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音乐教案 >

乐器排笙的简介

时间: 小龙 音乐教案

排笙,又称芦笙,是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苗、侗、水语都称梗,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乐器排笙的相关知识吧!

乐器排笙的传说起源

关于排笙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在重峦叠翠的苗岭山下,在清澈碧绿的清水江畔,在山明水秀的苗家山寨,很早以前住着一对老夫妻,阿爹叫篙确,阿婆叫娓袅,他们40岁才生下一个姑娘,取名榜雀。姑娘心灵手巧,长得比孔雀还美,比黄莺还会歌唱,苗家后生都很喜欢她,而榜雀暗地却爱上了青年猎手茂沙。勇敢的茂沙武艺高强,曾杀猛虎为父报仇,射鹰精为民除害。有一次,杀死白野鸡怪救了一位姑娘。姑娘得救了,茂沙也走远了,这姑娘原来就是榜雀,父母见到爱女无比高兴,热泪盈眶。榜雀因找不到茂沙而茶饭不香、容颜憔悴。多才多艺的老阿爹,采金竹、削簧片,做出一支精巧的排笙,用它吹出优美的音调,篙确老爹又教寨子里的青年做排笙、吹排笙。赛排笙那天,远近苗寨的青年都赶来参加,终于引来了头插白野鸡翎的茂沙,榜雀一眼就认出了他,篙确老爹请他到家里做客,榜雀精神焕发,与茂沙畅叙衷情,两人结为美满夫妻。

在锦绣的侗乡,传说排笙始于三国时代。孔明出兵进犯侗家寨,以战鼓为号。当时侗族首领孟获,则令人凿竹吹音,作为纠集人马、进攻或退却的信号,后来逐渐地演变为排笙。在一些地区的侗歌中,还记述着制作排笙的详细过程,说是开始曾用木头削制簧片,吹不出 声音来,继而改用竹子或牛角制作,虽发了音,但吹起来太费力,后来孟获的儿子从战甲上取下一些铜片,仿岩洞滴水声,将其锤得很薄,装在芦竹管上,才发出动听的声音来,从而相继制成了各种大小不同的排笙。

乐器排笙的形制特征

排笙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较罕见的和声乐器,是民间流行的一种较大型的传统芦笙。它由笙斗 、笙管、簧片和腰箍等部分组成。笙斗和吹嘴用一块整木或大竹筒制成,木制者呈扁长的纺 槌形,长17厘米、宽4.8厘米、高3.5厘米,中间掏空,一端设有圆形吹口 。笙管用细 竹管制成,上下通透,共有十四管,分为两排纵向对称排列呈翼状,插入并穿过笙斗,左右 各为七管。傣族、布朗族排笙的笙管高75厘米~104厘米、外径0.8厘米~1.1厘米 ; 克木人排笙的最高管达150厘米。在每根笙管的中间、即插入笙斗的部分,都镶有一枚铜制 簧片。按音孔设在近笙斗处的上方,每管一孔。在笙管的上方和下方,各开有一个长方形调 音孔。在两排笙管的上下,分别捆扎一圈用竹篾制成的腰箍。

乐器排笙的演奏方法

演奏时,笙管竖置,双手抱持笙斗,口含吹嘴,用平缓气流吹吸,两手除小指外,其余手指 分别按放左右两排音孔,其中拇指固定按一管音孔,其它各指兼按两管或三管音孔。吹吸均 可使簧片振动并与笙管内空气柱配合而发音。音色明朗、悦耳,音量比葫芦笙大、较芦笙小 。音域g—a?2。排笙为和声乐器,常演奏八度、五度或四度和音,表现力较为丰富,旋律 多在高低八度的持续音中进行,并能做近关系的转调。可用于独奏自娱或民间歌舞伴奏,由男子吹奏,常边奏边舞。乐曲有《凯恩调》等。
 

猜你感兴趣:

1.

2.

3.

4.

5.

6.

4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