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生物教案 >

生物复习教案高考

时间: 沐钦 生物教案

生物复习教案高考如何写?从组织结构的层次看,有的是单个或成组单细胞生物,有的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根据组织器官的分化发育可分为多种类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生物复习教案高考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复习教案高考

生物复习教案高考(篇1)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策略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教学建议用1课时。

本节在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或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同时探讨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关于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已比较全面,分别是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不同生物体的不同生命活动等来论证这一观点的。下表反映了编者的意图。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由于本资料中的一些事例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涉及的内容,因此,在分析本资料时,除按照教材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人类发育的起点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新生儿逐渐发育长大是由于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这几个层次,在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各个层次的名词解释,以利于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按下表的方式呈现这几个层次的递进关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层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这些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名词是学生陌生的,需要教师用具体的事例补充讲解。例如,在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就是一个种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这两个概念不需要掌握,只需要学生能通过具体的事例理解就行。

2.除种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几个层次都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接触过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分组回忆、讨论。

3.除教材列举的事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其他的事例。例如,与心肌细胞同层次的还有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等;与心肌组织同层次的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用不同生物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关系,以便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

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

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

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四)练习

基础题

1.(1)活细胞:A、D、G、I;

(2)死细胞:B、E;

(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

(3)群落层次。

拓展题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生物复习教案高考(篇2)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试验验证——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以求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DNA的复制”一课,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DNA的复制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后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好这一课时,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重点:

DNA复制方式的发现虽是选学内容,但对学生学会科学探究以及科学的思考方法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把它作为探究的重点之一,但在知识层面上不作为重点。

难点:

DNA复制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对DNA复制过程的研究,蕴含着对科学研究过程的分析方法教育;DNA复制的过程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因此,DNA复制的过程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因此学生们学习时会感到困难,所以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应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一定的量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家对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推测;

(2)理解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3)掌握DNA分子复制所需的条件及复制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求知、讨论交流、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DNA复制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法、学法设计

1、教法设计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利用导学案,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结合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引导,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把教材中的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精神,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强化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2、学法设计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简单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课时通过设疑导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索DNA复制的方式和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点拨导议,启发学生思考、分析科学家的试验,概括、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展示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导学案(附后)

教学程序设计

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利用陈佩斯和其父亲陈强的漫画引入,为什么孩子与父亲在很多形状上相似?

学生自然答:父亲把自己的遗传物质传给了孩子。

再问:父母的遗传物质消失吗?

生答:没有。

引导,怎么才能保证父亲与儿子多都有?

生答:复制一份

那么DNA是怎样进行复制的?复制的结果子代和亲代的一摸一样吗?我们通过这本节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出示导学案,了解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对DNA复制方式的推测

提出问题。DNA的复制方式怎样?

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

展示学生的自学结果。

生物复习教案高考(篇3)

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探究。因此,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是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指导思想。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试验验证——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以求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工作的能力和方法。

教材分析

内容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全一册必修本第五章第一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DNA的复制”一课时,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具体内容有:复制的概念、时间、场所、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学好这一课时,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前后联系

DNA的复制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基因突变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重点难点

DNA复制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对DNA复制过程的研究,蕴含着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育;DNA复制的过程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因此,DNA复制的过程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记住DNA复制的概念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

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介绍、Kornberg的试验以及Meselson、stehl的试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培养科学的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模拟DNA的复制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分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科学态度。

教法、学法设计

教法设计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结合直观、比较、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教师把教材中的科学活动过程充分展开,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铺设符合知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强化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法设计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简单的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本课时通过设疑导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索DNA复制的过程,发现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点拨导议,启发学生思考、分析科学家的试验,概括、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展示小组提出的假设,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媒体选择

多媒体课件

用3DSMAX制作的DNA复制过程的三维动画

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

实物展台

展示教师提供的材料和自制的DNA模型

展示学生模拟探索的DNA复制的过程

自制DNA模型

利用四种彩色塑料夹子、丝带制作(方法见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设计

流程图

教学过程:

程 序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并提问:

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出DNA复制的课题。 思考回答:

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的碱基组成。碱基有四种,它们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DNA分子结构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学生已有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是学习DNA复制的基础,同时利用DNA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过程。

引导回忆

发现问题 关于DNA复制,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有关的知识?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以次设问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发现新的问题。 思考回答

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由于DNA主要存在与细胞核内,因此,DNA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发现问题

关于DNA怎样复制?需要哪些条件?复制的结果怎样?有什么特点?等等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解疑心理,教师此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提出紧扣主题的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去探索。

自主探索

提出假设

生物复习教案高考(篇4)

教材分析:

本节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是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的延续,围绕着“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展开,但其根本落脚点是要揭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质。而其中不断贯穿着减数分裂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有关知识,及时有效的帮学生复习巩固了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最终得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也为后面的章节研究“基因的本质”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级普通全日制学校,学生整体生物学知识基础较弱,学生思维的训练不够,空间想象、分类类比、数理演算、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都不强。本节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了解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基础上展开的。要求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假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说明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萨顿的假说和推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对摩尔根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方法与学法: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提倡探究性学习”,我对此的理解是,并非所有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去做实验探究,也并非普通的课就不需要探究,这个理念是希望让我们和学生都形成一种习惯,即对我们发现的问题首先可以提出假设,然后实验证明,最后得出结论,也即探究的一般思路。这堂课我就准备按这样一个思路来讲授,因为这节内容刚好符合这样一个特点,首先是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这样一个现象,于是就提出了假设(萨顿假说),然后是摩尔根的实验……,当然 本节课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启发式教学方法,比如问题探讨中“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答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甚至说“遗传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体”,我们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运用探究式学习法、启发式学习法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具准备:PPT课件 橡皮泥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探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萨顿的假说

引出摩尔根的实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5分钟)

伴随着音乐,激发学生好奇的学习兴趣,让我们踏上寻找基因在哪里的神秘之路。

1.展示公务员考试中的类比推理题目

2.引导得到类比推理概念

3.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二、探索感知、层层深入?

1.“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

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中基因的行为,

通过类比推理比较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

介绍萨顿假说及其内容,举出外交官朗宁的故事(切斯特.朗宁1894年生于中国湖北襄城一个传教士家庭,,讲一口地道的汉语,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硕士。郎宁在竞选省议员时,因幼年时吃过中国奶妈的奶水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郎宁反驳道:“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那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引出类比推理并无事实依据,由这种方法得出的假说,也不等于事实。要想成为事实还必须有实验验证——引出摩尔根的实验。

萨顿的假说是由另一位科学家通过一个著名的果蝇杂交实验来证明的,他就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播放课件:显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介绍摩尔根和果蝇。

2、分析果蝇杂交实验现象

P 红眼(雌) X 白眼(雄)

F1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 白眼

3/4 1/4

(1)亲本的果蝇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2)判断果蝇眼色的显隐性关系。

(3)用孟德尔遗传理论来解释,请画出遗传图解(果蝇眼色的基因用W或w表示)

新问题的发现:

P 红眼(雌) X 白眼(雄)

F1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雌、雄) 白眼(雄)

3/4 1/4

(1)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如何解释?

(2)比较雌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

(3)根据摩尔根的假说,画出果蝇杂交的遗传图解(先介绍伴性遗传基因型的书写方法)。

4、摩尔根假说的验证

一种正确的假说既要能解释已完成的实验现象,又要能正确的预测未做的实验结果。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用摩尔根的假说去预测?

生物复习教案高考(篇5)

【教材分析】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在讲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一是使学生理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机制;二是使学生理解对DNA分子复制的具体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概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2.理解DNA复制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复制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领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材重点】

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

DNA复制的过程。

【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独特功能,把DNA的复制过程等重、难点知识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将这些较难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理解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那么DNA分子是怎样进行复制的呢?

教学过程: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DNA复制的概念

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2.DNA复制的时期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DNA复制的场所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叶绿体、线粒体。

4.DNA复制的过程

学生阅读课文P54,看图3-13,银幕上也出现动态的DNA分子复制过程图解,待学生看懂图后,回答如下问题:

①什么叫解旋?解旋的目的是什么?

②什么叫“子链”?复制一次能形成几条子链?

③简述“子链”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充分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强调:

复制的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①解旋提供准确模板: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做解旋。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

②合成互补子链:以上述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复制一次可以形成两条子链。

③子、母链结合盘绕形成新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自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样,1DNA分子→2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5.DNA复制的必需条件

总结:

DNA复制时必需条件是亲代DNA的两条母链提供准确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能量(ATP)和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6.DNA复制的特点

讲述:

生物复习教案高考(篇6)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DNA复制的含义和方式。

(2) 掌握DNA的复制过程。

(3) 概述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DNA分子复制的方式及过程

难点:DNA分子复制方式;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引导法、课件演示法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刚刚结束的咱们学校第一届校运动会,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那大家还记得这幅图片吗?

展示图片:校运动会会徽

因为需要,现在还要几张跟这相同的图片,如何快速获得?(学生:复印)

对,复印,也可以叫复制。对于复制,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能用到。那么,在生物体中有没有这种过程呢?引入今天课题。

进行新课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提到过DNA的复制,那么关于DNA的复制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

学生: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在细胞核中进行

教师:那么DNA究竟是如何进行自我复制的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DNA的复制方式。

对DNA复制的推测

教师:DNA有两条链,当时科学家猜想可能有以下两种复制方式:全保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投影图解这两种DNA复制方式。

教师:科学家认为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并设计了实验证明。

思考:实验设计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能够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教师:(投影)阅读教材P52-P53页,结合图3-12了解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思考问题:

实验方法是?用哪种元素进行标记?

如何将碱基组成相同但质量不同的DNA区分开?

如何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分子?

学生:(1)同位素标记法 N

(2)密度梯度离心法

(3)根据试管中DNA所在的位置

教师:投影实验过程,并进行讲解。

教师: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下面就来学习一下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教师:(投影)阅读教材P54页,结合图3-13,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概念: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实质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时间: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生物复习教案高考(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二)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三、教具准备

? 挂图

四、课时安排

2个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观察法、列表比较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  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一栏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提示〗这个替换似乎可行。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阅读思考,引入新课:

(一)萨顿的假说

思考与讨论P28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    染色体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时 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在细胞的存在方式  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同左

在配子中,成对中的一个

体细胞中的来源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左

形成配子时的行为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填图,并请学生到黑板填图:

INET

若把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则是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再结合图,不难看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规律相符,因此可断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通过此过程,让学生亲自实践萨顿假说的发现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出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又称合理性推理。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实验证据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作答。(如果学生的学习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分析解释。)

1.根据哪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出果蝇的显性性状?为什么?

2.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有什么特点?是否与性别有关?

3.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用字母W表示,而且它位于X染色体上,你能用基因W和X染色体写出摩尔根的两组果蝇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吗?

4.如果你是摩尔根,你将如何解释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

5.需要设计一个测交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吗?为什么?如何设计?

〖板图〗证据: 果蝇的限性遗传

36776