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创意活动教案
托班创意活动教案篇1
在两餐之间安排一段时间让婴幼儿吃点心,是因为婴幼儿的胃容量较小,活泼好动,易饥饿,一日三餐不能满足他们的营养需要,点心能弥补膳食中不足的营养和能量。对刚入园的托班婴幼儿来说,“点心时间”是一段快乐的时光,能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情绪。同时,“点心时间”也是婴幼儿习得良好习惯的好时机,如定时定点吃点心、尝试整理餐具、养成有规律的作息等。
一、婴幼儿行为分析
●“点心吧”一开张,茹茹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尝过了三种小点心后,还在这个盘子拿一块,那个盘子拿一块,不愿意离开。
分析:婴幼儿对吃特别感兴趣,由于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不能控制吃的量,没有节制。
●涛涛在“汽车城”玩得正带劲,教师提醒他来吃点心,涛涛头也不回,摆摆手说:“不要吃,不要吃!”
分析:婴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较差,当他被感兴趣的事物、玩具所吸引时,往往兴趣不容易转移。
●乐乐喜欢自己用小水壶倒豆浆,手一歪,不小心将豆浆都倒在了桌子上,可他还忙着要给旁边的豆豆倒豆浆。
分析:婴幼儿开始表现出独立倾向,有了初步的自主意识和愿望,乐意尝试、操作,但由于动作仍然不协调,常会把水、豆浆等倒在外面。
●豆豆没洗手就准备拿点心吃,教师对他做了个洗手的手势,他才跑去洗手,吃完点心也不擦嘴就跑去玩了。
分析:婴幼儿的规则意识还未完全形成,而且他们的思维处于直觉行动阶段(一看到点心就准备吃),需要成人多提示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师的支持行为
从以上行为分析可见,托班婴幼儿在“点心时间”存在着不主动吃点心、动作不协调等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以下支持行为:
1.图片提示
对于有些婴幼儿吃点心过量的现象,除了注意点心提供的量(分数次投放,数量约为正餐的1/3~1/4),还可以在餐桌上、墙面上用直观的图示提示婴幼儿吃点心的规则,让婴幼儿知道吃点心要适量,不能一下子吃太多,并提示、鼓励婴幼儿与同伴一起分享食物,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2.游戏引导
可创设温馨、舒适的点心环境,如在桌上铺上漂亮的桌布,提供各种方便小巧的点心用具、设立提示牌来吸引婴幼儿主动参与,还可以游戏的方式转移婴幼儿的注意力,如“点心店开张了,宝贝们快去吧”,提醒游戏中的婴幼儿先去吃点心,然后再继续玩。
3.提供机会
对婴幼儿为自己、同伴倒豆浆的行为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并在一日生活中多为婴幼儿提供自我服务的机会,让他们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收拾餐具、整理物品等,在生活自理中促进婴幼儿手眼协调、习得生活技能,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4.强化规则
经常采用儿歌指引、榜样示范等方式,自然随机地引导婴幼儿学习吃点心的规则,并在多次反复中帮助婴幼儿理解和掌握。如吃点心前要先洗手,打翻东西要马上收拾干净或请教师帮助,要坐在位子上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吃完后要将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吃完点心要擦嘴等,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活动建议
1.创设良好的环境,让“点心时间”自主又快乐
利用活动室的一角设置点心吧,创设温馨、舒适、有序的点心环境,提供品种各异的点心和适宜的点心用具,如漂亮的小盘子、小水壶、大小不同的调羹、小勺子、擦嘴的小毛巾等,还可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营造宽松、自主的氛围,愉悦身心,让婴幼儿吃得健康又快乐。
2.有目的地观察指导,帮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可利用“点心时间”对婴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认真观察婴幼儿吃点心的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还可将一些好的做法介绍给家长,以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养成婴幼儿定时定点用餐、自主有序、吃多少拿多少、与同伴一起分享好吃的食物、吃完后把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安排,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养重点
“点心时间”作为托班日常生活的环节之一,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教养重点,教师应有所侧重、逐步递进。如在适应阶段,为了帮助婴幼儿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可让婴幼儿一起吃点心(两餐间隔2小时左右),通过儿歌、故事等方式让婴幼儿知道吃点心的基本要求;在发展阶段,可创设温馨的点心吧,开展自助式点心活动,让婴幼儿尝试自我服务,习得一些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积累用点心的基本礼仪,如自倒茶水、整理餐具、分享食物等;在衔接阶段,婴幼儿已能较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可通过小集体活动“什么东西不能吃”、游戏“我爱吃的东西”等让婴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营养常识。
此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点心、茶水的品种,如点心的品种可有饼干糕点类、杂粮类、羹类、水果类等,饮品可有奶类(牛奶、豆浆)、茶类(水果茶、枸杞菊花茶)等。
4.借助各种途径,让“点心时间”成为婴幼儿的学习机会
可利用各种途径帮助婴幼儿积累相关经验、提升各种能力,如游戏“给杯子找家”、给“娃娃”喂食,有助于婴幼儿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促进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和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可在“娃娃家”投放一些点心餐具,教师以玩伴的身份参与,使婴幼儿了解一些用餐的基本规则和文明礼仪;吃点心前可引发婴幼儿对各种点心进行观察(如形状、图案、颜色、味道等)的兴趣,说说“今天的点心有什么不一样”,在享用点心的过程中促进婴幼儿认知、语言的发展。
附:相关活动举例
●喂食游戏
在区角活动中,提供一些游戏材料,如大嘴娃娃、小勺、食物,婴幼儿在给“娃娃”喂食的游戏情境中,有助于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
●小集体活动:什么东西不能吃
借助故事情境,让婴幼儿知道不能吃掉在地上、不干净的食物和不健康的垃圾食品。
●亲子活动:夹心饼干
可组织家长到幼儿园与婴幼儿一起开展“自制夹心饼干”的活动,让家长和婴幼儿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DIY的乐趣。
托班创意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小勺舀起各种豆子,较平稳地放入饮料瓶中。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水溶c100饮料瓶每人一只;
黄豆子分别放在几只小碗中;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勺;
宝宝哭声、大猫小猫音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小勺舀起各种豆子,较平稳地放入饮料瓶中。
活动过程:
一、选瓶宝宝。
教师:听,是什么声音啊,幼儿:哭声。教师:你们知道是谁在哭吗?我们来找一找。
二、发现瓶宝宝在哭,教师:瓶宝宝为什么会哭呢?
三、喂瓶宝宝。
激发幼儿操作爱好:让我们用豆子"喂"瓶宝宝,让瓶宝宝吃饱了唱歌。
1、师示范:拧开瓶盖——用勺子舀豆——轻轻放进瓶内——拧紧瓶盖。等一会老师要发给宝宝一个小碗,小碗里面会放豆豆,(教师引导幼儿喂豆子:"瓶宝宝,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你们的瓶宝宝吃饱了吗?让我们把帽子戴上,拧,拧,拧拧紧。)
3、幼儿练习喂瓶宝宝吃豆子,最后拧上瓶盖。
四、瓶宝宝唱歌
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摇动瓶宝宝
托班创意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向前跳跃,发展协调能力。
2、培养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兔子头饰每人一个,红绿蘑菇是孩子的2-3倍,红、绿篮子各一个。
活动重点:能双脚向前跳
活动难点:跳时轻轻跳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老师(兔妈妈)幼儿(兔宝宝)兔宝宝们你们走的&39;本领大吗?你是怎么走的呀?(引导孩子说出小兔走路跳跳跳)师边念儿歌边跳:兔宝宝真漂亮,长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跳跳跳。孩子们学轻轻跳。宝宝的本领真大,我们种的蘑菇长大了,我们一起去采蘑菇吧。
2、游戏兔宝宝采蘑菇
我们有两只篮子是什么颜色的呀,采蘑菇喽!我们一定要跳着去采蘑菇,每次只能采一个,采回来后放到和蘑菇一样颜色的篮子里。
a、提醒幼儿学兔跳轻轻跳。
b、提醒每次只能拿一个蘑菇。
c、鼓励幼儿多采几次。
3、吃蘑菇(调节幼儿活动量)我们肚子饿了休息一下吃点蘑菇吧。
4、再次采蘑菇后结束,我们的本领真大采了这么多蘑菇,我们一起抬回家吧。
托班创意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爬爬、跳跳、跑跑的活动中,感知小草绿绿软软的特征。
2、尝试用牙刷沾上绿色颜料,在纸上点刷草地。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并保持愉快情绪参加游戏。
教学准备:
1、人手一把小牙刷
2、兔子标本一只
3、绿颜料2盒
4、大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到草地上去玩,踩踩软软的青草,在草地上找野花、小虫子。
1、春天到了,天气多好啊,跟着妈妈到草地上去玩吧。
2、找一找草地上有什么?(引导幼儿找找草地上的野花和小虫子。)
(二)边念儿歌“小草青青”边做动作
1、小草青青真漂亮,谁爬出来了?(小虫爬爬)小草青青,还有谁跳出来玩了?(小兔跳跳)小草青青,我们宝宝也出来玩了?(宝宝跑跑)(教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在草地上做相应的动作。)
2、真好玩,宝宝们到妈妈身边来休息一会。(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三)小兔吃草,用牙刷沾上颜料,在纸上点刷成草地。
1、咦,我好像听到谁在哭?小兔生病了。(教师指远处白纸上的小兔。)不能到草地上玩,怎么办?
2、我们来用能干的小刷子,帮助小兔子家刷上草青的小草地。
3、教师示范用牙刷沾上颜料,在纸上点刷成草地。
4、宝宝们,来跟妈妈一起刷。(教师个别指导。)
(四)幼儿在草地上模拟小兔吃草。
幼儿自由在草地上做游戏。
托班美术教案:有趣的泡泡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每组1份分别用多种水彩颜色着色的洗洁净,每人一根吸管。
2、范画:泡泡画1张。
3、每人1张作画卡片。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玩捉泡泡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范画)师:瞧!这画上有各种颜色的圆圈圈,多漂亮呀!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话出来的&39;吗?
三、出示工具材料,教师演示泡泡画的过程。
1、这里有五种颜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们是红色、黄色、绿色、兰色和紫色。还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颜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丽的泡泡画。
2、教师演示泡泡画
(1)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舔一下。
(2)对着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一个彩色的泡泡。
(3)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要经常变换颜色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
四、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现在请小朋友来吹泡泡作画,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泡泡。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画作业。鼓励幼儿把空白画纸都画满。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五、作品展示,外出继续玩捉泡泡游戏。
托班创意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宝宝感受雨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说说雨是什么样子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感图片—下雨了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动感图片—下雨了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天气怎么样了?(下雨了)
2.提问:仔细看看,雨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长长地、哗啦啦的、湿湿的。)
3.教师小结:雨是细细的,长长地,有哗啦啦的声音,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还是都透明的。
4.让幼儿思考:为什么说雨是透明的呢?
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感知,理解“透明”的.含义。
教师告诉幼儿,因为我们能看到远处的大树、大山还有小船。
5.教师拿一块小玻璃,加深对透明的理解。
嘢!我看到小朋友了,玻璃是不是透明的呢?
6.让宝宝回家找透明的东西。
水杯,塑料袋子等。
托班创意活动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的主要线索,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蟋蟀的快乐夏天。
2、幼儿能根据已有经验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对夏天的感受。
3、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故事所表现的夏天的美好意境。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用书
3、夏天昆虫和景物图片
4、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蟋蟀的声音,吸引幼儿的兴趣。
(1)听!这是谁在唱歌?
(2)你们知道蟋蟀在什么季节会唱歌吗?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的主要线索,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蟋蟀的快乐夏天。
(1)幼儿欣赏故事开端,播放课件,知道蟋蟀带的礼物是三朵向日葵。
(2)有一天,蟋蟀觉得很无聊,他决定去拜访好朋友,你瞧!他的手里拿着什么?
(3)幼儿讲述“三朵美丽的向日葵”,引导幼儿数一数。于是,蟋蟀开始出发啦!
3、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夏天》。
(1)蟋蟀要去找好朋友,他的好朋友是谁?
(2)蟋蟀带了什么礼物给她的好朋友?
(3)他找了三个好朋友,分别是禅先生、青蛙、萤火虫;礼物是三朵美丽的向日葵。
4、能根据已有经验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对夏天的感受。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夏天》。重点出示三幅图片,与幼儿一起观察讲述。
(2)你喜欢哪一幅?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3)教师出示夏天的昆虫,蝉先生的家。
a他找的第一个朋友是谁?一起在做什么?
b蟋蟀和蝉先生一起觉得怎么样?为什么?
c蟋蟀走呀走呀,你看!他的`向日葵怎么了?
(4)教师出示夏天的景物和动物,荷花池里的青蛙。
a离开蝉先生的家,蟋蟀来到了哪里?
b请你用你的小眼睛看一看这一幅美丽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又好听完整的话来说说。
c引导幼儿用描述性的语句说“天气、环境,如:天空布满乌云、雨滴滴答答地落下来,吃凉凉的冰棒等”
(5)教师出示教师出示夏天的昆虫,萤火虫
a蟋蟀离开了青蛙,来到了萤火虫的家。
b蟋蟀和萤火虫做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c这就是蟋蟀夏天最快乐的一天。
5、教师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述对夏天的感受。
(1)你觉得你的夏天是怎么样的?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2)可以分组讨论,在集体讲述。
6、幼儿感受和体验故事所表现的夏天的美好意境。
(1)完整欣赏故事::让我们一起把刚刚蟋蟀的一天编成一个好听得故事。
(2)幼儿讲述::蟋蟀是什么季节去找好朋友的?你来帮蟋蟀想想,带什么出门才不会让自己很热?如果你是蟋蟀的好朋友,你会和他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3)幼儿与教师一起看书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讲。
四、活动结束
你有你快乐的一天吗?请你在活动区用上你的蜡笔、水彩笔,绘画出你的快乐夏天,好吗?
托班创意活动教案(优秀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