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小调的简介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下面小编为您简要介绍一下汉族小调。
因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小调流传面广,遍及城市、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特别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者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娱乐嬉戏、自然风光、生活知识、民间故事等。绝大部分小调的内容是健康的,有力地揭示了社会的种种矛盾,如《长工苦》、《月儿弯弯照九洲》等;少数流行在青楼妓院、茶馆酒肆的小调沾染了腐朽的、不健康的意识和情调,束属民歌中之糟粕。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汉族小调的种类
小调的数量多,流传面广,传唱中的情况较复杂,至今缺乏统一认同的分类法。宋大能著《民间歌曲概论》中主要按内容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江明惇著《汉族民歌概论》中主要按音乐特征将小调分为吟唱调(包括儿歌、摇儿歌、哭调、叫卖调、吟诗调)、谣曲、时调、舞歌四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根据小调的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将小调分为三类: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地方性小调、歌舞性小调。
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
此类小调历史悠久,流传面广,经过较大程度的艺术加工,较为定型。同一曲调的变体较多,有的为曲艺、戏曲和民族乐器吸收,演变成特定的曲牌。
(1)孟姜女调
此类小调遍布中国城乡,擅长表现哀怨之情,其基本音乐形态是:徵调式,起承转合性的四句体单乐段,每句落音分别为商、徵、羽、徵。常见的变体民歌有南方《月儿弯弯照九州》、《哭七七》、《梳妆台》等;北方有《十杯酒》、《摇篮曲》等;曲艺中有[四川清音]的《长城调》、[苏州评弹]中的《十二月花名》、[湖南丝弦]的《四平调》等。江苏的《孟姜女》,曲调以级进与环绕进行为主,婉转柔美,具有典型的江南风格。《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歌词源于南宋建炎年间江南民歌《月子弯弯照几州》,歌词历经千百年,因其内涵的深刻为人民所认同;作为《孟姜女调》的变体后,更成为旧时代街头卖唱艺人的生活写照,凄婉的歌声催人泪下。《摇篮曲》也是《孟姜女调》的变体,该曲流传在东北,本已带有东北音乐的刚健色彩,配上新词后,更成为一首优美动人的抒情歌曲。
(2)鲜花调
此类小调历史上见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编的《缀白裘》中记录的三段歌词(无谱),道光十七年贮香老人编的《小慧集》中附有萧卿老人用工尺谱记的曲调,自清至今流传面广,变体较多。其曲调抒情柔美,基本音乐形态是徵调式。它的曲体结构较特殊,前半部分为两个呼应性乐句,第一句是一对重复的短句,停在“徵”音上,第二句停在宫音,都是四小节;后半部分第三和第四句紧密接成一个尾部带拖腔的八小节,终止在“徵”音,与前半部分相呼应。变体中常见的是《茉莉花》(在[四川清音]中仍称《鲜花调》)。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1985~1929年)曾在歌剧《图兰多》中采用《鲜花调》作为音乐素材。
河北南皮的《茉莉花》几乎将原《鲜花调》结构扩充了一倍,前半部分为16小节,后半部分为14小节,尾部拖腔长达6小节;速度放慢,语气衬词的运用,歌唱中的顿音与下滑音等均增添了北方小调的叙述风格。
(3)绣荷包调
荷包是古代中国男女定情的礼物,为丈夫、情人绣制荷包是古代妇女爱情生活的一部分,以绣荷包为题材的民歌因此遍及全国各地,曲调很丰富。山西民歌《绣荷包》为五声商调式,两个乐句的单乐段,词格为第一句10字;旋律是四度跳进与级进的组合,刚健中见柔和细腻。陕西《绣金匾》则是在流传到陕西渭南的《绣荷包》上填上新词,词格变化,乐段结构不变,调式则变为附加“清角”音的六声商调式。
(4)剪靛花调
此类小调原为明末清初流行在北方的俗曲,流传面极广,变体也多,又名[剪剪花]、[剪甸花]等,擅长表现活泼、轻柔或欢快的情绪。其基本音乐形态是宫调式,五句体单乐段——四个乐句之后加衬句重复末句的扩充乐段,各句落音是宫、徵、徵、宫、宫。其变体常见的有北方《放风筝》、《小看戏》、《丢戒指》等;南方有《码头调》等,[四川清音]中称为《小剪剪花》。河北的《放风筝》为三句歌词,第一句歌词分为前四后三加上衬词作为前两个乐句,“哪依呀呼咳呼咳”衬词的运用和跳跃的旋律,活跃了全曲,清新活泼。《姑苏风光》中的[码头调]保留了同样的结构、落音与调式,运用不同衬腔,旋律多用级进和环绕级进,柔美抒情。二者显示了我国南方与北方音乐风格的差别。
《姑苏风光》又名《大九连环》,是由六首小调组成的套曲。它由[码头调]([剪靛花调]的变体)开始,中间是[满江红]、[六花六节调]、[鲜花调]、[湘江浪调],最后以[码头调]终曲,歌唱了姑苏美好的自然风光。
2、地方性小调
在某一地域内传唱,并和当地方言、民间音调紧密联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此类小调有的由当地山歌或风俗歌演变而来,以表现当地人民的生活为主,具有单纯、朴实、较少修饰的特点,如各地的《长工歌》、《妇女诉苦歌》、《小白菜》等;有的长期在城镇传唱,表现的内容较广泛,艺术形式上发展得较成熟,部分曲调常被用于歌舞、说唱或戏曲表演中,如山西的《五歌放羊》等。
表现农村生活的地方性小调:《小白菜》是失去亲娘的孩子凄婉的呼唤。《苦麻菜儿苦茵茵》中被迫出嫁的姑娘把自己比作苦麻菜,唱出了内心之苦。上述例子都真实反映旧时代农村生活的地方小调,具有单纯、朴素的美,感情真挚动人。其结构为二乐句至四乐句的单乐段。
表现爱情生活的地方性小调:《三十里铺》叙述了陕北定边县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四乐句的单乐段为a a a’ b’型,单纯质朴,具有叙事性,有“信天游”的风格;四川宜宾的《绣荷包》采用“竹枝词格”,在七字句间插入有四川特色的衬词,为两个乐句的单乐段,歌曲透出农村姑娘的羞涩;山西《开花调》(山西方言中万物皆“开花”表达愉悦心情)每段词的第一句为比兴,第二句为主题,表达爱情真诚直率,令人联想到粗犷、憨厚的农村青年形象;东北的《瞧情郎》有两首曲调组成,旋律跳动大,节奏活跃,有表演性,一个活泼调皮的东北姑娘跃然曲中,同时又具有东北民歌明朗、刚健、诙谐的气质;陕西榆林小曲《五歌放羊》从正月唱到十二月,细腻委婉地表达对爱情的向往,有说唱风格,歌曲为四乐句之后加衬句重复末句的结构。
《月牙五更》为东北地区流传较广的曲调,变体较多。本曲所唱为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有叙事性,结构为非方整性的四乐句单乐段a a’ b c(a’重复a句后作句尾扩充,容纳了一个五字句,此种手法在说唱音乐中常见,称之为“搭尾”。
表现儿童生活的地方性小调。“动物歌”、“数学游戏歌”、“猜谜歌”等是民间帮助儿童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歌曲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富有童趣;具有结构短小、节奏鲜明、旋律较简单、单纯质朴的特点。
地方性小调还有专用于民间婚嫁或丧葬礼俗的民歌,如哭嫁歌、伴女歌、陪郎歌、坐歌堂、孝堂歌等,实用性较强,音乐朴实无华。
3、歌舞性小调
我国汉族民间节目、喜庆活动中有丰富的民间歌舞活动,伴随民间歌舞所唱的小调即歌舞性小调,一般具有节奏鲜明活跃、旋律流畅的特点。日常生活中因受人民喜爱而被传唱,主要有南方的花鼓调、灯调、花灯调、采茶调和北方的秧歌调及盛行全国各地的跑旱船等。
(1)花鼓调
花鼓为汉族民间歌舞,以其演出形式中男击锣、女击鼓(花鼓),载歌载舞而得名。较早的文字记载,见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有临安-今杭州节目中百戏艺人演花鼓)。自明清后,花鼓常和秧歌、花灯、采茶等在元宵节或其他节日一起演出,也有民间艺人作街头卖艺,历史悠久。盛行花鼓的地区主要有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及四川和北方的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如花鼓子、打花鼓、地花鼓等。清代以后,花鼓在有些地区发展为花鼓戏(湖北、湖南);有些地区发展成曲艺(如四川);有的仍保持歌舞形式。
表演花鼓时所唱的曲调称花鼓调,其中除各地区相互交流而通用的曲调外,多数吸收自本地区的小调。
《凤阳花鼓》流传在安徽凤阳地区,每逢逃荒,该地区农民就“身背花鼓走四方”,《凤阳花鼓》随农民逃荒的足迹四处传播。30年代作曲家任光以《凤阳花鼓》的曲调为影片《大路》配写出插曲《新凤阳歌》,此曲因电影媒介而传播面更广。
《逃荒歌》为湖北的“三棒鼓”调。三棒鼓为花鼓中的一种,以用三根棒击鼓而得名。二人表演时,一人将三根棒轮流上抛,双手丢棒接棒,同时击鼓唱歌,另一人敲锣并伴唱;一人表演时,则腰系鼓、颈挂锣,双手丢棒接棒,同时敲击锣鼓并歌唱,带有杂技表演因素。曲调为四句,每句后伴以锣鼓点,可即兴编词演唱。
(2)灯歌或灯调
中国汉族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燃灯庆祝元宵节,以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习俗据学者考证(见高国藩——《中国民俗探微》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其源可溯到楚国人祭祀太一天神,后与东汉佛教燃灯习俗结合,延续到唐代,元宵节已成为民间盛大的“灯节”。届时各地高挂各色彩灯,常见的有各种动物(龙、狮、鱼、蚌、鹤、鸟、马、牛等)、花卉灯和其他形状的灯(车、船、伞……)并表演各种以“灯”为道具的舞蹈。有的只舞不歌,有的载歌载舞,并伴以锣鼓或丝竹乐队的伴奏。其中所唱的民歌,统称“灯调”或“灯歌”,有的冠以具体灯舞的名称,如“马灯调”、“牛灯调”、“车灯调”等。
《杜鹃花开》江西灯歌,节奏欢快,旋律流畅,以生动的动物鸣叫声作衬词,充满春天清新、活跃的气息。
《绣荷包》湖北应城灯调。旋律婉转曲折、节奏多变,各句间多用小腔而衔接紧密。全曲共三句词,第一句(运用衬词)两个乐句,第二、三句词分别为第三、四乐句,之后,加衬腔重复末句,全曲具有抒情秀美的风格。
(3)花灯调
花灯调主要盛行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除在元宵节和其他灯调一起作庆贺性表演外,平时有职业班社或半职业班社在乡镇作花灯歌舞或花灯戏的演出。花灯歌舞有生旦(男女青年)对舞和群舞,花灯戏原以小戏为主,后也演大戏,其中所唱的曲调即花灯调。各地花灯曲调极其丰富,一般都拥有百余首,有的吸收自明清小曲,如《桂枝儿》、《鲜花调》、《倒搬桨》、《叠断桥》、《银纽丝》等;大部分由当地的山歌、小调发展变化而成。所以,各地花灯音乐虽因相互交流而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各有各的曲调,用不同的方言演唱,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黄杨扁担》为四川秀山花灯,盛行于原川东(今属重庆市管辖)秀山县、酉阳县、黔江县一带,是杂居在此地区的汉族、土家族、苗族共同创造和喜爱的民间歌舞。《黄杨扁担》活泼刚健,短短两句旋律,初看似乎是六声音阶,实际上采用了“变宫为角”的手法:上句为f羽调式,下句转到b羽调式终止。
《绣荷包》、《十大姐》为云南花灯。云南花灯是盛行在云南各地(包括汉族聚居区和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区域)花灯的总称,流传面广,深受群众喜爱。演出形式有歌舞和花灯戏两类,曲牌约有一百余首,旋律优美抒情,节奏欢快。
(4)采茶调
汉族民间歌舞采茶调,盛行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生产茶叶的南方各省,各地名称不一,有“茶歌”、“采茶歌”、“唱茶歌”、“茶灯”、“采茶灯”、“茶篮灯”等。据清——李调元《粤东笔记》载:“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采女,每对12人,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明洹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采茶歌本是茶农在山上采茶时唱的歌曲,内容与采茶劳动过程有关,如广西桂南采茶调共十余种,分别为贺茶(参拜)、十二月采茶、开荒、点茶、采茶、烧茶山、摘茶、炒茶、卖茶……后由歌舞发展成小戏,如赣南采茶戏、粤北采茶戏等。[采茶调]的曲调丰富,大都保持了当地的民歌特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
《摘茶》为江西赣县茶灯的曲调,表现春天采茶女上山采茶的愉快情景。
(5)秧歌调
秧歌调是盛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源于古代农村栽秧时唱的民歌以及春耕(含栽秧)结束后,人们以歌舞庆祝,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活动。因其历史悠久,常在元宵节和其他歌舞共同演出。据清——吴锡麟《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得观者之笑。”历经千余年的发展,秧歌调在民间有深厚基础,现在常见的表演形式有歌舞(含地秧歌和高跷)和秧歌戏。各地的秧歌(如东北、河北、山东、山西、陕北等)无论在舞蹈或音乐上都有不同风格,除部分曲牌来自明清小曲外,多数为各地的小调,地方色彩浓郁。
《拥护八路军》为陕北秧歌调,是抗日战争时期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民歌(原曲牌为《打黄羊调》,现存谱由安波填词)。全曲热烈欢快,曲式为典型的四乐句后加衬句重复末句的结构。
《看秧歌》为山西祁太秧歌调。祁太秧歌盛行在山西省中部祁县、太县一带,除群众性歌舞外,已发展为秧歌戏,以打击乐作主要伴奏,具有粗犷、豪放的风格。其曲调高亢明亮,节奏轻捷活跃,多用后半拍起的细碎节奏型;唱词中喜用叠字,如本曲中的“花花花花衣”、“赶路路路忙”等,增添了节奏的活跃度;词曲结合灵活自由,每个乐句的长度以及所包含的唱词句数、字数都不一样,曲调由几个骨干音调的变化、自由贯串展衍而成,乐句衔接紧密,仅在曲尾出现长音。
(6)跑旱船
跑旱船是汉族民间歌舞之一,历史悠久。据《太平广记》载,唐代已有,在春节和其他喜庆活动中表演,盛行全国各地,但各地名称不一,如称水船、采莲船、船灯、旱龙船等。表演形式是以竹、木、花布(或花纸)扎成彩船,一女在船中(船系女腰间,女以双手扶船舷)走舞步,一男扮艄公手持木桨在船侧作划船舞蹈,二人对歌对舞,以锣鼓为主要伴奏乐器。
《荡湖船》盛行于江苏靖江地区,旋律平和流畅,节奏较平稳,具有江南地区轻柔抒情活泼的风格;《跑旱船》盛行于陕北地区,歌词诙谐风趣地描绘了秧歌队伍中一对老头、老太婆的化妆表演,旋律大跳较多,音调在高、低不同音区间跳跃;后半拍起的节奏型,活跃灵巧,具有粗犷、热烈、红火的风格。二例都运用了富有当地地方特色的衬词衬腔来配合歌舞的节奏。
汉族小调的特征
小调由于流传面广,有职业艺人的演唱,并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加 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
小调多数属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多侧面、 较细致的陈述内容。为适应多段词的需要,其曲调则概括、凝炼地表达某种情绪(或柔美、 或哀怨、或欢快),曲调性强、旋律流畅、婉转曲折,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
小调的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南方小调的节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 起节奏,显得活跃、跳荡。部分小调受曲艺或戏曲的影响,运用散板起或散板收,或加入 数板段落。
小调的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其次为对唱和一领众和等。城市小调多有丝弦乐器伴奏, 引子和过门的运用,以及伴奏中乐器的加花装饰、托腔垫腔等,使小调音乐更为优美动人。
小调的歌词格式多样:除七字句外,也有长短句式,除二句,四句常见外,也常有非 对偶的三句、五句等结构;加上衬词的丰富多变和格律化,使小调的曲式结构较之号子、 山歌更为成熟且富于变化。小调内部结构的规整性和匀称性较强,大部为单乐段结构,或 者是单乐段的扩充结构;对应式的二乐句单乐段(《交城山》、《开花调》等) 和起承转合式的四乐句单乐段(《孟姜女》、《一只鸟仔》等)较多,也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以二乐句、四乐句为基础的加衬腔(或衬句)后重复本句(或重复半句) 的扩充乐段也是小调中常见的结构,如《放风筝》是a b c d d’式(d’为二小节衬腔加 重复末句),《拥护八路军》是abcded式(e为衬句)。在歌舞性小调中,歌曲因 配合舞蹈表演,结构较自由,或多用衬腔,或多变化反复,形成不规则的乐句乐段结构, 如《摘茶》、《荡湖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