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马说》教案
在这篇课文中,满是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愤怒的斥责,其中的语言有讽刺、反问,抑扬反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文言文短文《马说》教案【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文言文《马说》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 疏通文意,理解文章蕴涵的寓意。
2、 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
3、 指导朗读
4、 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培养真才实学,报效国家。
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意,理解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列举和马有关的成语。
2、解题。“说”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简明,寓意深刻,通常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二、疏通全文
1.范读。(学生听,划出通假字)
2.生初读,正音:祗 骈 槽枥 一食或尽粟一石 邪通耶 食马者
3、梳理课文,尝试翻译。
(1)结合注释,自主尝试翻译。
(2)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分三组翻译 。
马之千里者 (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马也 (是,这;也,表判断) 才美 (才华和美好的素质)鸣之 (之,语助词,延长音节)
4.把握结构,疏通文意。
说是一种说明议论的文体。作者要借马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在结尾处找找,哪句话最等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作者何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课文。
(1)先看第一段,我们请女生先把第一段齐读一遍,声音要洪亮
作者以开篇就亮出了一个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真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吗? 那么没有伯乐,千里马就怎么样了呢?我们继续往后读。千里马被埋没了可悲可叹,我们在读时该带着怎样的语气呢? (语速较缓,语意惋惜。)第一段写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板书: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 惋惜 )
(2)第一段作者提出观点,为什么说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不能千里了呢?看看作者是如何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的。男生读第二段,找出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堂堂千里马,怎么会“食不饱,力不足”啊?因为“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就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愤怒。)这段写无伯乐,千里马被埋没。(板书:食马才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 )
(3)最后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齐读。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点,是什么句式?(排比) 文章通过哪些动作行为和语言来表现食马者的虚妄无知的?(把不识马者的虚妄无知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最后发出感慨: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食马者“不知马”有眼不识千里马。反问,把责任归结到食马者不知马。读的时候要读出嘲讽的感情。(板书: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嘲讽 )
三、了解寓意,深入探究
1、是什么促使韩愈写《马说》呢?是目睹了千里马的遭遇有感而发还是另有所指呢?教师简介韩愈写此文的背景。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背 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马说》中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分别喻指什么?寄托了什么寓意?用了什么写法?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板书:托物寓意)
2、韩愈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对食马者的愤慨在文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那么他将马尽千里之能的渴望寄托到谁的身上呢?世有伯乐然…,千里马的有无关键在于有无伯乐。
四、 拓展延伸
1、你们记得《天下无贼》中贼的头头黎叔说的一句话吗?“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们觉得在韩愈生活的那个时代,什么最宝贵?伯乐,没有发现人才的人,就不可能人尽其才。
2、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结合本课的内容把它改写一下,应该怎样说?
3、结合现实思考:你认为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性作用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无数的岗位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今天,再也不是那个人才被埋没的时代,作为学生我们应怎么做?
板书设计:
文言文《马说》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 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 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3.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课题。
(2)解题。
“说”是“谈论”的意思,课题可理解为“说说千里马”,课文属论说文体。
二、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参照注释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3)指名朗读,针对朗读情况,师生共同启发、提示,帮助读准、读通。
(4)齐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词义
(1)参照注释,小组合作,弄通文意,逐词逐句理解。
(2)全班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
重点词:
祗: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并列,一同。
是:这。 能:才能。 见:通“现”,表现。
且:尚且。 等:相等 安:怎么能
临:面对。
一词多义:
虽:A.故虽有名马:即使。 B.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以:A.不以千里称也:用。 B.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食:A.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 B.食不饱:吃。
其:A.其真无马邪:难道。 B.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
C.食之不能尽其材:指代千里马。
策:A.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B.执策而临之:马鞭。
能:A.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B.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四、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讨论:作者所说的“伯乐”和“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伯乐比喻善于发现、识别、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人才
五、布置作业
(1)字字落实,翻译课文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背诵课文。
(2)提问重点词语的意思(见前一课时)。
二、探讨、质疑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1)在作者看来“伯乐”和“千里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明确:“其不知马也。”
(4)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三、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1)讨论:上节课通过讨论,我们已经明确了“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那么,作者通过本文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
(4)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四、联系实际,表达观点,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在古代封建社会,人才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伯乐”认可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那么,在当今社会,人才是不是仍需像古人那样等待“伯乐”去发现、去赏识,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呢?
(学生自主发言、自由辩论,要求言之成理)
【资料宝藏】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3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职。宪宗即位,为 国子 博士。后又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潮洲韩文公庙碑》)。韩愈的议论文内容广博,体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立意新颖,观点鲜明,大胆坦率,战斗性强。他的碑志文“随事赋形,各肖其人”(《韩愈志》),创造性地把《左传》、《史记》的传记手法运用于碑志,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这种历来枯燥无味的文体增辉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为优秀的传记文学,如《柳子厚墓志铭》等。《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赠序,手法多样,使赠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文学性的实用性的文体。《答崔立之书》等书启,因人陈词,情真意切。韩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代表作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七律《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七绝《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助教》,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他过于追求新奇,不免流于险怪,强调“以文为诗”,又不免使诗变成“押韵之文”。有门人李汉所编《 昌黎 先生集》传世。宋魏仲举所辑《五百家注音辨 昌黎 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较完善。诗注以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较好。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2.韩愈的教育思想
对教师问题的见解
(1)教师的任务。
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是指传儒家道统,传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所谓受业,即授业,是指讲授古文典籍和儒家经典,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古籍文献,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受到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所谓解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答学生们在“道”与 “业”两方面的疑惑。他认为这三项是教师的基本任务;而这三项任务是紧密相联的。以传道为首,以授业为次。道统帅业,业体现道。道是主导方面,业是从属方面。在他看来,教师的任务重在传道,古文、六经这类只不过是载道的工具;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传道是通过授业完成的。他认为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那是“小学而大遗”,即因“小”而失“大”,忘掉了自己的根本任务。很明显,韩愈重师是为卫道,强调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为恢复儒道的传统。但他这样分析教师的任务仍然是有意义的。把“传道”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把“授业”当作第二位的任务,还把“解惑”提到应有的位置,这样排列顺序也是很明确的。这里不仅包含了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意思,而且还包含了离德育于智育之中、德育通过智育进行的思想。
(2)教师的标准。
韩愈认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是说,无论社会地位是高或是低,无论年龄是长或是少,谁掌握了道,谁就是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一定的“道”,那就不成其为教师。学生“从师”,即“从师道”,是 向 老师学习其道。为人师,必须忠于道,必须传道卫道;而传道又是通过授业来实现的。所以衡量教师的标准:首先是“道”,其次是“业”。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教师就是要在“道”与“业”两个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他的这种看法,也是有意义的。
(3)师生关系。
既然他把“道”与“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所以他认为谁先得道,谁有学问,谁就是教师,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由于对“道”的某方面的造诣不同,由于对“业”的某方面的专攻不同,也许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师,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他的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不仅说明了教师不一定是万能的人,不一定是完人,这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解除了“弟子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旧观念;而且还反映了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韩愈还强调“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的道理,他引孔子拜郯子 (请教官名)、苌弘 (请教音乐)、师襄 (请教鼓琴)、老聃 (请教礼)为师作例证,提倡人们要向德行高尚、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提倡互相为师,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拜他为师。这里既“能者为师”的观点,又有“教学相长”的含义。他的这一思想有利于扩大师资的来源,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韩愈在阐述教师的任务、教师的标准及师生关系的问题中,看到了道与师、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因素。他提出了教师既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有学有专长、认真授业。他暗示了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这些卓越的见解,不但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而且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的职责,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关于识别和培养人才的思想
韩愈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他在《杂说四·马说》一文里,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说明识马者难得。有识马者然后才会发现千里马。不识马,虽有千里马也被埋没了。“虽有名马”,而“不以千里称也”。由于不识马就不能饲养马。“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但待遇不公,不能满足它起码的生活要求,因而不能发挥它的才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要同常马一样尚且难办到,怎么要求它能行千里呢?他嘲笑那种不识人才的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驱策、饲养都不得法,听马鸣也不能了解其意愿,反“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出不识马者懵然无知、熟视无睹而又傲然自得的神态。“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世上不是没有良马,而是识马者“不常有”。他认为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
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为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浪费人才、摧残践踏人才是十分严重的。韩愈四试于礼部,三试于吏部,十年犹布衣,他才高受屈,又几经贬谪,对于人才问题是有其真切地感受。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马说》就是他结合自己早期不得志的遭遇而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及一切有才能的人所作的“不平之鸣”。这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也是有价值的。
关干教学与学习的思想
(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说,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为人行事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而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他所说的“勤”,表现为口勤(多吟诵),手勤(多翻阅),脑勤 (多思考、多体会),日以继夜地学习。他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不绝口地吟诵六经文章,不停手地翻阅诸子百家的篇籍,燃上灯来接续日光,勤奋以学,长年不懈。这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他自己多年治学和教学的宝贵经验和结晶。
(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韩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韩愈一方面强调博学,提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无满足地追求,而又力图有所收获,重大的细微的都不放过,待用而全不遗漏。另一方面,韩愈又要求精约,提出“提其要”、“钩其玄”。这就是说,教学时要提出纲要,让学生把握住要点,引导学生探索其精微之处,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
韩愈还提出教学要注意系统性,他反对“学虽勤而不语(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所谓“不由其统”,就是不由系统方面着手,不解其始末,只是掌握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所谓“不要其中大”,是指讲得虽多,而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切中要害,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也是无益的。既要注意系统性,又要讲出关键之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他提出“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深入钻研并沉浸在典籍浓厚很吃馥郁的香气中,细微咀嚼与体味着其中的精华。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韩愈认为“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辞,而是要学习古人文章中的思想、方法。如果只会背诵、模仿“古圣贤人”的陈词滥调,那么到头来只不过是一个“剽贼”罢了。所谓“降而不能乃剽贼”。他赞成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又反对沿袭剽窃,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他不赞成“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那种谨小慎微地追随世俗,没有创见地抄袭窃取一些陈旧书籍,是没有出息的。他赞成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并且能“闳其中而肆其外”,学问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彩,风格雄浑豪放。他鼓励创造性人才,“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韩愈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能够造语生新,独具风格,自成一家,就在于他能很好地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韩愈提出的“业精于勤”,“提要钩玄”,“含英咀华”,“由统要中”,“师素不师辞”以及“闳中肆外”等教学与学习方法,是一些符合教学与学习规律的正确见解,扬弃他的“崇儒卫道”的精神,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参考。
3.本文结构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文言文《马说》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文体,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泽东主席曾说: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常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真正有才能的人又会是怎样的下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简介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人,唐代着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先生,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摘自《辞海》“韩愈”条)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简介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法上不拘一格,更现代杂文颇为相似。《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我们学习《马说》,要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着重体会其语言的力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四、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五、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第3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六、阅读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①骈(pian )死于槽枥(caoli )之间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见(xian )外见:表现出来。
③食(si )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
④策之不以(按照)其道(名词动用,鞭打)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安求其能千里也(它,指千里马)其真无马也(难道,表反问语气)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语气)鸣之(助词,是在意义)而不能通其(代词,它的)意只辱于奴隶人之(助词,的)手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策之(代词,它)不以其道一食或尽(吃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竭尽)其材
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阅读理解
1、阅读课文并思考:怎样划分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2、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借古代伯乐和平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统治者不识马、不知马)
4、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指什么人?(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识别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食马着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5、千里马的遭遇怎样?(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6、品读文章三个自然段后的也字,看看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不同,第一段,流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和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用反问的语句表达愤怒的谴责。第三段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痛切之感和嘲讽之意。
7、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背诵,讨论体会、分析写作特点,练习写作
过程:1、按提纲背诵课文
2、分析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抵辱干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归结到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中间由食马者的“不知”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术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执策者的无知,并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3)从正面提出问题,从反面展开议论
3、讨论:学了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文言文《马说》教案精选篇4
一、导入
1、导语:世人常常感叹机遇不至,自己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却难遇上一个欣赏自己的伯乐!于是,古之文人常抒发出不平之鸣,从屈原的《离骚》到李商隐“不问苍生问鬼神”,直到韩俞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于是,历史上演了一幕幕时常相似的画片: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不能不令后人为之扼腕长叹!
在唐风的天空里,值得后人称赞的还不只是韩愈的“伯乐”“千里马”给人带来的震撼,更在于他这种“以文为诗”,诗文结合的写作特点,在他的倡导下,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体文风,而代以先秦两汉散文的特色,为中国文学发展带来了震撼千年的影响,于是,一代大儒就在“古文运动”中诞生了;于是,在唐风宋韵中,又站立起了八个顶天立地的散文大豪!而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马说。
2、文体知识:a,关于韩愈字、作品。B,关于说,马说,什么意思?是马要说话吗?(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学过的还有《爱莲说》,以后还会学《师说》、《捕蛇者说》
二、朗读:
1、范读。
2、又到了单独吹竽的机会了,谁愿意吹奏一段。
3、其他同学点评他吹的怎样?优欠、有无问题。(调吹的准不,轻重缓急、情吹出来了吗?)
三、疏通文意:
1、下面请同学这样啊:对照注释及资料,口头翻译,可以同学间交流,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2、请同学们提出质疑不解处、困难处。例:策之、食之、鸣之(鸣叫它,对吗)
3、老师也提几个小问题来考考你:答案均板书在北侧
(1)找出文中字形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语,可以两个人一块儿找,比如“食”。明确:食(食不饱,力不足,吃;一食,吃一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能(虽有千里之能,本领才能;不能通其意,能够)策(执策而临之,鞭子;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2)找出有几个通假字:食通饲,见通现,邪通耶,祗通只,材通才。
(3)说说这三个之字的用法:策之、食之、鸣之(鸣叫它,对吗)
(4)说说两个其字的用法: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其1表反问语气,其2表感叹语气。几位同学试读。建议“其真不知马也。”中的句号该为感叹号,哪一个好?给编辑部去一封信)
4、请一位同学通译全文。
四、文中哪一句话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
1、明确:其真不知马也。因为缺少了伯乐的眼光,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将会——怎样?被埋没。
五、找出被埋没的遭遇表现?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六、不认识千里马的人对千里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明确:曰,天下无马!……更荒唐可悲的是,还拿着鞭子站在千里良驹面前说,天下无马。作者发出了增样的感慨呢?呜呼……
七、作者仅仅是在写千里马的故事吗?
强调:人的故事:《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板书:
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伯乐—比喻—识得人才的人
食马者—比喻—埋没、扼杀人才的人
托“其真不知马也!”的故事—托物言志(或)—言“埋没人才”的道理
总结: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和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揭露和控诉。
八、拓展延伸
那么,假如你将来也遭遇到怀才的情况,那么你会认同以下哪一种情况呢?也可以谈谈这几种情况以外的认识。
1、毛遂自荐,锥在囊中,脱颖而出
2、苏秦,悬梁刺股,发奋再学
3、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4、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
5、诸葛亮,三顾茅庐方出山
6、姜子牙,垂钓等待,80岁遇文王
九、作业:背诵课文
结语: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生不逢时、知遇之难,今天,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不愁没有伯乐,只怕没有真才。我希望你们就是一匹匹真正的未来的千里马。能做到吗?(能!大声点,能!再来一遍,能!)
文言文《马说》教案精选篇5
课文分析:
《马说》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诵读品味法。
3、创造性学习法。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屏幕,屏幕上画的是什么?(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学生列举)那么,我们把能日行千里的马称为什么呢?(千里马)同学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相信在学完课文以后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屏幕显示课题)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三)朗读教学
初读课文,正音上口: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明确读音,停顿,语调);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对照注释,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做出标记,准备在课堂提问。
(四)课文分析: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就第一自然段不理解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2)解决重点字词(屏幕显示)。
(3)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4)思考巩固: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
(5)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
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有必然性了。
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以竞赛的方式解决难字词。
(2)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思考巩固:
①“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是怎样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
(3)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4)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
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请同学提出疑问,其它同学帮助解决。
(2)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
(4)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5)思考巩固:
①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②哪句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的身份叹息的?
③文中哪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6)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7)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无马”与“真。
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5、归纳一词多义及通假字现象(屏幕显示)
(五)推究文理。
1、齐读课文
2、理解文章结构: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
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最后又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屏幕显示版书)
3、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
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屏幕显示版书)
(六)品味意境
1、文章连用了十一个“不”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谴责。
2、第一自然段都以“也”字作结,这三个“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明确:第一个“也”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第二个“也”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谴责;第三个“也”是对“食马者”的深刻讽刺。
(七)扩展延伸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了本篇课文,请你给韩愈写一封信,谈谈你学完本文的感受。
文言文《马说》教案精选篇6
教学思路:
1、知识教学点:
⑴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⑵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2、能力训练点:
⑴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⑵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3、美育渗透点: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设想:
1、链接教学,决不满足于某一课的内容,提倡大容量,以本课内容为核心,将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广泛地阅读;
2、初步的研究性教学,一课上完,不以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为满足,而是重新提给学生新的问题。一课上完是终点,同时也是中国,是某个问题研究的起步。
3、主张“情气说”,作者写时以情使气,以气结句,我们读时反过来由句寻气,由气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
2、作者介绍。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二、正音
学生听课文朗读,给生字注音,划出通假字。
三、学生初读课文,试领会课文内容
1、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
2、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3、针对学生朗读情况,教师适当点拨。
4、学生齐读。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2、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五、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⑴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⑵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⑶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⑷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⑸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⑹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⑴同桌间互相听读。
⑵指名学生朗读。
⑶全班学生齐读。
六、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简介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
2、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3、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4、托物寓意”的写法。
5、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七、要求学生背诵全文
八、课堂练习及中考链接
九、课外阅读
十、迁移讨论
以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为依托,引经据典,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地谈一谈“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的素质”
十一、布置作业
文言文《马说》教案精选篇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与“马”有关的成语、谚语及典故,从而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
2、在反复朗读、诵读中,初步感知文意,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寓意。
3、积累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作用(用法)。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及老师的指导,读懂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寓意。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体会其意义及作用。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自主探讨、教师引导。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由题目的“马”导入。
⑴ 与“马”有关的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走马观花,心辕意马,青梅竹马,马到成功,万马奔腾,龙马精神,汗马功劳,悬崖勒马,马不停蹄,千军万马,老马识途,人仰马翻”。
⑵ 谚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
⑶ 典故:“指鹿为马”,“拍马屁”,“露马脚”,“马虎”(老师补充)
2、“说”古代的一种文体,相当于现代的杂文,用以陈述作者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属议论文体。
二、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因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华丽空洞的文风,推行“古文运动”,提倡文学改革,其散文风格遒劲有力,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仕途坎坷,多次自荐屡遭拒绝,后又遭贬谪,使其有怀才不遇之感,为此写了“马说”,我们看本文作者多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事情?
三、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点读(2人),其他人评价(从字音、停顿上)
2、自由朗读整体把握。
3、完整点读。
4、集体朗读。
四、疏通文章,初步感知
1、结合注意,疏通文意。注:边疏通边注意文言实词、虚词。
2、学生质疑,师生合作释疑。
3、教师与学生合作,重点理出“其”“而”“之”的用法。
⑴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章中,“其”“而”“之”的用法
表转折:“而山不加增”
而 表修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并列:“黑质而白章”
承接:“何苦而不平”
代词,惧其不已也。 代词: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其 之 助词:相当于“的”
加强语气:其若土石何? 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义,医之好治以及为功
⑵ 概括本文中“其”“而”“之”的用法。
五、主题探讨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但作者只是为了写“马”吗?他的目的是什么?以马喻人。
2、讨论:千里马,喻指谁?伯乐喻指谁?
3、讨论: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韩愈怎样的思想感情?
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的心情。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背诵。
2、分析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千里马”的遭遇?
3、思考与练习二
文言文《马说》教案精选篇8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的自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论说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形象的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伯乐不识马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写千里马的遭遇,不如说是写人才的遭遇,表达作者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控诉。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初中文言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能疏通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目的。我设置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感知课文大意。
2,反复诵读、培养语感,能熟读成诵。
3,会记笔记积累词汇,了解文体把握托物寓意写法。
4,感受千里马的遭遇,深刻理解课文含义。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托物寓意写法,理解伯乐千里马所象征的含义。
学情分析:
农村中学的初二学生虽然接触了文言文,但基础薄弱,还没有学会积累文言字词的习惯,很难顺利的翻译一篇文言文。所以,继续加强文言字词的基础教学仍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因为文言字词是读懂读通文言文的基础之基础。鉴于此,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方法。
1,文本赏读法:学生诵读,教师范读,通过文本解读文意。
2,问题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体悟,通过文意理解内涵。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节是自主学习课,学生提前预习为主;第二节是合作探究课,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完成。
教学过程:
导入以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切入,问一个适合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吊起学生的胃口,驱动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都说21世纪,是竞争人才的世纪。那么请问什么是人才?如何成为人才?这些都是我们同学需要思考的问题,为自己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做准备。为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就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打开课本向韩愈索解吧!
接下来,我将发挥班班通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展示演示文稿出示预习提示,快速高效的告诉学生文明接下来要干什么怎么干?这节省了时间,更是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
任务1:寻找《伯乐相马》、《毛遂自荐》等或者与人才悲惨遭遇有关的故事。一方面运用故事热身,贴近文本,为深度理解文本内涵做铺垫;一方面是让学生积累人文知识,活跃思维,充实大脑,激发兴趣。
任务2:展示预习提示,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怎样去疏通文意,把握文言文知识点,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
★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说这种文体。
★你认为文中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掌握?
★朗读中哪些句子的节奏需要注意?并说处例句。(演示文稿)
★你认为文中哪些词的意思需要掌握?
★你积累了哪些一词多义的词?并说出例句。(出演示文稿)
★你又积累了哪些通假字?并说处例句。(演示文稿)
★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的翻译需要注意?
如果时间允许,我还将这些知识点作为抢答题,让同学们快速抢答,或者分组比赛,看哪一组的答案回答得又快又好,一切都用电子文稿演示。这就是利用班班通网络技术为语文学科重点内容的服务,高效的达成目标,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感受到方法的重要,学会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为下一节课的深刻理解文本内涵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第一节课的自主学习课,第二节课是合作探究课,将采用朗读法和问题探究法,达成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朗读法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为熟读成诵和深刻理解课文搭桥铺路。问题探究法还是用班班通的展示准备好的演示文稿,学生快速浏览问题,然后尽可能多的留有时间充分思考问题。问题设置层层推进,步步紧逼,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体现逻辑演绎的精神,以高度的`榜样示范,以有别于学生所熟悉的教辅资料,来组织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让学生陷入思维的泥沼欲罢不能。问题如下:
1,既然是议论文,那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点拨此问的目的也就是问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2,当时的千里马有什么遭遇,或者说当时的社会现象是什么?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
4,由于食马者不知马,直接导致了马的什么后果?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哪些句子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6,作者的结论也即本文的主旨是哪一句?
7,作者仅仅是写千里马吗?他们分别象征什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合作探究中,我将慢慢引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来点拨来启发,慢慢展示课件,用图片,用声音,用光电来复圆情景。既触及学生自身的关于人才观问题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最主要的是达成了对课文托物寓意的理解,明白千里马暗喻人才,伯乐象征识别人才的人,深刻理解了作者那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