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1:复习引入
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
(1)7/9×13-7/9×6+7/9×2=;
(2)-2、67×132+25×2、67+7×2、67=;
(3)992–1=。
设计意图:
如果说学生对因式分解还相当陌生的话,相信学生对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应该相当熟悉。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用简便方法计算——因数分解这一特殊算法,使学生通过类比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从而为因式分解的掌握扫清障碍,本环节设计的计算992–1的值是为了降低下一环节的难度,为下一环节的理解搭一个台阶。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2:导入课题
P165的探究(略);
2、看谁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活动3:探究新知
看谁算得准:
计算下列式子:
(1)3x(x-1)=;
(2)(a+b+c)=;
(3)(+4)(-4)=;
(4)(-3)2=;
(5)a(a+1)(a-1)=;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a+b+c=;
(2)3x2-3x=;
(3)2-16=;
(4)a3-a=;
(5)2-6+9=。
在第一组的整式乘法的计算上,学生通过对第一组式子的观察得出第二组式子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这两组式子的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一个初步的意识,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4:归纳、得出新知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a(a+1)(a-1)=a3-a
a3-a=a(a+1)(a-1)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不等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②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认识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探寻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认识不等式。
三、教学难点
通过认识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关系,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寻找相等的量和不等的量
师:我们学过等式,知道利用等式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关系同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本章我们就来了解不等式有关的内容。
师:既然不等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家肯定能举出不少例子。
生:
师:还有其他例子吗?
(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拿出给同学们参考一下。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等腰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如:
1.知识目标: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应用这些公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及合情推理与演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难点: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 导出公理
请学生回忆并整理已经学过的8条基本事实。其中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有以下三条:
.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在此基础上回忆全等三角形的另一判别条件:1.(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并要求学生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公理进行证明;
.回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已知:如图,∠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D,∠B=∠E(已知),
又∠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180°-(∠A+∠B),
∠F=180°-(∠D+∠E),
∴∠C=∠F(等量代换)。
又BC=EF(已知),∴△ABC≌△DEF(ASA)。
第二环节:折纸活动探索新知
提问:“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索这些性质的,你能再次通过折纸活动验证这些性质吗?并根据折纸过程,得到这些性质的证明吗?”
第三环节:明晰结论和证明过程
让学生明晰证明过程。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高三条线重合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辨别唯物主义观点。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领悟反比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问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随宽x的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着函数,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在此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①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②能否用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③能否了解所讨论的函数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
分析及解答:
其中v是自变量,t是v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n是自变量,s是n的函数;
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
的形式,其中k是常数。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活动2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这样的函数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__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随注水速度u的变化而变化;
(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000cm3,立方体的高h随底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3)一个物体重100牛顿,物体对地面的压力p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1)能否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2)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3)能否比较深刻地领会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不能为零。
活动3
做一做: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相邻的两条边长为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师生行为:
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生能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学生能否顺利抽象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③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活动4
问题1:下列哪个等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
问题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4时,y的值。
师生行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引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分析及解答:
1、只有xy=123是反比例函数。
2、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的值。
解:(1)设,因为x=2时,y=6,所以有
解得k=12
因此
(2)把x=4代入,得
三、巩固提高
活动5
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3时,y=8。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y=2时x的值。
2、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学生独立练习,而后再与同桌交流,上讲台演示,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
四、课时小结
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依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发认识一旦建立概念,即已摆脱其原型成为数学对象。反比例函数具有丰富的数学含义,通过举例、说理、讨论等活动,感知数学眼光,审视某些实际现象。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图形的平移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平移的定义;2.平移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
2.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平移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平移的基本内涵的理解.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
教具准备
图片:一些游乐园的图片、辘轳、电梯等.
电脑演示:平移的过程,粒子运动及行星运转等.
教学过程
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游乐园内的一些项目吗?(或投影片放图片,或在电脑上演示幻灯片):旋转木马、荡秋千、小火车、滑梯……它们曾经使我们许多人乐而忘返.不过,你想过没有:小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开动时,火车头走了200米,那车尾走了多少米呢?
Ⅱ.讲授新课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节:生活中的平移(电脑演示:P57的图3—1,然后提出问题)
(1)图3—1中,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形状、大小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好,(电脑出示问题,并演示四边形ABCD移动到四边形EFGH的位置的过程)
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的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如下图),那么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课堂引入:
下表显示的是上海20__年2月下旬和20__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如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呢?
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比较两段时间气温的高低,求平均气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20__年和20__年上海地区的平均气温相等,都是12度.
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什么差异呢?
根据两段时间的气温情况可绘成的折线图.
观察一下,它们有区别吗?说说你观察得到的结果.
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到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range).
四、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
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唯一,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