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800字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自信心。那要怎么写科学活动教案800字呢?这里提供一些科学活动教案800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800字篇1
一、活动题目:科学活动——物体间的空隙
二、活动目标: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三、适用对象:大班
四、活动所需资源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10块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矿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记录纸和笔、指偶小兔。
五、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
探究的问题: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
试一试。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前教师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装满瓶口为准,课前应预先操作几遍。
2.本实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3.实验前教师应讲明注意事项:拿石头时要轻拿轻放,舀沙子时应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儿应边做实验边记录。
5.实验前应让幼儿知道,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6.为幼儿多准备几份相同的材料,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科学活动教案800字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布和塑料不同的透水性能。
2.了解布衣和雨衣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布衣、雨衣、一块棉布。一块塑料布、塑料桶。
2.用于试水的各种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伞、纸袋等。
3.音乐磁带和cd。
活动过程:
一、小实验。
1.教师:准备好两个塑料桶,将一块塑料布和一块棉布分别固定在桶的上方,请幼儿猜一猜。
--教师:我把水浇在塑料布和棉布上面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引导幼儿猜想)
2.请两名幼儿分别将水倒在塑料布和棉布上,幼儿验证猜测。
--教师:桶里的水漏下去了,哪个桶里没有水漏下去?为什么?
二、进一步实验。
1.教师将棉布浸入水中,再拎上来,让幼儿仔细观察水是怎样渗透棉布,再往下流的。
--教师:怎样才能把布里的水弄干呢?(拧、挂起来晒。烘干、吹风等)
--教师:怎样把塑料上水弄干?(抹一抹就干了。当场让幼儿试一试)
三、观察、比较雨衣和布衣。
1.观察雨衣讨论。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件衣服什么是料做的'?穿在身上什么感觉?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用呢?
2.比一比雨衣和布衣,讨论。
--教师:这里还有一件布衣服我们来感觉下,它和雨衣有什么不一样?下雨天可以把它穿在外面出门吗?为什么?你喜欢怎样穿它?
四、猜猜那些东西能装水。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尼龙雨伞、纸袋等,让幼儿猜猜这些东西能不能装水。
2.请幼儿装水试一试。
活动延伸:
听歌曲,《雨,雨,走开吧》,并学唱。
活动提示:
1.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不要直接告诉幼儿布和塑料的区别在哪里,引导幼儿再摸摸、看看、比比、做做中感知布和塑料的不同。
2.在实验过程中要用水,建议教师提醒幼儿戴围群和护袖,避免幼儿因为国语专注而把衣服弄湿。
科学活动教案800字(2篇内容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