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0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下面小编带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推荐10篇),希望大家喜欢。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明章法抓取有效信息,理清文章思路,赏析写作技巧
二、悟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体悟作品的现时意义
三、学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赏析文本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
学方法即学习文本,通常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教学难点:
质疑探究即“为什么这样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预习材料,见“附录”)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预习情况检查:
文本中多次写到“奥斯维辛”下列对“奥斯维辛”概念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
②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③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
A.①②③,都不同
B.①②同,③不同
C.①③同,②不同
D.①②③,都相同
答案A
二、明章法
之一:讨论——全文共16个自然段,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意图:
(1)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2)通过内容梳理,熟悉文本内容;为教学“怎样写的”做好铺垫
教学流程:
1.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所见——客观事实
所思——主观感受
现时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白杨起舞,儿童嬉戏是一场噩梦,应该是没有阳光、百花凋谢的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来旅游,布热金卡是旅游中心杀人工厂的一部分;目睹历史,向死难者致敬历史的毒气室,焚尸炉(毒气室,焚尸炉的);
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特别恐怖、终生难忘;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
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女囚牢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不育试验室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
遇难者纪念墙
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窒息现时的(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游戏
2.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奥斯维辛的所见所思
之二: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教学意图:了解、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
(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问题,学生可以答出许多“点”综合学生的思考,梳理出共性的“作法”,便于学生借鉴)
教学流程:
1.教师抛出问题,由学生自由回答;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选取典型细节(典型场景、典型事件)
首尾呼应
历史和现实对比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
之三: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学意图: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流程:就写作方法,逐一交流大体在以下内容上,达成共识:
内容摘录
写作手法
为什么这样写(目的)
首段: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尾段: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首尾呼应
可以使全文结构缜密,同时,又强调了主题思想,可以使主旨升华
(1)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2)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3)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选取典型细节
(典型场景、典型事件)
以点代面,窥一斑而知全豹
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要想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让细节说话
今天的奥斯维辛
历史中的奥斯维辛
历史和现实对比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照的眼光穿越古今在对比中,主题得到强化
侧面烘托: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正面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两者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
使文章内容融入了鲜明的立场,能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彰显
三、质疑探究——读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意图:(在学习中,基本解决了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但这只是一般层面的阅读,文本的阅读,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文本,探讨文章疑难,力求将文本读深、读透
教学流程:用问题,带着学生“咬筋”
问题一:文章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反复写到“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请问:这篇文章,究竟是不是“新闻”?
问题二:“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难忘的地方,有二:一是“毒气室”,另一个是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为什么?(“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会使参观者“特别恐怖、终身难忘”?)
问题三:“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问题四:“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揣摩“心情”和“使命感”的具体内涵
四、小结(板书内容):
阅读文本的一般思路
读 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读 深:深入文本,读出字里行间的意味;
读出个性:对一些问题,合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课后练习
阅读下列文字,请以“为了母亲的微笑,我要……”做开头文字,写一段话
中国有没有“奥斯威辛”?
抗战爆发前的哈尔滨和长春就有两支日本秘密部队,它们在抗战时的秘密番号是第731部队和第100部队在他们眼里,活人就是解剖台上的木头、笼子里的小白鼠,他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高效、快捷地用细菌来消灭冒着热气的人体。
从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军还对被称作大后方的重庆发起了218次空袭,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共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幢。
南京大屠杀,制造了30万冤魂!除此之外,还有遍布各地的慰安所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每一块土地都有流淌着鲜血的伤口。
统计学永远是无情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掩埋着无数个不为后人所知的悲痛故事可以这样说,纳粹把奥斯威辛变成集中营,日军则把整个中国都变成“奥斯威辛”
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前预习
一、关于“奥斯维辛”: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1940年到1945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1940年4月,开始建造
1945年初,纳粹德国为消灭罪证,他们炸毁了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
1947年7月2日,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
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1958年8月31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这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仇杀犹太人是有计划的,而且是长远的计划,当时欧洲的犹太人有1100万名,德国人进入波兰后,建造的铁路比一般宽10公分(这样只有纳粹的火车能开到),开始骗犹太人说要在奥斯维辛建造一个类似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居留区,犹太人信以为真,收拾家当上了火车,走上死亡之路
当火车开到集中营时,犹太人在月台被分成两堆:一堆是暂时留下干活的,另一堆则是要被处死的,而要马上送去处死的犹太人,都被骗去洗澡,然后送到毒气室毒死,被杀害的犹太人,从头发到身上油脂都被当成物资利用,尸体烧完后就当作肥料,头发编制成地毯……
在二次大战时,德国是个物资缺乏的国家,犹太人穿过的皮鞋被送到德国再循环,头发做成的地毯供军人使用
1945年1月,当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他们在这里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5000双女鞋
二、相关分析材料(选自《教师教学用书》)
本文是一篇新闻消息,而作者却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不是矛盾的呢?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个明朗、欢乐的场景,而作者却觉得是“一场噩梦”,“最令人毛骨悚然”,有悖于常理的感受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复杂情感?作者要报道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却没有用大量笔墨具体描绘集中营的建筑、布局、设施、刑具,而是更多地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能否传递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准确信息?文章篇幅简短,却有许多这样耐人寻思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消息报道一般由导语、主体、事件结果三部分组成,并不强调现场感知和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富于文学色彩的描写本文也是一则新闻消息,但它更像一篇通讯,在客观记述事实的基础上有适当的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感受,富有文采的语言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三、课前思考:
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内容的?(文章的写法)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教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背景知识介绍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新闻呢?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请用文中的原文回答。
明确: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这里访问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本文主要是以参观者的行踪路线来展开的,请同学描绘出行踪路线。
明确: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四、研习课文
1、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回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2.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明确: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人们看见东西呢?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侧面烘托,正是作者高明之处,这也是许多佳作常用之法。
细节描写往往会成为事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离不开一些细节描写,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4.句子赏析:“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5.句子赏析: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
(教师补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五、归纳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六、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明确:“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明确: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4、经以上学习讨论,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七、布置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八、板书
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3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区分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会以此为教学重点进行教学。
二、说学情
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新闻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文章写于“二战”胜利后的第十四年,离现在的时间比较远,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二战”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因此,我将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所写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学生对这则新闻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比较难把握,我会通过初读、再读、研读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体味文中蕴含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本单元新闻教学的要求以及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制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学生做好相关的预习。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法西斯的暴行,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1、教学重点: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其观点。
2、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我运用诵读、设疑、点拨启发、学生讨论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学习任务。
2、学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圈点批注和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领悟情感,学会赏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以上教学方法,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传统黑板教学,并利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课前我的主要准备工作是备好课,搜集作者和“二战”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做好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并对“新闻的客观性”进行思考,积累感受。
(二)课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由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导入,并用多媒体演示诗歌《蝴蝶》内容,播放相关配乐,我深情朗读后,导入:这是一首感人的诗,它的作者叫巴维尔,是个犹太人,写于奥斯维辛集中营。23岁时,法西斯把他投入毒气室,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此陨落了,他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那么,奥斯维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走进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同时,我通过提问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介绍作者和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有关背景情况。
【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相关背景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
2、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我先以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让学生了解一般新闻的特点,引导他们注意本则新闻视角的独特。
接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我板书生字词,如:毛骨悚然song3、和煦xu4、踉跄liagqiang4、祈祷dao3.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这则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那么它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2)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学生边朗读课文,边圈点勾画相关句子。学生朗读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发言时,我适时点拨,学生发言后,我进一步明确,多媒体演示相关要点。
【这一环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使他们的情感随着文中的参观者变化着,有助于他们走进文本。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旨在培养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全文,这有助于接下来对课文的研读与品析。】
3、再读文章,揣摩细节。
我进一步设疑,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以下问题,我来回巡视,适时启发、引导。
(1)文章的开头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美好画面,但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结尾处也有样的描写,这样写有何作用?
(2)本文有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请从文中找出几例,仔细揣摩品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怎样理解14段中“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
学生回答后,我小结明确,并用多媒体演示内容要点。
【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设疑,,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体味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这有助于接下来对文章写法的鉴赏。】
4、研读文章,赏析写法。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文题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接着在第6段、16段中也用否定的语气说到了这个意思。这一连串的否定句有什么含义?它们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
(2)本文有很多精彩之处,透过文中的叙述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请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后,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与我们常见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小组派代表发言,我启发、点拨,最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教学重难点问题由易到难,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这样组织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
5、拓展延伸
我借助多媒体介绍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引导学生就德国与日本面对历史的不同态度,谈感想,并以此进行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将行文与现实联系,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6、布置作业
请就身边新近发生的事写一篇小新闻。注意要选取有价值的事件,报道要真实客观并学习本文将情感蕴含其中的写法。
【这个作业的设置,不仅能巩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体会新闻中蕴含情感的写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对法西斯的愤懑与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我这样的板书设计层次清晰,它能够系统、直观地展现全文的内容、结构,并清晰、明了地指出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新闻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及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3、了解纳粹的历史罪恶,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奥斯维辛、题为《蝴蝶》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那些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二、奥斯维辛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结构
导语(1~3段)——背景(4~5段)——主体(6~14段)——结语(15段)
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1、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这句话的意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2、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3、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4、写作手法: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五、阅读拓展
观看影片《辛德勒名单》
六、作业
以《把伤痛刻在心中》为题写一段文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5
【自学目标】
1、体会以乐景写哀情、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2、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3、理解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4、培养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5、培养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珍惜自由幸福生活、尊重人性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2、预习检测(见《高考调研》)
二、导入设计
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A.M.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A.M.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带着主这个问题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整体感知
1、本文侧重从哪些角度报道的是一件什么事?找出作者的足迹。读完全文后,你对集中营的最突出印象是什么?明确:抓住参观的见闻和感受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 可怕 悲惨 愤恨
按参观的空间顺序:
毒气室 见——雏菊 感——恐怖 终生难忘
焚尸炉 见——头发 婴儿的鞋子 死囚的牢房
感——表情茫然 浑身发抖
女牢房 见——盒子
感——惊惧 张大了嘴巴
灰砖房——羞红了脸
长廊 见——照片 微笑的姑娘
下室 见——绞刑架 跪
感——窒息
2、文章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既然没什么新闻,为何作者还要去报道呢?
明确: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因为基于一个记者的使命感,我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4)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这篇新闻结构,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理解记者的感情倾向。
2、过程与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品味细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热爱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新闻结构和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给大家看一段影片《辛得勒的名单》的视频。好,同学们,看完了电影片段,有什么感受呢(刚才同学们都纷纷表示“恐怖”、“可怕”、“阴森”和“残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它跟影片里一样阴森、恐怖和残忍,这就是著名的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森塔尔的著名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讲授新课
(一)同学们先快速朗诵一下这篇新闻,并找出这篇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
(二)分段
好,同学们已经快速浏览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找出了这篇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吗?有没有同学主动请缨的啊?好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
1、导语(1-3):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
2、背景(4-6):引 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
3、主体(7-15):随参观者脚步而行。
4、结语(16):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好,现在已经找出了新闻的四个部分,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篇新闻,我们先看文章的标题
(三)新闻标题
我们先看新闻标题(板书),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我们知道,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最新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看上去非常独特,从受众心理讲,其实,这是欲擒故纵之,很吊读者胃口(板书)。此外,标题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板书),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因为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四)新闻导语
接下来再看导语(板书),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导语一开始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这位同学说的很对,的确,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板书)。
(四)新闻背景
4-5自然段是新闻背景(板书),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板书),有400万人死在了这里。
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在背景部分作者交待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同学们能找出是哪一句吗?
对,这位同学找对了,在第6段的最后一句作者交待了作者的写作动机(板书)“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五)新闻主体
接下来,我们来看7-15是新闻的主体部分(板书),一篇好的新闻,是需要非常生动的细节描写,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非常的成功。我们来一起看看这篇文章主体部分的细节描写。
1、参观者表情的细节描写:在主体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①一开始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他们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②后来,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③再后来,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④最后,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有一个参观者甚至跪下来了。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是,通过参观者的表情反应,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2、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
3、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4、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六)结语
最后我们看结语(板书)。“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七)总结
1、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活着的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珍惜生命,爱好和平。
2、作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今天作业就是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附:相关资料
一、关于新闻知识的回顾
1、新闻的定义: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讲究真实、快捷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实用类文体。
2、关于新闻的一些有趣的说法:
⑴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猎奇性质
⑵“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呀!’的东西,就是新闻。” ——奇怪、惊讶、反常性质
⑶ 新闻,就是把东、南、西、北各地所发生的事情汇集起来写成的报道。
——根据”NEWS”一词所作出的解释 (N:NORTH E:EAST W:WEST S:SOUTH)
3、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篇幅小
4、新闻的结构:
新闻标题(消息),它是用以揭示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其字号一般大于正文,它通常被用来借代整篇消息。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
导语,就是 消息的开头。形式上为消息开始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 。一般为简明扼要地概括一下新闻事实或点出消息中的新闻事实,目的和结论,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味,诱导读者进一步看下面的具体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是其特点。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 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5、新闻的要素:简单称为5“W”、1“h”
5“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 (原因)
1“h” :how (如何)
6、新闻的种类:消息、通讯、特写(广义上还包括报告文学)
①消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作出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的一种文体。使用频率高、数量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问题,故人们常常把消息称为“新闻”。可以说,狭义上的新闻即指消息。
②通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
③特写: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进程中的某个片段、细节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般的感觉。有时也是新闻的写作手法的一种表现。
二、相关资料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在距克拉科夫(Krakow)西南60公里的波兰小城奥斯维辛(波兰文:Owicim),今日已成为博物馆和纪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奥斯维辛三号组成,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Rudolf Hoess)供认,多达3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已经将该数字修订为110万。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齐克隆B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
布热金卡:(官方翻译为比克瑙,奥斯维辛二号):这是一个灭绝营,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有大约96万犹太人,75,000名波兰人和19,000名吉普赛人在此遇害。此外它也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布达的农业营、加悔泽的养禽营、赖斯科的蔬菜营和一些医学、化学实验室。
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 1900年11月25日—1947年4月16日),党卫军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军衔:中校),1922年加入纳粹党,1934年加入党卫军,1940年5月4日至1943年11月任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纽伦堡审判后被定为乙级战犯,1947年4月16日被绞死在在奥斯维辛一号营地的焚化厂前。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1963年返回《纽约时报》总部后,罗森塔尔从事编辑工作。1969年,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经济陷入困境之际,推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开拓广告业务和扩大读者群。他加强了《纽约时报》的都市新闻报道,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罗森塔尔自1977年起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在总部工作期间,他长期主管国际新闻报道,树立了崭新的报道风格,为巩固该报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功劳。1986年卸任后,他又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为美国各大报纸撰稿,直到2004年才搁笔。2006年5月10日晚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4岁。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 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作者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新闻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及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3、了解纳粹的历史罪恶,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奥斯维辛、题为《蝴蝶》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那些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二、奥斯维辛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被杀害的多是犹太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结构
导语(1~3段)——背景(4~5段)——主体(6~14段)——结语(15段)
四、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1、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这句话的意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2、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3、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4、写作手法: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四、阅读拓展
观看影片《辛德勒名单》
五、作业
以《把伤痛刻在心中》为题写一段文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8
【自学目标】
1、体会以乐景写哀情、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2、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3、理解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4、培养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5、培养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珍惜自由幸福生活、尊重人性的情感。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2、预习检测(见《高考调研》)
二、导入设计
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A.M.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A.M.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带着主这个问题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整体感知
1、本文侧重从哪些角度报道的是一件什么事?找出作者的足迹。读完全文后,你对集中营的最突出印象是什么?明确:抓住参观的见闻和感受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 可怕 悲惨 愤恨
按参观的空间顺序:
毒气室 见——雏菊 感——恐怖 终生难忘
焚尸炉 见——头发 婴儿的鞋子 死囚的牢房
感——表情茫然 浑身发抖
女牢房 见——盒子
感——惊惧 张大了嘴巴
灰砖房——羞红了脸
长廊 见——照片 微笑的姑娘
下室 见——绞刑架 跪
感——窒息
2、文章标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既然没什么新闻,为何作者还要去报道呢?
明确:(l)“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因为基于一个记者的使命感,我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4)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9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闻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通过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怎么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呢?下面,我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第41页,用30秒的时间浏览这则新闻,回答以下问题:1、奥斯维辛在哪里?布热金卡在哪里?2、人们访问了哪些地方?
二、背景知识
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三、课文赏析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者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四、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五、讨论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六、总结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一、新闻材料 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 片段1
片段2 借景抒情
片段3 (7——15段) 动作、神态描写 侧面表现 恐怖 残暴
三、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历史,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感受,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
1.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2.根据大家划分出的部分,我们不难发现,主体(6-15)参观苦难,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作者情感的部分,那么参观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参观者脚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恐怖。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想想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明确:
(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
(2)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3.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明确: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学过本课,谈谈自己对于战争的理解。
2.观看与二战相关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拉贝日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