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蓝海般若歌评
我为般若,何物为我。我渡众生,何人渡我。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一篇《般若》的歌评。
《般若》:开场
开头幽咽的箫声袅袅,木鱼敲打之声清脆,恍若回响,这个故事便由也此开始。
看见般若二字,最先想到的故事便是历史上的高阳与辩机,这两个悲剧色彩浓烈的人物。词作的词倒是和我心目中的这个故事,心目中的人物品格很是相近。
二八艳若桃李,弱冠年少风华。此刻,高阳十六年华,辩机已入佛门六载,这世间芸芸众生,而他们还是在这万千喧嚣之间注定相遇。
这一日,日暖云轻。
这一眼,斗转星移。
这一世,于此刻已然注定。
十六岁的高阳有她自己的束缚,她是太宗最宠爱的公主,聪慧灵巧,抛却身份不谈,她却已经是他人之妻。
而辩机亦有他的束缚,他是佛门之人,才华满腹,他是玄奘挑选出宏扬佛法注释经传之人。
“用一段木鱼敲醒这浮生”,这一声一声的木鱼终究不能将他们于那一眼中敲醒,他们还是抛却礼法,抛却世俗地在一起了。孽缘就此注定,他们用一生换来相会九载。
她赠他玉枕,也就此葬送他性命。他死之时,她说他是我一生骄傲。
他赠她欢喜,也因此让她沉沦。她死之时,他已听不到世间对她的骂名。
《般若》:故事
“穿帘拂襟吻你是诵经声”,无需亲吻,礼法不存于世人眼中,而在你我心间。我们虽离经叛道,却仍旧克己复礼。辩机,你心如我心,我心映你心。《新唐书》将这一段感情描绘得污秽不堪,高阳亦从此与山阴比肩,可于我看来,未必如此。
辩机满腹才华,二十岁便被玄奘挑出注释佛理经传,高阳倾心于他,仰慕他的风度才华。辩机自当对得起这一份倾慕。他弱冠入佛门,眼色清明,若不是命中注定的这一段缘分,他应当如同玄奘一样流传万世。在他心中,高阳重于礼法,礼法却是重于情爱的。
出于情,止于礼。穿帘拂襟吻你是诵经声。
门外,是她在“佛前愿许过一层又一层”,一愿你一生安康,二愿你常伴左右,三愿你我此情永不变。
门内,是他吟诵佛理,青案上的檀香已经燃尽,只余下一抹灰,一丝香,和你予他的祈愿。
绰约之间,竟再也看不清你的身影。
佛祖,我教化世人,为众生普渡佛法,可是谁人来渡我?他虔诚地低下头,双手合十,只求有一句慈悲的指引。掌心中是那无可避免的一痕,心中是那不能不去思念的一人。
第一次听微蓝海的歌,初听并没有多少惊艳,但是这个声音很耐听,便如同一声一声的木鱼,每一下都恰好敲在心上。低音极美,“检点般若不曾写进缘分”这一句的处理十分到位,一字一句似是呢喃而问“我为般若,缘归何处?”主歌的每一句之后几乎都会有一个转音,而副歌变为高音,微蓝海仍然用很稳的声音将这个故事缓缓叙述,在处理的手法上并没有改变,可是我却似乎可以感觉到那个迷茫呢喃的辩机低低看着手掌上刻下的宿命一痕,将自己的心境拂拭清明,“反正错定,所以执意孤行。”
“遥遥凡尘烟火,渺渺悲欢谁歌”。
九年后,高阳与辩机私情被发现,太宗震怒,赐辩机腰斩之刑。
而辩机死后,高阳耽于声色,不复巧笑模样,死于叛乱。
《新唐书》中写高阳淫乱放荡,史书中除了大唐西域记后的寥寥数笔再无辩机之名。
他为她葬送性命,她为他背负骂名。
亦无亏欠。
“般若”意为智慧,而他们都不是有大智慧之人,缘分遮蔽他们的双眼,若我为般若,何物为我?若我为般若,又怎能遇见你?
《般若》:其他
窃以为编曲可以改进,对于编曲后期了解不多就不多说了。
很喜欢这首词,词作这首词写的很长,宿命一
痕很是戳心,在我看来正是全词的最大亮点。而词的意境却是最让人喜欢的,平平淡淡,如一碗寡淡茶水,而歌者的声音便是这碗茶水旁的一缕青烟,袅袅而去,他低首,她明眸,这个故事便在此停住,时光无情冲刷亦不能将这份感情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