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大多数学生,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1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搞好政治高三的复习,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扬中市高中政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切实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和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关注高考,明确所教年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从整体上确定与把握教学内容,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学习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详读教材,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给予学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3、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把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有效结合,注重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精选习题,避免陷入题海中。
4、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的知识落实做为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5、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的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必然是盲目的。
2、缺乏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研究。在政治课的课程标准中有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明确要求,如“识记”、“理解”和“运用”。在考试说明中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我们的教师对其没有认真的研读和分析,也谈不上有效的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去教学。
3、忽视课本,依赖资料。课本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有完整的体系和逻辑。我们的教师在高三教学和复习中总是抛弃课本而按照资料来进行,舍本求末,学生对于知识没有系统性的把握和理解。目前,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熟练程度是相当差的。例如,在__年的高考试题中“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几乎就是课本中的原话。
4、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效率低,效果差。表现在:仍然按高一和高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进行充分的研究高三的特点,课堂效率低;在复习中,就知识讲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深层次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于主干知识的把握不到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上,因而也就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在听,没有自己的感悟和落实的时间。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问题的情境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和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靠做大量的题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只能是事倍功半。
6、缺乏对学生学习和复习策略的指导。我们的教学仍停留在我讲你听,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上,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复习的指导,如何做,应该怎样做。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和方向性,教师辛苦,学生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教师讲资料,学生做资料,教师对于资料中的习题不进行选择和预做,学生陷入题海中而无法自拔,没有对知识的消化时间和空间。由于教师对于高考考试题缺乏研究和深入分析,自己觉得这个题好就让学生做,不去考虑是否与高考的要求一致,是否与高考的命题思想相一致,也很少去考虑这些题目考察学生什么、训练学生什么。尤其在综合复习阶段,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难题、偏题和滥题而脱离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无效劳动太多。教师也很少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8、试题的设计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表现在:教师给学生命题只是东拼西凑,没有命题思想,我要考察学生什么,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符合高考命题要求;没有自己对高考的感悟,没有自己的创新试题。
9、课本知识与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空泛。表现在理论联系热点、重点问题时只是点到为止,泛泛而谈,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一个切口入手进行细致的分析。所谓讲题也只是就题讲题,就答案讲答案,所谓学生掌握就是记住,面对新的问题仍然无从下手。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学科组应该在集体教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措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和政治学科实际,一般可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细读教材,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围绕主干整理知识,形成知识内在立体结构和网络。在课堂上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习题应注意基础性和基本知识的迁移。强化对主观题练习,主观题的题目不宜过大。
第二轮复习主要侧重于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提升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往往以时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同时也突出了试题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要着重关注本年度的热点问题。遵循“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原则,要了解每个热点的背景材料,围绕热点寻找切入点,教师要结合题目给学生以详细的示范,如怎样分析归纳材料要点,怎样寻找材料和知识的结合点,怎样以知识去统领材料,怎样组织答案等。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逐一突破。
第三轮复习是重新梳理课本知识,回顾热点,对照考试说明上的知识点,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进行适当的练习。练习的题目要精,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问题,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3、研读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充分利用好高考试题。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应具体到课标、考纲、考试说明要求是什么,教学中怎样体现和实施,怎样依据要求去选择习题,学生怎样落实。研究各种高考试题、组合和有效的使用高考试题。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政治课来讲,教师在课堂上不要每一个概念都讲,面面俱到,而应该通过问题来引领学生读书,理解知识,教师对于重要的概念、观点和原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清基本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理解和消化的时间、空间。
知识的落实要坚持“三清”或“四清”,注意把知识的系统和记忆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堂堂清”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天天清”清基本的练习题,建议每天做6—8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教师主要检查学生主观题,“周周清”让学生自己整理本周的内容,“章清”是对于本章中的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落实,不必面面俱到。
5、精选不同等级和要求的练习。根据每一轮的复习目标,精选不同等级、不同要求的习题进行练习,避免毫无目标的题海战。对在练习中发现的新问题,要多思、多问及时解决。重点解决学生在主观题上的问题,针对性的训练。在专题复习中的热点问题要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此外,还要处理好知识理解与解题的关系,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的关系,难题和基础之间的关系,学科之间的关系。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通过主题班会把思想渗透到主题活动中,更一步贴近学生,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引领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集体协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统一思想,群策群力的核心作用。
二、活动背景
学生正处于宝贵的青春时代,此时正是怀揣梦想拼搏奋斗的起点。他们虽然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也知道实行梦想的道路充满艰辛,但遇到困难、挫折很容易退缩,缺乏坚定信念的支持,还有部分学生缺少为青春的梦想执着拼搏的精神,设计此次主题班会,继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
三、活动目的
1.认识什么是信念
2.理解坚定信念对实现人生目标的作用
3.通过对典型人物案例的学习,从他人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己要以坚定的信念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4.在活动中感悟信念对生命成长的引领作用,激励学生培养进取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学生朗读玛丽·居里:我的信念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棗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在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棗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了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创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二)信念的特征:
·信念具有稳定性
·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具有多样性
·信念具有亲和性
(三)信念的名言
●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
●放弃信念,无异死亡(法国)
●宁肯折断骨头,不能放弃信念(蒙古)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蒙田)
●信念是心灵的良知(汉·沃德)
●产生信念是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的(本·琼森)
●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爱·扬格)
●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查·丘吉尔)
●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希金森)
●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奥维德)
比尔·盖茨的信念:
“我要赢。赢就是我的信念!”
“永远先人一步!”
“向前!向前!充满活力!”
“向万有引力挑战!”
(四)畅谈自己的信念
(五)班主任总结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3
高中政治《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教案(精选2篇)
高中政治《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篇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我国以和平方式实现发展,为和平而发展
2、理解我国为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里有三幅图片,它分别展示的是什么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这些都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第三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二)进行新课
一、中国外交的累累硕果
教师活动:20__年的外交成绩回顾;20__年外交大事展示
结合以上的外交活动,探究一:为什么我国在外交方面会取得丰硕成果?。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累累硕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来源:m]
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1)外交政策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探究二:中国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须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2、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3分钟找到并背诵以下基本点: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实例展示:越南对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西沙群岛海域开展的正常钻探活动进行强力干扰,房峰辉表示,中国在自己的领土领海进行钻探作业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受任何外来干扰和破坏。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个基本点?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6页内容,思考我国在对外活动中是怎样坚持独立自主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国反对另一国家;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实例展示:
1.20__.6.6越南在西沙冲撞中方公务船超1200艘次外交部发言人洪磊:针对越方的挑衅行动,中方保持了高度克制,派出公务船只和其他民船到现场维护海上正常作业秩序,保障中方作业人员和设施安全。中方一直要求越方停止对中国钻井平台在西沙群岛近海正常作业的强力干扰,停止对中国主权、主权权利、管辖权的侵犯,要求其立即撤船撤人!
2.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执勤中国积极推动伊核问题的解决
这两则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个基本点?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二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国家自立于世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在对外关系中,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探究三:“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有何意义?播放视频《三分钟了解“一带一路”》。
学生讨论2分钟:整理思路,互相补充。然后小组展示,发言,教师记录并及时点评。
听听专家的声音:将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
1.我国与沿途国家初步构建起固定或不固定的双边、区域、多边合作机制。
2.借助“一带一路”构想,沿途国家正谋划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
3.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亚洲互联互通投资银行、上合组织发展基金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融资平台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中,来年将相继诞生。
4.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大大促进区域内各国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区域安全,可谓以经促政、以政促稳,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构想,更是沿途国家共同繁荣之有益路径,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真正构建起“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教师总结:“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生动地诠释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它不仅维护了中国人民的利益,更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回顾历史”回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
“珍惜今天”结合60周年纪念活动和与巴基斯坦人民的友谊为例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的贡献
1、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7页内容,思考、讨论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完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1)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
新中国建立之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毛泽东主席形象地提出三条外交原则:“另起炉灶”,就是与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就是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1953~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对外交往中系统地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以此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由此翻开中国外交的崭新篇章。
(2)反苏反美阶段,主要特点是“两个拳头打人”,既反苏又反美。
(3)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大发展阶段。特点是“一条线、一大片”,为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结成一条线,团结这条线内的一大片国家。
1964年中法建交,打开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建交的大门;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签署联合公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等。这些都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事件。
(4)成熟、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的科学论断,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一是提出不结盟战略,二是确定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2、中国外交政策的作用和贡献
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3、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8页内容,思考讨论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有许多条件,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发展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系,与他们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积极寻求共同利益,坚持大局求同存异;全面实行对外开放,促进交流与合作等等。
(三)课堂总结、点评[来源:____]
本节主要学习了我国的外交政策,认识了我国政府在对外关系上的基本政策和立场观点。通过学习,要明确我国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基本目标,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高中政治《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教案篇2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通过师生、生生交流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事例,体会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②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资料感受中国的外交形象,进而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力目标:①学生在上网查询或查阅相关书籍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材料进行筛选和整理;②学生能根据教师或其他同学所举事例,归纳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③学生在分析中美关系、中非关系发展历程的活动中,能够用自己的评议唤起同伴的参与和思考;④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展现中国和平外交的情境中,生成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体验”——学生在收集、筛选、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功心态;②“认同”——学生能够认同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③“期待”——学生希望中国更加繁荣富强,期待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
【教学背景分析】
本框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框,是学习有关国际社会知识的落脚点。国际政治是公民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关注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代中学生的兴趣点之一,培养学生和平观念、国际意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的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公民的国际责任。在了解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正确认识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国际政治生活,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作用,无论从知识、能力的角度还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角度看,都是重点内容。
学生整体上受生活空间和思想认识的影响,对国际政治关注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提高。但就学生个体而言,一部分学生对国际政治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关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已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部分学生对国际政治现象虽有所关注,但缺乏对中国对外关系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也缺乏明确而清晰的理论观点,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加深了解;对于关注程度较低的同学,需要在班级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中,为其创造条件,引领其参与,唤起其思考。
【教学方式及手段】
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问题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以共和国即将迎来60华诞为背景,引出新中国外交成就在其中是浓墨重彩的一页。通过展示“万隆会议”、“乒乓外交”、“暖春之旅”、“奥运外交”等外交活动的图片,唤起学生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外交活动。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迄今为止,我国已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已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近几年中国外交活动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根据你的了解,你认为可以有哪些词汇?
教师将学生所说内容写在黑板上,并从中找出关键词语引出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讲解外交政策的含义。(屏幕显示:外交政策:主权国家在对外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教师过渡:我们班上的一些同学,非常关注中国的对外交往活动,下面就请他们将他们关注和研究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中美建交30年的发展历程和中非关系的发展历程。
教师提问:①中美关系为什么“一波三折”?②非洲人民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中国与非洲真诚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进一步设疑,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维护国家利益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在历史上我国曾饱受战乱之苦,深知战争只能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只有维护和平,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这不仅需要我们维护国内的稳定,也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争取国际和平环境与维护世界和平结合起来,既维护自身利益,也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屏幕显示: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教师过渡:我国的外交政策是我国外交活动的指南,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播放视频: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教师提问:结学的成果展示和观看的视频资料,说一说:我国是如何践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屏显:发展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足迹踏遍五大洲;外国领导人频频到访,客人来自全世界……从上合组织的日渐壮大到六方会谈中的积极斡旋;从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到印度洋海啸灾难救助;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到各项重大协定的签署;从周边睦邻友好关系的深化到大国间高层战略对话的推动……)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归纳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屏幕显示新中国外交图片,教师过渡:新中国取得的成就,世界人民给予了高度赞誉。“中国贡献”、“中国声音”等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大家议一议:我国在外交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正确的外
交政策等等。
教师过渡:大家知道,在当代世界,中国率先提出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谐世界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也在以积极的、负责任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让我们听一听来自国际社会的声音。
(屏显:①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林达说,在多边外交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更加自信。
②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认为,中国是带着自信参加伦敦g20峰会的,中国被视为解决这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希望。
③美联社报道说,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仍在快速增长的国家,在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学生进一步举例印证。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并总结:在国际社会中,中国坚持原则,主动承担国际义务,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中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贸易伙伴国和周边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如此,中国通过创造性与一些国家互办“文化年”、“国家年”活动,正在成为推动世界文化和谐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几十年来,中国在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发展了自己,可以说“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同时,我们更可以骄傲地说“世界的繁荣和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教师:让我们师生共同欣赏一首歌曲《中国大舞台》,伴随着音乐与画面,让我们一起再次感悟令五洲瞩目的中国风采。
四、教学目标实施过程的反思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精心设计,打造高效和谐课堂”已成为许多教师应对挑战的一种共识和价值选择。
一、贴近生活,以学定教
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当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统一的课程模块”。
本节课学生的视野转向了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而国际社会中太多太多的“中国贡献”、“中国声音”、“中国形象”是一课书的内容所无法承载的。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及对学情的把握,对教材进行有机的处理。教材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选择和使用的材料,不是教学中必须遵循、不可变更的教学依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待教材的态度应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由于了解到学生在历史课中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已经有所了解,因此,不再作为讲解内容。而许多新发生的国际大事,教材又没能反映。因此,对教材的逻辑关系我进行了如下调整:用教师熟悉的且典型的外交活动唤起学生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外交活动作为导入;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在头脑中搜索词汇,确定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再通过对师生共同选取的典型事例的分析,领会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从中感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这样处理,坚持了“以学定教”,使教学过程中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更加统一。
如前所述,实际生活中,我校学生对于国际社会总体了解不多,学生整体对国际政治关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于提高。一部分学生对国际政治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关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部分学生有所关注,但缺乏对中国对外关系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也缺乏明确而清晰的理论观点。基于上述学情,教师应如何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开展“中美关系”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业行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给了我较大启发。有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中美关系加深了了解,关注国际社会的程度相应提高;而那些早有关注的同学抓住了深度探究的机会,成就了自己也影响了同伴。因此,我们应当看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规定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活动后准备获得的行为,而要教师提供情境、指明学生所要处理的问题以及所要从事的工作。而学生在此情境中产生的成品,都如其人的不同而多变。
二、精心预设,期待精彩
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评判依据。有效的动态生成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教学形态,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开放性、复杂性和创造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预设是教师课前的教学准备过程,是教学的起点,也是促成课堂生成的首要条件。教育情境是复杂多变的,教育活动是人的活动,它不像机器生产一样按严格的程序,按预定的模子刻出产品。如果教师在课前缺乏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缺少对学情的正确分析,疏于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这样对课堂生成就会感到“底气不足”。面对精彩纷呈的生成资源,就会手足无措。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其“教”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见解往往与教师的不同,学生的思维有时也比教师的更灵活、更开阔。在这种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各种观点产生碰撞,就会产生新问题,激发师生双方的思维灵感,产生各种奇妙的思维火花,课堂也因此而真实、生动、精彩!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课堂教学目标应基于学生的兴趣,基于学生的现实生长。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在本节课上,学生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的环节中,他们根据选取的素材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其中,既有悬念、又有“小插曲”;既有政治观点,又有地理、英文知识,这种“未曾预约的美丽”是课堂上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我被这种“精彩”所吸引,并引导其他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藉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使课堂不断处于动态生成之中。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开放活跃的,课堂也因此而瞬息万变。这种流变状态的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展现自己教育智慧的舞台。因此,教师首先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可能性,鼓励师生、生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其次,教师要有基于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学策略储备,要有以变应变的策略准备,要有渴望意料之外发生的开放心态,有效地驾驭课堂,使课堂呈现高潮迭起的精彩。
三、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从纵向而言分为三个层次:总目标,即宏观目标,它统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和总要求;模块目标,即中观目标,它规定特定课程内容的教学主题和具体要求;专题目标,即微观目标,它规定专题内容的特有价值和教学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从横向而言分为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只有纵向、横向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课程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教育功能。
新课程要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优先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服从并服务于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是在教学中如何确立和实现这一目标,绝不是简单地写在白纸上的几行黑字,而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追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当学生被教学内容和教师丰富的思想情感所吸引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美的境界中,体验着美的情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的、健康的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学中应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师生在情感交融中达到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主动接受教育。
在本课教学中,师生共同选取了58张体现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和两段视频。依照选取经典的可用于深入分析的、且适合本校或本班学生实际的材料的原则,我们对教学资源的选用进行了反复推敲。教师从即将迎来共和国的60华诞导入,从中引出外交成就是60年辉煌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并唤起学生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外交活动;到创设情境让学生概括出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从对学生互动内容的解读到视频解读以及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原因的分析;从“来自国际社会的声音”到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画面展示,再到教师充满激情地引导大家欣赏歌曲《中国大舞台》感悟中国外交风采。所有这些环节的设计,都以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呈现,并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为最高追求。
学生是教育的核心元素,他们不仅是教的对象,而且是教学中最活的教育资源。因为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最好的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更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利于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在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中收集的资料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不仅充分利用了本校资源,而且达到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目的。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同学、把自己的价值判断与大家分享,在互动中唤起大家关注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和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标瞄准的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因此,我追求实现课程目标和教育元素相统一的教学,以期更好地促进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4
活动主题:感恩祖国,励志勤学
活动目的:
1、了解祖国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成就,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
2、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小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活动过程:
一、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二、主持人致辞,揭示活动主题。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走在世纪之初的我们,想到祖国,满怀激情。祖国啊——在这里我要为您放歌,我要为您祝福。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您说一声:祖国,您好!《感恩祖国,励志勤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三、击鼓传花———你对祖国了解有多少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一个你对祖国了解多少的“击鼓传花”的游戏)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的祖国了解多少呢?
1、我国的领土面积是多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2、在辽阔富饶的中国大地上居住着多少个民族?(五十六个)
3、中国的四大国粹是什么?(国画、瓷器、烹饪、京剧。
4、由满族服装演化而来,深受东方女性所喜爱的服饰是什么?(旗袍)
5、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一位民族英雄?(屈原)
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火药、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7、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谁?(孙中山)
8、1662年,是谁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
9、“天下第一关”是指哪里?(山海关)
10、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是哪个国家?(中国)
11、我国国旗的名称是什么?(五星红旗)
12、我国国歌的名称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13、我国国徽的内容是什么?(国旗、天安门、齿轮、麦穗)
14、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15、你知道“东方明珠”指的是哪个地方?(香港)
16、“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7、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18、我们国家的生日是()——(10月1日)
19、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20、北京奥运会是第()届奥运会——(29)
四、观影视资料,知祖国巨变
1、播放新中国成立至今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影视资料,
2、学生畅谈观后感想;
3、放飞希望:你心目中未来的祖国是什么样的?
五、励志勤学
除了祝福,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吗?同学们各抒己见。
班级内每一名学生展示自己为祖国妈妈60华诞和自己的理想而准备的一句话,并说说将来准备怎样去做。
六、活动结束
在歌曲《国家》的歌声中结束活动。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提高学生整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加深对文化相关问题的理解。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新课
如果说第六课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从动态角度跨越千年,展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激励青年学生再创新辉煌,那么本框则主要从静态视角呈现中华文化的厚重。
视频展示:满江《中华颂》,请学生认真欣赏歌曲,抢答里面涉及了多少中华文化?
(二)第二环节:活动探究(三个活动,探究三目内容)推进新课
设置现场招聘会:招收国际高级旅游顾问若干名
条件——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凭,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责任心上进心强。
待遇——月底薪5000,福利加提成至少3000,且无上限。
过三关斩六将:第一关:眼力———鉴宝
第二关:脑力———才思敏捷
第三关:实战演练(共50分)
第一关:眼力———鉴宝
活动要求:应聘小组合作探究对应号码的“珍宝”,然后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对此宝物名称、特点和价值的了解情况。要求简明扼要,发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总分40分)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京剧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剧、国剧,与豫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京剧起源于徽剧、汉剧、昆曲、秦腔(梆子)四个地方的剧种,并于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互相影响,逐渐融合发展而成;早期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京剧脸谱有讲究,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恶;金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留用至今。京剧内容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被公认为是我国的国粹。
中国早在11世纪北宋庆历间(1041-1048)由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它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为世界科学技术史写上了光辉的一页。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著作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是我国医药宝库,以论药材为主,《本草纲目》也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实用性极强。该书还注重整体性,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不愧是中国古代中医科学方面的集大成者。
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已掌握了较多这方面的实例,所以可放手交给他们,教师只需注意引导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为重点,畅谈中华文化的独特一面及其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从而总结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等。最后多媒体显示国外著名学者的一些评价,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关:脑力———才思敏捷
在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学习中,学生分别搜集吴越文化、滇黔文化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因为学生的活动空间和视野不是很广,如果缺乏前期准备,会导致该部分的教学出现空洞、抽象的问题。课堂上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观看两组文化,展示视频。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每问5分,共10分)
1、各小组分别推举成员比较两组文化的特点
2、分析导致文化呈现区域性特点的原因
得出结论: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同时,受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第三关:实战演练(共50分)
假设现在有一批外国贵宾想重点了解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以及特色民族节日习俗这四个方面的信息,请你为他们现场介绍。
要求:请各应聘小组合作探究相应主题,小组代表现场介绍,介绍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多媒体继续展示石窟艺术、民族文学等,学生在感受少数民族文化成就的过程中不难得出结论: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由此进入第三目“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该目的落脚点。
接下来,集体智慧,学生思考:区域文化之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却能和谐共处于中华文化之中,这说明了什么?当然,该问题在此处未必可以得到完美解释,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可。这样,继上一框题讲述“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后,为最终彻底解决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再次做了铺垫。
经过前面的铺垫,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理解难度已有所降低,学生可以尝试展开深入探究,但为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仍需教师适当加以点拨。过程如下:
1、学生调动已有历史知识储备和课前搜集的材料分组交流:历史上在思想文化方面,对诸家学说所采取的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中国文化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哪些优秀文明;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是否敞开博大胸怀扬弃吸收。
2、从现代找出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开放心态和中华文化非凡融合力的例子。这样可增添几分时代气息,更好地服务于当下实践。
3、在双向互动中,引导学生在知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将以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及包容性对中华文化形成、发展乃至续写辉煌的作用与意义。
课后小结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不是太强,难度不大,主要要说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教学环节在设计上鼓励学生列举事例分析说明了中华文化的这一特征,并且设计了探究环节,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但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引导和总结。避免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本节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程度,所以课前要组织学生去搜集有用信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获取、解读、及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观念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6
【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的多样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
其中“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明确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道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明确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2、能力目标: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要性。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使他们有浓厚的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20__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已经有2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加,到时世博会将会成为一场世界文化的盛宴,充分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这节课学习
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探究:看课本28—29页三个镜头。三个镜头共同说明了什么?
提示:同样是体育运动项目,欧美国家流行击剑,韩国盛行跆拳道,中国人爱好武术,说明了什么?
提示:同样是建筑,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说明了什么?
学生: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老师: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课本上举了两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节日
老师: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民族节日是不一样的。
问题: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西方欧美国家的节日有哪些?
学生: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学生:圣诞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等。
问题: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西方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这两个节日有什么不同?(由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从时间、由来、习俗三方面比较)
学生:时间:春节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圣诞节从阳历12月24日开始到第二年1月6日。
起源: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
风俗:春节:办年货、贴春联、放鞭炮、放烟花、吃水饺、除夕守岁、拜年磕头、压岁钱、上坟拜祖宗、逛庙会、赶年集等。圣诞节:装饰圣诞树,点燃圣诞蜡烛,唱圣诞歌,吃圣诞大餐,送圣诞礼物。
老师: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的哪些文化因素?
学生: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
老师:中秋节就要到了,我们为什么要过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有什么意义?
学生: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
探究:看课本30页虚线框材料。
问题: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各有什么特点?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丽江古城:古朴的风貌、淳朴的民风;复活节岛巨石人像:奇特、神秘;阿布辛拜勒神庙:雄伟、神奇。
老师:不同国家的文化遗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问题: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长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布达拉宫等
老师:国家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思考: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它们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学生:(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意义)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遗产名录》的方式保护世界的文化遗产。学生阅读课本30页“相关链接”。了解世界遗产分哪三类。
透视文化多样性
过渡:上面我们列举了很多事例,了解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下面大家阅读课本31页,思考三个问题:
1、什么是文化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学生:含义: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老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同点,世界文化是相通的。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举例,美国电影带有美利坚民族的文化特征,但我们中国人能够看懂,并且看的津津有味。(文化是相通的)中国的民歌《茉莉花》带有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外国人也能听懂,听的时候也感觉非常优美动听。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所特有的,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老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尊重文化多样性
探究:课本32页虚线框,思考以下问题。
(1)三届奥运会会徽是不同的,你能解释一下它们的象征意义吗?(会徽中的图案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27届奥运会会徽采用了大海的蓝色、澳洲大陆的红色、阳光的黄色和空气的白色作为基调。运动员手中燃烧的圣火,由悉尼歌剧院经典的屋顶造型演化而成。澳洲土著人文化在会徽设计上得到了空前的尊重,三支土著人狩猎用的回力标组成了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土著人的图腾“蛇”则装饰在构成运动员双腿的回力标上。
学生:28届,在古代奥运会上,橄榄花环是颁发给冠军的奖品。橄榄树还是雅典市的市树。而会徽所使用的蓝、白两种颜色在拥有蓝色大海,白色建筑在希腊是最常见的颜色。
学生:29届,印章和书法的组合体现了中国特色。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三届奥运会会徽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和宣传,北京奥运会会徽被世界各国人民认识、理解和接受,这有什么意义?(对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
学生:有利于弘扬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学生阅读课本32-33页,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2、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学生:(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国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老师:解释费孝通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板书设计】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民族节日
2、文化遗产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含义
2、意义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
2、怎样
备课资料
比较熟悉和应当知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间文学: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西施传说、济公传说、刘三姐歌谣、阿诗玛、江格尔、格萨尔等;
2、民间音乐:兴国山歌、花儿、聊斋俚曲、川江号子、古琴艺术、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唢呐艺术、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江南丝竹、五台山佛乐、武当山宫观道乐等;
3、民间舞蹈:京西太平鼓、秧歌、龙舞、狮舞、高跷、安塞腰鼓、苗族芦笙舞、彝族葫芦笙舞、傣族孔雀舞等;
4、传统戏剧:昆曲、川剧、湘剧、秦腔、晋剧、上党梆子、河北梆子、豫剧、越调、京剧、徽剧、汉剧、粤剧、桂剧、石家庄丝弦、闽剧、评剧、武安平调落子、越剧、沪剧、苏剧、扬剧、楚剧、黄梅戏、曲剧、藏戏、壮剧、皮影戏、木偶戏等;
5、曲艺: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京东大鼓、陕北说书、河南坠子、绍兴莲花落、东北二人转、凤阳花鼓、山东快书等;
6、杂技与竞技:吴桥杂技、聊城杂技、天桥中幡、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邢台梅花拳、蒙古族搏克、蹴鞠等;
7、民间美术:杨柳青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衡水内画、剪纸、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象牙雕刻、夜光杯雕、金石篆刻、曲阳石雕、乐清黄杨木雕、泥塑、塔尔寺酥油花等;
8、传统手工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磁州窑烧制技艺、蜀锦织造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壮族织锦技艺、苗族蜡染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宣纸制作技艺、湖笔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端砚制作技艺、木版水印技艺、雕版印刷技艺、浏阳花炮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等;
9、传统医药: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
__、民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都江堰放水节、黄帝陵祭典、炎帝陵祭典、成吉思汗祭典、祭孔大典、妈祖祭典、太昊伏羲祭典、女娲祭典、大禹祭典、祭敖包、那达慕、秦淮灯会、泰山石敢当习俗、民间社火、安国药市、楹联习俗、惠安女服饰、苗族服饰、回族服饰、瑶族服饰、农历二十四节气等。
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1)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间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3)“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老师:刚才提到长城,长城这个文化遗产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还是属于世界的?
学生:长城既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世界。
探究:
辨析: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文化应该趋向统一,而不应再保留什么多样性。
问题: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不对。因为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所以世界文化必然呈现多样性。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老师:保持文化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学生:
问题:你能否再举个例子说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语言文字、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流行歌曲、民族舞蹈、风俗习惯等。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7
一、自我介绍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政治第一节课,我是大家的政治老师,在接下来的一年半年,我会跟大家一起度过。为什么是一年半呢,因为高二下学期我们会文理分科,如果你选择文科的话,我们也许还会一起度过三年。我们这节课先放松一下,聊一些题外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都聊什么内容呢?请看大屏幕
首先我来简单地介绍下自己。名字就不再多说了,因为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当老师,所以就上了师范学校。在这里也希望大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早点规划,不要等到报志愿的时候才发现对自己一点也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我留下了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联系我,如果你想和我真诚的沟通,欢迎骚扰
二、学习态度
相信每个上高中的同学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学习,要学习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首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1、你的梦想是什么?
梦想这个词现在很泛滥,为什么我们以前不说呢?因为我们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具备实现梦想的条件。当高考不再是成才的途径,当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是课堂,当你没有了内心的原始动力时,我们也许需要的是“梦想教育”而不是“饭碗教育”。梦想才是你内心的原始动力,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有一句话叫“人若无志,与禽兽无异”。要有目标,要趁早定目标,要定明确的目标。我们今天的生活状态是由昨天决定的,明天的生活是今天目标的确立和实现的结果。如果你的目标是做星星,就算落下来也比树高。所以高中时代的我们,目标要早一点确立。很多学生高考之后给我说,老师,我最后三个月疯狂的学习,效率比前两年半都高。但是如果我从高一就早一点努力,坚持不断的努力,我也许就可以上一个更好的学校了。希望大家在三年之后高考完了不要对我说这句话,我们要过一种不后悔的人生。这就需要我们要早立目标,每天改变一点点,每次改变一点点。当人心中没有目标,心里就会一片漆黑,有目标的人犹如内心举着火把,照亮你前行的路。
我们高中的目标固然是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格局大一点,眼界放的宽一点。学习不仅仅是获得高分,学习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四书大学》有这样的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希望大家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首先做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时兼顾学习,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尽量发展自己的兴趣,通过阅读扩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做一个有激情、有理性、视野广阔、有家国情怀的中学生。
2、你打算如何去实现梦想?
电影《大圣归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我认为《大圣归来》就是其实讲的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就是自我的回归。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定位自己?如何找到自己?让孙悟空重新找回所有能量、急速变身分分钟秒杀大boss的钥匙是什么?是被需要的感觉,是自己坚定的决心。当我们每个人有一种强烈的被需要感和坚定决心时,内心就会喷薄出未知的潜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层次的需要。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如果你去看原著《西游记》,就会发现无所不能的孙悟空经常有绝望地落泪的时候。当生活慢慢湮没了激情,当挫折磨光了斗志,当奋斗没有了目标时,我们的动力该从哪里来?解锁自己内心的钥匙在哪?其实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就是自己强烈想改变的决心。成就别人也是为了成就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钥匙在我们自己心中,关键是你是否愿意去改变。
当你的内心决定了一个终点并相信能够达到这个终点时,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寻找通往终点的道路。
3、什么时候开始改变?
柴静火了一把,因为她的《穹顶之下》。这本不是她的分内之事,但是她管了。她有句话很有道理,“权利不去争取,就是废纸。放弃权利等于放弃国家。如何去改变?就是此时,就是此地,就是此身。”如果你想做某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就怕你想了半天,犹豫半天,琢么半天还是没有迈出那关键性的一脚。万事开头难,但是总比开始容易,最后越来越难好吧
高中生活将会非常忙碌与紧张,但是我们将会度过人生中最充实的三年。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着思考自己的人生与未来,为自己的将来迈开步伐,一步一步走下去吧。
三、走进经济学
1、思想政治是什么学科?
我的学生经常问我,老师,学政治有什么用啊?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真的要回答,那我会说,就眼前而言,政治没什么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政治?
高中的政治分为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经济学让人活得更睿智,政治学让人活得更理性,哲学让人更深刻,文化让人更有情调。我认为,高中阶段我们学政治,最重要的是养成一种思维方式,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那么政治呢?就是用政治的思维方式正确看待时局,在复杂的时局中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其实无论是政治还是其他,学习都不应该是功利的。学生的人文社科类的相关知识和素养缺乏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的功利与浮躁。我们应该不仅仅关注自身,整天纠结于自己的小烦恼、小情调之中,还应该培养一下自己的人文情怀,扩大一下胸怀和视野,站在一个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去看待社会、国家、他人和自己,
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哲学,文化,它们无法改变世界,无法阻止危机和灾难的发生,但是它滋养心灵,它可以改变你与这个世界相遇的方式及面对它的态度。
读书在今天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考大学?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成功的道路有很多,并且成功不是以考上来界定的。但是我非常建议你去读一读大学,因为它决定了你和一群什么样的人共度青春。
水浒里有个人物叫“吴用”,其实无用方是大用。正如老子所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生、大象无形。”这处处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多读一些看似“没用”的书,好好学学看似“没用”的课,也许在以后的某个时刻,你会从心底感受到曾经学习过的`看似没用的文化的力量
2、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经济现象,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有些现象非常的有趣。比如,我们为什么能够拿一张薄薄的钞票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超市里面货架上的商品摆放有讲究吗?大家都愿意买物美价廉的东西,为什么房价跌了大家都不买了呢?这种现象太多了!我们怎样才能看透生活的本质,活得更清楚更明白?要学习经济学!
打开电视看新闻,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名词CPI和GDP、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等,你了解其中的含义吗?要学习经济学!
马克思认为,一个民族离开了劳动,哪怕是一个星期都将使这个民族难以生存下去,这是一个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是如何运转的?要学习经济学!经济学就是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哪生产?等一系列跟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3、怎样学习经济学?
学习效率金字塔告诉我们,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讲授给他人,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学习经济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理论。做一个主动思考者、学习者、实践者和分享者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告诉我们,遗忘在学习之后的最开始速度最快,然后逐渐减慢。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及时复习,那么今天所讲的内容,明天你会忘记90%。记忆,对于我们文科的学习非常重要,如何更好的去记住该记住的内容呢?答案是,及时复习。并且同时努力提高学习的动力,使记忆材料成为学习中需要的、感兴趣的材料。
四、教学要求
1、学习模式:时政新闻+理论点评2’+自主学习10’+讲解知识点20’+课堂检测10’;
2、作业要求:不定期上交《课时训练》和《默写本》、《总结本》
3、课堂纪律:请注意自己的言行,慎做跟学习无关的事情,请不要带手机等容易让你分心的电子设备进教室、否则你将失去更多……
五、祝福
师生是讲究缘分的,我们师徒一场,让我们珍惜彼此的缘,努力做彼此的贵人,成全彼此的成长。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8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点拨:国家具有主权属性,并且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但主权属性不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点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具有全民性,不具有阶级性。(×)
点拨:社会主义民主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当家作主,但它不是全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点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但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点拨: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6、在我国,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点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等方面的权利。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年满18周岁,二是不能被剥夺政治权利。
7、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能放弃的;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可以不履行的。(×)
点拨: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可非法剥夺的,但自身享有的权利可以放弃;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不容推卸的、必须履行的。
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
点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在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不能体现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意志和利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守法平等、司法平等,即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9、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因此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点拨: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但不能由此得出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的结论。例如未成年人、残疾人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而不能让其履行他们不能履行的义务。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优越。(×)
点拨:四种选举方式各有利弊,采取何种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因此不能说哪个更民主、更优越。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决策权。(×)
点拨: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不具有决策权。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点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点拨: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
5、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点拨: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6、在基层自治中,村(居)委会是最高机构,决定村(社区)一切重大事务。(×)
点拨:在基层自治中,村(居)民会议是最高机构,决定村(社区)一切重大事务,并监督村(居)委会的工作。
7、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点拨: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不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但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8、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点拨: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但并没有扩大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是由法律规定的,既不能任意扩大,也不能任意缩小。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中国共产党、人大、人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行使政府职能。(×)
点拨:政府职能是政府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人民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们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当然也不能行使政府职能。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它们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可以行使国家职能,但不能行使政府职能。
2、政府公正司法,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点拨:政府是行政机关,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另外,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没有决策权。(微信搜索:爱尚政治课(aszzk888),了解更多)
3、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或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点拨:政府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职能。政府在行使其职能的过程中,既不能“越位”“错位”,把不该管的事管起来,也不能“缺位”“虚位”,该管的事不管,因此,既不能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也不能认为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政府该管的事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事就应该放权。
4、我国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应该弱化政府管理职能。(×)
点拨:我国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管理和服务都是政府的职能,不能弱化管理职能,也不能弱化服务职能。
5、社会一切事务都由政府决定。(×)
点拨:我国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6、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而非所有者,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是人民。
7、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就是要满足人民的一切要求。(×)
点拨: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要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并不是满足人民的一切要求,应该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
8、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就是政府为人民服务。(×)
分析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另一方面,人民也要相信我们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对人民负责,政府要依法执政。(×)
点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点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3、法制的完善意味着减轻了政府的责任。(×)
点拨:有权必有责,法制的完善不会减轻了政府的责任。
4、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
点拨: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人民有权监督政府。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国家监察委的监督、人民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各种监督方式和途径都对政府的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不能说哪种方式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
5、政府是否依法行政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点拨: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权威,但其不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6、最大程度地放权就能提升政府的权威。(×)
点拨:政府要坚持权责统一,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被人民认可和接受,可以提升政府的权威。
7、政府的权威就是使人民服从政府。(×)
点拨: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可的威望和影响力。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政府才有权威。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点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
点拨: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点拨:人大产生同级的“一府一委两院”,“一府一委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种监督是单向的,不是相互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点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点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拥有立法权,但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点拨: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但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前不能加“最高”。
7、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点拨: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但不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8、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点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人大的权力。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石。(×)
分析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第六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可以依法行使政府职能。(×)
点拨:政府职能是政府应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他政党、社会团体、、爱国组织都无权行使。中国共产党虽然是中国的执政党,可以制定方针政策,但不能代替政府行使政府职能。
2、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
点拨: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
3、人民是国家机关,行使国家职能。(×)
点拨:人民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但其不是我国的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点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各自独立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5、人民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点拨:人民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除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民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6、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点拨: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参政不等于执政。
7、中共中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点拨: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点拨: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因此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
点拨: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存在,各民族在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方面的差异是没有必要消除的。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点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点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4、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点拨: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5、新中国成立后,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点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的本质没有变化,宗教的本质仍然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6、在我国目前,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点拨:在我国目前,宗教仍主要起消极作用,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一定积极作用。
7、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国家支持、提倡、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点拨:我国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不反对人们信仰宗教,但也不支持、不提倡、不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8、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点拨:我国坚持宗教与政治、教育、司法相分离的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事务、学校教育和司法活动,“宗教不得干预政治”的说法正确。我国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的说法错误。但宗教人士依法享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唯一成员。(×)
点拨: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权国家,第二类是国际组织。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是政权。(×)
点拨: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3、国家的主权是由国际社会赋予的。(×)
点拨: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固有而非外界所赋予的,不从属于外来的意志,不受外来意志的干预。
4、我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与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点拨:我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5、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点拨: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6、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点拨: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7、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点拨: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8、任何国家进行对外活动都只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点拨: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国家进行对外活动的目的都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但一个国家在对外活动中不能只顾本国国家利益,更不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一个国家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9、国家之间之所以合作,是因为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点拨: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家之间之所以合作,是因为两国有共同的利益,但两国的根本利益不一定一致,甚至可能是对立的。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国际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点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点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尚未建成。国际新秩序的建设是正在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
3、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当代世界已经实现了多极化。
点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只是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4、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是一致的。(×)
点拨: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存在差异,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立场也存在分歧,所以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意见并非一致。
5、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点拨: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微信搜索:爱尚政治课(aszzk888),了解更多)
6、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点拨:目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应发挥着主导作用。
7、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点拨: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8、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实质是一种结盟关系。(×)
点拨: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不结盟政策。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一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平等相待、友好合作的关系。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一、背。即是背书。
众所周知,学习政治一定要背书,但是,背书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背书要有内容、有目的地背,千万不要盲目地背,否则,不但学不好政治,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觉得学来学去都学不好,干脆不学算了。
学习方法二、看,即是看书。
其实很多学生都以为只要背完书,政治就学完了,实际上,背书只是学政治的基础,而且,只靠背书,考试只能是考合格的层次,要成绩再上一个台阶,取得优秀的成绩,还要学会看书。
学习方法三、用,即是用书。
何谓用书,实际上就是运用课本的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学习的目的实际上就将知识应用。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技巧:学好政治不靠死记硬背
(1)预习
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做好预习需要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A.列预习提要、B.做好笔记、C.发现问题、D.持之以恒。
(2)专心上课,积极思考
即专心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和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还要考虑你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看、听、参与等形式都必须动脑,这是衡量专心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这点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识。
(3)课后及时复习
之所以要及时复习,是学习的反复性特征的要求;爱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规律也要求及时复习;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上杭二中的计划目标为统领,以《高考政治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提升我校高三学生政治学科成绩。
二、教学目标及对策
1.立足教材,夯实“双基”;督促学生在课堂上多背、多写,熟练掌握教材,理解和灵活运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
2立足课堂,提高效率;立足规范,提高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从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思考、解决热点问题,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3.二轮复习资料和试题,增强二轮复习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仿真性。
4.归纳总结高考试题题型与解题方法技巧,进行变式演练。强化学生模拟训练,着重题型训练、规范训练、限时训练、变式训练。
5.重视每一次综合检测与讲评,做到讲练结合。
6.加强学科内与学科间的综合,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三、第二轮、第三年轮复习要求:
1、第二轮时间:20__年3月15至5月初,
第三轮5月初至6月初。
2、主要目的:应用能力、考试技巧水平提高
3、具体方法:
(1)回归书本
一是结合考纲,对反复考的考点,以往没考过的考点,今年新增的考点,要高度注意,务求系统、规范、完整的把握。
二是重温知识体系和板块,力求完整系统。与一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同,三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网络的梳理,强调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梳理,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切实掌握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2)统览热点、重点
一是要重温旧题,尽量熟悉时政热点和重点规范思维方法,做到胸中有数;二是统览教材,熟悉教材的关键点、关键词等骨干性语言。
(3)训练必要的答题技巧
①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而审好题的诀窍就是多读题。古人说“读书千遍,其意自现”。审题的关键也是多读。好多同学做错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读题太少,不舍得在读题上下工夫,而是草草一度就凭印象选择或答题,往往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②提高选择题正确率。选择题的首选解法是排除法。排除法包括排错法和排异法,排错法用来排除错误选项,排异法用来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经过排除以后还要对剩下的“正确”选项进行可行性验证,经证明言之成理才为正确选项,这些步骤缺一不可。此外还可以使用定义法、因果关系法等。
③回答题解答要规范简洁。答好回答题的要求是,语言简洁、条理清晰、书写规范、重点突出、切中要点、准确使用学科语言。答好回答题也离不开审题,而且关键在于审题,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清材料包括那些信息)、审设问(审明问题指向),切忌盲目作答。
最后留出7天左右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回归教材、强化记忆、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整理错题笔记,加强对知识和能力的巩固。调节和平衡考前心态,在心理上打下高考坚实基础。
四、具体措施:工作计划
1、备课功夫花得深,重基础,促能力,知识的结构网络化、辐射化。
2、上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有广度、深度、难度。
3、专题讲座要科学化、理论化,实践性强,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关心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
4、详细落实看书、练习、测验、考试、评讲、课外辅导等环节,不轻易疏漏。
5、适当帮助学生制订复习计划,进行学法指导、选择好自备资料,不滥用,不搞应付。
6、试卷的难易度及梯度要把握好,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定期设置目标。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10
一、关于货币的本质,教师可以结合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来说明其本质。
教师在解释本质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货币的含义。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其次要看到货币还有和其他商品不同的地方是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其他商品不具有这种属性。
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又有着不同。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有很多商品,但这些都不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只有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才产生了货币。
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货币可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关于货币的&39;产生教师主要讲清以下几点:
1、货币产生的原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交换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化,这就需要一个交换的中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货币逐渐产生。
2、货币产生的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货币的产生。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事例并结合书中的图片来进行说明。
三、书中共讲到了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职能,即从货币产生时就具有的职能。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主要抓住前两种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这一职能指的是用货币来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一问题主要讲清楚:
第一,货币为什么可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这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有价值。所以货币的这一职能实际上是用货币的价值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第二,商品的价格。在这里应该弄清楚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价格的变化要以价值为基础,用一定量的货币单位来表现。
第三,价值尺度职能中,人们无须拿现实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只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比较即可。因此,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
第一,这是指用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买卖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这时候,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买和卖往往相分离,这就给买卖双方造成一定的困难。货币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交换媒介的作用。由于货币的出现,买卖不再是直接的从商品到商品的直接交换,而是从商品到货币再到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叫做商品流通。
第二,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
第三,货币的这种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人们不可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购买商品。
3、贮藏手段职能。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所以可以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贮藏手段并不是指储蓄。
4、支付手段职能。这一职能是随着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教师只要讲清楚这一过程中货币的支付和买或卖并非现场交易,而是相分离即可。
5、世界货币的职能。这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职能,它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起作用。
四、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公式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是什么?它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2、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是怎么引起的?通货是指流通中的货币,膨胀是指纸币太多了超过了实际需要的数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的数量时,就表明用更多的纸币代表一定量的商品价值量,也就是说单位纸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量减小,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反过来意味着商品的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影响人们的生活。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堰十一中的计划目标为统领,以《高考政治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提升我校高三学生政治学科成绩。
二、教学目标及对策
1、立足教材,夯实“双基”;督促学生在课堂上多背、多写,熟练掌握教材,理解和灵活运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
2、立足课堂,提高效率;立足规范,提高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从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思考、解决热点问题,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3、精选二轮复习资料和试题,增强二轮复习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仿真性。
4、归纳总结高考试题题型与解题方法技巧,进行变式演练。强化学生模拟训练,着重题型训练、规范训练、限时训练、变式训练。
5、重视每一次综合检测与讲评,做到讲练结合。
三、第二轮、第三年轮复习要求:
1、第二轮时间:20__年3月15至5月初,第三轮5月初至6月初。
2、主要目的:应用能力、考试技巧水平提高
3、具体方法:回归书本
一是结合考纲,对反复考的考点,以往没考过的考点,今年新增的考点,要高度注意,务求系统、规范、完整的把握。
二是重温知识体系和板块,力求完整系统。与一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同,三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网络的梳理,强调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梳理,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切实掌握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一是要重温旧题,尽量熟悉时政热点和重点规范思维方法,做到胸中有数;
二是统览教材,熟悉教材的关键点、关键词等骨干性语言。
训练必要的答题技巧
①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模拟训练要从审题入手,而审好题的诀窍就是多读题。古人说“读书千遍,其意自现”。审题的关键也是多读。好多同学做错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读题太少,不舍得在读题上下工夫,而是草草一度就凭印象选择或答题,往往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②提高选择题正确率。选择题的首选解法是排除法。排除法包括排错法和排异法,排错法用来排除错误选项,排异法用来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经过排除以后还要对剩下的“正确”选项进行可行性验证,经证明言之成理才为正确选项,这些步骤缺一不可。此外还可以使用定义法、因果关系法等。
③回答题解答要规范简洁。答好回答题的要求是,语言简洁、条理清晰、书写规范、重点突出、切中要点、准确使用学科语言。答好回答题也离不开审题,而且关键在于审题,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清材料包括那些信息)、审设问(审明问题指向),切忌盲目作答。最后留出7天左右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回归教材、强化记忆、查漏补缺,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整理错题笔记,加强对知识和能力的巩固。调节和平衡考前心态,在心理上打下高考坚实基础。
四、具体措施:
1、备课功夫花得深,重基础,促能力,知识的结构网络化、辐射化。
2、上好课,向40分钟要质量,有广度、深度、难度。
3、专题讲座要科学化、理论化,实践性强,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关心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
4、详细落实看书、练习、测验、考试、评讲、课外辅导等环节,不轻易疏漏。
五、教学资料:
20__届高三政治教学主要选用的资料是《新课标导学》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12
一、指导思想
(1)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切实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和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所教年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从整体上确定与把握教学内容,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学习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39;教学模式。
(3)认真做好高考备课的工作,取得高考的丰收。
二、教学目标
通过《思想政治》的教学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马克思经济﹑政治﹑哲学和文化等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使学生能够说明常见的经济和政治现象,学会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加强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
三、教学要求
1.学习《课程标准》,并且结合《课程标准》中的识记、理解、运用的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准确地贯彻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特点。
2.要充分利用有限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各种形象、直观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思想认识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有效地探索和实施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同时做好后进生的较换工作。
5.在认真学习、备课、讲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市和县里及校内的有关教研活动,互相学习,有意识地捕捉教学和教育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四、教学活动设计
1.同组指导教师的教学意见
2.师生交流会
3.研究教学实践课
4.参观示范课、讲座、集体备课
5.新高考教育的研究
五、本学年教学工作要点
1、认真研读新考纲,明确考点,把屋考试方向。
认真研究考纲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考查的知识范围,考试的基本型及要求;分析考点,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了解考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构建网络。
首先,立足教材,认真梳理知识,狠抓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本为本,坚决、踏实地抓好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每节课利用10分钟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问答题的形式来进行考查,考不好的同学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去掌握。
其次,要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时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网络化复习,注重学科内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联系和综合。网络化复习从纵横两角度双向展开。
3、关注热点,联系实际,提高能力。
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问题。弄清来龙去脉,了解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何发展,注意解决对策,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4、强化训练,精选试题,提高水平。
在高考的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中,结合近几年来文综测试反映较好的试题,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熟悉高考文综试题的命题思路,领悟试题的设计立意、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关键环节。通过练习查漏补缺,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提高应试能力。每次的习题要经过筛选,练习要练,也要讲评,而且要讲得精,评得透,做到举一反三。
5、加强对学生答题的训练,提高应试水平。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答题技巧,答题规律的把握,同时要训练学生答题的格式,书写,答主观题要做到术语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以增加非智力因素得分。
向你推荐的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13
1.教学目标:
能依照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情制定多维度教学目标,目标内容表述清晰,用语精炼准确。
2.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学情分析:
简明分析本班学情,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学生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4.教与学(方法)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并作简要说明,也可阐明教与学的设想和规划,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关键设计和学法指导。教法、学法设计可选一项或两项。
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容量适中、结构合理,教学活动设计能突出学生主体,体现师生互动、讲练结合、具有一定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符合课改理念,体现高效课堂精神。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拓展和落实,有教具、学具、多媒体等应用设计,有简要板书设计,有精炼的作业设计,有教学反思。
6.书写规范:
格式整体、美观、布局合理、内容完整。
高中板书设计评分标准
1.板书设计目的明确、条理清楚,能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
2.板书设计布局合理、内容恰当、有层次感(20)。
3.板书设计无知识性失误、书写规范、美观,无错别字,标点正确,间距适中。
4.板书设计新颖、独特、巧妙、美观,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很好地帮助和引导学生领会教材内容,掌握所学知识。板书设计能结合教材特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形象性和艺术性(20)。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说出文化传播含义、途径和主要手段。能够把握以茶文化为载体,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的深刻影响。能够感受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材料理解把握,形成归纳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知道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和主要手段的基础上,感悟信息技术的进步对自身学习和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中外文化,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争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片树叶的故事
今天我们的课从一片树叶开始,西方人称其为“神奇的东方树叶”,同学们喜欢喝茶么?
接入视频短片,通过短片了解茶的种类。
这片树叶不仅散发着醇香,还蕴含着文化。大家了解么?
在中国,它是闲云野鹤的洒脱;在英国,它是午后高贵的优雅;在印度,它是街头民众的消遣;在日本,它是严谨细致的仪式。
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国家茶文化的多姿多彩,那他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活动2【活动】材料铺设,构建全课情境
故事一: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脚用肩膀在崎岖的山路上连接了世界,他们被称为茶背子。西藏险峻的山路马匹无法通过,于是雅安的人们扛300多斤茶袋,住着拐杖,慢慢的穿过喜马拉的沟谷,不仅将茶叶贸易带到印度,也开启了欧洲茶文化的序幕。
现如今这些老人已经渐渐消失在历史中,山路上只留下了当初拐杖压出的一个个凹坑。
教师设问:这些人走的路你们知道么?
学生回答:茶马古道。简单介绍。
教师总结:可以看出,茶马古道不仅促进了贸易的往来,还实现了文化的沟通。
故事二:
有些人同样的留在了历史里,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19世纪,钟爱红茶的英国人觉得中国茶太多昂贵,于是决定在其殖民地印度种植茶叶。在英国人的游说下,武夷山八位茶工带着茶种和精湛的制茶技艺前往印度,他们终其一生,最后种植出大吉岭红茶,为印度茶叶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大吉岭红茶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名茶之一,而这些茶工却到最后也没能回到家乡。
从此,印度有了自己的茶业,大吉岭红茶叶声名远扬。
故事三:
今天依旧有人为茶文化发展努力着。
北京女孩张南揽十七年前去日本学习茶道,现为职业茶道师。她通过茶道课堂,向国人展示日本茶道的严谨与仪式之美。她说:“日本茶道动作规定太多,太程式化,但这正是中国茶道所缺的,我想让更多人了解。”
活动3【讲授】探究讨论,推进知识生成,实现情感升华
1、简单总结。
探究一:故事里的人们都在进行着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学生发言。得出结论,并概括含义。
知识点一: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
2、仔细回顾。
探究二:故事中的人们,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文化的传播?
知识点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讨论一:通过这些途径实现文化传播的事件还有什么?
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并运用手机搜集资料,资讯共享,开拓视野。
3、深入思考。
文化的传播还有哪些途径?需要什么工具
探究三:文化传播是通过什么工具实现的?
同学发言,归纳,教师总结,说明。
知识点三:传媒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和大众传媒
对比传统传媒与大众传媒,结合课堂体验总结大众传媒的优缺点。
4、对比探究
故事二中将中国茶叶知识带到印度的茶工。
故事三种将日本茶道带回中国的女教师。
探究四:他们对于文化发展有何作用?
学生对比,形成思维层次,全面看问题。
知识点四:文化交流的意义。
5、情感升华
讨论二:你要向故事中的人们学习什么?
深入材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知识点五: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
6、回归生活
辨析:某人观点:文化交流与我无关?
结合学生实际,形成有实施可能的答案。
文化传播就在身边。只要传递文化正能量,你就是文化传播的使者。
活动4【活动】动态图像,梳理本课知识,提升记忆效率
运用prezi这个动态展示软件并加以图像,促发学生课堂记忆形成较为清晰地知识网络。
活动5【测试】资料共享,在线完成练习,寻找知识漏洞
1.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
⑤红色旅游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媒更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关于教育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正确的是()
A.教育始终借助大众传媒
B.大众传媒使教育突破了狭小的课堂,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C.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样的,传媒也日益多样化
D.教育的普及加速了文化传播
3、20__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由于电视和网络的现场直播,我们目睹了整个过程。这说明大众传媒()
A.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B.已取代了旧的传媒
C.将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吞并D.将逐步弱化文化的多样性
4、20__年5月,以“感知中国,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__美国贾维茨中心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中国在美国举办的最大规模出版交流活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成果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5、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事例不胜枚举。如从孔子学院到“中法文化年”,从动画片《中华小子》在法国热播并获得动画大奖到《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等。假如让你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A)
①文化与综合国力②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文化的交流与渗透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元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参考答案:1.C2.B3.A4.C5.A
板书
重点: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高中政治教案表格模板范文篇15
一、高一政治教学基本情况
第一,教学任务重.高一思想政治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讲述与公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政方针政策及其在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建设成就,肩负着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在党的政策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逐步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志向"的重任.高一教材涉及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原理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紧密联系的基本知识点较多;与法律,哲学,政治学紧密联系的知识点也很多。
第二、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由于中考所占分数比例很小,在初中阶段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学生上高中后,既不重视,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门课,学科基础知识薄弱。
第三、学科地位低下.如果不是高考还考这门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不合格,学生拿不到毕业证的话,这门学科可能被冲击,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高一政治教学主要措施
(一)把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基本立足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一是高中的起始阶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及时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和学习观,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会妨碍青年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给学生造成终身危害.因此,高一政治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排除各种障碍,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浓厚兴趣的有效途径。
1,因势利导,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观
2,创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3,疏通思想政治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4,结合社会热点重点焦点问题,当地经济建设成就,学生生活,巧设疑问,引发争辩。
(二)把教给学生探明事理的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具体到高一阶段,观察,思考,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现象,并以此指导,规范个人的经济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有效途径,教学生学会辨析事理,认识规律,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而有用,学而有得,深深认识到思想政治是一门智慧课.
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认识事物的地位和职能
掌握判断是非的正确标准
辩证地认识事物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
(三)把握好教学的"度"
1,循序渐进,宏观上把握好整个教学过程的梯度
2,劳逸结合,调配好学生精力聚散松紧的张弛度
3,因材施教,把握好知识的深广度
三、高一政治教学进度
本学期的教材,共四个单元,十一课,22个课时,第一单元是基础,加强学习,用8个课时讲完,剩余的16个课时,一节一个课时,保证按时按量,以高质量完成。
尖子生培养:
除正常的教学进度外,给他们加一套资料,他们的作业全收全改。每次考试后,找他们谈话,分析成绩,找出不足。考出信心,学出成绩,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市统考中保持绝对的优势。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希望在我的带领下,学生们的政治成绩有提升,各种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向你推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