学是温柔的微风,男同学是雄壮的狂风,让我们男__合作读,用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表现出风的特点。

(4)教师评议,引读小结: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风——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板书:风手风琴)

3.我们感受到微风、狂风的美妙。风吹过,你还听到哪些声音?

(课件出示9)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季节,有。

(1)学生朗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同一树叶、不同树叶、不同季节都会有不同的声音。

(2)师生合作读。指名朗读。

(3)教师评议,引读小结: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说,风——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4.小结:风真是一位天才音乐家呀!他让我们欣赏了舒缓的小夜曲,雄壮的交响曲,风声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出风的美妙。(学生配乐朗读)

5.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

6.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二)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

1.谈话过渡: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书上找一找,自己读一读。(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在玩什么?(打击乐器)(板书:水打击乐)

(1)指名生回答,为什么这样说呢?(课件出示10)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指名多人朗读,师生评议,相机指导。)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声音多好听啊!连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这些描写事物声音的词,它有个名字叫“拟声词”。想象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不能也说几个?(噼噼啪啪,淅淅沥沥,叮咚叮咚,叮当叮当……)

②同学们说的这些词所描绘的声音真像。如果把它们补充到课文中来,小雨滴这敲敲打打的音乐会,也是生动有趣、热闹非凡啊!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指导读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2)指名生说: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干什么呢?(会唱歌)(课件出示11)相关句子: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学生读。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

②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水之乐曲的美妙。想象小雨滴“汇聚”起来,从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体会不同水声的特点。)

③(课件出示12)

当小雨滴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

地流向河流,河流地流向大海,大海

地汹涌澎湃。从一首的山中小曲,唱到

的海洋大合唱。(指名学生填空)

④师生小组合作朗读。师(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1.组读小溪(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2组读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3.组读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老师读最后一句话(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体会“淙淙、潺潺、汹涌澎湃”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3.小雨滴既会演奏,又会唱歌,可真了不起!让咱们一起随着小雨滴的伴奏一起唱歌吧!(全班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这个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

5.学生试背——指名当堂背诵——想背的一起背。

(三)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

1.教师教案 导语: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板书:动物歌手)

2.大自然中,还会有哪些动物的叫声?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出相应动物的叫声。看谁敢挑战难关,说说像课文中这样的词,学着叫一叫。

3.教师评议,情境互动。

(课件出示13)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教师引读:(课件出示14)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

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

(3)指名读,同桌轮读,小组赛读。

4.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全班一起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回归全文,积累语言。

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感受。这样吧,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全班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大自然的声音用书中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呢?(板书:美妙)

2.同学们,我们听了风之曲水之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那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呢?自己练习背一背。

3.回顾第2—4自然段,发现每一段都围绕着第一句话在写。

(1)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体地写了大自然的的声音?(第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

(2)第2~4自然段分别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引导学生了解先总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那整篇课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写呢?(第一自然段)

(4)第1自然段和第2~4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第2~4自然段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的。)

引导学生了解,第一自然段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它又叫总起段。

4.(课件出示15)

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你们喜欢吗?大自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模仿课文第四自然段把你发现有趣的内容写下来吧!

5.学生自由练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ǎnzòufēnɡqínwēnróuɡǎnshòu

()()()()

jīlièyuèqìqiāodǎmínɡjiào

()()()()

二、连一连,读一读。

轻轻柔柔的乐曲

雄壮的海洋大合唱

热闹的山中小曲

轻快的音乐会

波澜壮阔的声音

三、写一写。

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你们喜欢吗?大自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模仿课文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

一、演奏风琴温柔感受激烈乐器敲打鸣叫

二、轻轻柔柔的——声音

雄壮的——乐曲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三、示例:植物的声音也是大自然的声音。大家可能要问了,植物怎么能发生呢?的确,植物不能发声,但是你只要细心去观察,去听,就会听见它们也在发声。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果实落地的扑通声;花随风摇曳的声音。用心去听这些声音。树叶就好像翩翩起舞;果实好像在倾诉“我们熟了”花好像是欢笑着迎接人们,这些声音和动物的声音合成了一段更优美的音乐。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14

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k(k一定)或k/x=y

2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30、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3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3、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34、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35、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7、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3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约数)

39、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40、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4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42、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43、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4、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45、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6、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47、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48、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49、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14141450、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3.141592654

51、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141592654??

52、什么叫代数?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53、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ab+c关系表达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单位间进率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单位间进率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公式:S=(a×b+a×c+b×c)×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

1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15、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3

16、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17、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1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19、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15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课的设计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经验,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过程。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和“多少个纸箱能装下?”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外出旅游时留心在宾馆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了吗?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8。

思考:

(1)从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

(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由发言,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结果要进行估算,得数不能用“=”连接,要用“≈”连接)

(3)鼓励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267÷3)

师强调说明:问题中“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只需要进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课题。

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应用除法的估算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自主预习,探究算法

1.引发思考。

师:你会估算267÷3的结果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1)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①267≈300300÷3=100(元)267÷3≈10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②267≈270270÷3=90(元)267÷3≈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看除数,想口诀)

(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两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

①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所以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

②第二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准确结果应该比90少,比80多。

(3)总结估算的方法。(课件出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再口算出结果。

(4)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和探究使学生明白,估算时要看除数,想口诀,找到和被除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30页例9)

(1)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问题中的“够装”是什么意思?

(3)小组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①182≈180,182÷820,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装不下182个菠萝。

②18≈20,20×8=160(个),20个纸箱只能装160个,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

(4)组织学生对以上的估算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第一种方法与例8的把被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的方法一样;第二种方法是把纸箱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再乘每箱装的菠萝个数,然后和菠萝总数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估算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索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30页例9下面的问题: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2.完成教材31页1题。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3.完成教材31页2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就可以把学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16

教学要求: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17

一、教学内容:

Let’ssayandLet’ssing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英语打招呼、告别;

2.使学生会唱字母歌;

3.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打招呼

2.学会唱歌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游戏教学法:学生通过游戏掌握本堂课的单词和句型。在本课堂中,表演对话等活动对单词和句型进行操练。

2、实践行动法:以日常生活中打招呼的情景,操练学生口语能力。

3、歌唱教学法:通过教唱歌曲和随机改编歌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巩固和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记得更深

刻和更牢固。歌曲使人轻松、快乐。歌曲使人记忆深刻,通过歌唱学习英语能长久记忆。老师唱问,学生唱答,一唱一和,快唱快和,慢唱慢和,灵活贯通。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快乐。

五、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写字母a、b、c、f、x让学生认,区别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今天学习一种新的语言——英语。

2.介绍英语

3.说一说,你知道的英语词汇。那么我们今天从最简单学起。

(二)新知

1.认识图片上xhello/hi

反复练习,要每个人都说。

4.讲解goodbyebyebyebye再见,拜拜

5.对话练习

Goodbyemisswangbyebye/bye

反复练习,每个人都说

6.hello、byebye合起来练习

7.观察英语与汉字的写法组成上有什么不同?组成英语单词的教字母,英语单词就是由一个一个的字母组成。所以要学好英语得必须掌握好26个字母。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字母歌。

播放字母歌视频,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字母歌

表演唱

8.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打招呼用hello,告别用goodbye。

七、板书设计

Hello

Hello

Hi

Goodbye

Bye

Byebye

三年级集合教案反思篇18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

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景色奇异”一部分。

教学重点:

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读悟1、2自然段。

教学难点:

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教学过程:

一、读解课题,激发情感

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说明了什么?

2、看录像进一步理解课题。

看完录像你最想说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后,把最长、最难读的1—2个词句找出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用“~~~~~~”划起来。

3、抓住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三、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1、理解“奇异”的意思。

2、读1、2自然段,用心体会,把你体会到特别“奇异”的地方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奇异在哪里。

3、交流板书:暗——光静——动

(1)换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

(2)通过思考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深海里的光点,是怎样形成的?)

(3)朗读理解“窃窃私语”。

四、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

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知道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了解海底物产的丰富。

教学难点:

自主选择学法学懂第4自然段,培养学生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在哪里?

2、齐读1、2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读。把课文中写到的具体的物产名称用“——”划出来。

2、给物产名称归类

海参海藻煤乌贼天然气铁

石油贝类章鱼梭子鱼

三、研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

2、讨论学法抓住“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学懂这段话?

讨论得出:

(1)画表格;

(2)出练习;

(3)提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

(5)(略)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与选择同一学习方法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4、运用所选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5、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朗读全段。

四、略读5、6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学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读好。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推荐课外资料。

你还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介绍大家去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写话练习,深化情感

学了课文,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六、巩固练习。

选做作业本中的作业

7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