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

时间: 新华 教学设计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集合初中数学教案规范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集合初中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1

一、说教材

(五)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绝对值》是选自人教版初一数学第一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的内容,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绝对值的内容主要包括含义及有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这也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奠定了基础。

(六)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绝对值的含义,并且会比较有理数之间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数轴来推理数的绝对值,并在推理的过程中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步发展发生的抽象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绝对值的理解以及有理数的比较

难点:负数的绝对值的理解及比较

二、说学情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由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也是在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下面我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需一定的感性材料作支撑,同时思维比较活跃和积极,所以教学过程中会注重直观材料的运用,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理解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我在本课中采用的教法有:讲授法、演示法和引导归纳法。演示法中需要的教具有多媒体和温度计。

四、说教法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怎样自己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课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来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温度计,"北方某一城市的温度是零下15摄氏度,南方某一城市的温度是15摄氏度",学生在稿纸上画一条数轴,标出这两个温度,并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数轴的两个数值是相反数,是上节课的内容,0到-15°和0到15°的变化温度分别是15°,那么两个相同的变化温度,怎么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呢?

(二)新授

1、从上面的问题中,我引出今天的"绝对值"概念,然后和学生一起从数轴上推导出绝对值。

2、使用多媒体呈现一组数字,包括几个正数,几个负数。让大家在数轴上画出,并写出每个数字的绝对值。然后学生来依次说出每个绝对值,以巩固概念的掌握。

3、和大家一起写出这些绝对值,把负数、正数、0的绝对值分别写在三个地方,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绝对值,并思考其中的规律,然后和学生一起得出结论,即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的0、得出这个结论后顺势提问:数a的绝对值是多少?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一段时间后提醒学生刚刚的结论。

4、在每组的回答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数a的绝对值,分三种情况,当a大于0,绝对值为a;等于0时,为0;小于0时,为-a、这三种情况的分析后,学生就充分理解了绝对值的含义。

5、回到大家画的数轴,大家很容易比较出原点0右边的正数的大小,那么左边的.负数的大小怎么比较呢?提出这个问题后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把学生引入一个情境,即把数轴上的数都看成是温度,比较温度的大小就比较容易,然后回到数的比较。在这个引导后,得出的结论是:离0越远的数,越小;也可以说绝对值越大的负数越小。

(三)巩固练习

在PPT上呈现一些数的绝对值,以及一些负数、正数、绝对值之间的比较的题。

(四)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五)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不是目的,目的是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并运用本节课的内容。所以我会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请学生回家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找出南方和北方分别三个城市的温度,比较这些温度的大小,并写出每个温度的绝对值并进行比较。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学生能够更清晰的掌握内容,我用写关键词的方式来有逻辑性的呈现我的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2

一、学习目标:

1、什么是数轴?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你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吗?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吗?

二、学习重点:

会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三、学习难点: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本,回答问题:

1、像这样规定了、和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与温度计作类比,真像一个平放的________+3用数轴上位于原点___边___个单位的点表示,-4用数轴上位于原点___边___个单位的点表示,原点右边个单位的点表示____,原点左边1.5个单位的点表示_____.

(二)精讲点拨

1、完成例1

2、请画一条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

+4,-1/2,1/2,-1.25,-4,0。

3、完成第10页第1、2题.

(三)、寻找规律,探究新知

1.观察以上数轴,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2.在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表示-1/2与1/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由此你又有什么发现?

3.什么是绝对值?绝对值怎么表示?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1页练习1、2、3两题

2.在数轴上,表示数-3、2.6、+2、0、-1的点中,在原点左边的点有个。

教学引入

师:教材在《四边形》这一章《引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长方形折叠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个长方形纸条,按动画所示进行折叠处理。

动画演示:

场景一:正方形折叠演示

师: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圆规,我们来研究正方形的几何性质—边、角以及对角线之间的关系。请大家测量各边的长度、各角的大小、对角线的长度以及对角线交点到各顶点的长度。

[学生活动:各自测量。]

鼓励学生将测量结果与邻近同学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

讲授新课

找一两个学生表述其结论,表述是要注意纠正其语言的规范性。

动画演示:

场景二:正方形的性质

师:这些性质里那些是矩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寻找矩形性质。]

动画演示:

场景三:矩形的性质

师:同样在这些性质里寻找属于菱形的性质。

[学生活动;寻找菱形性质。]

动画演示:

场景四:菱形的性质

师:这说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质。

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师:根据这些性质,我们能不能给正方形下一个定义?怎么样给正方形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有同学做跃跃欲试状。]

师:请同学们回想矩形与菱形的定义,可以根据矩形与菱形的定义类似的给出正方形的定义。

学生应能够向出十种左右的定义方式,其余作相应鼓励,把以下三种板书: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学生活动:讨论这三个定义正确不正确?三个定义之间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这出教材中采用的是第三种定义方式。]

师:根据定义,我们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们之间的关系梳理一下。

3.与原点距离等于4的点有个?其表示的数是。

4.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5和2,则线段AB的长度是。

5.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A.-5,B.-4C.-3D.-2

6.你觉得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关吗?为什么?

五、谈谈你这堂课的学习体会

六、课后作业:

1、在数轴上表示-4的点位于原点的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个

单位长度。

2、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与点A相距两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3、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5的点有___个,表示的数是___。

4、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出发,向左移动两个单位长度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再向右移动两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则点C表示的数

是____。

5、数轴上的点A表示-3,将点A先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

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个单位长度

6、在数轴上P点表示2,现在将P点向右移动两个单位长度后再向左移

动5个单位长度,这时P点必须向___移动___个单位到达表

示-3的点

7.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等于()

A、2B、-2C、±2D、4

8.请画一条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

+3,-4,-3.5,-1.25,2,0。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初中>初二>数学>初二数学教案

正数与负数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什么是正负数?生活中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

2.有理数是怎样分类的?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正负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

三.学习过程

(一)、自学课本1--5页,回答以下问题?

1.举例说明正数和负数概念,写法及读法?

2.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生活中具有意义的量。例如,又如。

3.0这个数特别吗?为什么?

4.完成课本第6页练习第1题的1、2、3小题。

5.完成课本第6页练习第2题的1、2小题

6.飞机上升以正数表示,下降以负数表示,若飞机在1200米高空两次记录升降情况是+300米,-600米,这时飞机实际高度是米。

(二)、精讲点拨。

1、完成例1

交流你能举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例吗?

2、思考:

有理数

3、完成例2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

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y=kx+b,当b=0,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

1、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3)的函数解析式为:

2、直线y=—2X—2不经过第象限,y随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数y=(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是: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6、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7、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时,y=—4。

8、直线y=—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9、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

(1)求线段AB的长。

(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4

一、运用数形结合解答二次函数章节问题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思想抓住了数学学科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和平面图形的直观性特征,通过“数”“形”互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通过对二次函数章节内容的整体研析发现,二次函数章节知识点的抽象内容,通过图象的直观画面进行展示,同时借助图象反映出来的性质内容,进行二次函数问题的有效解答,达到变繁为简,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图1问题1:有一座抛物线型拱桥,桥下面在正常水位AB时宽20m.水位上升3m,就达到警戒线CD,这时,水面宽度为10m.若洪水到来时,水位以每小时0.2m的速度上升,从警戒线开始,再持续多少小时才能到拱桥顶?

在该问题的教学活动中,如果单纯对问题条件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在理解抽象性的数学语言符号时,解决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利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根据问题条件内容,采用“以形补数”的形式,做出如图1所示的图形,这样,学生可以借助于图形的直观性和语言的精确性等特性,在对问题条件及解题策略的分析和找寻中变得更加“简便”、“易行”.

二、运用分类讨论解题思想解答二次函数章节问题

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本质就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增加题设条件的解题策略,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思维活动的严密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在二次函数问题案例教学中,分类讨论的解题思想有着深刻的运用.如在确定二次函数一般式y=ax2+bx+c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时,就运用到了分类讨论的解题思想:Δ=b2-4ac,当Δ>0时,二次函数一般式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当Δ=0,图象与x轴交于一点;当Δ

图2问题2:如图2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是(6,0),(6,8),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前进,其中,点M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N作NP垂直于BC,交AC于点P,连结MP,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点P的坐标;(用含t的字母代数式表示);(2)试求MPA的面积最大值,并且求此时t的值;(3)请你探究:当t为何值时,MPA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你发现了几种情况?写出你的探究成果.

分析:上述问题案例的第三小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实际就是蕴含了分类讨论的解题思想,需要对MPA的三边情况分类讨论,分别确定当MP=PA时、PA=AM时以及MP=AM时的三种情况下,t的取值范围.

三、利用函数特性,运用函数方程解题思想解答二次函数章节问题

二次函数章节作为函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有效延伸,更是三角函数、指数函数等高中阶段函数知识的有效基础.同时,通过对二次函数章节内容的整体分析,可以发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不等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解答该类型问题中,教师可以渗透函数方程解题思想策略进行解答问题活动.

问题3:设关于x的方程x2-mx+4=0在[-1,1]上有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令f(x)=x2-mx+4,则问题转化为抛物线f(x)=x2-mx+4与x数轴在x∈[-1,1]上有交点的问题,将方程的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问题来解决的可将m看成x的函数.因为x≠0,所以有m=x+4/x,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问题.

解:因为x≠0,所以m=x+4/x此函数显然是奇函数,易证函数m在(0,1]上为减函数.所以当x∈(0,1]时,在x=1函数有最小值,m小=1+4=5,m∈[5,+∞)同理,当x∈[-1,0]时,在x=-1时,函数有最大值,m大=-5,m∈(-∞,-5].

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5]∪[5,+∞).

问题4:若x、y∈R且(2x+y)13+x13+3x+y

证明:将条件化为(2x+y)13+(2x+y)

令f(t)=t13+t,则有f(2x+y)

又f(t)为奇函数,f(-x)=-f(t)

所以f(2x+y)

所以2x+y

评析:将方程的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或函数值域问题,可使方程问题迎刃而解.其中利用函数值域问题求解则更为简捷.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5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0)并知道各项及其系数。

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会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类比新知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像这样的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一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一般形式:

是常数且

设计意图:复习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回忆起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回忆起“项”及“系数”的概念,通过类比,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生活情境,自主学习

(1)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2m,设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xm,可得方程

(2)矩形花圃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米。如果花圃的面积是24m2,设花圃的宽是xm则花圃的长是m,可得方程

(3)一张面积是600cm2的长方形纸片,把它的一边剪短10cm,恰好得到一个正方形。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cm,可得方程

(4)长5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比梯子的顶端到地面的距离多1m,设梯子的底端到墙面的距离是xm,可得方程

设计意图: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

三、探究学习:

1、概念得出

讨论交流:以上所列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英国一位著名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概念的教学要从大量实例出发,通过实例帮助完成定义,而不是教定义。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列方程的特点,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定义,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定义的目的.

2、巩固概念

下列方程中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设计意图:

这组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中3个特征的理解.题目的设置,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掌握,提高学生对变式的理解能力.此环节采取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得出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和项,系数的概念,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的目的.

4.典型例题

例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设计意图:此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一般形式的理解。

5.巩固练习

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设计意图:此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一般形式的理解

6、拓展应用

(1)、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p为任意实数B、p=0C、p≠0D、p=0或1

(2)、若关于x的方程mx-2x+1=2x(x-1)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3)、若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

设计意图:此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让学生进行讲解,教师作适当归纳,可留疑,让学生课下思考。此题需进行分类讨论,开拓学生思维,体现数学的严谨性。

7.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小结反思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体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为每个学生都创造了数学活动中获得活动经验的机会。

【课后作业】

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试说明理由。

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6

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精选2篇)

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数学第一册篇1

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

复习目标:

(1)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方程的解等基本概念。

(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3)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

重点、难点:

1.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灵活应用。

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典型例题】

例1.

分析: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中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为整式,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在这里特别注意:未知数的次数及系数。

这三个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y,要想成为一元一次方程就要使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为0。

解:

例2.

分析:此题要明确两点:(1)当方程中含有多个字母时,指出关于哪个字母的方程,这个字母就是方程的未知数,而其它的字母是代替已知数的字母系数,这类方程也叫字母系数方程。(2)方程的解,即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此题从问题出发,求解关于x的方程即要求出x的值,而要求x的值要先求出m的值,如何求m的值呢?已知y=1是关于y的方程的解,即关于y的方程中字母y=1,因此可将y=1代入方程,从而求出m的值。

解:

将m=1代入关于x的方程,得:

例3.

解:

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以上五步,但在解方程时,要注意灵活运用。

例4.

分析:此题的括号较多,如果按照一般的做法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比较麻烦,所以要观察分析方程找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解:

例5.

分析:此题中分母出现小数,如果用一般的方法先去分母,则比较麻烦,公分母就不好找,所以采取一个巧妙的方法,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方程中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再用去分母……解之。

解:

注: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用的是分子、分母扩大相同倍数分数值不变,与去分母不同。

解:

例6.已知某铁路桥长1000米,现有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1分钟,整个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求火车的速度。

分析: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要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而由题意可知,此题有两个不变的量,即车的速度和车身的长度。在题目中不变的量,即可为等量,从而列出方程。例如以车身长度为等量,可列方程,设车的速度为xm/s,60x-1000=1000-40x,以车的速度为等量,可列方程,设车身长为xm

解一:设车的速度为xm/s

经检验,符合题意。

答:车的速度为20m/s。

解二:设车身的长度为xm

经检验,符合题意。

答:车的速度为(1000+200)/60=20m/s

例7.某音乐厅五月初决定在暑假期间举办学生专场音乐会,入场券分为团体票和零售票

售票的一半。如果在六月份内,团体票按每张16元出售,并计划在六月份售完全部余票,那么零售票应按每张多少元出售才能使两个月的票款收入持平?

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比较好找,即五六月份的票款相等,但团体票及零售票的张数不知道,可用字母表示出来,设而不求。

解:设团体票共2a张,零售票共a张,零售票价x元

经检验,符合题意。

答:零售票价为19.2元。

【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已知方程的解比关于x的方程的解大2,则_________。

2.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整数,则__________。

3.若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_____,x=_________。

4.若代数式与的值互为相反数,则m=_________。

5.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x=0,那么a、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二.解方程。

1.

2.

3.

4.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商贩以每个鸡蛋0.24元购进一批鸡蛋,但在途中不慎碰坏12个,剩下的鸡蛋以每个0.28元售出,结果获利11.2元,问该商贩当初买进多少个鸡蛋?

2.分别戴着红色和黄色旅行帽的若干同学坐一只船,在公园内划船,突然间,一个戴红帽子的同学说:“我看到的我们船上的红帽子和黄帽子一样多。”这时一个戴黄帽子的同学说:“不对,你错了,我看到的红帽子是黄帽子的2倍。”问:戴红帽子和黄帽子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1,1                    4.                 5.

二.解方程。

1.                    2.

3.                  4.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买364个鸡蛋

2.戴红帽子4人,黄帽子3人

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

复习目标:

(1)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方程的解等基本概念。

(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3)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

重点、难点:

1.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的基本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灵活应用。

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典型例题】

例1.

分析: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中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为整式,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在这里特别注意:未知数的次数及系数。

这三个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y,要想成为一元一次方程就要使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为0。

解:

例2.

分析:此题要明确两点:(1)当方程中含有多个字母时,指出关于哪个字母的方程,这个字母就是方程的未知数,而其它的字母是代替已知数的字母系数,这类方程也叫字母系数方程。(2)方程的解,即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此题从问题出发,求解关于x的方程即要求出x的值,而要求x的值要先求出m的值,如何求m的值呢?已知y=1是关于y的方程的解,即关于y的方程中字母y=1,因此可将y=1代入方程,从而求出m的值。

解:

将m=1代入关于x的方程,得:

例3.

解:

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以上五步,但在解方程时,要注意灵活运用。

例4.

分析:此题的括号较多,如果按照一般的做法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比较麻烦,所以要观察分析方程找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解:

例5.

分析:此题中分母出现小数,如果用一般的方法先去分母,则比较麻烦,公分母就不好找,所以采取一个巧妙的方法,先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方程中分母中的小数化为整数,再用去分母……解之。

解:

注: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用的是分子、分母扩大相同倍数分数值不变,与去分母不同。

解:

例6.已知某铁路桥长1000米,现有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1分钟,整个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求火车的速度。

分析: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要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而由题意可知,此题有两个不变的量,即车的速度和车身的长度。在题目中不变的量,即可为等量,从而列出方程。例如以车身长度为等量,可列方程,设车的速度为xm/s,60x-1000=1000-40x,以车的速度为等量,可列方程,设车身长为xm

解一:设车的速度为xm/s

经检验,符合题意。

答:车的速度为20m/s。

解二:设车身的长度为xm

经检验,符合题意。

答:车的速度为(1000+200)/60=20m/s

例7.某音乐厅五月初决定在暑假期间举办学生专场音乐会,入场券分为团体票和零售票

售票的一半。如果在六月份内,团体票按每张16元出售,并计划在六月份售完全部余票,那么零售票应按每张多少元出售才能使两个月的票款收入持平?

分析:此题的等量关系比较好找,即五六月份的票款相等,但团体票及零售票的张数不知道,可用字母表示出来,设而不求。

解:设团体票共2a张,零售票共a张,零售票价x元

经检验,符合题意。

答:零售票价为19.2元。

【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已知方程的解比关于x的方程的解大2,则_________。

2.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整数,则__________。

3.若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_____,x=_________。

4.若代数式与的值互为相反数,则m=_________。

5.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x=0,那么a、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二.解方程。

1.

2.

3.

4.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商贩以每个鸡蛋0.24元购进一批鸡蛋,但在途中不慎碰坏12个,剩下的鸡蛋以每个0.28元售出,结果获利11.2元,问该商贩当初买进多少个鸡蛋?

2.分别戴着红色和黄色旅行帽的若干同学坐一只船,在公园内划船,突然间,一个戴红帽子的同学说:“我看到的我们船上的红帽子和黄帽子一样多。”这时一个戴黄帽子的同学说:“不对,你错了,我看到的红帽子是黄帽子的2倍。”问:戴红帽子和黄帽子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1,1                    4.                 5.

二.解方程。

1.                    2.

3.                  4.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买364个鸡蛋

2.戴红帽子4人,黄帽子3人

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篇2

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9,则 =           ;如果2=9,则 =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为                    

(3)下列关于相反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并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0的相反数是0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字母表示为、互为相反数则)

E、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如:

(5)如果,则(     )

A、,互为倒数  B、,互为相反数   C、,都是0   D、,至少有一个为0

(6)小明种了一棵高度为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

A、  B、  C、 D、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米,那么长为(+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

A、+25=310  B、+(+25)=310  C、2[+(+25)]=310  D、[+(+25)]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5、小芳买了2个笔记本和5个练习本,她递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找回0.8元。已知每个笔记本比练习本贵1.2元,求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元,则每个笔记本要        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6、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7、随堂练习PO151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

A、  B、   C、 D、

(2)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进行了10场比赛,且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甲队一共得22分。求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胜了场,则平了         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答:甲队胜了       场,平了       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的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四、课外作业 P151习题5.1 

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9,则 =           ;如果2=9,则 =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为                    

(3)下列关于相反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并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0的相反数是0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字母表示为、互为相反数则)

E、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如:

(5)如果,则(     )

A、,互为倒数  B、,互为相反数   C、,都是0   D、,至少有一个为0

(6)小明种了一棵高度为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

A、  B、  C、 D、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米,那么长为(+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

A、+25=310  B、+(+25)=310  C、2[+(+25)]=310  D、[+(+25)]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5、小芳买了2个笔记本和5个练习本,她递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找回0.8元。已知每个笔记本比练习本贵1.2元,求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元,则每个笔记本要        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6、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7、随堂练习PO151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

A、  B、   C、 D、

(2)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进行了10场比赛,且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甲队一共得22分。求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胜了场,则平了         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答:甲队胜了       场,平了       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的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四、课外作业 P151习题5.1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7

1.初中数学教案模板

1.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初中代数类课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发现、探究)的过程,提高......(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2)教学难点:易错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4.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

(1)讨论法

(2)情景教学法

(3)问答法

(4)发现法

(5)讲授法

5.教学过程

(1)导入

简单叙述导入课题的方式和方法(例:复习、类比、情境导出本节课的课题)

(2)新授课程(一般分为三个小步骤)

①简单讲解本节课基础知识点(例: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步骤)。

②归纳总结该课题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尤其对该注意的一些情况设置易错点,进行强调。可以设计分组讨论环节(例:分组讨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归纳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步骤,设置系数化为一,负号要变号的易错点)。

③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题目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设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题,学生再次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再次巩固不等式的解法)。

(3)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

(4)作业提高

布置作业(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所创新)。

6.教学板书

2.初中数学教案格式

课程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学时/周学时:/

开课时间:年月日第周至第周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章节名称

2.教学目的

3.课时安排

4.教学重点、难点

5.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等)

6.复习巩固与作业要求

7.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

8.教学参考资料

9.教学后记

3.初中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授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

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

列方程: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可得44x+64=328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45+x)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3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这种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据此检验一下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问: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动手试一试,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同样,用检验的方法也很难得到方程的解,因为这里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何试验根本无法人手,又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3页练习1、2。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五、作业

教科书第3页,习题6.1第1、3题。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说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能熟练运用法则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特别是应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

3、能正确运用符号"<"">""∵""∴"写出表示推理过程中简单的因果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法则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难点:利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多媒体显示)某一天我们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从刚才的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常见的气温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能有些学生会说从中知道广州的最低气温10℃比上海的最低气温0℃高,有些学生会说哈尔滨的最低气温零下20℃比北京的最低气温零下10℃低等;不会说的,老师适当点拔,从而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以下填空。

比较这一天下列两个城市间最低气温的高低(填"高于"或"低于")

广州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__广州。

2、画一画:(1)把上述5个城市最低气温的数表示在数轴上,(2)观察这5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温度的高低与相应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发现原点左边的数都是负数,原点右边的数都是正数;同时也发现5在0右边,5比0大;10在5右边,10比5大,初步感受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教师趁机追问,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进一步验证了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的乐趣,在探究中不知不觉获得了知识。)由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二)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练一练(师生共同完成例1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1)

例1:在数轴上表示数5,0,-4,-1,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师生共同完成)

分析:本题意有几层含义?应分几步?

要点总结:小组讨论归纳,本题解题时的一般步骤:①画数轴②描点;③有序排列;④不等号连接。

随堂练习: P19 T1

2、做一做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对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①2和7   ②-6和-1  ③-6和-36  ④-和-1.5

(2)求出图中各对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由①、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代表站起来发言,口述自己组的发现,说明自己组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规律的能力。)

要点总结: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总结得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1)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3、师生共同完成例2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2、3、4。

例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完成)

(1)1与-10,(2)-0.001与0,(3)-8与+2;(4)-与-;(5)-(+)与-|-0.8|

分析:第(4)(5)题较难,第(4)题应先通分,第(5)题应先化简,再比较。同时在讲解时,要注意格式。

注:绝对值比较时,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数反而小;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时,则应先通分再比较,或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的一般步骤:①求绝对值;②比较绝对值的大小;③比较负数的大小。

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分组讨论,积极思考)

4、想一想:我们有几种方法来判断有理数的大小?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讨论后,得出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法则,另一种是利用数轴,当两个数比较时一般选用第一种,当多个有理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选用第二种较好。

练一练:P19 T2、3、4

5、考考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的有理数,有没有最小的有理数,为什么?

(2)有没有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若有,请把它写出来?

(3)在于-1.5且小于4.2的整数有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

(4)若a>0,b<0,a<|b|,则你能比较a、b、-a、-b这四个数的大小吗?(本题属提高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新颖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6、议一议,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由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法则,两两比较,另一种是利用数轴,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必须把要比较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按照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用"<"(或">")连接,这种方法在比较多个有理数大小时非常简便。

六、布置作业:P19 A组、B组

基础好的A、B两组都做

基础较差的同学选做A组。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能根据定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思考

1.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能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解决问题

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与体验,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推理和计算,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

在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

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欣赏图片,了解生活中的特殊四边形

活动2剪三角形纸片,拼凸四边形

活动3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活动4探究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

活动5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

活动6评价反思、布置作业

熟悉生活中特殊的四边形,导出课题.

通过用三角形拼四边形的过程,渗透转化思想,激发探索精神.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学生交流,内化知识,课后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下面的图片中,有你熟悉的哪些图形?

(出示图片)

演示图片,学生欣赏.

教师介绍四边形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可再补充列举.

从实例图片中,抽象出的特殊四边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2]

拼一拼

将一张纸对折,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将这两个三角形相等的一组边重合,你会得到怎样的图形.

(1)你拼出了怎样的凸四边形?与同伴交流.

(2)一位同学拼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经过实验操作,开展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教师深入学生之中,观察学生频出的方法与过程,接受学生质疑并指导个别学生探究.

教师待学生充分探究后,请学生展示拼图的方法和不同的图形.并引导学生分析(2)中的四边形的边的位置特征,从而引出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⑵、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学会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

重、难点及关键:

1、重点:认识角的互余、互补关系及其性质,确定方位是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是难点。

3、关键:了解推理的意义和推理过程是掌握性质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

二、新课讲解:

1、探究互为余角的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直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即:1是2的余角或2是1的余角。

2、练习⑴:

图中给出的各角,那些互为余角?

3、探究互为补角的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即:3是4的补角或4是3的补角。

4、练习⑵:

(1)图中给出的各角,那些互为补角?

(2)填下列表:

a的余角a的补角

5

32

45

77

6223

x

结论:同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

(3)填空:

①70的余角是,补角是。

②a(90)的它的余角是,它的补角是。

重要提醒:ⅰ(如何表示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锐角a的余角是(90a)

a的补角是(180a)

ⅱ互余和互补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它们的位置无关。

5、讲解例题:

例1: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是x,则它的补角是(180-x),余角是(90-x)。

根据题意得:

(180-x)=4(90-x)

解之得:x=60

答:这个角的度数是60。

6、练习⑶: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3倍,这个角是多少度?

7、探究补角的性质:

如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演示。

学生活动:观察图形的运动,得出结果:4

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教师活动:向学生说明,以上从观察图形得到的`结论,还可以从理论上说明其理由。

∵1+2=180,3+4=180

2=180-1,4=180-3

∵1=3

180-1=180-3

即:2=4

8、探究余角的性质:

如图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演示。

学生活动:观察图形的运动,得出结果:4

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教师活动:向学生说明,以上从观察图形得到的结论,还可以从理论上说明其理由。

∵1+2=90,3+4=90

2=90-1,4=90-3

∵1=3

90-1=90-3

即:2=4

9、讲解例题:

例2:如图,AOB=90COD=EOD=90,C,O,E在一条直线上,且4,请说出1与3之间的关系?并试着说明理由?

解:3

∵2=COD=90

3+2=AOB=90

3(等角的余角相等)

10、练习⑷:

如图AOB=90COD=90则1与2是什么关系?

11、讲解方位角:

(1)认识方位:

正东、正南、正西、正北、东南、

西南、西北、东北。

(2)找方位角:

ⅰ乙地对甲地的方位角ⅱ甲地对乙地的方位角

12、讲解例题:

例3:选择题:

(1)A看B的方向是北偏东21,那么B看A的方向()

A:南偏东69B:南偏西69C:南偏东21D:南偏西21

(2)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OC的方向是北偏东60

B:OC的方向是南偏东60

C:OB的方向是西南方向

D:OA的方向是北偏西22

(3)在点O北偏西60的某处有一点A,在点O南偏西20的某处有一点B,则AOB的度数是()

A:100B:70C:180D:140

例4: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余角和补角,并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到出了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了解方位角,学会了确定物体运动的方向。

四、课外作业:

1、课本第114页:9、11、12题。

2、学习指要第78-79页:训练二和训练三。

课后反思: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11

预习要求:看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回答。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13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边边边公理的内容,能运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为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创造条件;

2、继续培养学生画图、实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说重点难点】

1、难点:让学生掌握边边边公理的内容和运用公理的自觉性;

2、重点:灵活运用SSS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请问同学,老师在黑板上画得两个三角形,△ABC与△全等吗?你是如何判定的。

(同学们各抒己见,如:动手用纸剪下一个三角形,剪下叠到另一个三角形上,是否完全重合;测量两个三角形的所有边与角,观察是否有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探讨了两个三角形只满足一个或两个边、角对应相等条件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

等。满足三个条件时,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研究。

二、实践探索,总结规律

1、问题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会全等吗?做一做:给你三条线段,分别为,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先请几位同学说说画图思路后,教师指导,同学们动手画,教师演示并叙述书写出步骤。

步骤:

(1)画一线段AB使它的`长度等于c(4.8cm)。

(2)以点A为圆心,以线段b(3cm)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以点B为圆心,以线段a(4cm)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交于点C.

(3)连结AC、BC.

△ABC即为所求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的图形叠合在一起,你们会发现什么?

换三条线段,再试试看,是否有同样的结论

请你结合画图、对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总结:给定三条线段,如果它们能组成三角形,那么所画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这样我们就得到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一种简便的方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简记为(S.S.S.)。

2、问题2:你能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法解释这个(SS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法吗?

(我们已经知道,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而相似比为1时,三条边就分别对应相等了,这两个三角形不但形状相同,而且大小都一样,即为全等三角形。)

3、问题3、你用这个SSS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法解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吗?

(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

4、范例:

例1如图19.2.2,四边形ABCD中,AD=BC,AB=DC,试说明△ABC≌△CDA.解:已知AD=BC,AB=DC,又因为AC是公共边,由(S.S.S.)全等判定法,可知△ABC≌△CDA

5、练习:

6、试一试: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所画出的三角形都是相似的,但大小不一定相同)。

三个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三、加强练习,巩固知识

1、如图,,,△ABC≌△DCB全等吗?为什么?

2、如图,AD是△ABC的中线,。与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四、小结

本节课探讨出可用(SSS)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能灵活运用(SSS)来判定三角形全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不一定会全等。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14

学习方式:

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探索体会合并同类项的含义。

逆用乘法分配律探求合并同类项法则。

通过多角度的练习辨别同类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掌握同类项的定义;

2、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能运用合并同类项化简多项式,并根据所给字母的值,求多项式的值。

4、通过“合并同类项”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难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中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含义。

3、疑点:同类项与同次项的区别。

教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自制胶片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出示投影)

如图的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①当学生列出代数式8n+5n时,可引导学生是否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启发学生得出:

(8+5)n

②接着引导学生写出等式:

8n+5n=(8+5)n=13n

启发学生观察上式是怎样的一种变化;

它类似于我们前面学过的什么运算律

为什么8n与5n可以合并成一项(组织学生充分

讨论,从而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③同类项的概念

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同类项的实际例子。

如:-7a2b,2a2b;

8n,5n;

3x2,-x2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给出的几组代数式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所含的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教师顺势提出同类项的概念

强调同类项必须满足以上两条

④结合长方形面积问题,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学生观察,思考

讨论交流

(反例巩固)出示问题;

x与y,

a2b与ab2,

-3pa与3pa

abc与ac,

a2和a3是不是同类项

(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紧紧结合同类项的两个条件进行判断)

其中:a2b与ab2可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

(教师强调“必须是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这句话的含义,从而分清同类项与同次项的区别)

(引导学生题后反思,同类项与它们的系数无关,只与所含的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关)。

紧扣定义

加以判别

例1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1)-xy2+3xy2(2)7a+3a2+2a-a2+3

(教师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

(学生板书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合并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系数怎样变化的?字母及字母的指数又怎样变化了)

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在合并同类项时,只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学生思考

解答(找二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写出过程)

总结法则

可根据情况适当复习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有关知识

通过上面的实例,学生对怎样合并同类项的问题已有较深刻的印象,但还不能用完整的数学语言将其叙述出来,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动脑思考。

应用法则

例2,合并同类项

①3a+2b-5a-b

②-4ab+8-2b2-9ab-8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的思考时间

找二生到黑板上板演。

学生板演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评价,根据出现的问题,作点拔,强调。

强调: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的过程,在系数相加时,不要遗漏符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都不变。

教师不给任何提示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评判。

(二生到黑板上板演)

变式

应用补充例题

例3,求代数式的值

①2x2-5x+x2+4x-3x2-2其中x=

②-3x2+5x-0.5x2+x-1其中x=2

出示例题后,教师不要给任何提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部分学生会直接把x=代入式中去计算,出现这一情况后,教师可积极引导。

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先合并化简后,再代入求值,此时教师可提出让学生对比分析哪种方法简便。从而强调,先化简再求值会使运算变得简便。

独立完成

分析比较

寻求简便方法

随堂

练习1、合并同类项

①3y+y=__________

②3b-3a2+1+a3-2b=___________

③2y+6y+2xy-5=_____________

2、求代数式的值

8p2-7q+6q-7p2-7

其中p=3q=3

练习交流合作

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方法,

有什么体会?自己总结

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 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 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 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 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5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

1, 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本课作业 教科书第7页习题1.1 第1,2,4,5(第3题作为下节课的思考题。

作业可设必做题和选 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节课时.引人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引人币的举例就是这个目的.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

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

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

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书本中的图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产中常见

的事实,学生容易接受,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就可以了。

集合初中数学教案篇16

一、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2、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4、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三、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以自学辅导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演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析、证明,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的欲望。

五、教学程序: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动手、动脑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以古引新

1、由故事引入,3000多年前有个叫商高的人对周公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等于5。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教师要善于激疑,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3、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二)初步感知 理解教材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通过自学感悟理解新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质疑解难 讨论归纳:1、教师设疑或学生提疑。如:怎样证明勾股定理?学生通过自学,中等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这时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拼图,观察并分析;(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2)你能写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吗?

(3)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是否还有其他形式?

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接着全班交流。先有某一组代表发言,说明本组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评价和补充。教师及时进行富有启发性的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最终解决疑难。

(四)巩固练习 强化提高

1、出示练习,学生分组解答,并由学生总结解题规律。课堂教学中动静结合,以免引起学生的疲劳。

2、出示例1学生试解,师生共同评价,以加深对例题的理解与运用。针对例题再次出现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可采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

(五)归纳总结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分发自我反馈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本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感说、感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7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