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五年级教案合集

时间: 新华 教学设计

好的教案应该包括合理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下面是一些五年级教案合集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五年级教案合集有用。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1

教材内容:《松鼠》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第10课(需一个课时)

教材分析:这课文是一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采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聪明活泼,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2、能力目标:学习,细致观察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的方法;3、情感目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理念:

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2)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对课文不作琐细的分析;(3)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关注动物。

教学难点: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其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热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上课伊始,就让我们一起先到美妙神奇,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图片)

欣赏了这么的动物图片,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松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松鼠图片)

二、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的先驱者,他利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改写而成的。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注意加线字读音(板书:驯良缨蛰伏)

2、用圈点批注法,做阅读提要,教师巡回释疑。

3、把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三)擂台赛(多媒体课件展示擂台赛图表)

1、学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点,并解释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说的(漂亮是美观,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来说的;驯良是和顺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习性来说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讨人喜欢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来说的)。

2、展开课堂活动“看谁得第一”的擂台赛

学生自愿分为“漂亮”“驯良”“乖巧”三组,精读各段课文,按屏幕显示填写图表,看哪一组填得既快又准确。

擂台赛结束,各组填写图表,并根据屏幕展示的松鼠图片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在回答填写图表时,有时是选取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教师可引导学生做适当的删减)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最后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板书:讨人喜欢)

三、拓展练习(多媒体课件展示17幅松鼠图片)

请学生在这17幅松鼠图片中任选一组(4张)设计邮票小型张,要求给设计的这一组邮票定个名并谈谈设计理念。

四、课堂升华(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世界图片)

1、请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关注动物的生存危机。为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你想说点什么?

2、请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用各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然后用二三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和动作以及生活习惯等。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2

教学要求

1、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及相关意义,能够正确区分、娴熟运用。

2、参读名著《三国演义〉,了解名著,掌握相关歇后语,感悟祖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

3、巩固冒号、顿号、句号等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在抄写中积累句子,积累思想。

4、在读读背背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

5、阅读短文,体会意境,感受经典艺术给人心灵的陶冶。

一、多音字组词语。

1、了解多音字的特点:同义多音字、多义多音字。

2、指导学生正确运用。

3、补充练习多音字。

二、读一幅有趣的对联。

1、了解对联的历史渊源。

2、诵读对联。

三、读《三国演义》,掌握有关歇后语。

1、介绍《三国演义》。学生可以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人物。

2、了解歇后语。

3、诵读理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4、积累自己掌握的歇后语。

四、复习常用标点符号。

1、朗读理解。

2、抄写积累。

五、读背古诗《清明》。

1、学生诵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六、阅读短文,体会其中的意境。

1、自由读短文,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

2、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的感受。

3、摘抄喜欢的语句。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3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Words—复习有关animals的单词。

学习新单词:hen,sheep,cow,horse,goat,lamb以及复数的表达方式。

Sentences—熟练掌握下列句子,并能熟练运用。

Whatarethey?Theyaregoats.

Arethey…?Yes,theyare.No,theyaren’t.

能听写指示语,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Milkacow.

2.情感、

文化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2)使学生能掌握以得体的方式与人交际。

一、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农场上常见的牲畜的名称。

教学难点是“horse”与“house”的发音区别,掌握“lamb”的发音以及复数形式的表达。

二、课前准备:

1.PC复读机课文MP3格式。

2.教师准备单词卡片:hen,cow,horse,goat,lamb,sheep.和复数图。

三、教学步骤:

1.Greeting.

2.音标组合操练

(一)(1)播放PC复读机播放sheep

请两位同学上来写听到单词的音标其余同学在下面写[∫i:t]分析音标后根据发音规则写出单词sheepsh/∫/ee/i:/P/p/学生拼写单词。

模仿跟读PC复读机手势加音标出示卡片绵羊

(2)播放PC复读机播放horse

请两位同学上来写听到单词的音标其余同学在下面写[h):s]根据发音规则写出单词horseh/h/or//s/s/

学生拼写单词。模仿跟读复读机出示卡片马用相同的办法学习hencowlambgoat

单词学习结束听写句子

Whatarethey?

Theyaregoats.

展示复数图片分别教其它的复数形式

(二)。听写音标根据规则写单词短语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猜意思

FeedthehensRideahorseMilkacow

ShearasheepHoldalamb

听写音标单词短语//

反复模仿学生跟读

作业:抄写单词抄写短语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4

1、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如:WehaveanewEnglishteacher.He&39;stallandstrong.He&39;sveryfunny.

(2)能够询问并介绍学校里教师的情况,如:Who&39;syourEnglishteacher?MrCarter.He&39;sfromCanada.What&39;shelike?He&39;stallandstrong.

(3)能够听懂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简单对话,完成学生用书中的Let&39;stry部分。

(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NewTeachers”.能够灵活替换歌词中的科目及表示人物特征的形容词。

2、知识目标

(5)理解A、B部分Readandwrite中的会话,并根据提示填充句子或回答问题。

(6)听、说、读、写A、B部分Let&39;slearn和Readandwrite中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a)理解Let&39;sstart、Let&39;sfindout、Let&39;ssing、Let&39;schant和Pairwork等部分的内容。

b)了解Pronunciation部分的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并能熟练读出例词。

c)了解Tasktime、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

(7)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a)情感态度:根据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大限度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更好地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b)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有效利用学生用书中设计的Pairwork、Groupwork、Talkanddraw以及Tasktime部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c)文化目标:了解中西方国家在称呼人名上的不同习惯。

3、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ALet&39;sstartLet&39;slearnLet&39;schantLet&39;sfindout

第二课时Alet&39;stryLet&39;stalkLet&39;schantCGoodtoknow

第三课时AReadandwritePairworkCStorytime

第四课时BLet&39;slearnLet&39;schantLet&39;ssing

第五课时Blet&39;stryLet&39;stalkGroupworkCTasktime

第六课时BReadandwriteTalkanddrawPronunciationLet&39;scheck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使用恰当地阅读方式与技能,如略读(skimming),快速阅读(fastreading),细读(closereading)等

(3)情感目标:让学生不但学习袁隆平的科研精神,更要学习他不计较名利,踏踏实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1.话题的引导。(Pre-reading)

1).开头通过设计了一首熟悉的诗歌,让学生知道话题---farming.

2).涉及到提高产量从而解决世界饥荒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中心话题--伟大人物袁隆平。

2.跟读与阅读完成导学案练习

贯彻目的与困难策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在阅读的不同阶段,灵活使用各种阅读策略,捕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采用整体语言教学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1)、通过阅读训练,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略读(skimming)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大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章中心把握能力。

2)、精读各个段落语段,侧重培养快速捕捉文章重要细节的能力和猜测生词的能力,学会欣赏文章中的优美句子。

3:阅读过程--浅层次阅读。(ReadingI)

1).其中关于人物的基本信息中,通过设计了一个信息表格的浅层次阅读练习,对文中人物有了初步了解。

2).关于他的梦想,书本上描写得非常生动,我让班里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画了一幅漫画,利用画面反映课文第四段所描述的内容,同时用第一人称配了声音效果。

4.阅读过程--深层次阅读。(ReadingII)

在处理了一些简单信息之后,阅读人物最重要的是要读出人物不同于其他人的成就以及值得学生学习的一些可贵品质。就这两方面的内容,设计了一棵树的形象,引导学生去寻找袁隆平作出的成就以及他身上拥有的可贵品质。

5.知识点的处理:由句子的分析带出语言点,记住句子,记住了单词用法

课后习题

一、单词拼写

1.____________vt.&vi.斗争;n.努力

2.____________adj.感到满意的

3.____________n.自由;自主

4.____________vt.&vi.配备;装备

5.____________n.产量,输出量

6.____________vt.输出n.出口

7.____________vt.搞乱,使糊涂

8.____________n.补给;vt.提供

9.____________adj.适当的,相配的

10.___________vt.使膨胀vi.发展

二、单词运用

1.Wehada___________(努力)tostopthecriminal.

2.Thedocumentwillbe_____________(传阅)toallmembers.

3.I’lltypeyourreportifyou’llbaby-sitine_________.

4.Ourfarm___________themarketwithfruitsandvegetables.

5.Weshoulds__________theresultsoftheexambrieflyandreporttotheheadmaster.

6.Sydney’spopulation_____________rapidlyinthe1960s.

7.Hehasa____________(晒黑的)faceandbrighteyes.

8.Theplane_________speedasitwasapproachingtheairport.

9.Theworkersthereworked_______crazy,withonlythirtyminutes’breakatnoon.

10.He__________(耕作)thefarmwithgreatsuccess.

Comprehending:Paraphrasethesesentences.

1.Atthattime,hungerwasadisturbingprobleminmanypartsofthecountryside

2.Usinghishybridrice,farmersareproducingharveststwiceaslargeasbefore.

3.Thankstohisresearch,theUNhasmoretoolsinthebattletoridtheworldofhunger.

4.Hewouldmuchrahterkeeptimeforhishobbies.

ConsolidationExercise;

1._____yourgeneroushelp,orIwillnotovercomethedifficulty.

A.ThankstoB.Because

C.ThanksforD.Thankto

2.Itisso_______thatheisalwaysmakingnoises.

A.disturbedB.disturbing

C.disturbD.disturbs

3.Hemissedthebus,for________hecamelateforwork..

A.whomB.thatC.whereD.which

4.你必须戒除掉自己吸烟的坏毛病。

5.满意于学生的成绩,他如释重负的笑了。

6.他宁愿在家里看电视也不愿意打篮球。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心急发焚”、“霎时间”造句。

4、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磁带、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问题导入)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的认读。

2、朗读课文。

3、说说每一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第一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牛郎织女的“日子过得挺美满的”?

①师生讨论。

②教师板书。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4、思考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五、讲读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①衰老的牛又讲话,老牛讲了什么?

②老牛讲话时的神态怎样?

2、小组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讲的话。

4、老牛死了,牛郎织女的性情怎样?

5、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肃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六、作业

1、完成文后的习题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讲读课文第三段

1、牛郎和织女过着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候也发愁,她愁什么呢?

2、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后怎样?

3、读课文3-5节,画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①王母娘娘更是气得……

②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

③王母娘娘狠狠一推……

④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王母娘娘的句子。

6、默读3-5节,画出描写织女与牛郎的句子。

①朗读“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②“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第3-5节。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①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②闯人家里,抓走织女

③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让学生根据上述三个标题说说这断课文的内容。

二、讲读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6、7节,思考这两段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①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②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2、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七他们在鹊桥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作业

1、用下列词语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唾和织女星,将观察到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7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课型、课时】

本篇课文是S版语文教材第五单元里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我打算用三课时完成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读熟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出课文条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中的词句的含义,学习王承书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三课时:交流读书笔记,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王承书的资料及其他像王承书一样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资料。

2.了解自己姓名的内涵、意义。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篇课文作者采用插叙的方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语言虽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可谓意味深长;人物虽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却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高尚品质,值得品味学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在这篇课文中被很好的统一和体现了出来。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遵循“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则,采用“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品情,学习方法,学会做人”的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高尚品质。另外,通过长期的了解,发现现在大多数农村孩子受家长的误导,他们总认为自己念书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挣大钱,挣大钱就能生活的好,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然是不正确的。为此,本课教学中,我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讨论:王承书这样的人生算不算成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流程

【课前活动】

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及父母对你所给予的期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回顾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总结、记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补充课文题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对于王承书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资料)

5.课件补充资料,学生阅读并谈体会。

设计意图

回顾课文内容 巩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

(一)临危受命

引:王承书,这是一个怎样的名字?课文中是如何评价的呢?

1.找出课文中评价王承书名字的段落,自己读一读。

2.教师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指名说说王承书是个怎样的名字。

引:从刚才课前做的小游戏当中,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名字都蕴涵着深刻的含义,都寄托着父母对儿女的期盼。那么王承书这样一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里可能会包涵着怎样的含义呢?

1.利用字典,了解并选择“承”的意思。

课件出示“承”在新华字典里的义项,学生读“承”的意思,思考并选择:“王承书”里的“承”可能是什么意思?(承担、担当)

2.在课文里,王承书承担了什么样的使命呢?

3.王承书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担当起这个使命的?

4.有感情朗读句子,此时,你想对王承书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工具书及课文内容,挖掘出王承书里“承”字的第一个涵义:承担,担当,体会王承书勇于承担使命的魄力。

(二)超常承受

引:当王承书答应为祖国隐姓埋名一辈子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他将要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很多很多,所以,我认为王承书的“承”字还应是“承受”的承。板书:承受

1.从1961年春季的那一天起,从她说出那三个字的一刻起,她将要承受些什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她真的又承受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出重点的词句,多读几遍,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读自悟,批注自己的体会。

(2)交流、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A.当王承书答应为祖国的发展隐姓埋名一辈子时,她将要承受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句子:

“这极为平常的三个字,对王承书来说,将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专业,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从此放弃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和掌声;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

(1)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读句子:师:这三个字会让王承书放弃这么多,这些王承书知道吗?(知道)知道了,她却仍然不假思索地对钱三强说:“ !”生接读句子后半部分。

(3)对此,你想对王承书说些什么? 板书:淡泊名利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承”字的第二个涵义:承受。体会王承书为了祖国的核事业甘愿承受各种压力、苦难的爱国情怀。

B.那么在接受使命后,她真的放弃这些了吗?

1.课件出示句子:

“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从此,她再也没有在国内外任何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就是在我国内部保密刊物和工作报告中,她也不署名,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

(1)指名读句子,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

(2)理解“消失了”的含义。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引:那么,由此可以看出,王承书的这个“承”还应该是信守承诺的“承”。 板书:信守承诺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挖掘到“承”字的第三个涵义:信守承诺。懂得王承书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引:王承书还承受了哪些常人无法承受的困难呢?

2.课件出示句子:

“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取的有用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

(1)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理解“一下一下、不分昼夜”的含义,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将这种感情送到句子里去,读读句子。

引:其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句话。

3.课件出示句子:

“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出现在实验室和工厂,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有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

(2)作为科学家,王承书是个怎样的人;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妻子,你认为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3)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一个人事业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只有当事业和家庭都成功了,才算是真正的成功。由此看来,王承书还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板书:甘于奉献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品味王承书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搭建一个各抒己见的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C.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1964 年10月16日,是每个中国人都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第一颗浸满王承书心血的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了,作为不折不扣的功臣王承书来说,虽然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她依然选择了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祖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那么,她这样做是一时的冲动吗?你从哪儿读懂的?

课件出示句子:

但是,“名利”二字在王承书心中,一向是十分渺小的。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放弃名利了。

(1)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王承书第一次放弃了哪些名和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你觉得这样写怎么样?发表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三)别样人生

引:此时此刻,我想王承书名字里这个“书”的含义,大家已经有了很深的体会了。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王承书用自己的 书写了 。

【设计意图】升华主题,练习说话。

三、拓展延伸,认识英雄

同学们,在我国像王承书这样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很多,你们还认识谁呢?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1)学生试着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2)教师课件补充有关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等英雄的资料,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学习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学习方法,更多的了解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总结全文

花的事业是灿烂的;叶的事业是奉献的。英雄的事业是需要人们前仆后继,不断为之奋斗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座的37位同学中能涌现出一些甚至是一批像王承书、邓稼先这样的能心甘情愿为祖国的发展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的英雄来,那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更加强大。同学们,好好努力吧!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激励学生向英雄学习。

五、作业设计

经常听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说,要好好念书,长大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个高工资,就能过上好日子。而你们自己也是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之不懈的奋斗。今天,学习了《隐姓埋名三十年》这篇课文之后,相信你们对自己的人生又有了不同的想法,请以“我的一生将这样度过”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学完课文,学生肯定会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的想法,不吐不快。本环节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倾诉的平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8

教学目标

1、能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或把25、125这样的特征数看成整百、整千数,或把这个两位看成两个数相加,再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教学难点:

根据另外一个因数的特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

预设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性质

能口述运算定律或性质。

1、说说学过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教师板书字母表达式)

2、请学生根据字母表达式说出定律或性质的内容。

3、议: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1、适用于连加:

a+b=b+a

(a+b)+c=a+(b+c)

2、适用于连乘:

a×b=b×a

(a×b)×c=a×(b×c)

3、适用于乘加或乘减:

(a+b)×c=a×c+b×c

(a-b)×c=a×c-b×c

4、适用于连减:

a-b-c=a-(b+c)

a-b-c=a-c-b

5、适用于连除:

a÷b÷c=a÷(b×c)

a÷b÷c=a÷c÷b

4、议: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异同?

二、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巧妙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三、巧算一个数乘两位数

1、自学例4,说说12×25求的是什么?是怎么简便计算的?

2、议:方法一为什么要把12拆成3×4?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板书:25×4=100,乘法结合律

3、议:方法二把25看成了多少计算?为什么要÷4?

4、还有什么办法?能不能把12看成8+4计算?试一试。

5、同练(左)

6、议:这里为什么要把12拆成4+8?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板:25×8=,乘法分配律

7、议:还有哪些特征数可能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板:125×8=1000

8、:进行简便计算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四、应用性质

1、例4余下的两个问题。

2、P47-5

3、P47-6

五、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9

Unit1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解读

1.本单元重点学习描述人物体貌特征和个性的语言,其中难点在于部分Readandwrite中对话的口头以及书面表达。学生用书在Let&39;stalk活动中做了铺垫,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反复利用已学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型活动感知新的语言点,以减轻教与学的难度。

2.另外,本单元Let&39;stry的听力练习在教学中要予以特别关注,这是本学期新出现的一种教学形式。这一部分是Let&39;stalk中新句型的教学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完成这项听力练习自然引出新一轮的对话教学。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如:WehaveanewEnglishteacher.He&39;stallandstrong.He&39;sveryfunny.

(2)能够询问并介绍学校里教师的情况,如:Who&39;syourEnglishteacherMrCarter.He&39;sfromCanada.What&39;shelikeHe&39;stallandstrong.

(3)能够听懂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简单对话,完成学生用书中的Let&39;stry部分。

2.知识目标

(1)理解Readandwrite中的会话,并根据提示填充句子或回答问题。

(2)听、说、读、写Let&39;slearn和Readandwrite中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3)理解Let&39;sstart、Let&39;sfindout、Let&39;ssing、Let&39;schant和Pairwork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Pronunciation部分的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并能熟练读出例词。

(5)了解Tasktime、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根据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大限度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更好地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2)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有效利用学生用书中设计的Pairwork、Groupwork、Talkanddraw以及Tasktime部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文化目标:了解中西方国家在称呼人名上的不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听、说、读、写Let’slearn和Readandwrite中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3.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如:WehaveanewEnglishteacher.He’stallandstrong.He’sveryfunny.

4.能够询问并介绍学校里教师的情况,如:Who’syourEnglishteacherMr.Carter.He’sfromCanada.What’shelikeHe’stallandstrong.

5.理解A、B部分Readandwrite中的会话,并根据提示填充句子或回答问题。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应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积极地学习状态加以突破。

2、Let’sstart部分在学生用书当中首次出现,教师应正确理解此部分的辅垫作用,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加以运用,并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的变化。

3、利用学生用书中设计的Pairwork、Groupwork、Talkanddraw以及Tasktime部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4、在教学过程中,更大限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更好地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5、由于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采访,并用英语描述学校的教师。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及14个新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通过对课文的了解,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__,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4、弄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5、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7个生字词,理解文中的几个成语。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你们看一幅图片(出示图片),图片上的那两个人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就是我们在新课文《将相和》的学习中所要探讨的问题。下面大家打开课本第91页,第18课——《将相和》。

1、出示课题《将相和》。老师上节课已经叫大家预习了,现在老师问你们:这里的“将”指谁?(廉颇);“相”指谁?(蔺相如);“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2、教师介绍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时期,当时秦国是大的一个,它总有吞掉其他国家的野心。因此,当时一些中、小国家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将相和》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二、学习生字词:

1、自渎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意思。

2、注意几个字:

允:“yǔn”不念“rǔn”;要与“充”区别;

削:xūe削弱xiāo削铅笔

蔺:lìn蔺相如阑:lán阑尾炎

秦:上下结构臣:半包围结构璧:上下结构

颇:部首是“皮”或“页”辱:部首是“辰”或“寸”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每胜。

负荆请罪:自己犯了错误,主动请求责罚,赔礼道歉。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三、听课文录音,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文章划分结构段,并用小标题归纳段意:

第一大段(1—10):写“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大段(11—15):写“渑池之会”的故事。

第三大段(16—18):写“负荆请罪”的故事。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预习思考练习2。

3、抄写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将相和》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整篇课文一共分多少段?(分三大段)每一大段的段意是什么?(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个故事,那么每一个故事的之间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我们今天就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主要交代了时代背景)

2、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后面三个故事发生的总起因)

三、阅读分析第一个故事,思考问题: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__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课文第三自然段: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3、蔺相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这样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用处?

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4、阅读第8自然段,找出表现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动词。

(捧、退、靠、举、撞等)

5、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造成这样一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就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和氏璧及时送回国。

6、仔细读课文第8、9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蔺相如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机智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学生自由发挥)

四、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齐读11—15自然段,思考问题:

1、“瑟”是什么?“缶”又是什么?

瑟——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

缶——瓦制的器皿。(瓦罐)

2、谁提出渑池之会?为什么提出?

秦王提出渑池之会,目的是为了报复。

3、赵王决定怎么做?

赵王决定由蔺相如陪同前往赴约。

4、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秦王叫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表示秦赵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赵国。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也叫人记录,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5、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蔺相如的勇敢与机智?

第13自然段中的最后三句话。

6、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把赵王怎么样?”

(因为秦王知道了赵国文官蔺相如和武官廉颇的厉害,所以他不敢把赵王怎么样。)

五、自学第三个故事。

1、学生按照上面两个故事的学习方法阅读分析第16—18段,画出重点词句。

2、检查自学情况:

(1)廉颇为什么不服气?

因为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2)“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句话表现了廉颇的什么性格特点?(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弄清楚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3)蔺相如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避着廉颇?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原因?从这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品质?

蔺相如尽量避开廉颇,为的是避免两人之间发生矛盾。

句子: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这段话表现了蔺相如识大体,为国家利益着想,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4)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用文中的句子说说他是如何“负荆请罪”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廉颇的什么品质?

①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②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③从这可以看出廉颇知错能改的优秀品质。

3、总结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对大家有没有什么启发?

(我们要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和学习廉颇知错能改的精神,在平常的班级活动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把班集体搞好。)

七、布置作业:

1、复述这三个故事。

2、根据“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写一篇至少400字的感想。

附板书设计:

起因:秦强大,欲骗取和氏璧

完璧归赵经过: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捧、退、靠、举)

结果:完璧归赵

起因:秦王要报复

相渑池之会经过:鼓瑟、击缶、拼了

结果: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和起因:廉颇不服气(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负荆请罪经过:脱下、背上、上门请罪

结果:将相和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揭题

1.猜一猜:有4个苹果,每人得到2个,1个,1/2个,你知道这三 次分别是几个人分苹果吗?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 明确目标。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1.分一分,引导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画一画:引导完成27页的画一画,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完成28页的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归纳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总结归纳计算法则。

三、反馈矫正

出示P28的试一试。

1.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指导完成P28练一练的1~4题。

四、小结评价 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预习: P29 分数除法(三)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二)

4÷1/2=4×2=8 ;4÷1/4=4×4=16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12

一、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的表格:

给一点时间观察该表,问,你想到了哪个关系式?(单价=总价÷数量)

分别列式:9。6÷312÷55。7÷6

昨天已预习过小数除法,这三题你都会么?

分别请认为会的学生上黑板板演。

讲评(可能存在的问题):

题一:注意小数点对齐问题

题二: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要添上小数点补上0之后继续除

题三:注意商0后,不会乘、减、移

除法竖式中间过程中是不出现小数点的。

也可结合具体的`金额来说说算理。

指出:小数除法在除的时候,先除整数部分,除完整数部分添小数点继续除小数部分。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商;不够商1的时候就商0;除到有余数的时候需要补0继续除。

2、检查自己的预习作业,订正错误。

老师也可挑一些典型错误集体讲评。

3、指名完成试一试。可挑巡视中有错误的学生板演。

强调:商到哪一位不够商1要商0。

4、练一练: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其中前两题可在原题上加小数点,第3题需要另外写竖式后计算。

二、布置作业:

1、口算第1题上面的3题。

2、作业本上完成第1题剩下3题,第2题,第3题。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1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能连贯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讲读课文第一段,体会我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珍珠鸟》。

师板书课题:

珍珠鸟

(教学需要真实,公开课同样如此,我们应该一开始就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有时不必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珍珠鸟图问:

这就是珍珠鸟,你们见过吗?那么通过预习,你对珍珠鸟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珍珠鸟的家乡在澳洲东部,这里鸟语花香,是个人间仙境。珍珠鸟羽毛艳丽,体态娇小玲珑,叫声细柔清脆;同时又有些胆小,常常躲在繁密的树林中,悄悄地探出小脑袋,露出红红的小嘴。)

2、课文围绕珍珠鸟写了哪些内容?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读一读课文,然后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我为珍珠鸟精心做巢;小珍珠鸟非常可爱;小珍珠鸟跟我越来越亲密。

3、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

4、对学生预习进行评价。

(引导中年级学生从预习入手,初步感知课文,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沟通起来,同时紧紧围绕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指导分段,概括主要内容

1、根据老师的板书,你能给课文分段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一段(1~2节);

第二段(第3节);

第三段(4~7)节。

2、请同学按照每段大意连贯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精心为它们做了一个巢。这对珍珠鸟生了一只可爱的雏儿。这小家伙在跟我相处后越来越胆大,跟我越来越亲密了。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一方面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还指导学生锤炼自己的语言。如用它来替代前面讲到的相似内容,这正是四年级练习1中的一个训练点。)

四、讲读1~2节

过渡:我得到了朋友送的这对珍珠鸟,心情怎样?你从哪看出的?

1、讲读开头第一句话:

⑴媒体出示: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⑵品读,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讲读后面的内容:

过渡:我对珍珠鸟是如此喜爱,接下来我又为它们做了什么呢?

⑴讲读我为它们做巢:

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巢?学生自由读课文后组织学生交流。

出示填空:

这是一个()的巢()。

⑵讲读我把鸟巢挂在窗前:我为什么把鸟巢挂在窗前?

3、小结:

我珍珠鸟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呀。

4、有感情齐读。

五、教学生字

过渡:在预习时,老师布置大家自学生字新词,大家学得怎样?老师来检查一下。

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2、出示生字,找出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这样的设计是从这篇课文生字的特点来考虑,像拨和拔是非常有必要讲的。)

3、组织交流,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质量的宗旨,我设计执教了《珍珠鸟》的第一课时。课上完了,思绪却久久不能平息,因为这堂课带给我的思考真的不少。

在教学中渗透学法的指导是我这堂课的最大的收获。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渔才能获鱼,而我们的教学更是如此。我在课堂上,用课文围绕珍珠鸟写了哪些内容一问,引导学生读书归纳,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的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渗透了根据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的分段方法。接着,我顺势请学生按照板书的每段大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重复罗嗦的语句进行删减,在有跳跃的地方添加适当的词句,很自然地渗透了用段意连接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14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弧、圆心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1.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与扇形相关的物品进行观察、学习来了解扇形。

②通过画图及实例讲解扇形相关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教学重点

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并能准确判断扇形。

2.2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的关系,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

2.3易考点

识别圆心角,分辨扇形的大小。

3专家建议

从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与扇形有关的物品进行讲解,同时可提高学生的兴趣。

1.认识弧,什么叫弧?

(1)学生学习小组讨论:怎么描述弧。每个成员说给自己的小组听。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强调:必须是圆边上的任意两点之

间才叫弧。

2.认识圆心角:什么叫圆心角?

(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2)抽学生上去标出圆心角,并叙述出来什么是圆心角。学生叙述,教师板书:圆心

角——定点在圆心上的角。

3.认识扇形:什么叫扇形?师强调:这个是今天学习任务的重点,给6分钟的时间讨论。

(1)学生学习课文,并小组讨论:什么叫扇形。

(2)抽学生上来讲述并指出来。

4.学会画扇形。学生画扇形在练习本上,抽学生展示。

5.了解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学生讨论后总结

4教学方法

实例说明——画图讲解——练习巩固。

5教学用具

课件、纸圆和剪刀。

6教学过程

6.1引入新课

在上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与面积。圆形十分易认,但有一种和圆形相关的图形就稍微有一些难认,这就是扇形(课件中显示生活中的扇形实例)。同学们觉得什么是扇形呢?(提问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学:像扇子那样形状的图形就是扇形

刚刚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好,那今天我们就开始了解和学习扇形。

板书:扇形

6.2知识点探究

那么到底扇形是什么样的呢?(拿出一个纸圆)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圆形,我们将它对折两下,得到了圆的圆心。然后我们用剪刀随意从两个方向笔直向圆心减去,然后就把圆分成了两半,这两半图形都是扇形。那么关于扇形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大家翻开书的75页自学一下。

板书:画一个虚线圆并在上面画出一个实线扇形(并画上阴影线),标注好各部分名称。

6.3知识点讲解

同学们都看了扇形的相关知识,那么知道扇形包含哪些内容了吗?学生回答弧、圆心角等。非常好,大家看黑板,这有一个圆和一个扇形,刚刚大家回答了和扇形相关的内容,我们挨个来学习一下。(以下内容均边说边板书)

在黑板上画上这样的圆,标注好每部分名称。

首先是弧的定义,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同学们要注意,弧两端的端点都在圆上。

老师问:如果我这样画(一个端点在圆上,一个不在圆上,连起来画一条弧线)的,是否称作弧呢?

学生答:不是。

老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什么才是弧呢?

同学:在圆上的两个点之间圆周长上的连线部分就是“弧”

同学:沿圆周长上两点的连线部分

老师:其他同学也是这么想的吗?嗯,非常好。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老师画的阴影部分(将扇形打上阴影)就是扇形。

老师问:如果我这样画一个图形(弧与非半径围成的部分)出来,是扇形吗?

学生答:不是。

对的,记住与弧连接的两条边必须是半径。最后来讲与扇形相关的圆心角,什么是圆心角呢?看老师画的∠1(标出)就是圆心角,位于两条半径之间,并且顶点在圆心的角。

老师问:如果我这样画一个角(顶点不在圆心)是不是圆心角呢?

学生答:不是。

老师问:为什么呢?

学生答:因为它的顶点不是圆心。

是的。大家现在都理解了这三个定义了吗?弧、扇形和圆心角。

老师问:那么老师又要提问了,扇形的大小与什么相关呢?

学生答:圆的大小,圆心角的大小。

同学们都十分聪明。扇形的大小的确与半径和圆心角相关。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和圆心角紧密相关,圆心角大则扇形大;在半径不同的圆中,若圆心角相同则半径大的扇形大。

6.4例题解析

现在同学们对扇形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接下来我们讲解一些例题。

1、以下哪个选项是弧()

A.半径AO+BOB.半径AO+BO+圆上ABC.圆上AB

小明说选B,

老师:B是扇形的定义,因为弧AB和两条连接弧到圆心的半径就构成扇形,弧只是AB不包括半径OA和OB

答案选C。这种题就是考察大家对弧的定义理解清楚与否,弧是指圆周上的一段,因此不能加上半径。我们再来看第二种题型。

2、以下哪些是圆心角()

A.B.

C.D.

小红说A,因为圆心不在角里,其它的都在

答案为B,同学们答对了吗?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题考察大家对圆心角的理解。由圆心角的定义我们可知,顶点在圆心的角才是圆心角,因此这种题型很好解答。

3、下图属于扇形吗?()

A.

B.

当然是肯定的。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图,它们是非常特殊的扇形。A图中两条半径在一条直线上,圆心角为180度,这就是一个半圆,半圆也是扇形,它的面积是整圆的一半。B图中两条半径夹角为90度,圆心角是直角,这是半圆的一半,那么就是整圆的1/4,也是扇形。

6.5随堂练习

我们来做一下相关练习。

1、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是180度,半径是10mm,请问这条弧的长是多少啊?

给学生时间自己计算,然后板书讲解。

大家都知道圆的周长是3.14乘以2倍半径,这条弧对应的圆心角是180度,说明这条弧是圆周长的一半,那么弧的长度就好算了。

3.14×2×10×1=31.4

2、扇形的半径为16mm,圆心角为90度,求扇形的面积。

给学生时间自己计算,然后板书讲解。

大家都知道圆的面积是3.14乘以半径再乘以半径,这条弧对应的圆心角是90度,说明这个扇形的面积是圆面积的四分之一,那么扇形的面积就好算了。

13.14×16×16×=200.96(mm2)老师问:大家都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吧?

学生答:学会了!

好,今天课的讲解就到这里,同学们把随堂练习做好交上来就下课!

6课堂小结

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1、弧的两个端点在哪儿?(圆上)

2、弧是什么?(圆上两点间的部分,属于圆周长的一部分)

3、什么是扇形?(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属于圆的一部分)

4、什么是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半径)

5、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扇形呢?

(扇子,贝壳,孔雀的尾巴,树叶等等)

看来同学们都基本上掌握了本节课知识。记住弧、扇形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那么扇形相关的知识就不那么难了(在黑板上画出下面结构图)。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1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39;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

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⑴种花生、收花生。

⑵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

⑶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⑴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⑵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1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解答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5×2×7 25×4×8 9×10×6

2、说出运算顺序:12×(5+60) 30+7×85250×4÷200

小结: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1页例题7.

(1)出示例题7: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习。

抽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这个算式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②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

③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就用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④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⑤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5)如果有110块够吗?

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思路:

第一种:0.9×0.9×110 第二种:0.9×0.9×10+81

=0.81×110=0.81×10+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②学生说出第二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6)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第11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运算顺序。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5-10题。

3、拓展练习:计算(2.4+3.6)×0.5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教学后记:

成功之处:利用课件出示例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逐步培养了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不足之处:教学中只重视了计算顺序,而忽视了计算的准确性,在后面的学习中还要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17

教学目标:

1、掌握2、5倍数的特征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根据所学的因数和倍数知识,运用自己的座号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的座号是5,5是30的因数或5是1的倍数。

同座互说

指名说。

同学们,我们先去看一场电影,座位号是多少的同学应该从双号入口进。

2、游戏

(1)座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2)座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老师分别将2的倍数座号写在黑板左边,5的倍数座号写在黑板右边。

3、引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进行研究(板书课题:2、5倍数的特征)。

【反思:设计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学号引入,学习的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确实兴趣浓厚,达到了既激发兴趣,又提供学习素材的目的。】

二、探究新知

(一)2的倍数的特征。

1、观察:左边集合圈里的2的倍数座号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4,6,8。)

2、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奇数和偶数

出示课件:2的倍数的数, 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是0、2、 、 、 的数,都是2的倍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ji)数。

老师指出: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习惯上称它们单数、双数。

4、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出示课件

下列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33 98 355 988 0 123

3678 8089 1000 655 5656 881

奇数有:33,355,123,8089,655,881。

偶数有:98,988,0,3678,1000,5656。

【反思:数学思维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归结演绎等等。设计这个片断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根据素材,通过自主学习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数学思维能力。但在实际中老师提问:“2的倍数学号有什么特点?”后,学生说:“2的倍数都是偶数”。对于这种生成,是我设计中没有预设到的,于是我反问道:“你认为什么样的数是偶数呢?”学生又说“双数就是偶数”,于是我有些急了,不知所以。我只好进一步明确提问:“这些学号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这才说到我心中理想的答案:“个位上的数都是0、2、4、6、8等数字”,看来数学课的有些问题不能过于宽泛,要有所指向。同时设计问题时,还要多想想学生可能会怎样回答,多预设几个方案。】

【补充设计: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后,我临时补充了一个知识点的自然数分类的教学。老师提问:自然数有无数个,0、1、2、3、4、5、6、7……说说这些数分别是什么数?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自然数中,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二)5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指右黑板上集合圈: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5的倍数的特征?

2、学生自己动手在课本上找出5的倍数。

在下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涂上颜色。看看有什么规律。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___或___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 出示课件

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24 35 67 90 99 15

60 75 106 130 521 280

2的倍数:24,90,60,106,130,280。

5的倍数:35,90,15,60,75,130,280,

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90,60,130,280。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收获?

重点指出

个位上是0的数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为什么?(末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意他的说法吗?自己在百数表中找找这样的数?在哪里?

现在问题怎么解决呢?两位同学都想得到它们?

提问:2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呢?60和90是什么数?

【反思:小学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特级老师张兴华大力提倡“为迁移而教”很有道理。什么是迁移呢?迁移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学科教学之中,先前学习中的知识、技能、积极情感对后继学习产生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否则就是负迁移。5的倍数教学比较顺利,正是由于有前面2的倍数特征探索,学生较好地实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

三、练习巩固

谈话: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些知识来练习几道题。

1、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一个数。

(1)组成的数是偶数;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用0、2、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

(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先做第一小题,同桌学生合作摆、写,再组织交流明确方法技巧,然后按照方法完成其余两小题

3、把下表中4的倍数涂上颜色。

4 的倍数是2的倍数吗?今天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4可有点不高兴了,干嘛不研究一下我的倍数的特征呢? 先让学生涂一涂,涂后老师提出:2看了一下4的倍数,可得意了,你们知道2得意什么吗?(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那么4能不能反过来说:2的倍数也都是4 的倍数呢?

4、下面的判断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个位上是2、4、6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

(3)在全部自然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5、思考: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 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与偶 数的和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特征

5的倍数: 15、30、50、65,,,, 个位上是0或5的数 (偶数)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1、3、5、7、9的数 2的 倍数 5的倍数 作业纸: 在5的倍数中画“ ”

五年级教案合集篇18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二、学习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课前准备

1、找写花的好词好句,写在采蜜集。

2、词语的意思。

山阴道的意思,《世说新语》记录王子敬的话说:“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由此,“山阴道上”常被用来指景物多而美。现代作家郁达夫就有诗云:“罗刹江边水拍天,山阴道上树含烟。”

花团锦簇(huātuánjǐn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莞尔一笑:微微一笑。

3、花的名称收集。

4、课题事先写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四、设计思路

以跟随季羡林先生展开“异域风情之旅”的课堂展开形式,贴近作者视角,选择“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为切入点,以“寻找美丽——感悟美丽——内化美丽”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句式变换、联系生活、延伸阅读、随文练笔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五。教后反思: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老师们对我授课的批评与指正。总体来说,自己表现的还是不错的,比较亲切、和蔼。

1.注重预习环节,有备上课

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顺利,一环一节,有条不紊,主要归功于课前布置学生的预习。2.开合理想象,有效体验

1)找写花的好词好句,写在采蜜集。

2)词语的意思。(第一课时已经解决)

3)花的名称收集。

4)作者情况与写作背景。(第一课时已经解决)

5)读懂哪些语句,疑问课堂交流。(第一课时已经解决)

有些要求第一课时已经交流,为第二课时解决难点,突破重点作好铺垫。

在教学中灵活采用“欣赏画面入境,品读想象中生情,深读积累中拓展”等教学方法,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抓住文中那些直接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描写的方法,设计两次小练笔,将课前积累的好词好句带到课堂上,用到创作中。

3.不足之处

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指导朗读上。对于朗读的指导,自己做得非常不到位,尤其是体现德国美丽的景色的那一部分,朗读指导还缺乏技巧,以后在这方面要多下工夫。

6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