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优秀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

时间: 新华 优秀教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1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关系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二: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三:不等式的两边都乘(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不等式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

①含义: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

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①一般地,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相等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定义判别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了解分式方程增根产生的原因,掌握验根的方法。

2.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会用去分母求方程的解。

教学重点:

去分母法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教学难点:

验根的方法。分式方程增根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下列方程中哪些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哪些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1);(2);(3);(4);

(5);(6);(7);(8)。

讲授新课:

1.由上述归纳出分式方程的概念:只含有分式或整式,且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

2.讨论分式方程的解法:

(1)复习解方程时,怎样去分母?

(2)讲解例1:解方程(按课文讲解)

归纳: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

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3)讲解例2:解方程(按课文讲解)

归纳:在去分母时,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我们把它叫做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常把求得得根代入原方程的最简公分母,看它的值是否为0,若为0,则为增根,必须舍去;若不为0,则为原方程的根。

想一想:产生增根的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P1451t,2t。

课堂小结:什么叫做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为什么要检验?怎样检验?

布置作业:见作业本。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3

一、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二、自主学习:

(一)知识我先懂:

方差: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方差:即用

来表示。

给力小贴士: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波动性越。

(二)自主检测小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组数据如下:

甲组:1091181213107;

乙组:7891011121112.

分别计算出这两组数据的极差和方差,并说明哪一组数据波动较小.

三、新课讲解:

引例:问题: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0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0、13、7、13、10、8、11、8;

乙:8、13、12、11、10、12、7、7、10、10;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我们可以计算它们的平均数:=)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我们可以计算它们的极差,你发现了)

归纳:方差: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方差:即用来表示。

(一)例题讲解:

例1、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段巍1314131213

金志强1013161412

给力提示:先求平均数,在利用公式求解方差。

(二)小试身手

1、.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是,但S=,S=,则SS,所以确定

去参加比赛。

1、求下列数据的众数:

(1)3,2,5,3,1,2,3(2)5,2,1,5,3,5,2,2

2、8年级一班46个同学中,13岁的有5人,14岁的有20人,15岁的15人,16岁的6人。8年级一班学生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方差公式:

给力提示:方差越小说明这组数据越。波动性越。

每课一首诗:求方差,有公式;先平均,再求差;

求平方,再平均;所得数,是方差。

五、课堂检测:

1、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10.810.911.010.711.111.110.811.010.710.9

小兵10.910.910.810.811.010.910.811.110.9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六、课后作业:必做题:教材141页练习1、2选做题:练习册对应部分习题

七、学习小札记:

写下你的收获,交流你的经验,分享你的成果,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4

不等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②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认识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探寻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认识不等式。

三、教学难点

通过认识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寻找相等的量和不等的量

师:我们学过等式,知道利用等式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关系同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本章我们就来了解不等式有关的内容。

师:既然不等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家肯定能举出不少例子。

生:

师:还有其他例子吗?

(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拿出给同学们参考一下。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能按要求把所给出的图形补成以某直线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能依据图形的轴对称关系设计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要画出点A关于L的轴对称点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掌握有关轴对称图形画图的操作技能,并能利用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来设计轴对称图形,掌握有关画图的技能及设计轴对称图形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讨论。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轴对称的相关的性质: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

2.轴对称的三个重要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出问题:

二、探索练习:

1.提出问题:

如图: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

你能画出这个图案的另一半吗?

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难点的想法。

2.分析问题:

分析图案:这个图案是由重要六个点构成的,要将这个图案的另一半画出来,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只要画出这个图案中六个点的对应点即可

问题转化成:已知对称轴和一个点A,要画出点A关于L的对应点,可采用如下方法:`

在学生掌握已知一个点画对应点的基础上,解决上述给出的问题,使学生有一条较明确的思路。

三、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1.如图,直线L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试画出与线段AB关于直线L的线段

3.如图,已知直线MN,画出以MN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如何画出它的对应点,以及如何补全图形,并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知道如何设计轴对称图形。

教学后记: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比较好,但对于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来设计图形觉得难度比较大。因本节课内容较有趣,许多学生上课积极性较高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6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7

等腰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如:

1.知识目标: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应用这些公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及合情推理与演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难点: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 导出公理

请学生回忆并整理已经学过的8条基本事实。其中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有以下三条:

.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在此基础上回忆全等三角形的另一判别条件:1.(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并要求学生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公理进行证明;

.回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已知:如图,∠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D,∠B=∠E(已知),

又∠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180°-(∠A+∠B),

∠F=180°-(∠D+∠E),

∴∠C=∠F(等量代换)。

又BC=EF(已知),∴△ABC≌△DEF(ASA)。

第二环节:折纸活动探索新知

提问:“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索这些性质的,你能再次通过折纸活动验证这些性质吗?并根据折纸过程,得到这些性质的证明吗?”

第三环节:明晰结论和证明过程

让学生明晰证明过程。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高三条线重合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1:复习引入

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

(1)7/9×13-7/9×6+7/9×2=;

(2)-2、67×132+25×2、67+7×2、67=;

(3)992–1=。

设计意图:

如果说学生对因式分解还相当陌生的话,相信学生对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应该相当熟悉。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用简便方法计算——因数分解这一特殊算法,使学生通过类比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从而为因式分解的掌握扫清障碍,本环节设计的计算992–1的值是为了降低下一环节的难度,为下一环节的理解搭一个台阶。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2:导入课题

P165的探究(略);

2、看谁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活动3:探究新知

看谁算得准:

计算下列式子:

(1)3x(x-1)=;

(2)(a+b+c)=;

(3)(+4)(-4)=;

(4)(-3)2=;

(5)a(a+1)(a-1)=;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a+b+c=;

(2)3x2-3x=;

(3)2-16=;

(4)a3-a=;

(5)2-6+9=。

在第一组的整式乘法的计算上,学生通过对第一组式子的观察得出第二组式子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这两组式子的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一个初步的意识,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4:归纳、得出新知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a(a+1)(a-1)=a3-a

a3-a=a(a+1)(a-1)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5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