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民歌是什么
河曲民歌是一种传统民歌音乐,山西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到内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带打短工、拉长工的“走西口”生活生产方式。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河曲民歌的相关介绍吧!
河曲民歌的历史渊源
河曲民歌流行于河曲县及晋西北,辐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地域。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界偏关、五寨,南界岢岚、保德,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相邻,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由于地处黄河弯道,河曲历史上交通阻隔,土地贫瘠,旱涝无定,老百姓灾难深重。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到内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带打短工、拉长工的"走西口"生活生产方式。由这种年复一年的离妻别子的痛苦人生中自然产生了咏叹人间离苦、别绪、思念、期盼的"走西口"民歌,当地人称之为"山曲"。
山曲属山歌体裁。它形成于何时尚无确定,但在山曲基础上形成的"二人台",据考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方志中就有明代河曲"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其歌唱传统的久远。河曲县历来以农耕为本,历史上十年九旱,饥荒严重,交通闭塞,逐步构成了传统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从而孕育和催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河曲民歌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传唱与孕育期,久唱不衰。
河曲民歌的艺术特色
河曲民歌吟唱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尽显地方民俗风情。它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双关、夸张等手法,抒发生活的喜怒哀乐。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度大,音调高亢、辽阔,节奏比较自由,口语化的装饰音较多,具有鲜明的山歌风味。
山曲唱词内容深刻,曲调丰富。1953年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首次到当地采录民歌,短短三个月即记录了一千五百多首唱词和一百五十多种曲调,其中的《三天路程两天到》、《人家都在你不在》、《割莜麦》、《提起哥哥走西口》、《真魂魂跟在你身左右》、《哥哥在东妹在西,天河隔在两头起》等都是词曲皆佳的传世精品。
它们在词曲结构方面采用上下句体式,上句起兴,下句表情,往往一个上下句就揭示出一种深邃的感情状态或描绘出一种逼真的生活画面,像"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听见哥哥唱上来,热身子扑在冷窗台"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山曲的曲调则运用并置、呼应、对比等两句体,蕴含有丰富的美学意味。在反映民歌发展历史与民间社会生活状况方面,也具有典型的意义。
河曲民歌的传承意义
河曲民歌的语言民俗,充分反映了河曲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质朴、豪放和诙谐的性格。
河曲民歌堪称一部河曲社会生活的大百科全书。这些想象丰富、意义深远的民歌是劳动人民一辈辈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经过无数次不断提炼、不断丰富,直到今天,仍活在民间,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口里和心中。河曲民歌中包含了丰富的民俗,甚至保留了一些已经消失的民俗事象,就像一座活的民俗博物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河曲文化的翔实资料。
山曲唱词内容深刻,曲调丰富。1953年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首次到当地采录民歌,短短三个月即记录了一千五百多首唱词和一百五十多种曲调,其中的《三天路程两天到》、《人家都在你不在》、《割莜麦》、《提起哥哥走西口》、《真魂魂跟在你身左右》、《哥哥在东妹在西,天河隔在两头起》等都是词曲皆佳的传世精品。它们在词曲结构方面采用上下句体式,上句起兴,下句表情,往往一个上下句就揭示出一种深邃的感情状态或描绘出一种逼真的生活画面,像“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听见哥哥唱上来,热身子扑在冷窗台”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山曲的曲调则运用并置、呼应、对比等两句体,蕴含有丰富的美学意味。在反映民歌发展历史与民间社会生活状况方面,也具有典型的意义。
猜你感兴趣: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