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认真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贝壳的神奇,激发学生大胆想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海景,导入学习
1、孩子们结合自己看到的大海说说大海给你留下的印象。
2、欣赏海景(图画、背景音乐或课件)。师:大海是美丽的,阳光像温暖的手,缓缓地抚过沙滩,鹅卵石斑斑点点反射出柔和的光圈。躺在沙滩上,睁眼就可以看到天蓝如海。偶尔有几只海鸥嘎嘎地叫着掠过视野。海边有人在游泳,他们不时来来回回地跑上岸,沐浴,穿衣,或者从海里拖出巨大的海蜇。近处一位小姑娘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踏着欢快的步子拾贝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课文里也来了许多小贝壳,我们一起去听听它们想告诉我们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勾画生字,多读几遍。
2、把自己会认的生字自豪地读给同桌的伙伴听。
3、做“捡贝壳”的生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识记生字新词。(出示课件或小黑板,小黑板贴贝壳生字卡片。海滩上有许多小贝壳,小贝壳身上有生字,学生捡到哪个贝壳,就认读上面的生字,并组成词语。)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或者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问梳理问题。
三、仔细读文,体会感情
1、朗读课文,进入情景。
我们也到大海边去把这些大海的“礼物”带回教室。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拿出自己准备的小贝壳。
2、请学生仔细观察手中贝壳的外形、花纹和颜色,说说看到了什么,想问什么。(适当结合课文,了解文中所写的贝壳的特点:“皱纹多又多”。)
3、学生放好贝壳,练习朗读课文第一节,重点读好三、四行诗,要读出对贝壳的好奇。
4、交流、了解贝壳知识。
(1)老师利用课件展示贝壳图片,并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贝壳的知识。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美丽的贝壳。
5、朗读第二节诗,与贝壳交流。
(1)小贝壳听了你们的赞美可高兴了,脸上的“皱纹”更明显了,你知道这些“皱纹”代表什么吗?在儿歌里去找到答案勾出来,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练习读第二节诗。
(3)教师播放海浪的录音,引导学生想象:站在大海边,对着贝壳问出你想问的问题。
(4)请学生轮流告诉大家自己的问题,其他同学扮演小贝壳,争取回答他的问题。
6、分角色朗读全文,达到熟读成诵。
四、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想想:如果贝壳们一起在沙滩上,可以做些什么事呢?请小组讨论一下,为贝壳们编个有趣的故事。
2、展示交流。
五、巩固生字词,练习写字
1、读课后第二题,进行扩词训练。
2、出示8个要求会写的字请学生认读。
3、让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带”、“海”、“那”。
5、学生练习写字,展示写得好的字。
教学反思
随着课堂改革的全面展开,在教学的实践中,使我不时的以课改的新观念来武装自身,以新的规范驾驭着艺术课堂。自从教了艺术课后,我感觉到了艺术课内容的丰富多彩,深受小朋友们的欢迎,他们在玩中学、乐中思,感悟到艺术课强调的是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相互的渗透,教学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来传授知识,甚至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它所要求的艺术能力比过去讲的:“知识技能”要丰富得多。
下面就结合《小贝壳》这一课来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1、注重美育的培养。让同学在艺术中体验美、表示美、发明美。同时,让他们在美中体验艺术,使他们了解到艺术自身就是一种美。在本节课中,教师鼓励同学拿起笔来,放开歌喉,用绘画、唱歌等艺术形式来表示大海的壮美。
2、“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始终是同学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是一种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设计的绘画、游戏、歌唱、扮演等一系列活动给了小朋友们充沛想象与活动的机会,使同学得到了幸福快乐的情感体验。同学能愉快、自然、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群体活动可使同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才干激发同学的创新能力。
3、重过程、重思维、重实践。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同学踊跃发言、讨论、积极研究、考虑,充沛体现了同学审美、发明思维、合作交流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使同学提高了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4、注重人文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艺术情感的潜能,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
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教案篇2
《咕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兔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狮子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建议学时数:2课时
三、学生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读书的过程中形成和落实体会和感悟。
四、设计理念
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有着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设计特色]
充满激情地读,思维敏捷地说,动之以情地演,将思维训练、语言发展、情感熏陶交融在一起,相互促进,整体提高。
五、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
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
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4、议一议
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
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
4、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看”“玩”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羊”和“足”)
4、生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
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
(示图1)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
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
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5、指导朗读
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二)学习3—7自然段
1、听到他的喊声,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他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狮子跟他们有什么不同?他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7自然段,划出描写狮子的句子。
3、(示图2、图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狮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慌慌张张、不慌不忙)
动物们慌慌张张是因为
狮子不慌不忙是因为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8—10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谁知道呢?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兔的话)
(四)学习11—12自然段
睢,连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为什么?(没思考)怎么办呢?读11、12自然段。
(示图4)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兔又会怎样呢?
三、总结深化
1、现在,你最想对谁说句话,说什么?
2、戴头饰表演“咕咚”这个故事。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填到“词语花篮”中。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同步读本》中的《数星星的孩子》。
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教案篇3
一、教材简说
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字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按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王、中、叶、打、江”5个字,认识“竖钩”和“提”两个笔画和偏旁“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江南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字入手 导入课题
1.小朋友,现在看老师写一个字,如果你认识就把小手举起来。(板书“排”)
2.(指名读)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识这个字?(板书“排”的拼音)
3.用这个字可以组哪些词语呢?
4.老师也有一个词,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板书“竹”)
5.齐读“竹排”。谁知道“竹排”是什么?(先指名说,然后播放课件,让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乡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再次齐读。
6.今天,我们要学一首与竹排有关的儿歌。(补充课题其它的字)谁愿意读一读课题?(指名读然后齐读)
7、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8、你们可真会提问题。如果你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你自己就会弄明白,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弄明白这些问题呢?
(二)初读课文,文中识字
1.要想弄明白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读儿歌,我们来读一读儿歌好不好?
2.读儿歌之前老师想问问小朋友,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呢?
3.现在翻到课本56页,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听好读书的要求:读儿歌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识它,遇到难读的句子,你就多读几遍,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读的认真,识字最快。(生读师巡视指导)
4.检查认字情况。
⑴谁愿意说说通过自己的努力你都认识了哪些字?
⑵大家都用喜欢的方式认识了字,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⑶(屏幕显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这些字?(指名读。如果有些字读得不太准,可请别的小朋友当老师教,然后点击屏幕出现拼音,让生自己读一读,最后再去掉拼音读)。
⑷你们用什么好办法牢牢记住这些字的样子呢?(引导学生利用喜欢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⑸利用识字卡片开火车,识字组词。
(三)创设情境,入情朗读
1.播放配乐课件(根据课文内容制作)
2.你看到了什么?
3.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觉?(引导生感受画面的美)
4.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觉读一读儿歌好不好?(齐读)
5.“小小竹排顺水流”怎么就叫顺水流呢?(指名回答后播放“顺水流”课件)
6.你看,这小小的竹排流得多自在呀,如果你坐在上面,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呢?(指名自由说)
7.在课件画面中(出示从“鸟儿唱——绿油油”齐读)
8.小朋友们“树木密”是什么意思?(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认识“树木密”就是树木一棵挨着一棵而且长势旺盛)。“禾苗”在哪儿?你能下来指一指吗(指名)?这禾苗什么样子呢?“绿油油”是什么意思呢?(理解后,练习“绿油油”的正确读音。“油”变成一声)。
9.你还看到了什么绿油油的呢?(拓展练习)
10.小朋友看着这么美的景色快乐吗?那就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几句话。(出示前后句,配乐熟读成诵)谁愿意自己快乐的读一读?……谁还能比他更快乐?(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江南的美景,为学习最后一句打下基础)
11.小朋友们,看着美丽的画面,听着你们快乐的朗读,老师都要陶醉了,也很想读一读,可以吗?你们闭上眼睛,在脑中想像江南的美景好吗?
12.从老师的朗读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美)
13.江南是个好地方,还有更美的呢。(播放课前收集的有关图片,简介江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14.看到这些美景,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15.看到这些美景,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说——(屏幕出示最后一句师感情朗读。)
16.小朋友们,喜欢江南的美景吗?请你也发自内心的发出你们的赞叹吧(指导感情朗朗最后一句,再读中感悟)。
如:师:小竹排……鱼儿游。——生接:(最后一句)
师:两岸树木密……绿油油。——生接:(最后一句)
师:多美的江南啊,看着这美景,我们要高声说——生接最后一句。
17.小朋友们,现在弄明白小小竹排为什么在画中游了吗?这“画”字指的是什么呀?这“游”是指……(游玩……)
(四)课内拓展
1.小朋友们,我们背过一首诗就是描写江南景色的,谁能背这首诗?(指名背诵《江南》)
2.出示诗齐读
(五)课外延伸
当小导游,把江南美景介绍给爸爸妈妈。并背一背课文。
板书:
小小竹排画中游
→美→画中游
鸟儿
鱼儿
树木
禾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老师想欣赏一下美丽的江南景色,哪个小导游愿意带我去?
2.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过的生字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单个读,齐读)
3.试背课文:小朋友,江南的景色这么美,你有没有永远把它记在脑中呢(指名背诵)?
(二)完成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采取各种方法练读)
2.(继续扩词)除了这些词,你还能说出哪些词?并练习用本课要认的其它字组词。
3、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说一句话。
(三)指导写字
1.小朋友们,字我们认识了,课文也背下来了。现在我们应该动手写一写了。今天我们要学写五个字,老师要看一看谁写得最认真,写得最漂亮。
2.范写生字。指导学生写“木”“十”的写法。然后要求学生依照课后练习描红。再认真观察字的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注意把字左右两部分写的匀称、美观。
3.生写师巡视指导。
4.在实物投影上评价部分生的字(从正反两方面评价)。
5.同桌作业互相找找优点、缺点。
6.巩固练习
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定标
激趣,引入新课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春天来了,耕耘播种,充满希望,春天来了,到处冰雪消融,使人感到一股暖意。你一定用心灵去感受了美好的春天。那就请你们把用眼睛看到的、用鼻子闻到的,用耳朵听到的,都说出来吧。
春天来了,她像一位魔法师,周围的事物都有发生了很大变化。板书“柳树()了”。(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教师强调“醒”是后鼻音。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互动一】(教师点拨:)
<一>、初读,掌握字词
1.师范读,学生欣赏老师配乐朗诵。说说课文什么景物?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生词。
3.哪些生字是你的老朋友呢?大声读给大家听。
4.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1)偏旁识字:枝,梳,梢
形近字比较: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笔)
换偏旁:操──澡
熟字加偏旁:醒,软,雷
(2)同桌互相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教师强调“澡”读平舌音,“枝,树,梢,耍”读翘舌音。
(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
(4)做“一字开花”游戏。
(5)(课件出示词语)读词语(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打雷 雷雨 树枝 树梢 软和 梳洗 玩耍 苏醒
【互动二】(教师点拨:)
<二>、熟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3.再练习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测评训练
观察,正确书写
1.重点指导两个带言字旁的字“说、话”。学生观察“说、话”两个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言字旁的“点”要写的高一些,靠右一些,与横折提的“折”对齐。“折”画可以写得略向左斜。
3.“春”字的书写,关键是上半部分: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
4.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5.展示评价。
四、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shuō huà péng yoǔ chún tián zhǎng gāo
( ) ( ) ( ) ( )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讠—( )( )( )
日—( )( )( )
月—( )( )( )
3.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会认
醒 雷 澡 枝 软 梳 梢 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
2.学习课文,正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课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定标
<一>复习,巩固字词。
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雷、澡、软、梢、梳、醒、耍、枝
2.开火车认生字。
3.开火车形式读词:打雷 雷雨 树枝 树梢 软和 梳洗 玩耍 苏醒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互动一)(教师点拨)
<一>、看图,熟读课文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柳树醒了》。
2.自由读,读准音,并标小节号。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板书:春雷 春雨 春风春燕
(互动二)(教师点拨)
<二>、细读,理解课文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读书交流。
(1)学习第一节。
A.指名读。
B.想像: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话呢?
C.如果你是春雷,那就把这悄悄话说给组员们听吧!
D.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
E.指名读,评议。
F.比赛读,评选“朗读高手”。
(2)学习第二节。
A.指名读。
B.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这一小节呢?
C.比赛读,指导读。
(3)学习第三、四节。
A.音乐声中,教师引读第三、四节课文。
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生读)“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生读)。
B.春风中,柳树展示出它婀娜多姿、俏皮可爱的样子,你愿意让柳树变得更美吗?请哪位小画家上来画一画吧!
C.让学生带着想象好好地读一读课文。
(4)学习第五节。
A.醒了的小柳树可高兴了,他们在干什么呢?请你们找一找读一读吧!(生练习读)
B.指名读,评议。
C.全班读。
三、测评训练
1.小柳树的好朋友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孩子们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出示
春雷和柳树________,小柳树________,柳树对春雷说:“________。”
春雨帮助柳树_______,小柳树变得______,柳树对春雨说:“_______。”
春风帮助柳树_______,小柳树变得_______,柳树对春风说:“________。”
春燕和小柳树________,柳絮_______,柳絮边飞边说:“_______。”
孩子们和小柳树________,小柳树──,柳树对孩子们说:“_______。”
2.总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小柳树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春雷______________说话──柳树──醒了
春雨______________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______________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3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二、读儿歌
1.自己读儿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小问号。
2.学生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
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3.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
4.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5.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教案篇6
《尖尖的草帽》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小主人公在尖尖的草帽下微笑着等待蜻蜓飞落的心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关爱万物生灵的感情。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小主人公在尖尖的草帽下微笑着等待蜻蜓飞落的心情,从而产生亲近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前可找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认读生字卡片或课件;课文配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你们平时都跟哪些小动物亲近过,玩耍过?当时的心情怎么样?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也特别渴望和小动物亲近亲近,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提示课题:《尖尖的草帽》
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眼睛认真看,耳朵认真听,如果哪个字不认识可以标上拼音,一会儿多读几遍。
三、初读感悟,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把生字画出来,反复认读,把不懂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最后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引导学生互评、正音)
3、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句子。
4、开火车认读词语、生字。(可以用课件,也可以用生字卡片。)
5、再读课文,这次要让学生充分读,力求读的通畅,同桌两人还可以互相合作,练习朗读。在反复的读中感悟语文。
四、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提问: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发现小蜻蜓的?在哪儿发现的?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它的翅膀亮得像镀上了一层金子”。这里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你见过小蜻蜓吗?在哪儿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从而理解句义。
2、“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蜻蜓,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展开想象。
过渡: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从文中找找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3、课件出示:“我停住了。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
引导学生想象“我为什么要微笑?”
“我在等待时会想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继续发挥学生的想象,在全班交流感悟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亲身的情感体验去谈。
4、学生配乐朗读全文。
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此时此刻,你们想不想和小蜻蜓亲近亲近,那我们把它叫下来吧!让它飞下来,和我们玩一玩。”
五、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于文中的小朋友这样的想法或经历?你是怎样和小动物亲近的?
六、识字教学
本课有6个生字:尖、以、着、怕、要、把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力求引导学生自己识字。
七、作业
1、讲一个你和动物的趣事。
2、扩展阅读:童年书架里的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教案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通过观察学会写“玩、星”二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拓展说话训练。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在池塘里生活着许多活泼、快乐的小鱼。当月亮公公睁开眼睛,星星也醒来了并且一颗一颗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的真美丽。小鱼睡着了,它做了个甜甜的梦,你们听…(结合插图配乐想象)。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录音朗读)
你听到了什么?(学生一边说句子,老师一边展示活动画面。)
过渡语: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它学会好吗?
三、自读课文,充分感知课文内容
师:(要求)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小声把课文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没有关系,可以看看课后的生字表,通过拼音拼读出来,或者问问老师、问问同学都可以。
生:(自读课文:先小声跟录音读然后大声看课件指读最后各自看书读)
师:你会读了吗?先读给同桌听听好吗?
生:(同桌互读)
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谁能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
生:(指名读课文)
师:请生朗读。请你再试试好吗?
师:请学生评价朗读情况。朗读的时候应该要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谁来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有喜欢相同句子的同学都可以一起读一读。(小组齐读课文)指导书写“玩”。
过渡语:通过检查老师知道你们会读了。这是一首多么有趣的儿歌呀,我们应该把它读的更美一些,怎么读才更美呢?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1.全班配乐朗读课文,并指导学习“玩”字。
过渡语:是啊,这群活泼可爱的小鱼就是在水里愉快地玩耍了一整天,瞧,现在月亮公公出来了,小鱼们也都要回归池塘妈妈的怀抱了,看,天上那一闪一闪地向我们眨眼睛的星星多美丽啊!指导朗读。
2.天上星星落下来,为它盖床珍珠被。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来读……)小鱼怎么会盖一床珍珠被呢(课件出示)瞧,多么神奇呀!我们一起读一读。星星真的会落下来吗?星星怎么为它盖床珍珠被呢?请生回答。指导“星”字的书写。
星星来跟小鱼作伴啦,请同学们再看看儿歌内容,看看还有谁也来陪伴小鱼呢?
请学生回答。
3.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
师:你为什么喜欢,你听过催眠曲吗?好听吗?想象一下,风儿是怎样为小鱼唱催眠曲的?(音乐播放风声、波浪声,请学生模仿)
“波浪又把摇篮推”在这里什么就是小鱼的摇篮?有风儿为小鱼歌唱,有波浪做他的摇篮,多么幸福啊!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配乐)
在这么美的环境中,小鱼怎样啦?
4.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摆摆尾巴咂咂嘴。
小鱼睡得多香啊!指导理解“咂咂嘴”这个动作。
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在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充分激情地说:小鱼盖床“珍珠被”,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小鱼做了个甜甜的梦,它会梦见什么呢?假如你是小鱼,你会梦见什么呢?(采取先个别说出后,再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像说给同学们听)
生:思考回答
齐读课文。(配乐)
六、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尝试带上动作读课文。
2.男女生比赛朗读。
3.师生配合朗读课文。
4.尝试背诵。
七、教师小结
小鱼在睡梦中可能会看见我们写的这些汉字,看到我们班的孩子长大了,书写变漂亮了。他也梦到他长大了,离开池塘,到广阔的大海中去了。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而且要努力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八、作业布置
1.我要背诵《小鱼的梦》。
2.我要试着把《小鱼的梦》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