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教案
学习宪法,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宪法的精神与法治的力量教案(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教案精选篇1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一、学习目标:
主要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宪法与普通法律关系的角度,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增强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 的尊严,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重难点:
1、重点:宪法的举办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难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多媒体辅助
四、课前预习:
1、 是 家的根本大法。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3、 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4、我们国家的性质是 。
5、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6、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宪法,它由
四章构成。
7、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8、为什么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9、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五、学习过程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活动一】从法律家族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
答: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b、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宪法的地位及其作用:宪法是我国的 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宪法的基本内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等。
国家的性质: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根本制度:宪法第2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活动二】为什么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进了宪法?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把它写入宪法,可以加强对人权的保护。具有以下意义:a、将对我国的立法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b、有利于指导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权;c、有利于指导人与社会、人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d、有利于公民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4)、 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活动三】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答:(1)、因为: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b、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2)、以法律为武器,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活动四】你能说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吗?
答:是“母子”关系。即: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b、宪 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 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 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为什么?)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什么是法律效力?所谓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 ,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
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小结: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六、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a.有法必依 b.依宪治国 c.人民的监督 d.党的领导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
5.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
a.法律 b.宪法
c.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6.在我国,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a.法律 b.党章 c.宪法 d.实事求是
7.修改宪法是的职权。( )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中央
8.我国法律有“ 母法”与“子法”之分。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
a.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b.婚姻法与计划生育法
c.宪法与民法通则 d.专利法与知识产权保护法
9.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
a.宪法 b.刑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国旗法
10.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规定的。( )
a.党章 b.宪法 c.共同纲领 d.民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依法治国 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依法治国,就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2.关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是根据普通法律制定的
b.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c.普通法律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
d.普通法律是宪法的立法依据
4.所谓法律效力,是指( )
a.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b.法律的不可违背性
c.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 他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这表明(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d.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具有随意性
6. 宪法规定了( )
a.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 b.国家标志
c.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教案精选篇2
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小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教案精选篇3
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宪法》,认识《宪法》,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培育学生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班会准备:
多媒体课件、法制宣传片,法制宣传手册
班会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时时处处都有法律约束。大家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天吗?对,是每年的12月4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二、认识宪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三、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青少年应该知道以下几点:
生命健康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珍爱生命、维护健康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义务。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我国《宪法》规定:“父母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同时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既然国家都从法律上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那么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若我们不甚损害了自己的身体,还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
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完《宪法》之后,要有国家意识,知道你身为一个中国人,要由民族归属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虽然是小学生,但我们身上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让我们一起为法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教案精选篇4
教学重点: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目的:
1、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守法意识;
2、使每一位学生远离未成年人的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
3、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懂法、守法、用法;
4、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年。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观看一组漫画,思考为什么未成年人会有不良习惯,甚至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二、学生活动
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点和成因?
进一步思考,针对成因应采取哪些对策?
三、主要内容: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成因
1、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字来概括。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5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
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如建国以来,绍兴县第一起绑票案作案者陈铁江(当时17岁),因经常逃学,与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染上赌博和玩游戏机,为弄钱以绑票索要钱物2万余元,并将9岁男孩杀死,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
从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强,其犯罪行为、手段相互传播,结帮成伙,同一类案例在某一地区迅速蔓延开来,重复发生。团伙犯罪愈演愈烈,像绍兴前几年也有结帮搞派团伙作案的,如“东街帮”、“城南帮”等。
2、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
①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
②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等。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③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
④犯罪的类型复杂,他们或敲诈勒索,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3、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等客观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因素。
从主观上看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
从客观方面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的偏差和社会上各种不良或腐败风气的影响等,都会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针对上述成因,应采取的对策
1、要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摇篮,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的素质,影响了子女的素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要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给青少年儿童以潜移默化的良性熏陶,引导青少年把课余时间的旺盛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正当活动中去。家长也要学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注重言传身教,与子女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充满善意的关系,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认真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和社会也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来提高家长的素质,比如学校或社区开办“家长学校”,或有关部门和家长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
2、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
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教育的每一环节上,落实到教师的工作实际中,学校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真正履行德育教育职责。学校不仅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同时还要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
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必须长期化、制度化。
二是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开始的,学校要抓住青少年品德、个性、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是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决不允许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使每一个教师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3、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关部门要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青少年法制教育计划,指导学校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加大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学校附近的游戏厅、录像室、网吧等不健康场所,要坚决关闭,其它青少年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1、广泛开展以“二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和手段,也是贯穿始终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开展了以“二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活动:
一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学校、在社区、在农村广泛开展“两法一制”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氛围;
二是充分争取社会支持,依靠宣传、司法、教育、新闻等各职能部门,设计有效活动载体、用事实来说话、用活动来宣传、实现全方位宣传教育效果;
三是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识。
2、不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
一支相对稳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者队伍和一个相对稳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将是青少年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聘请法制副校长的通知》,把在公安、法院、司法局工作的有一定法制教育经验、思想品德优秀的中层干部中的业务骨干聘请为法制副校长,并发给统一的聘请书。并在学生中开展法制知识竞赛和与法律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有责任配合学校、家庭发现和帮教有问题的学生,治理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教职工员和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等。
二是建立了一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使青少年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避免了轰轰烈烈走过场、热热闹闹拉形式的错误现象,从而保障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顺利进行。
3、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了大型的法律咨询宣传活动,以营造青少年维权氛围。通过活动推动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化。公安局联同工商、文化部门集中时间对校园周边环境和文化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进行了专项整治,为学生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等。
(四)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守法小公民
1、应该掌握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深入了解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
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初步了解《宪法》、《刑法》、(教育法》、《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什么是违法犯罪,什么是消费者的权益;了解教育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和守法的公民。
世纪之交,经济体制正处在转型时期,许多新的法律法规出台,特别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21世纪的中学生是下个世纪的主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力量。因此,要使中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懂得什么是市场经济法则,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基本要求,知道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
在法制方面,当前中学生一方面渴望法制健全,执法严明。另一方面,却又无视法律的重要作用,缺乏守法、护法的知识和主动意识。例如,在买到伪劣商品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自认倒霉”,不去运用甚至不知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出现法制欲望与守法、护法精神之间的严重冲突。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中学生还应该用法律武器来武装自己,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并且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在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小结:
通过分析,找准方向,制定对策,循序渐进。
作业: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教案精选篇5
一、指导思想
20__年“12.4”是第__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__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更好地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发展、维护稳定,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促进全民守法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嵊教基〔20__〕116号精神,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现就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二、活动主题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三、时间安排
20__年12月1日至12月10日
四、宣传重点
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结合教育实际,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广大师生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增强师生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五、成立学校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德育处、大队部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和监督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六、宣传任务及责任分工
1、利用周一(12月1日)国旗下讲话时间,作为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的正式启动。
2、大力开展学法活动。周一到周五各班利用晨会时间开展学法活动,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宪法》等一些基本知识。
3、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法律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或邀请法制副校长进行一次法制讲座),进一步普及法律常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4、12月2日的班队(会)课,1-6年级开展一次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班会课,目的在学生中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树立我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德育处进班级拍照)
5、学校大队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做好12月4日法制宣传日主题教育活动,各班出好“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黑板报。(可与好书为伴结合)
6、12月10日前德育处及各班级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材料及照片的归档,上报教育科。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日活动在普法工作及学校法制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组织领导、精心策划实施,确保各项宣传任务的落实。
(二)围绕主题,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这一主题,结合我校实际,突出重点,增强法制宣传的实效性。
(三)广泛宣传,形成声势。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法,发挥黑板报、校园网站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教案精选篇6
一、活动重点
邀请巴南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宣讲团成员巴南区公安分局看守所所长陈明同志为我校师生上一堂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教育课。
二、活动目的
开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法制教育,引导全体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使用法律,提高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加强法律自我保护,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三、活动安排
1、时间:20__年10月20日下午
2、地点:石滩小学篮球场
3、参会人员:全体教师及学生
4、相关布置与安排:
标语制作:田松
标语悬挂:姚兵、何力
音响调试:刘伟、田永强
场地布置:王斌、张吉康
摄影:张德莲、张娅
活动主持:张镭
5、安全保障:由校警王广兴同志带领全体保安人员负责校门安全巡逻,舒强同志带领校卫队全体人员负责会场的安全巡逻,各班主任教师和值周教师负责维持学生的会场纪律。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师生全部参与。
2、相关部门、人员积极配合好陈所长,共同组织开展好此次活动。
3、在李校长的亲自领导下,相关人员认真搞好活动的安全预防工作。
4、各班开展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中队活动或知识竞赛,使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教案精选篇7
一、班会课设想:
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
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
五、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的新闻。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寻找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