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故事
案例教学是以真实情境或事件为题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科学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故事一
我刚到本校任教那年,接了一个五年级,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是从村小转来的,行为习惯有点差,班级总体学习成绩也不太好。班上有个学生叫李明川,瘦瘦小小的,却能说会道。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经常不做作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每次我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他是根“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我把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没有改变和进步,或许是他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为了转化李明川同学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反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
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
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李阿倩)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李阿倩)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李阿倩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有时,李阿倩同学也会显得不耐烦,说李明川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李阿倩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李明川同学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李阿倩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
从这个教育故事我深刻的认识到,怎样做一个好的班主任。
一、以人为本,爱心感化。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李明川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同伴相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 时胜过 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在转化后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好学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
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故事二
牵挂
题记:
做班主任已历经十二个年头,常常听同行、前辈们交流心得:“其实,真正让我们班主任最难忘记的,不是班里那些优秀生,而恰恰是那些后进生和问题学生„„”确实如此。至今,心里某个柔软的角落,总是萦绕着那么一份淡淡的牵挂,让我默默地祝福小坷„„
案例:
做了母亲之后,心灵的某处却变得更加柔软了。回想起以前带过的一个班中,那个叫小坷的孩子,至今让我牵挂。小坷长得胖嘟嘟,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个挺可爱的孩子。四年级的时候,我开始教他。
记得开学才几周,小坷就够让我头疼:几乎从来不完成家庭作业;从不当值日生;文具盒里几乎没有一支能写的笔,全被他弄坏了;借同学的东西从来没“完璧归赵”,弄得大家都不愿借给他了;他喜欢去招惹同学,常和同学产生矛盾;上课特喜欢接下嘴,如果老师批评了他,不是马上趴着睡觉就是在座位上弄出响声;他有时还会旷课,躲到学校的一些角落不进教室,让老师到处去找„„哎,我琢磨着该怎么转变这个特殊的孩子。
母亲出走了,孩子的世界雨下个不停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班长心急火燎地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老师,上体育课,小坷要逃跑„„就掉进水田里了!快去,快去„„”“小坷?啊?!”我惊愕地随同班长一起奔到操场。
农村学校不是全封闭式的,操场边有一段没有围墙,外面是一片农田。围墙边围着一大堆同学。有的在幸灾乐祸地笑着,有的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而体育老师此时正焦急地把手伸向小坷:“快,拉着老师的手,爬上来„„”还好水田不深,小坷脸上、身上沾满淤泥,两只脚泡在水田里,眼睛恨恨地望着大家:“我讨厌你们!讨厌!讨厌!”时值初春,他已冷得有些微微发抖。事情的导火线是,体育老师组织大家跑接力赛,小坷不愿参加,于是就有同学说他不是男子汗,是笨蛋,小坷这就爆发了,径直跑到操场边„„
我小心地走到田梗上,把手一点点伸向小坷:“孩子,多冷的天,你这样感冒了,还不是自己遭罪!来,拉着我的手,我拉你上来!”小坷看到周围已没有
别的同学,终于,慢慢地把那沾满泥浆的手伸向了我„„我把孩子领到办公室,用热水给他擦洗身上的脏污,又去向同班的住读生借了衣服、鞋子让他暂时换上。小坷始终一言不发。“还冷吗?给妈妈打个电话吧,让她给你送套干净衣服?”我递了一杯热开水给他。沉默良久的他,眼里竟有泪光在闪动,那眼泪像珠子似的一颗一颗地往下掉,轻轻地蹦出几个字:“妈妈,走了!他们都不要我了„„呜呜呜„„”小坷哭出了声。“为什么?”我再问。他却再不答了。
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放学后,我决定送小坷回家。
我们走过一段长长的泥泞的土公路,再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就来到了小坷家所在的一个农村杂居的大院子。来到一座普通的平房前,却锁着门。旁边的邻居大婶招呼着我,从她絮絮叨叨的讲述中,我了解到小坷的家庭。以前,小坷爸在外做建筑行业,收入丰厚。一家人视小坷为掌上明珠,日子过得很幸福。不知从什么时候,小坷的父亲渐渐变了,很久不回家,不管家庭,不供给家用„„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僵,两人见面就吵架、打架,没心情去管小坷,对小坷的关注也越来越少。乖巧的小坷慢慢变得古怪。三年前的一天,因为打架,小坷爸被小坷妈砍掉了半只耳朵,之后就一直没有回家。此后,小坷母子、婆婆就靠低保过活。小坷妈脾气也坏,经常打骂孩子。就在前不久,小坷的妈妈也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剩他和婆婆相依为命„„
一个曾经幸福的家庭破碎了,父爱的缺失,母亲的粗暴,家庭环境的落差,让孩子曾经充满童真、快乐的心灵已受到了极大伤害。而现在,连母亲也弃自己而去,怎能不让小坷充满伤痛的心灵再划上一道伤痕?
难怪,小坷被同学不经意地嘲笑后作出这样过激的举动。爸爸离开了,妈妈又走了!他感到最亲最爱他的人都抛弃他了。我想到了小坷在学校的行为习惯。他在学习上没有自己的目标,也从不乐于为班级、为别人做点什么,那是因为家庭的不幸让他变得麻木,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他有破坏欲,总是喜欢弄坏东西,因为他曾亲眼看到自己幸福的家庭是怎样破碎的。他不喜欢尊重别人,因为他常被母亲粗暴地对待。他喜欢接下嘴,那是他渴望引起大家的关注,获得一份安全感„„这个孩子最缺少的是关注,是尊重,是爱!
教育的本质是爱
如何拯救这个孤单的心灵,医治他内心的创伤,让他感受到爱的温暖呢?教育的本质是爱。教育植根于爱。用爱的力量叩响小坷的心灵之门。爱是宽容,爱
是感化,爱是忍耐。
一、传递爱心纸条,用师爱的温暖触摸心灵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教育才有成效。了解小坷的成长经历之后,我没有抓住小坷上体育课的过激行为进行批评,而是引导他要懂得爱自己,委婉地从他的角度来谈这样的行为是伤害自己。每隔一两天,我会在他的文具盒里放上一张小纸条,那上面写着他的进步,他的闪光点,或者是一则幽默,一个小故事„„我鼓励他看一些课外书,从书中去寻找乐趣。小坷的眼睛里日渐有了光彩。
二、让他感受集体的攻暖
我带领孩子们精心组织了一次以“生命·爱”为主题的班会,凝聚集体的力量去感召他,关注他。我唤醒孩子们从身边的事物,去发现生命存在的美丽;唤醒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触摸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唤醒孩子们心中有他人,学会关爱身边的人。班会课上,我动情地讲述了小坷的故事,孩子们深受触动,都向小坷投来同情的目光,那个曾嘲笑他的孩子默默地低下了头。大家拉着他的手,一起唱起了《让世界充满爱》„„大家在活动中体验到:把阳光和快乐带给周围的人,是一种幸福;把生活中平淡的幸福收藏起来,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阳光、幸福的人!从此,孩子们对小坷多了一份宽容和理解。他过生日的时候,同学们买来生日蛋糕,一起为小坷开了生日会,我们看到了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在班里,大家都主动帮助他,小心地守护着他那颗敏感的心。
三、让他感知妈妈的关爱
我通过小坷的一些邻居、亲戚终于联系到了小坷的妈妈。和他妈妈经过几 次电话里真诚地交谈之后,了解到小坷妈作为一个女人的难处,迫于生计外出打工挣钱。我委婉地表示希望她不要把成人的愤世嫉俗施加到孩子身上,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常回家看望孩子,让他知道妈妈一直都爱着他。我保持着和小坷妈每周一次的电话联系,及时告知他孩子的情况,教给她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与婆婆一起配合,塑造孩子在逆境中的阳光心态。
四、与任课老师沟通,让他获得更多关注的目光
每个老师都是教育者。对一个特殊儿童的转变,有时只凭班主任一个人的 力量是有限的。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增进孩子们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的纽带。教育要有一致性。班主任要集任课老师之力形成教育的合力,让每一个任课老师都在小坷身上多倾注一份关注的目光。课堂上,老师们多给他一次
表达的机会,多一份人性化的尊重,多一句鼓励的话语。这对孩子的转变会更有效些。
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小坷在一点一滴地转变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份急功近利的事业,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成效。小坷身上还有许多不完美:很多时候还是不完成家庭作业,上课还会影响课堂纪律,借同学的东西有时仍会弄坏,有时还会玩“失踪”„„但,我和同学们仍然没有放弃他,默默地陪伴着他成长„„
“哦,终于毕业了!解放了!”毕业典礼那天,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拿着毕业证三三两两地走了。小坷语文、数学竟也考上了八十多分,顺利毕业了。送走了孩子们,我回到办公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脑海中又想起小坷。他婆婆老了,上中学后,妈妈还会常回来看他吗?
再后来,因工作变迁离开了那个地方,一转眼就过了好几年,也没了小坷的消息。有一次,在我整理资料时,偶然翻开了一本以前的班级留言册,突然掉出一张纸条。我好奇地打开一看,纸条上写着几行字:“尊敬的李老师,对不起!我不是一个好学生,这几学期总是给您找麻烦,惹您生气,让您伤心。真对不起!我以后一定会改掉坏毛病,做个好学生。陈坷”虽然字体不漂亮,但是写得很工整、用力。这不是小坷写的吗?这孩子什么时候把纸条夹在留言册里的呢?看到这儿,我心里涌起一阵久违的温暖和感动,泪不知什么时候竟滴落在纸条上。哦,小坷,你现在过得好吗?你真的做了一个好学生了吗?毕业时,老师都没顾得上和你说上几句心里话,总有一份歉疚在心头。而今的你,个头又长高了多少?作文能够写得流畅吗?爸爸回到你身边了吗„„至今,心里某个柔软的角落,总是萦绕着那么一份淡淡的牵挂,让我默默地祝福小坷„„
案例反思: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爱。爱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
爱是什么?“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和这个特殊的孩子一起成长的几年,让我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爱,让我学会了该怎么去爱我的孩子们。爱是用春天般的温暖感化迷途的精灵,用春风般的柔情
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用春雨般的情怀滋润干涸的心田,用春草般柔韧的力量守望生命的成长!
爱是可以传递的,爱可以产生信赖,爱可以点亮心灯„„爱是不会忘记的,爱如涓涓细流荡涤过孩子的心灵,它像鼓槌一样震憾过孩子的心灵。那样恒久柔韧的力量,怎能轻易忘记?
小坷终于感受到了这份爱,也终于懂得了感激这份爱。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必然有着一颗善良、敏感、柔软的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命的成长需要时间、空间,需要我们怀着这份恒久忍耐的爱来守望。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以爱为犁,把孩子的心灵耕耘得柔软,让爱的种子在那充满馨香的土地上发芽,长叶,开花„„
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故事三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刘某
性别:男
年龄:九岁
三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有时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内向、固执。与人相处办事,太武断,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刘某同学今年九岁了,由于频繁转学而成为问题学生。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从小在爷爷奶奶呵护下长大,由于是男孩,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再加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针对刘某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刘某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勤与孩子打电话交流沟通。并让他的爷爷奶奶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2.对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 针对刘某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他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半年的了解及教育,刘某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刘某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
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教育故事
西窗教影(一)——由利托先生想到我自己
我既是一名语文教师,又是一位九岁孩子的母亲。当女儿踏进校园的那一刻,她的喜怒哀乐时时牵动着我的心,使我开始对教书这一职业产生一些别样的思考。
记得那一天,女儿放学回家,书包也来不及放下就兴奋地跑来告诉我:“利托老师明天要带我们去农庄观察农作物的生长!”
她那小小的脸上洋溢着喜悦,是的,终于可以从书本里解放出来,到大自然里去走走,哪怕只是几个小时而已,都已经让孩子心满意足了。我望着她,心里格外不是滋味。同样作为一名老师,我是否也让孩子对自己的课堂如此向往和着迷过?
利托先生是女儿的英文教师,一个来自美国的小伙子,喜欢跆拳道,会说日语和一点汉语。我尤其欣赏他给孩子们做的教学计划。每一周,我都会仔细研究他发下来的一周教学安排,上面甚至具体到写
明进图书馆读书的要求:所有的孩子必须在一两分钟内找到书,安静地坐下来阅读。他教育孩子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找书上,阅读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问为什么,要牢记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每周课程都丰富多彩,经常可以在他的教学上发现新的东西。他还在课堂上开设了“红绿灯”的标志:红灯亮,孩子们必须停止说话;绿灯亮,孩子们可以自由交流。这种有异于中国传统课堂的教学风格让女儿感到新奇不已。
经过短短的几个星期,女儿俨然成了利托先生的“铁杆粉丝”。每次回家都会滔滔不绝地向我汇报英文课堂上的趣事:
“今天,利托老师给我们演示水污染的形成,只要哪个小朋友上台喝过‘被污染的水’,就可以到教室的地毯上装死,我好想去试试啊!”
“我们班出现了偷lollipop(棒棒糖)的贼,真可怕!不过,利托老师说他小时侯也偷过,只要改正就好了。”
英文课成了女儿最喜欢的课程。即便如此,她也会有违反纪律的时候。
有一次,利托先生在课堂上“点亮了红灯”,女儿依然转过头和小朋友聊天,这时,他严肃地提醒女儿——〝LaLa ,I just want to see your beautiful eyes but not your back.〞(我只想看到你漂亮的眼睛,而不是你的背)
当时女儿万分羞愧,同时也记住了她有一双“beautiful eyes”,她下定决心,以后在听课的时候一定要让老师看到自己美丽的眼睛。
这样的批评方式我们虽然不陌生,但是不是打心里喜欢呢?我们平时见得最多的是“一针见血”的批评,恨不得用犀利的语言把孩子灵魂深处的“魔”挖出来见见阳光。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考虑到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也许这个“魔”被我们挖出来后,就像撕开了所罗门的封印,它再也回不去了;也许“魔”没有了,但与“魔”相伴相生的其他宝贵的东西也随之消失,“奴性”与“怯懦”疯狂滋生„„
我很庆幸女儿在新的学校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利托先生总是那么热情,万圣节的时候,他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动手设计各种服装:破破烂烂的海盗披风、画着各种条纹的蜘蛛侠衬衣„„而他自己则打扮成一个风情万种的苏格兰农妇。对此,他自豪地宣称:“我的裙子是由60条领带做成的!”孩子们兴奋地围着他,神气十足地在校园里到处游逛,“你不接待我,我就捣乱!”这是他们的口号,高年级的大哥大姐不得不往这些可爱的“小不点”的口袋里塞糖果,就连校长办公室也不敢怠慢,乖乖地在门口准备了一箱糖果款待每一个装束奇异的“小客人。”女儿背后拖着长长的孔雀披风,跟在利托先生这个“孩子王”身后真是得意非凡。
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利托先生在上完英文课之外,还经常“不务正业”,不是和孩子们打着赤脚大摇大摆地到草地上练跆拳道,就是舞双节棍。所以,以他的这种随心所欲的个性,为观察农作物生长而大张旗鼓地把孩子带到农庄,一点也不奇怪。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女儿从农庄回来,严肃地在英文作业本上记录:春天,农民播种的时候需要穿胶鞋,以
免脚浸泡在水里,被虫子咬伤,撒种子的时候要注意间距;夏天,农作物生长很快,要及时浇水;秋天,谷物成熟了,防止鸟雀啄食谷物,最好用塑料瓶和谷杆扎一个稻草人;冬天的时候,要用麦秆把麦苗遮掩起来„„这就是女儿的观察收获。她认真地告诉我:“农民伯伯很了不起!”说来惭愧,过去我给孩子讲耕种的知识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哪里知道得这么具体!
我可以想象,班上的孩子有多么喜欢利托先生。这种受欢迎的程度不能不令人嫉妒。其实我们也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但我们却因着种种借口不愿成为那样的老师。我真的爱孩子吗?我扪心自问。像我,在家长当中同样拥有不少“铁杆支持者”,在学校也有不错的口碑,但我是一个敢于实践的教育者吗?
当我真正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会一再提醒自己:从明天起,要耐心地和学生谈话,不要给学生太多的作业,尤其不占用他们活动课的时间。可是,只要看到某个淘气的男生在课堂上像蛇似的扭动身子、东张西望,或者把手放在抽屉里乱翻东西,一股怒气腾地涌上来,我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喉咙里冲出来,差不多可以把玻璃震碎。批改作业的时候,学生如果频频出错,我肯定会愤怒地罚他们抄写;发单元试卷的时候,我以成绩不达标为由取消他们的活动课。令人困惑的是,即使我这么做也没有家长来投诉,相反,每次看到我,他们还一再叮嘱:“老师,对我的孩子严格一点!”
只有心情好的时候,我才放学生到操场上自由活动。当我看到孩子们坐在双杠上,像一排停在电线上的鸟儿,快乐地朝我呼喊:“老
师,我们在这,我们在这!”我感到深深地惭愧。他们是多么可爱,多么容易满足啊!其实我也曾带学生到小区里散步,或者陪他们到树荫下开茶话会„„每次举行这样的活动的时候,孩子会变得格外懂事,他们自觉地维持秩序,绝不给老师添麻烦。哪怕是最淘气的孩子,都不会选择在这时候闹事,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孩子,看到你无邪的笑容我是如此惭愧,我不停地祈盼老师还给女儿一个完整的童年,却总违心地禁锢自己学生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