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音乐教案 >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的介绍

时间: 小龙 音乐教案

《第四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创作第五交响曲的过程中于1806年间创作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贝多芬《第四交响曲》的相关介绍,欢迎阅读!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的背景

《第四交响曲》是一曲大师对生命、对生活予以充分肯定、赞美的颂歌。为什么深受病痛折磨,同时又对实社会异常不满的贝多芬,突然会写出这样一部充满明朗色彩的作品?答案只有一个——当时的贝多芬正在恋爱! 贝多芬终究没有找到终生伴侣,但是他的爱情生活却丰富多彩,且略带悲剧色彩。有人说,艺术家往往都是浪漫而多情的,贝多芬也没有逃脱这个规律。然而贝多芬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者说表面印象却并不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并不是那种容易引起少女爱慕的“白马王子”,甚至有人形容他为“狮子脸”。同时在生活上,他也不拘小节,甚至有一点邋遢。但即便如此,很多女子还是无法抗拒来自贝多芬身上的英雄气质和艺术修养,而和贝多芬谈着或长或短的恋爱,但是这种关系最后都没有终生保持下去。

贝多芬对于爱情是执着的。对于自己钟情的人,他总是倾其所能,近乎疯狂的去追求。他心目中的爱侣应该是青春纯洁、端庄秀美、品德高尚又极具修养的女子。可以说,贝多芬在爱情上近乎是完美主义者!这也是他没能找到终生伴侣的一大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可能也来自他的耳疾。贝多芬喜爱追求过的女子很多,有些是贵族的小姐,有些则是自己的学生,也有女作家。在诸多次恋爱中,曾经有一次近乎取得成功,那就是他与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的一段感情,双方曾经订婚过,但是最终婚约被毁。此前,他热恋过特雷泽的姐姐朱丽叶,而后又与特雷泽的妹妹约瑟芬发生了爱情,可悲的是依然没有结果。与这一家三姐妹的恋爱,可以说是贝多芬爱情悲剧的典型——因为门第、因为金钱,因为一些世俗的观念,美满的婚姻不能成为现实。其实失败又何止这些,贝多芬用心去恋爱,用文字、用旋律来赞美自己心中的最爱、赞美美好的爱情,但最终总是因为世俗的偏见乃至陈旧的观念,而遭到失败。虽然贝多芬相貌并不英俊,举止算不上潇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真诚、他的才华,他的善良打动过很多女子的心。最终很多女子没有和贝多芬结为夫妻,却和他保持了很长的友谊。

了解了贝多芬的感情世界才能更容易理解他的作品,因为《第四交响曲》正是处于恋爱时节中的贝多芬才华横溢的体现,而其主题就正是赞美生命和爱情。时间定格在1806年,当时贝多芬的恋人正是的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那应该是贝多芬感到最幸福的光阴。特雷泽曾与贝多芬订婚,而且感情维系了4年左右,可以说是贝多芬一生中最稳定的一段感情生活。所以他的创作热情特别高,才思敏捷。贝多芬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在这时候写成的。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的形象塑造

此后的《第四钢琴协奏曲》也是迅速的落笔,迅速的完成,而被誉为“塑造贝多芬情人形象”的一部作品。当时贝多芬的感情生活浪漫温馨,状态之好在他一生中也是十分少见的,所以从落笔到完成,几乎一气呵成,顺利流畅,而且旋律中充满了生命、青春的气息——这正是《第四交响曲》!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的乐章结构

该作品共四个乐章:1、柔板—活泼的快板;2、柔板;3、活泼的快板;4、不太快的快板。全长约30至35分钟。

第一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

首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二二拍,带引子的奏鸣曲式。引子暗示了该乐章的内容,从有着朦胧的神秘感的降b小调弱奏开始,先上升到B大调,再经过降G,由定音鼓和小号引回降B大调。同样的引回法在从展开部到再现部的过程中也出现,定音鼓滚奏20小节之长。第一主题极其欢快,充满活力和喜悦,木管乐器的旋律更加强了这一效果。在发展部中出现了弦乐器与管乐器的对话,一唱一和,旋律温馨。再现部较为短小,并直接引入花俏的尾声。

第二乐章:柔板

第二乐章(柔板),降E大调,四三拍,慢乐章,奏鸣曲式。该乐章主要由小提琴奏出平静、如歌的第一主题,伴奏则有着放松但持续的律动感。第二个主题是单簧管独奏,有些忧郁的情调;在整个乐队重申此主题时,情感愈发强烈。法国作曲家埃克托·白辽士亦形容此乐章是“纯洁如天使般,难以抗拒的柔情蜜意,然而奇妙的艺术在加工期间完全消失”。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四三拍,谐谑曲。该乐章是ABABA形式,即谐谑曲和三声中部在出现第一次之后,又重复了一遍。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中同样运用了这一结构。全曲幽默而充满能量,从开头就可以听出主题的元素。三声中段效果则仿效一个业余管乐队演奏时,被一众醉醺醺的小提琴手打扰之情况。在谐谑曲第三次出现时,由圆号强烈地切断。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末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四二拍,奏鸣曲式。该乐章虽然速度标记不算极快,但多十六分音符,听起来依然迅猛生动。再现部之前有一段巴松管独奏的柔和乐段,但随即又进入了急促的尾声。尾声规模较大,变出各种花样,直到快活地结束。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并不喜欢这一交响曲,他评论说:“低音提琴乐手一定要抱怨,‘作曲家竟让我像野山羊一样疯疯癫癫。’”
 

猜你感兴趣:

1.

2.

3.

4.

5.

3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