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洪水的相关危害,提高防洪意识。
2.了解洪水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3.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二、教学重点:
洪水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洪水暴发的自救知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内容:
(一)导入
1.观看洪水造成的危害的图片。
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3.教师总结:是啊,洪水做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夺走我们的家园,破坏我们的生活,甚至夺去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习洪水的一些知识,学习遇得到洪水时我们该怎么做。
(二)了解洪水的相关知识
1.了解洪水的类型
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结合本地特点,请学生分析本地可能发生什么洪水。(暴雨洪水、泥石流、跨坝洪水)
2.洪水的主要特点:
(1)季节性明显
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台风暴雨。
(2)洪水峰高量大
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3)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
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通过对洪水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明白防洪措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三)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了解呼救的方法:
sos标识、利用鲜艳醒目的颜色呼救、拨打119(了解119不仅是火警,也可以是抢险救援电话)
(四)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特别是紧急自救方法的知识。
(五)强调平时不到溪边玩耍、摸鱼等,防止跨坝洪水。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汛、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3、初步了解防汛、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4、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了解防汛、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现在是夏季,天气多变,雨水多,河里、小溪里经常会涨水,很多小朋友喜欢去河边、溪边玩水,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且,夏天天气很热,有的同学就悄悄地去河里、池塘里洗澡,而发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失去了生命,爸爸妈妈很伤心、老师也很伤心。
二、防汛知识教育
1、不到河里、沟边去玩耍,下雨天,不去河边、沟边洗手洗脚,以免滑落水中。
2、发洪水时应注意往高处逃。
3、尽力躲避大浪。
4、尽量抓住浮托物。
5、挥动鲜艳衣物呼救。
6、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
7、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三、防溺水知识教育 、游泳小常识:
1、必须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6、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1.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夏季天气炎热,不做准备活动马上入水,水温、体温、气温相差很大,聚然入水,毛孔迅速收缩,刺激感觉神经,轻则引起肢体抽筋,重则引起反射性心脏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2.如何准备:
(1)通过跳跃、慢跑使身体发热但不出汗至2-4分钟。其目的是使身体内各个器官进入到活动状态。
(2)做徒手操:使身体各关节、韧带及身体肌肉做好充分活动准备,以防受伤。
3.入水前用冷水淋浴一下,以适应水温,然后下水。
4.水上准备工作。入水后不宜马上快速游泳,更不宜马上流入深水区。应在浅水区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加速。
5.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2)到天然游泳场所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4)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5)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
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一般处理办法。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再次强调: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来人呀!”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特别强调:发现有人溺水,我们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注意,在急救的同时,其他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四、小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手里,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教案一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洪水的危害和形成原因。
2、教授学生防洪防汛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防洪防汛的具体措施和应对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播放一些洪水灾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防洪防汛的关注和兴趣。
2、知识讲解
(1)介绍洪水的概念和危害。
(2)讲解洪水形成的原因,如暴雨、河流决堤等。
(3)阐述防洪防汛的重要性。
3、防洪防汛措施
(1)强调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
(2)讲解在洪水来临时如何选择安全的避难场所。
(3)教授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如抓住固定物、避免进入危险区域等。
4、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如果遇到洪水,你会怎么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5、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再次强调防洪防汛的重要性和应对方法。
6、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防洪防汛的知识。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防洪防汛任务的严峻性。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洪防汛技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急反应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情况下的防洪防汛策略。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演示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讲述一个近期发生的防洪防汛相关的新闻事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知识传授
(1)讲解洪水预警信号的含义和应对方法。
(2)介绍常见的防洪防汛工具和使用方法。
3、情景模拟
设置几个洪水来临时的情景,如在家中、在学校、在户外等,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应对,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4、技能演示
教师亲自演示一些关键的自救技能,如制作简易救生工具等。
5、互动问答
提出一些与防洪防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他们的掌握程度。
6、总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做好防洪防汛准备。
7、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制定一份家庭防洪防汛计划。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洪水的基本知识和危害。
2、让学生掌握防汛的基本方法和自救互救技巧。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
1、洪水灾害图片和视频资料
2、防汛安全知识手册
3、演练道具(如救生衣、救生圈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洪水灾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洪水的危害。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洪水吗?洪水会带来哪些危害?
二、讲授新课
1、洪水的基本知识
定义:洪水是由于暴雨、融雪、水库溃坝等原因造成江河湖泊水位上涨,超过河堤、湖岸等限制水位,泛滥成灾的自然现象。
分类: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等。
危害:淹没农田、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2、防汛的'基本方法
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获取洪水预警信息。
做好家庭防汛准备,如储备食品、饮用水、药品等。
遵循防汛指令,不擅自涉水、过河。
加固河堤、堤防,确保防洪设施安全。
3、自救互救技巧
洪水来临时,迅速向高处转移,避免在低洼地带停留。
遇到洪水围困时,保持冷静,利用漂浮物等自救,同时发出求救信号。
救助他人时,确保自身安全,采取正确的救援方法。
三、课堂互动
分组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做好防汛准备?
角色扮演:模拟洪水来临时的自救互救场景。
四、总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防洪防汛知识。
强调防汛安全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布置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本地区的洪水灾害历史和防汛措施。
绘制家庭防汛安全疏散图,并和家人一起讨论完善。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防汛应急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演练场地(如操场、体育馆等)
2、演练道具(如救生衣、救生圈、应急灯等)
3、演练方案及安全预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学到的防洪防汛知识。
强调防汛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和目的。
二、演练准备
划分演练小组,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准备演练道具,确保演练过程中的安全。
讲解演练方案及安全预案,确保每位学生了解演练流程和注意事项。
三、防汛应急演练
模拟洪水来临场景,启动防汛应急演练。
各小组按照演练方案迅速行动,进行疏散、自救互救等演练。
教师和工作人员在演练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演练的安全和有效性。
四、总结归纳
总结演练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强调防汛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技能实践
教授学生正确使用救生衣、救生圈等防汛器材的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救援实践,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六、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将防汛应急演练的经历和感受写成一篇短文,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防汛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防洪防汛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应对洪涝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防措施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1、洪涝灾害的成因与危害
讲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如强降雨、河流泛滥等。
描述洪涝灾害可能带来的危害,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交通中断等。
2、防洪防汛的基本措施
介绍关注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做好防范措施。
讲解避免在低洼地带、河流附近等危险区域活动的`必要性。
教授学生如何准备防洪防汛物资,如救生衣、应急食品等。
3、应对洪涝灾害的自救互救方法
教授学生如何在洪水来临时迅速找到安全地带,如高地、坚固的建筑物等。
讲解被困时如何发出求救信号,如使用手电筒、敲击物品等。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救生设备,如救生衣、救生圈等。
三、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展示洪涝灾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灾害的危害。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防洪防汛的认识和看法。
3、角色扮演,模拟洪水来临时的情景,让学生实践自救互救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
1、让学生在家中制定一份防洪防汛的家庭应急计划。
2、要求学生关注天气预报,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并思考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做好防范措施。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防洪防汛重要性的认识。
2、提高学生应对洪涝灾害的紧急避险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
1、防洪防汛的重要性
强调防洪防汛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列举近年来发生的洪涝灾害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灾害的严重性。
2、防洪防汛的紧急避险措施
教授学生在洪水来临时的紧急避险方法,如迅速撤离、寻找高处避难等。
讲解在避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保持冷静、避免涉水等。
3、团队协作与安全意识
强调在应对洪涝灾害时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过程,并学会在紧急情况下相互帮助。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在灾害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智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1、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模拟演练。
2、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洪涝灾害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经验、讨论问题,并共同制定应对方案。
四、课后作业
1、要求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防洪防汛的紧急避险措施和注意事项。
2、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并一起制定家庭防洪防汛计划。
3、布置一篇关于防洪防汛的感想作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篇9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洪水形成的原因及防洪防汛的重要性。
2、使学生能够识别洪水来临的征兆,并掌握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在面对洪涝灾害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
二、教学内容
1、洪水知识介绍
讲解洪水是如何形成的,包括自然因素(如暴雨、台风、山洪等)和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
让学生了解洪水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等。
2、洪水来临前的征兆识别
教授学生如何识别洪水来临前的征兆,如水位上涨、水流变急、河堤裂缝、天气异常等。
提醒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3、防洪防汛自救互救技能
教授学生如何在洪水来临时迅速找到安全地带,并选择合适的方式逃生(如步行、划船等)。
讲解如何制作简易救生设备(如救生衣、救生圈等),并教授正确的使用方法。
强调在逃生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避免涉水、远离危险区域等注意事项。
教授学生如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如使用手电筒、敲击物品、发出声音等。
4、防洪防汛家庭准备
提醒学生家庭应准备哪些防洪防汛物资,如手电筒、救生衣、食品、饮用水等。
教授学生如何制定家庭防洪防汛计划,并与家人共同演练。
三、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洪水灾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洪水的危害。
2、结合案例分析,讲解洪水灾害的应对措施和自救互救技能。
3、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模拟洪水来临时的情景,让学生实践自救互救技能。
四、课后作业
1、要求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防洪防汛的知识和技能。
2、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防洪防汛计划,并进行演练。
3、布置一篇关于防洪防汛的感想作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和体验。
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防洪防汛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资源,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篇10
一、教学目标:
了解洪水和汛期的基本概念。
掌握防洪防汛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的防灾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二、教学重点:
洪水和汛期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防洪防汛的基本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1. 活动一:洪水和汛期的'基本概念
内容:
洪水和汛期的定义和区别。
洪水形成的原因(如暴雨、融雪等)。
汛期的预警标志和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知识讲解:简明扼要地介绍洪水和汛期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视频播放:播放相关洪水和汛期的案例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
2. 活动二:防洪防汛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内容:
防洪基础知识:堤防、河道疏浚、泵站等。
预防措施:加固堤坝、清理排水系统、制定应急预案等。
应急处理方法:避难地点选择、急救技能、危险品处置等。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讨论历史上重大洪灾事件,分析其原因和教训。
模拟演练:设置防洪防汛应急演练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模拟应对过程。
四、教学效果评估:
知识测验: 提供选择题和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洪水和汛期基本概念的理解。
实际操作评估: 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其实际应对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五、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防洪设施,加深对防洪工程的理解。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最新的防洪技术和设备。
开展防洪安全演练,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防洪防汛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防洪水灾害安全教案(通用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