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案例反思
班主任在学校的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教育案例反思,供大家分享。
初中教育案例反思一
教育背景: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 “不学礼,无以立”就是主张以礼仪治国修身,如今看来依然具有深远意义,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瑰宝。
可是,在素质教育的呐喊声响彻云霄的今天,孩子们的文明礼仪习惯却不容乐观,现实状况令人堪忧。对孩子们采取空洞的说教显然没有任何说服力,孩子们难以信服。
网络对孩子来说有着不一般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利用网络的力量促使孩子学习文明礼仪,从而使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懂得文明礼仪,是个有意义的尝试。
教育目标:
学会尊重他人。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要学会严以责已,宽以待人。
重在实践,做到知行统一。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争做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初中生。
活动设计及实施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都上过网吗?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学生回答:查阅资料,聊QQ,玩游戏、看新闻,发微博、评论、购物、看电影电视等。
总结: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学习、娱乐和交友方面对我们影响很大。
二、对照自己所为,调查身边存在的最严重的网络不文明行为:
中央文明办秘书组、未成年人工作组、中宣部宣教局与中国精神文明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国际网、中青网及新浪网、搜狐网,开展了“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征集与评选活动”,评选出“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
问:对照这十大不文明行为,我们在平时上网中最频繁接触的是哪一类?我们自己做得怎么样?
三、情境设计:针对最严重的论坛、聊天室的谩骂现象,做深入的分析。
1、在论坛、微博、聊天室中遇到过谩骂现象吗?你是怎么做的?
“其骂法之繁多、语言之泼洒、花样之翻新,简直让人惊叹,而不堪入目的文字更是让人瞠目!”一位网友留言。
2、举例:蔡继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6年,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受民进中央的委托,组建清华大学假日制度
改革课题组,提出变黄金周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同时将部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全面推行带薪休假的改革方案。
2007年11月,国务院发改委发布国家假日调整征求意见稿,采纳了蔡继明领导的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方案的大部分内容。
2007年12月,有人在百度贴吧建立了“蔡继明吧”,竖起“反蔡”的大旗,蔡继明被网民在贴吧中肆意地辱骂、诋毁。他的电子邮箱、家庭电话和手机都被“人肉搜索”出来,发帖者鼓动网民都去骚扰他。侮辱性的电话、短信不断,不仅影响了蔡继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连其妻女都受到了攻击者的威胁。
自2007年12月至今,该贴吧已经发表了3000多条严重侵害他权益的帖子,其中有的用极其污秽的语言对他进行谩骂、侮辱和诋毁。
从 2007年12月到起诉时为止,这个贴吧中已经发表了3000多条对他进行人身攻击的帖子。有的网友用极其污秽的语言对他进行谩骂、侮辱和诋毁。
年6月10日,忍无可忍之下,蔡继明将建有“骂人贴吧”的百度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删除贴吧中侮辱言论,关闭“蔡继明吧”,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及维权费用共计210万余元。
叫他“蔡鸡鸣”、“菜叫兽”,还有人咒骂他的家人,或者进行语言威胁,扬言要“找人暗杀蔡继明”,警告他“以后出门要小心”。
因为蔡继明教授把百度告上了法庭,百度败诉,所以很多恶毒的帖子已删掉了。
3、讨论:如何看待论坛、论坛、聊天室中的谩骂现象?
态度:网聊变成发泄,觉得虚拟世界,不必太认真,„„
原因:人性“恶”的一面在网络中放大了,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人不受道德约束,„„
责任:政府、网站、个人
4、总结:网络不能放任自流,言论自由也不是无法无天。
四、学习网络礼仪:
礼节一:记住别人的存在
互联网给予来自五湖四海人们一个共同的地方聚集,这是高科技的优点但往往也使得我们面对着电脑荧屏忘了我们是在跟其他人打交道,我们的行为也因此
容易变得更粗劣和无礼。如果你当着面不会说的话在网上也不要说。
礼节二:网上网下行为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尊法守纪,同样地在网上也同样如此。网上的道德和法律与现实生活是相同的,不要以为在网上与电脑交易就可以降低道德标准。
礼节三:入乡随俗
同样是网站,不同的论坛有不同的规则。在一个论坛可以做的事情在另一个论坛可能不易做。比方说在聊天室打哈哈发布传言和在一个新闻论坛散布传言是不同的。最好的建议:先爬一会儿墙头再发言,这样你可以知道坛子的气氛和可以接受的行为。
礼节四:尊重别人的时间和带宽
在提问题以前,先自己花些时间去搜索和研究。很有可能同样问题以前已经问过多次,现成的答案随手可及。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别人为你寻找答案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
礼节五:给自己网上留个好印象
因为网络的匿名性质,别人无法从你的外观来判断,因此你一言一语成为别人对你印象的唯一判断。如果你对某个方面不是很熟悉,找几本书看看再开口,无的放矢只能落个灌水王帽子。同样地,发帖以前仔细检查语法和用词。不要故意挑衅和使用脏话。
礼节六:分享你的知识
除了回答问题以外,这还包括当你提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而得到很多回答,特别是通过电子邮件得到的以后你应该写份总结与大家分享。
礼节七:平心静气地争论
争论与大战是正常的现象。要以理服人,不要人身攻击。
礼节八:尊重他人的隐私
别人与你用电子邮件或私聊的记录应该是隐私一部分。如果你认识某个人用笔名上网,在论坛未经同意将他的真名公开也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如果不小心看到别人打开电脑上的电子邮件或秘密,你不应该到处广播。
礼节九:不要滥用权利
管理员版主比其他用户有更多权利,他们应该珍惜使用这些权利。游戏室内的高手应该对新手枪下留情。
礼节十:宽容
我们都曾经是新手,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当看到别人写错字,用错词,问一个低级问题或者写篇没必要的长篇大论时,你不要在意。如果你真的想给他建议,最好用电子邮件私下提议。
五、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生签名。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教育效果与社会影响:
通过网络礼仪的学习,孩子们懂得了在网络上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遵守网络文明公约,该怎样学做一个合格的网民,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较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问题反思与展望:
网络并非毫无顾忌的世界,事实上,“网络”空间更能反映人的真我思想。在毫无拘束的环境下,它更能考验一个人真正的品质和道德。毕竟“网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文明成果,不应该以道德的沦丧作为代价。因此,通过这节主题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希望学生们能做一个有礼仪、有道德的网民,并且折射到现实生活中,更在学校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初中教育案例反思二
作为一个班主任,后进生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班级工作中,由于后进生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化,那么他们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班级中的大多数学生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旦后进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他们对班级的影响可想而知的。所以班主任必须针对后进生的不同特点,掌握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和风细雨,精心管理引导,科学合理的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我所带的班有个学生叫郭岱山,每天上课要么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影响别人学习;下课却和同学追逐、打闹;作业要么不做,即使做了,也是马马虎虎,相当潦草„„经常不是任课老师向我反映,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一次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做一个同学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可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虽然答应了。可过后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面对这种情况!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他的转化工作。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又一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我们班的张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他常常在课堂上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
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他说:“因为我上张老师的语文课时常违反纪律,没按时完成作业„„”“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同学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接下来,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凌雨晴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该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当然,有时这个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这也激励他学习上更加努力,劳动也更加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舒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凌雨晴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
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分析: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庞杂的工作,班主任要付出真心和爱心,掌握科学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具体来说要做到:
1、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后进生,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教师要广泛、深入、细致了解后进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不能局限于班级,要把了解的范围拓宽到家庭和社会;要了解后进生的过去、现在,判断他们发展的动向;要了解后进生的优点、长处和缺点,对于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后进生的缺点要严格地进行指导教育。
2、要关心爱护帮助后进生
进生在人际关系上往往表现出:和家长对立关系;在班级中没有地位;师生关系紧张;他们经常生活在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关爱他们。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老师。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因此,我让郭岱山从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吉方建同学晚自习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的关心,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努力为后进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给予他们关心爱护的同时,又要向他们讲明道理,认识自己的不足,教师要循循善诱,并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
3、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
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关心爱护能使后进生获得积极满意的体验,获得温暖、信心和力量。后进生一般比较自卑、内向、孤僻,甚至有种玩世不恭的心理,就更需要教师、同学和家长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有关资料表明,同学受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扬越少,同学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同学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尤其是要善于发现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表扬。
4、要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反复教育是转化后进生的难点。后进生在行为上的突出特点是通过郭岱山的转化,使我深深的感觉到,在目前“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一方面需要我们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更多的真诚和宽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老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总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把转化后进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迟开的花朵同样将会开得绚丽灿烂。
初中教育案例反思三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素质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全面、主动地发展。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 。由于学习成绩一时不够理想,“学困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愉悦,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进一步受到影响,从而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我在任班主任的这几年中,通过学习摸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体会是,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要对他们有信心、耐心和爱心。
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做毕文庆的男生,初一时期的他没什么特别之处,也不是调皮捣蛋,学习上不好不坏总是可以达到全科及格,甚至有些学科成绩还很突出,所以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可是到了初二,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业开始糊弄甚至不能按时完成;自我封闭,学校活动不爱参与;每天无精打采,听其他学生反映他通宵玩电脑,上课时偷偷睡觉;成绩也大幅度下降,从全科及格到一科不及格再到两科不及格„„长此以往,后果不堪想象!于是我对他开始了拯救行动。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我得知,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后又彼此再婚了,把他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照顾,开家长会都是他的姑姑代劳,父母给他的关爱就只限于金钱和玩乐,从不在意他的学习,更别提监督指导了„„这样的他让我觉得很心疼,我下定决心——绝不放弃他!一个周末过后的他蓬头垢面,作业又是完成的超级差,各科老师都向我告状,借此机会我把他叫到了走廊,准备实施我的拯救行动了。开始,他以为我会严厉地批评他甚至做好了请家长的准备,所以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我带他到谈心桌并给他搬了一把椅子,请他跟我面对面地坐下。这时,在他那的眼睛中我看到了一丝惊讶与感动,也不那么抗拒了。我从一些生活细节开始入手打开他的心扉,从询问他吃没吃早饭到晚上几点学习睡觉等等,就是不责问作业的事,渐渐的,他跟我讲了他的很多事情,自己的、家里的„„我发现他开始信任我了,我也了解了他不是不想学,而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学不下去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跟他讲人生,跟他讲生活,并让他知道我是绝对不会放弃他的,针对他的现状,我们一起想办法并达成共识,校内校外共同努力:老师、组长帮他补差,放学后再到托管班去学习防止在家控制不住想上网„„私下里我也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孩子的困惑与现状,请求他们的协助,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他开始转变了,不再不完成作业,不再拒绝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不再彻夜上网,成绩也有所回升。每当他有一点小进步,我都会全班表扬,私底下夸奖,并且常常跟他开玩笑,说他的萨克斯吹得很帅,以后会有很好的发展等等来让他获得自信与阳光,就这样,一个自闭的男生身上开始散发出灿烂的阳光了,我也由衷的欣喜。可是正当我放心地认为已经大功告成的时候,他突然又回到了原地,甚至于更糟糕了,我跟他谈话也没有取得任何效果,我感觉他不再相信我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我给跟他一起生活的姑姑打了电话,了解到了关键性的因素——托管班老师不经意的取笑让他觉得心灰意冷,父母的胸无大志让他泄气。在觉得他人的做事态度方法很不妥当的同时,我更加要力挽狂澜,绝不放弃。这次凭着耐心和爱心,我觉得采取激将法与激励法并用,而且把他当成自己的弟弟
一样,说要给他“出口气”,再跟他一起“争口气”,经过我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他又再次信任我、转变好了,这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感动。现在的他虽然不能一下子成绩名列前茅,但至少作业按时认真完成,学校的管弦乐队活动坚持参加,上课上辅导班积极听讲,并且萌发考高中的斗志了,这让我欣喜若狂。通过这件事我也总结了一些转化后进生的经验,简单来说就是“三心”——信心、耐心和爱心,具体阐述如下: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的基础
丁有宽老师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很多老师没有真正地体会到这点。他们对优等生关爱有加,呵护备至,从座位编排到课堂提问都是优先考虑,而对后进生却没有这样的“礼遇”,常常恶语相对,冷眼相待,或者是对他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久而久之,促使后进生形成了我行我素、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心理,他们厌学逃学,甚至与老师作对。产生这种局面是与老师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据心理学家分析,后进生普遍比较自卑,缺少自信心,处处自认不如别人,性格孤僻,较少与其他同学来往。他们往拄抱着一种破罐子不怕摔的心理,自暴自弃,对老师、同学和父母等人在很大程度上抱着逆反敌对的心理。他们最怕也是最恨别人批评他,歧视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喋喋不休地批评和数落他,学生不但不会体会到我们对他的良苦用心,反而认为是我们在针对“整”他,激发他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教育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用真诚去对待后进生,用爱心去感化后进生,帮助学生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重扬理想的风帆。
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课充满激情,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要尊重和关心“学困生”。对待“学困生”,教师要经常与他们接触,多参加他们开展的一些活动,找其谈心,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寄予的厚望,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责任。俗话说: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功。让学困生明白,学习有困难不要怕,重要的是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共同去把学习大道上的障碍物搬掉,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淡化自己的老师权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摒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使他们在感情上接受我们。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同时也会慢慢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二、获得成功的愉悦是转化的动力
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股强烈的胜利欲望,都希望得别人的肯定或认可。有时一个嘉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往往能激励其奋发向上,甚至改变他的一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的缺点较多,经常给学校、老师或同学带来麻烦,故此常常会受到学校的处罚、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歧视,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对问题较敏感,所以适当的赞许或鼓励对他们来就显得更为重要。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上思维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例如:在小组合作中让“学困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这样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能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回答时是代表小组意见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学困生”的作业差错率往往很高,教师批改作业时,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应分析思考的过程是否正确,是否合
情,指出对的部分,划出错的地方,待其订正后,再给予评分。如果订正对了,还可以打优给予鼓励,为了激励“学困生”,也可以在他们之间开展竞赛,看谁进步快,让“学困生”感到努力不断见效,拼搏就会成功,增加“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班集体的影响力,引导后进生自省上进。
转化后进生,集体的力量不可忽视。创建一个班风良好,民主,融洽的班集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彻底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和学习。二是建立各种互助小组,开展“集体带个人,以优带差”等活动,培养后进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四、改变评价的方式是转化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时,注意将其现在的成绩与自己原来的成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3分,这次得了58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5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对“学困生”的评价,要客观,承认差距,不唯分数论,教师评价的尺度,随着“学困生”的提高而提高,让他们既感到有压力,也有希望。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取得新的进步。
五、多方协作,共同转化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独角戏,而是要联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一般地说,小学生比较纯真,他们认为后进生为班级抹黑,丢全班同学的脸,因而不喜欢和后进生交往,这样便容易形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现象,为此,我开展了“班级互补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没能正确对待,走了弯路,只要同学们都能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为班级争光的。在安排座位时,我也尽量让好学生和后进生坐同桌,帮助后进生。我还经常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办法。同家长联系,要避免“告状”的现象,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励支持孩子,不是气急败坏地回家打孩子。与任课教师沟通,向他们了解后进学生的情况和课堂表现,并对症下药,寻找转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总而言之,后进生不是不可转化的,只要他们自尊心不泯,上进心犹存;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后进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的。
六、量体裁衣、持这以恒是转化的保证
在确定“学困生”的教学要求时不能急于求成和“一刀切”。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可以采取减缓坡度增加台阶,小步子前进的策略,使“学困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逐步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当“学困生”的转变出现反复时,我们老师不能急躁、气馁,应找出
反复的原因,“教不厌,诲不倦”坚持面授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帮助,教育学生学会评价,不要歧视学困生,提倡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促进学困生进步。
“学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围绕这一点,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夸美细斯认为:“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一旦激发起来,就要防止逆向转化,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对于出现的漏洞给予坚决的堵死,毫不松懈,长期以来,“学困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成绩就不断提高。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有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决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