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

时间: 新华 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1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沉的主旨,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2.感悟这篇微型小说中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发现不同。

过渡: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小说。在前两课,我们学习了《桥》和《穷人》,一篇篇幅短小,一篇篇幅较长,但情节都扣人心弦。今天这篇小说大家应该已经提前看过了,大家能结合它给你的初步感觉来说说它和前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预设:学生就初步印象来谈,不要求详细、深入,可从篇幅、结尾或读后的感觉来谈。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课前六年级 导语,了解相关背景。(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星轰炸。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没有小的时间点,只有大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一列火车车厢里。主要人物:老兵、老妇人、两个小姑娘。

事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列车上的小插曲。一位老妇人反复地数“一、二、三”,招致两个小姑娘的嘲笑,在老兵的叙述中,大家才知道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而老兵也即将奔赴战场。

2.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尾再进行探讨。

思考:小说既然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列车车厢里的故事,为什么题目叫《在柏林》呢?

预设:在学生梳理了小说的要素,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之后,对于标题的疑问可能已经浮上了心头。此时提出疑问,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随时关注,更有利于之后的探讨。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剖幽析微——寻找文章的反常之处。

过渡:同学们在之前的比较中发现这篇文章的篇幅在本单元三篇小说中最短,要在这么有限的篇幅中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达深刻的主旨,便要创设一些深刻的情节,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最后揭开谜底时,才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那么大家在学习这篇小说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反常之处。

(1)学生细读课文,根据提示寻找反常之处。(反常的情境、反常的人物。)

(2)小组交流标示出来的句子。

A.反常的情境。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反常之一:火车给人的感觉总是气势磅礴、速度飞快的,这里为什么用“缓慢”一词呢?

反常之二:火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公共场所,男女老幼汇聚才是正常的情形,而这列火车的车厢怎么尽是“妇女和孩子”呢?

预设:这是作者构思精妙之处,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就像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教师这时可以卖个关子,或者也可以说是设个悬念,不要告诉学生答案,只需告诉学生答案要去文中找,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之中去寻找答案。

B.反常的人物。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①老妇人重复数“一、二、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代表她失去的三个儿子。)

②老妇人的声音怎么会盖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呢?是不是不合常识?(这里可能用了夸张的说法,是从侧面表明老妇人的声音之大。)

2.阐幽明微——探寻结局,解决疑问。

(1)学生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小组交流,分析老兵的形象。

过渡:原来,老妇人的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神智失常了。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上文的一切都起铺垫、衬托的作用。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是父亲,是丈夫,也是老兵。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出示课件)这是一位的父亲,这是一位的丈夫,这是一位的军人。

交流:①作为父亲:坚强隐忍。“失去了三个儿子”。

②作为丈夫:冷静、有责任、有担当。“挺了挺身板”“送进疯人院”。

③作为军人:悲伤无奈。“轮到我上前线了”,为了国家有不能推卸的责任。“总得”,家破人亡却无法顾及的悲切。

(3)再读小说开头反常的情境,解开谜底。

明确:这是一辆有气无力的火车,就像战争乌云笼罩下的国民情绪低落,看不见前途。火车成了一个象征,因为不知道希望在何方,所以文中连火车去往的方向都没有说明,所以说这是一辆“缓慢”的火车。因为战争形势紧张,连老人都要上战场,所以车厢里才会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3.以微知著——感悟战争之痛。

(1)教师出示交流问题,学生分组交流。

①战争的痛,车厢里的人感受到了吗?

明确:听了老兵的话,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因为众人听了老兵的话,既震惊又悲伤,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憎恨。遭受到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老兵一家,车厢上的所有人,可能都有亲人或朋友正在战场上,或已经死在了战场上。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此时笼罩了整个车厢,所以他们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②战争的痛,你感受到了吗?请你写一条反对战争的警示语,呼吁和平。

示例:别让战火的硝烟泯灭人性的善良,别让水深火热的境遇伤害国家的希望,和平才是我们最终的期望。(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只要关注过世界新闻就知道,现在还有许多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再读课文标题,体会其深意。

明确: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许多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而柏林是德国的中心城市,作为侵略国的国民尚且遭受了如此大的创伤,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那么被侵略国则更加惨烈了。在战争中最终受害的总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而人民总是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这个标题站在侵略国的国民的角度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呼吁着和平。

四、语言训练,课堂回顾

1.课堂语言实践训练。(机动)

(1)设身处地想一想,说一说。

质疑:作为一名德国军人,老兵的职责和义务是为国而战;但德国法西斯却是侵略他国、发起战争的一方。他的角色实在是很尴尬。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说说你想对老兵说的话。

(2)读一读,记一记。(出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收束课程。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微型小说情节的精巧构思、人物的精心安排。我们学会了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情节的不寻常,生发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最终解开了谜团。而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更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可怕的战争竟然给人们带去了那么多的痛苦,所以我们要呼吁和平,同时也要更珍惜我们的和平生活。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2

一、板书课题,感受“灯光”的含义

(一)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当写到“灯光”二字,你会想到哪些?

(二)生1:我会想到光明、温暖。

生2:幸福、安宁。

生3:家的温馨,因为我一回家看到家里亮着灯,我知道感到特别温馨。

(三)师:这些“灯光”都跟幸福、美好、安宁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题为“灯光”的课文,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

二、整体把握、提纲契领

(一)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中教师插话点评。

(设计意图:引导通读全文,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由学生回答中的不同处引出本文的叙述顺序——倒叙。

(三)读文后交流:读完课文,你有哪些发现?或者有哪些疑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

生1:为什么以“灯光”为课题,它在写“灯光”的什么?

师(在“灯光”后打上一个“?”):你能围绕课题为几个为什么,这就是高年级学生所学到的“文题”阅读法。再读课文,相信读完后,这个问号一定可以擦去。

生2:发现本文中有好几处写到“好多啊!”

生3:我也发现了这一点。

师:看来这个“多好啊!”值得我们好好研读。它在文中反复出现,它就像是乐曲中的主旋律一样,它也是文章的什么?

生:文眼。老师以前说过的。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一)抓住了“文眼”阅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就让我们一起循着“多好啊!”走进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多好啊”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板书:“多好啊”!)

(二)生汇报,围线“多好啊!”品读句子。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师点拨:什么多好啊?(板书:“ 多好啊!”)

生:__广场的灯多好啊!

师:他赞美的是“__广场的灯多么好啊!”,其实他也在赞美什么多好啊?

生: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好啊! (板书:赞叹)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师;郝副营长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在电灯下看书多好啊!

师:请观察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专注、聚精会神、羡慕)

师:同学们,那是郝副营长对那个孩子的羡慕呀。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师:此时,郝副营长又是说什么多好啊!

生:能让孩子们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是呀,从这话中我们听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

生接:憧憬。 (板书:憧憬)

(三)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表达方面

师:这么多的“多好啊!”都跟一个词有关,那是什么?

生:灯光。

师:请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__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3.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在__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师:第五个句子让老师觉得特别耳熟。

生:因为它和第1个句子一样,都是讲__前的灯光,这是前后照应的写法。

师:前后照应,让读者听出了“__广场的灯光”给作者王愿坚带来的那种无法忘却的记忆。

生1:还有一句,那就是“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生2:那是写“火光”,不是“灯光”。

师:也许它不是“灯光”,但它跟“灯光”却有着不可紧密的联系,那是什么联系?

生3:没有“火光”,就不可能有“灯光”。

师:是啊,正是那一闪又一闪的火光,那微弱的火光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一切璀璨的“灯光”,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

四、拓展话题,读写结合

(一)在这星火光中,在华灯照耀的今天,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郝副营长那张年轻的脸,还能见到李大钊那张什么的脸?(平静而慈祥的脸)还能见到谁的脸?

(设计理念:从“火光”引伸开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迹来谈)

(二)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灯光”为话题写一写,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段话……

(三)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到“灯光”,说到“多好啊!”,不会忘记今天的“灯光”中有着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动,还有着无限的“怀念”。相信现在可以擦去“灯光”后的问号了,那么就把这点点“火光”与“灯光”一起融入我们的朗读中吧,再次读课题。

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3

教学要求:

1、能按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和文中的重点语句,有目的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方式。

2、结合语言环境,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在表达意思及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意义。

3、积累课后习题中指定掌握的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6节9节。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文:

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后习题,抄写词语,家默。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述:每当晚霞渐渐隐褪,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意味着夜幕已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地作一次书中散步;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的人流中,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十三课《灯光》中讲述了一个在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憧憬灯光并为之献身的感人故事。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朗读

三、观察插图,理解课文2-5节

1.请同学看插图,默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插图的相应内容。

2.指名读文:

生:大约一切准备憧憬里去了。

3.自由朗读,图文对照,请你谈谈你看懂了读懂了什么?

师抓要点,有机点拨。

(郝副营长正深情地憧憬着)

憧憬是什么意思?他憧憬什么?为什么郝副营长对灯光的憧憬是深情的?

(憧憬是向往的意思。他向往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希望革命胜利后,大家都能用上电灯,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

4.文中哪些地方要读出深情的语气?自读,指名读。

5.引读,第二节中的第1、2句向我们交代了郝副营长是(经验),他今晚的战斗任务是(由他道路)

6.齐读第2-5节,注意读出深情的语气。

四、默读训练,理解课文6-10节

1.过渡:郝副营长美好的憧憬实现了吗?快速默读第6-10节,哪一节中直接告诉了我们?

2.齐读第10节。

3.师述,这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祖国下一代能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自己却没来得及看到憧憬已久的电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4.默读回答问题:

郝副营长从深情美好的憧憬到献出22岁的年轻生命而未见成电灯,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分小组自学课文

出示:默读回答问题。

(1)突击连的任务是什么?

(2)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3)郝副营长是怎样牺牲的?

出示:答题的方法与步骤。

(1)理解题意

(2)找出内容

(3)摘取要点

(4)组句答题

5.交流自学情况:

第一题:突击连的任务就是突破守军的围墙,为大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第二题:战斗打响后,因为突破口沉寂了,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而与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第三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高举起用火柴点燃了的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敌人被歼灭,他却因暴露而牺牲。

6.师述:是啊,我们年轻的战斗英雄的壮举令人钦佩不已。他用壮烈地牺牲换来了围歼战的胜利,自始至终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他认为自己为革命的胜利而牺牲是毫无遗憾的。

7.选择文章的中心

出示小黑板,选择文章中心,并说明理由:

①歌颂了他热爱生活的好品质。(舍主取次)

②刻画了他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为大部队燃书照明自己牺牲的感人事迹。(主要内容)

③歌颂了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明天而不惜献身的崇高品质。()

8.指导朗读第6-8节

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令人敬仰,现在老师和同学们-起配合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八节。

(1)以记者的视角出发。

第6节:

半小时以后,记者刚回到(团指挥部打响了),他看到了(三发天空),又听到了(震天爆炸声),知道(围墙突破口)。正在这时,记者突然发现(突破口沉寂了),原来是(后续联系)。

第7节:

在这危急的时刻,记者和整个团指挥所有的人都(焦急望着),突然,记者看到(黑暗过去)。他又听到(突破口喊杀声)。

第8节:后来记者才知道(在这打中了)。

(2)从郝副营长的视角出发。

第6节:

半个小时以后,战斗打响了,郝副营长带领部队冲出了交通沟。随着(三发突破口)。正在这时,郝副营长突然发现(后续联系)。

第7节:

在这危急的时刻,郝副营长所处的那片黑暗里(腾起喊杀声)。

第8节:

原来是他突然想起了口袋里的书,便(划着的路)。也因为这光亮,他(暴露打中了)。

五、总结

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贯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表现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能在灯下学习生活,又怎能忘记那些诸如本文主人公那样的英雄们,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并为之发愤图强!

六、完成课后题3,背诵6-9节

板书设计:

灯光

深情地憧憬

壮烈地牺牲

舍生忘死

毫无遗憾

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漂亮的书写本课六个生字,准确认读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黄河象化石的情况以及发现挖掘的过程

4、能有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学习作者说明方法的准确性。

6、欣赏科学家假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假想的有理有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化石的资料、搜集黄河象化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

1、师:先来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幻灯出示化石图片)这些都是——化石。关于化石你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化石的资料)

2、出示黄河象化石的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化石吗?对,这是古代黄河象的化石。你对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又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黄河象化石的资料,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及时补充。

3、看来同学们在课前都认真的搜集了资料,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黄河象。(板书课题)一起来读读课题。这是一篇科普散文,这样的文章我们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二、检查预习

1、学习课文之前先来检查一下我们对本课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出示本课生词指名随机认读,随机抽查个别词语的理解。)在预习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打开书在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有没有小组里解决不了的?

2、我们本课一共有六个字要求大家会写。打开写字课本。我们已经让大家临帖并写了一个。现在我们看一看这六个字按结构分可以分为几组?先来看左中右结构的这三个字你认为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左右结构的呢?最不好写的要数半包围结构的这个腐烂的腐字,跟老师一起先写一下。好拿起笔把,按我们刚才说的再来写一写这六个字。与你预习时写的比一比,是不是有了明显的进步。

3、字如其人,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去写就一定能把字写好看。看我们不都是进步了吗?

4、好下面我们打开书,我请同学们来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一他读得准确吗?二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指名读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随生回答板书:化石样子、假想来历、发现挖掘)请你根据这些内容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在文中用双竖线标出来。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我们来看一下文章的叙述顺序,你认为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而本文却是先写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再写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最后写化石的发现和挖掘,这在写法上属于倒叙的写法?你知道为什作者要把黄河象化石的样子放在文章的开头来介绍吗?(为了突出化石的样子,说明黄河象化石的样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细读课文,品词悟情

1、那我们就先来读读文章描写化石样子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黄河象骨骼化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有印象,你是从哪一句感受到的,勾画有关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

(1)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感受到黄河象化石的高大,完整。有多高?四米比我们教室还要高出一米,有多大,长八米教室长。这具大象的骨架如果放在我这里恐怕屋顶都要涨破。你怎样理解除了尾椎以外这句话?(只有尾椎不是化石)

(2)看,前面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是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三米多长的大象牙重有三吨,得用载重吨的大卡车去拉。你怎样理解甚至?(舌骨很难发现也能保存着,说明化石的完整。)

(3)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一百多块的脚趾骨,连三四厘米的趾骨也没有失掉可见完整。大到三米长的大象牙,小到三四厘米长得脚趾骨都保存着,可见它的完整。

3、作者为了说明化石的高大、完整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这在说明文中是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我们来再读读这三句话,感受一下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准确性。

4、人们站在这样的骨架前,似乎可以看到一头大象这昂首阔步向前跑。(出示图片)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你看到的这具化石的样子介绍给大家吗?结合第一段的内容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

5、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的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为什么能这样完整的保存下来呢?(死后没有被移动过)你怎么知道的?

6、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问题: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发现的?因为什么所以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7、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大象的脚踩着石头。课件出示: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大象是失足落水的,死后没有被移动过,这都是科学家们的想象和推想。但是不是随便瞎想。而是有理有据。科学家的推想是有根据的。那么科学家又会我们假想出怎样的一个精彩的大象失足落水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从它各部分骨头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

2、科学家根据发现时黄河象的样子为我们假想乐乐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自由读课文的2——5自然段。

交流;

1)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归纳总结出:因为天气的炎热才有象群的疲劳和干渴,才会有老象因为急于喝水而失足落水。岁月的变迁使之成为了化石。

3)体会科学家假想的条理性。

4)同桌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

3、科学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假想?

联系最后一段的内容说一说。

三、课外延伸

1、找一找这样的科普文章读一读

2、为黄河象设计解说词,写一写。

四、综合提升

自己试着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写一篇小故事。

板书设计:

黄河象

化石样子——高大完整

假想来历——有理有据

发现挖掘——科学有序

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理解什么是生活?怎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充分理解第三节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理解诗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朗读诗,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讨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诗的第二、三节,在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第二节的适当地方,补上几句结合自己生活的诗句。

2.难点是理解第三节诗句的含义。

(二)疑点

作者是怎样理解生活的?第三节的含义。

(三)解决办法

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课文。

2.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

3.课下阅读相关诗歌。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板书设计、思考题等。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谈话,课件导入新课(6分)

1、激趣谈话

2、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示图1、图2、图3……。

这几幅图画的是什么? 分别介绍图意。

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多有意义!他们和你们一样都很热爱生活,说到生活,使我想起了一位诗人曾经写了这样一首诗:“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位诗人,他叫何其芳,是我国的诗人,他于 1941年在延安写下了这首诗《生活是多么广阔》。好,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首诗吧。

板书:1 生活是多么广阔

请孩子们齐读一遍课题。提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说生活是多么广阔?……)

孩子们,你们可能想知道生活是怎样的广阔?生活是怎样的丰富多彩?我们来看看这位诗人是怎么说的?请打开书第163页。先读一读这首诗,看谁读得好,读得认真,看谁能回答这些问题?

(二)整体感知(8分)

1.自由朗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

2.指名读诗。纠正读音(“藏”是多音字)。请大家评议读得怎么样?

3.齐读。提问:(1)这首诗分为几节?(2)每小节讲了什么内容?

4.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再读探究,突出重点(师生共议)(23分)

1.指名读第一节。

第一节讲了什么?(第一节讲了诗人对生活总的感受——生活无限广阔。)

2.生活是怎样的广阔呢?指名读第二小节,

(1)师生共议,边议边板书。

板书:

参加歌泳队 演戏

建设铁路 做飞行师

生活丰富多彩 坐在实验室里 写诗

生活多么广阔 滑雪 驾船

探险 搜集植物

露宿…………

孩子们,你们在课外做些什么呢?长大以后你们想做什么呢? 孩子们,我们也来学习当一当小诗人,请你们来为第二节补充几句反映自己生活的诗句。把自己的生活写成诗,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让孩子们思考大胆地说。

你们都说得真好,看,我们的生活也是多么丰富,多么广阔。生活的广阔蕴含于什么之中呢?作者是怎样理解生活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三小节。

3.学习第三节。

(1)齐读,分小组读。

(2)师:你们读了这一小节,看看你们读懂了哪一句?还有哪些没有读懂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3)板书:

过极寻常的日子

寻常的日子 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生活的快乐

善于生活 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和宝藏

以心发现心

(4)师生共同讨论这几句诗的含义。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意思是不要刻意追求生活的轰轰烈烈,惊险离奇;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意思是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去发掘生活的意义;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意思是在生活中我们将自己的热情与希望传达给周围的人。

“去以心发现心”,意思是用心去感知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注意向别人学习,从别人身上受到启发。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么“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4)师总结:第三节说明在极寻常的日子里,只要善于生活,也有快乐和宝藏。

3.学习第四节。

(1)齐读第四节。问:这小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与哪一节相呼应?

(2)师:第四小节是总结全文,讲生活不仅无限广阔,而且十分美好。同第一节呼应。

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结构是怎样安排呢?

第一节:总起——引出“生活是多么广阔“

第二节:分述——拓展“生活”边界

生活是多么广阔 第三节:升华——“广阔”蕴含于“平凡”之中

第四节:总结——有……就有……

师总结:这首诗通过描写“生活是多么广阔”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孩子们,你们学了这首诗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呢?

(4)请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配乐)

(四)扩展(3分)

1.课外延伸:请孩子们也来学写诗,把自己生活中发现的事物也用诗的形式写出来,写好后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孩子们,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刚见面,又要分别了,刘老师想一首诗送给你们,作为我们这次的见面礼:

我为晏阳三小的孩子们歌唱

我为孩子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孩子们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板书设计

1 阅读段段通 结构图示

第一节:总起——引出“生活是多么广阔“

第二节:分述——拓展“生活”边界

生活是多么广阔 第三节:升华——“广阔”蕴含于“平凡”之中

第四节:总结——有……就有……

2、板书:

参加歌泳队 演戏

建设铁路 做飞行师

生活丰富多彩 坐在实验室里 写诗

生活多么广阔 滑雪 驾船

探险 搜集植物

露宿…………

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

2.能给课文划分段落,列出简要提纲。

3.知道课文是怎样写出黄河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特点的。

4.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假想的根据,激发想象力,产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假想的根据,激发想象力,产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第四部分,发掘时人们看到的和想到的。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按照要求预习,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到底什么样?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16课“黄河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新词,从音形义三方面说说应该注意的问题。

2.投影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字音易错的:

蒿草末端椭圆砾石扑踏扑踏折磨

(2)说说怎样记住下面的字:

炙(上面是“月”的变形,用火烤肉就是“炙”)

蒿(与草有关系,是草字头。)

椭(不要把三部分的顺序搞错。)

(3)区分字义:

“趾”和“指”。“鸵”和“驼”。

3.检查读书情况。

(1)两人一组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利,然后互评。

(2)指名读课文,学生从正确、流利两方面评议。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科学家假想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

2.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呢?默读标画。

第一部分(1):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或特点。

第二部分(2-8):写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形成的过程。

第三部分(9):简要地写出地壳的变化。

第四部分(10):写发现和发掘黄河象骨骼化石时人们看到的情景以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想。

3.课文分成了这四部分,这四部分又组成了这样一篇结构完整的课文。这几部分;也就形成了文章的框架。如果将每部分内容再精简一下,就可以列出课文的提纲了。

4.学生尝试自列提纲。

5.互相修改。

6.集体交流。

第一部分:陈列化石

第二部分:假想来历

第三部分:地壳变化

第四部分:发掘化石

列提纲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我们的理解概括能力。

四、学习第一段。

1.课文的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想看看吗?

2.投影出示:请看图,站在面前的这个黄河象化石给你怎么样的印象?(高大)仅仅是高大吗?(完整)

3.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怎样高大完整呢?读读书。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可与教室的长、高进行比较。)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100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很少见的。

理解之后对照书中插图,找一找,指一指。

4.课文是怎样写出黄河象骨骼化石完整的特点的呢?再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学生很容易发现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但运用逐层递进的关联词语来介绍特点这种方法不容易发现。可以出示投影:

读下面的句子,想想括号中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100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5.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如此高大、完整,请你们有语气地读一读。

6.(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7.学生自由提问。师引导提出: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习第一自然段的环节安排在第二课时的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之后)

第二课时

一、回顾质疑,导入新课:

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是罕见的,人们是怎样发掘的呢?请快速、轻声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二、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生回答怎样发掘的。

2.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3.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这句话。

师板书:斜插沙土脚踩砾石。

4.师提问: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

5.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板书:假想来历。

三、学习第2—7自然段

1.师问:什么是假想?(假设、想象)

2.师: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那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假设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

3.科学家们是依据什么假想的?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全文,找出科学家假想的依据并画出来。(从它站立的姿势……保存得这样完整。)

4.再读读这些句子,想象科学家依据发掘场地及黄河象骨架站立姿势,是怎样假想的?为什么这样假想?

A.有沙土和砾石,假想到什么?(此处曾经是河;脚踩砾石说明是失足落水。)

B.大象为什么会失足落水、陷进淤泥里呢?科学家们又是怎样假想的?(大象干渴,到此处找水喝。)

C.大象是耐渴的动物。由大象干渴又推想到什么?(天气极为炎热。)

5.科学家是这样假想的,文章又是怎样写的呢?(天热——干渴——喝水——失足落水)

6.指导细读:科学家们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热”、“渴”、“陷”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第二段。

重点点拨:

(1)热:

投影: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

由这句话大家想到了什么?(水流缓,有淤泥沉积)

(2)渴:

从老象走路的样子、神态动作看出大象极其干渴。

(3)陷:看看这一部分用了几个“陷”字?

石头往下陷(大象体重,承受不住)

淤泥陷(重心前倾,淤泥承受不住)

挣扎陷(疲劳干渴,没有力气挣扎。)

为什么写它脚踩砾石,抬头呼救,结合上文理解。

四、引导推想、创新:

科学家们依据这具高大、完整的化石姿态以及出土时看到的样子,进行了科学的推测。大家同意这种推想吗?对这种推想的每一个情节你有不同意见吗?如果有,说说看,说出这样推测的依据。

五、了解文章记叙顺序:

1.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2.还可以怎样连段成篇?(发掘——样子——假想——变化)(按事情发展顺序)

3.本文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连段成篇?(引人入胜、激发读者兴趣)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板书设计:

16黄河象

骨架的样子---假想来历---发掘化石

炙烤

高大↓斜插沙土

完整干渴脚踩石头

陷进

化石

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19世纪丹麦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的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2、说说你对安徒生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

3、老师简介卖火柴小女孩的写作背景。(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读文情况。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互相帮助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提出要求。

认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学生自渎,思考勾画,共同学习。

3、汇报交流,把课文内容分为“卖火柴”、“擦燃火柴”、“冻死街头”三个部分。

(四)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

1、课文中写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那么,小女孩拥有真正的幸福吗?

2、为什么说她没有幸福?用自己的话说说。

(1)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A、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B、展开想象: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应该是怎样度过的?

C、可是,在这团圆的幸福时刻,她有没有压岁钱?有没有新衣服?有没有享用不尽的食物?没有,通通都没有,连一双鞋子也没有,还得光着脚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买她的火柴。她有的只是什么?(是寒冷、是饥饿、是欺凌)

D、找出这部分你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

(2)不敢回家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3)疼爱她的奶奶已经死了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没有亲人的疼爱,得不到关怀)

(4)她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

3、理解火柴给小女孩带来的“幸福”

(1)既然别人不能给她幸福、爸爸不能给她幸福、疼爱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给她幸福,连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呢?是谁给了她这种幸福?(火柴)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谁来读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边听边看,有没有几个标点很明显地跳到你的眼前?(感叹号)读一读有感叹号的句子。

(3)你从这几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啊,与其说小小的火焰是奇异的火光,不如说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拥有温暖啊!)

(4)潘老师发现,你朗读的时候情感变化很大,能说说原因吗?(燃:高兴;灭:失望)是啊,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然而,灭的只是火柴吗?(灭的还有小女孩的希望),火柴一灭,她面对的就不是火炉,而是——寒冷;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黑暗;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纷飞的大雪。带上你的理解和感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自由朗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几个段落。

A、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她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小女孩生活的那个环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

B、谁来谈谈?

生:她渴望得到食物,因为她太饿了;

生:她渴望得到快乐,因为她太孤独了;

生:她渴望得到疼爱,因为她没有人关心;(引导有感情朗读“奶奶,啊,请把我……”读出恳求、读出迫切)

生:她想让奶奶带她飞走,因为她受不了这些痛苦了,很想摆脱。(引导朗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读出同情、读出悲伤)

师:小女孩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了吗?那么,这样的地方在哪儿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摆脱寒冷、摆脱饥饿、摆脱痛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师:虽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孤独;没有奶奶,只有——寂寞;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

4、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生: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

生:也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是能透过语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忧同乐。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饥饿和寒冷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

生:她得到的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5、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把它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她点燃起对幸福的渴望)一次次地点燃火柴,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熄灭的只是火柴吗?(是她的希望)然而不灭的又是什么呢?(不灭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再点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吗?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6、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然而至始至终,她有没有哀怨过?有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表情的一个词。(微笑)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却从火柴中得到了这样的幸福,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是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五)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想开去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

1、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理解她的处境吗?你能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面对饥饿,面对痛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这给你怎样的启发?(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的时候发现自己,因此,要读出自己的思考。)

2、要重视和同情社会中的贫困者与弱势群体

3、领悟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你能不能通过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国广为传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名篇,成为几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安徒生已经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发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对儿童来说不仅是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形象,而且是精神家园、终极关怀。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位经历了200年沧桑却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家——安徒生!

四、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