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全集
好的教案应该包括合理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写好高中语文教案全集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中语文教案全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关于《左传》
教师补充:“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1、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
2、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次子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4、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长子)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5、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6、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五、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进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2)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2、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3、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4、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5、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诵读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39;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解难。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的义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④quē通“缺”
⑤jué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临危授命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说服秦伯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重点】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一、导入
《垓下歌》
——秦末汉初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1、齐诵项羽的《垓下歌》,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请文中主要人物的关系。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3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听三国演义主题曲
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豪。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
1、提问:《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有谁能谈一谈有关《资治通鉴》的知识吗?
(指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教师明确作家、作品
三、一读——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请一生明确读音,全班齐读。
2、请一生试着朗读课文。
3、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4、全班齐读。
四、二读——读懂课文
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己解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互助解决。
4、出示重点词句,指名翻译。
5、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五、三读——读出语气和感情
1、孙权的谈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语气肯定,语重心长,现身说教。(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2、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鲁肃:惊讶、赞叹。吕蒙:自豪、自得。(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3、教师顺势抛出问题: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吕蒙、鲁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点评、肯定。
4、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当场表演孙权与吕蒙、吕蒙与鲁肃的对话,再现当时情境。
5、全班齐读。
六、延伸拓展: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七、结束语: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挺立在时代的潮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板书设计:孙权劝学
孙权→劝→吕蒙←赞←鲁肃
(语重心长)(自豪、自得)(惊讶、赞叹)
关爱部下虚心接受意见爱才
好学勤学、刻苦敬才
善劝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文言文语感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内容
2、鉴赏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借鉴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断准句子
2、结合注释,再读全文,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字、词、句)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阅读相关资料
(1)作家作品《左传》及其艺术特色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通读课文
范读正音,注重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学生齐读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基础知识
1、让学生读第一段
明确重点字词:贰、军
句子:以其无礼于晋
2、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教师提问题
学生回答、点评,明确重点词、句子
3、集体朗读第三段,教师讲解,引导背诵
实词:鄙、厌、说等略
4、学生朗读第四段,师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知识
5、指导学生诵读全文,增强语感,进一步熟悉课文,试着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翻译全文,归纳语言现象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题
3、积累文言知识
4、把握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语言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析导入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永
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语用来诠释
这篇课文的内涵及其恰当。
二、理清故事情节,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段:秦晋围郑(指出围郑的原因)
第二段:临危授命
讨论探究
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
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学生作答)
第三段:说退秦师
分组讨论探究: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退晋。
第四段:迫晋退兵
三、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分组讨论、探究、提问、总结
烛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拓展思考
学生联系全文,概括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六、作业
结合本文的叙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临危授命说退秦师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详略得当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5
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光”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作者展开联想,逐层深入地剖析事物内涵的写法。
3.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法及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光”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介绍:
1.请学生于课文结束处看到本文写作时间:1942.3
2.你知道此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吗?学生分析这段时期的国内形势。
3.教师补充。
4.学生回忆学过的巴金的作品,简介巴金。
巴金的经历需简介,着重点在于他背叛家庭,走向革命的勇气与热情,引导学生品读文字蕴含的力量。
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形式:学生依次逐段朗读课文。听读者注意读者的情况,并思考如下问题:
要求:(1)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请用具体词语例证,是什么力量令其感情变化。
(2)全文哪些段落写光?
讨论明示:
(1)作者情绪由低落悲观转为乐观高潮。第一段的“窒闷”,尾段的“微笑”,可以显示光令其感情变化。
(2)3-12段写光。
难点:2段到底有没有写光?应该说涉及了光,或说暗写侧写光,作者对于光已感觉到了。“漆黑一片”到“黑色逐渐谈”以至“终于分辨出来了”,这过程变化靠得是光,第3段的内容也恰恰是这一结论的注脚。
三、讨论课文结构内容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式在于其线索。本文线索是光。引导学生依课文内容总结出本文的内容脉络。
明确:眼前/现实光回忆光联想光眼前/现实光
2.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多会从回忆光后,便以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剖析挖掘的内涵,可是作者却联想三个故事,继续实写,目的何在?
导析:
(1)请为三个小故事添加标题,概括其内容。
(2)两个神话故事可否去掉一个?为什么?写第三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联想光的目的何在?
明确:
(1)
a哈里希岛的故事:长明,盼归之,姐姐点照亮渔人归途,长夜孤。
b爱之光、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事
c友人投江被救
(2)不能去掉。
因为第一个故事中的是指路的,第二个故事中的是精神的,中蕴含着勇气与希望。二光内涵不同,第二个故事中的不仅指路,更是精神依托,文意更加深入了。
写第三个故事目的在于显示的力量是巨大的。友人投江,心已冷尽,但就是这垂死之人的心竟被光照亮,光为他带来了人间的温暖和美好的情谊,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信念,的内涵在这个故事中进一步被挖掘展示。
(3)联想光,作者是借此来剖析挖掘的内涵,让人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认识的作用,这自然比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来讲的内涵更形象,更能开阔人的思维。而且这几个故事很具有代表性,现实与理想,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们对于的感情都是一样的,的意义更明了了。
四、小结
思想内容的小结:
归纳包含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艺术手法的小结:
象征手法的运用。
善于运用联想来感性地揭示文章内涵的写法。
五、作业:
以“”为题,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揭示“”燃烧自己,造福人类的品质的文章,6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略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会朗读
教学重点:
1、诗人情感的把握;
2、学会朗读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比较法,自我感悟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自古写离别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也是徐志摩这首诗的亮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朗诵《再别康桥》: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点出生字生词:
河畔(pàn)青荇(xìng)长蒿(gāo)漫溯(sù)
笙箫(xiāo)载①zǎi一年半载②zài载歌载舞装载登载斑斓(澜、阑)
2.老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
4.全班齐读
三介绍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教师分章节赏析诗歌。
方式:学生自己找出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诗歌,赏析,老师点拨并进行朗读指导。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
【教学难点】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听音乐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课题)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léihēiwūyāzhīchuíhùyínɡpūchánbǎihuá
雷黑乌压枝垂户迎扑蝉摆哗
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枝、垂、蝉”;后鼻音“迎”也是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
雷雨黑沉沉乌云树桩垂下来窗户迎面扑来摆动阵雨毛毛雨暴雨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
说说课文主要按照什么顺序讲的?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雷黑乌压枝垂户迎扑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加“田”是“雷”;“木”加“支”是“枝”。
(2)换一换:“补”减“衤”换“扌”就是“扑”。
(3)减一减:“鸟”减“丶”是“乌”;“睡”减去“目”是“垂”。“护”减掉“扌”是“户”。
(4)猜谜语:“一只山羊,跌倒山上”是“黑”,“十一点进厂”就是“压”,“昂首前去逐龙舟”是“迎”。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黑、垂、迎”并讲述:(板书:扁战)
(课件出示):“黑、垂、迎”田字格课件。
“黑”:上下结构,注意“黑”字的书写顺序,第六笔是竖,七八两笔都是横。注意下面的横四点的写法,左边的一点向左,右边的三点都是向右。
“垂”:独体字结构,笔画顺序是: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迎”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二笔是竖提,上面不要多写一撇。最后三笔才是“辶”:点、横折折撇、捺。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描写雷雨的叙述顺序,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
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做《雷雨》。(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A。天“闷”
过渡: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乌云(板画)
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a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1、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样?
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黑沉沉:黑、多、厚、沉
满天:多
指导词语朗读后再放入句子。
2、这么多的云都“压”下来(板书)
知道压下来是什么感觉吗?(压一个学生)什么感觉?——重、沉、透不过气来。
现在压着你的不是老师,而是这——读句子
引读:云好黑啊、云好多啊、云好沉啊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这么沉的云压得你是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1、读句子
2、蝉:见过蝉吗?就是“知了”为什么称知了?(叫声像“知——了”)
爱唱歌的蝉为什么不叫了?——引出:闷(板书)
c、齐读
B、风“乱”
过渡:哗——(出示:打乱):打乱头发、打乱书本
这种沉闷被什么给打乱了?读第二小节找——风(板书)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你会在风前面加什么字?(乱)
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的——乱。
抓住这个字,把风的狂猛给读出来,注意朗读不单用嘴,还课加入表情和动作。
(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
2、引导感悟:风好狂哪,吹得树枝乱摆,(课件出示)这样的风吹到了蜘蛛身上呢?
3、句式训练:风仅仅只吹到了大树和蜘蛛吗?还吹到了谁?
大风吹得树枝
大风吹得蜘蛛
大风吹得花儿
C、电闪雷鸣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过渡:是呀,此时的乌云越积越厚,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又席卷着大地,更可怕的是闪电和雷声也来凑热闹了。闪电是一道比一道亮,雷声是一个比一个响。用一个成语说就是:(电闪雷鸣)
小结: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三)研读“雷雨中”
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如: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雨要停下来了。)
3、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四)研读“雷雨后”
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
2、展示自己的画。
3、美读这一段。
4、积累运用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了,()也()了。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6雷雨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乌云雨彩虹
大风由大到小
闪电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8
1、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本诗共有七节,可以用1课时来进行学习。主要介绍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赏析诗歌和分析诗歌特点。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来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则可以结合作者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留学生活或者重返剑桥的经历来介绍,赏析诗歌环节主要通过对每节诗中的意向或修辞手法的分析来完成,分析诗歌特点主要是结合作者的构思、诗歌的意境和反应的情感来分析。据此,通过教师恰当的媒体运用和生动的分析,学生对该篇诗歌的理解和掌握便更进了一步。
(1)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方法,以及如何感知和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
(2)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与内容关系以及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见解。
2、教学目标
①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②通过对《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3、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自主上网搜集的有关康桥和作者的图片,教师准备的“再别康桥”诗歌朗诵的音频、视频和动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闻一多的死水,闻一多笔下的死水是一处肮脏、发臭、沉寂之所在,令人难以忍受。生活当然并不完全如此,也有许多如画的美景,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带领同学去领略一下英国的剑桥美丽的景色。
展示幻灯片中有关康桥的图片,以便让学生对康桥有一个初步印象。
这样的美景,同学们设身处地想象一下,是不是令人心旷神怡啊?假想一下,我们刚刚饱览剑桥美景,现在我们即将离别,我们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啊?我们是如此,更何况在此生活过的人呢?1921年到1922年,徐志摩曾在康桥度过了将近两年的闲适、浪漫、自由的时光;康桥,留下了他最美好的生活记忆,在他短暂而明亮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曾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1928年8月,诗人再次来到康桥,离别后,将自己的缕缕情思,融汇在康桥美丽的景色里,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丰富的情感,写作了兼具情感美与艺术美的《再别康桥》。
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徐志摩与康桥
徐志摩最初是在美国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唾手可得,但他宁可放弃而到剑桥大学作一名根本拿不到学位的旁听生。他觉得只有在剑桥,他才体会到生命解放的真意味:“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我敢说的只是--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主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留美留英的取舍,学位弃取的选择,两相比较,便可看出徐志摩独特的个性,看出他追求理想人生的不惜代价。而这,正是他作为“情才”“奇才”的本色。
作者介绍:(大家都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徐志摩,那么有没有同学对徐志摩有所了解呢?)可以适当的请一两个同学来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徐志摩,然后展示介绍作者的幻灯片: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并与之相恋,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⑤初读诗歌:(好,介绍完了作者,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一下这首诗)2至3分钟后叫停,展示初读诗歌幻灯片: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是一个永远的情结。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下面就让我们来聆听一下这首传世之作吧!(好,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这首诗歌,开始播放音频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9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乃苏轼之传世名篇。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同时,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同时,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阿房宫赋》,对赋体文章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所以要在这些方面加以强化。
三﹑设计思想:
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文言字词的积累和句式的把握,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体验作者的人生感受并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竞赛﹑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学习难点和重点:
重点1.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难点 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诵读法、讨论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三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东坡传·序》(投影展示)
这里描述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三、回顾“赋”的文体知识。(随机请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四、检查预习效果:(各组间比赛,男女生比赛,激发学生积极性)
⑴按课本段落,要求四个自然组的学生分别齐声朗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音准,情感变化把握得好。
(听朗读示范录音,正字音,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快慢﹑情感变化)
⑵检查男生对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把握。
(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
⑶检查女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明确各段内容,概括各段段意:(按《优化》提示,可将课本最后一段“客喜而笑„„”另作一段)
明确: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五、分析第一段:
⑴情景设置:配乐,展示苏子泛赤壁的画面;学生朗读课文。
(说明:文章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江夜游图。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⑵本段以写景为主,请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⑶四人小组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请一个学生描述。
⑷这样的美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朗读出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乐)
⑸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一段。(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验)
六、板书设计
赤 壁 赋
苏 轼
景(乐—山水之乐)——情(悲)——理(乐—达观之乐)
情因景生 景以情显 即景而议 由情入理
七、作业设计
背诵全文,感受作者情感
八、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10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诵读这三首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三首词。
2.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任务情境
宋词,透过历史的沧桑,穿越时空的隧道,走入了我们的心间。长长短短间,淋漓尽致地进行了一次次心灵的会话。宋词有一种外在的魅力和内在的韵味,不管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蕴藉含蓄,还是酣畅淋漓,都会使我们着迷,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遐想。让我们走进宋词,感受其中的羁旅之思、离恨之苦、国破之恨、家亡之仇,体会其中高超的表达技巧。
.........
第二部分内容:学习任务一阅读与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1.诵读全词,用“/”划分朗读节奏,用“”标出韵脚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任务活动二赏析技巧,体悟情感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作者是如何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的?
答案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到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加点的动词有怎样的表现力?
答案(1)正面描写雄奇景色。仰视石,俯瞰涛,平看浪花。“乱石”绘形,“惊涛”绘声,“雪”绘色,意态纵横,有声有色。
(2)“穿”表现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拍”表现波涛汹涌奔腾,“卷”表现波涛翻卷形成浪花的浩大气势,惊心动魄。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内容的概括,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江山无比热爱和赞美的感情。“一时多少豪杰”引出下阕对英雄豪杰周瑜的赞美。这两句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句表现了周瑜怎样的形象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答案(1)雍容闲雅,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
(2)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和反衬的表现手法。“灰飞烟灭”比喻兼夸张,以曹军的惨败反衬周瑜的战绩和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借此抒发对英雄建功立业的仰慕之情。
.........
学习资源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词人、诗人、书画家。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中进士时21岁,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追谥“文忠公”。在诗方面,有作品《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赠刘景文》等;在词方面,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在书画方面,擅长行楷,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
(2)作者延读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词,理解大意
(一)诵读词韵
1.诵读全词,用“/”划分朗读节奏,用“”标出韵脚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
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初步理解
2.下面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
3.这首词中,词人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答案本词的上阕,词人主要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怀想与仰慕,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宏伟志愿,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时不我与,英雄难觅”的隐伤之情。下阕,词人讽刺了当朝者冒进轻敌的思想,同时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
第三部分内容:学习任务二整合与探究
1.阅读本课三首词,请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面回答豪放派与婉约派作品有何不同。
答案(1)在意象上,豪放派倾向于大的并且比较开阔的事物,如大江大河等;而婉约派则选取相对小巧而情思细腻的事物,如风雨花鸟等。
(2)在意境上,豪放派旨在营造一种奔放宏大而又慷慨豪迈的气氛,而婉约派则有一种柔和婉转含蓄的格调。
(3)在选材上,豪放派一般是抒发人生志趣,借山水景物,感古怀今;婉约派则爱写男女恋情,悲欢离合,咏物记事等。
(4)在情感上,豪放派多了几分豪气,高逸旷达的精神;婉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
2.《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都是豪放风格的词作,试比较它们在豪放风格上的异同。
答案(1)相同点:①景物方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所写景物都雄奇伟壮,场景都气势恢弘,意境都雄浑壮阔。
②人物方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少年得志,婚姻美满,儒雅潇洒;赤壁鏖战时,他指挥若定,以弱胜强,建立功业。这样的形象充分体现出豪放气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孙权继承父兄大业,年轻有为,英明果断,积极抗曹;刘裕虽出身卑微,却能励精图治,厉兵秣马,势如破竹,成就北伐大业;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廉颇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壮心不已,愿为国家效命。这些英雄豪杰均体现出豪放气势。
③事件方面。两首词中展现的都是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的北伐中原,西汉与匈奴之争,南宋与金之战等,都是历史的巨幅画卷,均能体现出豪放气势。
④情感方面。两首词都是词人面对祖国河山,缅怀古代英雄,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两首词的结尾虽都有点儿感伤,但不同于婉约风格的伤感,而是苍凉、忧愤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壮心不已的豪迈之情。
(2)不同点:①形象上,所写之景及人有所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主要写的是周瑜,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出现了孙权等六个历史人物。周瑜、孙权同是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苏轼与辛弃疾却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周瑜高雅洒脱,春风得意,二十四岁做中郎将,三十四岁做三军大都督,“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而满腹经纶的苏轼却不但未被重用,而且被贬。苏轼写本词时已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因而特别仰慕周瑜。孙权十九岁成为东吴的统治者,果敢坚毅;二十岁作为三军统帅,不畏强敌,以少胜多。辛弃疾推崇他其实是批判软弱无能、妥协投降的南宋统治者。
②语言上,苏词开阔明朗,如:“穿”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陡峭,具有立体感;“卷”字逼真地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辛词因用典多而显得含蓄深沉,如“赢得”二字就蕴含着浓烈的讽刺意味。
③手法上,苏词以描写为主,从写景中逐层托出人物;而辛词以叙事为主,人物蕴含在事件之中。另外,苏词运用了衬托手法,以“多少豪杰”及“小乔初嫁”衬周郎;而辛词用典颇多,典中套典,自然精当。
④抒情上,苏词紧扣个人际遇,在感伤自我的同时,豪中带旷,即借周瑜的英雄气度抒写自己的豪迈、旷达;而辛词紧扣政治现实,借咏史来谈自己的战略见解,更主要的是借颂扬孙权、刘裕等英雄的壮举来斥责统治者的贪图享乐、苟且偷安,流露出浓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豪放之中蕴含更多悲壮之气。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
(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文体简介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2、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
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二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三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月人
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
不变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如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三、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12
一、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再别康桥》,导入本课。
二、朗读诗歌
1.提问:你觉得诗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教师介绍背景: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教师朗诵全诗,配背景音乐和画面。要求学生注意节奏与重音。
4.学生分各种形式朗读,教师逐节指导。屏幕出示全诗及其节奏与重音提示。
点评:诗歌重在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领悟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三、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任务在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栏目自学。“自主学习”包括“学习任务”、“徐志摩”、“诗歌意象”、“诗歌形式”、“诗歌诵读”和“英国风光”等内容。
四、学习反馈
方法:屏幕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刚才你阅读了哪些古代的别离诗?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它们送别的对象有什么不一样呢?
◆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云彩等)我们叫什么?诗歌选择的是哪些意象呢?
◆诗人告别康桥时,按理说,应该有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作者却避开了这些,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有什么好处呢?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闻一多提出的诗歌形式上的“三美”主张是什么?你觉得《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吗?
◆音乐美:
A、从押韵上看:本诗一节一韵,每节换韵。
B、从节奏上看:诗歌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从首节和末节来看: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
A、从字数上看:《再别康桥》共7节,每节两句,每句6~8字。
B、从排列上看: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给人以流动的美感。
◆绘画美:
A、选用“云彩,金柳”等词语,给读者色彩想象。
B、诗人用了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如“招手”、“荡漾”等。
C、全诗共7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等。
重点赏析“绘画美”,赏析的同时出示画面,然后学生看着画面回忆相应的诗句,再看着画面背诵全诗。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屏幕显示。
点评:诗歌鉴赏的方法是重点,通过重点讲解便于学生网上拓展,同时也有利于对本课另外三篇现代诗的学习。
五、网上拓展
布置任务:点击“相关网站”,进入“徐志摩名作欣赏”网站,和因特网上的专家一起赏析徐志摩更多的诗歌名作。然后,把你的学习成果让我们大家来分享。
点评: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去学习和创新。
六、成果展示
学生朗读并赏析“徐志摩名作欣赏”中的现代诗,重点赏析诗歌的意象美和形式美。
点评:给学生自我展现的舞台。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小字槱森,后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飞机出事,生活了35年,英年早逝。原名徐章垿,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清末时长着一个大脑袋,留着一个"猪尾巴",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所以1928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5、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二、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幅是写司马迁的?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屈原、欧阳修、杜甫、司马迁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作者基本上站在同情被压迫者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嘲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威,鞭挞了贪官酷吏和土豪劣绅,同情并歌颂了农民起义的领袖和当时被社会所贱视的小人物;他写的一些人物传纪,不仅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大部份有很动人的艺术力量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明确重点
时代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课文疏通
1、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找出通假字,找出成语,通其大意)
2、串讲与翻译(把握重要的词语、句式与重点句、难句,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比如座次、礼节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必要时让他们翻译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识点,)
知识点归纳
(可作练习用)
一、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二、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三、古今异义
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古:敬酒
今:长寿
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婚姻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14
【定位】
1.突破传统的寓言解读模式,指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解读寓言。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研究探讨把握中心,深入领会文章内涵,要从文章中读出自己的体悟。
【切入】
方法一引用“狼来了”的寓言故事:如果是一个人这样说你不相信,那么许多人说呢?许多人说的是真实的你可以相信,如果他们自己也没有辨别真假,你又何去何从呢?有一句值得思考的话:谎言说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进而思考:面对历史流传下来的东西,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从寓言的解读导入对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的学习。
方法二由寓言本身的解读导入。
指导学生看课文题目:读、寓言。(寓言学生并不陌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寓言的理解。)钱钟书先生读《伊索寓言》提出了他的观点,你接受钱钟书的观点吗?你有自己新的见解吗?导入课文的解读。
【探究】
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的主要情况:生平、作品、风格、主要成就等,自我体会文章,写出体会要点。钱钟书(1910—1998年),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的阅览和研究。融广博的知识和精卓的见解于一体是他的所有学术著作的一个共同特点。阅读课文要抓住这个特点。
依据方法一
1.读文章的九个寓言故事,了解钱钟书的解读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钱先生对传统的浅薄见解一一做了纠正,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见解。
2.思考这些观点与你自己以前读寓言的感受一样吗?并从文章中找出作者的观点。“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3.结合全文以及你自己的人生体会,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1)可以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由每一段的关键句可以把全文大致划分为三部分:1-3自然段;九个故事;最后的结论。
(2)通过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如果把人类历史比做人的一生,古代乃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则是成人了。那么就容易明白,古代的《伊索寓言》为什么那么浅薄、幼稚、简单。同时成人是喜欢小孩子的。从而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伊索寓言》又是在什么意义上喜欢它的。
(3)在引导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讨论,思考作者观点的现实意义。可以精读最后一段强化理解。
提示:现代社会的人事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像寓言所讲的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情形要复杂得多,是非颠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形是常有的。
生活在现代社会,要避免碰壁上当,头脑就不能那么简单幼稚。人事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才会有清醒的认识,才有适当的对策。
(4)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怎么重新审视寓言的“寓意”?可以从九个例子中选一到两个例子的解读来分析。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教师适当点拨,不拘一格。
4.深入探究
(1)成人、小孩和寓言的关系。
(2)思考卢梭反对儿童读寓言与钱钟书反对之间的差异。
(3)对苍蝇的话“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的自我理解。
注意:教师在学生思维开发上做方法指导。
依据方法二:
从寓言对人的教育作用角度思考:寓言果真能起到那样的作用吗?引出钱钟书的观点,再从结构上结合学生自己的人生社会体会入手解读文章。以下步骤同方法一。
【拓展】
引用20__年高考作文题中“智子疑邻”的故事: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的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的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呢?谈谈自己的体会。
注意:要有新意,不要就事论事,应从新的观点角度解读;写出要点、文章均可,字数不限。
【实践要点】
1.教学中一定要权责明确: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重新审视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2.抓住关键的问题即要点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探究,不纠缠小的枝节问题。
3.重点放在钱钟书先生对寓言的重新审视的思考方法上。(陕西/杨岩)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15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研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设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有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戴望舒一起走进这条《雨巷》(板书)
二、整体感知,正字音
(1)听朗读带,正字音(学生进入想象,让学生闻到丁香花的味道,并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
彷徨pánghuáng寂寥jìliáo彳亍chìchù惆怅chóuchàng颓圮tuípǐ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雨巷》的感情基调?明确:孤独、忧伤、惆怅、失落、哀怨问:古代诗词中有哪些诗句是表愁怨和忧伤。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柳永《雨铃霖》
(3)问:那我们该怎么去读这首诗呢?明确:低沉、缓慢、略带悲伤。
三、整体解读
1、问: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作者为了能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明确:共有6个。背景道具——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人物形象——我、姑娘
2、具体解读意象
1)雨巷
雨:迷茫、潮湿、阴冷;巷:阴暗、狭窄、悠长。
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突出阴暗、清冷、寂寥的环境特征。2)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
当雨巷、篱笆墙结合起来,于是便营造出幽深、寂静、朦胧、凄美的氛围。
3)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充满传统气息。暗合了“雨”,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又寂寥地下着小雨,更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独的氛围。
而油纸伞与雨巷、篱笆墙也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并且在寂寥地下着的小雨,在幽深、寂静、凄美、朦胧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迷离、空蒙的氛围,总体来说,朦胧、感伤。
4)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本诗中的丁香展现出其美丽、高洁、愁怨。
古典诗词中有关丁香的描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芭蕉弯弯如月牙,丁香凄凄似别离。——李璟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韦庄各自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李珣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王国维板书:
油纸伞:复古、怀旧、迷蒙雨巷:悠长、寂寥、迷茫篱墙:破败、凄凉迷离、凄凉而哀伤的意境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四、具体探究
1、问:为什么用“丁香姑娘”,而不用“玫瑰姑娘”、“茶花姑娘”?
明确:丁香姑娘在原文“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是美丽高洁,“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是哀怨彷徨。在原文中多次出的描摹丁香姑娘的词“美丽高洁;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叹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2、问:作者用雨巷、篱笆墙、油纸伞、丁香姑娘等典型意象,准确地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明确: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戴望舒(1905—1950)戴,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州诗人。1928年《雨巷》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人。现代派象征主义。
时代背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原来热情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高潮坠入深渊。戴望舒此时才22岁,之前他与同学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宣传党的工作,1927年3月还曾因此被捕。四一二政变后,他就一直隐居在江苏友人的家里。此时他很傍徨、痛苦,他看不到革命的前途,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他在失望中写下了这首诗歌。
3、问:雨巷仅仅是一条狭窄破旧、阴暗潮湿的小巷吗?
明确:雨巷象征着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
4、问:在雨巷中,丁香姑娘最终是“静默,消散”,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丁香姑娘——人生理想,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理想的美好,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总结: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都说《雨巷》这首诗美,音节美、意象美、意境美,其实,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它身上体现着一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五、艺术特色
思考:诗歌采用了怎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如: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2、优美的音乐旋律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的首行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⑤压韵的位置错综变化。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诗中的两个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尤其对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读,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对这首诗偶了新的熟悉。
七、作业设计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1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三)情感与态度: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未能被“早用”,“今急”才被“求”的年过70的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烛之武退秦师》共有4个段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2个自然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
二、课文赏读
(一)朗读3、4段。
(二)3、4段文本分析:说退秦师——迫晋撤兵
1、先看结果:
原文
字词
作用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说:通“悦” 戍:戍守、守卫
反衬烛之武的演说效果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之:代指秦军 微:没有 夫人:那人(今义:妻子) 及:达到 因:依靠敝:损害所与:所交往的人。所+动 知:通“智” 乱:(军队)散乱 易:替代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其:还是。表商量语气去:离开 之:指代郑国
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也看到了一个霸主冷静的军事头脑。
2、追根溯源:
(1)(宋.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
原文
字词
劝说艺术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敢以(这事)烦…… 鄙:把…当作边邑意动
既知亡矣
(示弱)
越晋难治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焉:什么 用:因为 陪:增加
亡郑利晋
(陈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把(它)作为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共:通“供” 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
存郑利秦
(述利)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为:给 (晋君)许君焦、瑕 济:渡河 版:防御工事 夫:发语词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晋人无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东:向东。名→状 封:使……作疆界。使动 肆:扩张。焉:哪里 阙:削减 唯:希望 图:考虑
晋人无厌
(揭短)
小结: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越晋难治亡郑利晋存郑利秦晋人无信晋人无厌
(2)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国君,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度;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他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出色地完成了劝说使命。
三、拓展延伸——委婉劝谏知多少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39;必勿使反。&39;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触龙说赵太后》
劝谏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讽谏。
触龙用对比的方法,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是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触龙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并列举事实证明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从而否定太后“(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可见触龙强调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不过是作为陪衬,其真实意图还在于暗示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作为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国君的如果不让他的子孙为国家出力,只是坐享其成,利用其特权享受挥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反而会把他的前途给葬送了。如果目前能使长安君“有功于国”,那么他就不是只享受特权而不付出代价的人,也算对赵国有了贡献,将来就能立住脚跟,可以“自托于赵”了。这才是真正为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做出的长远打算。触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摧垮了太后的精神防线,顺利地完成了劝谏的任务。
四、本课验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本文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合称为“春秋三传”。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名校学案》配套练习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17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上课所学内容
2、能正确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音、字义、字形。
3、能活学活用,掌握做题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所学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理解题
【导学流程】
基础回顾
1、本文选自《》,相传是()国史官()所作。
史书体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著作。《左传》也称()、()。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四十多年间东周前期各国()、()、()、()和()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春秋三传”:《左传》和()()
“春秋五霸”:春秋时代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通指()、()、()、()和()。
2、①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的是()如《史记》。
②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是()如《战国策》。
③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是()如《左传》。
④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的是()如《战国策》。
小组讨论问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秦军氾南(fán)夜缒而出(zhuì)佚之狐(yì)
B.共其乏困(ɡònɡ)若不阙秦(quē)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shuō)杞子(qǐ)杨孙戍之(shù)
D.逢孙(féng)微夫人之力(fú)失其所与,不知(zhì)
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第二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
C.犹不如人犹:尚且
D.无能为也已已:已经
3、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39;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敢以烦执事
C.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情景式默写
(1)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将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5)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说“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仁道的;“_______________”,这是不明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___________________”,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让烛之武去退秦师?
2、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篇1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对象特征
高一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初步掌握了鉴赏古代散文的一般方法。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因而对文言文的学习,显得兴趣不浓或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的知识。
2、把握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清行文思路。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思考: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表现情感变化的相关词语。)
板书: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2.理清思路,请同学试概括本文行文内容。(投影)
1段:写赤壁夜游之乐。
2段:写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
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二、指导诵读:
1、这篇课文体裁为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先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对照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自己跟着低声吟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栗;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我们会发现,有些字听起来并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发生变化的缘故,在苏轼创作的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
(说明:通过听示范诵读,自己自由诵读,初步疏通字词,扫清字词障碍;同时通过用韵情况的了解,初步了解了文赋的一般特点;在了解文赋的特点基础上,有助于把握诵读过程中的快慢停顿等节奏,有助于进一步体会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通过几次诵读,学生基本被文本体现的美妙情境所吸引,进入文本营造的特定语境。进入文本,才能进一步赏析和感悟文本。)
2、初步明确朗读的情感基调
“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昂;
“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洒脱。
3、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生齐读。
三、赏析评价
1.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1)本段苏子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乐甚
(2)为何而乐呢?
明确:美景、畅饮、友情……
(3)本段景物描写胜似仙境,请同学们试描述一下月夜秋景图,并思考有何作用?
学生描述……
总结:月夜秋景图: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着江面,清风徐徐吹拂着,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在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作用:苏轼这寥寥几笔,描述出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4)诗人在欣赏月夜美景中情不自已,朗诵起诗词来。为什么苏轼在船中朗诵“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教师补充(幻灯片投影)《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① 注释:
皎:皎洁光明。 佼(jiǎo):姣之借。 佼人:美人。 僚:美丽。
舒:舒缓轻盈的样子。 窈纠(jiǎo):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
劳心:思念。懰(liǔ):音刘,妩媚。
慅(sao):音骚,心神不安。
燎: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
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
②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③内容赏析:《月出》是陈国的民歌,是一首情诗。诗人在月下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爱她,于是就悄然心忧了。此诗共三章,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三句写美人,末句写诗人自己不宁静的心情。
“月出皎兮”,天上一轮圆月洒着皎洁的银辉,这夜色显得格外的美丽。这是写景,也是写情。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光作为美好愿望的象征,无数次地赞美她,讴歌她,并给她编造了许多美好的神话故事,花婵娟,月婵娟,都是人们对所爱景物的美称。这句交待了诗人活动的背景,是在一个月光明丽的夜晚,这本身就富有很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容易使人对景生情,生发出许多美好的联想。同时,结合下句,这句又有着比兴的作用,以月光的美来比喻所爱人的美,是很恰贴的。“佼人僚兮”,“佼”,犹姣,美好之意。“佼人”,美人。“僚”,犹嫽,娇美貌。这时,在诗人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娇美的女子,引起他无限的爱慕和情思。天上有着皎洁的月光,地上有着娇美的女子,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花好月圆,天惬人意,怎能不令这多情的诗人荡起春心呢?他不由得随口赞道:真美啊,这月光下的女子。“舒窈纠兮”,“舒”本作迟缓、徐徐解,此处则指女子举止的舒缓安闲。“窈纠”,与第二间的“忧受”,第三章的“夭绍”,都是形容女子行步时身材的曲线美,写女子的举止从容,体态苗条。这句写诗人仔细端详女子时的感觉。在月光下,她不但显得容貌皎好,而且身材那么苗条、秀美,真让人神颠魄荡。这只是写女子的外表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还有一种气质美,她举止舒缓,雍容大方,性情安静,而这气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反映在外层,总是以曲线的细长为美,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等,就足以说明这点。而在内质上,则注重静穆和闲缓,所谓“淑女”,就包括她的举止在内。这首诗刻划的这位女子,说明了诗人也是以此为审美标准的。“劳心悄兮”,“劳心”即忧心。“悄”,与第二章的“慅”,第三章的“惨”,都是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此句是诗人自言其心情的烦闷。月光美,人更美,那窈窕的身姿象那雍容的举止,使得诗人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表白,因而生发出无限的忧愁和感慨。爱美是人的天性,尽管那女子没有丝毫的觉察和反应,但诗人已经为之倾倒了,而这正说明了诗人的痴情和爱的深沉。《关雎》里所写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与此时此刻诗人心情是一样的。
这首诗的景色描写很有特色,“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柔美的月光本身就有无限的情意,而让它作为背景来衬托,则女子的倩影愈发显得秀美。同时,月光朦胧下,一个线条优美的女子在缓缓起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有一种朦胧美的韵味。所以,这一景色很富有画意,而画意又渗透了无限的诗情,把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在了一起。另外,人物形象只有两个,诗人愈扬妇子,则愈抑自己。把女子写得愈姣美,则自己愈觉得求之不得,难以攀比,可望而不可即,所以忧心愈重。这也是一种比照的手法。通过刻划“佼人”的美比照出诗人自己的痴情心理,让人觉得情之所发,合乎自然之理。
学生作答……
明确:时间上: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内容上:《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
(5)作者紧接着描绘“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一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何在?请同学们谈谈。
学生思考作答……
明确:月亮从东山后面露出了脸,到斗宿和牛宿之间就徘徊不前了,一“出”,一“徘徊”,写出月亮不易察觉的缓缓移动,以及对游人的依依眷恋和脉脉含情。也反映出作者看月亮时愉悦的感受。
(6)在这个月光如水、气候宜人的夜晚,作者泛舟于浩瀚无边的江上,用了哪两个字表现泛舟时的情景?品味这两个字,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纵”、“凌”。作者丢掉了平日的顾虑重重,任由小船在江上漂泊,也是随自己心灵压力的一种释放。“纵”,把一叶扁舟在长江上顺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随江势漂流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在船上随江而行的激动和轻松的心情。 “凌”,既是客观的描述,写出了小船在万顷无边的水面上腾越前进,也写出了作者当时激越壮美的心情。
2.学生读第二段并思考:
(1)客由乐而悲,悲又从何而来呢?
明确:主要由客人的洞箫声引发的。联系二三段内容及创作背景体会,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2)如何写箫声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舞幽之壑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运用夸张性比喻,从侧面写出了箫声摄人心魄的感染力,也为苏子“愀然”发问创设了气氛。
(3)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还在哪篇课文学过?
明确: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4)文中“美人”指什么?作者远隔千里,被贬黄州怎么还惦记仕途呢?大家交流一下。
明确:①古人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②说明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依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心,而不甘心沉沦。受到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影响,作者身在千里,心忧天下的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总结: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朗读课文
二、继续赏析评价
1、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1)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那么,“客人”之悲来自哪几方面?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讨论作答)
明确:对比。一是由历的英雄人物(曹操、周瑜)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 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文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总结:客的回答重复了一个前代人重复的永恒主题:感慨人生苦短。这就留给了我们一个悲观者的形象。表现了一种消极的社会观点以及虚无主义的思想。对封建文人士大夫而言,当政治上失意或生活上遭受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迷茫与苦闷。这其实也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思想感情的一个侧面。
2、学生齐读第四段并思考。
(1)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说服“客”的?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明确: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上的月亮说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绵延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
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周而复始,始终无所增减。
(2)由此得出什么道理?
明确:变与不变,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人生百年,天长地久,其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常态;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无穷无尽,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3)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如何评价?
明确:这是一种辩证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这种宇宙观表现了诗人对政治迫害的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表现了他在身处逆境时候的一种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也表现了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安慰。
(4)那么诗人主张从什么地方寻求安慰呢?
明确: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非但不必因为“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而是要使“无穷”的万事万物为“吾生”所享有。
3、分析第五段。
(1)结尾段主客感情如何?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明确:“喜而笑”、“相与枕藉”。“客”心悦诚服。主客心情分外欣慰和轻松。
(2)本段写酒后一片狼藉,主客相与枕藉乎舟中,有何作用?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用“杯盘狼藉”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了。
布置作业:完成同步训练
第三课时
一、字词知识归纳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 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③山川相缪 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二、检查背诵
三、写作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文中有许多描写,生动形象。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延伸阅读
江城子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思考: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简析: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后赤壁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林西仲所说:“若无前篇,不见后篇之妙;若无后篇,不见前篇之佳。”前后《赤壁赋》被认为是苏轼散文中的“双璧”。
请同学们阅读比较前后《赤壁赋》在内容、体裁、情感和写作特点等方面比较有何不同。
五、作业布置
1.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对“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一句话加以扩展。(不少于30字)
(1)(在句首扩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句尾扩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身系眉州父老的期望,心系海南百姓的嘱托,带着文章太守的英气,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
(2)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向你走来,向无数热爱他的读者走来,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胸襟,什么是气度,什么是才华。
2.校要举办一场诗歌朗诵会,请你结合诗歌内容、风格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首诗词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50字。
第一首诗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结束,串联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听诗人徐志摩的深情告白《再别康桥》。朗诵结束后,串联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戴望舒《雨巷》。
答案:(1)离开“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古战场,穿越历史的烟云,我们来到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康河河畔。
(2)挥一挥手,告别柔美、静谧的康桥。让我们走进江南烟雨中的石巷,去邂逅一位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3.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甚至是世界文化的伟人,而他的人生际遇也许正是他成为伟人的催化剂。生活在今天,真的应该庆幸!我们不必再遭受流放、战乱之苦,不必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不必再受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寒。但是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打击,面对失意苦难,我们该如何做?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的人生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