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模板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方法;鉴赏《庄子》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性的写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文中道家文化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并继承道家思想中的优秀之处。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说理方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要点:自主研读《五石之瓠》。
教学过程
一、引疑设问明庄子
1.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相传,庄周自幼聪明好学,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他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但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
庄周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他的作品常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主要作品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名言: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②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③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④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⑤不以物挫志之谓完。
⑥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⑦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2.题目解说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瓠(hù)”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
3.文学常识
《庄子》又名《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章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4.写作背景
庄周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孟子所说的“争地以战,杀 人盈野;争城以战,杀 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周对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 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改变现状一展抱负,但他心有不甘,所以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的自由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方法;鉴赏《庄子》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性的写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文中道家文化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并继承道家思想中的优秀之处。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说理方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要点:师生共同研读《〈老子〉四章》。
教学过程:
一、引疑设问明老子
1.导入
白岩松说:“中国人不做无用的事。然而什么是无用的事?什么是有用的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老子〉四章》,了解老子是如何论述“有”与“无”的。
2.作者介绍
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人。出生于楚国苦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的著作之一。
老子名言:
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⑤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题目解说
《〈老子〉四章》即从《老子》中选出来的四段能够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的文字。
《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被誊为“万经”。
《道德经》分上篇《德经》和下篇《道经》该书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4.写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 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老子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3
【素养目标】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并积累名言名句。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畅想也曾引导着我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建设。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二、文化常识
1.了解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孟子轶事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3.了解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4.了解《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 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__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5.解题
明确题目是编者加的。不忍人,即怜爱别人。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4
【素养目标】
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从中知道了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而有信,真诚待人的道理。今天,我们要以更加理性的目光来学习曾子的另外一篇著作《大学之道》。
二、文化常识
1.了解曾子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2.曾子轶事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3.了解曾子思想
修齐治平
曾子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 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人为贵
《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小戴礼记·礼运》中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从天而倾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4.了解《大学》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的核心思想:明一德(专一),惟格一物,通过日新月异的努力,达到至善至美。
5.解题
明确题目是编者加的。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三、诵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明确字音。
本末(mò)壹(yī)
(二)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段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彰明”,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③亲民:亲近爱抚民众。
④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境界。
⑤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⑥静:心不妄动
⑦安:性情安和
⑧虑:思虑精详
⑨得:处事合宜
⑩本末:“本”原指木之根为常;“末”指木之梢为迹。后分别引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
⑪道:规律
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5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二、翻译文句,积累重点词语
三、理解文意,理解各章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二
难点:目标三、目标一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二、预习检测
1.复述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要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 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朗读选文。
三、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针对选文的内容作批注。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二)合作解疑
1.请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段落为单位,逐词解释,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段。
2.请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3.仍未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提交者统一在全员解疑环节提交求解。
【参考译文】
(1)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2)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3)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4)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5)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6)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7)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8)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9)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10)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11)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12)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文本探究
(一)请概括各章所蕴涵的道理。
1、小组探究,理解各章的主旨。
2、合作交流,概括各章蕴涵的道理。
【明确】
(1)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要善于抵制物欲,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做事要勤勉,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本章议论“什么是好学”,四句话,前两个方面说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要做什么,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
(2)孔子讲了仁与礼、乐的关系,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3)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4)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道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5)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6)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
(7)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可以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愿望。
(8)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应自觉自愿地坚持下去。如若半途而废,只会前功尽弃,留下终身遗憾。
(9)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它们是君子的基本品质。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10)孔子阐述了对“仁”的内涵的理解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仁”的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
(11)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12)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在《论语》中,孔子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在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学《诗》的重要意义。学《诗》至少有上面所列举的六种好处,因而孔子特别强调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