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音乐教案 >

声乐理论知识

时间: 小龙 音乐教案

声乐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必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训练,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死记硬背理论知识有时不但不能提高歌唱技艺,还会禁锢我们的思维而适得其反。你知道声乐有哪些理论知识吗?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声乐的理论知识,仅供参考。

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1、声乐基础理论的学习要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首先要懂得发声的生理机制,如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共鸣腔的运用和声区的关系,运用共鸣的方法等。另外,在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时,必须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运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常用的呼吸练习方法。学习识别声音的性质、声部的划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特点及嗓音的保健等。学习了解声乐理论基础,可使自己练习时不盲目,目标明确。另外,再看看别人的声乐论著、声乐方面的录像、电视、录音等,都会给自己带来极大启发,对歌唱练习时大有好处,使自己少走弯路。

2、跟声乐教师学习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凭声乐理论和教学方面的文字资料去进行歌唱发声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文字很难准确表达歌唱技能技巧的内涵,加之个人生理条件、理解和领悟能力的差异,更增加了凭文字资料学习的困难。按书上说的方法练习发声、歌唱,练习者本人无法判断方法的准确性和声音效果正确与否,这样的练习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很可能导致错误的歌唱发音。因此,学习歌唱时,特别是初学阶段,必须找经验丰富的声乐老师指导,按照老师的方法练习,并把自己练习中的体会、困难、收获、感觉等如实地告诉老师,以便于老师根据你的个人特点,教给学生准确度高、收效快的练习方法。学习时应注意多用脑子,少用嗓子。

声乐理论知识扩展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演唱水平相差较大的两个人在阐述自己声乐理论的时候,观点却基本一致。一些换声区有明显问题的演唱者,在谈论关闭及换声时的理论甚至比解决了换声区技术的人说得还要全面。这表明,理论知识只有建立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同时,由于演唱者的嗓音条件不尽相同以及演唱作品的差异,更需要我们在实际演唱中对声乐理论做到“活学活用”。

拿男高音的“换声”来说,书中普遍定义要在小字二组的升F进行换声,但是在一些轻型的男高音中,有些演唱者甚至要到了小字二组的降A才真正完成换声。如果死记硬背教科书中程式化的理论,过早地换声会使演唱者丧失部分音区漂亮的音色,也加重了嗓音的负担。而一些号型较大的男高音换声其实在小字二组的升F之前就已经基本完成,过晚的换声会使嗓音缺乏保护加速疲劳,同时音色也不理想。

又如声乐中关于气息的理论经常出现“横膈膜”一词。书籍中经常提到要在横膈膜上找到对抗的感觉,但是,横隔膜究竟长得什么样?我们在演唱中是否能够感知到这层膜的存在?实际上大可不必纠结“横膈膜”这三个字,当演唱者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式,横膈膜的运动肯定也是正确的。气息的正确是全身肌肉与歌唱意识良好配合而产生的结果,远非背会某个名词那么简单。

再如吸气的理论知识,演唱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七分气就好”。在实际演唱亨德尔、莫扎特等作曲家作品的时候,为了符合作品规格的要求,经常需要几个甚至十几小节不能吸气,这时的吸气状态就要调整到九分或十分,甚至充分呼吸的“气口”需要提前背在脑海里才能从容地演唱。

声乐的理论知识是优秀的声乐工作者多年实践及演唱的高度总结,但由于许多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演唱者自身的“感觉”之上,它同时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对局限性,例如吸气像“闻鲜花”也只是演唱者自身的主观想象,这就需要我们在初步了解声乐理论的同时不断在演唱实践中活学活用,真正地理解、完善,甚至修正,而使其成为符合自己嗓音特点,最终适用于自己的声乐理论。

4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