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优秀教案 >

九年级数学课件教案

时间: 新华 优秀教案

九年级数学课件教案篇1

[本课知识要点]

会画出这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类函数的性质.

[MM及创新思维]

同学们还记得一次函数与的图象的关系吗?

,你能由此推测二次函数与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

,那么与的图象之间又有何关系?

.

[实践与探索]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与的图象.

解列表.

x…-3-2-10123…

…188202818…

…20104241020…

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3所示.

回顾与反思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

探索观察这两个函数,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有那些是相同的?又有哪些不同?你能由此说出函数与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

例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与的图象,并说明,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得到抛物线.

解列表.

x…-3-2-10123…

…-8-3010-3-8…

…-10-5-2-1-2-5-10…

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4所示.

可以看出,抛物线是由抛物线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

回顾与反思抛物线和抛物线分别是由抛物线向上、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

探索如果要得到抛物线,应将抛物线作怎样的平移?

例3.一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相同,顶点纵坐标是-2,且抛物线经过点(1,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解由题意可得,所求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为(0,-2),

因此所求函数关系式可看作,又抛物线经过点(1,1),

所以,,

解得.

故所求函数关系式为.

回顾与反思(a、k是常数,a≠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归纳如下:

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当堂课内练习]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

,,.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你能说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吗?

2.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3.函数,当x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函数取得最值,最值y=.

[本课课外作业]

A组

1.已知函数,,.

(1)分别画出它们的图象;

(2)说出各个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3)试说出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2.不画图象,说出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说明它是由函数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3.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0),求a的值.这个函数有还是最小值?是多少?

B组

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与的图象的大致位置是()

5.已知二次函数,当k为何值时,此二次函数以y轴为对称轴?写出其函数关系式.

[本课学习体会]

九年级数学课件教案篇2

一、教学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20人,男女比例失衡。由于新接手教学,对全班具体情况不甚了解,总体来看,本班成绩还算可以,能立于年级上游水平(上期末第三)。但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已经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就连简单的基础知识都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整体上学生仍然缺乏推理的思考方法,在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上课不是很专心,而且过于自负,自我感觉良好,目空一切,学习习惯有待改善。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章:命题与证明;第3章:图形的相似;第4章:锐角三角形函数;第5章:概率的计算

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三章:圆;第四章:统计估计。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会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会根据实际意义检验求的解是否合理;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降低次数,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2、了解定义、命题、公理和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掌握用综合法证题的格式,并使学生体会到证明的过程步步有理有据;

3、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进行比例的变形,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理解相似形的概念,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变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能利用图形相似一些实际问题。

4、理解锐角的正统、余弦及正切的定义,会运用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理解概率的意义,会用频率估计概率,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能运用概率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理解反比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7、体会并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利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理解圆及及其有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性质;探索并掌握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掌握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有关理念,熟悉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9、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能借用工具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知识。

10、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并能应用重要的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九年级数学课件教案篇3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进入初三,学生成绩差距较大。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今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完成九年级下册的内容

1.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五种基本函数关系式,会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用逻辑推理的思想来证明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定理。

3.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4.通过关於图形和证明的教学,进一步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

二.本学期在提高教学质量上采取的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

2.注意教科书的系统性,使学生牢固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

3.注意发展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

5.鼓励合作学习,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差生成绩。

三.教学具体安排。

1.第一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2.第二周.等腰梯形,中位线,反证法,以及复习题

3.第三周.数据分析与决策.

4.4周.复习数与式

5.5周.复习方程与不等式

6.6周.复习函数

7.7周.复习图形的认识

8.8周.复习图形与变换

9.9周.复习图形与坐标

10.10周.复习概率与统计

11.11周.复习课题学习

12.12周.模拟考试与讲评

13.13周.市检

14.14周.重要知识点的再梳理

15.15周.一些常见题的训练

16.16周.做往年的中考题

17.17周.考试方法和考试心理的辅导.

九年级数学课件教案篇4

1.正确认识什么是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理解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特点.

2.能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作出一个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对称图形.

重点

中心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难点

中心对称性质的推导及理解.

复习引入

问题:作出下图的两个图形绕点O旋转180°后的图案,并回答下列的问题:

1.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两个图形是否重合?

2.各对应点绕O旋转180°后,这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老师点评:可以发现,如图所示的两个图案绕O旋转180°后都是重合的,即甲图与乙图重合,△OAB与△COD重合.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探索新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ABC,分两种情况作两个图形:

(1)作△ABC一顶点为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

(2)作关于一定点O为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

第一步,画出△ABC.

第二步,以△ABC的C点(或O点)为中心,旋转180°画出△A′B′C和△A′B′C′,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中可以得出△ABC与△A′B′C是全等三角形;

分别连接对称点AA′,BB′,CC′,点O在这些线段上且O平分这些线段.

下面,我们就以图(2)为例来证明这两个结论.

证明:(1)在△ABC和△A′B′C′中,OA=OA′,OB=OB′,∠AOB=∠A′OB′,∴△AOB≌△A′OB′,∴AB=A′B′,同理可证:AC=A′C′,BC=B′C′,∴△ABC≌△A′B′C′;

(2)点A′是点A绕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即线段OA绕点O旋转180°得到线段OA′,所以点O在线段AA′上,且OA=OA′,即点O是线段AA′的中点.

同样地,点O也在线段BB′和CC′上,且OB=OB′,OC=OC′,即点O是BB′和CC′的中点.

因此,我们就得到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例题精讲

例1如图,已知△ABC和点O,画出△DEF,使△DEF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分析:中心对称就是旋转180°,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就是绕O旋转180°,因此,我们连AO,BO,CO并延长,取与它们相等的线段即可得到.

解:(1)连接AO并延长AO到D,使OD=OA,于是得到点A的对称点D,如图所示.

(2)同样画出点B和点C的对称点E和F.

(3)顺次连接DE,EF,FD,则△DEF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例2(学生练习,老师点评)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点O,画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中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及其它们的应用.

作业布置

教材第66页练习

九年级数学课件教案篇5

一、情境导入

如图是两个自动扶梯,甲、乙两人分别从1、2号自动扶梯上楼,谁 先到达楼顶?如果AB和A′B′相 等而∠α和∠ β大小不同,那么它们的高度AC 和A′C′相等吗?AB、 AC、BC与∠α,A′B′、A′C′、B′C′与∠β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 ---导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合作探究

见课本

2、三角函数 的定义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

∠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 做∠A的正弦(sine),记作s inA,即s in A=

∠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cosine),记作cosA,即cosA=

∠A的对边与∠A的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tangent) ,记作tanA,即

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统称∠A的三角函数.

注意 :sinA,cosA, tanA都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单独的 “sin”没有意义 ,其中A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写。

师:根据上面的三角函数定义,你知道正弦与余弦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吗 ?

师:(点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生:独立思考,尝试回答 ,交流结果.

明确:0<sina<1,0 p="" <cosa<1.

巩固练 习:课内练习T1、作业题T1、2

3、如图,在Rt△ABC中,∠C=90°,AB=5,BC=3, 求∠A, ∠B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边之间的关系求出各函数值。

师:观察以上 计算结果,你 发现了什么?

明确:sinA=cosB,cosA=sinB,tanA•ta nB=1

4 、课堂练习:课本课内练习T2、3,作业题T3、4、5、6

三、课 堂小结:谈谈今天 的收获

1、内容总结

(1)在RtΔA BC中,设∠C= 900,∠α为RtΔABC的一个锐角,则

∠α的正弦 , ∠α的余弦 ,

∠α的正切

(2)一般地,在Rt△ ABC中, 当∠C=90°时,sinA=cosB,cosA=sinB,tanA•tanB=1

2、 方法归纳

在涉及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时, 常借助三角函数定义来解

九年级数学课件教案篇6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地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渗透数学公式的简单美和结构的严谨美,展示了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2.教学难点:平均数的简化计算.

3.教学疑点:平均数简化公式的应用,a如何选择.

4.解决办法:分清两个公式,公式②的运用要选择一个适当的a.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与数据打交道,例如,电视台每天晚上都要预报第二天当地的最低气温与气温,商店每天都要结算一下当天的营业额,每个班次的飞机都要统计一下乘客的人数等.这些都涉及数据的计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教师出示幻灯片)

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1.怎样比较两个人的成绩?2.应选哪一个人参加射击比赛?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可能想到去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让学生动手具体算一下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结果它们相等在学生无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这正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写出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注意,还能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整体感知

解决类似上述的问题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据之做出推断的科学,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根据样本的性质去推测总体的性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它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章我们将学习统计学的一些初步知识.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平均数.

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看下面问题:

某班第一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

869110072938990857595

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动笔计算,并找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讲完引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求平均数方法,这样做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能有深刻的认识.

2.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

那么①

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读作“x拨”.

这是在初中数学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带有省略号的用字母表示的n个数相加的一般写法.学生对此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太习惯,要向学生强调,采用这种写法是简化表示,是为了使问题的讨论具有一般性.教师应通过对公式的剖析,使学生正确理解公式,并掌握公式中各元素的意义.

3.平均数计算公式①的应用

例1一个地区某年1月上旬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

-6,-5,-7,-6,-4,-5,-7,-8,-7

求它们的平均气温.

让学生动手计算,以巩固平均数计算公式(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应强调:①解题格式.②在统计学里处理的数据包括负数.③在本章中,如无特殊说明,平均数计算结果保留的位数与原数据相同.

例2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10208200205202218206214215207195207218192202216185227187215

计算它们的平均质量.(用投影仪打出)

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计算,然后一起对答案.由于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正好为下面提出简化计算公式作好铺垫.

教师提出问题:像例2这样,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因而容易出错,有没有较为简便的算法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都接近于哪一个数?启发学生讨论,寻找简便算法.

学生回答:数据都在200左右波动,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200,转而计算一组数值较小的新数据的平均数,至此让学生再一次两人一组用简便方法计算例2,并与前面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是否一样.

讲完例2后,教师指出几点:常数a的取法不是惟一的;读作“x——撇——拨”;;简化计算的结果与前面毛算的结果相同.

通过学生的动手计算,若产生困难或错误,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公式②的推导更容易接受.

3.推导公式②

一般地,当一组数据的各个数值较大时,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适当的常数a,得到

那么,

因此,

即②

为了加深学生对公式②的认识,再让学生指出例2的、、各是什么?(学生回答)

课堂练习:

教材P148中~P149中1,2,3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1.统计学是一门与数据打交道的学问,应用十分广泛.本章将要学习的是统计学的初步知识.

2.求n个数据的平均数的公式①.

3.平均数的简化计算公式②.这个公式很重要,要学会运用.

方法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学到了示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当数据比较小时,可用公式①直接计算.当数据比较大,而且都在某一个数左右波动时,可选用公式②进行计算.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3中1、2、3、4.

九、板书设计

5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