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如何写出优秀的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语文内容。
2、过程和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阅读兴趣。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并在文本基础上,适当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
1、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鸟头饰,小树头饰,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又请来了小树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戴上小树头饰)
2、复习巩固。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二、创设情景,朗读感悟。
1、播放《小树谣》歌曲,随机板书标题。
2、理解题意:小树谣就是小树的歌谣。
3、导入课文,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小节,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树。
4、提出问题“小树在春风里摇有哪些神奇的变化”,学习第一节,指导朗读,体会春天到了,小树变绿了的高兴心情。
5、出示图片(小树开出了红色的小花),指导观察图片,学习第二节,回归课文指导朗读,体会小树开花的喜悦心情。
6、小树啊!现在召唤来爱唱歌的小鸟。理解“召唤”的意思,画出小树对小鸟说的话。区别两个“它”指代不同的对象。指导朗读,体会小树愿意为小鸟遮风挡雨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思维。
小鸟听了小树的话,会说什么呢?
同桌合作表演小树和小鸟的对话。
四、回顾全文。
请同学们看着图片加上动作一起来唱唱《小树谣》这首歌曲。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棵长得很美,很爱帮助小鸟的小树,你喜欢这样的小树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六、作业。
讲一讲小树长大后和小鸟之间的故事。
板书设计:
小树 (有爱心) 绿了 红了 嫩芽、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2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情境图)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永嘉楠溪江。永嘉是一个多山多水的地方,村里的人们走亲访友总要过这条清澈的小溪。以前,人们是怎样过小溪的呢?搭石教学实录课堂实录教案
师:请看村里的人们就是依靠这一块块石头过小溪的。
师:我们把这一块块石头就叫做搭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刘章爷爷每次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也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搭石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师:好,/同学们书读得很认真,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师:你找得真准确。
师:孩子们,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是的,如果没有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不便、很麻烦甚至会很辛苦的,可那些都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依靠搭石过小溪了。有了这些了解,我们再来读读什么叫搭石。
师:好的,了解了什么是搭石。读了课文以后,搭石又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是的,这种渡水的方式给家乡人们带来了方便。
师:是呀,你也有感受。
师:哦,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
师:是吗,你们都有自己的体会。
师:方便的、还有很美的、你们和作家刘章爷爷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也有一句话写了搭石很美,找找看。
师:是的,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里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还够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师相机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师:想不想一块去欣赏欣赏这道风景呢?那就让我们跟着刘章爷爷,跟着家乡的人们去走走搭石吧。
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2-4自然段,/article/找一找描写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有关语句,用波浪线划出来。再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开始吧。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师: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语句?
师:(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两句。(行变红)这有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师:不敢肯定了。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那叫做
师:齐读两遍。
师:这还有几个生词,谁来读一读?(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这样吧,男同学来读一遍。
师:读准了,要注意整齐。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从哪儿体会美了呢?
师:是吗,协调有序的动作是一种怎样的动作?
师:哦,这是你的理解,这样吧,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我问问你们,现在你们走的是什么?师:走得不好就要掉进水里,有没有信心?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师:后面的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师:后面的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师:后面的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师:像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的同学走前面,这边的同学走后面。
师:前面的
师:后面的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并没有人指挥,这样的动作,那样的默契,那样的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师: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师:体会得多好呀。/sjbwz/再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美呢?
师:绰是生字,课前大家了吗?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绰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在人影绰绰中,它是第几种意思呢?出示:
绰: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姿态柔美
师:好的,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好的,还有一个成语叫绰绰有余,这个绰又是什么意思?
师:绰是宽的意思?再想想看。
师:哦,老师告诉你,绰绰有余是宽裕、富裕、有余了这才叫做绰绰有余。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句子,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师:你体会得真形象,这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师:还有吗?
师:你体会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真不错,像画一样(打开手势)你来读读这两个词语。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到画里呢?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在形象感受四季的基础上,说说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四季》这篇课文,知道了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啊?
2、一年四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感受春天
1、(出示春天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这么多啊!你真会观察!)
2、你们看了这幅春天的图,说了这么多,有一个小朋友看了这幅图,给春天写了一句话呢!(出示草牙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⑴你会读吗?
⑵第三生读后,问“小草芽,春天到了,你钻出了地面,看到外面的世界是这么美丽,开心吗?那你来开心得读一读。谁也能开心得读一读?
⑶你读得真开心!脸上还有笑容呢!我们像他这样读一读!动作
3、下面我们来演一演,老师请个小朋友当小草芽,(戴头饰)老师来当小鸟,(戴头饰)请小草芽对小鸟说说这句话。小草芽说完,小鸟问“小草芽,你为什么对我说你自己是春天呢?”(因为春天到了,我就钻出了地面。我长大了。)哪棵小草芽还愿意说说?(三个)
过渡是呀!小草芽钻出地面的时候,春天就来了。那春天来过之后,谁也紧接着来了呢?
三、感受夏天
1、(出示课件)听,这是谁在说话啊?(青蛙)
2、再听一听,谁在和青蛙说悄悄话呢?(荷叶)
(录音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同时出示这句话。)
3、你们听见了吗?能把你听到的(手指话)告诉你的同桌吗?两个人互相说一说。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同桌对读)
4、谁还愿意告诉吴老师呀?
5、那我们站起来,告诉听课的所有老师吧!让他们知道夏天的荷叶有多圆,多高兴!
过渡呀!你们读出,的夏天可真美呀!(图片缓慢地移走)送走了夏天,我们又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秋天。
四、感受秋天
1、我们再去看看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等会小朋友可以边看图,边听音乐。(放动画歌曲《秋天多美丽》)
2、你们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3、这就是成熟的秋天,丰收的季节,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多礼物,你看,弯弯的谷穗就是秋天送给我们的礼物。他现在在干什么呀?
4、我们也学着他鞠着躬来读一读吧!(齐读)同桌小朋友两个两个人面对面,鞠着躬读一读。
五、感受冬天
1、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天)
2、冬天,如果天气再冷一些,就有可能会下雪了,地上就会推起了厚厚的一层雪,这时,你最想干什么呢?
3、瞧!这里就有一个小雪人,谁来说说这个小雪人是什么样子的?
4、你们说的小雪人不仅可爱,还很神气呢!瞧!(出示句子,停顿)小雪人大肚子一挺,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师范读,加上动作。)神气吧?你们自己也读读看,等会儿比一比谁是最神气的小雪人!
⑴神气的小雪人在哪里?(2、3)(真是一个顽皮的小雪人。)
⑵第三个,师戴上小朋友的头饰,问“神气的小雪人,你为什么说自己是冬天呢?”
5、冬天,有了神气的小雪人陪我们一起玩,多有趣呀!怪不得好多小朋友都喜欢冬天呢!
六、表演读全文
1、今天,老师把草芽、荷叶、谷穗、雪人都请来了(出示头饰),想读读他们的话吗?好,现在拿出抽屉里的.信封,拿出头饰,每个队员戴一个头饰,你们可以一边读,一边表演,加上动作,如果谁表演得好,又读得好,就把头饰送给他。
2、好!练习好的小小队请举手。(请三小小队)
3、老师请几个小草芽上来吧!还有荷叶、谷穗、小雪人。
4、还有很多小朋友想表演是吗?好,请全班小朋友都站起来,你戴草芽头饰的,你就读那一句,戴荷叶的,就读荷叶那一句,这样会吗?好!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七、拓展
1、一年四季,春天,草芽尖尖。夏天,荷叶圆圆。秋天,谷穗弯弯。冬天,雪花飘飘。一年四季多美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特点,还有很多特点呢!小朋友可以边看图片,边悄悄地告诉同桌你看到了什么。
2、漂亮吗?老师这里还有几幅图(出示课件)你们能不能当一回小诗人,学着课文这样说一说呢?
出示________,他对_________说“我是春天。”
_________,他对_________说“我是夏天。”
_________,他对_________说“我是秋天。”
_________,他对________说“我是冬天。”
3、我们除了读四季,说四季,还可以画一画四季呢!你喜欢哪个季节,你就可以把他画下来,现在开始吧!
八、总结
小朋友们,四季是可爱的,四季是美好的,只要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就会发现的!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4
一、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熟读这两首诗,能背诵更好。
2、通过读注释,能大体了解诗意。
3、教师准备春景电子图片。
二、教学课题
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诗画交融”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出诗中描绘的景色。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收录《咏柳》《春日》两首描写赞美春光的古诗,《咏柳》作者贺知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辞。《春日》作者朱熹,这是一首春游诗,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的春景图。
教学重点:1、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2、理解并能运用比喻修辞,体会比喻修辞的生动。
教学难点:以诗句中绚丽的色彩为媒介,在脑中想象出每句诗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以诵读法为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春天是美丽的,许多诗人都在赞美春天,你们知道哪些描绘春天的诗?找学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背诵中追问:春天是什么颜色?春天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红的花、绿的叶、蓝的天、白的云,浅黄、嫩绿,鹅黄„„
今天我们再来学两首描写春天的新诗,大家已经预习了,已经背下来的学生来背诵。感知诗人贺知章、朱熹笔下的春天呈现出的色彩。
(二)、初读感知
1、背诵的同学注意停顿,纠正字音。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多找学生反复读,读至抑扬顿挫。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在诵读中识字。
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讲解: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
“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比较“载”、“栽”;
“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
“妆”,梳妆,女人爱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注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教师重点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精读分析《咏柳》
1、 自由读,指名一个一个读,将诗的韵律读到位。
2、 请你再看看注释,边读边想象。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想象碧玉一般的树叶。参照百度图片: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在头脑中想象千万条垂柳的情景。 百度搜索图片地址: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诗中指的是:裁剪细叶。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把春风比作善于裁剪的剪刀,更加生动。
学生读,心里想象着每一幅图画,有感情的自读、同桌互读、点名读。至能有感情有节奏的背诵。
(四)、精读分析《春日》
我们学习的《咏柳》颜色是是春天柳树的碧绿,下面我们再读一下另一手描绘春天的诗。
1、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
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2)、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诗人,在风清日朗的日子里,到河边去看春景,想一想,“无边光景一时新”都会有哪些景物?
根据学生回答点评,如说花草,可问什么样的花草,让学生想诸如“姹紫嫣红”之类的形容词。再齐读诗,心中想象着你看到的春天。
参考百度搜索图片:
(3)、“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诗人看到的姹紫嫣红都有什么呢?
(4)、《咏柳》中我们知道是谁把柳树裁剪成碧玉一般?(生回答:春风)那《春日》这首诗中又是谁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答:东风,即春风)
(五)、同样是春风送来的春天,讨论一下这两首诗描绘的春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不同之处:景物不同,颜色不同„„
相同之处:都是春景,都很清新,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都像一幅画„„
(六)、小结: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你们也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学着诗人,描绘一下你们眼中的春天吧!
六、教学反思
1、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能有感情的背诵。
2、要体会古诗的意境,就不能死读书,要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画交融”、“情景交融”,想象一下碧玉般的柳树与万紫千红的春天。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调动各种感官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学会运用词语描绘画面,激发想象力。
3.掌握在横格中书写钢笔字的要领,把握字与字、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培养提笔练字的好习惯。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写景的古诗词名句。
教学重点
1.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能生动地描述画面。
2.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诗中的风景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动各种感官感受文章的魅力。
2.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全身心投入课文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用几个词语组织画面,并能生动地描述。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钱塘潮的图片,播放流水声、虫鸣声,激趣导入。
教案 导语: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这些美丽的风景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首先当然是依托作者巧妙的文字。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去感受文中的美景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交流平台”,看看你们会有什么独特的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轻声读读教材中的几位小朋友的对话,适时提问。
思考:
(1)前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告诉我们哪些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想象画面;听声音)
(2)第三个小朋友告诉我们还可以从文中“闻”到味道,同学们能接着他的话具体说说吗?(从课文的某句话中“闻”到了什么味道?为什么会这样?)
(3)你们还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呢?(触觉、味觉等)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类似体会。
4.指名学生说说交流体会,教师适时指导。
示例一:读了文章,我不仅能想象画面,“听”到声音,还能“闻”到味道。如读《走月亮》时,我似乎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果园里果子的香味,还有那成熟的稻子的味道……
示例二:读《观潮》时,我仿佛看到了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的情景,仿佛听到了观潮的人发出的赞叹声。
示例三:读《秋晚的江上》时,我仿佛看到了倦鸟晚归,夕阳西照江面的景象,似乎听到了鸟儿发出的疲惫的鸣叫。
示例四:读《繁星》时,我仿佛看到了繁星满天的景象,感受到了星星温柔的光芒,就像母亲寄予的温暖一样。
5.出示朱自清的《春》中的名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调动多种感官来描绘美丽的春天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师:这是朱自清的《春》中最脍炙人口的一个片段——“春风图”,它的成功之处就是运用多种感官来展开描写。请同学们认真读读,然后告诉老师,朱自清先生运用了哪几种感官来写春风呢?
生1:触觉。第一句写了春风拂面的触感。
生2:嗅觉。第二句写到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生3:还有听觉。第三、四两句描写了鸟儿的歌唱声、轻风流水的声音和牧童的笛声。
生4:应该还有视觉。鸟儿、巢、繁花嫩叶、牛、牧童等都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
6.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并对这一版块进行总结。
小结:同学们结合句子进行分析,对其中所运用的感官描写的方法都分析得很准确。这就告诉我们,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感觉来展开描写可以更好地丰富文本。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写作技巧,长此以往,相信我们的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给出的八个词语,学生齐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
人声鼎沸锣(luó)鼓喧(xuān)天震耳欲聋(lónɡ)响彻(chè)云霄(xiāo)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qiǎo)无声息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下两组词语之间的关系。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你们还记得多少呢?教材给出了八个这样的词语,看一看,上下两组词语之间有什么规律?
明确:上面一组词语形容声音大,表示十分欢乐、热闹等。下面一组词语表示声音小,形容十分安静。
3.教师从中抽出一些词语,请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尝试造句。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造句:球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锣鼓喧天]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造句:大街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都在庆祝大桥顺利通车。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造句:宁静的夏夜,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造句: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停止了说笑打闹,教室里鸦雀无声。
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指名学生描述画面。
过渡:我们已经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在读这些词语时,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短暂交流,并简单记录)
5.谁能给我们描绘一下你想到的画面呢?
生1:上面的一组词语突出的是声音大,读它们的时候我想到了节日里大街上的景象,我想这样描绘:元宵节到了,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有舞狮子的,扭秧歌的,猜灯谜的……歌舞声,欢呼声,震耳欲聋;烟花腾空飞起,精彩绽放,响彻云霄。
生2:下面的一组词语正好相反,描写的是很安静,甚至没有声音的场面。读它们的时候我想到了静寂的月夜,我觉得可以这样描绘:太阳落下了,不知什么时候,月亮悄无声息地升起来了,星星在低声细语地交谈着。空旷的原野鸦雀无声,偶尔传来一两声响动,想必是蛐蛐在窃窃私语。
6.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适时引导第二题的内容。
小结:描绘得多生动啊,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了。但是用词语描绘画面时注意联想要合理,不能生拉硬拽,影响内容的表达。下面我们再看一看第二小题,想一想怎样运用给定的表示极短时间的词语描绘某种事物。
7.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词语,给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
过渡:同学们,经过上一题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根据词语想象画面的技巧。这一题具体规定了要描写的事物以及要运用的词语,请你们充分发挥想象,写一写。
8.学生简单讨论,教师指名学生说说根据指定词语描绘画面的方法。
明确:加点的词语都表示极短的时间,用这些词语描述事物,就是突出其在短时间内情态、动作、行为等的变化,这种变化要合理,要符合生活常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9.学生尝试写话,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10.指名学生朗读所写内容,教师简单点评。
师: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读一读你们描写的事物,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生1:我写的是风,用到的词语是忽然、顿时: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人们顿时慌作一团,纷纷找地方躲避。
生2:我写的是雷雨,用到的词语是霎时、一会儿工夫:雷声隆隆,暴雨霎时从天而降,一会儿工夫,道路就被淹没了。
生3:我写的是烟花,用到的词语是霎时:朵朵烟花在空中绚丽绽放,满天的星星霎时失去了光彩。
生4:我写的是小狗,用到的词语是忽然、过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小狗豆豆发现我还没有把骨头丢给它,忽然耷拉下脑袋,一脸失望的表情。
师:这几位同学写得真精彩!他们不仅按要求用上了教材中给出的词语,而且设置具体的场景,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相信其他同学创编的句子也很不错,在课堂上就不一一读了。课下同学们可以交换着看一看,互相学习。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课文,学习了从多种感官角度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从中我们知道了不能仅靠理解句段去品析课文,而要换一种角度,这样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全面、更深刻。除此之外,我们还练习了用词语描绘画面,这样不仅理解了词语的含义,还更灵活地运用了词语,而且对我们思维的拓展也大有益处。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希望能继续保持。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积累生动、优美的词句。
从感官的角度进行描写的名句: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视觉、嗅觉、触觉)
——鲁迅《社戏》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视觉、触觉、听觉)
——峻青《海滨仲夏夜》
与声音有关的成语:
掌声雷动声如洪钟如雷贯耳惊天动地雷霆万钧
莺声燕语抑扬顿挫珠圆玉润娓娓动听万籁俱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在横格中书写钢笔字的要领,注意字距要均匀。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写钢笔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理解诗意,积累写景的古诗词名句。
教学过程:
一、书写展示。
1.教师出示“书写提示”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2.引导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右边的文字,使学生对钢笔字书写形成初步的印象。
3.讲解在横格中书写的注意事项,并指名学生表述。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进行补充。
4.学生进行钢笔字书写练习,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5.挑选写得比较好的钢笔字,投影展示,并进行点评。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课件,播放朗诵音频。
过渡: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美丽自然”,选编的课文也都是写景的美文。学习这类的文章,我们不仅能从中感受到文字之美,还能感受到文字中的风景之美。“日积月累”版块正契合了这一主题,所选的古诗《鹿柴》描绘的就是人迹罕至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2.学生齐声朗诵,教师指名学生诵读。
诵读示例:
鹿柴(zhái)[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介绍作者的相关情况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在诗歌方面,他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写作背景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4.教师讲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重点词语: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复】又。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诗意: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画面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5.指名学生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
6.教师出示其他写景的名句,引导学生说出描写的是何地、何时的景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西北边塞下雪的情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明月升起的情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大漠落日西斜的情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大林寺四月桃花盛开的情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早春雨后的情景)
7.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诗句,扩充知识储备。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两个版块的内容:钢笔字的书写和古诗《鹿柴》。通过这两个版块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写钢笔字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文化积累。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你们不仅积极动脑,认真对待写字,而且在课下搜集资料,提前了解了古诗《鹿柴》的相关知识。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是很值得嘉奖的!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并在课后积累古诗词名句。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6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具:.课件、表格、头饰
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3、思考预习中的三个问题。
4、学生训练准备表演。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
2、有位作家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3、板书课题,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轻声读文,了解内容。
2、把各部分内容所在段落找出来后,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自学课文,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也就是3-15自然段。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
1、学生读文,自学课文。
2、指名汇报,了解结果。
四、师生交流,学习重点内容,
1、学习第十段。
(1)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看表演,你喜欢谁,为什么?
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欢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鲜,红通通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健康。
苹果:在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有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其实这次选美我要本不想来,因为我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只想对别人有好处,可不想跟别人比美。
(3)学生发表意见。
(4)学生齐读第10段。
2、学习第12段。
过渡:让我们看看父亲是怎么说的?
(1)指名读
3、学习第13段
过渡:也就是说,人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句话回答。
(1)指名读
(2)理解“体面”的意思。
(3)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生活中有没有不讲体面而对别人很有好处和人?
(5)生活上有没有既讲体面又对别人很有好处有人?
(6)你喜欢哪一种人,你准备怎么做?
4、理解“落花生”的含义(板书)
5、小结课文。
五、指导朗读
1、小组串读
2、小组分角色读
3、全班分角色读。
六、拓展练习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说明方法。
4、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激光的特点和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说明的方法。
教学程序:
一、导入课题
读课题,“奇”作何解释,“异”如何理解?奇异的激光即神奇,不同寻常的激光。读出自己的理解,再次读题。有问题吗?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说明方法。
三、学生自学:(教师出示提示要求)
自学要求:(直接在文中圈点划批,不用完整回答以下填空或问题。)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自学生字词。
2、默读:课文紧扣“()”二字,按()顺序进行说明介绍的。
3、在体会激光的神奇的同时,了解说明方法(对比、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感受说明文语言表达准确、简洁、形象的特点。
自学时间为10分钟,同学们,赶紧吧!!!
四、师生讨论,检查自学效果
打个比方说,我们如果用眼睛对着电灯看,就会感到刺眼,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暂时的目眩感觉,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
激光枪不仅能是人的眼睛受到严重伤害,还能灼伤人体。激光炮可用来击落敌方的飞机、导弹等。
1、以上两句话在文中是为了说明激光的什么特点或用途?
2、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句子中的标点有错误吗?有的话,请改正,并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检测
1、默读课文5、6、7自然段,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激光是最快的刀?激光这把刀具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比较以下两句话。
①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②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是激光。
哪一句增强了语势,强调了激光的“神奇”?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以下三句话有问题吗?有问题的,请改正并说明理由。
①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②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目眩的感觉。
③原来,房间里有一台激光测距仪,它是世界上最准的尺。
六、课堂练习
必做题:1——6。
选做题:7。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8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9
本节课,我大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己钻研课文,学懂知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教师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成为学生学习“学习方法”的帮手。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正是体现了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而且学生自己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其高兴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分析。本节课我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兴趣是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入的前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谜语引入本课:来无影去无踪,来时树动花摇,去时水平浪静。这样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情趣,争先恐后的说出谜底。然后我说:你们还知道那些关于“风”的谜语?这下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说:“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弯腰,白云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随后我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关于“风”的一篇课文,看看文中讲了风娃娃怎样呢?带着问题,学生兴致勃勃的投入到学习中,认真的阅读课文,并很快总结出文中“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哪几件事,那些做的好,那些做的不好。
二、联系学生实际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学生理解语文的基础上,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风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除了文中讲到的事情,它还可以帮人们做那些好事呢?先让学生分组交流,然后总结。学生的答案还真不少:春风吹的百花齐放,风可以吹干衣服,风还可以扬麦子……
这节课结束了,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使我久久难忘,这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今后我会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去。
学习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还应和生活相联系。风娃娃还做了哪些事,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来说说看,学生的发言更加精彩不断。本节课,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探究学习带来的乐趣,他们发言积极,敢与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发言中,探究中,朗读中学生表现的是积极的,乐与学的。所以课堂上,我们教师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精彩的课堂就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中。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10
《比尾巴》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他们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并学习观察的方法。
2、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学写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
区分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准备:
CAI课件(火烧云的录像、重点段句的文字)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火烧云》。大家把书打开翻到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明确什么是火烧云
1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提醒学生不能一概搬抄,添加适当的词语,使回答完整)
2全班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天空。。。。。。着了火似的”)
(1)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
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
(2)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
(a避免重复·b点题·c与后文照应·d写出火烧云动感)
(3)指导感情朗读。(突出“烧”字)
3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提醒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整而准确地说)
(二)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火烧云的.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全班交流。
(1颜色·2形状)
过渡: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三抓住特点,重点深究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点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1)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2)用“——”和“”标出作者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和词。
(3)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的形式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句子“。。。。。。一会儿。。。。。。一会儿。。。。。。”)
(a五颜六色b变幻无常。在“一会儿”和颜色词下面标注)
4从火烧云颜色一多一快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小结:火烧云美,大家说得也美。正因为作者运用了具体而形象的表示色彩的词,在读者面前构成了一幅美妙奇异的晚霞图。
5观看录像,感受作者的观察仔细,用词丰富。(课件出示“火烧云颜色变化”录像。)
6感情朗读。突出变化多、变化快。(自由练读——点生读——全班齐读)
7仿说练习
(1)仿说词练习
(课件依次出示“红通通”、“半紫半黄”、“葡萄灰”等形式的颜色词说其他颜色词。)
(2)仿说段的练习
用上你们刚说的词,运用作者的写法说说我们这里的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自由练说——点生上台说)
(二)引导学生总结学法。(课件依次出现“1、读段,整体感知·2、讨论,理解特点·3、精读,体会写法,·4品读,感受美景)
(三)自学第四、五、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何特点?2、用“——”和标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或词。3、你喜欢哪种形状的火烧云?为什么?
2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全班交流。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来说。)
(学生说一个形状时,课件相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动静结合的写法,生动逼真、形象化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总结写法。
(1)进行四、五、六自然段的引读练习
(2)质疑:是否发现这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按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来组段。
(课件出示“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
过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动物、静物、植物、人类等)
5仿说段的练习
(1)学生边想像边自由练说火烧云的形状。
(2)点生上台说。
四、感情朗读,总结课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六自然段。
2学会观察,注重写法,积累词汇,把语文学好,把文章写好。
板书设计
颜色变化多
火烧云
形状变化快
作者: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万英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11
教育目的: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分清是非,学习优秀榜样,预防犯罪,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活动过程:人人心中有榜样、榜样在身边、避免学习榜样的盲目性
ⅰ.引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问:这段话是谁说的?
答:保尔
主持人甲: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中年人重读保尔,唤起他们对人生的回忆,因为保尔曾是一代人的英雄。
ⅱ.主持人乙: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人们仍记得保尔,保尔的这段话仍让人们时时想起,成为激励许多人奋进的动力。现代美国有一个英雄,因为有了他的贡献,才使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问:这个人是谁?
答:比尔·盖茨
主持人甲:盖茨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发展的先机,准确地把握社会生活与科技进步的趋势,通过自身努力,造就了一个微软帝国。他不仅凭智慧和能力证明了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并在为个人谋求巨大财富的同时,大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
主持人乙:人人心中都有榜样,保尔和盖茨谁是英雄?谁是你们的榜样?
讨论5分钟后请部分同学发表看法。
成坤:两者都是。一个创造精神文明,一个创造物质文明,他们都对社会作
出了贡献。凌锋:我认为盖茨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保尔是革命时期的英雄,现在已经不入流了。
ⅲ.主持人甲(过渡):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先争到这。其实争论的意义已超出了争论本质,它意味着我们在思考,这是叩问人生的过程。保尔和盖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主持人乙:在我们的周围也不乏榜样,他们可能是你的亲人、朋友或者同学。
1、请几个同学说说他们身边的榜样。
丽清:相信自己
南南:崇拜妈
常银:崇拜自己
2、推选班级之星。
德育之星:黄华棣 音乐之星:章仙平
文学之星:金 欣 学习之星:金 琼
全能之星:林恩华 智慧之星:陶乃贵
美术之星:林瀚森 勤学之星:徐义珠
ⅳ.主持人甲: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主持人乙:古语云:“近朱者示,近墨者黑”。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身边既人优秀人才,也有丑恶分子,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盲目学习榜样。下面请看一则小品。
(两个初中时的同学在上学路上相遇)
甲(垂头丧气):唉,这次半期考没考,回家挨了一顿骂,以后不知该怎么办。
乙(颇为得意):我这次考得挺好的,不仅老师表扬我进步了,爸妈还给我奖励呢。
甲:你怎么进步这么快?能教我一招吗?
乙:教你一条捷径:搬答案
甲(迷茫):怎么个搬法?
乙:就是把别人的答案搬过来
甲:这不是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吗?
乙:孔乙已说过“窃书不算偷”,我这叫“搬”怎能叫“偷”?
甲:看来我也要试试,读书太苦了。
就此展开讨论。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切身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2、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板书:条约)同学们,你们知道“条约”吗?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条约”的了解。
2、解释“条约”:国与国之间签定的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文书。
3、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条约: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1)儿童和平条约和其它条约有什么不同?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儿童和平条约签定的原因和时间?
1986年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这一年,全世界围绕“和平”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之一就是签定一项公约——“儿童和平条约”。同年9月全世界儿童聚集在美国,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在条约上签字。代表中国在条约上签字的是11岁的小学生刘玲。
(3)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走进课文。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小组内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注意:多音字“给”在本课的读音。
5、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要求:边读边想,条约有些什么内容?
(2) 组内交流。要求:试着关上书说一说。
(3) 指导学生概括条约内容:向往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创造和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条理。
2、交流:儿童和平条约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儿童共同的心声,这心声是什么?(相机板书:和平)
3、过渡:我们初读课文便读出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如果再走进条约,细细品味,我们还能够体会出条约蕴涵的那份执着以及儿童维护和平的决心。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条约。
四、指导书写
1、 小组内自由识记、书写生字。
2、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四课,知道了全世界儿童的共同心声:希望世界和平!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儿童和平条约》,去体会条约背后蕴涵的那份执着与真情。
二、 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1、学习1——4自然段:向往和平
(1) 过渡:和平,世界人民永恒的主题;和平,世界人民向往的生活;和平,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作为“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2)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 相机出示句子:“我们要消灭一切!”鼓励学生质疑:“这一切”指的什么?
(4) 默读1——4自然段,勾画相应词语,小组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5) 拓展想象:除了“战争”、“破坏”、“憎恨”等词语,“这一切”还可能指的是什么?(一切与和平相悖的事物)
(6)集体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7)播放音像画面,教师激情渲染战乱场面:战火硝烟,肆意弥漫,无数轰炸机从人们的家园上空飞过,转眼间,城市变为废墟,到处是哭泣和呼喊,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恐惧和憎恨。多少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多少亲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离别!看到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你在想什么?想说点什么?(消灭“这一切”,世界渴望和平、向往和平)
(8)情感朗读。可以引读。
2、 学习5——9自然段: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1)过渡: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切换画面,用心发现和平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吧。
(2)点读5——9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是怎么做的?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4) 我们将共享富饶的大地、保卫美丽的天空以及保持河水的洁净,这既是和平世界给予我们的恩惠,更是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带上我们的这份责任心齐读5——9自然段。
(5)拓展联想:除了人类这些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和平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拥有什么?又会有什么责任和义务呢?仿说句子:(谁)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将(怎样做)
3、学习第10自然段:创造和平
(1)承上启下:没有战争,处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那是一个多么美好、和谐的世界啊!人们的生活幸福而舒适,心情开朗而豁达。让我们为了和平、为了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而努力吧!
(2)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不仅有享有和平的权利,同时也有维护、创造和平的义务和责任,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3)只有我们共同携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让我们加入和平志愿者的行列,叫响我们的和平口号吧!齐读第10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请同学来说说学习本课的收获。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下来。
3、介绍一篇诗歌《放飞和平》,读一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有关呼吁世界和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或者办成小报。
板书设计:
4、儿童和平条约
向往
珍爱 和平
创造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1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向父母了解自己的出生情况,准备出生证,满意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让四名学生扮演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另选一学生演盼盼,上台玩“点兵点将”的游戏。
盼盼:他们讲德对不对啊?大家来评判!
二、交流信息,讨论问题
1、学生分组交流,向爸妈了解的四个问题
2、选派代表发言
三、看图,进行浅显的生命科学常识教育
1、出示幻灯片(父母结婚照)
照片上是谁?
2、出生照片(婴儿)
四、听配乐朗诵《我从哪里来》
五、动手填填贴贴,并进行交流
六、故事会-成长乐园
七、教师作小结
1、生命来之不易,每人珍惜自己。
2、父母养育辛苦,应感激。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14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1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以下词语:融化、哗哗、流淌、山颠、滋润、寄托。
2、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能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6自然段。
4、能从文章中体会到太阳最爱小朋友,并能想向太阳表达自己的感情。
5、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感受太阳的平等和博爱。
2、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在读中品味语句,体会太阳最爱小朋友。进一步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体会这样的语句的优点。
教学准备:
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教学资料
一、创设情境,揭题。
课件演示:太阳微笑着缓缓行走在天上
同学们,谁在向我们微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太阳打个招呼。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你认识到哪些字词?你是怎么认识的?组词
3、把这些字再带到课文里还会读吗?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文,正音。
5、再次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件什么事?(指导述说要简要)
6、质疑: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呢?(太阳知道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太阳最爱我们?“当阳光滋润了鸟儿的歌喉,鸟儿就把自己满心的爱,都注入赞美大自然的歌唱。”“因为他知道在小朋友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三、感悟品味
1、太阳知道了些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它很爱孩子们?
2、结合学生的表述指导朗读,加强感情的渲染。
3、选择合作伙伴和喜欢的朗读形式读。(也可师生合作)
4、质疑:“当阳光和温暖滋润了鸟儿的歌喉,他们把自己满心的爱都注入了
赞美大自然的歌唱。”(①鼓励学生自己读书解决这句话在讲什么?②倾听鸟叫声,说说你听到小鸟在唱什么?)
5、太阳最爱小朋友,你能对太阳说几句问候和感谢的话吗?
四、指导书写。
融 巅 微 候 喉
山巅:山的处。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种事物上。
抓住第2到6自然段的词语进行品味,体会太阳对小朋友的爱。
如:注意带点的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太阳在天上行走,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说的故事最多了,他知道的事情最多了。这句排比概括的写出了太阳见多识广,什么都知道,暗示了太阳最了解小朋友的愿望。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第二课时
教学资料
一、回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最了解我们,他知道我们的希望,知道我们的理想。
二、细读品味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太阳很爱我们?
1、读好“你好,太阳”。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2、倾听太阳的话。
三、引读背诵。
在基本了解课文1~7自然段的内容以后,可以用引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背诵的规律,提高背诵的效率。
如:师:太阳在天上行走,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说的故事最多了,他知道的事情最多了。他知道小朋友喜欢到河边游玩,
生:就发出光,送来温暖,叫草木苏醒、发芽,让大地铺满了绿,活跃起新的生命。
师: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树林里游玩,
…………
四、课堂拓展
(1)小朋友还喜欢什么,把它画下来,写下来告诉太阳。
太阳知道小朋友们喜欢 ,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 。
(2)想象,说话练习。(回顾全文,使精神和语言达到同构共生。)太阳微笑着行走在天上,他在笑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太阳看到小朋友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人们的生活那么幸福,世界那么美好!他怎能不高兴呢?太阳永远永远地微笑着,行走在天上。孩子们,让我们也跟太阳问声好!
排比句和拟人句这两种修辞手法,把太阳当作人来写,使人感到亲切生动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1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和认识赵州桥的特点,知道赵州桥建造和存留至今,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2.学会17个生字及新词,会用参加、而且造句。
3.准确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和认识赵州桥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在设计上最大的特点是既坚固又节省石料。
【教学准备】
课文投影片或放大图片,生字新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引读。
赵州桥横跨在
这是一座世界闻名的
这座桥建造于,距今已有
它的设计者是
理解参加,说李春不仅设计了赵州桥,而且亲自加入了建造的行列,用参加说话。
3.小结过渡:这段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概貌、位置、名称以及它的设计者。赵州桥之所以能千年长存,至今仍横跨在渡河上,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雄姿,是因为它在设计上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地方。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思考:赵州桥之所以世界闻名,是因为它雄伟、坚固而美观。课文哪里写出了它的雄伟和坚固呢?
2.出示插图投影(挂图)观察,逐句理解。
(1)指名读1、2句,课文是怎样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的?(第一句是概括说明桥的雄伟,第二句则用具体数字说明桥的长和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是对桥宽的描写和进一步说明)
(2)师生读议,桥的结构在设计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读第三句、第四句话,问:大小桥洞在设计上有何特点?(拱形大桥洞横跨37米多,无桥墩,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
读第五句话,大小桥洞有何作用?(平时,发大水时)
读第六句话,这种设计指哪种设计?(大桥洞、小桥洞)既又这个句式,从哪两方面说明了这种设计的优点?(一是坚固,二是节省石料)联系上下文理解创举的意思是从来没有过的重大意义的行动或做法。
默读第六句,细品体味:为什么说可减轻冲击力?(因大桥洞无桥墩,小桥洞可排洪)为什么说可减轻桥身重量?(因小桥洞空心)为什么说可节省石料?(因大桥洞无墩,小桥洞空心)
连读36句,反问,深化理解:大桥洞有何好处?(减轻冲击力、省石料)小桥洞有何好处?(减轻冲击力、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总的来看,这种设计有何好处?(再次理解既减轻又减轻一句的涵义)
(3)师指图小结:赵州桥雄踞千年,令人赞叹的是,这样长的一座全部用石头砌成的大桥竟无一座桥墩支撑,奥秘在于拱形的大桥洞能承受普通桥所不能承受的重量。另外,4个拱形的小桥洞像4座坚实的墩分担了大桥所承受的压力,当洪水猛涨时又能减缓急流对桥身的冲击力,大大增强了大桥抵御大自然侵袭的能力。这样的设计,既坚固又节省石料。这种高超巧妙的设计称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说它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3.理解句子关系:
第二段六句话是按什么顺序讲的?哪个句子概括了全段内容?(第一句先概括讲赵州桥非常雄伟。第二句用具体数字说明桥的长和宽。接着,第三、四句介绍了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第五、六句说明了大小桥洞的作用和这种设计的优点。第一句概括了全段内容)
4.默读课文,填表反馈。
5.看图口述,指导背诵。
三、讲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三段。指出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既是对上一个自然段的总结,又是对这个自然段内容的概括,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启发学生按总分总的结构划分其余部分内容。
出示小黑板: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让学生体会这种句子是先分叙,后总述地概括说明。也可以先总括,后分述。说明有的有的还有的分别介绍了三种龙的不同姿态,是讲这些雕刻的龙都栩栩如生。所有的龙,既包括前面列举的三种龙的不同姿态,也包括没有讲到的其他姿态的龙,是指栏板上雕刻的第一条龙。
2.图文对照,帮助理解,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3.引读课文,指导背诵。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__。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__;有的__;还有的__。所有的__。
4.小结过渡:因此,对这样一座桥,我们不能不发出由衷的赞美: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讲读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
2.讨论: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又为什么说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呢?
五、扩展知识,启发创造。
1.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国有不少地方的大桥都是以它为典范而建造的。你能说出有哪些大桥是依照赵州桥建造的吗?
2.你想设计出更新更好的桥吗?
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教案大全篇16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俺是中国人,俺爱中国!”理解“俺”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板书设计
俺是中国人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火热真挚)
俺爱中国大声整齐继续更起劲(很有感情)
原来都是日本伟人
现在都是中国伟人(眼睛湿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谊
作业设计:
课内:誊写词语、组词、理解课文后填空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识文意;教学字词;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同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同学自同学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同学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考虑: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俺是中国人,俺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安排作业
1.誊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讲读课文;总结全文。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同学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俺是中国人,俺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身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费劲。)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费劲”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俺”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身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同学,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身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俺”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考虑:“俺”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俺”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俺”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布置?(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俺是中国人,俺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俺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俺们都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