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二语文教案大全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部编版高二语文教案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部编版高二语文教案大全1
【素养目标】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并积累名言名句。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畅想也曾引导着我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建设。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二、文化常识
1.了解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孟子轶事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3.了解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4.了解《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 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__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5.解题
明确题目是编者加的。不忍人,即怜爱别人。
部编版高二语文教案大全2
【素养目标】
1.了解曾子及其思想主张,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从中知道了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而有信,真诚待人的道理。今天,我们要以更加理性的目光来学习曾子的另外一篇著作《大学之道》。
二、文化常识
1.了解曾子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2.曾子轶事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3.了解曾子思想
修齐治平
曾子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 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人为贵
《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小戴礼记·礼运》中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从天而倾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4.了解《大学》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的核心思想:明一德(专一),惟格一物,通过日新月异的努力,达到至善至美。
5.解题
明确题目是编者加的。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三、诵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明确字音。
本末(mò)壹(yī)
(二)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段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彰明”,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③亲民:亲近爱抚民众。
④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境界。
⑤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⑥静:心不妄动
⑦安:性情安和
⑧虑:思虑精详
⑨得:处事合宜
⑩本末:“本”原指木之根为常;“末”指木之梢为迹。后分别引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
⑪道:规律
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内容及作用。
明确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下文引出“八目”做准备。
2.“三纲”具体如何解释?
明确①“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
②“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
③“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3.分析本段的论证层次。
明确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
【思考2】研读第二段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②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③致其知:获得知识。
④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⑤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⑥庶人:指平民百姓。
⑦壹是:一律,一概。
⑧本:根本。
释义: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办法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
部编版高二语文教案大全3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二、翻译文句,积累重点词语
三、理解文意,理解各章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二
难点:目标三、目标一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二、预习检测
1.复述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要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 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朗读选文。
三、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针对选文的内容作批注。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二)合作解疑
1.请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段落为单位,逐词解释,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段。
2.请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3.仍未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提交者统一在全员解疑环节提交求解。
【参考译文】
(1)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2)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3)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4)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5)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6)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7)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8)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9)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10)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11)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12)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部编版高二语文教案大全4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写作特色及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信
教学重点
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讲授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这则消息分成四个层次。
师生交流明确:第一层是2到4自然段,讲述的是港督告别仪式的具体情况,是第一次降旗;第二层是5到7自然段,讲述的是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的具体情况,这是第二次降旗;第三层是8到9自然段,讲的是中英香港交接仪式,这里包含有降旗与升旗仪式;最后一层是10到11段,讲述的是“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2、介绍文体特征。
本文是一篇特写性消息,又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方法来反映新闻事实。
3、研读,找出本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不一样、别致之处。分组讨论交流。
(1)作者是把镜头聚焦在什么地方呢?文章再现了末任港督离府、添马舰军营告别仪式、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和最后“不列颠尼亚”这四个场景,所以,本篇新闻别致之一:聚焦点放在特定的四个场景。
(2)本篇新闻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包括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英国告别仪式;降旗仪式等。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如7时45分的降旗仪式时,文中回忆了156年前英国国旗首次在香港升起时的情景。
作用: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这篇文章虽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让我们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本篇新闻的别致之二: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
4、赏析新闻遣词造句的精妙。
明确:文中将英国的告别仪式是称为“日落仪式”,就包含了很深的寓意。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三、延伸拓展
中国为什么能成功地收复香港呢?讨论交流。
因为祖国在变得强大,所以能够收复香港;领导人强有力的外交手段与政策等。
四、课堂小结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成百上千的相关报道中,本文是一篇完整反映英国撤离的新闻稿件。随着“不列颠尼亚”的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于得以洗刷。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铭记祖国屈辱的历史,奋发图强,绝不让历史重演!
五、作业布置
课后选取近代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在150——200字左右。
部编版高二语文教案大全5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并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长征的知识回顾长征路。
2、理解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3、领悟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当代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体理解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学习长征精神。
2、领悟长征精神的当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长征这一人类历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情境设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领会长征精神,我们准备根据杨成武先生的回忆录,拍摄一部长征宣讲片,请大家出谋划策,思考如何完成视频的录制?
二、学生阅读文本,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发言
三、呈现拍摄思考方向(只是方式其一)
活动一、回顾长征路
任务1:长征的背景(视频展示)
战略性转移,艰难的旅程
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1934年10月,因左倾机会主义的严重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任务2:长征的艰苦卓绝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具体细节。
长征的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自然环境的恶劣物质资源的匮乏
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路途的遥远
课文具体体现: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不少同志流了血,许多战友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马鸿逵、马宏宾的骑兵一直尾追我们!
此处省略部分
【资料链接】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习近平主席讲话)
【资料链接】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习近平主席讲话)
活动二、长征胜利及伟大意义
任务1:长征为何能取得胜利?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预设:
此处省略部分
总结:【资料】邓小平同志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
习近平同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任务2: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