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历史两千年上
聊到音乐不就得不提到西方音乐。西方音乐的两千年历史悠远而古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稍作介绍。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音乐
如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听过的最古老的音乐是什么?”恐怕不少人的答案十有八九会是维瓦尔第(1678-1741)的《四季》。其实从维瓦尔第诞生时算起到今天,音乐历史不过三百多年,而在他之前的有完整乐谱流传至今的音乐历史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年。从本期开始,本栏目将引领大家从最古老的音乐开始,做一次有趣的历史漫游。
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音乐,但是保留至今的最早的音乐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据记载,欧里庇德斯(Euripide,约公元前485-前406年)的戏剧就含有许多音乐段落,且他以善于谱曲而闻名,其戏剧音乐许多很可能是他自己所作,例如《俄瑞斯忒斯》中的合唱曲。只是那一时代的乐谱多记于纸莎草上,流传至今已成残片。
通过文献我们可了解到,那时的音乐在礼拜仪式和重大场合上表演——不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还是酒神节上,都拥有重要地位,并构成古希腊人生活整体的一部分。现在流传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音乐残片主要有:古希腊抒情诗人平达(Pindare,公元前522-前446)的《比尤蒂颂》、《欧里庇德斯纸莎草写本》、《奥斯罗纸莎草写本》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公元一世纪前后塞基洛斯(de Seikilos)所作的、被刻在墓碑上的歌曲《塞基洛斯墓志铭》,它是为数稀少的最完整的作品之一。
指挥家帕尼瓜(Paniagua)曾与马德里古乐团制作过一张古代希腊和古罗马音乐唱片,为了演奏这些音乐,他们研究了数不胜数的纸莎草碎片,运用丰富的想象,将这些碎片衔接起来,并制作了古希腊的乐器——里拉琴、阿夫洛斯管、齐萨拉琴,甚至一台水利风琴,这些乐器都曾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花瓶、浮雕和绘画中被大量描绘。
在今天听来,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音乐大都与民间音乐类似,但给人的感觉却异常神秘,甚至具有一种诡异的色彩,这或许源于它所蕴含的远古的氛围;不过熟悉现代音乐的人又会觉得,它与当代最前卫的音乐很相像,似乎又在将人们引向不可预知的未来。这就是这些古老音乐的魅力,也是我们音乐历史之旅的开篇。
2-中世纪早期的宗教音乐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是欧洲进入中世纪的重要标志。
由于东罗马帝国还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因此便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教会礼仪,宗教音乐风格也不同于西部欧洲。东罗马帝国最有特色的音乐是赞美诗,即拜占廷圣咏,康塔基昂(Kontakion)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赞美诗的音乐诗意盎然,东方特色浓郁,具有强烈伊斯兰风格,内容出自《圣经》,使用希腊语或阿拉伯语演唱。康塔基昂著名的作曲者是6世 纪前半君士坦丁堡的圣罗曼努斯。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前和之初,西部欧洲各地的教会还未得到统一,于是各地产生了风格各异的圣咏。按地域划分有:米兰的米兰圣咏(安布罗斯圣咏)、罗马的古罗马圣咏、意大利南部的贝内文托圣咏、法国的高卢圣咏和西班牙的莫扎拉布圣咏等,其中除高卢圣咏已失传,其余大都流传了下来。这些圣咏的形式和风格与拜占廷圣咏有着一定联系,但却显得比较刻板。
590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Gregorian I,约540-604)加冕,从此教皇权在欧洲确立。这位教皇在位期间统一各地宗教音乐,共收集圣咏三千余首,即“格里高利圣咏”。圣咏采用中世纪教堂调式,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合唱,没有和声与对位,全部由男声演唱。圣咏给人们带来的是没有肉体的纯精神的世界,在那里自我是不存在的,唯有圣灵在闪光,这一特点体现了当时____会对人们思想的钳制。聆听这些圣咏,有如置身于古罗马帝国晚期的城堡之中,让人仿佛见到那神秘而阴森的堡垒,厚厚的墙壁,小小的窗户,和恐惧的心灵……
直到哥特时代,格里高利圣咏始终都是中世纪音乐的主要形式,被用于宗教礼仪。这些圣咏采用的记谱法是公元七世纪的“纽姆谱”,一种四条线的古老乐谱,更为精确的记谱法产生于公元十世纪。
3-中世纪的世俗音乐
进入中世纪后,____会一直试图用教义控制人们的思想,但这并不能扼杀人类的天性,于是,在格里高利圣咏之外,便出现了与之相对立的吟唱诗人和世俗歌曲。
吟唱诗人是中世纪活跃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诗人和作曲者,约12世纪中期得到广泛发展。流传至今的吟唱诗人歌曲总共4730余首,多以爱情和纵欲为题材,也有关于政治、道德及宗教的。吟唱诗人歌曲听来很像民间歌曲,有着悠长的旋律,或清唱、或有简单乐器伴奏。最著名的吟唱诗人有文塔多恩(Ventadorn,约1125-1195)、马卡勃鲁(Marcabru)、迪亚伯爵夫人(Beatriz de Dia)等。文塔多恩的《我看见云雀扑打着翅膀》是吟唱诗人最出色的歌曲之一。
吟唱诗人所崇尚的人性与宗教所宣扬的神性是相背离的,其自由的个性也是与教会的专制反其道而行之的,当时的世俗歌曲也是如此。“卡尔米纳•布拉那(Carmina Burana)”是12和13世纪之间世俗歌曲集,一部拉丁文、古德语和古法语的诗篇手抄本,总共两百多首作品,包括表现放纵情欲的爱情歌曲、表现暴食狂饮和赌博的谐谑歌曲、关于道德和讽刺现实的歌曲、流浪学者的韵律诗和宗教剧等,通常有简单的乐器伴奏。
中世纪另一种世俗气息浓厚的音乐形式是神秘剧,其特点是将中世纪各种音乐形式——世俗歌曲和舞曲、吟唱诗人作品、教堂圣咏等集中于一体。最著名的神秘剧《但以理神秘剧》,出自《圣经》的《但以理书》,讲述但以理指责迦勒底的伯沙撒王狂傲和崇拜偶像,被投入狮坑后因上帝佑护而毫发无伤的故事。德国12世纪著名修女希德嘉•冯•宾艮(Hildegard von Bingen,1098-1179)所作神秘剧《美德神秘剧》,包含各种抽象的角色:美德、兽性、灵魂等。
随着世俗音乐的繁荣,欧洲进入了中世纪的鼎盛时期——哥特时代,复调音乐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4-哥特时代的法国古艺术和新艺术
1163年,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开始兴建,历史上最早的流派——巴黎圣母院乐派随之形成。此乐派开创了早期复调形式孔杜克图斯(Conductus),并将更早的复调形式奥尔加农(Organum)的结构加以完善。两种复调形式很简单,前者以世俗歌曲或者作曲家自创旋律为基础,加一个声部,后者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基础,加一到三个声部。
圣母院乐派最重要人物是莱昂南(Leonin,约1159-约1201)和佩罗坦(Perotin,约1160-1240),所作奥尔加农和孔杜克图斯带有中世纪所特有的世俗味道,有些以钟铃或固定式管风琴做简单伴奏。14世纪初的音乐著述家通常将包括圣母院乐派在内的13世纪复调风格称为“古艺术”,以此来与新时代复调风格相区别。
马肖(Machaut,约1300-1377)是“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生活在封建体制开始解体的变革时代,新的艺术观和美学概念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造就了其简朴而直率的风格。马肖是历史上第一位写出完整常规弥撒曲的作曲家,所作《“圣母”弥撒曲》以四声部写成,完整地包括了相互关联的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几个部分,音乐古朴迷人,闪烁光辉。马肖去世后,“新艺术”宣告结束。
15世纪初,伯艮第(Bourgone)宫廷中的音乐家们形成了著名的伯艮第乐派,并开始尝试抛开复杂对位技巧,采用明确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倾力于世俗音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佛兰芒乐派奠定了基础。班舒瓦(Binchois,约1400-1460)是这一乐派的重要成员,他创作了许多世俗尚松(Chanson),曲调优美,词句巧妙,往往以竖笛和琉特琴伴奏。
与之同时代的迪费(Dufay,约1400-1474)成为佛兰芒乐派的先驱者,他是一位抒情大师,发展了一种美妙柔和的音乐语言。《“面色苍白”弥撒曲》是他最杰出的作品,采用叙事歌《如果我的面色是苍白的》作为弥撒曲的基础,其音乐洋溢着生机,丰满而富于变化,充满人性的光辉。通过这一作品,迪费完成了音乐风格从哥特到文艺复兴的转变。
5-哥特时代英国音乐风格的确立和发展
谁也不曾料想到,一首欢快而谐谑的世俗歌曲确立了英国音乐的风格。——《夏天到来了》,大约创作于1240年的六声部轮唱歌曲,其手稿发现于雷丁修道院,所以又称《雷丁轮唱曲》。这首只有两分钟左右的歌曲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不仅由于它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典型英国风格的作品,还在于它作为合唱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六声部卡农作品。
一直到14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音乐始终是无名氏作曲家的天下,直到14世纪下半叶出现了哥特时代英国最重要的宗教曲集《古厅手稿》,才结束了这一局面。这一手抄本收藏于奥尔德霍尔的圣埃德蒙学院,故又称《奥尔德霍尔藏稿》,其中收录了约从1370年至1420年间的英国宗教音乐,包括鲍尔(Power,?-1445)和邓斯塔布尔(Dunstable,约1385-1453)的作品。鲍尔是历史留名的第一位重要的英国作曲家,其重要贡献在于尝试在弥撒曲的五个乐章之间建立某种关系,并注重和声声部的谱写,使之与主旋律声部分量相当。
邓斯塔布尔是文艺复兴之前最伟大的英国作曲家,其音乐已完全具备了独特的英国风格。在当时,邓斯塔布尔通过伯艮第的公爵将英国风格注入到欧洲音乐之中,以至于他在法国伯艮第宫廷中也受到很高评价。邓斯塔布尔流传至今的作品约70部,主要是经文歌、弥撒曲和少量世俗歌曲等,其经文歌的艺术水准极高,被看作是此类作品中的最伟大者,其中最负盛誉的是一首把赞美诗《来吧生命的创造者》与继叙咏《来吧圣灵》相结合的四声部经文歌,这部作品古朴而洋溢着活力,旋律感人肺腑。
邓斯塔布尔所开创的英国音乐风格,拥有甜美的质感和迷人的抒情性,这一风格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塔弗纳(Taverner,约1495-1545)和巴洛克时代的珀塞尔(Purcell,1659-1695)。
6-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佛兰芒乐派
进入文艺复兴时代,欧洲音乐得到空前发展。15世纪20年代中期,法国北部、比利时和荷兰南部,出现了那一时代最重要的音乐流派——佛兰芒乐派。这一乐派后来以法国为中心,遍及整个欧洲,持续一百五十多年之久。
佛兰芒乐派经历了三代作曲家,每一代在音乐风格上都不尽相同。第一代的贡献在于将哥特时代的复调发展到顶峰,奥克冈(Ockeghem,约1410-约1497)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被称为真正的佛兰芒人。他的《Mi-Mi弥撒曲》和《安魂曲》等作品,比哥特晚期风格在织体上要更丰满厚实,在声音上要更丰富而均匀。
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入,第二代佛兰芒作曲家的音乐变得更加人性化,这一时期的若斯坎•德普雷(Josquin Despres,约1440-1521),被看作音乐史上第一位个性完满的作曲家。他曾从师奥克冈,音乐风格明晰和谐,旋律恬静优美,名作包括《“唱吧,我的舌”弥撒曲》、《“武士歌”弥撒曲》、为他的老师而作的《献给奥克冈的挽歌》。
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拉絮斯(Lassuso,1532-1594)成为第三代佛兰芒作曲家中最有个性的一位,他融合当时法、意、德等各地音乐风格,将激情与柔情,辉煌的色彩与优美的恬静,神秘感与幽默感糅合于一体。《“圣坛钟声”弥撒曲》最能代表其风格,堪称最迷人的佛兰芒弥撒曲,而所作《七首忏悔诗篇》及《耶利米哀歌》也皆为精品之作。
除宗教作品,拉絮斯还创作了大量世俗音乐,其中包括著名的牧歌《可爱的女士玛托娜》,它实际上是一首意大利牧歌,歌中辛辣讽刺了16世纪占领意大利领土的德国士兵。而法国牧歌现在通常翻译作“尚松”,最著名的一首是雅内坎(Jannequin,约1475-1560)创作的《鸟之歌》,歌中要求歌者以嗓音模仿多种鸟鸣,活泼俏皮,妙趣横生。
7-英国音乐的黄金时代
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音乐也迎来最辉煌的时代。15和16世纪之交,一部重要的音乐作品集——《伊顿合唱曲集》出现,它是当年供伊顿教堂各种仪式使用的,其中科尼什(Cornyshe,约1465-1523)的作品最为重要。这位跨哥特和文艺复兴两个时代的作曲家,创作了飘逸迷人的音乐,他的《圣母悼歌》和《圣母颂》等经文歌,体现了英式的甜美风格。
到16世纪上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复调大师塔弗纳(Taverner,约1495-1545)登上历史舞台。他共作有8首优美的弥撒曲,多以16世纪早期丰满华丽的英国风格写成,最著名的《圣三位一体弥撒曲》,绝美而精致,所营造的共鸣效果异常丰润,极高的女高音声部直抵天籁,达到感天动地的效果。他所作《西风颂弥撒曲》,还将世俗歌曲引入宗教音乐。
16世纪中期,泰利斯(Tallis,约1505-1585)进一步发展了英国风格。他是一位个人特质和品位相当突出的作曲家,以对位富有新意和技巧精湛灵活而闻名。他的经文歌《寄希望于他人》竟然使用了40个声部,是一部结构复杂的宏伟之作。而所作12首《英国赞美诗》,直到20世纪仍被沃恩•威廉斯的《泰利斯主题幻想曲》所引用。
进入文艺复兴全盛期,泰利斯的弟子伯德(Byrd,1543-1623)又创作了三部杰出的弥撒曲,分别以三、四和五声部写成。它们所呈现的复调结构在当时几乎独一无二,所表达的情绪也十分多样化;在谱曲时,伯德只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字,以求音乐充分与歌词相符合。伯德的弦乐曲《幻想曲》与《圣名曲》,还开创了英国器乐风格。
伯德之后,吉本斯(Gibbons,1583-1625)延续了前辈开创的英国风格,写下了诸多华美的教堂音乐,其中特别是赞美歌,如《这是约翰所记》和《献给大卫之子的和撒那》等,都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吉本斯还是杰出的牧歌作曲家,所作《银天鹅》乃是英国牧歌精品中的精品。
8-意大利和英国的世俗牧歌
当法国和英国在音乐领域已享誉世界时,作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似乎并未达到与前二者同等的地位。不过,文艺复兴时代盛行欧洲各国的牧歌,却源于意大利。
牧歌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世俗音乐形式,最早出现于13世纪意大利小型宫廷。牧歌一般是多声部,无伴奏或有简单器乐伴奏,内容多含幽默、讽刺、情欲和政治等内容,词句优美,情感细腻,被称为配上音乐的诗篇。
16世纪,牧歌发展到顶峰,杰苏阿尔多(Gesualdo,1560-1613)是意大利牧歌最杰出的创作者,其音乐个性十足,极富想象力,极度半音化的风格,远超他所在时代,令同代诸作曲家望尘莫及。他极善描写相对立两方面的冲突,诸如渴望与绝望、快乐与死亡,例如五声部牧歌《清澈的、闪亮的双眸》,突出体现了他所独有的两种对立情感的强烈矛盾。另一牧歌作曲家马伦齐奥(Marenzio,1553-1599),则富于抒情性,讲究文学趣味,诗意盎然,敏感动人,尤其注重对情绪和气氛的把握。
牧歌传到英国,莫利(Morley,1557-1602)将 “芭蕾歌”发展为英国牧歌的重要形式,其最显著特征是有“发啦啦”的副歌。他的“芭蕾歌”风格清新、节奏轻快,如《独自歌唱》,以质朴自然曲风,真切表现了男欢女爱。威尔拜伊(Wilbye,1574-1638)和威尔克斯(Weelkes,1575-1623)被誉为最杰出的英国牧歌作者,前者和声大胆,想象力丰富,后者则吸收马伦齐奥的意大利风格,将细腻与激情融为一体。还有吉本斯所作《银天鹅》,绝美而伤感,描写一只天鹅将死时的悲痛,以此映射命运的残酷。
17世纪初,英国出现以琉特琴伴奏的歌曲,道兰德(Dowland,1563-1626)是琉特歌曲最重要的作曲家,一生共出版87首歌曲,包括著名的《仕女雅玩》和《潸然泪下》等;在一首《时间停住脚步》的歌中,道兰德营造出了时间静止的意境,有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9-意大利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
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形成了显赫的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前者对从哥特到文艺复兴的复调艺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后者则成为新时代风格的开创者。
罗马乐派致力于宗教音乐,延续并发展了佛兰芒乐派“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重要代表人物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约1525-1595),将声乐的复调传统发展到顶峰,故史上有“帕莱斯特里纳风格”之称。
帕莱斯特里纳的音乐古朴澄澈,旋律线流畅,音响丰富,效果美妙迷人。他最著名作品之一《马尔采鲁斯教皇弥撒曲》,具有一种柔和纯净之美,令人清心愉悦。他最独特的经文歌作品,是为《圣经》中的艺术珍品《雅歌》所配的29首歌曲,这些歌曲宗教情感浓厚,柔美清澈,将纯洁的爱情与神圣的宗教融为了一体。
如果将罗马乐派的音乐比作宏伟的教堂,那么威尼斯乐派的音乐就是华丽的宫殿。在16世纪,威尼斯已经成为沟通东西方的重要通商港口,它所独具的世界性和开放性,成为威尼斯乐派产生的重要条件。
威尼斯乐派富于开创精神,不断尝试冲破束缚,发展个性化的新风格,其音乐绚丽灿烂,丰满多变。在经文歌创作中,他们一反传统的“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加进明亮辉煌的铜管乐器,使合唱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他们还将器乐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形式,从根本上结束了声乐的统治地位。威尼斯乐派的革命性创新,为管弦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乔万尼•加布里埃利(G. Gabrieli,约1557-1612)是这一乐派的杰出人物,所作经文歌《哦,拍响你的双手》、《向天主欢呼》、《天主俯听我等》、《牧羊人,你看见了谁?》等,织体饱满丰富,色彩明亮辉煌。他的两套《神圣交响曲》,是早期器乐作品的杰作,其中《四度低音弱声与强声奏鸣曲》,首次使用了力度指示。他还对乐器的运用进行改进,因而被称为“配器法之父”。
10-歌剧的诞生和发展
1597年,佛洛伦萨,一种被称为“歌剧”的、集演唱和表演于一身的艺术形式诞生了。尽管中世纪神秘剧和宗教剧被认为是其先驱,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是佩里(Peri,1561-1633)的《达夫妮》,然此作现已佚失,因而他作于1600年的《尤丽狄茜》,便成为流传下来的最早歌剧。
《尤丽狄茜》讲述的是奥菲欧赴地狱寻找不幸死去的爱妻尤丽狄茜的故事,歌剧已形成独唱、重唱和合唱的模式,但还没有咏叹调,全部是歌唱性的宣叙调。1602年,卡契尼(Caccini,约1548-1618)的牧歌与小坎佐纳作品集《新音乐》,发展了与复调对立的单旋律音乐风格,对刚诞生的歌剧产生了重大影响。
音乐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蒙特威尔第(Monteverdi,1567-1643),他跨越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两个时期,以传统为出发点,发展出个性鲜明的新风格,并强调以真实为基础,描写人的心灵世界。完成于1607年的《奥菲欧》,是历史上第一部成熟的歌剧,其戏剧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大胆运用不和谐音和弦乐器震音,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蒙特威尔第一生创作歌剧十余部,《阿里亚娜》——只流传下来著名的《阿里亚娜的哀歌》、《尤利西斯还乡》和《波佩阿的加冕》等也均为不朽之作。其中《波佩阿的加冕》是历史上第一部依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歌剧,讲述残暴
乱的罗马皇帝尼禄与其将领之妻波佩阿的故事。另,蒙特威尔第所作牧歌和圣乐作品,如《坦克雷迪与克洛琳达的战争》和《贞福童真女的晚祷》等,也都极富戏剧性。
歌剧随后在威尼斯和罗马继续发展,蒙特威尔第的弟子卡瓦利(Cavalli,1602-1676)扩大了戏剧的潜力,并自如运用喜剧因素,所作《卡利斯托》在结构上继承其师的特点,剧本据奥维德《变形记》中仙女卡利斯托被变成大熊后被升为星座的神话编写。到17世纪后半叶,那不勒斯乐派形成,歌剧从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1-德国音乐之父——许茨
德国是欧洲音乐起步最晚的国家之一,到巴洛克时期,落后的状况才得到改变。
不过,德国音乐最早可以追溯到哥特时期的希德嘉•冯•宾艮(Hildegard von Bingen),她为宗教礼仪共作有77首歌曲,汇集成《天国启示的和谐交响》。希德嘉注重以音乐本身打动人心,认为如果没有音乐,词句不过是空壳,因词句仅是身体,音乐才是精神。
出生于佛兰德的伊萨克(Isaac,约1450-1517),对德国音乐发展贡献最大,这位深受意大利风格影响的佛兰芒大师,将荷兰风格带到德国,并把这些风格与德国音乐相融,创作了独具特色的弥撒曲和最早的德国歌曲,为德国音乐屹立于欧洲之巅奠定了基础。
1585年,许茨(Schutz,1585-1672)诞生,德国音乐的兴盛随之而来,他被称为德国音乐之父。许茨最重要的贡献是将意大利声乐风格融入德国复调传统中,开创了德意志民族自己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融合威尼斯乐派的宏伟与德国式的细腻,情感深邃,色彩辉煌。
讲述耶稣诞生故事的清唱剧《圣诞节故事》是他最流行的作品,全剧始终萦绕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不论宣叙调还是合唱,都显示出盎然生机。《临终七言》是一部满怀悲伤的清唱剧,耶稣的七言以自由而表现力极强的单旋律音乐表现,通奏低音和弦乐伴奏。壮丽深沉的《马太受难乐》,乐风古朴,结合了无伴奏合唱与宣叙调独唱、重唱的形式。
著名的三卷《神圣交响曲》,共68首协奏经文歌,含许茨最具纯粹德意志民族风格的作品,独唱声部、合唱与器乐编制都得到扩充。这些作品宽广而富于戏剧性,有的已接近后来的教堂康塔塔,其中第18首《扫罗》戏剧性极强,运用了回声效果。
许茨去世13年后,J.S.巴赫诞生,这之间知名德国作曲家是以《卡农与吉格》闻名的帕赫贝尔(Pachelbel,1653-1706)。另外,丹麦的布克斯特胡德(Buxtehude,1637-1707)的管风琴音乐,对德国音乐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2-英国音乐的巅峰——珀塞尔
珀塞尔(Purcell,1659-1695)在英国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他象征着英国音乐的显赫地位。在他之前,英国音乐已进入黄金时代,而在他身上,则达到无可争议的鼎盛。
这位生活在巴洛克早、中期的作曲家,可被形象地比喻为英国音乐“金字塔”的塔尖,他虽然只活了37岁,但却将英国民族风格发展到极致。珀塞尔幼年曾在皇家教堂唱诗班当歌童,并成为著名作曲家布洛(Blow,1649-1708)的弟子,老师成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管风琴师。珀塞尔的创作涉足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无论是赞美诗和颂歌,还是歌剧和戏剧配乐,或者器乐合奏和键盘乐,都有很高的成就。
珀塞尔最杰出的作品是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被誉为最伟大的英语歌剧,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戏剧的风格,体现了珀塞尔所特有的激情。剧情取自维吉尔的《埃涅伊特》,讲述迦太基女王狄朵与武士埃涅阿斯的爱情悲剧,歌剧中,女巫姐妹为了破坏他们的爱情,欺骗埃涅阿斯离开迦太基去完成一项使命,狄朵误以为他背叛自己,于是自焚身死。狄朵的唱段《当我被埋葬》,是音乐历史上最著名的“哀歌”之一。
珀塞尔的合唱音乐属巴洛克中期声乐中的精品,最著名的有《感恩赞》、《D大调欢乐颂》、赞美歌《我的心正在撰文歌颂》、《圣•塞西利亚节日颂歌》、为1695年玛丽女王葬礼所作的《上帝,您了解我们心中的秘密》等。在器乐方面,所作的12首三重奏鸣曲、3首三声部《幻想曲》、8套为羽管键琴的组曲、2首《圣名曲》以及为玛丽女王葬礼所作的四支长号的《进行曲与坎佐纳》等,是当时英国纯器乐作品的经典之作。
特别有意思的是,珀塞尔去世后,英国本土竟无一人有能力将他所开创的英国民族风格传承下去,且这种状况持续了二百年之久,直到19世纪末才有所转变,但仍然未能超越前人。
13-维瓦尔第时代的意大利音乐
威尼斯乐派之后,器乐形式首先在意大利得到空前的发展,形成以维瓦尔第(Vivaldi,1678-1741)为首的“小提琴乐派”,同时,以制作提琴闻名于世的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兴盛了起来。
在当时,集小提琴大师与作曲名家于一身的科雷利(Corelli,1653-1713),创作了最出色的三重奏鸣曲(作品1至4号,共48首),这种奏鸣曲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通常由四件乐器演奏出三个声部。科雷利还是古组曲的确立者,也是现今非常流行的《“圣诞”大协奏曲》的作者,他的音乐有着严谨的结构和优雅的气质。
以《为管风琴与弦乐队的柔板》而知名的阿尔比诺尼(Albinoni,1671-1750),最初也以小提琴演奏家的身份出道,40岁时转向专业创作,写有《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等名作,并对初期的喜歌剧有一定贡献。
代表巴洛克中期音乐创作高峰的维瓦尔第,对小提琴风格和大协奏曲(为乐器组与乐队的协奏曲)形式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维瓦尔第的音乐色彩辉煌,洋溢着生命活力,体现了意大利人热情开朗的性格。他一生作品量很大,著名的《四季》含在曲集《和声与创意的尝试》中,《和谐的灵感》和《异乎寻常》涵盖了其最重要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大协奏曲作品。
维瓦尔第的音乐形式多姿多彩,他尝试为各种乐器创作,除小提琴和大提琴,还有爱情维奥尔琴、长笛、大管、竖笛、琉特琴等,包括著名的长笛协奏曲《金翅雀》、《双曼陀林协奏曲》和《e小调大管协奏曲》。除此,还作有五十部歌剧和不少宗教音乐,以《D大调荣耀经》最著名。电影《Shine》中主人公在蹦床上边跳边听的那首歌,出自其康塔塔《没有真正的和平》。
以维瓦尔第为伊始,器乐形式向着越来越完善的方面发展,对于J.S.巴赫等巴洛克后期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4-那不勒斯乐派的意大利歌剧
诞生于佛洛伦萨的意大利歌剧,在威尼斯和罗马的发展并未突破蒙特威尔第所开创的风格,直到17世纪下半叶在那不勒斯出现了一个新的歌剧流派,才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那不勒斯的作曲家们将宣叙调与咏叹调清晰地区分开来,并更加倾重于咏叹调,尤其强调美声演唱技巧,发展管弦乐以服务于歌唱,还固定了歌剧序曲的三个组成部分,确立了后世意大利歌剧风格的主要特点,可以认为,是那不勒斯乐派确立了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民族性。
到18世纪初,那不勒斯乐派独具个性的歌剧风格达到成熟,喜歌剧由正歌剧的“幕间剧”发展出来。——“幕间剧”又叫“插剧”,是大型正歌剧中间休息时上演的短剧。亚历山大•斯卡拉蒂(A.Scarlatti,1660-1725)是那不勒斯乐派的开创者之一,随后出现的佩尔戈莱西(Pergolesi,1710-1736)、奇马罗萨(Cimarosa,1749-1801)和皮钦尼(Piccinni,1728-1800)三人,则代表了这一乐派的顶峰。
佩尔戈莱西23岁时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是早期意大利喜歌剧的杰作,也是那不勒斯乐派的代表作,它是1733年上演的正歌剧《高傲的囚徒》的“插剧”,全剧长度不足五十分钟,共两幕13曲,讲的是一个女仆如何做了自己主人的夫人的故事。佩尔戈莱西一生十分短暂,只活了26岁,他去世前不久完成的《圣母悼歌》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在《女仆作夫人》之后,奇马罗萨创作于1766年的《秘婚记》和皮钦尼创作于1760年的《好姑娘采基娜》两部喜歌剧,不论规模还是结构,都已经非常成熟了。那不勒斯乐派歌剧风格的影响此时已经遍及欧洲,并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以后的二十多年间。
到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传统经由罗西尼(Rossini,1792-1868)、多尼采蒂(Donizetti,1797-1848)和贝利尼(Bellini,1810-1835)等作曲家,传承到了威尔第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